逄锦聚《政治经济学》(第4版)课后习题详解(10第十章 资本主义条件下的企业)

逄锦聚《政治经济学》(第4版)课后习题详解(10第十章 资本主义条件下的企业)
逄锦聚《政治经济学》(第4版)课后习题详解(10第十章 资本主义条件下的企业)

逄锦聚《政治经济学》(第4版)

第十章资本主义条件下的企业

课后习题详解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

1.企业制度

答:企业制度是指企业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结合的社会形式,是调节企业内工人与工人、资本家、企业家之间关系的各种社会规则。企业制度是一个多层次的制度体系,包含以下内容:

(1)企业的产权结构和财产关系。主要指企业原始所有权结构和出资方式、财产的占有状况、权益实现状况企业资产的支配权如何行使、出资者参与经营的程度以及出资者所有权与企业资产支配权的关系。

(2)与企业产权结构相适应的企业组织结构。主要指出资者、经营者以及生产者之间的制约、制衡的组织关系。

(3)财产责任及决策权限的相关规则。主要指不同的产权主体在企业整体发展和日常经营中的决策权限和相应责任的划分。

2.虚拟企业[中央财经大学2012研]

答:虚拟企业是指某一企业或若干企业以一种或多种的优势资源为核心,为实现特定的企业目标,仅保留企业中最关键的功能和职能部门,而将其他的功能和职能虚设,实现资源的最佳组合而建立起来的企业组织。虚拟企业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网络虚拟企业,主要是指利用因特网和信息技术、电子货币等先进技术手段,提供商品和服务;

(2)品牌型虚拟企业,主要是指以商品和服务品牌资源为核心,而虚拟掉生产等部分职能的企业;

(3)联盟型虚拟企业,主要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具有资源优势互补的企业,为实现共同的战略目标,通过各种协议、契约结成的利益风险共享的松散型联合体。

3.利益相关者

答:利益相关者是指在某一企业里享有一种或多种利益关系,并与企业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个体或群体。在现代商业社会中,有众多的个体或群体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从多元化的社会和企业本身也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看,对企业经营拥有法定的利益或权利要求的,一是内部相关者,包括股东和雇员;二是外部相关者,包括消费者、供应商、社区成员和政府等。从企业治理的角度引入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意义在于,管理层在做出经营决策时,除了保证投资者即股东的利益和投资回报外,还要充分考虑其他相关者的利益或权利要求,以实现各方利益的均衡。

二、问答题

1.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论述资本主义企业制度的特征。

答:(1)从生产力的组织形式看,资本主义企业制度经历了简单协作、工场手工业和机器大工业三个生产力的发展阶段,与此相适应,资本主义企业制度也逐步形成了从个人业主制向公司制和其他社会化程度较高的企业制度的过渡。资本主义企业的历史起点,首先与简单协作相关。在简单协作的场合,互不依赖的单个劳动转化为一个结合的社会劳动过程,对生产力的促进起着重大的作用。在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发展阶段,分工协作这种新的生产组织形式进一步发挥了协作劳动的社会生产力。当分工协作过渡到机器大工业以后,资本主义工厂制度得以确立。以机器大工业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工厂一开始就要求较大的批量生产和分销,要求较大的资本的集中,单个资本的企业或业主制必然发展到以联合资本为特征的现代企业形式。

(2)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来看,资本主义企业制度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上的,它具有以下一些基本特征:

①资本主义企业是以资本与雇佣劳动的交换或劳动力的自由买卖为前提的。也就是说,资本主义企业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即:一方面,劳动力获得了人身自由,能够自由支配自己的劳动能力,自由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另一方面,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广泛分离,生产资料归资本家占有,劳动者只有靠出卖劳动力才能与生产资料相结合。

②资本主义企业的治理结构是以资本所有权为中心的,作为资本的所有者,资本家拥有对企业进行监督和指挥的绝对权力,这种权力是资本所有权中派生出现的,是资本的属性和职能。作为被资本家购买的特殊商品,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和指挥下劳动,服从资本家的意志。

③资本主义企业的分配制度是以剩余价值规律为基础的,它的基本特点是:生产出来的产品属于资本家,而不属于工人,其中一部分产品价值作为劳动力的价值支付给工人,超出劳动力价值以外的剩余价值归资本家占有,尽可能多地占有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

2.为什么说“两权分离”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所有制的本质?

答:(1)“两权分离”的含义

现代股份公司产权关系的特征就是资本所有权与控制权(经营权)的分离。对在股份公司中,马克思对资本所有权与使用权即资本职能的分离进行了深刻分析。股份公司实际上发生了两种不同的“两权分离”过程:第一是真实资本与所有权资本的分离。第二是管理职能与所有权职能的分离。

(2)“两权分离”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所有制的本质

股份公司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意味着股东对公司经营活动、财产处置的实际控制力降低,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权控制力已经不存在。在公司的治理结构中,索取企业剩余利润仍然是资本的本性,在股东利益最大化的驱使下所有权形成对经营权的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直接控制就是股东通过股东大会行使选举权和投票权,决定公司选择经营者、资本变动、资产受益等重大事项;间接控制就是通过外部竞争性的经理市场、产品市场和资本市场实现对经营者行为的监督约束和经营绩效的评价。在这种制度安排中,私人所有权仍然是构成公司中所有者对经营者激励约束的重要基础。

因此,股份制的出现,虽然适应了生产社会化的发展,提高了资本社会化的程度,改变了资本主义企业制度的内部结构;但是它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企业制度的本质,也

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

3.当代高新技术条件下,资本主义企业组织形式发生了哪些变化?

