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前后副车架及底盘车架设计开发项目合同专业技术协议

合集下载

汽车制造技术协议书范本(3篇)

汽车制造技术协议书范本(3篇)

第1篇协议编号: XX-2023-001签订日期: 2023年3月1日甲方(制造商): [制造商名称]地址:[制造商地址]法定代表人:[制造商法定代表人姓名]联系电话:[制造商联系电话]电子邮箱:[制造商电子邮箱]乙方(委托方): [委托方名称]地址:[委托方地址]法定代表人:[委托方法定代表人姓名]联系电话:[委托方联系电话]电子邮箱:[委托方电子邮箱]鉴于甲方具备汽车制造的技术实力和经验,乙方希望委托甲方按照乙方的要求制造特定型号的汽车,双方本着平等互利、诚实信用的原则,经友好协商,达成如下协议:一、项目概述1.1 项目名称:[具体汽车型号]1.2 项目内容:甲方根据乙方提供的规格书和设计要求,制造[具体汽车型号]汽车。

1.3 项目规模:[预计生产数量]辆。

1.4 项目周期:自合同签订之日起[具体时间],分[具体阶段]完成。

二、技术要求2.1 技术标准:甲方制造汽车应符合国家及行业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包括但不限于《汽车产品强制性国家标准》等。

2.2 设计要求:甲方应按照乙方提供的规格书和设计要求进行设计,确保汽车的性能、安全性和可靠性。

2.3 材料要求:甲方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和乙方要求的高质量原材料。

2.4 生产工艺:甲方应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确保生产出符合要求的汽车。

2.5 检测与验收:甲方应建立完善的检测制度,对汽车进行全面的检测,确保每辆汽车均符合技术要求。

三、知识产权3.1 设计权:甲方拥有按照乙方要求设计汽车的权利,乙方不得干涉甲方的设计活动。

3.2 知识产权:甲方应保证其设计、制造过程中所使用的专利、商标、著作权等知识产权的合法性,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3 保密:双方对本协议内容及项目技术资料负有保密义务,未经对方同意,不得向任何第三方泄露。

四、质量保证4.1 质量承诺:甲方承诺制造出的汽车符合国家及行业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确保汽车的性能、安全性和可靠性。

4.2 质量保证期:自汽车交付之日起[具体时间]内,如因甲方原因导致汽车出现质量问题,甲方应负责免费维修或更换。

2024年某新能源汽车制造项目技术开发合作与保密协议

2024年某新能源汽车制造项目技术开发合作与保密协议

20XX 专业合同封面COUNTRACT COVER甲方:XXX乙方:XXX2024年某新能源汽车制造项目技术开发合作与保密协议本合同目录一览1. 技术开发合作1.1 技术开发内容1.2 技术开发目标1.3 技术开发时间表1.4 技术开发团队1.5 技术开发费用1.6 技术开发成果归属2. 保密协议2.1 保密信息范围2.2 保密信息使用限制2.3 保密期限2.4 保密义务履行2.5 保密信息泄露处理3. 合作双方的权益3.1 合作双方的权益分配3.2 合作双方的知识产权保护3.3 合作双方的保密义务3.4 合作双方的违约责任4. 技术成果转化4.1 技术成果转化方式4.2 技术成果转化收益分配4.3 技术成果转化风险承担5. 技术支持与服务5.1 技术支持内容5.2 技术服务时间5.3 技术服务费用5.4 技术服务质量保证6. 合作期限6.1 合作开始日期6.2 合作结束日期6.3 合作期限延长条件7. 违约责任7.1 违约行为界定7.2 违约责任承担方式7.3 违约金计算8. 争议解决8.1 争议解决方式8.2 仲裁地点8.3 仲裁费用承担9. 合同的生效、变更与解除9.1 合同生效条件9.2 合同变更条件9.3 合同解除条件10. 合同的签署与备案10.1 合同签署时间10.2 合同签署地点10.3 合同备案手续11. 合同的履行地点与方式11.1 合同履行地点11.2 合同履行方式12. 其他约定12.1 技术开发合作相关事项12.2 保密协议相关事项13. 合同的解除与终止13.1 合同解除条件13.2 合同终止条件14. 附则14.1 合同的解释权14.2 合同的修改权14.3 合同的附件第一部分:合同如下:第一条技术开发合作1.1 技术开发内容甲方同意就新能源汽车制造领域的相关技术开发与乙方进行合作。

