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铀矿资源潜力评价工作进展与主要成果_张金带
十一五铀矿勘查和地质科技进展及十二五总体思路

1 十一五 铀矿勘查和地质科技进展
1 1 概述 进入 十一五 以 来, 我 国铀矿 勘查明
显复苏, 能力 建设得到加 强, 初步 走出了长 达 15 年之久的铀矿地质勘查历史低谷, 十 五 期间钻探工作量 平均每年只有 16 万 m , 到 十一五 回升至每年 52 万 m。新探明了 一定规模的铀资源量, 在北方有近 100 万 km2 提高了铀矿地质调 查程度, 形成 了数个超万 吨级的大型铀矿资 源基地, 新探 明了数个中
第 27 卷 第 1 期 20 11 年 1 月
铀矿 U ranium
地质 Geolog y
V o l 27 No 1 Jan 2011
十一五 铀矿勘查和地质科技进展 及 十二五 总体思路
张金带, 简晓飞, 李友良, 杜建农, 郭庆银, 张秋营
( 中国核工业地质局, 北京 100013)
我国铀矿床类型分类研究(一)

我国铀矿床类型分类研究(一)童航寿【摘要】铀矿床类型的历史沿革研究是铀成矿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为铀矿地学者所关注.中国铀矿床类型研究从引进到发展已走过近60年的历程,积累了大量的资料有待总结.笔者自20世纪60年代初至今一直关注铀矿床类型的研究,并积累了国内外铀矿床分类80余例,其中我国铀矿床类型方案约50例,从中获得了许多启示.通过对我国铀矿床类型研究小结、反思,提出新的分类方案构想,分(一)、(二)两部分进行简要论叙.【期刊名称】《世界核地质科学》【年(卷),期】2014(031)001【总页数】9页(P1-9)【关键词】中国铀矿床类型;历史回顾;分类反思;新方案构想【作者】童航寿【作者单位】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北京10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P619.14我国铀矿地质工作与勘查及铀矿床类型分类研究工作相比欧美及前苏联国家起步虽晚但发展很快。
1934年,中国地学者南延宗、田奇镌、李铭德、刘铭坤和吴磊伯等首次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钟山地区钨-锡矿床的开掘坑口发现沥青铀矿、脂铅铀矿和磷铀矿物的铀矿化显示。
1954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发现第1块铀矿石;1957年,首次在贵东花岗岩体内发现第1个铀矿床“希望”矿床[1]。
20世纪60~70年代期间,铀矿勘查成果显著,为尔后的铀矿床开发奠定了坚实基础,逐步确立花岗岩型、火山岩型、砂岩型和碳硅泥岩型矿床为我国的四大工业类型铀矿床,其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90%以上,建立了花岗岩型、火山岩型、砂岩型和碳硅泥岩型铀矿成矿理论,其中花岗岩型铀矿床勘查和研究处于世界同类型铀矿床的前列,砂岩型铀矿床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已作为我国主攻目标类型,取得了勘查和研究的重要成果。
1997年,中国核工业总公司地质总局编著的《中国铀矿找矿指南》全面系统阐述了中国重要工业类型铀矿床区域地质背景、地质矿化特征、铀成矿地质条件、成矿类型、成矿模式、找矿判据和勘查方法,四大工业类型铀矿床分布概况,找矿历史和典型矿床剖析及找矿前景[1],为我国发展核电事业对铀矿资源需求和寻找富大、超大型铀矿床发挥了重要作用。
全国铀矿资源潜力评价成果数据库建设及其意义

全国铀矿资源潜力评价成果数据库建设及其意义张文明;蔡煜琦;赵永安【摘要】从全国铀矿资源潜力评价数据库结构设计、图件(库)编制、数据集成入库以及质量控制等方面介绍了全国铀矿资源潜力评价成果数据库建设过程,采用一体化数据组织、存储和管理技术,完成了全国铀矿资源潜力评价成果数据库建设,对于资料的综合管理及今后开展全国铀矿资源动态评价具有重要价值和现实意义.