答:在当代高新技术条件下,资本主义企业组织形式发生了如下变化:

(1)企业组织结构扁平化。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知识经济和网络技术的推动下,企业正在从自上而下实现纵向命令传递和控制的多层级的管理转向减少中间层次的扁平式的结构。删除、减少中间管理层,缩短企业内部上下级之间的距离,组织结构扁平化不但在技术上可行,而且已在许多企业中实现。在这种企业中,企业员工之间、领导与员工之间的信息交流,主要是通过横向交流和跨级交流来实现的。

(2)企业组织小型化。在现代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与企业组织结构扁平化、网络化和多样化要求相适应的是企业规模的小型化。面对市场竞争,许多大公司正在通过分离、剥离或授权的方式使自己的经营实体小型化;为了提高竞争能力,许多大公司通过企业生产经营的流程再造进行“减肥”,压缩组织层次,砍掉非核心业务,将自己的资源集中到创造较高价值、拥有独特优势的核心业务上;为了降低成本,大公司通过提高企业的自动化、智能化的水平来减少雇员,通过建立战略联盟或业务外包来降低自己的投入和减少涉足的领域。在未来经济中,与拥有多层级、多功能、涉及多领域的大企业相比,规模小的、专业化高的小企业反而有竞争力。

(3)虚拟企业的出现。虚拟企业是指某一企业或若干企业以一种或多种的优势资源为核心,为实现特定的企业目标,仅保留企业中最关键的功能和职能部门,而将其他的功能和职能虚设,实现资源的最佳组合而建立起来的企业组织。

4.为什么说职工持股和股票期权制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种局部调整?

答:(1)实行职工持股、利润分享和股票期权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种局部调整,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资本主义企业中劳资双方的利益矛盾。主要表现在:

①随着西方国家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重、工作时间的减少和各种福利的增加,劳动力供给已成为一个不容企业家忽视的问题。同时,伴随着技术进步速度的不断加快,掌握先进技术知识的专业人才已成为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资本虽然仍然是保证企业经营的必要条件,但其重要性正在逐步下降。如何保证企业员工的稳定,激发其持久的创造力和积极性已成为企业的头等大事,雇员持股计划和股票期权为此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

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中的企业职工现在更为关注的是社会的、尊重的或自我实现的需求,满足这些需求能够带给他们较大的激励。拥有企业股份使职工由单纯的被雇佣者变为企业的股东,依据股东身份可以参与公司事务,对以上三种需求的满足提供了一定的客观条件,故较受职工欢迎,其激励作用也较明显和持久。

(2)但是,雇员持股和利润分享并没有改变私有财产制度以及资本与劳动之间的根本关系。雇员持股和利润分享扎根于资本主义的政治和文化结构之中,是社会各派力量相互斗争和妥协的产物。雇员和资本所有者之间的契约关系并没有改变资本索取剩余价值的权利。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缺陷和这种经济制度的不合理性是不会通过职工个个都成为企业的股东就能够消除的。

可见,职工持股和股票期权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种局部调整,它们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雇佣劳动的本质。

以上内容为跨考网整理的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答案解析的一部分,限于篇幅原因,如果同学还想获得更多经济学课后习题资料,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平台索要经济学考研资料,你想要的资料都在这儿→jjxkyzs。想了解经济学考研高分的秘密吗?请点击>>>:经济学考研解题技巧

跨考经济学考研辅导提醒您:成功的原因千千万,失败的原因就那么几个,加入我们的经济学考研交流群,考研经验交流,规避风险,锁定名校一次进!

【状元学长分享】2017央财行管考研逄锦聚《政治经济学》重点笔记

政治经济学逄锦聚 第四章资本及其循环和周转 (本章每年必有题出现,大题小题都有可能,重点在资本循环和 周转这一块) 一、名词解释 1、资本P69★★ ①资本是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是价值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不断的在运动中谋求自身增殖的价值。 ②资本是一种运动,不是物体,它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③资本是一个历史的范畴。 ④资本的基本特点:增殖性、运动性、返还性、风险性。 2、无形资产★★★★★(已不是课后题) ①是指市场主体所占有和使用的以知识形态存在的特有经济资源,它可以较长期的为该主体提供一定的特殊权利,或有助于该主体取得一定的收益,通常包括: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版权等; ②无形资产的主要特点是: ⑴具有非实物形态; ⑵它的存在使占有者或使用者借以取得单凭有形资产无法获得的收益; ⑶可有偿转让,某些无形资产还可以无限次向多个使用者重复转让使用权; ③无形资产的估价主要依据其潜在的获利能力,随着市场的扩大和竞争的加剧,围绕无形资产开展的经营和竞争显得越发重要, 3、剩余劳动(已不是课后题) ①是指一定时期内劳动者的劳动中超出必要劳动的部分,它会受工作日长短和劳动生产率变化的影响; ②剩余劳动是劳动生产率提高的产物,是社会进步的重要物质基础; ③在资本所有权和劳动力所有权相分离且劳动力进入市场的情况下,剩余劳动采取了剩余价值的形式。 4、生产成本P72 ①就是为生产商品和实现资本的价值增殖而发生的资本耗费; ②生产成本的范畴对于企业经营具有重要意义:

⑴生产成本构成了企业产品出售价格的最低界限,也是衡量企业盈亏的界限,对于企业经营管理决策有重要影响; ⑵生产成本是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⑶生产成本也影响着企业持续发展的潜力; ⑷此外,生产成本的回收状况,也关系到企业对原有正常生产规模的维持能力; 5、资本积累(重点!)★★★★★ ①在扩大再生产需要增加投资的情况下,把剩余价值即利润转化为资本,使资本规模得以扩大的过程,叫做资本积累;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②资本积累是资本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剩余价值或利润是资本积累的唯一源泉; ③资本积累的动因是资本增殖和市场竞争; ④资本积累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利润率、预付资本的大小、生产要素效率的提高、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差额、积累率等。 6、资本积聚(06名解,3分) ①资本积累引起了资本积聚。 ②资本积聚是指单个资本依靠自身的积累来使实际资本在价值形态和生产要素形态上实现量的扩大。 ③资本积累是资本积聚的前提和基础,资本积聚则能通过资本规模的扩大来增强资本积累的能力。 7、资本集中P73★★★★★ ①是指把若干个已有的、规模相对较小的资本合并重组为规模较大的资本; ②资本集中的主要途径有:并购、联合和发行股票、债券等。 ③资本集中的两个杠杆:竞争与信用。 8、风险投资(重点!)P76★★★★★ ①风险资本的运营即风险投资,是资本经营的一种特殊类型。风险投资就是将资本投向蕴含高风险、高收益和高成长可能性的中小型高技术企业或项目,并以一定方式介入该企业或项目的管理和运行,在取得成功后既获得资本的高额增殖又实现资本回收的投资行为。 用于风险投资的资本通常是通过一定机构和方式向社会各类机构和个人筹集,因而风险投资也是融资行为和投资行为的结合。经营风险资本的机构和个人就是风险投资者。 ②与一般的资本经营相比,风险投资的主要特点是: ⑴投资对象是高技术,新兴产业的企业或项目,因而是一种具有创新效益的资本。 ⑵追求未来高额资本收益并主动承担高风险。 ⑶在投资的同时往往也参与管理或提供辅导、咨询等服务,目的是降低投资的风险。 ⑷具有资本主动退出的要求和机制。 9、资本循环P78★★★★★(99年简答10分,02年简答6分)