具体技术开发内容如下:(1)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技术研发;(2)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技术研发;(3)新能源汽车电子控制系统技术研发;(4)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技术研发;(5)新能源汽车智能化技术研发。

2024汽车制造企业关于新能源汽车生产的战略合作协议

2024汽车制造企业关于新能源汽车生产的战略合作协议

20XX 专业合同封面COUNTRACT COVER甲方:XXX乙方:XXX2024汽车制造企业关于新能源汽车生产的战略合作协议本合同目录一览第一条合作协议概述1.1 合作背景1.2 合作目标1.3 合作期限第二条合作内容2.1 产品研发2.2 生产制造2.3 销售与市场推广2.4 售后服务第三条技术合作与交流3.1 技术研发投入3.2 技术成果共享3.3 技术交流会议第四条生产制造与合作4.1 生产基地规划4.2 生产设备与工艺4.3 生产质量管理第五条市场推广与合作5.1 市场推广策略5.2 销售渠道共享5.3 品牌宣传与合作第六条财务与合作6.1 投资金额与资金筹措6.2 财务报告与审计6.3 成本控制与利润分配第七条风险管理与控制7.1 风险识别与评估7.2 风险防范与控制措施7.3 风险责任划分第八条知识产权与合作8.1 知识产权归属8.2 知识产权保护8.3 知识产权使用费用第九条沟通协调与合作9.1 合作沟通协调机制9.2 决策权与执行力9.3 合作争议解决第十条保密条款10.1 保密信息范围10.2 保密期限10.3 保密违约责任第十一条违约责任与合作终止11.1 违约行为11.2 违约责任11.3 合作终止条件第十二条合同的变更与解除12.1 合同变更条件12.2 合同解除条件12.3 合同变更与解除的程序第十三条法律适用与合作争议解决13.1 法律适用13.2 争议解决方式13.3 仲裁地点与仲裁机构第十四条其他条款14.1 合同的签订与生效14.2 合同的解除与终止14.3 合同的份数与保管第一部分:合同如下:第一条合作协议概述1.1 合作背景甲方为汽车制造企业,乙方为新能源汽车研发企业,双方基于共同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愿景,达成战略合作协议。

1.2 合作目标双方合作研发、生产、销售新能源汽车,共同开拓市场,实现互利共赢。

1.3 合作期限本合作协议自双方签字之日起生效,合作期限为五年,自合作协议生效之日起计算。

某纯电动汽车后副车架安装点刚度分析与优化设计

某纯电动汽车后副车架安装点刚度分析与优化设计

10.16638/ki.1671-7988.2020.06.007某纯电动汽车后副车架安装点刚度分析与优化设计贺鑫,汪跃中,董华东(奇瑞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安徽芜湖241000)摘要:在某款纯电动汽车的设计开发过程中,为满足NVH及整车安全要求,提高乘车舒适性及满意度,利用CAE 软件建立含后副车架安装点的白车身有限元模型,并进行刚度分析,根据CAE分析结果提出优化方案,再对优化方案进行刚度分析,最终找出有效提高后副车架安装点刚度的最佳方案,满足性能要求,节约产品开发成本、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同时为后副车架结构改进和优化设计提供重要依据。