%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es of database for the evaluation of national uranium resources potential in the aspects of database structure, map edit, data entry and data checkup. The database has been build-up with the integration technology of organization, storage and management, which is important and significant for future data management and dynamic evaluation of national uranium resources potential.【期刊名称】《铀矿地质》【年(卷),期】2012(028)006【总页数】5页(P398-402)【关键词】数据模型;图件(库);空间数据库建设【作者】张文明;蔡煜琦;赵永安【作者单位】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中核集团铀资源勘查与评价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中核集团铀资源勘查与评价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中核集团铀资源勘查与评价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9.14;P628+.4全国铀矿资源潜力评价成果数据库建设是“全国铀矿资源潜力评价”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9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工作重要成果

二○○九年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工作重要成果一、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工作自2006年纳入国土资源大调查计划实施以来,在部领导的直接关心支持下,组织全国30个省(区、市)地勘单位,按照“统一部署方案、统一技术要求、统一工作进度”的原则,全面开展省级煤、铀、铁、铜、铝、铅、锌、金、钾、磷等重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工作。
到2009年底,已全面完成铁、铝潜力评价,基本完成了铜、铅锌、金、钨、锑、稀土、钾、磷等矿产的预测区圈定和优选工作,基本完成省级1:25万基础地质编图和基础数据库建设,圈定了一批整装勘查区和重要找矿远景区,为实施全国地质矿产保障工程和“十二五”矿产勘查部署提供了依据。
2009年,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工作在工作推进和工作质量等方面均取得实质性进展。
为了有效推动省级工作进度,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办公室研究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建立了部、省主管部门主导,加强组织和协调,典型示范先行,整体技术推进的工作机制。
明确了承担潜力评价工作的部、省管理主体和职责,突出了国家和省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在推进本项工作的主导作用。
调整了领导小组和项目办公室成员,明确了部地勘司作为推动潜力评价工作的第一责任主体;明确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潜力评价的组织实施,落实人员、配套经费、协调资料使用等。
同时实行了工作进展通报制度、定期考核评估工作绩效和重点督查。
根据省级工作推进存在的问题,由部地勘司组织工作组,分别到问题突出的省进行督导,督促省级主管部门落实经费、落实人员和落实资料。
这些措施收效很好。
2009年取得的主要成果是:一是完成省级基础数据库维护。
基本上完成了省级基础地质数据库维护工作。
通过数据库维护,新增11900个矿产地数据记录,新增地质工作程度数据库记录16511条等。
新增了大量的地球物理测量数据和地质图矢量化数据。
二是完成了除新疆、青海、西藏、内蒙古、黑龙江5省区之外,其他25个省(区、市)1:25万基础编图工作(包括省级成矿地质背景、重力、磁测、化探、遥感和自然重砂等系列图件)和数据库建设,系统总结了区域地质构造格架,为全面完成潜力评价工作奠定了基础。
