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日》课件

合集下载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演示课件.ppt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演示课件.ppt
精选课件
措施 青苗法 均输法 募役法 农田水利法 方田均税法 市易法 保甲法 将兵法 改革科举制度 整顿太学
内容 青黄不接时政府低息贷款给农民

就近采购,节省货款和转运费等 以钱代役,地主也要征收

鼓励兴修水利发展农业

兵 重新丈量土地,按土地多少收税
设市易务收购滞销货物,待需要时出售
农户十家一保闲时练兵战时入军
材料五: 项目
商税 酒税
盐税 材料六:
景德年间 庆历年间
450(贯) 1975万(贯) 428万(贯) 1710万(贯)
355万(贯) 715万(贯)
宋人说:“历代 以来的一切苛捐 杂税,本朝都 有”。 精选课件
材料七:
1005年 澶渊 宋每年供给辽白银10万两、兄弟
之盟 绢20万匹 精选课件
相称
材料二:
90

80
82.6

70

60

50
40
35.8
43.2
( 单
30

20
19.3

10 0

精选课件

976年 997年 1021年 1048年
材料三:
材料四:
税收(万缗钱) 全年财政情况
太宗 2225
真宗 仁宗 15085 12625
余大半 余2407
精选课件
无余
英宗 11614 蚀1574
统•治者利益 初期改革比较重视吸取前朝灭亡 的教训,措施既兼顾民心又兼顾统治者的利 益。而中期改革由于触及到统治者的切身利 益,必然会遭到反对。
改革的支持力度 初期改革有强大的皇权做保障, 而中期改革缺乏这种权威。

部编三年级上语文《①元日》温漫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北师大

部编三年级上语文《①元日》温漫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北师大
元日
大城县城内第二小学 温漫
春 节
清 明 节重阳节来自日王安石•王 •安 •石
自读古诗要求:
• 读准字音 • 读通诗句 • 读出节奏
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注释:
• 元日:指农历正月初一。 • 屠苏:屠苏草泡的酒,一般在元日饮用,据说可以 祛除瘟疫。 • 曈曈日:太阳刚出来时光辉灿烂的样子。
• 新桃换旧符:用新桃符换下旧桃符。桃符用桃木
制成,上面绘有神像,据说挂在门上可以求福避祸。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清明 唐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十五夜望月 唐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学习单
古诗 作者 朝代 传统节日 节日时间
风俗习惯
谢 谢 观 看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古诗三首元日》PPT课件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古诗三首元日》PPT课件

饮屠苏 吃年夜饭,人们举杯同庆, 迎接新年的到来,餐桌上菜 品丰富,人们展望来年衣食 无忧,生活充足。
新桃换旧符 贴对联,表达一种美好的心 愿。
课文理解
1.《元日》这首诗中,用的最精炼传神的是哪个字(找出本 诗的诗眼)?
“暖”字是本诗的诗眼,用的最精炼传神。暖字既指诗中新 年到来,“春风送暖”,也寄托了作者渴望除旧革新,将新 政改革带来的温暖送入千家万户的美好愿望。
生字学习
生字学习
生字学习
课文理解
1.《元日》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你怎样理解“元”字?
元日就是今天的春节。 “元”在古代有开始的意思,“元日”即一年开始的日子, 就是农历正月初一。
课文理解
2.请同学们朗读古诗,思考一下诗中给我们描绘了古人过新 年时的哪些解
作者介绍
王安石文学成就很高,影响甚巨。他的 诗文颇多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体现 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其诗长于说理, 精于修辞,内容反映社会现实。词虽不多, 却风格高峻豪放,别具一格。散文雄健峭 拔,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存世。
相关背景
《元日》作于作者初拜相,正要进行新政改 革之时。为摆脱宋王朝面临的政治、经济危 机以及辽、西夏不断侵扰的困境,1068年, 王安石被宋神宗召见,随即上书主张变法, 次年任参知政事,主持变法。同年新年,王 安石联想到变法伊始的新气象,有感而发, 创作了此诗。
词语学习
元日:指农历正月初一。 屠苏:屠苏草泡的酒,一般在元日饮用, 据说可以祛除瘟疫。 曈曈:太阳刚出来时光辉灿烂的样子。 桃符:古代挂在大门上的两块绘有神像的 桃木板,意在祈福灭祸。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北宋 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 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 西)人。宋仁宗庆历二年中进士 后,曾任过地方官,后任参加政 事、宰相等职。世称荆公。

《元日》完美版(共14张PPT)

《元日》完美版(共14张PPT)
欢天喜地贴对联, 敲锣打鼓笑开颜。
会认“屠、苏” 、会写“旧、符”。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 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诵读诗歌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欣赏诗歌
我来说作者
王安石
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
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 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