逄锦聚《政治经济学》章节题库(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圣才出品】

第13章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一、名词解释 创新 答:创新是指对旧事物的变革和新事物的创立,泛指一切创造性的活动。从大的方面说,有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等。创新概念的起源可追溯到1912年美籍经济学家熊彼特的《经济发展概论》。熊彼特在其著作中提出:创新是指把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结合”引入生产体系。它包括五种情况:引入一种新产品,引入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开辟一个新的市场,获得原材料或半成品的一种新的供应来源,新的组织形式。熊彼特的创新概念包含的范围很广,如涉及到技术性变化的创新及非技术性变化的组织创新。 二、辨析题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的物质基础是生产社会化。 答:此说法不正确。理由如下: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生产过剩的危机。资本主义生产过剩的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所特有的一种现象。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爆发的物质基础是固定资本更新。固定资本的更新,是指用新的先进的固定资本去替换旧的落后的固定资本。马克思说:“资本投下的时期是极不相同和极不一致的,但危机总是大规模新投资的起点。因此,就整个社会考察,危机又或多或少地是下一个周期的新的物质基础。”固定资本更新之所以能够成为经济危机周期性发生的物质

基础,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固定资本的大规模更新为暂时摆脱危机,促进复苏和高涨阶段的到来准备了物质条件。当经济进入停滞阶段,出于竞争的需要,资本家开始了新一轮投资,对原有设备进行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并大量增加新的技术含量更高的技术设备。大规模的投资带动了经济的增长,从而使生产摆脱危机,但是,随着经济的复苏,投资以加速的方式进行,把经济迅速推向繁荣的极限,从而为下一次经济的全面失衡创造了条件。 (2)固定资本的大规模更新在推动了生产增长的同时,又为下一次危机的到来准备了物质条件。大规模的技术更新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更进一步的层次上激化创造了条件,这表现在:一方面,新的、效率更高的技术设备的采用,进一步推动了生产社会化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日益提高的资本有机构成使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或绝对减少,这又进一步推动了相对过剩人口的增加,从而使劳动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进一步减少。这两方面因素的发展,使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日趋尖锐化,并孕育着下一次危机的到来。 三、简答题 1.资本积累的原因和途径。 答:资本积累是指在扩大再生产需要增加投资的情况下,把剩余价值(利润)转化为资本,使资本规模得以扩大的过程。 (1)资本积累的原因 实现价值增殖是资本的本质要求,它是决定资本积累的内在因素。资本积累本质上是把资本的增殖转化为实现资本进一步增殖的手段。激烈的市场竞争迫使在市场上运营的资本扩大自身规模,以便提高其竞争力;这种外在的竞争压力会转变为内在的资本积累的动力。资本增殖和市场竞争,不仅都是资本积累的动因,而且二者也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

10.第十章 习题解答

第十章 波动光学 选择题 10—1 两个LC 无阻尼自由振荡电路,它们的自感之比12:1:2L L =.电容之比 12:2:3 C C =,则它们的振荡频率之比12:νν为 ( C ) (A) 13; (B) 3 (C) 3; (D) 3. 10—2 平面电磁波的电场强度E 和磁场强度H ( C ) (A) 相互平行,相位差为0; (B)相互平行,相位差为π2 ; (C) 相互垂直,相位差为0; (D)相互垂直,相位差为 π2. ( 10—3 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若双缝间的距离稍微增大一点,其他条件不变,则干涉条 纹将 ( A ) (A) 变密; (B) 变稀; (C) 不变; (D) 消失. 10—4 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为了使屏上的干涉条纹间距变大,可以采取的办法是 ( B ) (A) 使屏靠近双缝; (B) 使双缝的间距变小; (C) 使双缝的间距变大; (D) 改用波长较小的单色光入射. 10—5 如图所示,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屏幕E 上的P 处是明纹.若将缝2S 盖住,并在 1S 、2S 连线的垂直平分面上放一平面反射镜M ,其它条件不变,则此时 ( B ) (A) P 处仍为明纹; (B) P 处为暗纹; (C) P 处光强介于明、暗纹之间; # (D) 屏幕E 上无干涉条纹. 10—6 真空中波长为λ的单色光,在折射率为n 的透明介质中,从点A 沿某路径传播到 点B ,其相位的变化为3π,则路径AB 的光程为

