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技术规范(试行)(HJ564-2010)dy
(技术规范标准)渗滤液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 564-2010)2010-03-09 12:51 环卫科技网作者:秩名发表/查看评论>>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防治垃圾渗滤液对环境的污染,改善环境质量,保障人体健康,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污染治理工程设计、施工、验收以及运行管理等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委员会)、城市建设研究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技术研究所)、北京东方同华科技有限公司、维尔利环境工程(常州)有限公司、北京天地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西门子(天津)水技术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国环莱茵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本标准环境保护部2010年2月3日批准。
本标准自2010年4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负责解释。
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技术规范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的总体要求、工艺设计、检测控制、施工验收、运行维护等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生活垃圾填埋场垃圾渗滤液处理工程,可作为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咨询、设计施工、环境保护验收及建成后运行与管理的技术依据。
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12348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4554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6297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889 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50007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9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3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4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9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T50033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50034 建筑物照明设计规范GB50037 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50052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3 10kV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4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67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9 给排水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128 立式圆筒形焊接罐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0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87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9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91 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50334 城市污水处理厂工程质量验收规范HGJ229 工业设备、管道防腐蚀工程使用及验收规范GB50352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J22 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J93 工业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Z1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CECS138 给排水钢筋混凝土水池结构设计规范CJJ17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JGJ67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HG20508 控制室设计规定HG20509 仪表供电设计规定HG20511 信号报警、联锁系统设计规定HG/T20573 分散型控制系统设计规定JTGD40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50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TJ36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1年)《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28号)3术语及定义GB/T20103-2006中确立的和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浅谈铁岭市李家屯垃圾场环境治理工程经验

浅谈铁岭市李家屯垃圾场环境治理工程经验作者:张洪杰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第33期摘要:铁岭市柴河垃圾卫生填埋场于2005年建设,2006年投入使用,处理规模为370t/d。
在此之前铁岭市生活垃圾一直是运至李家屯垃圾场进行简易填埋处理,2005年11月铁岭市环境卫生管理处对李家屯垃圾场采取简单覆土封场处理,覆盖层二层,上层为植被层:300mm厚植被土,下层基石层为400mm厚碎石。
