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尿症的分类和治疗进展

合集下载

幼儿的夜间遗尿问题与治疗

幼儿的夜间遗尿问题与治疗

幼儿的夜间遗尿问题与治疗夜间遗尿,也被称为夜尿症或遗尿症,是指超过5岁的儿童在夜间睡眠中无法控制尿液,导致床上出现尿湿的现象。

这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健康问题,给孩子和家庭带来了困扰和不便。

本文将探讨幼儿夜间遗尿问题的原因、影响以及治疗方法。

一、夜间遗尿问题的原因夜间遗尿问题的原因多种多样,可能是生理、心理或环境因素的综合作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原因:1. 生理因素:幼儿的尿液控制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导致他们无法在夜间保持尿液的控制。

这种情况通常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自然消失。

2. 遗传因素:夜间遗尿问题在家族中可能有遗传倾向。

如果父母或近亲有夜尿症的历史,孩子患上夜尿症的风险会增加。

3. 尿液产生过多:有些幼儿在夜间睡眠中尿液产生过多,超过了膀胱的容量,导致尿液溢出。

4. 睡眠质量问题:一些幼儿可能在夜间睡眠中无法从深度睡眠中醒来,无法意识到膀胱已经充盈,从而无法控制尿液。

5. 精神压力或情绪问题:一些幼儿可能因为精神压力、焦虑或情绪问题而出现夜尿症。

这些问题可能与家庭变化、学校压力或其他生活事件有关。

二、夜间遗尿问题的影响夜间遗尿问题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影响:1. 自尊心受损:夜尿症可能导致幼儿感到尴尬、羞愧和自卑,影响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建立。

2. 社交障碍:由于担心尿湿床单或被同龄人嘲笑,幼儿可能会避免参加夜间活动、夜宿他人家中或夜间露营等社交场合。

3. 睡眠质量下降:夜尿症会打断幼儿的睡眠,导致他们无法获得充足的休息,影响白天的注意力和学习能力。

4. 家庭压力增加:夜尿症需要家长额外的照顾和清洁工作,给家庭带来额外的负担和压力。

三、夜间遗尿问题的治疗方法对于幼儿的夜间遗尿问题,家长和医生可以采取一些治疗方法来帮助他们克服这个问题。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法:1. 建立规律的排尿习惯:鼓励幼儿在白天和晚上都按时排尿,培养良好的排尿习惯。

同时,避免过多饮水和咖啡因饮料的摄入。

儿童夜间遗尿症诊治指南

儿童夜间遗尿症诊治指南

儿童夜间遗尿症诊治指南导言儿童夜间遗尿症是指超过5岁儿童在夜间睡眠中出现反复的、无意识的排尿行为。

这种病症在儿童中比较常见,对于患者和家庭来说可能会造成一些困扰和不适。

本文旨在为医生、家长和相关专业人员提供诊治儿童夜间遗尿症的指南,以增进对该病症的理解和处理方式。

一、病因和分类儿童夜间遗尿症的病因多种多样,包括生理性、心理性和器质性因素。

根据病因和临床表现,可以将夜间遗尿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类型。

1. 原发性夜间遗尿症:指从小便控制发育阶段以后,一直持续到现在的夜间遗尿现象。

这种类型的夜间遗尿可能与遗传、尿道发育异常、神经控制功能等有关。

2. 继发性夜间遗尿症:指在一段时间里获得了自主控制小便的能力,但在随后的一段时间里又出现了夜间遗尿,并且有明确的时间点,可能与一些潜在病因有关,如尿路感染、泌尿系结构异常、精神压力等。

二、诊断儿童夜间遗尿症的诊断需要综合患者的症状描述、体格检查、泌尿系结构评估和其他相关检查,以排除其他潜在病因。

在进行诊断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病史询问:询问患者和家长关于遗尿症的详细描述,包括症状的发生频率、持续时间、症状发作的规律性等。