( A ) (A) 1.5λ; (B) 1.5n λ; (C) 3λ; (D) 1.5n λ. 10—7 在透镜上镀一层折射率为n (比透镜的折射率大)的透明介质薄膜,要使波长为λ 的单色光增加透射,薄膜的最小厚度应为 ( B ) (A) 4n λ ; (B) 2n λ ; (C) n λ; (D) n λ. 10—8 波长为λ的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到宽度为b 的单缝上,衍射图样中第一级暗纹的 衍射角为o 30,则单缝宽度b 的大小为 ( C ) (A) 2 λ; (B) λ; (C) 2λ; (D) 3λ. 10—9 在单缝夫琅禾费衍射中,单缝宽度为2000nm ,入射光的波长为500nm .对于衍 射角为o 30的衍射光而言,单缝处波面被划分成半波带的数目为 ( C ) — (A) 2; (B) 3; (C) 4; (D) 5. 10—10 在光学仪器中,将透镜的孔径增大一倍,入射光波长减小一半,则其分辨率是原来 的 ( D ) (A) 1倍; (B) 2倍; (C) 3倍; (D) 4倍. 10-11 一束平行白光垂直照射到透射光栅上,所得到的一级光谱按衍射角从小到大排列 的顺序是 ( A ) (A) 紫黄红; (B) 红紫黄; (C) 黄红紫; (D) 红黄紫. 10—12 波长为550nm 的单色光垂直入射到光栅常量为6210m -?的光栅上,能够观 察到的谱线的最高级次为 ( B ) (A) 2; (B) 3; (C) 4; (D) 5. 10—13 两个偏振片叠在一起,它们偏振化方向之间的夹角为o 30.当自然光入射时,出射 光强与入射光强之比为 ( D ) (A) 18; (B) 34; (C) 14; (D) 38 . 10—14 一束光是自然光和线偏振光的混合光,让它垂直照射到偏振片上,若以入射光为 轴旋转偏振片,测得出射光强的最大值是最小值的5倍,则在该入射光中,自然光与线偏振光的 光强之比为 ( B ) —

物流采购管理复习试题和答案解析

物流采购管理复习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二、 1.由采购单位选出供应条件较为有利的几个供应商,同他们分别主行协商,再确定合适的供应商。这种供应商选择方法称做(??? )。 三、 A.直观判断法?? B.评分法??? C.采购成本比较法??? D.协商选择法 2.将采购得到的货物运进自己仓库的全过程的实施方案战略,属于(??? )。 A.进货战略?????? B.采购品种战略?? C采购方式方案战略??? D.订货谈判战略 3.对于进货难度和风险大的进货任务,首选的进货方式是(?? )。 A.委托第三方物流公??? B.供应商送货方式?? C.用户自提进货方式??? D.程度均等 4.对于进货难度小和风险小的进货任务,首选的进货方式是(?? ) A.委托第三方物流公?? B.供应商送货方式?? C.用户自提进货方式?? D.程度均等 5.在市场上,存在的供大于求的物品称为(?? ) A.常规品?? B.紧缺品??? B.单一品种?? D.联合品种

6.在市场上,存在的求大于供的物品称为(?? ) A.常规品? B.紧缺品?C单一品种? D.联合品种 7.预先确定一个订货点和一个订货批量,然后随时检查库存,当库存下降到订货点时,就发出订货,订货批量的大小每次都相同。这种采购模式称为(??? )。 A.定期订货法采购??? B.定量订货法采购? C .MRP采购模式??? D.JIT采购模式 8.预先确定一个订货周期和一个最高库存水准,然后以规定的订货周期为周期,周期性地检查库存,发出订货,订货批量的大小每次都不一定相同,订货量的大小都等于当时的实际库存量与规定的最高库存水准的差额。这种采购模式称为(??? )。 A.定期订货法采购??? B.定量订货法采购? C .MRP采购模式??? D.JIT采购模式 9.应用于生产企业,是由企业采购人员采用应用软件,制订采购计划而进行采购的模式,称为(??? )。 A.定期订货法采购?? B.定量订货法采购??? C. MRP采购模式?? D.JIT采购模式 10.一种完全以满足需求为依据,遵循5R原则的采购模式,称为(?? )。 A.定期订货法采购? B.定量订货法采购??? C.MRP采购模式??? D.JIT采购模式

逄锦聚《政治经济学》答案 第二篇(资本主义经济)

第二篇资本主义经济 第8章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和剩余价值的生产 一、概念题 1.资本 2.原始积累 3.雇佣劳动制度 4.劳动力商品 5.剩余价值 6.剩余价值率 7.不变资本 8.可变资本 9.剩余价值规律 二、问答题 1.如何理解“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结构是从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中产生的。后者的解体使前者的要素得到解放”? 2.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3.为什么说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4.剩余价值是如何生产出来的? 5.剩余价值生产包括哪两种基本生产方法? 6.为什么说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经济规律? 参考答案 一、概念题 1.资本 答:资本是指是能够增殖的价值,即经济活动中表现为生产要素或经营投入的价值,并可以产品形态和货币形态存在。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资本是指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它体现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生产关系。资本在物质内容上和现象上表现为一定数量的货币和生产资料。但货币和生产资料本身并不就是资本,只有当货币和生产资料用于剥削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而带来剩余价值时才成为资本。 现代意义上的资本是价值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不断地在运动中谋求自身增殖的价值。资本不仅是一种特殊的生产要素,同时也是市场经济运行的一种基本要素,对其他各种生产要素的组合发挥着重要作用。从物质形态看,资本可以表现为生产经营过程的一切要素,如生产资料、劳动力、专利和品牌等。但从本质上看,资本的运动是价值运动。上述物质形态只是资本的物质承担者。 任何社会经济制度下,任何形态的资本都具有的共性为增殖性、运动性、返还性和风险性的特点。资本的本性就是要在不断的运动中、在循环和周转中不停地增殖。按资本在生产剩余价值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资本可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按其周转方式,可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按其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不同领域的独立职能,可分为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和借贷资本;按产业资本在其循环中不同阶段所采取的形式,可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按其社会构成,可分为个别资本和社会资本;按其资金来源,可分为私人资本、国有资本和股份资本等。在现代经济学和人们日常使用中,资本的内涵扩大了,凡是能够增值的价值,都被视为资本。 2.原始积累 答:原始积累即资本原始积累的简称,是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前通过暴力使小生产