加一加欣赏诗歌来自形容门户众多,人口稠密。
千门万户曈曈日, 太阳刚出来时光辉灿烂的样子。
总把新桃换旧符。 ←新桃习(俗符)换旧(桃)符
桃符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的唯观结成(⑧帆【确都【212情好答移可思 3三3【正, DC1活①2、、..、..这手推解哲心唯合长二《济解意是链感祝案山能想、点确恰动他每. 维【知情戍法动析 理 主 心 材 中 ) 行 沧 析 识 人 接 : 愿 只 中 想 固教 睛 反 恰四 曾个护答识感鼓:哲】后义主料的教路海】能类新前和需不到步 学】映说 :在人国案目态断借学名再。义并我学难。本推认课三乐围畏在自 方意客明 探花的家】标度人景家言去天,运难》题动识标句观绕艰山封 法识观了 究果存安:与B行抒前名分地用点中考事和】表旷:险上, :是事意 与山B在全了价、,情进句析合文:尽查物利现达愚,开是 自人物识 分水和是解值C边、的体题气化辩管意向用了的公坚盘僵 主脑;对 享帘社不每爱观秋虚,现肢,生证前识前星词情的忍山化 学的意客 (洞会合一护目一实只哲,万活地路的发球人怀精不路的习机识观教占息题个身标雁结是理看物的看障能展能由。神拔等, 法能是存 材山息意公体:声合纯的哪自相待碍动;力心是的等而 、,人在 第为相;民的体。、粹题个生关重作③的中值精,其 小并脑的 王“1关心愚应一会0渲思目选,知重用④充有得神这也 组不对反 ,,7生公尽些生页染想是项属识,。符分所肯是也没 讨意客映 聚不种移的基命)烘的哲所于,但①合展郁定值算有 论味观是 集可种山义本的托力学体古分作表题示结的得是战 法着事一 一分法”务常珍、的量选现代析者述意,,我移胜 、有物种 批”割生说。识贵乐举择的朴庆相错,到愚们山困 阅了的能 猴,明下;,景动题哲素祝信误材心公学,难 读人反动 子心人列传懂衬,中理唯会,料胸在习所的 法脑映的 猴“灭中类行承得哀理常与物到实中开那的以勇 就并反 孙种国能为优珍情解见其主达践阔样;并气 一不映 ,“种农月认属秀爱、神的相义理是,的同不。 定意, 自法民球识于文生侧话考符,想主作条时能有味不 称灭丰探事履化命面结法合的观达件文说意着是A“,收测物齐行,,不落尾,。彼见观下中识意照“属节的本愚天这发善合笔的做岸之之有并;识镜“于万”每质公大一扬待题(对作这,于想此未意与子主物一和是圣义民自理意不实用类于客的壮对识客式们桃观森个能愚”务族己;说施,;题是观心举是观的“解唯然大动蠢移的精和符都有自乡培②目他的理,人事机心于胆改的山是神他诗理己初村养他,唱能变并脑物械。主忙方设造””。人而,振多作。曾考出动化能对会反意义升寸想世的后着却兴角出对闹生了性。认客完映,之界”生,有说战度是详于龙的首充活后识观全。故把间;命象家略分意细智宫先满动两到事一本想,故,太,旧人的析识的叟、要信,句事物致题满选懂有象想意问活说我弄心大唱物的,答阳的心D得象自义题动明们懂与胆出是反客。案画而珍而照己。的主,不桃材展设放不映观选发惜后面)能动我能料 望 想 达 断 , 世D耀符,自有。等力创们说中的并宽发并界:充己数。着。造不其取名强不慰展不中塞与,性能愚言音是之的意没千宇下他未的断,名:实语,味有宙人有体定但家句长践,可着的,,的这现愚他的风活抒见意东无生万事换,公也意破动发其识西非命,就不“思浪;了思在,户上每此先没是,会②词想任意一理有,新有明分有表人是何识次”这用智,析时述对可情能成他的理脑的属其,错亲贵况反功,力,于中直误人的下映实属,他主体挂,的,都出施于他的观现云正美在能来,客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语文9《古诗三首》示范优质课课件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语文9《古诗三首》示范优质课课件
课堂小结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 维
第3课时
王维(约701—761),字摩诘。唐代诗人、画家。在中国诗歌史上,他以擅长描写山水田园等自然风景著称。他的山水田园诗多表达流连山水的闲情逸致和闲居生活中的萧散情趣,喜欢刻画宁静幽美的境界。 主要作品:《鸟鸣涧》《山居秋瞑》《竹里馆》《送元二使安西》《使至塞上》等。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作者简介
听朗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节奏,再试着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初读古诗
清 明[唐]杜 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 明[唐]杜 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独”指出了诗人孤身一人客居异乡,内心非常孤独与寂寞。两个“异”字更加深了这种孤独之感,虽然身处热闹繁华的长安,可是身边没有一个亲人,这份热闹与繁华终究不属于自己这个异乡人。
品读古诗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诗意:远远想到兄弟们身佩茱萸登上高处,也会因为少我一个而生遗憾之情。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清明》。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朗读示例: 元 日 清 明爆竹/声中/一岁除△, 清明/时节/雨纷纷,春风/送暖/入屠苏△。 路上/行人/欲断魂。千门/万户/曈曈日, 借问/酒家/何处有?总把/新桃/换旧符△。 牧童/遥指/杏花村。
品读古诗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诗意: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家家门上的桃符都换成了新的。
品读古诗
曈曈
形容太阳出来后天色渐亮的样子。
新桃换旧符
用新桃符换下旧桃符。桃符是古代新年时悬挂于大门上的辟邪门饰,春联的前身。

