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药学院导师简介

合集下载

报告人简介

报告人简介

报告人简介:尚靖,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兰州大学生物化学专业,新疆大学药物资源专业,获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分子生物学专业理学博士。

主要从事天然药物物质基础的研究工作,旨在分析药物干预疾病网络的系统作用,探讨天然药物物质基础的新思路。

现任中国药科大学新药筛选中心副主任。

中国药学会应用药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江苏省药理学会中药药理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江苏省实验动物协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为中德皮肤研究学会专家成员。

目前为“十一五”国家重大创新药专项中综合性大平台(中国药科大学平台)子平台负责人、国家新药筛选平台的学术带头人之一(课题负责人,排名第二);先后连续主持承担“九五”“十五”“十一五”三项国家重大创新药专项的新药开发项目;与企业合作主持一项国家科技部创新基金项目;主持或承担国家支撑项目三项;主持国家自然基金二项,主持或承担九项省级科技重点项目及多项企业服务项目。

主持完成3个中药、天然药5类的临床前研究工作。

在研究领域获得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三项(两项为负责人);获得市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负责人);申请专利7项授权1项。

2004年被评为省级卫生系统“十佳青年”;2005年获省级“青年科技奖”;2007年获评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10年入选江苏省“六大高峰人才”计划。

谢华,博士,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2004年获医学博士学位;2004至2006年,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师从丁健院士。

之后留所工作至今。

并与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Hormel研究所访问。

多年来从事肿瘤药理学相关研究,重点致力于靶向激酶的小分子抗肿瘤候选新药的研究和开发。

作为负责人承担科技部重大专项、自然科学基金、863青年基金等多项课题;在Cancer Research、Carcinogenesis、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PLoS ONE等杂志发表文章多篇。

β环糊精包合物软膏的制备及含量测定

β环糊精包合物软膏的制备及含量测定

紫外吸收光谱
电动搅拌器(江苏金坛市大地自动化仪器f一);IDM(河北石家 庄制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批号:050221,纯度:99.80%); HP口一CD(111东新大精细华工有限公司);IDM—HP—p一
★讲师。研究方向:分析化学、药剂学、电话:0931
8289519
1.供试品;2.x,tN品;3.空白基质
回收率平均回收率RSD
线性关系考察。配制浓度(C)为16.76、20.95、25.14、
尘星:翌L:!尘墨:翌生.!尘曼:巴生:!
20。44 20.48 20.54 20.47 20.47 20.44 20.46
!墅
98.52 98.90 98.77 98.04 98.49 98.62 101.36 101.9l 99.53 1.50
in
1.50%).C()N(?LUSI()N:’Fhe ointments were convenient in preparation technique.and simple and
KEY nation
accurate
determination. determi—
WORDS
lndomethacin;Hydroxypr。py
starch
237nm wave.RESULTS:Screening optimal
50%PMMA/PEA 40%,
polyvinylpyrrolidone 50%.CONCLUSION:The sustained—release tablet thus prepared is proper in technique and good in release effect.
2.2.2
表1
Tab 1

探究西替利嗪乳膏处方及其制备工艺

探究西替利嗪乳膏处方及其制备工艺

3 讨论3 1 本文采用内标法测定样品中薄荷脑的含量,气相色谱常采用内标法测定待测物质的含量,并选择一定重量的纯物质加入供试液中作为内标物,从而减少进样的误差,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度〔6〕。

本文采用内标法测定样品中薄荷脑的含量,先计算校正因子f=(As/ms)(Ar/mr),再计算待测物质含量mi=(f×Ai)(As/ms),其中As为对内标物峰面积,ms为内标物含量;Ar为对照品峰面积,mr为对照品含量;Ai为待测物峰面积,mi为待测物含量。

内标法的主要优点是上样体积变化不影响定量结果,主要缺点是操作程序较麻烦〔7〕。

3 2 在供试液制备中,本文采用超声取提法,能使分散在硼酸氧化锌散中的薄荷脑几乎溶入无水乙醇中,且供试液放置12h内稳定,含量测定结果接近。

3 3 在含量测定方法的耐用性考察方面,本文采用了3种不同品牌的色谱柱,AgilentHP 5、AgilentHP 5MS和RestecRtx1;采用3个不同的柱流量0 9、1、1 1mL·min-1,在同样色谱条件下进行测定,发现内标物、对照品、供试品的峰分离度均良好,能正常测定样品的薄荷脑含量,说明本文的测定方法具在一定的耐用性。

