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美男,古曲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四大美男

中国古代四大美男

兰陵王生平
一、扑朔迷离的身世 二、柔美的容貌与狰狞的面具
三、骁勇善战及威名美誉
四、最后悲惨的命运 五、流传至今的千年古曲
一、扑朔迷离的身世
兰陵王的父亲是北齐高祖 神武皇帝高欢的长子文襄 皇帝高澄,史书载兰陵王 的母亲没有姓氏,不知是 谁。由此,人们推断,兰 陵王母亲的身份和地位, 恐怕连官妓都不如,很可 能只是宫中一个地位卑贱、 不知姓名的宫女。这样, 在讲究血统门弟的士族时 代,兰陵王虽然贵为帝胄 皇孙,处境却十分尴尬。 他“莫名”的身份给他带 来了巨大压力,每天忍受 别人鄙视的目光,低声下 气地生活,可能就是他小 时候的人生境遇。
《神女赋》
《 九 辩 》
宋玉悲秋
宋玉出身低微, 天资聪颖,善于 巧辩,精通音律, 师承屈原,才华 出众,具有正义 感和爱国主义精 神。就是这么一 个才色双全的美 男,一辈子仕途 暗淡。 曾经接触 过楚王。
宋 玉 之 死
宋玉:庸死
兰陵王:兰陵王
名高长工恭(公元541 年- 573年),又名高孝 馆瓘,骁勇善战。北齐 乾明元年高肃被封为徐 州兰陵郡王,故名兰陵 王。
卫玠出身于名门世家。 生得“花一般娇,粉一 般嫩”,他常坐在白羊 车上在洛阳的街上游玩。 远远望去,就恰似白玉 雕的塑像,时人称之 “璧人”。
卫玠一生,没在 政治上兴风做浪, 没为中国文艺或 科技的发展做贡 献,军事方面更 是碰也没碰过。 人称“卫玠谈道, 平子绝倒” 。卫 玠会说,脑瓜也 明智,看得准形 势,懂得保身避 祸,可惜身子太 弱,一切白 搭。
中 国 古 代 四 大 美 男
中国古代四大美男,向来 有多种版本和说法,但较 为集中的意见是潘安、宋 玉、兰陵王、卫玠。这些 美男子有一个共同的特征, 就是才貌双全,文学、音 乐修养极高。

赞美男子帅气有才华的诗词

赞美男子帅气有才华的诗词

赞美男子帅气有才华的诗词男子,英俊潇洒,才华横溢,是人类优秀品质的彰显,也是社会力量的象征。

在古代诗词中,男子的帅气与才华更是经常被赞美,这些赞美不仅反映了人们对男子的崇敬,更是对美好的向往和追求。

先来看看唐代名家白居易的《长恨歌》:“ 临别殷勤重寄语,云山横隔水茫茫。

再回首,借明镜,肯照前衫已无恙。

知有妇人避地去,含情凝睇向故乡。

”这首诗描绘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相遇时的情景,其中“借明镜,肯照前衫已无恙”一句,赞美了唐玄宗英俊的外貌和魅力。

此外,诗中还提到了“知有妇人避地去,含情凝睇向故乡”,充满了对唐玄宗才华和魅力的赞美。

再来看看宋代诗人李清照的《醉花阴》:“夜夜梦深情多少,欲语泪先流。

顾我无衣搜草去,捋琴坐数山林中。

良人初出茅庐时,登科第,衣锦还乡,意气洋洋不肯休。

”这首诗描绘了女子思念未归的良人,其中“良人初出茅庐时,登科第,衣锦还乡,意气洋洋不肯休”一句,赞美了良人英俊和才华。

李清照还写道:“顾我无衣搜草去,捋琴坐数山林中”,表现出女子即使贫穷也要追求自己的才华和美好生活的精神。

不仅是唐宋时期,许多现代的诗人也对男子的帅气和才华进行了赞美。

比如,陈白沙的《师大校园》:“漫步西冰,清晰澈彻的鸟语惬意地南下,以晨曦般温暖融化;眺望蓝天,孔雀般美丽的上海东方明珠塔与科技广告牌争奇斗艳?”一连串的形容词,将漫步师大校园的场景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来,尤其是最后一句,“科技广告牌争奇斗艳”,不仅赞美了男子的外表,更展现出了他们的创造力。