2. 体格检查:进行常规的体格检查,如测量身高、体重、腹部触诊等,以排除器质性疾病的可能性。

3. 尿液分析:对患者进行尿液常规检查,以排除尿路感染等病因。

4. 尿频-尿压监测:该检查可以评估患者尿液排出的频率和排尿量,帮助区分原发性和继发性夜间遗尿症。

三、治疗方法儿童夜间遗尿症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病情、家庭支持和治疗响应等因素。

根据临床经验和研究,以下治疗方法可以作为参考:1. 生活习惯调整:鼓励患者建立规律的尿频和排尿习惯,避免过多液体摄入和憋尿等不良习惯。

2. 尿床报警器:使用尿床报警器可以帮助患者建立起自主控制小便的能力,及时了解到尿液排出的信号,从而避免尿液意外流失。

3. 药物治疗:对于一些患者,药物治疗可能会有效改善夜间遗尿症状。

如何摆脱夜间尿症的困扰

如何摆脱夜间尿症的困扰

如何摆脱夜间尿症的困扰夜间尿症(简称夜尿症)是指在夜间睡觉时,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尿液排出无法控制的现象。

夜尿症不仅会影响睡眠质量和日间生活,还会造成社交尴尬和心理压力。

本文将从可能导致夜尿症的原因、预防和治疗三个方面,为大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

一、可能导致夜尿症的原因1.睡眠质量差:睡眠质量差、睡眠时过多或过少摄入液体,容易引发夜尿症。

2.排尿系统问题:尿道狭窄、膀胱功能障碍、尿道感染、前列腺炎等都可能导致夜尿症。

3.神经系统问题:脑部神经问题、脊髓神经异常、神经性膀胱等都会影响到排尿功能,从而导致夜尿症。

4. 饮食因素:长期摄入刺激性食物或饮料,如咖啡、茶、辣椒等,也会导致夜尿症。

二、预防夜尿症1.调整饮食:避免摄入刺激性食物或饮料,如咖啡、茶、巧克力、辣椒等。

2.控制液体摄入量:睡前两小时内不再饮水或饮少量水,减少排尿的次数和机会。

3.建立良好的排尿习惯:逐渐建立日间多次排尿的良好习惯,减少晚间的尿量和排尿次数。

4.向医生咨询:如果夜尿症长期存在并且影响生活,应该尽早咨询医生,并进行必要的体检和检查。

三、治疗夜尿症1.药物治疗:口服一些药物,如利尿剂、抗生素、荷尔蒙等,可以缓解夜尿症状。

2.行为治疗:运用盆底肌训练法和骨盆底电刺激,加强排尿肌肉的控制力,减少夜尿症的发生。

3.手术治疗:对于病因明确的夜尿症患者,可以进行手术治疗,改善尿路畅通和膀胱功能。

结语夜尿症对生活睡眠影响很大,甚至会导致心理负担和社交尴尬。

但是,只要我们按照上述建议积极调整生活方式和治疗方法,就可以缓解和治疗夜尿症,恢复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生活质量。

夜尿的名词解释

夜尿的名词解释

夜尿的名词解释夜尿,亦称为夜尿多、夜尿频繁或夜尿症,是指在睡眠期间频繁地产生小量尿液,导致人们多次醒来并去上厕所的一种生理现象。

夜尿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问题,尤其是在中老年人中出现的频率较高。

虽然夜尿并不具备令人担忧的严重健康风险,但它常常会对个体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

