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日》课件PPT

合集下载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演示课件.ppt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演示课件.ppt
精选课件
措施 青苗法 均输法 募役法 农田水利法 方田均税法 市易法 保甲法 将兵法 改革科举制度 整顿太学
内容 青黄不接时政府低息贷款给农民

就近采购,节省货款和转运费等 以钱代役,地主也要征收

鼓励兴修水利发展农业

兵 重新丈量土地,按土地多少收税
设市易务收购滞销货物,待需要时出售
农户十家一保闲时练兵战时入军
材料五: 项目
商税 酒税
盐税 材料六:
景德年间 庆历年间
450(贯) 1975万(贯) 428万(贯) 1710万(贯)
355万(贯) 715万(贯)
宋人说:“历代 以来的一切苛捐 杂税,本朝都 有”。 精选课件
材料七:
1005年 澶渊 宋每年供给辽白银10万两、兄弟
之盟 绢20万匹 精选课件
相称
材料二:
90

80
82.6

70

60

50
40
35.8
43.2
( 单
30

20
19.3

10 0

精选课件

976年 997年 1021年 1048年
材料三:
材料四:
税收(万缗钱) 全年财政情况
太宗 2225
真宗 仁宗 15085 12625
余大半 余2407
精选课件
无余
英宗 11614 蚀1574
统•治者利益 初期改革比较重视吸取前朝灭亡 的教训,措施既兼顾民心又兼顾统治者的利 益。而中期改革由于触及到统治者的切身利 益,必然会遭到反对。
改革的支持力度 初期改革有强大的皇权做保障, 而中期改革缺乏这种权威。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古诗三首元日》PPT课件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古诗三首元日》PPT课件

饮屠苏 吃年夜饭,人们举杯同庆, 迎接新年的到来,餐桌上菜 品丰富,人们展望来年衣食 无忧,生活充足。
新桃换旧符 贴对联,表达一种美好的心 愿。
课文理解
1.《元日》这首诗中,用的最精炼传神的是哪个字(找出本 诗的诗眼)?
“暖”字是本诗的诗眼,用的最精炼传神。暖字既指诗中新 年到来,“春风送暖”,也寄托了作者渴望除旧革新,将新 政改革带来的温暖送入千家万户的美好愿望。
生字学习
生字学习
生字学习
课文理解
1.《元日》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你怎样理解“元”字?
元日就是今天的春节。 “元”在古代有开始的意思,“元日”即一年开始的日子, 就是农历正月初一。
课文理解
2.请同学们朗读古诗,思考一下诗中给我们描绘了古人过新 年时的哪些解
作者介绍
王安石文学成就很高,影响甚巨。他的 诗文颇多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体现 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其诗长于说理, 精于修辞,内容反映社会现实。词虽不多, 却风格高峻豪放,别具一格。散文雄健峭 拔,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存世。
相关背景
《元日》作于作者初拜相,正要进行新政改 革之时。为摆脱宋王朝面临的政治、经济危 机以及辽、西夏不断侵扰的困境,1068年, 王安石被宋神宗召见,随即上书主张变法, 次年任参知政事,主持变法。同年新年,王 安石联想到变法伊始的新气象,有感而发, 创作了此诗。
词语学习
元日:指农历正月初一。 屠苏:屠苏草泡的酒,一般在元日饮用, 据说可以祛除瘟疫。 曈曈:太阳刚出来时光辉灿烂的样子。 桃符:古代挂在大门上的两块绘有神像的 桃木板,意在祈福灭祸。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北宋 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 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 西)人。宋仁宗庆历二年中进士 后,曾任过地方官,后任参加政 事、宰相等职。世称荆公。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语文9《古诗三首》示范优质课课件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语文9《古诗三首》示范优质课课件
课堂小结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 维
第3课时
王维(约701—761),字摩诘。唐代诗人、画家。在中国诗歌史上,他以擅长描写山水田园等自然风景著称。他的山水田园诗多表达流连山水的闲情逸致和闲居生活中的萧散情趣,喜欢刻画宁静幽美的境界。 主要作品:《鸟鸣涧》《山居秋瞑》《竹里馆》《送元二使安西》《使至塞上》等。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作者简介
听朗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节奏,再试着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初读古诗
清 明[唐]杜 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 明[唐]杜 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独”指出了诗人孤身一人客居异乡,内心非常孤独与寂寞。两个“异”字更加深了这种孤独之感,虽然身处热闹繁华的长安,可是身边没有一个亲人,这份热闹与繁华终究不属于自己这个异乡人。
品读古诗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诗意:远远想到兄弟们身佩茱萸登上高处,也会因为少我一个而生遗憾之情。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清明》。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朗读示例: 元 日 清 明爆竹/声中/一岁除△, 清明/时节/雨纷纷,春风/送暖/入屠苏△。 路上/行人/欲断魂。千门/万户/曈曈日, 借问/酒家/何处有?总把/新桃/换旧符△。 牧童/遥指/杏花村。
品读古诗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诗意: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家家门上的桃符都换成了新的。
品读古诗
曈曈
形容太阳出来后天色渐亮的样子。
新桃换旧符
用新桃符换下旧桃符。桃符是古代新年时悬挂于大门上的辟邪门饰,春联的前身。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9 古诗三首 元日-人教部编版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9 古诗三首  元日-人教部编版



