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教案最新

合集下载

小学教师七月月度工作计划

小学教师七月月度工作计划

小学教师七月月度工作计划一、教学计划1. 复习和总结上学期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回顾性复习,巩固他们的基础知识。

2. 组织寓教于乐的夏令营活动,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度过暑假,同时增加他们的课外知识和体育运动能力。

3. 开展以“志愿者情系全家”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参与社区服务、环境保护等活动,培养爱心和责任感。

4. 对全班学生进行阅读推广活动,让他们在暑假期间培养阅读的习惯和兴趣。

二、教学活动1. 组织“夏日读书会”活动,让学生自主选择一本自己喜欢的书籍,通过朗读和分享的方式,传递每本书的精髓和观点,同时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2. 举办英语角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练习英语口语。

3. 组织“小小科学家”实验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验的方式,感受科学知识的乐趣。

4. 开展“亲情风采”家庭教育讲座,邀请家长参与,通过互动交流的形式,向家长传达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

5. 组织“小小主持人”主持训练班,培养学生的演讲和表达能力。

三、学生管理1. 加强学生暑期作业的管理和指导,确保学生按时、按质完成作业。

2. 对学生日常生活进行指导和督促,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3. 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如夏令营、运动会等,让学生度过一个充实而又快乐的假期。

四、教学改革1. 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和教学观摩,与他人交流教学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2. 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增加趣味性和实用性,提高教学效果。

3. 思考和研究教育教学的创新模式和方法,积极尝试新的教育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

五、自我提升1. 阅读各种教育教学的书籍和期刊,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

2. 参加各种教师培训和进修课程,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技能。

3. 加强与同事的交流和合作,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4. 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开阔自己的视野,增加自己的人生阅历。

以上是我七月月度的工作计划,我将会根据计划的内容,认真地做好每一项工作,努力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教学环境,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我的悉心呵护下茁壮成长。

七月天山英语教案:掌握旅游英语对话

七月天山英语教案:掌握旅游英语对话

July Tianshan English Teaching Plan: Mastering Tourist English ConversationsAs the world becomes more interconnected, the importance of mastering a second language has only become more crucial. As students of English, mastering the language is more than just a proficiency in grammar and spelling. It also includes proficiency in conversational English, especially when it comes to tourism. This is where the July Tianshan English Teaching Plan comes in.The July Tianshan English Teaching Plan is one of the most comprehensive English teaching plans available. With its range of topics and full range of media, the plan covers all areas of English language learning, including grammar, pronunciation, and conversational English. The teaching plan is also highly adaptable, with materials that can be easily customized according to the needs of learners.One of the main focuses of the July Tianshan English Teaching Plan is on mastering tourism English conversations. This includes the language needed to navigate airports, check into hotels, make reservations, order food, and interact with others in a travel setting. Tourism English, much like otherconversational English, can be tricky to master, with different expressions, intonations, and idioms used in different regions.To effectively master tourism English conversations, the July Tianshan English Teaching Plan employs various teaching methods, including listening, speaking, role-playing, and group discussions. These methods are designed to quickly immerse learners in conversational situations that simulate real-life scenarios in travel settings.One of the key advantages of role-playing is that it helps learners to quickly develop confidence in their speaking abilities. In the July Tianshan English Teaching Plan, role-playing is done with other learners and with instructors, which helps to build social skills and improve fluency.Another important aspect of the July Tianshan English Teaching Plan is the use of multimedia resources, including videos, audio recordings, and online modules. These resources help to simulate real-life situations and provide learners with access to authentic accents, expressions, and idioms. This is especially important when it comes to travel English,as different regions may use different language styles and expressions.The July Tianshan English Teaching Plan is also designed for both classroom-based and self-paced learning. This makes it highly accessible for learners of all ages, backgrounds, and learning styles. For learners who prefer self-paced learning, the online modules and interactive resources allow them to practice their English skills in their own time, at their own pace.In conclusion, mastering tourism English conversations is essential for those who want to be successful in the global tourism industry. The July Tianshan English Teaching Plan is an effective tool for learners looking to develop conversational English skills. By combining various teaching methods, multimedia resources, and self-paced learning options, the plan offers a comprehensive approach to mastering the language, especially when it comes to tourism. With the July Tianshan English Teaching Plan, learners can develop the confidence and skills needed to successfully communicate in travel settings.。