下文将从病因、影响和处理方法等角度探讨夜尿的相关问题。

一、夜尿的病因1. 生理因素:某些人天生代谢较快,尿液的产生过程更为迅速,从而导致夜间频繁排尿。

此外,长时间的醒睡状态也可能对夜间尿液的正常排泄产生影响。

2. 饮食因素:摄入过多的饮料、咖啡因或含有利尿作用的食物可能刺激膀胱,导致夜间尿液增多。

因此,晚餐后的饮食选择也是影响夜尿的一个重要因素。

3. 心理因素:焦虑、紧张以及精神压力过大等情绪状态会刺激交感神经系统,增加尿液的产生。

这也是夜尿的一种常见病因。

4. 其他健康问题:部分人可能患有尿路感染、前列腺问题、糖尿病等与夜尿相关的疾病,这些健康问题都有可能导致夜尿频繁的症状。

二、夜尿对个体的影响1. 睡眠质量下降:频繁的夜尿会打断人们的睡眠,导致睡眠深度下降,易使人感到疲劳、精神不振。

2. 白天疲劳:夜尿症患者由于夜间频繁起床,睡眠质量不佳,白天容易感到疲劳困倦,影响日常活动和工作效率。

3. 心理压力增加:长期的夜尿问题会导致患者对自身身体状况的担忧,心理上会产生一定的压力和焦虑,进一步干扰了夜间休息。

4. 社交问题:对于一些重度夜尿症患者,他们需要经常与伴侣、室友共享卫生间,这会对他们的社交生活带来一定的困扰。

三、夜尿的处理方法1. 饮食调整:适当控制晚餐时间,减少摄入过多的水和利尿食物。

同时,咖啡因的摄入也要适度减少。

2. 增加白天的水分摄入:保持足够的白天水分摄入,但晚间应控制水分摄入量,避免过多地尿液排出。

3. 加强膀胱训练:在白天增加小便的时间间隔,逐渐延长排尿的时间间隔,帮助膀胱调整到更健康的状态,减少夜间尿液产生。

遗尿症的最佳治疗方法

遗尿症的最佳治疗方法

遗尿症的最佳治疗方法
遗尿症,也被称为“尿床”或“夜尿症”,是指超过5岁的儿童仍
然在夜间无法控制自己的尿液,导致床上尿布或床单被湿润的情况。

治疗遗尿症的最佳方法需要综合考虑儿童的年龄、病情以及家庭的支持和理解。

1. 行为疗法:培养良好的如厕习惯和控制尿液的能力是治疗遗尿症的关键。

可以建立起规律的如厕习惯,如在就寝前排尿,保证足够的饮水量白天摄入,但晚上应控制饮水量。

此外,建立一个奖励系统,鼓励儿童保持干爽的床铺。

2. 药物治疗:在一些严重的遗尿症病例中,医生可能会考虑使用药物来帮助控制尿液。

常用的药物包括利君沙(Desmopressin)和特拉唑嗪(Imipramine)。

但是,药物治
疗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且不能长期使用。

3. 膀胱训练:膀胱训练旨在增强膀胱的容量和控制能力。

通过逐渐延长如厕间隔的时间,训练膀胱逐渐适应存储更多的尿液。

这需要耐心和时间,家长需要在整个过程中给予支持和鼓励。

4. 心理支持:遗尿症可能对儿童的自尊心和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家庭和学校应该给予儿童充分的理解和支持,避免责备和惩罚的方式。

有时,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医生的帮助可以帮助儿童应对遗尿症带来的压力和情绪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遗尿症通常是一种自然消退的状况,在儿童成长过程中逐渐改善。

如果遗尿症持续存在并且对儿童的生活产
生了明显的不良影响,建议及时就医寻求专业的医生建议和治疗方案。

儿童夜间遗尿症诊治指南

儿童夜间遗尿症诊治指南

儿童夜间遗尿症诊治指南儿童夜间遗尿症,又称为尿床,是指儿童在夜间睡眠时会无意识地失禁排尿的现象。

这种情况可能会给患儿带来身心上的困扰,影响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在面对这种情况时,家长和医生应该合作,保持耐心和理解,帮助孩子克服这一问题。

一、临床表现1.儿童在睡眠时频繁出现夜间遗尿的情况,可能会连续数个月或数年。

2.患儿可能在不自主地大量排尿后醒来,也可能在睡梦中尿床而不自知。

3.夜间遗尿的频率会有所不同,有的儿童每晚都会遗尿,有的则只在一些夜晚发生。

4.患儿可能有尿急、尿频或尿不尽感。

5.大多数患儿在白天的尿控能力较好,而夜间遗尿问题比较突出。

二、诊断方法1.家庭自测方法:可以在睡前给孩子穿上尿床警报器,以监测夜间遗尿情况。

2.医生诊断方法:如家庭自测结果显示孩子存在夜间遗尿问题,建议前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