3 4 本文采用正交实验优选复方薄荷脑 硼酸氧化锌粉的真空微波干燥工艺,以薄荷脑含量为考察指标,最佳工艺为A1B1C1D1E3,即干燥温度40℃、真空度0 7MPa、干燥时间30min、升温速度1℃/min、物料平辅厚度6cm,说明干燥温度、真空度低、干燥时间短,升温速度慢,有利于保留和避免散剂中易挥发的薄荷脑的损失,同时又能尽量除去水分等杂质,其中平辅厚度厚,更能保留散剂中的薄荷脑。

但以干燥失重为考察指标,平辅厚度6cm,干燥失重大于2 0%,不符合《药典》规定,而平辅厚度2cm和4cm的干燥失重均《药典》符合规定,且平辅厚度均薄,干燥失重值越低。

从生产效率方面考虑,平辅厚度宜调整为4cm。

综上所述,最终优选的真空微波干燥工艺为:A1B1C1D1E2,即干燥温度40℃、真空度0 7MPa、干燥时间30min、升温速度1℃/min、物料平辅厚度4cm。

紫草蒽醌类成分的提取及其复合物栓的抗炎活性研究

紫草蒽醌类成分的提取及其复合物栓的抗炎活性研究

备。以活性 为指标 的处方筛选 ,为紫草复合物栓的有效性 开发提供重要依据 。 【 关键 词】 紫草复合物栓 ;正交试验设计 ; 总萘醌 ; 左旋紫草素 ; 抗炎 活性 .
【 中强分类号lR 8. 242
【 文献标识码 1A
【 文章编号 l10 — 57 (02 7 05 O 07 81 21 )l ~ 04一 3
分之一 电子分 析天 平 ( 国 Sr r s 多 利斯 ) 2 6 K 德 at i 赛 ou ,Z 3 H
型离心机 ,渗漉装 置。
12 试 药 .
左旋 紫草素 ( 中国 药 品 生 物制 品 检定 所 提供 ,批 号
基金项 目:兰州市科技专项计划生物技术与 中药现代化专项 ( 目编号 2 1 —1 6 ) 项 0 1 — 7 ;天津东 丽区苗 圃计划资助项 目。
1 1 仪 器 .
戴安 Ut ae0 0型 高 效 液 相 色 谱 仪 ,Ko ai C 8 lm t 0 i 3 rm l 1 s (5 mm×46 m) 色谱 柱 ,二 极 管 阵 列检 测 器 ( A , 20 .r a D D)
苯 酚 、及三萜 酸及 甾类 、黄 酮类 以及 多糖类 等物 质 ,其 中
S u y O l t a t n o ih s e miAn h a u n n n ti f mma o y a t i f zc o c mp st u p st r t d i Ex r c i fL t o p r t r q i o e a d An i l o n a t r ci t o ia o o i S p o io y vy e
紫外分光光度计 10 7 0型 ( 苏州市莱顿 科学仪器有 限公 司 ) , R _5 A型 旋 转 蒸 发 仪 ( E 2 上海 亚 荣 生 化 仪 器 厂 ) Q ,K 一