爆 竹声 中 一 岁 除 ,

春 风 送 暖 入 屠 苏。
“入”字有多种意义,在 “春风送暖入屠苏”这句诗中 是什么意思呢?
(1)进去。 (2)参加。 (3)收入。 (4)畅饮。

瞳瞳日


桃符,用桃木制成, 上面绘有神像。农历正月 初一时,古人把桃符悬挂 在门旁,用来驱鬼镇邪。


元日
(宋 )王安石
爆 竹/ 声 中 /一 岁 除 ,
春 风/ 送 暖 /入 屠 苏 。
千 门/ 万 户 /曈 曈 日 ,
总 把/ 新 桃 /换 旧 符。
一、选择题
古诗《元日》描绘了( A )时欢乐祥和的情景。 A.春节 B.端午节 C.重阳节
二、比一比,再组词。 爆(爆竹 ) 屠(屠苏) 符(符号) 暴(暴雨) 暑( 暑假) 筏(竹筏)

梅花
(宋)王安石
墙 角 数 枝 梅,
凌 寒 独 自 开。
遥 知 不 是 雪,
为 有 暗 香 来。
1、不要做刺猬,能不与人结仇就不与人结仇,谁也不跟谁一辈子,有些事情没必要记在心上。 2、相遇总是猝不及防,而离别多是蓄谋已久,总有一些人会慢慢淡出你的生活么,但并不是谁都有勇气表达出来。渐渐才知道,心口如一,是一种何等的强大! 4、有些路看起来很近,可是走下去却很远的,缺少耐心的人永远走不到头。人生,一半是现实,一半是梦想。 5、你心里最崇拜谁,不必变成那个人,而是用那个人的精神和方法,去变成你自己。
爆 竹声 中 一 岁 除 ,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 把 新 桃 换 旧 符。

总千


9《古诗三首》 第1课时 元日 课件-语文三年级下册(部编版)

9《古诗三首》 第1课时 元日 课件-语文三年级下册(部编版)

吃粽子、赛龙舟 赏月、吃月饼
农历八月十五
看花灯、吃元宵
农历正月十五 放鞭炮、吃年夜饭、拜年
启发思维,快乐学习
同学们,下课!
课文解析

图 背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课文解析
说一说:《元日》一诗体现了哪些节日特点?表现了作者什 么精神?
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 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充满欢快及积极向上的 奋发精神。
课文解析
农历五月初五 农历正月初一
课文解析
初升时光亮而 温暖的太阳。
千门万户曈曈日,
课文解析
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是个压缩省略的句式,“新 桃”省略了“符”字,“旧符”省略 了“桃”字,交替运用,这是因为七 绝每句字数限制的缘故。 诗意:都是用新桃符替换了旧桃符。
课文解析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诗意:太阳初升,天色渐亮,照 耀着千家万户,人们忙着取下旧桃符, 换上新桃符。
结构:上下 音序:F 部首:竹 组词:旧符 护身符
造句:古代人们用桃符挂 在门口祈求平安。
字词通关
屠:尸+者 加一加 苏:艹+办
符:⺮+付
香苏草
练习书写
头正 身直 手平
足安
掌口椭圆 三指合围 笔高一寸 小指作支点
笔杆倾斜50度 笔靠指根
掌心空虚
学习任务四
课文解析
课文解析
去。
爆竹声中一岁除
在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中,旧的 一年过去了,新的一年来到了。
核心素养
文化自信:了解中国优秀传统节日,增长知识,彰显文化, 弘扬传统。 语言运用:能借助注释了解诗句的意思,描述诗中的节日情景。 思维能力:能想象节日情景,感受节日气氛,体悟作者情感。 审美创造: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了解节日风俗,感受传统节日的魅力。