古诗《元日》课件ppt

古诗《元日》课件ppt
NG
爆竹声中一岁除,
1

2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3
(宋)王安石
4
01
“元”在字典中的解释有以下六 种,你认为在这里是哪种解释?
02
开始的,第一。
元日:农历正 月初一,即春
节。
0 3 为首。 0 5 元素。
04
主要、根本。
06
构成一个整体的。
在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过去了,新的一年来到了。
迎着和煦的春 风,开怀畅饮
屠苏酒。
千门万户曈 曈日
这句承接前面诗意,是说家家户户都沐浴在初春朝 阳的光照之中。“曈曈日”,指由暗转明的朝阳。 结尾一句描述转发议论。桃符:指画有神荼、郁垒 两个神像或写有这两个神像名字的桃木板,正月初 一清晨挂在门上,以求“避邪”。这也是古代民间 的一种习俗 。
泊船瓜洲
墙角 数枝 梅为,有 暗香 钟来山。
凌寒 独自 梅开花。
春风
遥知 不是 京雪口, 瓜洲 一明水月 间,
01
朗读、背诵、默写古诗;
02
收集几首描写我国传统节日的古诗。
作业:
屠苏:指屠苏酒。古代习俗,大年初一全家合饮这 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
曈曈日:初升时光亮而温暖的太阳。
新桃,旧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 上神茶、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现在 则指春联。
认真观察课文插图, 跟同桌说说你看到了 什么,感受到什么。
人们总要拿新的春联换下旧的春联。
诗意:
写作背景:
1
当时王安石不顾官僚大 地主的反对实行改革。 推行新的政法,这样, 既可以农民不再受大地 主的剥削,日子比较好 过一点,也巩固宋王朝 的统治,增加国家的收 入。《元日》这首诗就 是他做宰相推行新法成 功是写的。

《元日》探究学习课件

《元日》探究学习课件

谁“暖”?
作者“暖”: 新法推行成功。
这是一个成功者的快乐,这是一个心 系天下的智者传递过来的温暖。
《元日》通过描绘过年时的种 种习俗,表现了人们的欢乐心情, 抒发了作者对革新变法胜利的的喜 悦之情。
运用拓展:
和煦的阳光普照大地,家家户户忙着张贴 大红春联。当你沉浸在这祥和的气氛中, 你想到的诗句是: , 。 这首诗诗“唐宋八大家”之一的( )写的《 》,描写了他在 这一 天看到的有趣的风俗,如: 、 和 。
元 日 (宋)王安石 爆 竹/ 声 中 /一 岁 除 ,
春 风/ 送 暖 /入 屠 苏 。 千 门/ 万 户 /曈 曈 日 ,
总 把/ 新 桃 /换 旧 符。
自学提示: 采用结合注释、联系诗句、观察 插图等方法来理解题目、词语和诗句的 意思。试着说说每句诗的意思,不理解 的地方打上问号。
爆竹声中一岁除:在阵阵鞭炮声中一年又 过去了。 春风送暖入屠苏:人们迎着送暖的春风, 开怀畅饮屠苏酒。 “千门万户曈曈日”:千家万户迎来了初 升的太阳。 总把新桃换旧符:人们取下旧桃符,换上 新桃符。
解疑合探 :
同学们再读读这首诗,诗中向我 们描绘了古人过新年时的哪几幅 画面?
爆竹声中一岁除。
放鞭炮
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
春风送暖入屠苏
喝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迎红日 初升的太阳把它的明亮耀眼的光辉洒向千家万 户,人们都出门来迎接朝阳。
总把新桃换旧符
换桃符
人们把旧的桃 符取下来,换 上新的桃符。
作业 : 背一背,填一填
和煦的阳光普照大地,家家户户忙着张贴大 红春联。当你沉浸在这祥和的气氛中,你想到的 诗句是: , 。 这首诗诗“唐 宋八大家”之一的( )写的《 》,描 写了他在 这一天看到的有趣的风俗,如: 、 和 。

