《诗中有科学 》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丰县高中自主招生试题及答案

丰县高中自主招生试题及答案试题:丰县高中自主招生试题一、语文(共40分)1.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以下问题。
(共15分)(1)请解释下列诗句中的划线词语。
(5分)- 李白《静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中的“床”指的是什么? - 杜甫《春望》中的“国破山河在”中的“国破”是什么意思?(2)请简述《岳阳楼记》的主旨大意。
(5分)(3)请写出《滕王阁序》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赏析。
(5分)2. 现代文阅读(共25分)(1)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回答以下问题。
(15分)- 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作者通过哪些细节描写来表达主题?(2)请根据文章内容,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读后感。
(10分)二、数学(共30分)1. 解方程:\( x^2 - 5x + 6 = 0 \)。
(5分)2. 证明:如果三角形ABC的两边a和b的长度之和大于第三边c的长度,那么三角形ABC是锐角三角形。
(10分)3. 计算下列定积分的值:\( \int_0^1 (3x^2 - 2x + 1)dx \)。
(15分)三、英语(共30分)1. 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15分)2. 完形填空:阅读下面的短文,从括号中选择适当的选项填入空白处。
(10分)3. 翻译:将下列句子从英文翻译成中文。
(5分)- "Knowledge is power."四、综合能力测试(共30分)1. 逻辑推理题:请根据题目所给的线索,推断出正确的结论。
(10分)2. 科学常识题:回答下列科学常识问题。
(10分)- 什么是光合作用?-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分别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3. 时事政治题:请简述最近一年内发生的一个重大国际事件及其影响。
(10分)答案:一、语文1. (1)“床”指的是井边的栏杆;“国破”指的是国家灭亡或破败。
(2)《岳阳楼记》的主旨大意是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兴亡的忧虑和对人民生活的关怀。
(3)赏析:此句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夕阳下落霞与孤鹜飞翔的景象,以及秋水与长天相接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第185练_2022年高中语文_语言文字运用_古诗词鉴赏_现代文阅读_文言文阅读_专项练习题

2022届高三语文课时作业本(第185练)【基础训练】一、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菜地里的葱一行一行的,排列得很整齐,很好看。
到了夜晚,它们就把月光排列成一行一行;到了早晨,它们就把露珠排列成一行一行;到了冬天,它们就把雪排列成一行一行。
那些爱写田国诗的秀才们看见了,就学着葱的做法_____①_____。
后来,我那种地的父亲看见书上一行一行的字,问我:“这写的是什么?为哈不连在一起写呢?多浪费纸啊?”我说:“这是诗,诗就是一行一行的。
”我父亲说:“原来,你们在纸上学我种葱哩,一行一行的。
”你听过豆荚炸裂的声音吗?那是世上最饱满、最幸福、最美好的炸裂声。
所以,我从来不放什么鞭炮和礼花,那真有点儿虚张声势_____②_____,除了丢下一地碎纸屑和垃圾等待打扫之外,别无他物,更毫无诗意。
我来到一个向阳的山坡,安静地面对一片为了灵魂的丰盈和喜悦而缄默着天真嘴唇的大豆、绿豆、小豆、豌豆、红豆,听它们那被太阳的一句笑话逗得突然炸响的“噼噼啪啪”的笑声,那狂喜的、幸福的炸裂!美好的灵感,炸得满地都是。
诗,还用得着你去苦思冥想吗?面朝土地,谦恭地低下头来,拾进篮子里的,全是好诗。
1.文中主要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3分)A.拟人、比喻、对比B.拟人、比喻、反问C.反问、借代、排比D.反间、借代、夸张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早晚的时候,露珠、月光酒在上面。
到了冬天,白雪盖在上面。