王安石《元日》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ppt课件

王安石《元日》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ppt课件

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写,
表达了作者对新生活的美好愿 望及对国家和人民的美好祝福。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 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
应是嫦娥掷与人。


译文 零落的桂花瓣,如同一颗颗玉珠从月亮下边撒落 下来; 拾起殿前的桂花,花瓣带着露珠更显湿润。 到现在也不知道天上发生了什么事, 这桂花大概是嫦娥撒下来给予众人的吧。
桃符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 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 换上新的桃符。
写作背景

此诗作于诗人当上宰相开始推行新政时。 1067年宋神宗继位,起用王安石为江宁 知府,为摆脱宋王朝所面临的政治、经 济危机以及辽、西夏不断侵扰的困境, 1068年,王安石上书主张变法并主持变 法。同年新年,王安石见家家忙着准备 过春节,联想到变法开始的新气象,有 感创作了此诗。



注释 天竺寺:今称法镜寺,位于灵隐山(飞来峰)山麓。 桂子:桂花。 露华新:桂花瓣带着露珠更显湿润。
此诗并不如其它描写中秋诗作一般凄 凉,凋零,或是惆怅、哀绵。联系诗作背 景得知诗人前一年高中进士,此时正在东 游之中,也正是诗人意气风发之时,全诗 便理所当然的轻松,毫无忧愁。 虽只描写了一幅“夜赏月桂图”,却 让我们得知民俗——中秋必看月赏桂,这 也是八月十五中秋节的重要活动,使得诗 的节气扑面而来。

元日
王安石
bào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tóng

《元日》探究学习课件

《元日》探究学习课件

谁“暖”?
作者“暖”: 新法推行成功。
这是一个成功者的快乐,这是一个心 系天下的智者传递过来的温暖。
《元日》通过描绘过年时的种 种习俗,表现了人们的欢乐心情, 抒发了作者对革新变法胜利的的喜 悦之情。
运用拓展:
和煦的阳光普照大地,家家户户忙着张贴 大红春联。当你沉浸在这祥和的气氛中, 你想到的诗句是: , 。 这首诗诗“唐宋八大家”之一的( )写的《 》,描写了他在 这一 天看到的有趣的风俗,如: 、 和 。
元 日 (宋)王安石 爆 竹/ 声 中 /一 岁 除 ,
春 风/ 送 暖 /入 屠 苏 。 千 门/ 万 户 /曈 曈 日 ,
总 把/ 新 桃 /换 旧 符。
自学提示: 采用结合注释、联系诗句、观察 插图等方法来理解题目、词语和诗句的 意思。试着说说每句诗的意思,不理解 的地方打上问号。
爆竹声中一岁除:在阵阵鞭炮声中一年又 过去了。 春风送暖入屠苏:人们迎着送暖的春风, 开怀畅饮屠苏酒。 “千门万户曈曈日”:千家万户迎来了初 升的太阳。 总把新桃换旧符:人们取下旧桃符,换上 新桃符。
解疑合探 :
同学们再读读这首诗,诗中向我 们描绘了古人过新年时的哪几幅 画面?
爆竹声中一岁除。
放鞭炮
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
春风送暖入屠苏
喝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迎红日 初升的太阳把它的明亮耀眼的光辉洒向千家万 户,人们都出门来迎接朝阳。
总把新桃换旧符
换桃符
人们把旧的桃 符取下来,换 上新的桃符。
作业 : 背一背,填一填
和煦的阳光普照大地,家家户户忙着张贴大 红春联。当你沉浸在这祥和的气氛中,你想到的 诗句是: , 。 这首诗诗“唐 宋八大家”之一的( )写的《 》,描 写了他在 这一天看到的有趣的风俗,如: 、 和 。