可以说,男子的帅气和才华是诗意中的闪光点,是人生中向往和追求的目标。

无论是唐宋时期还是现代,对男子的赞美永远存在,为我们传递着对美好事物不断追求的信念。

关于古代描写美男子的诗句

关于古代描写美男子的诗句

关于古代描写美男子的诗句关于古代描写美男子的诗句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诗句吧,不同的诗句,其语言艺术所表现的语言风格、特点、技巧各不相同。

诗句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诗句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古代描写美男子的诗句,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古代描写美男子的诗句11、姿容既好,神情亦佳。

2、沈腰潘鬓消磨”一句,指的也是沈约。

3、酒杯千古思陶令,腰带三围恨沈郎。

4、身长八尺,风姿特秀,萧萧肃肃,爽朗清举,龙章凤姿,天质自然。

5、容貌艳丽,纤妍洁白,如美妇人。

螓首膏发,自然娥眉,见者靡不啧啧。

6、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常笑。

天然一段风韵,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

7、瞻彼淇奥,绿竹猗猗。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瑟兮僴兮,赫兮晅兮,终不可谖兮。

8、昔日繁华子,安陵与龙阳。

夭夭桃李花,灼灼有辉光。

悦怿若九春,罄折似秋霜。

流盼发姿媚,言笑吐芬芳,携手等欢爱,宿昔同衾裳。

9、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

虽怒时而若笑,即嗔视而有情。

10、翩翩周生,婉娈幼童。

年十有五,如日在东。

香肤柔泽,素质参红。

团辅圆颐,菡萏芙蓉。

尔形既淑,尔服亦鲜。

轻车随风,飞雾流烟。

转侧绮靡,顾盼便妍。

和颜善笑,美口善言。

古代描写美男子的诗句21、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诗经·郑风·子衿》)意思是:青青的是你的衣领,悠悠的是我的'心境。

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就此断音信?青青的是你的佩带,悠悠的是我的情怀。

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不能主动来?来来往往张眼望啊,在这高高城楼上啊。

一天不见你的面呵,好像已有三月长啊!2、萧萧肃肃,爽朗清举。

(《世说新语·嵇康有风仪》)是形容嵇康的气质,举止萧洒安详,气质豪爽清逸。

中国古代十大美男简介

中国古代十大美男简介

中国古代十大美男简介中国古代十大美男:潘安、卫玠、公孙子都、宋文公、宋玉、兰陵王、嵇康、韩子高、慕容冲、独孤信。

美男子之所以能留芳美名,是因留下了深深的时代烙印。

1、潘安:河阳一县花西晋文学家,河南荥阳人,“姿容既好,神情亦佳”。

作为西晋文学的代表,擅缀词令,长于铺陈,造句工整,时人称他是一个忧郁的美男作家。

潘安每次出去游玩的时候,总有大批少女追着他,那绝对就是个追星的架势。

追着潘安的一批批少女老妇又是给他献花,又是给他献果。

潘安每次回家的时候,都能够满载而归,这也就成为了“掷果盈车”这个典故的由来。

潘安,君生颀长而白晳,如花一般俊美精致的五官对于中国人对于男子的审美影响之大,已经变成一种千年形成的标准。

当今时代,人们往往称赞别人英俊的时候基本都会来一句“貌似潘安”。

2、宋玉:最不好色的美男子又名子渊,崇尚老庄,战国时期鄢(今湖北宜城市)人,楚国文人。

历史上著名的美男子,是中国历史上与潘安齐名的最著名的两大帅哥之一,风流倜傥,潇洒干练,反应敏捷,谈吐不凡,所以楚王经常要他陪伴伺候,或游于兰台宫,或游于云梦泽。

了解一下这个成语“邻女窥墙”,连最美的女人都不正眼一瞧,可见其自己有多美了!宋玉辩解不好色道:“天下的美女,没有谁比得上楚国女子,楚国女子之美丽者,又没有谁能超过我那家乡的美女,而我家乡最美丽的姑娘还得数我邻居东家那位小姐。