三、治疗方法1.家庭自我管理:建议家长和孩子共同制定好作息时间表,适量减少摄入液体,特别是饮用含咖啡因的饮料;另外,在孩子遗尿后要及时擦洗更换床单等卫生措施。

2.药物治疗:在严重影响到孩子生活质量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口服脉络腺素类药物治疗。

3.睡前排尿训练:建议在孩子睡前让孩子去厕所排尿,尽量减少夜间尿量。

4.尿床警报器:该设备可以监测孩子夜间的排尿情况,一旦孩子开始排尿,就会触发警报器提醒孩子醒来。

5.心理辅导:有些儿童夜间遗尿可能会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建议家长和孩子一起进行心理辅导,帮助孩子克服心理障碍。

总之,对于儿童夜间遗尿症,家长要保持耐心和理解,积极帮助孩子寻找合适的治疗方法。

同时,及时就医,听取专业医生的建议,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制定治疗方案,相信孩子在家长和医生的帮助下,能够克服这一困扰,健康成长。

夜尿的流行病学、病因和治疗

夜尿的流行病学、病因和治疗

Wen L,et al.Neurourology and Urodynamics. 2015;34:566–570.
夜尿多方面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Holm-Larsen T. Neurourology and Urodynamics. 2014;33:S10–S14.
夜尿与老年患者死亡风险增加显著相关
王建龙等.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5;14(4):256-60.
夜尿发生率随年龄增长显著升高
60
50
年龄组间P<0.001
40
30
20
18.4 19.3
24.2 26.2
37.9 35.5
男性 女性 56.7
44.1
发病率(%)
10
0 40-49岁
50-59岁
60-69岁
≥70岁
一项随机、以社区为基础的横断面研究,纳入10160例≥40岁以上的中国常住居民,旨在评估≥40岁人群夜尿发 生的危险因素。
夜尿的流行病学、 病因和治疗
• 夜尿的流行病学
主 • 夜尿是病因分析

内 容
• 夜尿的治疗
什么是夜尿?
夜尿:指患者迫于夜间尿意需要起床排尿1次及以上,并且每次均中断睡眠
混合性多尿症 多尿症
付国飞.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9; 24(9): 710-713.
夜尿是困扰BPH患者的首要下尿路症状
夜尿的诊断评估
❖ 下尿路症状、是否服用引
起夜间多尿的药物/存在睡
前饮水过多/睡眠障碍/内
科疾病等
病史询问
查体
❖ 除一般体格检查外,还需了解 下肢足踝关节水肿情况;男性 患者行直肠指检了解前列腺情 况,女性患者行盆底检查了解 子宫脱垂及其他妇科疾病

小儿遗尿症诊断治疗方案

小儿遗尿症诊断治疗方案

一、概述小儿遗尿症,又称夜尿症,是指5岁以上的儿童在夜间不能自主控制排尿,导致尿液不自主地排出体外的一种病症。

根据国际儿童遗尿症研究学会(ICS)的定义,小儿遗尿症分为原发性遗尿症和继发性遗尿症。

原发性遗尿症是指儿童从未有过正常的夜间排尿控制,而继发性遗尿症是指儿童曾经有过正常的夜间排尿控制,但后来出现了遗尿症状。

二、诊断1. 病史采集详细询问病史,了解患儿遗尿的发生时间、频率、持续时间、伴随症状等,并了解家族中是否有类似病史。

2. 体格检查进行全面体格检查,重点检查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排除其他可能引起遗尿的疾病。

