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盐岩中锶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指示意义——以北京下古生界碳酸盐岩为例

合集下载

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下古生界碳酸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下古生界碳酸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下古生界碳酸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李永新;耿安松;刘金萍;熊永强【摘要】对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下古生界碳酸盐岩样品开展了有机地球化学研究,研究揭示氯仿沥青A中正构烷烃的碳数分布以单峰型为主(主峰碳为nC16或nC18),奇偶优势值接近于1.0,升藿烷成熟度参数为0.58~0.63,显示其处于高成熟演化状态;Pr/Ph值普遍接近于1或略大于1,反映了-种弱还原-弱氧化的沉积环境.氯仿沥青C中正构烷烃碳数分布主要为双峰型,反映其成熟度低于氯仿沥青A;Pr/Ph值均接近于1,反映了弱还原-弱氧化的沉积环境.多数样品的氯仿沥青A和氯仿沥青C具有相似的碳同位素组成分布模式,反映氯仿沥青C中正构烷烃碳同位素组成并没有受到成岩后地质作用的强烈影响,保存了早期有机质的特征,因而可用于恢复古沉积环境,为环渤海地区下古生界潜在原生油气藏的判识提供依据.【期刊名称】《石油实验地质》【年(卷),期】2008(030)001【总页数】7页(P75-81)【关键词】生物标志物;碳同位素;氯仿沥青;碳酸盐岩;下古生界;黄骅坳陷;渤海湾盆地【作者】李永新;耿安松;刘金萍;熊永强【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40;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40;国土资源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广州,510760;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4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2.1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以第三系作为生、储油层系的油气勘探,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勘探的不断深入,浅层未探明资源量不断减少,深部地层(第三纪以前的地层)的生油气潜力及其勘探前景研究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近年来,黄骅坳陷内孔古3,4,7井深层古生界原生油气藏的发现[1~3],显示古生界具有良好的勘探潜力,证明渤海湾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可以生烃并形成工业性油藏。

华北克拉通古元古代碳酸盐岩碳同位素循环及意义

华北克拉通古元古代碳酸盐岩碳同位素循环及意义

华北克拉通古元古代碳酸盐岩碳同位素循环及意义杨凡燕;李黎明【期刊名称】《宁夏工程技术》【年(卷),期】2015(014)004【摘要】碳同位素的变化与生物演化及大气含氧量有着密切的关系,碳循环是构成地球生物圈的化学基础,碳循环的研究关系到重建古大气、古海洋和古环境演变的历史.碳酸盐岩地层中碳同位素突变的存在可以进行大区域性的、全球性的地层对比.目前,除南极洲以外的六大洲均发现了古元古代2.20—2.06 Ga期间存在碳酸盐岩碳同位素正异常的Lomagundi事件,同时期的华北克拉通也相继发现了碳同位素异常的现象.古元古代不寻常的碳同位素正异常指示当时有较大的有机质埋藏速率,而正异常向负异常的扰动,说明可能发生了有机质的大规模氧化.【总页数】4页(P296-299)【作者】杨凡燕;李黎明【作者单位】宁夏地矿中心实验室,宁夏银川750021;宁夏回族自治区地质调查院,宁夏银川75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88.24【相关文献】1.华北克拉通南缘A型花岗岩的年代学和Nd-Hf同位素组成:对古元古代晚期伸展事件的制约 [J], 师江朋;杨德彬;霍腾飞;杨浩田;许文良;王枫2.华北克拉通大青山-集宁地区古元古代变质沉积岩的锆石氧同位素组成:SHRIMP 微区原位分析 [J], 董春艳;万渝生;龙涛;张玉海;刘建辉;马铭株;颉颃强;刘敦一3.华北克拉通南缘下汤地区古元古代构造热事件--地球化学特征、锆石SHRIMP U-Pb定年和Hf同位素研究 [J], 黄道袤;万渝生;张德会;董春艳;赵元艺4.华北克拉通几个地区古元古代碳酸盐岩地层C-O同位素特征 [J], 宋会侠;杨崇辉;杜利林;任留东;王昊5.华北克拉通吕梁-五台地块新太古代—古元古代花岗岩的Nd-Sr同位素地球化学及其成因意义 [J], 陈斌;刘树文;王蕊;陈智超;刘超群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碳酸盐岩的矿物组成与岩石学特征分析

碳酸盐岩的矿物组成与岩石学特征分析

碳酸盐岩的矿物组成与岩石学特征分析碳酸盐岩是一类由碳酸盐类矿物主导组成的岩石,其独特的矿物组成和岩石学特征使其成为地质学、地球化学以及石油勘探等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