关键词:后副车架;刚度分析;优化设计;CAE中图分类号:U4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988(2020)06-19-05Stiffness Analysis and Optimum Design of Rear Subframe Installation Point ofa Pure Electric VehicleHe Xin, Wang Yuezhong, Dong Huadong(Chery New Energy Automobile Co., Ltd., Anhui Wuhu 241000)Abstract: In th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process of a blade electric vehicle, in order to meet the safety requirements of NVH and the whole vehicle and improve the comfort and satisfaction of the vehicle, the finite element model of the white body with the installation point of the rear sub-frame is established by CAE software, and the stiffness analysis is carried out. Based on the analysis results of CAE, the optimization scheme is put forward, and then the stiffness score of the optimization scheme is made. Finally, find out the best scheme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tiffness of the installation point of the rear sub-frame, meet the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save the cost of product development, shorten the product development cycle, and provide an important basis for the improvement and optimization design of the rear sub-frame structure. Keywords: Rear subframe; Stiffness analysis; Optimum design; CAECLC NO.: U463.32 Document Code: A Article ID: 1671-7988(2020)06-19-05前言后副车架作为汽车底盘结构的关键零部件,可以支撑前后车桥、悬挂[1],可以显著提升驾驶操作性、乘坐安全性及舒适性等整车性能要求[2]。

新能源项目工程设计合同

新能源项目工程设计合同
联系人: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邮箱:________________
二、标的物或服务:
本合同所涉及的标的物为新能源项目工程设计服务,具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新能源项目的前期调研、可行性分析及工程设计;
2.提供项目工程设计图纸、技术说明书及相关技术支持;
3.协助甲方办理项目相关审批手续;
b)双方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
七、合同或协议生效、变更与解除条款
1.生效条件:
本合同自双方签字(或盖章)之日起生效。
2.变更:
a)双方同意,可以对本合同进行书面变更;
b)变更内容应明确具体,并由双方签字(或盖章)确认;
c)变更后的合同文本取代原合同文本,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3.解除:
a)双方同意,可以书面协议解除本合同;
e)提供项目验收合格后的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
六、违约责任
1.甲方违约:
a)甲方未按约定时间支付合同总价款的,应自逾期之日起,按日向乙方支付逾期付款金额千分之【】的违约金;
b)甲方未按约定提供项目基础资料和数据,导致乙方无法按时完成工程设计服务的,乙方有权要求甲方支付违约金,并顺延服务期限;
c)甲方违反合同其他约定的,应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赔偿乙方因此遭受的损失。
4.标的物的数量和质量:
a)乙方应按照合同约定提供符合国家及行业标准的工程设计服务;
b)工程设计服务的数量以合同约定的内容为准,质量应满足甲方项目需求及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五、权利与义务:
1.甲方的权利与义务:
a)按照约定向乙方支付合同总价款;
b)提供项目相关的基础资料和数据,以便乙方进行工程设计;
2.通知义务:
一方遇到不可抗力事件,应立即通知对方,并提供必要的证明文件,说明不可抗力事件的发生及对合同履行的影响。

电动车技术协议书范本(3篇)

电动车技术协议书范本(3篇)

第1篇甲方: ______________乙方: ______________签订日期: ______________协议编号: ______________一、引言本协议旨在明确甲方(以下简称“买方”)与乙方(以下简称“卖方”)在电动车技术方面的合作内容、双方的权利义务、保密条款、知识产权归属、违约责任等事宜。

本协议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 __ 年。

二、合作内容1. 技术提供乙方同意向甲方提供以下电动车技术及相关服务:(1)电动车整车设计、制造工艺及质量控制技术;(2)电动车电池、电机、控制器等核心部件的设计、制造及质量控制技术;(3)电动车充电设备的设计、制造及质量控制技术;(4)电动车系统集成及优化技术;(5)电动车相关软件的开发及优化技术;(6)乙方认为对甲方有价值的其他电动车相关技术。

2. 技术服务乙方应提供以下技术服务:(1)乙方派技术人员到甲方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培训;(2)乙方提供必要的技术文件、图纸、软件等资料;(3)乙方对甲方在电动车技术方面遇到的问题提供远程或现场技术支持;(4)乙方协助甲方解决电动车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难题。

三、权利义务1. 甲方权利义务(1)甲方有权要求乙方按照协议约定提供电动车技术及相关服务;(2)甲方应按照协议约定支付乙方技术服务费用;(3)甲方应配合乙方完成技术指导、培训等工作;(4)甲方应妥善保管乙方提供的技术文件、图纸、软件等资料;(5)甲方应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确保电动车技术的合法使用。