大班音乐《七月火把节》教案

大班音乐《七月火把节》教案

大班音乐《七月火把节》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传统节日七月节及其意义。

2.能够口唱《七月火把节》歌曲。

3.能够运用简单乐器伴奏《七月火把节》歌曲。

4.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

二、教学准备
1.乐器:节拍器、小鼓、木鱼。

2.音乐播放器。

三、教学过程
1. 了解节日及其意义
首先,带领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节日七月节及其意义。

教师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示七月节的庆祝活动,例如燃烧火把、放烟火、赛龙舟等。

也可以通过简单的讲解来介绍七月节的由来及其文化背景,引导学生理解这个节日的重要意义。

2. 听歌、学歌
在学生了解七月节后,播放《七月火把节》歌曲。

在熟悉了歌曲的节奏和旋律后,教师可以深入讲解歌曲,包括歌曲的歌词、曲式、情感表达等。

带领学生口唱歌曲,注意歌曲的节奏、语调、音量等细节。

3. 乐器伴奏
在学习歌曲的基础上,使用乐器进行伴奏。

首先,介绍几种简单的乐器,如节拍器、小鼓、木鱼等。

然后,讲解每种乐器的基本使用方法,例如如何敲击、掌握节奏等。

最后,带领学生合奏伴奏歌曲,强化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重点在于带领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节日七月节及其重要意义,同时通过学唱歌曲和运用乐器伴奏,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注意节奏和音量的掌握。

同时,教师可以放松气氛,增加互动环节,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七月的天山》的教案一等奖5篇

《七月的天山》的教案一等奖5篇

4、《七月的天山》的教案一等奖第一讲义:【教学要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美丽富饶的大好河山的感情,体会作者通过记叙游览天山的见闻所流露出来的热爱祖国、热爱新生活的深厚感情。

2、学习抓住景物特点,按照一定的表达顺序写景状物的方法。

3、体会课文精当、华丽的语言特色,揣摩文中比喻、衬托等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1、掌握组织材料的顺序和方法,可以比喻、映衬等表现手法为讲析重点,学习运用贴切、鲜明、生动的语言写景状物。

2、培养热爱祖国边疆的情感。

【教学难点】1、学习如何按照一定的顺序把材料组织得井井有条;2、体会并学习使用绚丽多彩的语言风格。

【课前准备】1、学生借助课前“阅读提示”充分预习,借助工具书正字正音和解词,收集相关资料,初步了解课文的写景状物顺序和特点。

2、教师制作演示课件,附配乐课文朗诵。

【课时安排】1~2课时。

【学习过程】一、用设境式教学导语引入新课同学们,江南的山水、溶洞真实奇妙无比,引人入胜,每当想到那奔腾咆哮、一泻千里的长江黄河,那千姿百态、气势雄伟的三山五岳,一股民族自豪感便油然而生。

北国的天山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唐代大诗人李白有诗云:“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清代诗人洪亮吉也有诗云:“地脉至此断,天山已包天。

日月何处栖,总挂青松巅。

”现代散文家汪曾祺也在《早发乌苏望天山》一诗中赞道:“苍苍浮紫气,天山真雄伟。

陵谷分阴阳,不假皴擦美。

初阳照积雪,色如胭脂水。

”这些名诗人笔下的“天山”令人神往。

著名作家碧野描写天山绵亘数千里,地域广袤,景物丰美。

那就让我们随同《七月的天山》的作者碧野一同走进天山里去看一看、游一游吧!二、出示课题,明确学习任务。

1、读课题,学生利用资料介绍天山,教师演示课件,小结:(演示)天山:亚洲中部的大山系,横贯新疆中部,西端伸入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全长2500千米,宽250~300千米。