中国铀资源隐忧

中国铀资源隐忧作者:暂无来源:《能源》 2012年第10期文 | 本刊记者张慧核电重启在即,铀资源问题重新受到关注。
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未来大量核电站的建设,天然铀能否满足“贫铀”的中国?自今年5月3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核安全规划》征求意见稿之后,9月环保部加快了对核电企业的准入申请审批和环评审批。
很多迹象显示,核电项目重启已箭在弦上。
然而,随着我国核电规模不断扩大,铀矿储量能否满足未来核电发展需求,再一次引起业界担忧。
在可查到的公开资料中,国内的铀资源数据并不乐观。
在国际原子能机构发布的2009年版铀红皮书《2009铀:资源、产量和需求》中,中国探明的铀矿储量只有17.14万吨。
据了解,除去核电站新开工期需填装的燃料,每百万千瓦机组一年大约消耗160-180吨铀。
那么,即使按照核电总装机到2020年6000万千瓦算,每年大约需耗铀超过1万吨。
因此,一些人士担忧,对于中国未来的核电发展,铀资源的供应很可能成为一大障碍。
但也有专业人士指出,未来中国核电发展,不必过分忧虑铀资源。
“中国对铀矿储量的数据是保密的。
目前,大家看到的数据都是中国向国际原子能机构上报的数据。
一般情况下,我们国家都会少报。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徐玉明对《能源》杂志记者说,“可以肯定是,储量肯定比这些数据大。
”另一方面,有观点认为,发展核电,并不需要资源本土化。
“全球核电发展呈现特点是,发展核电最多的十个国家,极少产铀,而产铀最多的十个国家,不发展核电。
”相对于美国、日本等国,中国国内所产的铀矿已经不少。
“事实上,对铀资源问题,如何利用好国内外两个市场,在近期为将来的核发展,奠定资源基础,才是值得探讨的命题。
”一位不愿透露名字的核电专家对《能源》杂志记者说。
开采难题“目前国内对于铀矿的勘探情况,按钻探工作量看,历史上是150万米/年。
目前平均是70万米/年,也就是说,不到最高年份的一半。
”一位勘探铀矿多年的地质队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中国北方中新生代沉积盆地铀矿勘查进展和展望

积约 1 0 k 。大 部分 地 区已相继 部署 后续 0 万 m。
新 、东部 偏 老 的趋 势 ;含 矿 层 位 则 为 西 部 偏 老 、东部 偏 新 的趋 势 ,西 部 以 中下 侏 罗 统 为 主 ,中东 部 以下 白垩统 、上 白垩统 、古 近系为 主 _ 。这种 规律 与古 气候演 化有 密切 关 系E 5 ] 。 成矿模 式 研究取 得重 要进 展 ,建 立 了多种
抬升破坏亚型、构造断褶保存亚型E 。从最近 探明的蒙其古尔和东胜铀矿床的情况看 ,前景
广 阔 ,有较 多盆 地具 有很大 的找 矿空 间 。 努和廷 矿床 的成 因研究 和资 源储量 估算 评 价方 面有新 的 突破 。20 0 5年 以来 ,转 变 思 路 , 突破 古河道 或滨 湖古河 道及 层 间氧化作 用 和潜 水氧 化作用 的认识 ,认 为可 能是 湖相环 境下 与
矿远景区,为落实新的铀矿产地发挥了重要作
用 。 目前 应用 较 为普遍 有效 的是对 区域 地质 条 件 和成矿 条件 进行 调查研 究 与分 析 ,运 用 大地 构造 、水 文地 质 、古气 候 、铀 源 、岩相 古地 理
( 砂体 ) 、新构造运动、区域性还原作用等评价 准则进行综合对比的一般性预测评价模式,此
3阶段 ( 0 6 2 1 ) 2 0 ~ 0 0年 ,有新 开辟 调查 的 盆
吉林延吉盆地群 、黑龙江三江盆地等 。
1 3 1: 5 0 . 2 00 0铀 资 源 区域 评 价 和 航 空物 探
测量
1: 5 0 2 00 0铀 资 源 区 域 评 价 ( 相 当 钻 带
地 ,如 柴达 木盆 地 、焉耆 盆地 ,也 有在 前两个 阶段工 作 的基础 上对 重点 远景 区段 开展 深入 调 查 ,如 巴音 戈壁 塔木 素地 区 、二连 盆地 中东 部
浅谈我国铀资源勘查的现状及发展

浅谈我国铀资源勘查的现状及发展摘要:中国铀矿冶起步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完全为发展我国核军工需要而发展起来的。