兰州大学学科带头人及其信息解读

兰州大学学科带头人及其信息解读

专业姓名职称研究方向邮箱电话有机化学董恒山副教授有机合成方法学和杂环化学研究donghengshan@l袁呈山副教授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yuancs@.cn13919991637刘强副教授可见光光催化、光诱导电子转移反应以及辅酶模型化合物的新反应liuqiang@lzu.e13639368140刘雪原副教授祝英教授天然有机化学、天然药物化学zhuy@.cn13909445175金璟教授生物物理有机化学jinjing@lzu.ed13893104307许主国副教授有机材料化学xuzhg@.cn惠新平副教授不对称催化反应研究;有机合成方法学研究huixp@.cn13919460373于炜副教授有机合成方法学、绿色化学yuwei@.cn武全香副教授微生物及天然药物研究与开发wuqx@.cn13919816052戴芳副教授生物有机daifang@lzu.ed13679423578师自法副教授功能有机化学合成shizf@.cn13659470990马宝春副教授生理活性天然产物合成化学和有机合成方法学mabaochun@lzu.13919127730彭羽副教授有机合成pengyu@.cn13099218921张辅民副教授韩丙副教授自由基化学,绿色有机合成方法学hanb@.cn13008784363柳忠全副教授谢新刚讲师无机化学刘相副教授功能配合物,功能纳米材料邬金才副教授催化化学,金属有机化学,分子器件,绿色化学wujc@.cn13659484683张永平副教授张国林副教授无机化学及稀土配位化学黄勇副教授汪宝堆副教授纳米发光材料制备,纳米流体力学,纳米有机催化wangbd@.cn唐晓亮讲师分析化学何疆副教授稀土配合物的发光及分析化学、药物包合物化学、生物大分子的分析化学hejiang@lzu.ed13893468651翟红林副教授复杂体系中的多组分同时定性与定量分析、药物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药物分子设计zhaihl@.cn陈宏丽副教授分离科学理论和应用、生命分析化学、毛细管电泳及联用技术hlchen@.cn0931-8912763物理化学苏中兴教授功能材料和纳米催化剂及金属镁及镁合金冶炼中的技术和环境问题zxsu@.cn0931-8912585(O)赵继华副教授胶体化学、化学热力学及动力学方建副教授从事功能高分子材料合成以及生物热力学方向的研究徐彩玲副教授xucl@.cn王强副教授生物大分子及纳米材料器件的稳态和时间分辨光谱研究qiangwang@lzu.136-79452069高郭金山副教授高分子材料的应用gjs@13809316670分子化学与物理卞凤玲副教授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方面的研究工作bianfl@.cn13893295670周林成副教授化学工艺严世强教授有机化工、化工工艺,以及与生命科学密切相关的生物化工李茸副教授工业催化剂与催化工艺研究;不对称催化反应研究胡秀琴副教授精细化工常彦龙副教授化工工艺设计;化工设备设计changyanlong@l0931-8912586化学信息学张晓昀副教授化学计量学及化学信息学新技术xyzhang@.cn0931-*******兰州大学的化学专业是比较强的,化学化工学院有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应用化学、化学工艺、化学信息学、药物化学九个专业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其中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化学信息学、放射化学、药物化学八个专业有博士学位授予权;还有化学工程一个专业享有学位授权领域。

氟西汀对PC12细胞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

氟西汀对PC12细胞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

weremainlyinvolvedincytokine cytokinereceptorin teractionandcomplementandcoagulationsignalingpathways.Moleculardockingshowedthatpaeoniflorig enoneandtriptolidehadgoodbindingactivitywithC8BandPLAU.Conclusion ComplementandcoagulationcascadesmaybecomeanewtherapeutictargetofNA.ThetwoscreenedcompoundspaeoniflorigenoneandtriptolidemaybepotentialtherapeuticdrugsforthetreatmentofNA.Keywords:bioinformatics;neutrophilicasthma;dif ferentialexpressiongenes;complement;paeoniflorig enone;triptolide网络出版时间:2021-5-2810:07 网络出版地址: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34.1086.R.20210527.1459.040.html氟西汀对PC12细胞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曹琪璐1,2,刘 菁2,赵 彤2,陈克明1,2,马慧萍1,2,贾正平1,2(1.兰州大学药学院,甘肃兰州 730000;2.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 医院,甘肃兰州 730050)doi:10.3969/j.issn.1001-1978.2021.06.0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1978(2021)06-0866-05中国图书分类号:R329 24;R329 25;R339 54;R349 1;R442 9;R845 22摘要:目的 以PC12细胞为研究对象,探讨氟西汀对体外培养细胞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

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简介

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简介

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简介
佚名
【期刊名称】《高等理科教育》
【年(卷),期】2023()1
【摘要】学院历史:公共卫生学院始建于1959年,2004年11月随原兰州医学院并入兰州大学,2005年1月组建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79人,专任教师62人,其中教授17人,青年研究员5人,副教授22人。

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52人,占专任教师的83.87%。

现有博士生导师8人,硕士生导师76人。

专任教师中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甘肃省领军人才第一层次、甘肃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甘肃省教学名师和甘肃省飞天学者各1人,甘肃省优秀专家和宝钢优秀教师各2人。