平均海拔约5000米,最高峰托木尔峰海拔为7435.3米,峰顶白雪皑皑。

七月教案1200字范文(5篇)

七月教案1200字范文(5篇)

七月教案1200字范文(5篇)七月教案1200字范文1学习目标①熟悉本课生字新词。

②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③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感受美丽语句并积存。

④感受北国天山的美景,培育喜爱大自然的感情。

课前预备挂图;画有导游线路的小黑板;天山景物课件。

a案●直接揭题指名读课文前面的过渡语。

●学生自学带着过渡语提示问题,初读课文,并读准生字,找出新词。

整体感知,提问:文章好像是个向导,带着你巡游,能看出导游线路吗?(让学生列出的巡游路线)教师指导:随着导游线路观看图像或网页扫瞄,初步感知新疆天山的漂亮风光。

●引导读通结合看画面,指导读好课文各个小节,让学生说说分别写了哪些景物。

同时正音、解词,通读句子。

如疑难词有:炎暑、山涧、饮马、索绕等。

蓝天衬着高耸的巨大的雪峰这句,需要结合图片点拨感受。

●合作学习你觉得哪些语段、词句写得好?这段话或这一词语好在哪里?在四人小组中阅读沟通,说出感受,请同学发表看法,不理解的可以请教教师。

如:写雪峰、雪水时确实切比方;密密的塔松像撑开的巨伞,重重叠叠的枝桠,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一句,用了很多叠词,读起来别有韵味,让人感受到原始森林幽静的美;还有描写花海的排比句;人浮在花海上中的浮字等,都是值得研读的句子。

●班级沟通各小组派代表在班上汇报争论状况,教师赐予确定和鼓舞,对体会不到位的进展点拨,并结合朗读加深体会。

●激发兴趣,课外延长在学生沟通后,问他们是否喜爱读这样的游记,并让学生在课外自由选择读些这方面的书,也可以扫瞄互联网上的资料,鼓舞学生多和教师、同学沟通,这样,足不出户,也可以游遍千山万水。

●摘抄美丽词句有条件的设计特地的摘录本子,指导摘录的格式,提示学生在课外阅读中也要进展这样的摘录。

●作业:复习词语卡七月教案1200字范文2教学目标学问与力量:1、熟悉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感受美丽词句并积存。

中班7月份工作计划

中班7月份工作计划

中班7月份工作计划随着夏季的来临,中班的孩子们又将迎来一个充满活力和探索的月份。

7月份的工作计划将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设定、课程内容规划、教学方法优化、学生评估反馈、家长沟通协作、活动安排丰富、安全管理强化、教师自我提升”这八大核心要点展开,确保孩子们能在愉快的氛围中快乐成长,全面发展。

一、教学目标设定本月的教学目标将侧重于培养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数学逻辑思维、社交技巧以及创意思维。

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和实践,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在各个领域都能取得均衡的发展。

二、课程内容规划7月份的课程内容将结合季节特点,设计一系列主题活动。

如“夏日探险”主题,通过让孩子们观察大自然、了解动植物的生长习性,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环保意识。

同时,加入数学游戏、科学实验等趣味性强的内容,让孩子们在玩乐中学习,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方法优化为了更好地激发孩子们的学习潜能,本月将尝试引入多种教学方法。

如采用小组合作、角色扮演、互动游戏等方式,促进孩子们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同时,关注每个孩子的个性特点和学习进度,因材施教,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得到充分的关注和指导。

四、学生评估反馈本月将定期对孩子们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通过观察、测试、作品展示等多种方式收集反馈信息。

针对孩子们的不同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在适合自己的方式下不断进步。

同时,将评估结果及时向家长反馈,促进家园共育,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与发展。

五、家长沟通协作为了更好地了解孩子们在家庭中的表现和需求,本月将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协作。