东家那位小姐,论身材,若增加一分则太高,减掉一分则太短;论其肤色,若涂上脂粉则嫌太白,施加朱红又嫌太赤,真是生得恰到好处。

她那眉毛有如翠鸟之羽毛,肌肤像白雪一般莹洁,腰身纤细如裹上素帛,牙齿整齐有如一连串小贝,甜美地一笑,足可以使阳城和下蔡一带的人们为之迷惑和倾倒。

这样一位姿色绝伦的美女,趴在墙上窥视我三年,而我至今仍未答应和她交往。

”3、卫玠:被人“看”死的美男子卫玠(285-312年),字叔宝,山西夏县人。

他是魏晋之际著名的清谈名士和玄理学家。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极度混乱的一个时期,但同时却是个美男如玉的年代。

阳春白雪的成语故事

阳春白雪的成语故事

阳春白雪的成语故事:战国时期的楚国有一个文学家叫宋玉,他也是楚国的大臣,常伴楚襄王游于兰台之宫。

有一次,楚襄王听到人们议论宋玉的行为不好,就把他找来问道:“有些人对你的言行很不满意,你想想自己的为人有没有什么不端正的地方?”宋玉是个很善于辞令的人,他给楚襄王讲了一个故事:“在咱们楚国国都郢城,来了一个很会唱歌的人。

开始,他唱《下里巴人》这样通俗的歌曲,有几千人都能随着他唱;后来,他唱《阳阿薤xiè露》这样比较文雅的曲子,跟随他唱的人只有几百人了;而当他开始唱《阳春白雪》这样高雅的曲子时,能够跟着他一起唱的人只有区区几十个而已!这是为什么呢?”宋玉看了一眼楚襄王,接着说,“这是因为曲子的格调越高,能够唱出来的人就越少。

那些平庸的人,怎么能够理解我宋玉的行为呢?”楚襄王听了宋玉的话,觉得他说的也有些道理,于是就不再追究他了。

《阳春》和《白雪》是非常有名的两首古琴曲,古时的人们常以“阳春白雪”连称,所以也常被认为是一首古琴曲。

在这个故事里,宋玉委婉地告诉楚王:一个人的品行越高洁,仿效他的人就越少。

现在,“阳春白雪”一词已经成了高雅艺术作品的代名词。

从这个故事中,还产生了一个成语——“下里巴人”,比喻通俗的艺术作品。

【拼音】yáng chūn bái xuě【英文】highbrow art and literature【出处】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

……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

”【释义】原指战国时代楚国的一种艺术性较高、有难度的歌曲。

现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结构】“阳春”和“白雪”构成并列结构。

【用法】常作主语、宾语,也作定语。

【造句】这篇文章格调高雅,阳春白雪【示例】长老听了,赞叹不已道:“真是~,浩气冲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十四回。

【近义词】曲高和寡【反义词】雅俗共赏、下里巴人相关人物介绍:1、宋玉约前298年——约前222年,战国后期楚国辞赋作家,鄢城人今湖北省宜城市。

形容男人帅气有魅力的古诗

形容男人帅气有魅力的古诗

形容男人帅气有魅力的古诗1.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就像我上次参加那个聚会,看到角落里有个男生,他呀,喝酒的时候那神态,真像诗里的宗之,眼神带着一种不羁,身姿挺拔得如同临风的玉树,那帅气简直要溢出屏幕了,周围的人都不自觉被他吸引。