语文《元日》公开课课件PPT

语文《元日》公开课课件PPT

“春风送暖入屠苏。”
次句描写人们迎着和煦的 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
在诗中我看到了: 放鞭炮的场景。 喝屠苏酒的场景
“千门万户曈曈日,”
曈曈:太阳刚初时光亮 耀眼的样子。
“千门万户曈曈日,”
第三句写旭日的光辉普照 千家万户。用“曈曈”表现 日出时光辉灿烂的景象,象 征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
在诗中我看到了: 放鞭炮的场景。 喝屠苏酒的场景 映曈曈日的场景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本诗写于王安石变法的当年春 节,王安石想通过变法让新法 替代旧法,让老百姓辞旧迎新, 让国家辞旧迎新。这就是一位 一心为民,一心为国的宰相。
通过本诗的学能习我们不仅 感受到过春节时热闹非凡,辞 旧迎新的场景,也能感受到作 者改革旧法,祛除时弊的高兴 心情。
春 节
“元”,开始的意思。“元日”,新年的 第一天。
“元日”,农历正月一日, 即“春节”
我会读
爆 (bào) (爆竹) 屠 (tú) (屠户) 曈 (tóng)(曈曈) 换(huàn)(转换)
符 (fú) (符号)
我会写
爆苏换符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 读准节奏
千门 ∕万户 ∕瞳瞳日, 总把 ∕新桃 ∕换旧符。
你从那 些地方 感受到 暖意?
在鞭炮声中 在屠苏酒中 在曈曈日中 春风送暖中
在作者的心中除了辞 旧迎新,还有别的意 思吗?
课外拓展
王安石:(1021— 1086)字介甫,晚号半 山,抚州临川(今江西抚 州)人。21岁中进士,当 过十多年地方官,曾于宋 神宗时担任宰相推行变法 改革,是北宋著名有名的 政治家、文学家,“唐宋 八大家”之一。
“爆竹声中一岁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过年
1
北师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目录
预习检 测 精读细 研 总结概 括 整体感 知 拓展运 用
春节,是我国一个
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
都有哪些习俗呢?你喜
不喜欢春节呢?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思想家。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 抚川)人。散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大家” 之一。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诗歌遒劲清新。
的春风,开怀畅饮屠 苏酒。
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我们都知 道古代人在礼仪上一般讲究先长后幼, 但是在饮这屠苏酒时却是先幼后长! 不相信?有诗为证:“不觉老将 春共至,手把屠苏让少年。”这正是 因为新春开元,年人又长了一岁,充 满着朝气和活力。长辈们希望他们在 新年里能有新的作为! 回忆一下,大年初一,长辈们常 会怎样祝福你?
春节,是我国民间 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 古老传统节日。节日喜
庆气氛要持续一个月。
正月初一前有祭灶、祭
祖等仪式;节中有给儿
童压岁钱、亲朋好友拜 年等典礼;节后半月又 是元宵节,其时花灯满 城,游人满街,盛况空
预习检 测

zhōnɡ 中心 zhònɡ击中
她射出去的箭击中 (zhònɡ)了靶子的中 (zhōnɡ)心。
“元”是“头、 开始”的意思,“元 日”就是农历新年的 第一天,也叫春节。
爆竹声中一岁除, 诗意:在此起彼伏的
爆竹声中,一年又过
古人烧 竹子时发出 的爆裂声。 用来驱鬼避 邪,后来演 变成放鞭炮。
去了。
热闹、 欢乐的 气氛。
春风送暖入屠苏。 诗意:人们迎着和煦
药酒名。 古代习俗,大 年初仪全家合 饮这种用屠苏 草浸泡的酒, 以驱邪避瘟疫, 求得长寿。
读 出 感 情
温暖、希望!读出送旧
迎新的喜庆!
千门/万户/曈
曈日,
总把/新桃/换 旧符。 读出这种充 满光明、充
读 出 感 情
满希望的感
觉。
总结概 括
这首诗描写了农历正月初一人 们喜迎新春佳节的情景,展现了一 幅富有浓厚生活气息的民间风俗画 卷,表达了人们虔诚的心愿和美好
的期盼。
总结概 括
导课 文共四 场 句诗, 景 每句诗 描 都描绘 写 了一个 场景
文集今有《王文公文集》《临川先生文集》。
代表作品有《元日》《泊船瓜洲》《梅花》等。
元日,我国古代以正月初一
为元日,为一年开始的第一 天。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
了清王朝,废除夏历,中国
开始采用公历。1919年,中 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 全体会议决定中华人民共和 国使用“公元纪年法”,将 正月初一称为春节,将公历1 月1日定为元旦。
除, 日出时光 彩明亮的 样子。 苏。
代风俗于 爆竹/声中/一岁 农历正月 初一饮屠 苏酒。
元日 酒名,古
春风/送暖/入屠
千门/万户/曈曈
日,
做游戏:生字宝宝 找朋友。 暴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符 付