”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4分)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4分)4.下面文段有四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4分)①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②在经济发展中不可替代地发挥重要作用,③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使智能化成为制造业转型的基本方向。
④发达国家致力于运用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的优势保持制造业的领跑地位。
山东省菏泽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山东省菏泽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①随着西方逻辑学在中国的传播、发展与应用,运用中西比较方法进行中国古代逻辑研究的成果大量涌现,出现了单一运用西方传统逻辑知识框架来解读中国古代逻辑的现象。
但就语言文字、思维方式和话语体系这一套完整论式来说,中西方存在着巨大差异:西方话语体系是以符号语言和形式逻辑作为基础的,西方的思维方式注重演绎分析、科学理性;中国话语体系则是基于汉民族语言的象形文字和形式逻辑与非形式逻辑并重的思维逻辑基础,中国的思维方式偏重综合归纳、辩证整体。
因此,单一地追求中西逻辑思想之“同”,难以揭示中国古代哲学、逻辑思想的全貌。
②中华经典文献卷帙浩繁、学理深晦,梳理研究工作可谓艰难。
目前中国古代逻辑的研究成果涉猎的文献倾向于逻辑思想比较突出的文献案例,大多还是碎片化、未成体系的,较难呈现出一条清晰确切地将中国古代不同时期、学派、人物之间逻辑思想关联起来进行比较分析的思路和方法,很难从历史广度中看清一种逻辑思想的传承演变及其现实价值。
此外,在立足中华经典文献研究中国古代逻辑的自身特点时,又容易出现拒斥中西比较研究或者片面“求异”的现象,这也不利于全面认识中国古代逻辑的价值和意义。
在运用中西比较研究方法的过程中,需要重视中国古代逻辑形成与发展的思想渊源和历史情境。
百家争鸣的特殊历史时期,社会动荡不安,百姓生活水深火热,“救世”的现实诉求对于诸子言说论辩、思想交锋起到了支配和驱动作用。
将中国古代逻辑规则与西方的形式逻辑进行比较时,忽视中国古代逻辑形成、应用和发展的具体实际境况,诸子的政治伦理主张,中华民族的思维偏向等问题,难以窥见中国古代逻辑的特殊样貌。
③中华文明话语体系的底层思维逻辑,不仅有言说论证需要遵循的逻辑规则,还包括明辨是非的标准以及政治伦理的应用逻辑等,这其中具有与西方逻辑学相通之处,更深层地揭露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广泛存在的政治伦理主张和道德价值标准。
西城区2024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西城区高三模拟测试试卷语文2024.5本试卷共10页,共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2023年是人工智能领域爆炸式发展的一年,OpenAI公司推出的ChatGPT便是其中的代表。
一年多的时间里,ChatGPT的版本从3.5升级到4.0,进步明显:专门训练它的硬件设备升级,其中央处理器(CPU)内核和专用图形处理器(GPU)分别增加到28万个和1万个;它有1万亿个参数,知识的获取从检索固定的数据库发展到可以自行上网寻找资料;它不但可以解读用户发送的图片,还可以根据文字描述生成图像……人工智能产品研发领域的竞争非常激烈。
ChatGPT展示出人工智能应用的巨大价值,OpenAI 公司的估值因此一飞冲天,最大的外部投资者微软公司更因此获利巨大。
其他几家科技巨头不可能对此视而不见,尤其是谷歌公司,多年来一直被认为在人工智能研究领域处于世界领先位置,如今被OpenAI抢了先机,谷歌只能寻机后发制人。
果然,谷歌在2023年底推出了“双子座”(Gemini)。
这款多模态大模型人工智能产品在32项功能的评测中有30项的表现超过了ChatGPT。
除了在文字方面的输出看上去与ChatGPT 不相上下,它还对图片和视频有着超强的理解和推理能力,同时可以针对提问给出混合文字和图像的多模态输出——这是ChatGPT尚不具备的。
2024年初,谷歌的聊天机器人Bard已融合了Gemini的能力,升级版Bard的表现完全不逊于ChatGPT。
而与此同时,OpenAI又发布了文生视频大模型Sora,它能根据提示词生成60秒的连贯视频,这预示着一个新的视觉叙事时代的到来。
差不多同时,DeepMind公司和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合作开发的Mobile ALOHA机器人问世。
它是一对可以使用锅碗瓢盆、操作家用电器乃至洗衣叠被的机器臂,精细程度不输人类。
教师资格考试_初中_语文_真题模拟题及答案_第12套_练习模式