2. 乙方权利义务(1)乙方应按照协议约定提供电动车技术及相关服务;(2)乙方应保证提供的技术及服务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3)乙方应保守甲方的商业秘密,未经甲方同意,不得向任何第三方泄露;(4)乙方应配合甲方完成技术指导、培训等工作;(5)乙方应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确保电动车技术的合法使用。

四、知识产权1. 知识产权归属(1)本协议项下乙方提供的技术及相关成果,其知识产权归乙方所有;(2)甲方在使用乙方提供的技术及相关成果时,不得侵犯乙方知识产权;(3)甲方在使用乙方提供的技术及相关成果时,应尊重乙方知识产权,不得擅自复制、修改、转让或以其他方式侵犯乙方知识产权。

汽车零部件开发协议合同协议书汇总

汽车零部件开发协议合同协议书汇总

汽车零部件开发协议合同协议书汇总一、合同双方和背景介绍甲方:(公司名称)、注册地在(国家/地区/城市),法定代表人为(代表人姓名),注册资金(金额),经营范围为(具体经营范围),以下简称“甲方”。

乙方:(公司名称)、注册地在(国家/地区/城市),法定代表人为(代表人姓名),注册资金(金额),经营范围为(具体经营范围),以下简称“乙方”。

背景介绍:甲方是一家专业从事汽车制造的公司,乙方是一家专业从事汽车零部件开发的公司。

双方希望通过本次合作,共同开发一款符合市场需求的汽车零部件,提高汽车质量和性能。

二、合同目的本合同的目的是明确双方合作的范围、责任和义务,确保双方在开发过程中的权益得到保障,达成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

三、合作内容1.甲方将向乙方提供汽车零部件的需求和技术要求,包括但不限于设计规格、工艺要求、性能指标等。

2.乙方将根据甲方的需求和技术要求,进行汽车零部件的设计、开发、制造和测试,确保符合甲方的要求。

3.双方将建立合适的项目管理机制,确保项目进展顺利进行,并按时完成各项任务。

4.甲方将对乙方的工作进行现场监督和验收,确保零部件的质量和性能符合甲方的要求。

5.乙方应保证所提供的零部件不侵犯任何第三方的知识产权,并对由于侵权行为而给甲方造成的损失承担全部责任。

四、合作期限本合同自双方签署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具体时间),双方可根据实际需要协商延长或终止。

五、付款方式和金额1.甲方将根据合同约定的支付方式和金额支付开发费用。

2.乙方应按照双方约定的周期和阶段性目标,提供相应的开发进展报告以及对应的支付申请。

3.甲方应在接收到乙方的进展报告和支付申请后,及时进行支付。

六、知识产权保护1.在本合同期限内,双方应保护对方的知识产权,未经对方书面同意,不得擅自使用、复制或泄露。

2.双方合作产生的技术成果和知识产权归双方共享,双方可协商商定专利、商标或其他知识产权的申请和分配。

七、保密条款1.双方应对合作过程中的商业秘密和技术信息严格保密,未经对方书面同意,不得向第三方透露或使用。

新能源汽车技术咨询服务协议合同

新能源汽车技术咨询服务协议合同

新能源汽车技术咨询服务协议合同甲方(委托方):____________________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受托方):____________________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鉴于甲方需要乙方提供新能源汽车技术咨询服务,双方经友好协商,达成以下协议:一、合同基本情况1. 咨询服务的新能源汽车技术项目名称:[具体项目名称]2. 咨询服务的范围和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新能源汽车的电池技术、驱动系统、充电设施、智能驾驶等方面的技术咨询。