本文将从碳酸盐岩的形成背景、矿物成分、岩石学特征以及地质意义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碳酸盐岩的形成背景碳酸盐岩主要由钙、镁、铁等元素的碳酸盐矿物组成,其形成过程一般与古海洋沉积环境密切相关。

在古海洋中,生物残骸和海洋泥沙等物质逐渐沉积,随着地质过程的变化,这些物质受到了压力和温度的影响,逐渐转化为碳酸盐岩。

碳酸盐岩的形成时期广泛分布于地球的各个时期,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

二、碳酸盐岩的矿物组成碳酸盐岩的主要矿物成分为方解石(CaCO3)和白云石(MgCO3),其中方解石是最常见的矿物。

此外,镁质碳酸盐矿物如菱镁矿(MgCO3)、白镁矿(Mg(OH)2)以及铁质碳酸盐矿物如菱铁矿(FeCO3)也常见于碳酸盐岩中。

这些矿物的含量和分布对于岩石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具有重要影响。

三、碳酸盐岩的岩石学特征碳酸盐岩具有多种特征,主要包括颜色、结构和纹理等方面。

1. 颜色:碳酸盐岩的颜色多样,由于其中不同矿物成分的不同含量和杂质的存在,常见的颜色有白色、灰色、黄色等。

颜色对于岩石的鉴别和分类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2. 结构:碳酸盐岩的结构主要分为架构结构和晶粒结构。

架构结构是指由粒状碳酸盐颗粒堆积形成的结构;晶粒结构是指由块状或片状的方解石和白云石晶体构成的结构。

结构的不同将导致碳酸盐岩的物理性质和储集特征有所差异。

3. 纹理:碳酸盐岩的纹理包括均质纹理和结晶纹理。

均质纹理指的是岩石中颗粒间隙较小、难以辨别的纹理;结晶纹理是指岩石中矿物的晶体形态和排列方式所呈现的纹理特征。

纹理的不同与岩石的成因、形成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

四、碳酸盐岩的地质意义碳酸盐岩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油气储层:碳酸盐岩中的孔隙和裂缝具有较好的储集和运移性,是重要的油气储层。

京山地区方解石脉包裹体、同位素特征及古流体指示意义

京山地区方解石脉包裹体、同位素特征及古流体指示意义

京山地区方解石脉包裹体、同位素特征及古流体指示意义杨兴业;何生;何治亮;王芙蓉;李天义【摘要】通过流体包裹体,碳、氧、锶同位素资料分析及盆地模拟,对中扬子北缘京山地区古流体活动期次和流体来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包裹体均一温度指示京山地区存在4~5幕流体活动,确定地层裂缝中大规模流体活动时间为距今150~60 Ma;方解石脉体中捕获地层水盐度为12%~ 18%,具高盐度特征;奥陶系和三叠系灰岩围岩与方解石脉体的碳同位素δ13C值相当,方解石脉体沉淀时地层水的氧同位素δ18 OSMOW值(5‰~12.5‰)高于海水,成岩流体为源于同层深部地层水;二叠系方解石脉体的δ13C、δ18O值较围岩偏负,锶同位素Sr87/Sr86值(0.707292 ~0.707735)与同期海水相当,成岩流体源于受有机质影响的本层地层水;中扬子北缘在距今150~60 Ma的构造挤压抬升作用中伴随的流体活动以同层内流动为主,穿层流动和地表水下渗影响微弱,古油气保存条件未遭受严重破坏.%Fluid inclusions, C, O, Sr isotope and basin modeling were carried out to analyze the fluid activity episodes and sources of the fluids in Jingshan area of Northern Mid-Yangtz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four to five fluid activity episodes and large scale fluid flow in formation fracture occurredat 150-60 Ma. Formation water salinity estimated by freezing point of the fluid inclusions captured in calcite vein is mainly distributed in 12% to 18% , with high salinity characteristics. Ordovician and Triassic formation δ13 C values of calcite veins and wall rock limestone are correspond, while the formation water δ18OSMOW values(5 ‰ ~ 12. 5 ‰)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seawater, which illustrates that diagenetic fluids originated from deeply buried wall rock formation water. δ13C, δ18O values ofPermian calcite vein are significantly more negative than that of the surrounding rock, whereas strontium isotope Sr87/Sr86 values (0. 707292 ~0. 707735) are equivalent to that of seawater in the same period, which show that diagenetic fluids originated from Permian formation water affected by organic matter. In the northern margin of Yangtze, fluid activities associated with tectonic compression and uplift at 150-60 Ma are mainly fluid flow within the same layer-based, and mutual-layer flow and influence of surface water infiltration count for little. Petroleum storage conditions did not suffer serious damage.【期刊名称】《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3(037)001【总页数】9页(P19-26,34)【关键词】含油气盆地;中扬子地区;方解石脉体;流体包裹体;同位素;油气保存【作者】杨兴业;何生;何治亮;王芙蓉;李天义【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构造与油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4;中国地质大学构造与油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4;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中国地质大学构造与油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4;中国地质大学构造与油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4;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97.2;TE121中国南方海相地层虽具有较好的烃源岩基础和圈闭条件,但在印支期以来经历了大规模的构造运动改造,油气藏的初始保存条件受到调整和破坏,因此油气保存条件评价成为了南方海相地层油气资源评价和勘探的关键[1-2]。