2. “公子只应见画,此中我独知津。

写到水穷天杪,定非尘土间人。

”嗨,你见过那种像从画里走出来的男人吗?我有次在图书馆碰到一个,那气质,仿佛不属于这尘世。

他安静看书的模样,就像这诗里说的公子,只应存在于画中,透着一种超凡的魅力,我当时都看呆了。

3. “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

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

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

”我跟你说,我邻居家哥哥就是这样。

平常他的脸就像中秋的月亮那么圆润光洁,气色像春天早晨的花一样娇艳。

那眉毛头发就像精心裁剪描绘的,眼睛里满是秋波般的神韵。

有时候他假装生气,可看起来还是像在笑,那眼神里都是深情,真的是帅气又迷人啊。

4. “身躯凛凛,相貌堂堂。

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

”我朋友给我介绍过一个男生,哇塞,那身材挺拔得很,凛凛生威。

脸长得那叫一个堂堂正正,特别是他的眼睛,就像寒星一样闪闪发光,眉毛又黑又浓,跟刷了漆似的。

我一见到他,心里就想,这可真是个帅气有魅力的家伙啊。

5. “朗朗如日月之入怀。

”有一回在公园里,看到一个男人在晨跑。

他跑起来的时候,浑身散发着一种活力,那种感觉就好像日月都能被他纳入怀中似的。

他的这种帅气不是表面的,而是从骨子里透出来的魅力,我就想啊,怎么会有这么有吸引力的人呢?6. “立如芝兰玉树,笑如朗月入怀。

”记得公司新来一个同事,他往那一站,就像芝兰玉树般优雅,让人赏心悦目。

每次他笑的时候,那笑容就如同朗朗明月进到怀里,特别温暖,周围的女同事都偷偷看他呢。

你说,这样的男人能不叫帅气有魅力吗?7. “翩翩我公子,机巧忽若神。

”那天在展会上,有个男人穿梭在各个展品之间。

描写古代美男子的诗句

描写古代美男子的诗句

描写古代美男子的诗句大全很荣幸同学们能来关注描写古代美男子的诗句有哪些诗文内容,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发布,让我们赶快一起来学习一下吧!一.描写“古代美男子”的诗句有哪些一、瞻彼淇奥,绿竹猗猗。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瑟兮僩兮,赫兮咺兮。

有匪君子,终不行谖兮。

——出自先秦的《国风·卫风·淇奥》译文:看那淇水弯弯岸,碧绿竹林片片连。

高雅先生是君子,学问切磋更精湛,品德琢磨更良善。

神态庄重胸怀广,地位显赫很威武。

高雅先生真君子,一见难遗忘心田。

二、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出自唐代杜甫的《饮中八仙歌》译文:崔宗之是一个潇洒的美少年,举杯饮酒时,经常傲视青天,俊美之姿有如玉树临风。

三、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出自宋代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译文:手摇羽扇头戴纶巾,谈笑之间,强敌的战船烧得灰飞烟灭。

四、为人雪白皙,鬑鬑颇有须。

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

——出自两汉的《陌上桑》译文:他皮肤雪白,脸上微微有一些胡子;他轻缓地在府中迈方步,从容地出入官府。

五、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

——明代施耐庵《水浒传》译文:一双眼睛就像寒夜里的星星闪闪发亮,两道眉毛就像被漆刷过一样浓黑。

二.有没有形容古代美男子的诗句或句子形容古代美男子的诗句有:从前繁华子,安陵与龙阳。

夭夭桃李花,灼灼有辉光。

悦怿若九春,罄折似秋霜。

流盼发姿媚,言笑吐芳香,携手等欢爱,宿昔同衾裳。

这几句诗是魏晋南北朝时期诗人阮籍的诗,描写的是古代安陵君与龙阳君,安陵君贵族出身,有文化,有修养,而且非常精于世道,很会做人。

少年时俊美可人,青年后潇洒迷人,学识渊博,性格沉稳,放眼一瞧,迷倒仰慕者黑压压一片,其魅力非能用语言描述。

龙阳君生活在战国年间,是魏安厘王的男宠。

他貌美妩媚,后宫美女在他面前都黯然失色。

龙阳君是中国历史上较早有记载的男同性恋,龙阳也成为后世男色的代名词之一。

三.形容古代男子俊美的诗句例如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一、酒杯千古思陶令,腰带三围恨沈郎。

三国第一美男嵇康(古风雅韵被嵇康称)

三国第一美男嵇康(古风雅韵被嵇康称)