没有设渗沥液收集处理、填埋气体导出处理设施,不符合规范要求。
垃圾场存在着安全隐患。
对李家屯垃圾场进行环境治理能够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保护生态环境资源,提高城市文明程度。
关键词:垃圾渗沥液污染环境垃圾场封场中图分类号:X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11(c)-0117-011 李家屯垃圾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1 垃圾场现状该垃圾场1992年4月开始使用,2004年7月停止使用,垃圾临时填埋场现占地约56亩,垃圾堆体约有75万吨垃圾,垃圾堆最高约20m,为山谷式填埋场。
2005年11月铁岭市环境卫生管理处对李家屯垃圾场进行了简单的封场处理,覆盖层为二层,上层为植被层:300mm厚植被土,下层基石层为400mm厚碎石。
封土上进行绿化。
由于对垃圾场的封场处理没有渗沥液收集处理及填埋气体导出措施,因而存在着许多安全隐患,渗沥液对周边地下水及地表水环境具有极大的潜在威胁。
2010年夏季铁岭市雨水特别大,雨水渗入垃圾中产生大量的渗沥液将大坝冲毁,流出的大量渗沥液冲毁了坝下的庄稼,又顺着山上的自然排水沟流到山下村庄,最终排入辽河。
严重污染了周围的土壤、空气、河流,严重危害周围居民身体健康。
鉴于上述情况,近一段时间,垃圾场附近的居民经常上访政府有关部门,强烈抗议和要求政府采取措施改变现状,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
采用科学的方法对旧垃圾场进行环境治理的工作已经十分迫切地摆在政府的面前。
1.2 存在的问题临时垃圾场位于李家屯村西侧山上,地处辽河西岸,距辽河河道约有2km多的距离。
污水处理方案-----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案

设计、安装及调试方案 1.项目情况概述Xx 生活垃圾无害化填埋场 。
渗滤液经管道系统收集后, 排入渗滤液调节池进行水质、水量 的调节, 调节池容积约 2400 M 3。
调节池利用地形以土坎砌筑而成, 池底铺设 2M 厚 HDPE 防渗 膜,在防渗膜下铺设一层 20CM 粘土保护层;在场区四周沿周边道路设置截洪沟,将地表水汇 集至南区排放。
调节后的渗滤液提升至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后排放。
1.1.现有渗滤液处理系统存在的问题1.1.1.现有渗滤液处理系统工艺流程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处理工艺采用 PH 调节+絮凝沉淀+UASB+SBR+氧化塘的处理工 艺。
工艺流程图如下:干泥回填垃圾场1.1.2.存在的问题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设施废置, 渗滤液无法达标排放。
作业面积过大, 每逢下雨, 渗滤液产生量很多, 原渗滤液处理系统设计处理量 (75m3/d) 不足, 收集池有满溢外排隐患。
1.1.3.原渗滤液处理系统升级改造的必要性根据国家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该类污水必须有效治理, 必须达标排放 。
应主管部门的 要求, 防治垃圾填埋场造成的环境污染, 落实渗滤液达标排放刻不容缓 。
因此, 对原系统做 升级改造是非常有必要的。
2、设计处理水量、水质和排放标准 2.1 设计处理水量设计处理水量: Q=100m3/d厌氧池 SBR 池污泥干化场絮凝沉淀污泥浓缩池接触池氧化塘达标排放调节池剩余污泥集泥池渗滤液平均流量:设计流量:q=4.5m3/hq=5m3/h24h 计2.2 进水水质指标参照《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技术规范》,垃圾填埋场封场后的典型水质如下表:序号项目排放浓度1 pH 6~92 BOD5 300~20003 COD 1000~50004 氨氮 1000~30005 悬浮物 200~1000注:表中除 pH 值和色度外,其余指标单位均为 mg/l。
2.3 处理后出水水质经过渗滤液处理系统后的排水应该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中的标准限值,如下表:序号项目排放浓度限值序号项目排放浓度限值1 CODc 100 9 六价铬 0.05r2 BOD 30 10 总砷 0.13 SS 30 11 总铅 0.14 氨氮 25 12 总汞 0.0015 总氮 40 13 色度 40 倍6 总磷 3 14 粪大肠菌群 10000 个/l7 总铬 0.1 15 PH 6-98 总镉 0.01依据 (GB16889-2008)中表 2 的标准注:表中除 pH、色度和粪大肠菌群除外,其余指标单位均为 mg/l。
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设计方案

生活垃圾填埋场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方案2023年4月24日目录第一章概述 (1)1.1 项目背景 (1)1.1 工程范围和内容 (1)1.2 设计依据 (1)1.3 设计原则 (2)1.4 采用的主要技术规范与标准 (2)第二章设计规模及设计水质 (5)2.1 设计规模 (5)2.2 设计进水水质 (5)2.3 设计出水水质 (6)第三章垃圾填场渗滤液特点分析 (7)3.1 渗沥液的水量特点 (7)3.2 渗沥液的水质特点 (8)第四章渗滤液处理工艺的选择 (11)4.2 碟管式反渗透技术介绍 (12)4.3 工艺选择 (16)第五章处理工艺设计 (18)5.1 工艺流程 (18)5.2 工艺流程描述 (19)5.3 各工艺单元主要污染物去除率预测 (23)第六章主要设备清单及性能描述 (27)6.1 主要设备清单 (27)第七章水质水量变化措施 (31)7.1 水质变化 (31)7.2 水量变化 (31)第八章节能环保措施 (32)8.1 通风 (32)8.2 噪声控制 (32)8.4 节能措施 (32)第九章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 (34)第十章总平面布置 (35)10.1 设计原则 (35)10.2 平面布置 (35)10.3 高程设计 (35)10.4 站区管线设计 (36)10.5 其它 (36)第十一章电气设计 (38)11.1 设计范围 (38)11.2 设计规范标准 (38)11.3 供电设计 (38)11.4 照明 (39)11.6 电缆敷设 (39)11.7 通讯 (40)第十二章自控设计 (41)12.1 控制系统的组成 (41)12.2 膜处理设备控制方案 (41)12.3 系统主要控制功能设置 (42)第十三章 DTRO系统运行工况 (43)13.1 环境条件 (43)13.2 电力条件 (43)13.3 运行效率 (44)第十四章投资与运行成本分析 (45)第一章概述1.1 项目背景本项目日处理垃圾渗滤液2000 吨,处理工艺采用单级碟管式反渗透的核心工艺,渗滤液经处理后出水水质要求达到城市污水处理厂入口水质标准(规定的排放标准见下文),浓缩液进入公司的超临界装置进行处理。
环境应急池按什么标准?哪些标准规范要求建设应急池?