【总页数】1页(PF0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
【相关文献】
1.新时代高校教师思政工作路径探析——以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师思政工作为例
2.弦歌相继培育时代新人初心不改服务全民健康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3.兰州大学药学院简介
4.兰州大学地质科学与矿产资源学院简介
5.兰州大学法学院简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国际化视野下提升医药专业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新构想

国际化视野下提升医药专业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新构想

[收稿时间]2020-03-04[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81903844,项目名称:基于PGC-1α/ERRα信号轴的代谢重编程调控在黄连生物碱类成分逆转乳腺癌他莫昔芬耐药中的分子机制研究,21万元,项目起止年月:2020年01月至2022年12月。

[作者简介]谭雯(1982-),女,甘肃兰州人,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博士后,澳门大学博士,兰州大学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生物医药专业肿瘤药理学方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通信作者:钟章锋(1985-),男,广东清远人,澳门大学博士,研究助理教授,主要从事生物医药和中医药专业药理学方向的科研工作。

[摘要]经济全球化必然推动和要求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曾在《高等教育变革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中指出,国际化将是未来高等教育的特有特征。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被突出强调。

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互相借鉴学习,在全球范围内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人才,推动全球科技和经济发展,是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必然途径。

目前,在此种国际化背景下,医药专业亦需要与时俱进顺应发展需求且扩大国际影响力,加强研究生科研素养的提升,促进创新能力的发展,以及加快科学培养体系的建立。

[关键词]国际化视野;科研创新能力;医药专业研究生[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437(2021)04-0170-032021年4University Education一、医药专业研究生培养现状(一)传统医药专业的学科特性传统医药相关专业的学科,因其学科属性和内容的独特性,需要学生最终不仅要具备医药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还能够学习并传承经典医药理论体系、提炼并发扬传统医药文化精华,在相关医药卫生等领域从事专业性工作。

而对于现代医药专业研究生,则更强调在延续传统医药专业学科特性的基础上,适应新时代国家重大需求,做到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且素质高,能够从事药品生产、分析鉴定、营销管理、临床合理用药及新药研究开发等多方面工作,成为创新精神、专业理论与实际工作能力三者兼具的医药专业高素质专门人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红玉,男,汉族,1964年9月出生,1986年本科毕业于兰州大学生物系,获理学学士学位;同年分配至沖肃农业大学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丨993年硕士毕业于兰州大学生物系,获理学硕士学位,1996年博士毕业于洧京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并获“优秀博十毕业生称号”;同年进入兰州大学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继续从事研究工作,出站后留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丨:作。

工作后被中国科学院聘为高级访问学者,其间乂作为兰州大学的卨级访问学者在德国马普化学生态学研究所进行合作研究。

先后担任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化学与分了生物学系上任、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兰州大学药学院院长。

教授,博士生导师。

3前主要从事生物技术的理论和应用研究。

现承担2项国家自然科学蜗金、多项畨部级稱金以及企业横向蜗金。

刃外,还参加了 3项国家大型项0。

研究成果包括专著,论文,专利等封士兰,女,1957年出生,天然药物化学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执业药师,兰州大学药学院副院长。

2002年被评为4肃省555人才,2002年获4肃省园丁奖,2003年主持原兰州医学院申报药物分析硕士点,被国家学位委员会批准。

研究内容:中草药中化学成分提取分离结构研究、中药指纹图谱研究、中药制剂生产工艺及质景标准研究、中药化学成分体内分布和代谢研宄、中药新药研究。

主讲的课程:天然药物化学,现代色谱及芄在氐药中的应用,中药制剂分析社会任职:兼4肃畨药学会理事及药物分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中西咗结合学会中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化学会4肃色谱委员会委员。

研究成果:近五年主持完成国家教育部项口 1项,省攻关项02项。

获省级科技奖2项;近五年发表研究论文40佘篇,2篇被501收载。

倪京满教授1988年硕丨:毕业于兰州医学院药学系,获硕士学位;1998年博士毕业于兰州大学化学系,获博士学位。

现任中国药学会药剂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药学会高级会员。

甘肃省药学会常务埋事。

2001年荣获由甘肃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和朴肃省科学技术协会共同颁发的爾畨第三届青年科技奖”;1998年获沖肃劣第五届靑年教师成才奖;1998年被畨教委确定为叱肃省跨世纪学科带头人。