逄锦聚《政治经济学》(第6版)模拟试题及详解(一)【圣才出品】

逄锦聚《政治经济学》(第6版)模拟试题及详解(一) 一、名词解释 1.价值 答:价值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它反映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生产关系。价值是商品经济的特有范畴。 价值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商品与商品相交换,在表面看来,是一种物品同另一种物品相交换,是物与物的交换,但实质上是人们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商品是劳动产品,但不是任何劳动产品都是商品,只有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才是商品。价值是商品交换的内在基础。价值是由抽象劳动形成的,但劳动本身并不就是价值。不是人类劳动的任何生产性支出都会形成价值,只有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凝结在商品上的人类劳动才会形成价值。劳动形成价值,是商品经济关系赋予人类劳动的一种特殊社会形式。所以,价值是商品区别于其他劳动产品的决定性因素,是商品的本质属性,是商品经济最基本的范畴。商品价值是在物的掩盖下的商品生产者之间的一种社会经济关系,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点。 2.劳动对象与劳动资料 答:劳动对象指在劳动过程中,人们将劳动加于其上的一切东西。它是构成劳动过程的三个简单要素之一。如果没有劳动对象,就不可能有人们的生产活动。劳动对象分为两类:一类是没有经过劳动加工的自然物;另一类是经过劳动加工的原料。 劳动资料是生产过程中人们用以影响和改变劳动对象的一种结构复杂、范围广泛的物质系统。包括:直接作用于劳动对象的生产工具的系统、用以发动生产工具的动力系统和能源

系统、运输和辅助系统,以及为实现各种劳动资料的最佳结合所必需的信息传递系统等等。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系统。 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的总和构成了生产资料。 3.按劳分配 答:按劳分配指社会总产品在作了必要的扣除之后,按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有效劳动量来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的主要分配原则。按劳分配的主要内容有: ①按劳分配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劳动者对共同劳动的成果进行分配,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必须以参加劳动作为获取消费品的前提条件。 ②用于按劳分配的产品只是劳动者的必要劳动或称为自己的劳动所创造的那部分个人 消费品,而不是全部社会产品。社会产品中的生产资料依然归社会所有,社会还要从社会总产品中扣除用于社会和劳动者共同需要的部分,剩下的部分才在劳动者个人之间进行分配。 ③社会或集体以劳动作为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尺度,按照劳动者提供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这里作为分配依据的劳动,是社会必要劳动,在质上是被社会承认的、符合社会需要的劳动,在量上是社会平均劳动。 4.资本有机构成 答:资本有机构成是指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在生产过程中,一定的资本由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部分构成,这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数量比例关系。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是由生产技术发展水平的高低决定的,所以称为资本的技术构成。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例题练习及讲解

第一章第一节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1.1典型例题 例1:判断下列各组对象能否构成一个集合 (1)班级里学习好的同学 (2)考试成绩超过90分的同学 (3)很接近0的数 (4)绝对值小于0.1的数 答: 否 能 否 能 例2:判断以下对象能否构成一个集合 (1)a ,-a (2)12,0.5 答:否 否 例3:判断下列对象是否为同一个集合 {1,2,3} {3,2,1} 答:是同一个集合 例4:42=x 解的集合 答:{2,-2} 例5:文字描述法的集合 (1)全体整数 (2)考王教育里的所有英语老师 答:{整数} {考王教育的英语老师} 例6:用符号表示法表示下列集合 (1)5的倍数 (2)三角形的全体构成的集合 (3)一次函数12-=x y 图像上所有点的集合 (4)所有绝对值小于6的实数的集合 答: (1)},5z k k x x ∈={ (2){三角形} (3)(){}12,-=x y y x (4){} R x x x ∈<<-,66

例如7:用韦恩图表示集合A={1,2,3,4} 答: 例8:指出以下集合是有限集还是无限集 (1)一百万以内的自然数; (2)0.1和0.2之间的小数 答:有限集;无限集 例9:(1)写出x^2+1=o 的解的集合。 (2)分析并指出其含义:0;{0};?;{};{?} 答:(1)?; (2)分别是数字零,含有一个元素是0的集合;空集;空集;含有一个元素是空集的集合。 1.1 随堂测验 1、{x^2,x }是一个集合,求x 的取值范围 2、集合{} 2,1,2--=x x A ,{}2,12,2---=x x B ,A 、B 中有且仅有一个相同的元素-2,求x. 3、指出下列对象是否构成集合,如果是,指出该集合的元素。 (1)young 中的字母; (2)五中高一(1)班全体学生; (3)门前的大树 (4)漂亮的女孩 4、用列举法表示下列集合 (1)方程()()0422 =--x x 的解集;

数字电子技术第10章节自测练习跟习题解答

自测练习 1.获得矩形脉冲的方法通常有两种:一种是();另一种是()。 2.触发器有()个稳定状态,分别是()和()。 3.单稳态触发器有()个稳定状态。 4.多谐振荡器有()个稳定状态。 1.用脉冲产生电路直接产生;对已有的信号进行整形产生。 2.2,0,1 3.1 4.0 自测练习 1.多谐振荡器()(需要,不需要)外加触发脉冲的作用。 2.利用门电路的传输延迟时间,将()(奇数,偶数,任意)个非门首尾相接就构成一个简单的多谐振荡器。 3.多谐振荡器的两个暂稳态之间的转换是通过()来实现的。 f)决定。4.石英晶体振荡器的振荡频率由()(R,C,晶体本身的谐振频率 s 5.石英晶体振荡器的两个优点是()和()。 1.不需要 2.奇数 3.R、C的充放电。 f。 4.晶体本身的谐振频率 s 5.频率精确,稳定性好。 自测练习 1.单稳态触发器有()个稳定状态和()个暂稳态。 2.单稳态触发器(需要,不需要)外加触发脉冲的作用。 3.单稳态触发器的暂稳态持续时间取决于(),而与外触发信号的宽度无关。4.为了使单稳态触发器电路正常工作,对外加触发脉冲的宽度要求是()。 5.74LS121是()(可重复触发,不可重复触发)单稳态触发器,74LS123是()(可重复触发,不可重复触发)单稳态触发器。 6.使用74LS121构成单稳态触发器电路时,外接电容C ext接在()脚和()脚之间,外接电阻R ext接在()脚和()脚之间。它的输出脉宽为()。 7.使用74LS121构成单稳态触发器电路时,若要求外加触发脉冲为上升沿触发,则该触发脉冲应输入到()(3、4、5)脚。