环境应急池按什么标准?哪些标准规范要求建设应急池?
在做应急预案时必须要做应急池吗?应急池核算按什么标准?
1、参照《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分级方法》(HJ941-2018),企业
事故废水收集措施最好需同时满足以下要求:
(1)按照相关设计规范设置应急事故水池、事故存液池或清净废水排放缓冲池等事故排水收集设施,并根据相关设计规范、下游环境风险受体敏感程度和易发生极端天气情况,设计事故排水收集设施
的容量,且
(2)要确保事故排水收集设施在事故状态下能顺利收集泄漏物和消防水,日常保持足够的事故排水缓冲容量;且
(3)通过协议单位或自建管线,能将所收集废水送至厂区内污水处
理设施处理。
2、根据《化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范》(GB50483—2019)规定:“化工建设项目应设置应急事故水池”。
一般来讲,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的企业都应按照规范设置应急事故池等废水收集措
施。
3、应急池容积核算可以参考《水体污染防控紧急措施设计导则》
([2016]43号)、《化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范》(GB50483-2019)、《事故状态下水体污染的预防与控制技术要求》(Q/SY1190-2013)、《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1 / 10。
环境保护部关于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渗滤液超标排放行为行政处罚适用意见的复函-环函[2010]96号
![环境保护部关于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渗滤液超标排放行为行政处罚适用意见的复函-环函[2010]96号](https://img.taocdn.com/s3/m/074db2e4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39.png)
环境保护部关于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渗滤液超标排放行为行政处罚适用意见的复函正文:---------------------------------------------------------------------------------------------------------------------------------------------------- 环境保护部关于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渗滤液超标排放行为行政处罚适用意见的复函(环函[2010]96号)湖南省环境保护厅:你厅《关于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渗漏液超标排放执法问题的请示》(湘环报〔2010〕3号)收悉。
经研究,函复如下:一、有关法律对生活垃圾处理提出了明确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建设生活垃圾填埋场应当采取防渗漏措施,防止造成水污染。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十七条的规定,处置固体废物的单位必须采取防渗漏措施。
该法第四十一条和第四十四条还规定,建设生活垃圾处置设施,必须符合环境保护和环境卫生标准;处置城市生活垃圾应当遵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和环境卫生管理的规定。
《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规定,生活垃圾填埋场应设置污水处理设施,生活垃圾渗滤液等污水经处理并符合本标准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后可直接排放。
二、对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渗滤液超标排放的违法行为,应当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七十四条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七十四条规定,排放污染物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责令限期治理,处应缴纳排污费数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超标排放渗滤液的,应当据此处罚。
但有《限期治理管理办法(试行)》(环境保护部令第6号)第三条所列情形之一的,不适用限期治理。
二○一○年三月十九日——结束——。
光泽城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

光泽县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改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本)环评单位:重庆大润环境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环评证书:国环评证乙字第3105号二零一八年十二月目录概述 (1)一、项目由来 (1)二、项目概况 (2)三、项目分析判定情况 (2)四、评价工作过程 (3)五、项目主要环境问题和对策措施 (4)六、报告书环评结论 (4)1、总论 (5)1.1 编制依据 (5)1.2 评价目的、评价内容及评价重点 (7)1.3 评价工作等级、评价范围、环境保护目标 (10)1.4 评价因子和评价标准 (14)1.5 评价工作程序 (21)2、工程概况 (23)2.1 光泽县垃圾卫生填埋场(现有工程)概况 (23)2.1.1现有工程简介 (23)2.1.2现有工程概况 (23)2.1.3现有工程运行现状 (25)2.2 光泽县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改扩建工程(拟建工程)概况 (28)2.2.1改扩建工程建设必要性 (28)2.2.2改扩建工程建设方案 (28)2.2.3工程地理位置 (29)2.2.4设计库容与使用年限 (29)2.2.5填埋作业 (29)2.2.6工程项目组成 (30)2.2.7工程拟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38)3、工程分析 (40)3.1 垃圾成分、产量预测及收运现状 (40)3.1.1垃圾产量现状及预测 (40)3.1.2垃圾产量预测 (41)3.1.3填埋废物的入场要求 (41)3.2 现有填埋场工程回顾性分析 (42)3.2.1现有填埋场工程运行现状概述 (42)3.2.2现有填埋场工程存在问题、对策措施及有效性分析 (42)3.2.3现有填埋场工程污染物产、排情况分析 (43)3.3 改扩建项目工程分析 (45)3.3.2大气污染源分析 (46)3.3.3水污染源分析 (53)3.3.4噪声污染源分析 (61)3.3.5固体废物分析 (62)3.4 光泽县垃圾卫生填埋场总体工程污染物产、排情况汇总 (62)3.5 生活垃圾处置方式及选址可行性分析 (66)3.5.1生活垃圾处置方式合理性分析 (66)3.5.2相关规划及政策符合性分析 (72)3.5.3选址合理性分析 (76)3.5.4与邵武城市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关系 (78)3.5.5与相关规划符合性分析 (78)3.6 项目的污染控制符合性分析 (78)3.7 “三线一单”相关情况分析判定 (80)4、环境概况 (83)4.1 地理位置 (83)4.2 自然气候 (83)4.3 地形地貌 (83)4.4 地质 (84)4.5 抗震强度 (86)4.6 生态资源 (86)4.7 林业资源 (87)4.8 水资源 (87)4.9 矿产资源 (87)4.10 耕地资源 (88)5、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89)5.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 (89)5.2 地表水质量现状评价 (99)5.3 地下水质量现状评价 (103)5.4 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107)5.5 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107)5.6 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114)5.7 包气带污染监测调查 (115)6、环境影响评价 (116)6.1 施工期 (116)6.2 营运期 (120)7、事故风险分析 (177)7.1 风险识别 (177)7.2 评价等级及范围、评价重点和敏感目标 (179)7.3 环境风险分析与防范措施 (179)7.4 环境风险应急预案 (187)7.5 小结 (190)8、污染防治措施评述 (191)8.1 施工期 (191)8.2 营运期 (194)8.3 服务期满后 (212)9、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213)9.1 社会效益 (213)9.2 环境效益 (213)9.3 经济效益 (213)9.4 环境损益 (215)10、总量控制与环境管理 (216)10.1 总量控制指导思想 (216)10.2 总量控制因子 (216)10.3 总量控制方案 (216)10.4 环境管理计划 (217)10.5 排污口规范化管理 (221)10.6 环境监测 (223)11、结论与对策 (226)11.1 结论 (226)11.2 对策措施及验收要求 (233)11.3 建议 (235)11.4 总结论 (236)附图附图1 项目地理位置图附图2 环境保护目标示意图附图3 项目总平面布置图(1)附图3 项目总平面布置图(2)附图4 项目渗滤液处理车间平面布置图附图5 项目库区排洪系统平面图附图6 项目库底平整平面图附图7 项目周边环境现状图附图8 大气、地表水、地下水监测点位图(1)附图8 噪声、土壤监测点位图(2)附图9 卫生防护距离包络附图10 项目周边水系图及饮用水源保护区分布图附图11 本项目与光泽县饮用水源保护区关系图附图12 光泽县饮用水源保护区图附图13 本项目废水排放口与大乾河取水口位置关系图附图14 邵武城市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大乾水库水源保护区范围图附图15 项目生态恢复图附件附件1 委托书附件2 事业单位法人证书附件3 法人身份证附件4 原环评批复附件5 原验收批复附件6 立项批复附件7 监测报告附件8 规划及用地证明附件9 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概述一、项目由来光泽县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选址于光泽县鸾凤乡君山村上水垄,距填埋场运距30公里范围内的县城区(杭川、鸾凤、崇仁)以及县区周边的华桥乡、止马镇和寨里镇区产生的生活垃圾纳入城区生活垃圾处理场服务范围,进行集中无害化处理。
碟管式反渗透(DTRO)工艺用在垃圾渗滤液处理中的优缺点分析及改进措施

碟管式反渗透(DTRO)工艺用在垃圾渗滤液处理中的优缺点分析及改进措施作者:刘中位张志蓉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年第09期摘要:DTRO是种先进的反渗透膜,具有独特的结构形式,在垃圾渗滤液处理中使用越来越广泛,取得较好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DTRO工艺运行中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对DTRO工艺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关键词:垃圾渗滤液; DTRO;优缺点分析;改进措施中图分类号:G353文献标识码: AANALYSIS AND IMPROVEMENT MEASURES ABOUT DTRO USED IN LEACHATE TREATMENTLiu Zhongwei1Zhang Zhirong2(1.Guangxi Urban-rural Planning Design institute, Nanning 530022 ,China;2. Guangxi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Nanning 530007,China)Abstract: DTRO, an advanced RO membrane with special structure form, is used more and more in leachate treatment and got a good effect, but there are also some problem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n the DTRO used in leachate treatment domestic and foreign, the paper raised the improvement measures.Keywords: leachate; DTRO; analysis on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improvement measures1渗滤液水质特点垃圾渗滤液是一种成分复杂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含有多种毒性物质和致癌物质,是世界公认的污染威胁大、性质复杂、难以处理的高浓度废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照明设计规范