2001年入选4肃街“333”人才X程一、二层次人选。

现任兰州大学药学院副院於。

倪京满教授多年来从事本科教学和研究生培养工作,培养毕业并获硕士学位研究生3名,在读硕士生7名。

主持完成一项付肃省自然科学耥金项0,2003 年通过省科技厅主持的成果鉴定。

参加完成两项国家级课题。

0前主持一项教育部重点项目和一项甘肃省自然科学幕金项0,参加…项国家自然科学接金课题和两项国家科技部课题。

研究成果获4肃省科技进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两项。

研究工作先后在《中国科学》、《高校化学学报》、《中国药学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芄中5(21论文5篇。

李冲,男,汉族,生于1955年5月,中共党员。

丨977年毕业于兰州医学院药学系,同年留校任教。

丨984 年去平西医科大学药学院天然药物化学教研室进修。

1985年考入华西运科大学药学院攻读天然药物化学专业硕士学位。

1988年毕业获理学硕士学位,并回兰州医学院工作。

丨994年7月晋升为副教授。

2000年7 月晋7丨为教授。

1999年被评为4肃省教育厅跨阯纪学术带头人。

2001年被评为付肃省“333”人才。

1995年11月至2004年11月兼任兰州医学院教务处剐处匕。

2005年3月至今兼任兰州大学临床医学院副院长。

科研工作方面,先后主持和参与了《互叶醉鱼草化学成分研究》、《常爪中药锁阳化学成分的研究》、《康力达高级营养百合系列》的研究,并参与《4肃中药资源志》的编写丨:作。

他对4肃部分天然药物化学成分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研究过中草药中黄酮类、香豆素类、酚酸类、三萜类、苯内素杆、环烯醚萜幵以及蒽啦类成分。

先后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0汆篇,芄中被501收录三篇,国家级核心期刊30余篇,代表性论文有《匸011也加6018 0^ 51*6111111*8也丨116118丨丨也8 6*0111 0^110111011111 500阴1'丨丨过^100081(168 &0111 卩 11100118 等。

杨永妞,男,汉族,生于1952年8月,籍贯浙江。

1974年毕业于兰州医学院药学系,现为兰州大学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兰州大学研究生工作部副部^〔正处级〕,4肃将植物学会副理事匕,4肃药学会高级会员。

杨永建教授从事药学专业教学科研工作31年,讲授《药用植物学》、《生药学》、《中药资源学》等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教学效果好,曾获兰州医学院片届中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优秀奖。

科研成果显著,研究方向为药/13植物资源开发与利川,共发表论文42篇,(芄中国家级23篇〉,参编著作3部,主持和参加科研项3 9项,有8项已完成并通过嵙级成果鉴定,芄中7项获奖(获II肃省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各1项、获1994年度4肃省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丨项、获2003年度4肃省皇市谧中医药科技二等奖丨项、获厅级三等奖2项杨永建教授培养硕士研究生14人,己毕业丨1人(其中5人考取博士生〉,在读3人马志刚,男,汉族,出生于丨953年8月,中共党员,生药学教授,硕士生导师。

现任药学院党委书记职务。

1978年9月毕业于兰州医学院药学系,留校在中草药教研室任助教,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同年10月至 1979年12月赴原沈阳药学院全国卨帅进修班学习。

丨987年5月至1994年5月任讲师,1994年6月至2003 年任生药学、药爪植物学教研室剐教授、硕士生导师。

教学工作:承担药学本科、专科、夜大、成人和自考等专业的中草药学、生药学与药/!]植物学理论和实验教学工作,指导药学本科毕业生的专题实习12届,承担了 5届研究生的专业课程教学任务。

先后承担了年轻教师及实验员的专业指导与培养,并编著和数次修订了中草药学、生药学与药用植物学实验指导,积极参与教研室的课程迚设和实验室建设等I:作。

科研工作:①先后完成铒厅级科研课题5项②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48篇(核心期刊26篇省级22篇),芄中属于第一作者24篇,邡他24篇。