***************************************************************************************试题说明本套试题共包括1套试卷答案和解析在每套试卷后教师资格考试_初中_语文_真题模拟题及答案_第12套(20题)***************************************************************************************教师资格考试_初中_语文_真题模拟题及答案_第12套1.[单选题]某版初中语文教材《女娲造人》一课中有这样一则课后练习题:本文处处洋溢着人类诞生的喜悦感。
找出有关词句,说说你对这一喜悦感的体会。
以下对这则练习题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意在让学生加深对这部分的理解和感受B)意在让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体会文章的行文思路C)意在让学生精读课文、学会找出体现文章主旨的句子D)意在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加强口语交际能力2.[单选题]教师在讲解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的课文《我的叔叔于勒》时,让学生说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下列同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高尔基莫泊桑欧·亨利B)乙:莫泊桑契诃夫欧·亨利C)丙:高尔基契诃夫莫泊桑D)丁:莫泊桑高尔基契诃夫3.[单选题]教师教学完七年级上册《散文诗两首》(《金色花》《荷叶母亲》)后,对课后的“词义和语境”部分进行了拓展学习。
为帮助学生巩固对词语本义的理解,教师举出以下例子,其中划横线词在句中表示本义的一项是( )。
A)她带着个孩子嫁过来,大家都说她带了个大包袱。
B)老一辈的人渐渐都不在了,现在需要我们年轻人挑大梁。
C)在这狭隘的山道里,他想挪一步都很难。
D)这昏官生怕丢了乌纱帽,一句话都不敢说。
4.[单选题]教授完契诃夫《变色龙》,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整理文学作品中具有“变色龙”特点的人物,下列不合适的是( )。
2024年上海松江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和答案

2024年松江区初中毕业生学业模拟考试试卷九年级语文(满分150分,完卷时间100分钟)2024.04考生注意: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姓名、学校和考号。
3.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一、文言文(35分)(二)阅读下面诗文,完成第5—10题(22分)【甲】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乙】出师表(节选)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
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丙】季布为.河东守,孝文①时,人有言其贤者,孝文召,欲以为御史大夫。
复有言其勇,使酒②难近。
至,留邸一月,见罢。
季布因进曰:“臣无功窃宠,待罪河东。
陛下无故召臣,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今臣至,无所受事,罢去,此人必有以毁臣者。
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
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窥陛下也。
”上默然惭。
(选自《史记》)1【注释】①孝文:即汉文帝刘恒。
②使酒:耍酒疯。
5.【甲】诗作者是(朝代)的陈子昂,【乙】文中的“臣”是(人名)。
(2分)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4分)(1)臣不胜.受恩感激()(2)季布为.河东守()7.用现代汉语翻译【乙】文中的画线句。
(3分)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8.下列对诗文内容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甲】诗语言苍劲奔放,其第三句以空间的苍茫辽阔衬托诗人内心的孤独苦闷。
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学情调研测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六校联合体学情调研测试高三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逻辑不仅是一门独特的科学,还是一门奇异的艺术。
科学在知的方面使理性臻于完善,艺术在行的方面使理性臻于完善。
从这一意义上讲,逻辑的目的就是艺术的目的。
然而,除非逻辑既是一门艺术,同时又是一门科学,否则这一目的是不能达到的。