概略介绍了我国铀矿地质勘查简史及已探明的铀资源的总体状况,分析了我国铀矿资源“矿床数量多、矿石性能好、产出较集中”的特征,认为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并针对我国国土铀资源勘查程度较低的实际,指出:要提高国内天然铀的保障程度,必须从现在开始加大勘查投入力度,尽快发现和探明一批大中型铀矿产地。
我国铀资源储量与天然铀工艺技术完全可以满足我国核电发展要求。
文章对我国天然铀工艺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实事求是的分析,尤其是指出必须加大对铀资源的勘探与开发力度。
关键词:铀资源勘查现状及发展前言:中国铀资源勘察工作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还一片空白。
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1954年在广西发现铀矿资源苗头,1955年根据党中央决策在全国开展了大规模的铀矿地质勘查工作,在1958年提交了我国第一批铀矿床之后立即开展了我国第一批铀矿山与铀水冶厂建设,并于1963年建成投产。
从1958年到1980年先后在湖南、江西、广东、广西、浙江、新疆等16个省市自治区建成一批铀矿山、铀水冶厂、铀矿冶联合企业(大约x余座铀矿井,x余座水冶厂)、以及建成了相配套的铀矿冶研究所、设计院、机械修造厂、施工与安装公司,形成了比较完整的铀矿冶工业体系。
除了及时生产出了可满足我国核军工与核发电天然铀产品之外,还在1960年,苏联撤走专家,撕毁合同的严峻形势下,依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研究、摸索出了能适应我国铀资源特点的铀矿采冶工艺技术。
一、我国铀资源勘查的总体状况我国铀矿地质勘查工作始于1955年,通过半个世纪系统性的全国铀矿区域地质调查和重点地区的普查、详查、勘探工作,找到了多种类型的铀矿床,探明了数量可观的铀矿资源储量,为新中国核军工和核电工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铀资源保障条件。
我国铀矿地质勘查在20 世纪50 年代时还处于初始摸索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是借鉴前苏联的经验,类比参照当时世界上已发现铀矿床的地质成矿条件,在新疆和华南地区部署开展铀矿找矿工作,发现了第一批含铀煤型(煤岩型)、砂岩型、花岗岩型等类型的铀矿床;此外在湖南还发现了产于中生界硅岩破碎带中的铀矿床,在西南、东北地区也发现了其他类型的铀矿,初步展示出我国具有良好的铀矿找矿前景。
我国铀资源潜力概略分析与铀矿地质勘查战略

我国铀矿地质 工作自 20 世 纪 90 年代以 来 , 由重点在南方寻找硬岩型铀矿逐渐转移到 北方主攻可地浸砂岩型铀矿 。虽然仅仅 10 多 年时间 , 而且投入十分有限 , 但相继在伊犁盆 地 、吐哈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 、二连盆地等地区
这些年来 南方铀矿地质 勘查虽然 没有太 多的投入 , 但铀矿 地质研究工作和 重点远景 区的调查评价在继 续进行 , 对华南 中生代构 造岩浆活动期次及 动力学背景 、 地 幔柱构造 作用与热液型铀成 矿作用关系 、 富 铀矿成矿 模式 、 典型火山岩 型铀矿床深部精 细结构等 方面的研究都取得 新的认识和成果 , 同时经 重点调查发现新 的远景区 。 另外 , 现 役铀矿 山 (721 、 741 矿等) 在开采过程 中也发现一 些新的富铀矿信息 , 采出矿石品位 普遍较高 于勘查提交的品位 , 矿体赋存产状 也有较大 变化 , 说明存在前 所未能认识的新 的控矿因 素 。 以上成果 和发现 , 对今 后指导南 方铀资 源扩大具有重要意义 。
即应以新的成矿地质理论体系为指导从中国实际地质条件出发研究铀成矿作用成矿规律和找矿方法建立铀矿地质空间数据库运用由先进的物探化探水文地质遥感地质钻探分析测试试验工艺等构成的勘查技术体系gis预测方法体系和数字化地质图件系列小比例尺编图系列实测图件系列专业性图件系列进行综合预测优选靶区区域评价勘查地质工艺评价和经济可利用性评价等加快摸清和查明我国潜在铀矿资源为核工业发展提供有力的资源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Ⅱ8
成矿省名称
铀成矿带编号