3. 咨询服务的目标和预期成果:例如为甲方的新能源汽车研发提供技术方案、解决技术难题、优化生产工艺等。

4. 咨询服务的时间周期:从[开始日期]至[结束日期]。

二、价格与支付方式1. 咨询服务费用:总计人民币[具体金额]元。

2. 支付方式:(1)合同签订后[具体工作日]内,甲方向乙方支付咨询服务费用的[预付款比例]%,即人民币[具体金额]元。

(2)乙方完成阶段性咨询报告并经甲方认可后[具体工作日]内,甲方向乙方支付咨询服务费用的[中期款比例]%,即人民币[具体金额]元。

(3)咨询服务结束并通过甲方验收后[具体工作日]内,甲方向乙方支付剩余咨询服务费用,即人民币[具体金额]元。

3. 甲方支付款项至乙方以下指定银行账户:账户名:____________________账号:____________________开户行: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双方权利与义务1. 甲方权利与义务(1)有权要求乙方按照合同约定提供准确、专业的咨询服务。

(2)按照合同约定及时支付咨询服务费用。

(3)向乙方提供咨询所需的必要资料和信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动汽车前后副车架及底盘车架设计开发项目合同技术协议————————————————————————————————作者:————————————————————————————————日期:附件1技术开发协议项目名称:电动汽车前后副车架及整体底盘设计开发委托人:研究开发人:签订地点:北京签订日期:___2016-3-11________目录一、产品定义 (1)二、产品开发的要求 (1)1.产品的基本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2.产品性能目标及主要参数 (1)3.产品的配置要求 (2)4.产品开发原则及标准要求 (3)5.产品开发周期及节点 (3)6.生产技术支持要求 (4)三、产品开发内容描述及分工 (4)四、产品开发成果及验收方式 (5)五、项目组织及相关事宜 (6)六、其他 (6)附件2、《电动汽车前后副车架及底盘车架设计开发项目计划进度表》附件3、《电动汽车前后副车架及盘设车架计开发项目-商业秘密保密协议》一、产品定义1.目标定义本项目以某商务车副车架为研究对象,借助先进的CAE 方法,建立汽车前、后悬架的动力学仿真模型和动力总成仿真模型。

同时应用有限元方法,研究副车架的静、动态特性。

同时对副车架进行疲劳寿命分析,并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优化分析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为副车架结构的进一步设计和分析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并为企业后续的产品研发提供借鉴和参考。

同时完成对底盘车架的优化设计,各项参数需满足设计任务书的要求。

二、产品开发的要求1、前后副车架应达到的指标1.1优化后的副车架应有足够的强度。

确保副车架在各种工况下有足够的强度,在复杂受力情况下不易产生破坏,特别是严重的疲劳损伤,影响正常的使用寿命;1.2优化后的副车架应有足够的弯曲刚度。

确保该型车在复杂受力的条件下,连接在其上的各总成,像转向机总成、下摆臂等因在特殊工况受力变形而丧失正常的工作能力,影响整车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1.3 优化后的副车架应较原结构减轻30%以上重量。

副车架作为一个重要的二级减振和隔振部件,在保证各种性能的前提下,尽量减轻重量,降低成本,提高动力性和巡航里程。

1.4 副车架总成中有害物质应符合2000/53/EC和2010/115/EU的要求;1.5按甲方规定进行耐久性行驶试验后,副车架不允许出现断裂、严重锈蚀、弯曲或扭曲变形超限;1.6 十万公里各种典型路面的试车后,副车架样件硬点和硬点坐标不允许有不合理变形和破坏;副车架进行 6X105次疲劳试验后,金属件无开裂、塑性变形等失效,橡胶件无功能性失效;2、底盘车架应达到的技术指标2.1整体车架(底盘)轻量化设计方案的一阶弯曲不低于35Hz和一阶扭转频率不低于36Hz;2.2整体车架(底盘)轻量化设计方案弯曲刚度不低于2900N/mm和扭转刚度不低于3300N/mm;2.3整体车架(底盘)轻量化设计方案的前后悬架在车架上的安装点(共计12个点)刚度:X、Y≥8000N/mm,Z≥10000N/mm;2.4整体车架(底盘)轻量化设计方案刚度和强度性能不低于甲方现有同款车架在静态工况(垂直冲击、转弯、倒车制动、最大制动、最大加速、侧向冲击、前进拉手刹、倒车拉手刹、路缘冲击)作用下的刚度和强度性能指标;2.5采用高强度铸铝合金,在刚度和强度性能不降低的条件下,要求比甲方现有的同款钢制整体车架(底盘)至少减重35%以上。