3. 实验室检查(1)尿常规:检查尿液颜色、透明度、比重、pH值等,排除尿路感染等疾病。

(2)尿液分析:检查尿液中有无红细胞、白细胞、蛋白质等,进一步排除尿路感染、肾小球肾炎等疾病。

(3)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检查,排除全身性疾病。

4. 神经系统检查进行神经系统检查,如脑电图、肌电图等,排除神经系统疾病。

5. 内分泌系统检查进行内分泌激素水平检测,如生长激素、甲状腺功能等,排除内分泌系统疾病。

三、治疗方案1. 心理治疗(1)心理疏导:与患儿及其家长进行沟通,了解患儿心理状态,给予心理支持,消除紧张、焦虑情绪。

(2)行为矫正:指导家长和患儿进行行为矫正训练,如定时排尿、记录排尿时间等。

2. 药物治疗(1)抗利尿激素:适用于夜间尿量过多的患儿,如去氨加压素等。

(2)抗抑郁药:适用于伴有情绪障碍的患儿,如盐酸氟西汀等。

(3)中药:根据患儿体质,选用合适的中药进行治疗,如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

3. 物理治疗(1)膀胱功能训练:指导患儿进行膀胱功能训练,如定时排尿、膀胱排空训练等。

(2)生物反馈治疗:通过训练患儿控制膀胱功能,提高膀胱括约肌的收缩能力。

4. 其他治疗方法(1)针灸治疗:通过针灸刺激相关穴位,调整阴阳平衡,改善遗尿症状。

(2)拔罐治疗:通过拔罐刺激穴位,调整气血,改善遗尿症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助。
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减少且 出现昼夜节律异常。去氨加压素是一种人工合成的 精氨酸血管升压素类似物,最早用于治疗尿崩症和 夜间遗尿症。最近一些研究发现它对夜尿症的治疗 取得很好的疗效,已被欧洲一些国家批准用于夜尿 症的治疗。去氨加压素在维持液体渗透压和内环境 稳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作用机理是通过调节 肾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膜对水的通透性,对尿量 产生明显影响。睡前服用去氨加压素可增加夜间肾 脏对水的重吸收,使夜间尿量减少。最近一项对127 例夜尿患者的多中心研究结果显示:去氨加压素可 以减少患者39%的夜尿次数,延长无干扰睡眠时间 (指入睡到夜间第一次醒来排尿这段时间)108
是因为夜尿症与下尿路症状和前列腺增牛症( LUTS/BPH)相关的缘故,使得人们普遍认为夜
1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上海.200233) 6审校者
由于夜尿症是多种冈素综合作用引起的,有必 要对夜尿症进行分类,对其发病机理进行探讨。依 据其发生的原因和24 h排尿日记可将夜尿症分为 四类:①夜间多尿;②夜I’日J膀胱有效容量减少;③混 合性多尿症;④多尿症“。(表1)。
[关键词]夜尿症;夜间多尿;治疗
doi:10.3969/j.issn.1001—1420.2009.09.028
[中图分类号]
R694.5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100i一1420(2009)09—0710—04
夜尿是造成老年人夜间睡眠中断的常见原因之
尿症在男性更常见,但实际上,男性和女性的夜尿
示:31%有夜尿,其中14.2%夜尿≥2次。在新加 坡,社区正常人群夜尿症发病率高达55.5%∞。。
啡、利尿剂、失眠精神紧张等;病理性冈素包括心血 管疾病、糖尿病、尿崩症、充血性心力衰竭、膀胱过 度活动症、前列腺增生症等。此外。还有其他引起 觉醒排尿的因素,如焦虑、烦渴、原发性睡眠障碍。
老年人肾的浓缩功能明显减退,膀胱逼尿肌萎缩导
致收缩力下降,出现残余尿,使膀胱实际容量变小,
均会导致夜尿增多。
在以上所有的研究中,其发病率均随年龄增加而提 高。Rembratt等叫对瑞典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 研究,发现夜尿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夜尿≥1 次和≥2次的发生率分别为62%和29谚/o。Choo 等。71对韩国大于40岁的人群进行调查,发现夜尿 症发病率高达81%,其中48%夜尿≥2次。也许
一。夜尿症常导致夜间失眠,造成精力下降,使许多 老年人发生跌倒、摔伤等意外,给晚年生活带来诸多 麻烦,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本 文现就夜尿症的病冈、分类和治疗等作一综述。
l夜尿症的定义 鉴于正常人也町以出现1次夜尿,以往WH()
症发病率基本相同,无明显差异。由于这些症状和 年龄增长有关,所以,夜尿症常被看作是衰老的表
活质量。 3病因与分类
和很多研究人员都以每晚≥2次排尿作为夜尿症 的参考标准¨3。国际尿控协会(ICS)的定义是:夜 尿症是指患者迫于夜间尿意需要起床排尿1次或 1次以上,并且每次均中断睡眠引。夜尿量是指入 睡后到第2天起床期间的总尿量,包括清晨起床第
~次排尿量。但是,ICS对夜尿症的定义没有考虑
尿量等一些具体指标,目前,很多学者以>o.9 ml/ min作为夜尿症的标准。
P,Weiss J.Standardization and
ter—
nocturia[J].BJU
Int,1999,84(Suppl 1):1
Society[J].BJU
Int,2002,90(Suppl 3):1 1
J,以a1.Cross—sec-