碳酸盐岩地球化学演化与储集特征

碳酸盐岩地球化学演化与储集特征

碳酸盐岩地球化学演化与储集特征碳酸盐岩是一类广泛分布在地球表层的沉积岩石,其中含有丰富的碳酸盐矿物质。

在地球的演化过程中,碳酸盐岩的形成和演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碳酸盐岩的地球化学演化和储集特征。

碳酸盐岩的地球化学演化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的海洋环境。

在早期的地质历史中,地球上的海洋环境条件相对较为稳定,适合碳酸盐沉积物的沉积与堆积。

碳酸盐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矿物,包括方解石和白云石。

这些矿物质通过海洋中许多有机物的沉积堆积形成。

随着地质历史的演化,碳酸盐岩地层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在一些地方,碳酸盐岩受到了后期的侵蚀和改造,形成了丰富的裂缝和孔隙结构。

这些孔隙和裂缝是碳酸盐岩储层的关键特征,使其具有良好的储集能力。

此外,一些地方的碳酸盐岩还受到了热液作用的影响,形成了硅化和颗粒状的矿物质,增加了岩石的储集空间。

碳酸盐岩储层的孔隙结构和渗透性对于油气的存储和流动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碳酸盐岩地层的孔隙结构可以划分为溶蚀孔隙、挤压孔隙和细微孔隙。

溶蚀孔隙是指由水溶解作用形成的孔隙,主要存在于岩石中的溶蚀体和溶蚀缝中。

溶蚀孔隙通常具有较大的孔隙度和渗透性,适合于油气的储集和运移。

挤压孔隙是因为挤压作用而形成的孔隙,通常位于岩石的细石英粒子之间,具有较小的孔隙度和渗透性。

细微孔隙是指岩石微观裂缝中的孔隙,通常由岩石的力学变形和岩石骨架的改变导致。

除了孔隙结构,碳酸盐岩地层的渗透性还受到岩石组成和地质构造等因素的影响。

碳酸盐岩的主要组成是碳酸钙矿物,但其中还可能含有少量的杂质,如粘土、石英和铁质矿物。

这些杂质对于岩石的渗透性有重要影响,可能会减小岩石的孔隙度和渗透性。

此外,地质构造,如断层和褶皱,也会对碳酸盐岩地层的渗透性产生影响。

断层和褶皱可导致岩石的破裂和位移,形成新的溶蚀孔隙和裂缝,增加岩石的孔隙度和渗透性。

碳酸盐岩的地球化学演化和储集特征对于油气的勘探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了解碳酸盐岩的演化过程和储集特征有助于找到潜在的油气藏,并确定开发方案。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锶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锶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锶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锶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1、锶的基本特征:
(1)锶广泛分布于此区碳酸盐岩地层中,具有极高的相对富集程度;
(2)76%-84%的锶来源于源岩,其余16%-24%来自沉积物;
(3)多数锶属于未改造或原生型状态,只有少量的硫酸盐岩锶存在于流体变质和化学变质状态的水岩中;
(4)锶具有比较稳定的元素组成,其常量比值平均维持在
87Sr/86Sr>0.7约500Ma;
2、锶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1)Sr的元素循环主要受到晚纪界与晚古界陆壳演化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消恔作用,时间跨度介于高密度和低密度的化学活化作用之间;
(2)地层中碳酸盐岩中锶同位素比值普遍落于0.705-0.715,在元素循
环模型中,此区域变化率介于锶同位素元素地球化学中可能有所不同;
(3)在根据岩石地球化学归类分析可知,此区在奥陶系中具有明显的
富集特征,并且锶同位素分馏不大;
(4)地球化学分析的同位素特征表明,此区的岩石圈只受极小的改造
作用,地球化学数据表明均为中新世构造活动后的残余矿藏。