2. 产品需满足的性能目标及法规要求产品的性能目标及主要参数在产品开发的概念设计阶段由乙方负责规划,双方共同确认。

双方共同确认的性能目标及主要参数作为指导乙方具体车型开发的依据。

主要满足的技术标准如下:2.1 甲方提供的《摆臂副车架疲劳试验方法》;2.2 甲方提供的《副车架刚度试验方法》;2.3 《GB/T 12678 汽车可靠性行驶试验方法》;2.4 《GB/T 12679 汽车耐久性行驶试验方法》;2.5 甲方提供的《汽车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限量要求》;3.主要技术路线及技术要求3.1概念设计阶段3.1.1 确定悬架摆臂、发动机悬置、转向器、稳定杆等安装硬点要求;3.1.2 确定强度要求:受力情况与趋势均与标杆车相符,强度降低时,降低值小于 10%;3.1.3 确定刚度及模态要求与标杆车进行对比:3.1.3.1经过 200HZ 范围内自由模态分析,不能出现与相连零件的共振。

3.1.3.2经过单侧,扭转,侧向,制动受力进行动刚度分析,不得出现比标杆车刚度降低较大的情况(10%以内),在刚度降低的情况下,在该工况该位置载荷下的位移也不应过大;(1mm 内)3.1.3.3 经过 200HZ 范围内,各安装点的动刚度分析,不得出现比标杆车动刚度降低较大的情况(10%以内)。

3.1.4 确定总成尺寸要求前、后副车架总成及底盘车架总成左右安装点的位置度公差应控制在 1.5mm 范围之内,左右对称度控制在 1.0mm 之内,以保证整车四轮定位参数及车身装配要求。

3.1.5 标杆车对比分析3.1.6 前后副车架及底盘车架总体方案设计3.2 工程设计阶段3.2.1 结构设计阶段3.2.1.1 产品应结构可靠,主体断面或结构可参考标杆车;3.2.1.2 焊接工艺应简单快捷,焊接定位能保证总成尺寸;3.2.1.3 数模焊接和调整部位应预留焊接调整间隙;3.2.1.4 副车架与周边件的运动包络无干涉;3.2.2 CAE优化阶段以轻量化为目标,以刚度、强度性能不低于现有设计为条件,对高级商务汽车前副车架及整体车架(底盘)进行轻量化设计,寻找材料的最佳分布位置,确定最优的结构断面和加强筋位置,获取最终优化设计方案,完成高级商务汽车前副车架及整体车架(底盘)的仿真优化分析报告。

3.3 工艺设计阶段3.3.1 铸造流程图设计3.3.2 焊接流程图设计3.3.3焊接RPS设计3.3.4 夹检具设计3.3.5 技术文件编制4.产品开发原则及标准要求4.1开发原则:尽量考虑零部件通用化设计,严格执行满足设计目标要求制定的开发计划。

4.2标准要求:除2徐满足的相关标准外,产品还能满足如下标准:4.2.1 GB/T 10125 《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4.2.2 QC/T 484 《汽车油漆涂层》;4.2.3 GB/T 13493 《汽车用底漆》;4.2.4 GB/T 13914《冲压件尺寸公差》;4.2.5 GB/T 13915 《冲压件角度公差》;4.2.6 QC/T 268 《汽车冷冲压加工零件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4.2.7 GB/T 13916 《冲压件形状和位置未注公差》;4.2.8 GB/T 5185 《焊接及相关工艺方法代号》;4.2.9 QC/T 29087 《汽车焊接加工零件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4.2.10 GB/T 324 《焊缝符号表示法》;4.2.11 GB/T 985.1 《气焊焊条电弧焊气体保护焊和高能束焊的推荐坡口》;4.2.12 GB/T 12770 《机械结构用不锈钢焊接钢管》;5.产品开发周期及节点2016年3月初完成合同生效工作;2016年12月底之前完成总体方案评审;在总节点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允许中间节点的前后适当调整(需双方确认),如因甲方原因,如重大方案调整或付款、提供零件资料等原因拖延时间,总节点等效顺延,如果需要顺延双方以会议纪要的形式确定。