8.使用74LS121构成单稳态触发器电路时,若要求外加触发脉冲为下降沿触发,则该触发脉冲应输入到()(3、4、5)脚。 1.1,1 2.需要 3.外接RC 4.触发脉冲的宽度小于暂稳态持续时间 5.不可重复触发,可重复触发 6.10.11.11.14.0.7 RC 7.5 8.3或4 自测练习 1.施密特触发器的特点是,输入信号幅值增大时的触发阈值电压和输入信号幅值减少时的触发阈值电压()(相同,不相同)。 2.典型施密特触发器的回差电压是()伏。 3.利用施密特触发器可以把正弦波、三角波等波形变换成()波形。 4.在图10-19所示电路中,如果需要产生2kHz的方波信号,其电容值为()。 5.在图10-19所示电路中,充电时间()(大于,小于,等于)放电时间。 6.在图10-19所示电路中,RC回路的电阻值要小于(),原因是()。如果使用10 kΩ电阻,则发生的现象是()。 7.使用集成电路手册查找74HC14芯片,当电源供电电压为6V时,该施密特触发器的上、下限触发阈值电压分别为()和()。 1.不相同 2.1V 3.矩形波 4.R=800Ω时,C为0.4375μF 5.小于 6.1KΩ;电阻值过大,电容电压将不会低于V T-;无波形。 7. 3.14V,1.89V 自测练习 1.555定时器的4脚为复位端,在正常工作时应接()(高,低)电平。 2.555定时器的5脚悬空时,电路内部比较器C1、C2的基准电压分别是()和()。3.当555定时器的3脚输出高电平时,电路内部放电三极管T处于()(导通,截止)状态。3脚输出低电平时,三极管T处于()(导通,截止)状态。 4.TTL555定时器的电源电压为()伏。 5.555定时器构成单稳态触发器时,稳定状态为()(1,0),暂稳状态为()(1,0)。6.555定时器可以配置成三种不同的应用电路,它们是()。7.555定时器构成单稳态触发器时,要求外加触发脉冲是负脉冲,该负脉冲的幅度应满足 ()( 1 3 I C u V >, 1 3 I CC u V <),且其宽度要满足()条件。 8.在图10-24所示单稳态触发电路中,R=10kΩ,C=50μF,则其输出脉冲宽度为()。9.555定时器构成多谐振荡器时,电容电压u C将在()和()之间变化。

习题一-材料采购业务上课讲义

第二节财物收发 习题一材料采购业务 一、前进厂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材料按实际成本核算,该企业2011年7月发生经济业务如下: 1、1日,将上月末已收料尚未付款的暂估入账材料冲回,金额为75000元。 2、5日,上月已付款的在途A材料已验收入库,A材料成本为50000元。 3、8日,向甲企业购入A材料,买价100000元,增值税额为17000元,该企业已代垫运费1500元(准予扣除进项税额105元),材料已验收入库,款项尚未支付。 4、9日,按照合同规定,向乙单位预付购料款80000元,已开出转账支票支付。 5、11日,向丙企业采购B材料,买价为30000元,增值税额为5100元,款项用银行存款支付,材料已验收入库。 6、25日,用预付货款方式向乙企业采购的B材料已验收入库,有关的发票单据列明材料价款70000元,增值税额为11900元,即开出一张支票补付货款1900元。 7、30日,向甲企业购买A材料,材料已验收入库,结算单据等仍未到达,按暂估60000元入账。 习题二发出材料业务 红旗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7月1日结存A材料1000千克,单位成本50元/千克,7月份发生如下业务: 1、5日,从外地购入A材料5000千克,价款235600元,增值税40052元,运杂费2100元,其中运费可予抵扣的进项税额为100元,A材料验收入库时实收1950千元,短缺50千克属于定额内合理损耗。 2、8日,生产领用A材料2800千克。 3、12日,在本市购入A材料3000千克,价款145500元,增值税24735元,材料已验收入库。 4、15日,生产领用A材料3600千克。 5、20日,从外地某公司购入A、B两种材料,其中:A材料2500千克,单价45.70元/千克,价款114250元,B材料2500千克,单价100元/千克,价款250000元。两种材料的增值税额共为61922.50元,另外,两种材料的运杂费共为1560元,其中运费可予以抵扣的进项税额为60元,两种材料已验收入库,运杂费按材料的重量分配。 6、24日,生产领用A材料4000千克。 要求: (1)计算各批购入A材料的实际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2)分别按先进先出法和加权平均法计算7月份A材料发出的实际成本和月末结存成本。

逄锦聚《政治经济学》(第4版)笔记(17第十七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逄锦聚《政治经济学》(第4版) 第十七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复习笔记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1.市场经济中的交易主体 市场交易主体是指参与市场交易的利益主体。包括三类即个人(居民家庭)、企业(包括各类以盈利为目的的组织)和政府(包括各级各类型的政府权力机构)。 (1)个人(或居民家庭)。既是市场经济中的需求主体,也是市场经济中的供给主体。作为消费者,成为市场经济中的购买主体之一,在由可支配收入水平决定的预算约束条件下,按照个人效用最大化原则,根据个人偏好购买消费品。作为要素供给主体,居民个人提供人力资源或非人力资源,并借此取得相应的收益。 (2)企业(包括各类以盈利为目的的组织)。企业是市场经济中最重要的交易主体。一方面,作为购买者,企业是市场上各种生产要素的最主要购买主体;另一方面,作为供给者,企业将其生产出的商品或提供的服务通过市场交易实现价值、收回投资和实现盈利,是最主要的供给主体。 (3)政府(包括各级、各类型的政府权力机构)。市场经济中,政府的身份比较复杂。一方面,政府以交易活动的“第三方”身份主导或参与市场制度的建设,维护交易秩序,是市场秩序的维护者;另一方面,政府以调节者的身份运用各种手段对经济运行进行调节、干预,以达到国民经济的稳定快速增长、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实现充分就业、保证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等方面的目的,是宏观经济的调节者;此外,政府所需的资源及消费品,除运用权力手段程度不等地通过无偿调拨途径获取外,还借助于市场交易途径即政府采购获得。 2.市场经济微观基础的内涵 (1)微观经济主体或微观经济单位 在市场经济中构成各种交易关系的交易主体,也就是市场经济的微观经济主体或微观经济单位。市场经济就是通过交易关系将处于分离状态的具有独立产权的“个体”或“个体单位”连接在一起,构成市场经济“总体”。 (2)微观经济主体是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在经济分析中,微观经济主体或微观经济单位,被视为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①从市场经济的结构上看,各个具有独立产权的“个体”或“个体单位”,是市场经济中最基本的经济单元,是市场经济这种层级式的网络结构的最基础的部分。 ②从市场机制的形成和市场经济功能发挥的角度看,各个具有独立产权的“个体”或“个体单位”是市场机制形成和市场经济功能得以发挥的微观基础。作为市场交易主体的“个体”或“个体单位”的居民个人和企业,既是市场机制的调节对象,又是市场机制和市场经济功能形成的基础。