3、结论:
(1)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的锶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此区锶来源于源岩,元素组成属于原生状态,改造程度较低;
(2)晚古生代晚纪界陆壳演化主要影响此区锶同位素的变化率,且变
质作用小;
(3)岩石圈锶同位素分馏不大,显示其在奥陶纪的富集特征;
(4)本区体系岩石基本上没有受到极高的改造作用,可能是高密度和
低密度的化学活化作用后的残余矿藏。

川东石炭系古岩溶储层锶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川东石炭系古岩溶储层锶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川东石炭系古岩溶储层锶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郑荣才;郑超;胡忠贵;陈守春【期刊名称】《天然气工业》【年(卷),期】2009(029)007【摘要】石炭系黄龙组岩溶岩是四川盆地东部渝北-邻水地区天然气藏最重要的储层之一,依据其结构特征,将该岩溶岩系划分为弱溶蚀岩溶岩、中等溶蚀多孔状岩溶岩、强溶蚀角砾状岩溶岩和强溶蚀交代次生灰质岩溶岩等4种类型,以及淡水方解石和白云石2种胶结物类型.对各类型样品的锶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①不同成因类型、溶蚀强度、结构和成分特征的岩溶岩与胶结物锶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各异,其形成、演化与分布规律明显受古地理背景、流体性质和来源以及锶同位素分馏效应的控制;②岩溶过程中的87Sr/86Sr比值,具有从渗流-活跃潜流带的正偏移,至静滞潜流带逐渐转化为强烈负偏移演化趋势,对应的古岩溶储层物性由差变好至重新变差;③溶蚀过程中,白云质岩溶岩和淡水白云石胶结物对87Sr有很强的正偏移同位素分馏效应,而次生灰质岩溶岩和淡水方解石胶结物缺乏锶同位素分馏效应.【总页数】5页(P4-8)【作者】郑荣才;郑超;胡忠贵;陈守春【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重庆气矿;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重庆气矿【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相关文献】1.川东石炭系碳酸盐岩储层孔隙演化中的古岩溶和埋藏溶解作用 [J], 王一刚;文应初2.渝北-川东地区黄龙组古岩溶储层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J], 郑荣才;胡忠贵;郑超;陈守春;戴荔果3.川东邻水-渝北地区石炭系古岩溶储层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J], 胡忠贵;郑荣才;周刚;陈守春;李爽;文其兵4.川东黄龙组古岩溶储层微量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J], 郑荣才;陈洪德5.黄骅坳陷奥陶系古岩溶储层锶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J], 张津宁;周建生;付立新;李宏军;楼达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北京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地层中微量元素迁移富集规律

北京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地层中微量元素迁移富集规律
2.1 元素分析方法 取不同研究样品研磨至 200 目以下. 元素测试在
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完成. 主量元素分析是将样 品与氧化剂熔成玻璃片, 用 X 射线荧光光谱仪检测. 总铁(TFe2O3)的测定下限为 0.3%. 氧化亚铁(FeO)量 用重铬酸钾容量法测定, 测定下限为 0.01%. 表 2 中 Fe2O3 值是由 TFe2O3 去掉 FeO 之后的量.
7043011 M108 0.01 0.7 0.56 1.9 0.02 0.09 54.16 0.03 0.01 0.14 0.05 42.4
100.07
7043012 S63 0.04 1.05 0.52 1.56 0.01 0.14 53.76 0.03 - 0.02 0.09 42.59 99.81
冶里组
M23 S117
7043007 7043015
砂屑灰岩 泥晶白云岩
1500 4000 0.005 0.2 45.3 4.62 210 110 0.003 0.92 9.96 2.16
土样 111 7043044
黄色风化土
840 2900 0.04 5.35 45.2 19.2
M108 7043011
7043003 M15(内)
0.11 1.77 3.54 17.77 0.08 1.07 37.96 0.34 0.3 3.96 0.42 32.28 99.60
表 2 碳酸盐岩原岩中主量元素分析(%)
7043005 S20(内)
0.56 1.79 3.92 15.22 0.04 0.83 40.76 0.28 0.08 0.05 1.71 33.92 99.16
7043013 S105(内) 0.19 16.81 0.6 4.81 0.02 0.06 33.22 0.03 0.02 0.03 0.25 43.51 99.5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