三国第一美男嵇康(古风雅韵被嵇康称)《听琴图》局部古琴是雅到极致的乐器,两块木板,几根丝线,勾挑抹摘间,徽中有韵,指下生禅。

而古琴十大名曲之一《广陵散》更是时有高手弹奏。

《广陵散》名声起于嵇康,魏晋琴家嵇康以善弹此曲著称,刑前仍从容不迫,索琴弹奏此曲,并慨然长叹:“《广陵散》于今绝矣!”从容赴死。

在没有古琴减字谱出现之前,古琴的曲子流传下来只有一种方式,那就是文字谱。

文字谱,顾名思义,用文字记录下一首曲子,记录包括指法,左右手如何弹,按哪一徽,哪一根弦等等……琴曲指法繁多,可以想象一首曲子这样记录下来,需要多长的篇幅。

我国现存的唯一一首文字记录琴谱《碣石调·幽兰》,将近五千字,目前此谱珍藏在日本。

唐代,琴家曹柔把文字谱中每一句关键的字简化出来,形成特殊的符号,即为古琴减字谱。

减字谱字简而意到,大大消减了琴谱的繁琐度,形成了很简单的记录和参照方式,从此后,减字谱一直沿用,距今已有千年。

但是减字谱是指法谱,只能标出弦位和指法,和最早的文字谱一样,不能准确地标识出一首曲子的音高、节奏、节拍等。

一支曲子,演奏者无论拿到文字谱还是减字谱,根本无法还原,要想顺利弹奏和传承,还需要进行打谱,即将一首古曲挖掘、整理成型。

更何况,嵇康的时代,减字谱还没有发明,只有繁琐的文字谱。

那么,嵇康弹奏的《广陵散》或许是他根据文字谱单独打谱,或者跟一些老师学习。

刘籍《琴议》记载,嵇康是从杜夔的儿子杜猛那里学得《广陵散》的。

嵇康非常喜爱此曲,经常弹奏它,许多人前来求教,包括他的外甥袁孝尼也十分想学,但嵇康概不传授。

打谱的过程,也是琴者修为、智慧、专业、个性的展现,所以打谱不仅仅是将一首曲子理顺,弹出来,而且是探索和再创作。

古琴曲很特殊,谱只是一个大致框架,打谱才是定弦、定调、定音等技术性工作,此外还需了解一首曲子的内涵,最大限度还原曲子的思想。

嵇康弹奏的《广陵散》,若是他打谱,则具有他个人的思想、风格、气息;若是杜猛传授,杜夔与曹操同时代,他的《广陵散》只传给了儿子杜猛,杜猛又传嵇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还 是 夜 月 之 缘 梦 之 翼 云
是 看 今 生
但 婵 娟
拥 山