bào

我会写
爆苏
táo

桃 符
疑难字
易错提 示: 左窄右 宽。 “暴” 的“日” 略扁。 易错提 示: “兆” 的点、 提与撇、
四、想一想,连一连
看图画,这是什么节日?人 们在干什么?每逢这个节日你家 乡都有什么风俗?
提示:图画上画的 是春节,人们在放鞭炮。 联系实际情况写一几个 自己家乡过春节的风俗 即可。


苏州
sū táo
仙 桃
酥 鱼
逃 跑
整体感 知
同学们在朗读这首古诗时,要 注意正确的停顿,掌握节奏。
点击朗读
课文
王安石的《元日》都告诉我们古代春节 的哪些习俗呢? 这首古诗告诉我们 古代过春节的时候要放 鞭炮、喝屠苏酒、挂桃 符。
精读细 研
思 这首诗的题目是“元日”, 考 “元”是什么意思?“元日” 指的是什么时候?
拓展运 用
春节食俗之饺子
远在公元五世纪,饺子已是北方汉族的普通食品。 当时的饺子“形如偃月,天下通食。”但当时饺子是 连汤吃的,所以当时称之为“馄饨”。至唐朝时,吃 法已与今天一致。宋代称饺子为“角子”,元代有有 “扁食”这个名字,到明、清时,又有了“饺儿”、 “水点心”、“煮饽饽”等新称谓。 明中期以后,饺子逐渐成为北方春节传统 食品。因饺子形如元宝,有“招财进宝”之意。 春节饺子讲究在除夕夜十二点钟包完,此 刻正届子时,以取“更岁交子”之意。
千门万户曈曈日, 诗意:千家万户喜气
洋洋迎来红日。
日出时光彩 明亮的样子。
象征无 限美好 的前景。
总把新桃换旧符。 诗意:总要用新桃符
换掉旧桃符。
都指的是 “桃符”。是 一种绘有神像、 挂在门上避邪 的桃木板。
寓含 除旧布新 之意。
爆竹/声中/一 岁除, 春风/送暖/入 屠苏。 读出欣喜、兴奋!读出
随堂演 练
一、给下面汉字选择正
确的读音。
bào pào
shū sū 苏

二、给诗句中的画线部分选择 正确的解释。 1.千门万户曈 曈日 (A ) A.初升的太阳 B.正午的太阳 2.爆竹声中一 岁除 (B ) A.计算年龄的 单位 B.年
三、填空
题。 在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中, 送走了旧年迎来了新年,人们 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 在此情此景中,你想到的诗句 是:暖入屠苏 王安 元。 春 石 这首诗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日 放鞭 节 喝屠苏 的 酒 贴春 写 炮 的《 》,描写了他在 联 这一天看到的有趣风俗, 如: 、 、 。
拓展运 用
春节食俗之年糕
春节吃年糕,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 年糕的种类有:北方有白糕饦、黄米糕; 江南有水磨年糕;西南有糯粑粑;台湾有红 龟糕。 汉代扬雄的《方言》一书中就已有“糕” 的称谓,魏晋南北朝时已流行。贾思勰《齐 民要术》记载了制做方法。 明、清时,糕已经发展成市面上一种常年供 应的小食, 并且有南北风味的差别。 北方年糕有蒸、炸二种,南方年糕除蒸、
总结概 括 写法指
爆竹声中一 岁除 春风送暖入 屠苏 千门万户曈 曈日 总把新桃换 旧符
放鞭炮的场 景 喝屠苏酒的 场景 迎接太阳、 迎接新一天 的场景 贴春联的场 景
过 春 节 的 大 画 面
总结概 括 小练笔
我们在写作文时,也 可以用场景描写的方法,
如写“课外活动”时,可
以由篮球场、足球场、排 球场等场景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