通过定期的家访、电话沟通、微信群交流等方式,及时向家长反馈孩子的学习情况和表现,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同时,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孩子的教育过程,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六、活动安排丰富为了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本月将组织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

如户外亲子运动会、艺术创作比赛、阅读分享会等,让孩子们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锻炼身体、陶冶情操、拓展视野。

幼儿园中班七月份工作计划表

幼儿园中班七月份工作计划表

幼儿园中班七月份工作计划表
一、目标
1.提高幼儿的综合能力
2.增进师生之间的互动沟通
3.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二、每日工作计划
周一至周五
1.早晨活动:包括早操、早餐时间安排、自由活动等
2.上午课程:主题课,包括主题教学、游戏互动等
3.中午休息
4.下午课程:艺术课、音乐课、手工课等
5.下午休息
6.收尾:整理、回顾当天课程
周六
•亲子活动日,安排家长参与,举办亲子游戏等
•结合家长会议,与家长分享孩子的学习情况和表现
三、每周重点任务
1.每周一进行主题课演讲和绘本故事讲解
2.每周三进行音乐舞蹈表演和合唱排练
3.每周五进行手工制作活动,制作小礼物送给父母
四、特别任务
•本月重点进行夏日植物知识普及,让孩子们了解夏天的植物特点和养护方法
五、培训计划
•本月定期进行教师培训,包括教学技巧、幼儿心理学等方面的培训
六、活动安排
1.举办七夕节联欢活动
2.参观周边自然风光,增进孩子对大自然的认识和了解
七、其他事项
1.维护幼儿园环境整洁
2.关心幼儿的饮食健康问题
3.处理幼儿间的交往和矛盾问题
以上为幼儿园中班七月份工作计划表,望各位老师认真执行,共同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免费下载】诗经七月电子教案

【免费下载】诗经七月电子教案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系电,力根通保据过护生管高产线中工敷资艺设料高技试中术卷资,配料不置试仅技卷可术要以是求解指,决机对吊组电顶在气层进设配行备置继进不电行规保空范护载高与中带资负料荷试下卷高问总中题体资,配料而置试且时卷可,调保需控障要试各在验类最;管大对路限设习度备题内进到来行位确调。保整在机使管组其路高在敷中正设资常过料工程试况中卷下,安与要全过加,度强并工看且作护尽下关可都于能可管地以路缩正高小常中故工资障作料高;试中对卷资于连料继接试电管卷保口破护处坏进理范行高围整中,核资或对料者定试对值卷某,弯些审扁异核度常与固高校定中对盒资图位料纸置试,.卷保编工护写况层复进防杂行腐设自跨备动接与处地装理线置,弯高尤曲中其半资要径料避标试免高卷错等调误,试高要方中求案资技,料术编试交写5、卷底重电保。要气护管设设装线备备置敷4高、调动设中电试作技资气高,术料课中并3中试、件资且包卷管中料拒含试路调试绝线验敷试卷动槽方设技作、案技术,管以术来架及避等系免多统不项启必方动要式方高,案中为;资解对料决整试高套卷中启突语动然文过停电程机气中。课高因件中此中资,管料电壁试力薄卷高、电中接气资口设料不备试严进卷等行保问调护题试装,工置合作调理并试利且技用进术管行,线过要敷关求设运电技行力术高保。中护线资装缆料置敷试做设卷到原技准则术确:指灵在导活分。。线对对盒于于处调差,试动当过保不程护同中装电高置压中高回资中路料资交试料叉卷试时技卷,术调应问试采题技用,术金作是属为指隔调发板试电进人机行员一隔,变开需压处要器理在组;事在同前发一掌生线握内槽图部内 纸故,资障强料时电、,回设需路备要须制进同造行时厂外切家部断出电习具源题高高电中中源资资,料料线试试缆卷卷敷试切设验除完报从毕告而,与采要相用进关高行技中检术资查资料和料试检,卷测并主处且要理了保。解护现装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大学语文绪论1、何为大学语文?新浪网7000多人参与调查显示,92%的人支持语文课列入大学必修课。