逄锦聚《政治经济学》(第5版)课后习题详解-第三篇 社会主义经济【圣才出品】

第三篇社会主义经济 第14章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1.怎样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认识社会主义制度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立的历史事实? 答:(1)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制度变革的基本原理 按照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认识,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社会的基本矛盾。这个基本矛盾的运动,决定着社会性质的变化和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方向。社会主义革命率先在苏联和中国等落后国家发生并取得成功,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率先在落后国家建立,是国际资本主义内部不可克服的基本矛盾逐渐激化的必然结果,是这种基本矛盾转嫁到落后国家使其具备了发生革命的全部客观依据的必然结果,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验证和在实践中的丰富和发展。 (2)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率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立不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背离和对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违反,其原因分析如下: ①从苏联、中国等国家当时的国内情况看,一方面资本主义的发展使社会生产力从手工作坊向大工业发展,由此造就了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无产阶级;另一方面,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在落后国家遇到了最反动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严重阻碍。 ②从国际条件看,一方面,国际垄断资本主义内部不可克服的基本矛盾逐渐激化,帝国主义列强之间为争夺势力范围而发动两次世界大战,极大地削弱了国际资本主义的力量;另一方面,帝国主义对本国人民和殖民地国家的残酷压迫和疯狂掠夺,加剧了无产阶级和资产

阶级、宗主国和殖民地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的交织、激化,造成了社会主义革命不是在这里爆发就是在那里爆发的特定国际环境。国际、国内条件的共同作用,再加上马克思主义在这些国家的广泛传播,给这些国家的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送来了思想武器,共产党的建立和对革命运动的正确领导,所有这些都使社会主义革命的发生不可避免,并取得了成功。 ③从历史上,经济落后国家越过特定的发展阶段,跳跃式地进入更高的历史阶段并不少见,实践中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所表现出的是一种特定的跳跃方式。 2.怎样理解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答:(1)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是科学社会主义的胜利,但同时又使社会主义事业不可避免地要遇到由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产生的一系列困难,并使这些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长期性与艰巨性。 (2)决定和影响因素 具体分析,这种长期性和艰巨性是由以下一些因素决定的: ①生产力落后因素的制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前,都发生过长期的帝国主义国家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帝国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国家之间以及国内各种力量之间的战争,这些战争,使原本落后的生产力遭受到严重的破坏从而更加落后。小农意识、自给自足和闭关锁国,导致了长期处于市场不发达,市场体系不完善,经济发展裹足不前的境地。在这样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不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是不可能接近或赶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 ②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制约。在世界历史上,每一次社会制度的变革都要经过曲折、反复的斗争,每一个新生的社会制度都有一个从不成熟到逐步成熟的发展过程。社会主义经

材料采购业务练习题

材料采购业务练习题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材料采购业务练习题 一、单选题 1、材料按实际成本计价核算时,“原材料”账户的借方和贷方登记的均为 ()。 A.材料的实际成本 B.材料的计划成本 C.材料的估计成本 D.材料的重置成本 2、企业可采用直接计入方式计入相应材料的采购成本的内容有()。 A.材料的买价和市内运杂费 B.材料的买价和能够直接分清受益对象的采购费用 C.材料的买价和不能够直接分清受益对象的采购费用 D.材料的买价和材料采购人员的差旅费 3、“应付票据”账户属于企业的()。 A.资产类账户 B.负债类账户 C.收入类账户 D.费用类账户 4、某公司以转账支票购入一批材料50000元,材料已验收入库,应编制会计分录为( )。 A.借:原材料50000贷:应付票据50000 B.借:原材料50000贷:银行存款50000 C.借:原材料50000贷:应收票据50000 D.借:银行存款50000贷:原材料50000 5、某公司收到上月份购买的一批在途商品53000元,并办理了验收入库手续,编制会计分录为( )。 A.借:原材料53000贷:在途物资53000

B.借:库存商品53000贷:在途物资53000 C.借:原材料53000贷:银行存款53000 D.借:库存商品53000贷:原材料53000 6、某公司拟向乙公司购买A产品600件,单价为500元,按合同规定向乙公司开出转账支票180000元,其余货款待商品验收入库后支付,编制会计分录为( )。 A.借:在途物资300000贷:银行存款180000应付账款120000 B.借:原材料300000 贷:银行存款180000 应付账款120000 C.借:在途物资180000贷:银行存款180000 D.借:原材料120000贷:应付账款120000 二、多选题 1.企业在材料采购过程中的经济业务内容主要有()。 A.从供应单位购进各种材料物资 B.支付材料的买价和各种采购费用 C.办理材料的验收入库手续 D.办理材料的领用手续 E.计算材料采购成本 2.材料采购成本包括()。 A.买价 B.运输费 C.包装费 D.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 E.采购人员的差旅费 3.材料按实际成本计价的核算方法主要适用于以下类型的企业,其特点是()。 A.规模比较大 B.规模比较小 C.材料收发业务比较频繁 D.材料收发业务不很频繁 E.材料品种比较多 4.材料采购成本计算工作的主要内容是()。 A.确定一定品种或类别的材料作为计算对象 B.归集材料采购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