铀成矿带名称
Ⅲ1
阿尔泰铀成矿远景带
阿尔泰-准噶尔 铀成矿省
Ⅲ2 Ⅲ3
准噶尔盆地铀成矿远景区 雪米斯坦铀成矿远景带
Ⅲ4
乌伦古河铀成矿远景带
Ⅲ5
北天山铀成矿远景带
天山铀成矿省
Ⅲ6 Ⅲ7
南天山铀成矿带 伊犁盆地铀成矿区
Ⅲ8
吐哈盆地铀成矿区
塔里木铀成矿省
Ⅲ9 Ⅲ 10
塔里木北缘铀成矿带 塔里木南缘铀成矿远景带
长江中下游铀成矿带 天目山铀成矿远景带 修水 宁国铀成矿带 湘中铀成矿带 雪峰山 摩天岭铀成矿带 黔中 湘西北铀成矿带 大明山铀成矿带 四川盆地铀成矿区 康滇地轴铀成矿远景带 赣杭铀成矿带 武夷山铀成矿带 桃山 诸广铀成矿带 郴州 钦州铀成矿带 雷鸣盆地铀成矿远景区
Ⅲ 45
腾冲铀成矿区
Ⅲ 46
临沧铀成矿区
(2)对于花 岗 岩 型 铀 矿,航 放 多 元 异 常 中 SM1 (铀异常定性和定位模型)异常、铀增量及 铀钍比异常与已知铀矿化对应关系较好,有利找 矿地段 为 岩 体 内 中 高 值 的 富 铀 地 段、 铀 增 量 和 SM1异常及铀钍比异常等多元异常复合区。
(3)对于火山 岩 型 铀 矿,航 放 多 元 异 常 中 SM1 异 常 和 铀 增 量 异 常 与 已 知 铀 矿 化 对 应 关 系 较好,有利找矿地段为中高值的富铀火山岩分 布区、铀增量和 SM1异常等多元异常复合区。
表 2 中 国 铀 成 矿 区 带 划 分 表 Table 2 Division of uranium mineralization belts in China
成矿域编号 成矿域名称
Ⅰ -1
古亚洲成矿域
Ⅰ -2
秦祁昆成矿域
Ⅰ-3 滨太平洋成矿域
成矿省编号 Ⅱ1 Ⅱ2 Ⅱ3 Ⅱ4 Ⅱ5 Ⅱ6 Ⅱ7
序号 1
大类 岩浆型
2
热液型
陆相沉积型 3
(广 义 砂 岩 型 )
海相沉积型 4
(广 义 碳 硅 泥 岩 型 )
表 1 中 国 铀 矿 床 类 型 划 分 表 Table 1 Classification of uranium deposits in China
类 伟晶岩型 碱性岩型
亚类 / /
岩体内带亚类
通过重力、磁测数据处理与图件编制,根 据砂岩型、火山岩型、花岗岩型和碳硅泥岩型 4大类型铀矿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做了地质构 造推断解译工作。 2.3.3 化 探 数 据 处 理 与 异 常 提 取
矿床实例 光石沟、红石泉
赛马 希望、下庄、黄峰岭、东坑、蓝田
花岗岩型
岩体外带亚类
香草、金管冲
岩体上覆盆地亚类 火山角砾岩筒亚类
次火山岩亚类
黄子洞 毛洋头、草桃背、巴泉 横涧、张麻井、大桥坞、白杨河
火山岩型
密集裂隙带亚类 层间破碎带亚型 火山沉积碎屑岩亚类
层间氧化型
邹家山、白西坑 大茶园、盛源、差干 干沟、熊家、白面石 库捷尔太、十红滩、皂火壕
Ⅲ 11
西昆仑铀成矿远景带
祁连-昆仑铀成矿省
Ⅲ 12 Ⅲ 13
祁漫塔格铀成矿远景带 柴达木盆地铀成矿远景区
Ⅲ 14
龙首山 祁连山铀成矿带
Ⅲ 15
南秦岭铀成矿带
秦岭-大别铀成矿省
Ⅲ 16
北秦岭铀成矿带
Ⅲ 17
金寨铀成矿远景带
Ⅲ 18
二连盆地铀成矿区
大兴安岭铀成矿省
Ⅲ 19 Ⅲ 20
巴丹吉林 巴音戈壁盆地铀成矿区 额尔古纳 满洲里铀成矿远景带
· 322·
铀矿地质
第 28 卷
历时数年,集成几十年的资料数据,开 展了海 量 的 数 据 编 图 与 评 价 工 作, 完 成 了 全国 铀 矿 资 源 潜 力 评 价,圈 定、优 选 了 一 大批成 矿 远 景 区 或 最 小 预 测 区, 预 测 全 国 1 000 m以 浅 铀 矿 资 源 量 200 余 万 t (未 包 括 非 常 规 铀 资 源 )。 该 项 目 是 一 项 复 杂 的 系 统科学 工 程, 项 目 成 果 为 上 级 决 策 制 定 有 关规划 和 指 导 铀 矿 勘 查 工 作 部 署 发 挥 了 重 要作用。
董坑、保峰源 金沙岩孔
2.1.2 矿 床 式 厘 定 与 典 型 铀 矿 床 建 模 在铀矿床类型划分基础上,结合铀矿床的
含矿建造、成矿时代、成矿作用、矿化特征以 及铀矿床的产出地质背景,厘定了我国铀矿床 式 75 个 , 其 中 伟 晶 岩 型 1 个 、 碱 性 岩 型 1 个 、 花岗岩型 19 个、 火 山 岩 型 16 个、 砂 岩 型 20 个 以 及 碳 硅 泥 岩 型 18 个 。
[关键词] 铀矿床类型;铀成矿区带;铀成矿预测区;铀矿资源量 [文章编号]1000-0658(2012)06-0321-06 [中图分类号]P612;P619.14 [文献标志码]A