详见附件2《电动汽车前后车架及整体底盘设计开发项目计划进度表》。

6.生产技术支持要求甲方要求乙方在生产的各阶段负责解决因设计原因导致的技术问题,按“交钥匙工程”的方案执行,具体如下:6.1负责解决零部件试制过程因设计原因导致的技术问题。

6.2负责解决样车试制及动力总成匹配试装过程中因设计原因导致的技术问题。

6.3负责解决零部件台架试验及整车试验过程中因设计原因导致的技术问题。

6.4负责解决工装模具开发过程中因设计原因导致的技术问题。

6.5负责解决小批量试制过程中因设计原因导致的技术问题。

6.6负责解决国家定型试验过程中所发生的技术问题。

6.7负责解决产品上市六个月之内所发生的技术问题。

三、产品开发内容描述及分工1.概念设计阶段负责部门工作内容输出成果甲方1、提供涉及到的原零部件3D数据2、提供竞品样件1、涉及到的原零部件3D数据2、竞品样件乙方1、对重新开发零部件是否满足法规进行总布置、人机、法规校核2、竞品分析3、前后副车架及底盘车架的轻量化优化方案4、硬点设计1、总布置分析报告2、法规校核报告3、对标分析报告4、优化方案报告5、硬点报告2.工程设计阶段负责部门工作内容输出成果甲方1、监控零部件整个开发过程1、产品开发指令2、OTS,ESO 报告签发乙方1、产品结构设计2、总布置校核3、CAE分析4、间隙检查1、3D,2D 数据2、总布置校核报告3、CAE分析报告4、间隙检查报告3.工艺设计阶段负责部门工作内容输出成果甲方1、监控零部件整个开发过程1、产品开发指令2、OTS,ESO 报告签发乙方1、铸造流程图编制2、焊接流程图编制3、定位策略4、检具、夹具设计1、铸造工艺流程图2、焊接流程图3、RPS报告4、检具夹具3D数模4.设计验证阶段负责部门工作内容输出成果甲方1、样件的试制、试装与试验1、试验报告乙方1、计算校核2、工艺文件编制3、项目总结4、差异件清单5、装配技术条件6、新开发件到货组织7、新开发件状态检查及确认8、试制问题统计、分析及整改并制定整改方案1、各工况计算报告(静止、不平路面冲击、最大牵引力、紧急制动、最大倾向力工况)2、装配技术条件3、工艺卡4、差异件清单(E-BOM)5、BIR 关闭报告6、设计总结报告四、产品开发成果及验收方式1.新产品开发各阶段输出的交付物详见下表。

序号交付物名称序号交付物名称1 总布置分析报告11 焊接流程图2 法规校核报告12 RPS报告3 对标分析报告13 检具夹具3D数模4 优化方案报告14 各工况计算报告5 硬点报告15 装配技术条件6 3D,2D 数据16 工艺卡7 总布置校核报告17 差异件清单(E-BOM)8 CAE分析报告18 BIR 关闭报告9 间隙检查报告19 设计总结报告10 铸造工艺流程图20 装配技术条件2.验收的方式2.1该项目所有技术文件和数模的验收将以验收会或项目评审会的方式验收,由甲方出具验收报告。

2.2项目验收分阶段在各个时间节点结束前进行。

详见附件2-《电动汽车前后副车架及底盘车架设计项目计划进度表》。

2.3验收地点:由双方协商后甲方确定。

五、项目组织及相关事宜1.甲乙双方组成联合开发项目组,甲方负责项目的整体控制,乙方按双方明确的责任分工完成各项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