人类理智的本性就是要成为理性,对于人来说,理智生活是一种发展着的东西,理性并非意味着不会犯错。
人类理性的活动是推演性的,而推演活动又是一种生产性的或构造性的,理性并不保证它在生产或构造或构成中不会出错,相反,它可能会做出错误的定义或划分,推理会出现疵,思想会产生混乱。
自在的理性需要一种逻辑的力量来克服它的这种先天的不确定性,从而使理性的德行臻于完善。
逻辑不仅仅是科学,是艺术,还是一种精神,一种理性精神。
正是这种精神激发、促进、鼓舞和驱使人们将人类的思维得以运用到最完善的程度,并尽其所能地去探求和确立已经确立的知识的最深刻和最完美的内涵。
公理化的逻辑体系表达出人类对臻至完美的理论所应当具有的形态的认识和向往。
其中逻辑公理的选择体现出人们对理论本身的最深思熟虑的判断和洞察力。
逻辑规则和定义体现出人们为追求无可置疑结论而对推论施加的严苛条件。
推理链条的环环相扣反映出人们对思维编织的精细严密的要求。
从公理出发,一些简单的定理立刻就能得到证明,这些定理进而成为那些更深奥的定理的基石。
这样,一座精美的大厦就严密地建立起来了。
可以想象,如果一个理论将其中所有的论证一一抽出,那么这一理论就会因只剩下一堆描述性语句而坍塌,理论的结构性力量和活力由此丧失殆尽。
而一个确定了逻辑有效性的理论则意味着它获得了一种逻辑的品行。
它因逻辑而变得简洁、精美、严格、强大,内部和谐、外部精巧、经久耐用。
逻辑能力是存在于人的大脑中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是在人的成长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综合性学习同学们以“爱国情怀”为主线,设计了集体朗诵稿的提纲,请看——“爱国情怀”朗诵稿提纲段落内容需准备材料第一节无私奉献,血肉筑长墙寻找特殊历史时期的爱国人士第二节爱国明志,史册照丹心搜集古诗文中的爱国诗句第三节不懈奋斗,追逐爱国梦整理生活和作品中的奋斗事例1.下面是第一节的朗诵片段,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1)请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jū)躬尽瘁(chì)热情怀(2)加点字正确的读音是()。
(3)请根据文段内容,用《红岩》中的一位英雄人物的事迹补全横线。
(《红岩》中主要人物:许云峰、江姐、成岗、华子良……)(第一节)无私奉献,血肉筑长城中华民族的血脉里,少不了“无私奉献”的□(chì)热情怀。
每到历史的重要时刻,总有人会以血肉重筑长城!国家建设时期,“两弹一星”邓稼先□(jū)躬尽瘁,死而后已。
放弃国外的丰厚条件,毅然回国,扎根西北,以血肉之躯研制核武器;太空探索时期,“航天英雄”杨利伟沉着冷静,勇敢坚毅,首飞太空,屏(A.bǐng B.píng)息凝神,克服各种困难,圆满完成航天任务。
还有许多英雄没有留下名字,我们以特殊的称呼缅怀他们:抗美援朝的志愿军战士英勇顽强,经历松骨峰战斗,火场救助朝鲜儿童,战场吃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__________;哈尼小姑娘“梨花”在哀牢山上建造小屋,提供粮食,为人民服务,淳朴无私地发扬“雷锋精神”。
2.请你根据主题,完成第二节朗诵稿创作搜集单。
第二节朗诵稿创作搜集单主题爱国古诗文名句歌咏山水(1)造化钟神秀,。
(杜甫《望岳》)志向高远(2)斯是陋室,。
(刘禹锡《陋室铭》)(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心忧家国(4)万里赴戎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中有科学》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诗中有科学(节选)
叶永烈
①俗话说:三句话不离本行,这话不假。
②记得一位电影导演读唐诗,对杜牧的《山行》一诗进行分镜头:“远上寒山石径斜”是(1) ,“白云生处有人家”是(2) ,“停车坐爱枫林晚”是(3) ,而“霜叶红于二月花”则是(4) 。
他还认为李白的名作《静夜思》后两句属“主观镜头”——“举头望明月”是仰视镜头,“低头思故乡”是俯视镜头。
③一位画家读古诗,则喜欢分析诗中的色彩,她以为“万绿丛中一点红”、“一枝红杏出墙来”,是强调了暖色调,而用冷色调为衬托。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青波”,把鹅在水中那鲜明的色彩写得多么逼真,而苏轼的“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则是一幅水墨国画。
④我很喜欢李贺那首充满幻想色彩的《梦天》。
诗人做起南柯之梦,翩翩然在太空中遨游,他“回头下望尘寰处”,看到什么景色呢?呵,“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原来,他看到中国九州就像九个烟点子似的,而大海仿佛杯中的一汪清水。
此景此情,犹如宇航员在太空中所见到的那样真切。
然而,李贺生活在唐朝,终生未离开过地球,也从未听说过什么“宇宙航行”,况且他只活了二十七岁。
我反复吟诵《梦天》,深深佩服这位青年诗人那丰富的科学想象力!