③共培养硕士研究生6名,艽中1名考取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博士研究生、一名考取中国药科大学药学博1:研究生;在学硕士研究生3名;并协助指导本专业硕十研究生多名。

获得荣誉祢号记社会兼职:曾获第三届全省靑年教师成才奖一项;1996年9月被团省委聘为付肃省'“服务万村行动”专家顾问团成员;200丨年7月获中共兰州匿学院委员会优秀党务:丨:作者荣誉称号;2002年7月任冲肃省植物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2002年8月任甘肃街皇市谧中医药科技奖评审委员会评委。

吴勇杰,男,50岁,硕士研究生毕业,兰州大学药学院药理学专业教授,教研室主任。

硕士生导师。

中国药理学通报理亨。

国家保健食品审评专家。

1992年12月获甘肃锴髙等学校青年教师成才奖,丨998年12月入选从肃劣跨阯纪学术技术带头人,333科技人才丨:程第一、二层次人选。

4肃祺新药临床前研究重点实验室药理学实验室主任、工作委员会委员、学术委员会委员。

参与国家自然科学摇金一项、上持完成省自然科学蜗金二项。

近5年来共发表国家级论文37篇,501收录期刊15篇。

为《离等药理学教程》和《咗学机能实验学》副主编。

参编《中药药埋研究方法学》和《生物技术药物研究开发和质最控制》、《中平临床药物学》等著作。

近年获街部级三等奖2项,申请发明专利二项。

曾获省级科技进步理论—等奖一项。

刘映前,男,丨979年6月生,理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2007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化学化丨:学院,获博士学位。

现就职于兰州大学药学院药物化学研究所从事“药物合成”、“新药研发”及“植物化学保护学”方而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主持或参加国家、锊部级8项科研项口,艿中已鉴定验收4项,国家重点实验室创新堪金项口 1项,邦它横向协作项0 3项。

研究成果分别在匕哪.18丨00化11^,\此?1~0丄尺⑶.10把1113601131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佘篇,申请发明专利1项。

于2005年成为国际知名药学杂志丨I:丨1131 01^111丨8办的审稿人。

赵春燕,女,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

2006年博士毕业于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分析化学专业,2006-2007年在意大利1*4咽~1”11181丨加把进行博士后研究。

主要方向为药物设计学。

研究丄作发表于1^11(11171、31^01 0^(1^ ^0^61等国际著名尚水平学术期刊,己发表301论文16篇,其中8篇为第一作者。

已主持和参与了多项课题研究,包括国际合作项目以及9然基金项目等。

刘焕香,女,1979年10月生,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5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获得博士学位。

博士期间曾赴巴黎第七大学进行合作研究;2006年3月~2007年2月,在意大利1118仙1如大学结构与功能生物学系进行博士后研究;2007年3月4008年6月,在香港科技大学和北京大学做博士后研究。

2008年6月,作为兰大萃英人才计划引进人才,被聘为兰州大学药学院教授,药物化学专业博士生导师。

目前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合理药物设计,蛋白结构-功能关系,药物信息学等。

在相关领域的301源期刊如]1011111&1 01161111031 111^01111311011 811(1 匸。

!!!!)!!!^!'^1161111031 ^65031^011 1010X10010^10111*11&1 001X11)11 比I'-八1^1016011131 ^11611115117801^0丨吨等杂志上已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19篇,被引用250余次。

曾获得2005年第二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2006年甘肃青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及2007年“兰州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等陈阯武,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药物化学和微生物与生化药学专业)。

1994年西北师范大学化学系毕业,获理学学士学位。

2001年9月起在兰州大学功能有机分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别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于2006年6月获得有机化学专业理学博士学位。

2006年11月至2008年8月在香港大学化学系杨丹教授小组从事博士后研究。

2008年被聘为国际著名药物化学杂志5卿.丄咖.0/16爪.杂志的特约审稿人。

自1994年以来一茛在药学院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某于酶抑制剂的有机药物的全合成、某于活性天然产物的结构优化及相关活性研究以及药物中间体的制备等。

作为项II上持人和主要完成人,参与多项国家、#某金和学校项0,研究成果在版50哚爪.、8100^从&丄⑶狐16扎和咐觖0^ 々03等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佘篇;申请关国发明专利一项,申请国内发叨专利-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