少患者夜尿次数和睡眠期间夜尿量的产生。 4.2夜间膀胱有效容量减少的治疗 应首先解除引起夜间膀胱有效容量减少的病 因,如前列腺增生症引起的夜尿症,通常可用药物 或积极手术治疗解除梗阻,常用的药物有a受体阻 滞剂,如坦索罗辛。最近,日本一项关于坦索罗辛 治疗BPH相关排尿障碍有效性及安全性的研究显 示:坦索罗辛不仅可以显著减少夜尿频率,而且可 以减少夜尿的困扰程度,证实坦索罗辛对改善夜尿
万方数据
堕堡塑垦丛型苤查!!!!至!旦墨;!鲞墨!塑

711

尿液是肾脏在睡眠中产生的。 夜间多尿指数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常见 的原因包括充血性心力衰竭、糖尿病、睡眠呼吸障 碍、ADH分泌节律异常、肾病综合征、肝功能衰竭、
表1 夜尿症的分类和病因
根据一项研究发现,194位有夜尿症的患者中,
36%患者同时为夜间多尿和夜间膀胱有效容量减 少这两种因素所造成“3。
现之一,从而被老年人忽视而导致就诊减少。我国
目前还缺乏这方面的流行病学研究数据,值得今后 进一步探讨。 有夜尿症刚扰的人,夜间睡眠常因起床排尿而 中断,影响睡眠质量,容易导致白天注意力不集中、 记忆力下降、身体免疫力降低等。夜间起床排尿也 易引起一些老年人发生跌倒受伤等意外事故。有 资料显示夜尿已成为老年人髋骨骨折发生的高危 因素之一。Schatzl等’33发现超过60%的人认为夜 尿是干扰睡眠最常见的原因,已经影响到他们的生
2流行病学与发病率 以往由于夜尿定义十分混乱,很难对夜尿症的
夜尿症的病因有很多,主要分为生理性和病理
性。生理性因素包括睡前大虽饮水、习饮浓茶、咖
发病率得出准确的数据。夜尿症的发病率很高,是 一种常见但未被充分认识的疾病。2000年奥地利 的一项研究将夜尿症定义为夜间排尿≥2次,据 此,夜尿症的发生率为11.3%。3。随着1CS对夜 尿症定义的规范,Coyne等“3对美国5 204名平均 年龄为45.8岁的社区居民进行随访调查,结果显
3.1夜间多尿 夜间多尿是指睡眠中尿液产生过多,24 h总尿
量基本正常.属正常尿量范围内的昼夜排尿变化。
夜间多尿指数(夜问尿量/24 h尿量)>33%(老年
人)即可诊断为夜问多尿症心3。其中分析排尿日记
时应该将清晨第一次排尿量归为夜尿量,因为这些
[通信作者]吴登龙(E-mail:wudenglong@163.com)
Araki等n6 3的研究显示,服用洛索洛芬可以明显减
[参考文献]
1 Van Kerrebroeck minology of —4. 2 Van Kerrebroeck P,Abrams P,Chaikin D,et a1.The standardization of terminology in nocturia:Report from the standardization subcommittee of Continence —15. 3 Schatzl G,Temml C,Schmidbauer tional study of nocturia in both the International
3.4多尿症
多尿症的定义为24 h产尿大于2
500 ml∞3;
也有学者定义为尿鼍大于40 ml/kg。例如一个体
重70 kg的人,24 h尿量大于2 800 ml比3。与夜间
多尿不同,多尿症的患者不论白天或夜间尿量都增 多。引起多尿症的常见原因有糖尿病、尿崩症和原 发性烦渴症等。