⑤我以为王之焕的名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严格符合几何定律的。
确实,“望远必须登高,登高方能望远”。
观察点越高,可见范围越大、越广,即所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望岳》)。
古时候,人们修造高高的烽火台,后来人们打仗首先抢占制高点,直到如今人们利用飞机、人造卫星那“高度优势”进行侦察、勘查、摄影,其中的科学原理,岂不与王之焕的诗句属于“同理”!
⑥辛弃疾在农村闲居了二十多年,他的词中富有农业知识,《西江月》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揭示了“蛙声”与“丰年”之间的有机联系。
青蛙俗称“护谷虫”,是一员捕虫大将。
蛙声不息,除虫去害,便使稻花飘香,五谷丰登。
在《鹧鸪天》中,辛弃疾写下了“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这样清新的句子,表明宋朝已经深知养蚕技艺,很善于掌握孵蚕、养蚕的季节。
他在《菩萨蛮》中的名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则是符合现代热力学定律,说明任何物体都有自动降低自身能量的趋势,即使是“青山”也无法遮住!
⑦杜甫在《赠卫八处士》一诗中,有一句并不引人注目的诗——“夜雨剪春韭”。
我觉得,从这五个字中,可以考证出许多关于唐朝种植韭菜的知识:一、韭菜俗称“懒人菜”。
种一次,割多次。
唐朝种韭菜,已懂得韭菜是多年生草本,可以剪了长,长了剪,而不是连根拔掉收下来;二、唐朝时已知春天的韭菜鲜嫩好吃,而且懂得在春雨绵绵的夜间去剪,那时剪下的韭菜水灵灵的,可作佳肴。
⑧有趣的是,我还常发现,有的诗句从文学上讲是难得的佳句,从科学上考证则不尽然。
如李白《将进酒》一诗开头两句,曾为多少人所传诵——“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其实,“奔流到海”变为水蒸气后,还是“复
回”了,依旧从“天上来”,落进黄河,再“奔流到海”,如此循环不已。
⑨中国是诗的国度。
多少年来,多少诗人“各领风骚数百年”,写下多少长诗短句。
然而,人们习惯地只从文学的角度审诗、选诗、注诗、评诗。
其实,诗中也有科学,我们不妨换个角度,用科学的眼光来审诗、选诗、注诗、评诗。
12. 请根据你对杜牧《山行》一诗的理解,将“特写”、“全景”、“中景、“远景”这几个分镜头名词分别正确填入第②段中的(1)、(2)、(3)、(4)处。
(4分)
13. 作者遣词用句非常准确。
比较第②、③段首句中加点的词语,你认为这两个词语能互换位置吗?为什么?(2分)
答:
14. 请在第⑤段横线处填入杜甫诗中的两句名句。
(2分)
15. 请在第⑥段横线处填入辛弃疾词中的两句名句。
(2分)
16. “我也读古诗词,不过,我常常从科学的角度品诗、评诗,分析诗中的科学。
”一句是从原文中抽出来的,你认为应该放在哪两个段落之间,才能使文章通畅?(2分)
答:
17. 不仅诗中有科学,成语中也有科学。
如“回光返照”,指太阳落下地平线时,由于光的反射,又有短时光亮,用来比喻事物灭亡前的短暂兴旺,十分形象。
请你也试举一个这样的成语,并作简略说明。
(2分)
参考答案:
13. 不能互换。
因为第③段中所举的例子不全是诗
14.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错1字扣1分,直到扣完)
15.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错1字扣1分,直到扣分)
16. 应该放在第③段和第④段之间17. 示例:“海市蜃楼”,原指海边或沙漠中,由于光线的反射和折射,空中或地面出现的虚幻的楼台城廓。
现多比喻虚幻缥缈的事物;“望梅止渴”,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流涎,因而止渴。
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来安慰自己。
另外还有:“炉火纯青”、“趁热打铁”、“一叶知秋”……
搜集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