GB 50037
建筑地面设计规范
GB 50052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 50053 GB 50054 GB 50057
10kV 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067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69
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
GB 50128
GB 50016、GB 50067、GB 50140 的规定。
4
4.4.8 渗滤液处理厂(站)道路工程设计应符合 GBJ 22、JTG D40、JTG D50 的规定。 4.5 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
渗滤液处理厂(站)的劳动卫生应符合 GBZ 1 的规定。
5 水量和水质
5.1 水量 5.1.1 计算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产生量时应充分考虑当地降雨量、蒸发量、地面水损失、 其他外部来水渗入、垃圾的特性、表面覆土和防渗系统下层排水设施的排水能力等因素。 5.1.2 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规模宜按垃圾填埋场平均日渗滤液产生量计算,并应与调 节池容积计算相匹配。 5.1.3 渗滤液产生量的计算宜采用经验公式法(浸出系数法),计算公式如下:
HG/T 20573
分散型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定
JGJ 67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
GBJ 22
厂矿道路设计规范
JTG D40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
JTG D50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TJ 36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2001 年)
《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办法》
3
统一排放。 4.2.3 配套工程主要包括厂内建(构)筑物、供配电、采暖通风、给排水、消防、道路、绿 化、通讯、运行管理设施、检测与控制等。 4.3 总体布置 4.3.1 渗滤液处理厂(站)总体布置应在满足国家现行防火、卫生、安全等方面的技术规范 基础上,综合考虑地形、地貌、周围环境、工艺流程、构筑物及各项设施相互间的平面和空间 关系,使各项设施整体协调统一。 4.3.2 工程附属的生产与生活服务等辅助设施,应与填埋场主体工程统筹考虑,避免重复建 设。 4.3.3 总平面布置应充分考虑渗滤液收集与外排,符合排水通畅、降低能耗、平衡土方的要 求,并符合 GB 50187 的要求。 4.3.4 渗滤液处理厂(站)宜单独设置在垃圾填埋场管理区的下风向,并满足施工、设备安 装、各类管线连接简洁、维修管理方便等要求。 4.3.5 渗滤液处理厂(站)应以生产区为核心,其它各功能区应按渗滤液处理流程合理安排, 主要恶臭产生源(调节池、曝气设施、厌氧反应设施、污泥脱水设施等)宜集中布置。 4.3.6 渗滤液处理厂(站)内应有必要的通道,有明显的车辆行驶方向标志,并符合消防通 道要求。 4.3.7 渗滤液处理厂(站)区围墙及挡土墙的设置应按照场地的实际情况确定,并应符合 GB 50187 的规定。 4.4 配套工程 4.4.1 渗滤液处理厂(站)建筑工程设计应符合 GB 50037、GB 50352、TJ 36、JGJ 67 的规 定。 4.4.2 渗滤液处理厂(站)结构工程设计应符合 GB 50007、GB 50009、GB 50010、GB 50011、 GB 50069、GB 50191、CECS 138 的规定。 4.4.3 渗滤液处理厂(站)供电方式应与垃圾填埋场主体工程相协调。 4.4.4 渗滤液处理厂(站)电气工程设计的内容包括用电设备配电及控制、电缆配置及敷设、 设备及构筑物的防雷与接地系统、厂(站)辅助工程道路照明等。用电设备一般为低压 AC380/220V,负荷等级宜为二级。 4.4.5 渗滤液处理厂(站)电气工程设计应符合 GB 50034、GB 50037、GB 50052、GB 50053、 GB 50054、GB 50057 的规定。 4.4.6 渗滤液处理厂(站)采暖通风工程设计应符合 GB 50019、 GB 50189、GB 14554、GBZ 1、GB/T 50033 的规定。 4.4.7 渗滤液处理厂(站)给排水及消防工程设计应符合 GB 50013、GB 50014、GB 50015、
2
以压力为驱动力,分离分子量范围为几百至几百万的溶质和微粒的过程。 【GB/T 20103-2006,定义5.2.1】 3.5 纳滤 nanofiltration (NF) 以压力为驱动力,用于脱除多价离子、部分一价离子和分子量200~1000的有机物的膜分 离过程。 【GB/T 20103-2006,定义4.2.3】 3.6 反渗透 reverse osmosis (RO) 在高于渗透压差的压力作用下,溶剂(如水)通过半透膜进入膜的低压侧,而溶液中的其 他组份(如盐)被阻挡在膜的高压侧并随浓溶液排出,从而达到有效分离的过程。 【GB/T 20103-2006,定义4.2.2】 3.7 膜组件 membrane module 由膜元件、壳体、内联接件、端板和密封圈等组成的实用器件。 【GB/T 20103-2006,定义2.2.3】 3.8 膜生物反应器 biomass membrane bioreactor (MBR) 以膜为载体,把生物反应(作用)和分离相结合,能改变反应进程和提高反应效率的设备 或系统。 【GB/T 20103-2006,定义6.3.3】
2010—02—03 发布
2010—04—01 实施
环 境 保 护 部 发布
前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防治垃圾渗滤液对环境的污染,改善环境质量,保障人体健康,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污染治理工程设计、施工、验收以及运行管理等的技 术要求。
HJ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HJ 564-2010
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技术规 范(试行)
Leachate Treatment Project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Municipal Solid Waste Landfill