语文《元日》公开课课件PPT

语文《元日》公开课课件PPT

“春风送暖入屠苏。”
次句描写人们迎着和煦的 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
在诗中我看到了: 放鞭炮的场景。 喝屠苏酒的场景
“千门万户曈曈日,”
曈曈:太阳刚初时光亮 耀眼的样子。
“千门万户曈曈日,”
第三句写旭日的光辉普照 千家万户。用“曈曈”表现 日出时光辉灿烂的景象,象 征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
在诗中我看到了: 放鞭炮的场景。 喝屠苏酒的场景 映曈曈日的场景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本诗写于王安石变法的当年春 节,王安石想通过变法让新法 替代旧法,让老百姓辞旧迎新, 让国家辞旧迎新。这就是一位 一心为民,一心为国的宰相。
通过本诗的学能习我们不仅 感受到过春节时热闹非凡,辞 旧迎新的场景,也能感受到作 者改革旧法,祛除时弊的高兴 心情。
春 节
“元”,开始的意思。“元日”,新年的 第一天。
“元日”,农历正月一日, 即“春节”
我会读
爆 (bào) (爆竹) 屠 (tú) (屠户) 曈 (tóng)(曈曈) 换(huàn)(转换)
符 (fú) (符号)
我会写
爆苏换符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 读准节奏
千门 ∕万户 ∕瞳瞳日, 总把 ∕新桃 ∕换旧符。
你从那 些地方 感受到 暖意?
在鞭炮声中 在屠苏酒中 在曈曈日中 春风送暖中
在作者的心中除了辞 旧迎新,还有别的意 思吗?
课外拓展
王安石:(1021— 1086)字介甫,晚号半 山,抚州临川(今江西抚 州)人。21岁中进士,当 过十多年地方官,曾于宋 神宗时担任宰相推行变法 改革,是北宋著名有名的 政治家、文学家,“唐宋 八大家”之一。
“爆竹声中一岁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爆竹声中一岁除
喝屠苏
屠苏:屠苏酒,古代习俗,大年初一全 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 避瘟疫,求得长寿。
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
春风送暖入屠苏
迎红日
曈曈:太阳初升时光亮耀眼的样子。
千门万户曈曈日 旭日的光辉普照前几万户
用“曈曈”表现日出时光辉灿烂的景象,象征无限美好的前 景
换桃符
桃符:在桃木板上写上 神灵的名字,悬挂门旁, 用来压邪。后来,演变 成春联。
总把新桃换旧符 人们把旧的桃 符取下来,换 上新的桃符。
元 日
(宋)王安石
爆 竹 声 中 一 岁 除 ,渲染了节日热闹
的气氛
春 风 送 暖 入 屠 苏 。 千 门 万 户 曈 曈 日 , 象征了美好的前景 总 把 新 桃 换 旧 符。 万象更新
放鞭炮的热闹 长一岁的快乐 春风送暖
屠苏的力量 曈曈日
谁“暖”?
作者“暖”: 新法取得成功。
在王安石担任宰相之后,积极 推行新法,《元日》就写于这一年 的春节。在他的心目中,新的国家 政策好像春风浩荡,阳光普照,一 定会给国家带来了欣欣向荣、人民 安居乐业的新气象,此时此刻,王 安石的心情怎能不兴奋、不激动的 、不暖呢?
• “元”在字典中的解释有以下六种,你 认为在这里是哪种解释? • (1)开始的,第一。 • (2)为首。 • (3)主要、根本。 • (4)元素。 • (5)构成一个整体的。 • (6)货币单位。
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25、元 日王安石
联春贴
挂 灯 笼
王安石, 北宋著名的 思想家、政 治家、文学 家、,被誉 为“唐宋八 大家”之一。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 感
对新的一年充满希望
的情
再读诗文
一边读一边品味文字给你的感受。 诗中的哪个字最能体现大家过新年 的感受?
元 日 (宋)王安石
爆 竹/ 声 中 /一 岁 除 ,
春 风/ 送 暖 /入 屠 苏 。 千 门/ 万 户 /曈 曈 日 ,
总 把/ 新 桃 /换 旧 符。
交流讨论
“暖意”何处来?从诗中找一找
千 门/ 万 户 /曈 曈 日 ,
总 把/ 新 桃 /换 旧 符。
请同学们再读读这首诗,诗 中向我们描绘了古人过新年时的 哪几幅画面?
放鞭炮
据说,古代人们把竹子放在火上烤会发 出很大的响声,人们借此来吓跑野外的猛兽。
后来在火上烧烤竹子,就渐渐演变成在 过年的时候燃放爆竹,去除过去一年里的各 种灾祸、病痛等,新的一年就能平平安安, 健健康康。
初读要求:
• 把整首诗读通、读顺。
• 通过自己的朗读,试着把诗的节律画出来 。 • 边读边把不懂的字或词用圈圈起来。
我会读

(bào) (爆竹)

曈 符
(tú)
(屠苏酒)
(tóng)
(曈曈日)
(fú)
(桃符)
元 日 (宋)王安石
爆 竹/ 声 中 /一 岁 除 , 春 风/ 送 暖 /入 屠 苏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