4治疗策略
对有夜尿症的患者,首先应明确诊断,然后找 出其潜在病因。应特别注意排除和治疗能引起夜 尿的基本疾病,如糖尿病、尿崩症、充血性心力衰竭 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睡前尽量减少液体摄人 量,避免饮含有咖啡因的饮料和酒精。对于高血压 或心力衰竭等必须服用利尿剂的患者,应该改在傍 晚服药,以避免加重夜尿症状。白天用长腿加压袜 或午后休息下肢抬高模拟睡眠状态,可以减少夜间 液体排放¨3。失眠的患者应用安眠药改善睡眠质 量,有助于减少夜尿的产生。对由阻塞性睡眠呼吸 暂停引起的夜间多尿患者,可通过鼻内持续呼吸道 正压治疗。 4.1夜间多尿的治疗 一旦确诊为夜间多尿症,除行为治疗外,还应 联合药物进行治疗。目前,药物治疗主要有两种方 低白蛋白症或睡前摄取过多液体等。阻塞性睡眠 呼吸暂停的患者由于睡眠时缺氧,导致肺血管收 缩,引起肺动脉高压,右心房压力负荷增大,使心房 肌细胞合成心房利钠肽(ANP)增多,明显促进肾 脏利钠排水,从而导致夜间多尿∞3。另外,还有学 者认为老年人抗利尿激素夜间分泌减少及缺乏昼 夜节律变化是造成夜尿增多的内分泌原因¨”。 3.2夜间膀胱有效容量减少 夜间膀胱有效容量减少是指夜间排尿时膀胱 容量小于功能性膀胱容量。夜间排尿次数=夜间 尿量/功能性膀胱容量一1。当夜间尿量大于膀胱容 量时,患者就会受到刺激而必须起床排尿。夜间膀 胱有效容量减少常见的原因有膀胱出口梗阻、神经 源性膀胱、膀胱肿瘤、前列腺肿瘤、排尿功能障碍 等。另外,膀胱过度活动症(OAB)、炎症、结石等 引起的膀胱逼尿肌过度活动也是引起夜尿症的一 个主要因素¨11。以前的观点认为男性夜尿症的原 因大多是因为前列腺肥大。但现在我们知道男性夜 尿症并不单纯是前列腺问题。 3.3混合性夜尿症 混合型夜尿症是指造成夜尿并非单一因素,包 含了夜间多尿和夜间膀胱有效容量减少两个问题。 法:利尿剂防止睡前过多液体积累和抗利尿激素使 夜间水钠潴留直到一个更合适的排泄时间。 利尿剂主要通过利尿作用防止睡前过多液体 积累。有研究显示,利尿剂一般在用药后2 h内起 效,下午晚些时候使用疗效最佳,如果在睡前服用 反而会加剧夜尿症状。Re-ynard等¨23曾报道每天 睡前6 h服用利尿剂可以减少18%的夜尿量,其中 37%(7/19)患者可以减少夜尿1次或1次以上, 67%(14/21)患者认为利尿剂对改善夜尿症状有帮

710

!!!!!!!!!蔓!!尘望!型!!!!g∑!墨!£!!!!:∑!!!!!型!!
・综述・ 夜尿症自勺分类和亍台疗进展
付飞国1 吴登龙1△
[摘要]夜尿症是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鼍的常见病.很多因素都能导致夜尿症。包括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下尿 路梗阻、焦虑、原发性睡眠障碍以及环境因素等,其发病卒随着患者年龄增长而增加。夜尿症根据其病因和24 h 排尿日记町分为夜间多尿、夜间膀胱有效容量减少、混合性夜尿症、多尿症四类。根据不同的病因采取相应治疗 措施,主要有行为控制治疗和药物疗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