2、重庆大学理科类毕业生马建智参加了公务员考试,一路过关斩将后到单位实习时,却因不会写公文而最终未能如愿留下。

3、为何要学大学语文?弥补阅历的不足,注意生活的体验与思考二、国学经典综述(一)、涵义解读1、何谓国学?这个词的涵义有不同的解读,社会上尚未有统一的认识。

有学者认为国学无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凡是中国的文化学术都属于国学;亦有学者认为国学是专对治国理政而言的,国学特指“治国理政”之学。

“国学”之名,始之清末。

其时欧美学术进入中国,号为“新学”、“西学”等,与之相对,人们便把中国固有的学问统称为“旧学”、“中学”或“国学”等。

国学也可以指中国古代学说。

其中的代表是先秦诸子,先秦诸子的思想及学说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深远的影响现在一般提到的国学,是指以先秦经典及诸子学为根基并涵盖后期各朝代的各类文化学术。

因此,广义上,中国古代和现代的文化和学术,包括中国古代历史、思想、哲学、地理、政治、经济乃至书画、音乐、易学、术数、医学、星相、建筑等都是国学所涉及的范畴。

国学,是以先秦经典及诸子百家学说为根基,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道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和同时期的先秦诗赋、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

中国历史上“国学”是指以“国子监”为首的官学,自“西学东渐”后相对西学而言泛指“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学术”。

2、作为思想、道德、行为等标准的书,亦称宗教中讲教义的书,或称某一方面事物的专著:诗~。

易~。

~书。

~卷。

~文。

~义。

~传(zhuàn )(儒家经典与注疏的合称)。

四书五~。

~史子集。

黄帝内~。

经久不衰的万世之作,后人尊敬它称之为经典。

是指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著作。

(二)、你能想到哪些经典篇目?(三)、学习国学的好处:1能增强记忆力;2、能提高语言文字表达能力;3、能扩大知识面;4、能培养学习兴趣;5、能提高审美能力;6、能增强自信心等《诗经豳风七月》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与《诗经》相关的文学常识;2、细读《七月》,了解其内容与背景;3、体会诗歌内涵,感受其中蕴含的乡土气息。

4、让学生触摸中华民族的文化命脉,感受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树立传承优秀文化的思想。

教学重点与难点1、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内涵,感受诗歌中蕴含的乡土气息2、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树立传承优秀文化的思想教学方法:讲授、诵读、讨论分析教学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在我国几千年的古典文学长廊中,《诗经》是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它是诗歌文学的鼻祖,是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

今天我们所学的这首诗《七月》也正是出自《诗经》。

二、文学常识介绍(一)《诗经》简介1、名称:《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自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约五百余年间的305首诗歌,所以也称《诗三百》或者《诗》。

汉代奉为为儒家经典,才被称为《诗经》。

2、作者无法考证,传说是由孔子编写的。

3、分类:诗经中的诗按照内容可以划分三类,“风”、“雅”、“颂”。

“风”包括“十五国风”,指的是15个国家的民歌;“雅”又分为“大雅”和“小雅”,是贵族们在宴会上作的诗;“颂”是周王朝祭祀宗庙时用的诗,也是贵族们创作的。

4、表现手法有“赋、比、兴”三种。

赋、比、兴与风、雅、颂合称为《诗经》六义。

“赋”——“敷陈其事而直言之”,直陈其事,就是陈述铺叙的意思。

“比”——“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打比方,就是比喻。

“兴”——“兴者,(星)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的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唱的内容。