本电子版为发布稿。请以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正式标准文本为准。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委员会)、城市建设研 究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技术研究所)、北京东方同华科技有限公司、 维尔利环境工程(常州)有限公司、北京天地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西门子(天津)水技术工 程有限公司、北京国环莱茵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本标准环境保护部 2010 年 2 月 3 日批准。 本标准自 2010 年 4 月 1 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GB 50010 GB 50011 GB 50013 GB 50014 GB 50015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9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T 50033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
GB 50034
II
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的总体要求、工艺设计、检测控制、施工验 收、运行维护等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生活垃圾填埋场垃圾渗滤液处理工程,可作为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咨询、设 计施工、环境保护验收及建成后运行与管理的技术依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4 总体要求
4.1 一般规定 4.1.1 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厂(站)【以下简称“渗滤液处理厂(站)”】的设计和建设, 除应遵守本技术规范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的相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4.1.2 应根据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建设规模、填埋容量、填埋年限、填埋作业方式、占地面积、 自然地理情况和气象等条件确定渗滤液处理厂(站)的处理规模和处理工艺。 4.1.3 在填埋区与渗滤液处理设施间必须设置渗滤液调节池。 4.1.4 处理技术方案的选择应保证出水符合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批复文件的要求,并应达到 GB 16889 和有关地方排放标准的规定。 4.1.5 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系统的主要设备应有备用,并具有防腐性能。 4.1.6 渗滤液处理厂(站)应按照《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办法》的规定,安装污染物排放连 续监测设备。 4.2 项目构成 4.2.1 渗滤液处理厂(站)主要包括主体处理构筑物与设备、配套工程。 4.2.2 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主体处理构筑物与设备包括预处理系统、生物处理系统、深度 处理系统、污泥及浓缩液处理系统等;处理后废水应按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设置规范化排污口
立式圆筒形焊接储罐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140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1
GB 50187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GB 50189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 50191
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
GB 50334
城市污水处理厂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பைடு நூலகம்
HGJ229
工业设备、管道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352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J 22
厂矿道路设计规范
GBJ 93
工业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Z 1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CECS 138
给水排水工程钢筋混凝土水池结构设计规程
CJJ17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
JGJ 67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
HG 20508
控制室设计规定
HG 20509
仪表供电设计规定
HG 20511
信号报警、安全连锁系统设计规定
I
目次
前 言............................................................. Ⅰ 1 适用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2 4 总体要求.......................................................... 3 5 水量和水质........................................................ 5 6 工艺设计.......................................................... 6 7 检测与控制........................................................ 9 8 施工与验收....................................................... 10 9 运行与维护.......................................................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