1 概 述
全国铀矿资源潜力预测评价属于国情调 查 的 一 项 重 要 内 容 , 也 是 “全 国 矿 产 资 源 潜力评 价” 项 目 研 究 工 作 的 一 个 重 要 组 成 部分。项目 研 究 的 创 新 点 一 是 在 于 全 面、 全 过 程 使 用 GIS 技 术 ; [1] 二 是 利 用 矿 床 模 型 综 合 地 质 信 息 预 测 技 术 。 [2-3] 即 全 面 利 用 地质构 造 和 铀 成 矿 规 律 研 究 成 果, 以 铀 成 矿地质 要 素 划 分 铀 矿 预 测 类 型; 在 典 型 矿 床研究 基 础 上, 按 照 预 测 类 型 建 立 矿 床 成 矿模 式;在 铀 成 矿 特 征、区 域 铀 成 矿 规 律 研究 基 础 上,建 立 区 域 铀 成 矿 模 式, 确 定 铀成 矿 要 素;综 合 物 探、化 探 和 遥 感 等 多 源信 息,按 照 预 测 方 法 类 型,确 定 预 测 要 素,建 立 铀 矿 预 测 评 价 模 型;对 目 标 区 和
铀矿地质
第 28 卷
成矿域编号 成矿域名称
成矿省编号
Ⅱ9 Ⅰ-3 滨太平洋成矿域
Ⅱ 10
Ⅰ -4
特提斯成矿域
Ⅱ 11
续表2
成矿省名称 扬子陆块铀成矿省
华东南铀成矿省 冈底斯 三江 铀成矿省
铀成矿带编号
铀成矿带名称
Ⅲ 31 Ⅲ 32 Ⅲ 33 Ⅲ 34 Ⅲ 35 Ⅲ 36 Ⅲ 37 Ⅲ 38 Ⅲ 39 Ⅲ 40 Ⅲ 41 Ⅲ 42 Ⅲ 43 Ⅲ 44
第6期
张金带,等:全国铀矿资源潜力评价工作进展与主要成果
· 323·
矿区带内往往具有主导的成矿地质环境、地质 演化历史及与之相应的区域成矿作用,矿床组 合往往呈规律地集中分布,反映矿产资源受控 因素和区域性宏观分布特征 。 [4]
本次潜力评价将我国铀矿的成矿区带划为 4个成矿域、11个成矿省和49个成矿区 (带)
2 工 作 进 展 与 主 要 成 果
2.1 铀 矿 床 类 型 划 分 与 典 型 铀 矿 床 建 模 2.1.1 铀 矿 床 类 型 划 分
在前人资料整理、文献调研的基础上,根 据设计的矿床类型和矿床式划分原则,系统建 立了适合于本次资源评价的铀矿类型划分方 案。该划分方案把我国的铀矿床划分为4大类 9类21个亚类 (表1)。
第28卷 第6期
2 0 1 2年 11月
铀 矿 地 质 Uranium Geology
DOI:10.3969/j.issn.1000-0658.2012.06.001
Vol.28 No.6 Nov. 2012
全国铀矿资源潜力评价工作进展与主要成果
张金带1,李子颖2,蔡煜琦2,郭庆银1,李友良1,韩长青3
Ⅲ 47
昌都铀成矿远景带
Ⅲ 48
班戈 嘉黎铀成矿远景带
Ⅲ 49
措勤 南木林铀成矿远景带
图 1 中 国 铀 成 矿 区 带 划 分 图 Fig.1 The division map of uranium mineralization belts in China
第6期
张金带,等:全国铀矿资源潜力评价工作进展与主要成果
(1.中 核 集 团 地 矿 事 业 部 , 北 京 100013;2.核 工 业 北 京 地 质 研 究 院 , 北 京 100029; 3.核工业航测遥感中心,河北 石家庄 050002)
[摘要] 全国铀矿资源潜力评价属于国情调查的一项重要 内 容, 是 在 集 成 核 地 质 系 统 几 十 年 成 果 资料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国内外相关的地质研究成果,全过程使用 GIS技术,全国范围内圈 定 铀 矿 预 测区329个,预测铀资源量200余万t。在铀矿床 类 型、 成 矿 区 带 划 分、 地 物 化 遥 综 合 信 息 及 铀 成 矿 规律研究等方面取得了创新性成果,首次实现了铀矿资源潜力的数字化和信息化评价,为制定铀矿地 质勘查中长期规划提供了重要依据,为我国铀矿资源的常态化动态评价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典型矿 床 建 模 主 要 是 从 矿 床 成 矿 地 质 特 征、成矿构造特征、矿产特征和成矿作用等内 容研究入手,确定了矿床的成矿要素与预测要 素 , 建 立 了 111 个 典 型 铀 矿 床 成 矿 模 式 。 2.2 铀 成 矿 区 带 划 分
成矿区 (带) 是指有利地质环境范围内具 有较丰富矿产资源及潜力的成矿地质单元。成
Ⅲ 21
扎兰屯铀成矿远景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