兴这种表现手法,一是起象征、联想、比拟的作用,如《周南•关睢》。

二是起创造意境、烘托气氛的作用,如《秦风•蒹葭》。

三是起协调音律的作用,如《秦风•黄鸟》。

《诗经》中常常是比兴结合运用的,因此,比兴连称。

赋比兴手法的运用,使《诗经》具备了动人的艺术魅力。

5、形式:四言诗和隔句用韵,但亦富于变化,其中有二言、三言、五言、六言、七言、八言的句式,显得灵活多样,读来错落有致。

章法上具有重章叠句和反复咏唱的特点,大量使用了叠字、双声、叠韵词语,加强了语言的形象性和音乐性。

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

”古人认为经过诗教,可以导致人“温柔敦厚”,《诗经》在古代一直被选作各类学校的教材(二)《七月》简介《七月》是《豳风》中的杰作。

豳在今陕西旬邑和彬县一带。

《豳风》就是这一带地方的诗,共七篇,都产生于西周,是《国风》中最早的诗。

豳诗大多有务农的地方色彩。

这首诗历来受到重视的主要原因,不在于它体现了《豳诗》的特点,而在于它以连续性的画面,具体全面描绘了三千年前我国农奴的生活和劳动,真实反映了商周之际农业社会的方方面面。

《七月》是一幅形象的历史图景,具有很大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七月》是《诗经·国风》中最长的一首诗。

《七月》反映了这个部落一年四季的劳动生活,涉及到衣食住行各个方面,从各个侧面展示了当时社会的风俗画。

(三)学过哪些诗经作品?三、诗歌学习(一)正字音,学生自由朗读并理解诗歌大意全诗围绕着一个“苦”字,按照季节的先后,从种田养蚕写到打猎凿冰,反映了一年四季多层次的工作面和高强度的劳动,语言朴实无华,完全是用铺叙的手法写成的,语调凄切清苦,仿佛是在哭吟着一部沉重的历史(二)请学生朗读思考:1、全诗写了哪些农事活动?耕地、采桑、养蚕、纺织、收割、染布、打猎、饮食、盖房、酿酒、藏冰、祭神、祝寿2、从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西周早期我国西北地区的农村社会面貌:农奴们一年四季辛勤劳动,创造了物质财富,但大部分都得归“公”,自己却吃不饱,穿不暖,没有任何自由,过着悲惨的生活。

(三)诗歌分析、第一章①释义②内容讲解诗从七月写起,按农事活动的顺序,以平铺直叙的手法,逐月展开各个画面。

必须注意的是诗中使用的是周历。

周历以夏历(今之农历,一称阴历)的十一月为正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以及四、五、六月,皆与夏历相同。

“一之日”、“二之日”、“三之日”、“四之日”,即夏历的十一月、十二月、一月、二月。

“蚕月”,即夏历的三月。

公子,原意指诸侯之子,也可以指诸侯之女。

后人遂将世家门阀子弟称作公子。

“公子”不一定是男的,称呼诸侯的女儿和别人的女儿都可以叫“女公子”,“先生这个词也不一定是男的”)首章,概括了劳动者全年的生活,一下子把读者带进那个凄苦艰辛的岁月。

同时它也为以后各章奠定了基调,提示了总纲。

朱熹《诗集传》云:“此章前段言衣之始,后段言食之始。

二章至五章,终前段之意。

六章至八章,终后段之意。

”在结构上如此安排,确是相当严谨。

所谓“衣之始”、“食之始”,实际上指农业社会中耕与织两大主要事项。

这两项是贯穿全篇的主线。

首章是说九月里妇女“桑麻之事已毕,始可为衣”。

十一月以后便进入朔风凛冽的冬天,农夫们连粗布衣衫也没有一件,怎么能度过年关,故而发出“何以卒岁”的哀叹。

可是春天一到,他们又整理农具到田里耕作。

老婆孩子则到田头送饭,田官见他们劳动很卖力,不由得面露喜色。

民间诗人以粗线条勾勒了一个框架,当时社会生活的整体风貌已呈现在读者面前。

以后各章便从各个侧面、各个局部进行较为细致的刻画。

思考:提问:第一节中如何理解“田畯至喜”?第二课时一、诗歌分析第二、三章1、释义:春日遲遲:在春天白天變得長了。

后来就用“迟日”称代春日,如杜甫絕句二首其一“迟日江山丽,春風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鴛鴦《毛传》:“上曰衣,下曰裳。