血 染
遍 红 颜
为 夺 天 下
誓 死 与 君 绝
生 泉 碧 落 不 见


花 飞 秋 千 尽,孤 影 对 镜 酌 飞 红 廖 空 舞,寂 落 无 相 对 一朝 踏 浪 去,千 夜 话 残 月 世 落 歌 未 逝,秋 殇 言 念 思
嵇康(224—263),字叔夜,汉 族。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之一。 在整个魏晋文艺界和思想界,嵇 康都是一位极有魅力的人物,他 的人格和文化影响是巨大而深远 的。嵇康是著名的琴艺家和哲学 家。他精通音律,“广陵散绝” 体现的是嵇康作为一个伟大音乐 家的悲剧。嵇康长的是相貌堂堂, 他的好朋友山涛说他是“站时就 如孤松独立;醉时就似玉山将 崩”。据同时代的颜之推在《颜 氏家训》里记载,当时的上层男 士,崇尚阴柔之美,非常重视个 人修饰,出门前不但要敷粉施朱, 熏衣修面,还要带齐羽扇、麈尾、 玉环、香囊等各种器物挂件,于 此方能“从容出入,飘飘若仙”。 与那些脂粉扑面, 轻移莲步的矫 柔做作者相比,嵇康的天生丽质 是多么令人神清气爽。他是中国 古代著名美男子之一。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韩子高 韩子高,南北朝时期陈朝人。野史称作 陈子高,本名蛮子。出身贫微,世代以做鞋 为生。我国古代著名美男之一,因相貌俊美 被陈文帝遇见后收为娈童。 侯景之乱期间,蛮子寓居京城建康,时 年16岁,长得容貌艳丽,纤研清白,如美 女一般。当时兵荒马乱,蛮子几次陷入绝境, 但每次乱军兵刃就要加到他的头上的时候, 总是因为惊叹他的美貌而不忍下手。 另据野史记载,陈蒨(陈文帝)曾写下一首 诗以表情义。(如下) 昔闻周小史,今歌月下人。 玉尘手不别,羊车市若空。 谁愁两雄并,金貂应让侬。
相传过了鬼门关便上一条路叫黄泉路,路上盛开着只见花,不见叶的彼岸 相传过了鬼门关便上一条路叫黄泉路,路上盛开着只见花,不见叶的彼岸 花。花叶生生两不见,相念相惜永相失,路尽头有一条河叫忘川河, 。花叶生生两不见,相念相惜永相失,路尽头有一条河叫忘川河, 河上有一座桥叫奈何桥。走过奈何桥有一个土台叫望乡台。 河上有一座桥叫奈何桥。走过奈何桥有一个土台叫望乡台。 望乡台边有个亭子叫孟婆亭,有个叫孟婆的女人守候在那里, 给每个经过的路人递上一碗孟婆汤。忘川河边有一块石头叫三生石。 给每个经过的路人递上一碗孟婆汤。忘川河边有一块石头叫三生石。 喝下孟婆汤让人忘了一切。三生石记载着前世今生来世。走过奈何桥, 在望乡台上看最后一眼人间,喝杯忘川水煮今生。。。 三生石 三生石上望三生,缘定三生载永恒。 前世与谁情缱绻?来生是否又相逢! 今生梦断黄泉路,彼岸花前泪有声。 血色石前谁名刻?乡台泪眼望几层? 旖旎梦里恋今生,不羡神仙不慕僧。 奈何桥上莫远走,相约转世伴来生。 悠悠往事随风过,脉脉柔情绕古藤。 七绝 彼岸花 款款深情石上铸,绵绵海誓伴山盟。 生生相错不相见, 世世轮回血色湮。 只见花开难见叶。 黄泉一路两相牵。
古相思曲拾红豆, 郁轮风雅引千秋。 花带蔻,泠汀空, 红衣袖,舞凌风。 水有莲兮莲有心,心悦卿兮卿不知。
星 长 辰 海 易 水 萧 萧 人 去 也 , 一 天 明 月 白 如 霜 。 。 荒 大 览 歌 长 披 发 , 黄 。 。 玄 尊 坤 血 独 乾 战 我 震 龙 , , 以 唯 天 古 天 万 辟 剑
卫阶 中国古代著名美男子,晋朝人,有看 杀卫玠一语。也是著名玄学家,清谈名 士。 卫玠还是个小孩子的时候,就已经出 落得秀美动人。这个小少爷坐敞篷车到 洛阳市区闲逛时,看见他的人都感叹这 孩子是个“玉人”,招呼亲朋好友来夹 道观摩,据《晋史》说“观之者倾都。” 关于看杀卫玠:史称卫玠南渡后到豫章, 然后到下都(东晋都城建康),因为人 长得极其漂亮,名气又大得吓人,所以 “观者如堵墙”,大有狗仔队围攻的架 式。由于不堪劳累,遂病而死。 可见古 代人的八卦天性一点也不比现代差,竟 然把一个活生生的每人“看杀”。
兰陵王入阵曲
兰陵王-高长恭 兰陵武王长恭,一名孝瓘,文襄第 四子也。 史称长恭貌柔心壮,音容兼美。为 将躬勤细事,每得甘美,虽一瓜数果,必 与将士共之。 齐兰陵王长恭,才武而面美,常著 假面以对敌。尝击周师金墉城下,勇 冠三军,齐人壮之,为此舞以效其指 麾击刺之容,谓之《兰陵王入阵曲》。
董贤 董贤(前22年—前1年),字 圣卿,西汉云阳人。董贤是西汉 御史董恭之子,是一个美男子。 董贤初任太子舍人,汉哀帝即位 后改任他职,二年后,哀帝有一 天在宫中望见董贤,被其的仪貌 吸引,拜为黄门郎。后拜为大司 马。哀帝崩,王莽掌权后,董贤 随即失势,自杀而死。 哀帝很宠爱董贤,甚至升他 为大司马,也纳他的妹妹做昭仪, 并让董贤与其妻一同入宫 侍奉。汉哀帝与董贤同起同坐, 同睡在龙榻上。据说有一次,哀 帝睡觉醒时董贤尚未醒,哀帝乃 命人割裂衣袖起身,以免惊醒董 贤,这就是成语——“断袖之癖” 的由来。
还 是 夜 月 之 缘 梦 之 翼 云
是 看 今 生
但 婵 娟
拥 山


血 染
遍 红 颜
为 夺 天 下
誓 死 与 君 绝
生 泉 碧 落 不 见

沈约 沈约(441~513年),字 休文,汉族,吴兴武康(今 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史 学家、文学家。出身于门阀 士族家庭,历史上有所谓 “江东之豪,莫强周、沈” 的说法,家族社会地位显赫。 南唐后主、著名词人李煜词 中有“沈腰潘鬓消磨”一句, 指的便是沈约。后来,明代 诗人夏完淳也有“酒杯千古 思陶令,腰带三围恨沈郎” 之诗句,这个细腰男子指的 也即沈约。 史称沈约是忧郁而死,像 林黛玉一样的美男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