”古人最早下身穿的是一种类似裙子一样的“裳”。

2、内容讲解诗的二、三章情调逐渐昂扬,色调逐渐鲜明。

明媚的春光照着田野,莺声呖呖。

背着筐儿的妇女,结伴儿沿着田间小路去采桑。

她们的劳动似乎很愉快,但心中不免怀有隐忧:“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首章“田唆至喜”,只是以轻轻的一笔点到了当时社会的阶级关系,这里便慢慢地加以展开。

这里似乎让我们看到汉乐府《秋胡行》和《陌上桑》的影子,虽然那是千年以后的事,但生活中的规律往往也会出现某些相似的地方。

姑娘们的美貌使她们担心人身的不自由;姑娘们的灵巧和智慧,也使她们担心劳动果实为他人所占有:“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

”她们织出五颜六色的丝绸,都成了公子身上的衣裳。

这又使我们想起了宋人张俞的《蚕妇》诗:“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思考:第二节中如何理解“女心伤悲”?二、第四、五节①释义②内容讲解四、五两章虽从“衣之始”一条线发展而来,但亦有发展变化。

“秀葽”、“鸣蜩”,带有起兴之意,下文重点写狩猎。

他们打下的狐狸,要为公子裘;他们打下的大猪,要贡献给豳公,自己只能留下小的吃。

这里再一次描写了当时的阶级关系。

五章着重写昆虫以反映季节的变化,由蟋蟀依人写到寒之将至,笔墨工细,绘影绘声,饶有诗意。

《诗集传》云:“斯螽、莎鸡、蟋蟀,一物随时变化而异其名。

动股,始跃而以股鸣也。

振羽,能飞而以翅鸣也。

”咏物之作,如此细腻,令人惊叹。

“穹窒熏鼠”以下四句,写农家打扫室内,准备过冬,在结构上“亦以终首章前段御寒之意”。

思考:1、第四、五节分别从哪些方面来写的当时农奴的生活处境?2、诗歌主要是写农奴的生活,却写了很多动物的活动,有何作用?三、第六、七、八章①释义②内容讲解六、七、八章,承“食之始”一条线而来,好像一组连续的电影镜头,表现了农家朴素而安详的生活:六、七月里他们“食郁(郁李)及薁”、“亨(烹)葵(葵菜)及菽(豆子)”。

七、八月里,他们打枣子,割葫芦。

十月里收下稻谷,酿制春酒,给老人祝寿。

可是粮食刚刚进仓,又得给老爷们营造公房,与上面所写的自己的居室的破烂简陋适成鲜明对比。

“筑场圃”、“纳禾稼”,写一年农事的最后完成。

正如《诗集传》引吕氏所云:“此章(第七章)终始农事,以极忧勤艰难之意。

”到了最后一章,也就是第八章,诗人用较愉快的笔调描写了这个村落宴饮称觞的盛况。

一般论者以为农夫既这么辛苦,上头又有田官监督、公子剥削,到了年终,怎么有条件有资格“跻彼公堂,称彼兕觥”?其实社会是复杂的,即使在封建社会的中期,农民年终时也相互邀饮,如宋代秦观《田居四首》所写:“田家重农隙,翁妪相邀迓。

班坐酾酒醪,一行三四谢。

”陆游《游山西村》诗也说:“莫笑田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七月》所写上古社会的西周村落生活,农闲之时,举酒庆贺,也是情理中事。

中国古代诗歌一向以抒情诗为主,叙事诗较少。

这首诗却以叙事为主,在叙事中写景抒情,形象鲜明,诗意浓郁。

通过诗中人物娓娓动听的叙述,又真实地展示了当时的劳动场面、生活图景和各种人物的面貌,以及农夫与公家的相互关系,构成了西周早期社会一幅男耕女织的风俗画。

《诗经》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三种,这首诗正是采用赋体,“敷陈其事”、“随物赋形”,反映了生活的真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