逄锦聚《政治经济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职能和宏观调控)

第二十一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职能和宏观调控 21.1 复习笔记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职能和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职能 政府作为宏观经济管理与调控组织,其主要职能是: (1)经济调节。主要包括实行科学决策和制定并实行宏观政策(如财政、货币政策等)。 (2)市场监管。由于“市场失灵”现象的存在,政府需限制不正当竞争行为,维护市场环境的公平、公开、公正。 (3)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是指政府对那些不以盈利为主的行业和公共事业,包括社会所必需的公共经济活动承担投资的责任,从而营造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的和平稳定的环境。 (4)管理国有资产。政府要遵循中央和地方政府分开、政企分开的方式,更好地管理国有资产,实现其保值增值。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1)含义 宏观调控是指政府以满足人民需要和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为目标,综合运用经济的、计划的、法律的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对整个国民经济运行和发展进行调节和控制。宏观调控的基本要求是,使宏观经济活动通过市场中介和微观经济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保持总供求的基本平衡,顺利实现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

(2)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①实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社会主义生产目的要求实行宏观调控。政府通过宏观调控可使市场竞争下的结果更符合各时期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从而更好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 ②实现宏观调控才能更好满足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按比例地配置社会资源)。现实社会中,由于社会经济运行的复杂性、人们认知的局限性和经济利益关系的多元化,只有政府和市场相互配合才能更好保持经济总量平衡,实现经济的按比例发展。 ③“市场失灵”的存在,要求政府通过实行各种调控手段来弥补其缺陷和不足,以便于国民经济的更好运行。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经济波动 1.经济波动及其影响因素 (1)含义 在经济运行过程中,衰退、萧条、复苏、繁荣现象的交替出现被称之为经济波动。 (2)影响因素 ①投资率的变动。当投资率在合理范围时,经济增长率与投资率同向变动。当投资率过大时,实际经济增长率反而会下降,从而影响经济波动。 ②消费需求的波动。消费需求通过影响社会总需求,进而影响产出和失业率,最终影响实际经济增长率。消费需求与实际经济增长率一般同向变化,前者的波动会引起后者的波动。 ③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转换。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程度,决定了经济增长的程度,从而影响经济的波动。 ④资源供给。资源利用的程度影响社会产出,从而影响经济波动。

集合典型例题

集合·典型例题 能力素质 例用符号∈或填空1 ? 1________N , 0________N , -3________N , 0.5N N ,;2 1________Z , 0________Z , -3________Z , 0.5Z Z ,;2 1________Q , 0________Q , -3________Q , 0.5Q Q ,;2 1________R , 0________R , -3________R , 0.5R R ,;2 分析元素在集合内用符号∈,而元素不在集合内时用符号. ? 解∈, ∈,-,,; 1N 0N 3N 0.5N N ???2 1Z 0Z 3Z 0.5Z Z 1Q 0Q 3Q ∈, ∈,-∈,,;∈,∈,-∈,??2 0.5Q Q 1R 0R 3R 0.5R R ∈,; ∈,∈,-∈,∈,; 22?? 说明:要注意符号的规范书写. 例2 (1)用列举法表示不超过10的非负偶数的集合,并用另一种方法表示出来; (2)设集合A ={(x ,y)|x +y =6,x ∈N ,y ∈N},试用列举法表示集合A ; 分析 (1)中集合含的元素为0、2、4、6、8、10;(2)中集合所含的元素是点(0,6),(1,5),(2,4),(3,3),(4,2),(5,1),(6,0). 解 (1){0,2,4,6,8,10};用描述法表示为{不超过10的非负偶数},或|x|x =2n ,n ∈N ,n <6}. (2)A ={(0,6),(1,5),(2,4),(3,3),(4,2),(5,1),(6,0)}. 说明:注意(2)中集合A 的元素是点的坐标.

田平安《民事诉讼法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十章 人民检察院——第十二章 管 辖)【圣才出品】

第十章 人民检察院 10.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一、人民检察院的职能 1.人民检察院监督民事诉讼的职能 (1)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行使国家的检察权。 (2)人民检察院的法律监督职能具体落实到民事诉讼领域,就是对民事诉讼实行法律 监督。 (3)在民事诉讼监督中,检察机关行使的权力属于权力独立运作之外的其他权力监督 范畴,不是一个独立权力之内的分立和制约。民事诉讼检察监督的目的是保障当事人的公平 审判权,其监督方式是通过对审判机关、审判活动及其结果行使法律监督。 2.检察监督职能的新发展 (1)检察监督在民事诉讼法中的历史变迁,其发展大致有三个阶段。 ①第一阶段:有基本原则,无具体制度和程序。 ②第二阶段:有基本原则,也有具体制度和程序,但具体制度和程序极为单一,仅规定 人民检察院的职能 人民检察院监督民事诉讼的职能 检察监督职能的新发展 检察机关提起公益民事诉讼制度的历史沿革 人民检察院与公益民事诉讼 诉权问题 检察机关提起公益民事诉讼法理分析 诉讼地位问题 人民检察院

抗诉一种监督方式。 ③第三阶段:有基本原则,有具体制度和程序,而且具体制度和程序较为丰富和多样。 (2)2012年《民事诉讼法》增设了多个方面检察监督的具体制度和程序,这种新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①审判监督与执行监督并存 审判与执行是相互关联的,审判是前提,执行是归宿。它们虽然程序相异,但其均属民事诉讼。因此,人民检察院对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的基本原则,本身就涵盖了对民事执行的法律监督。 ②民事诉讼法律监督兼指对民事诉讼的过程监督和结果监督 人民检察院对诉讼结果的监督,便包含了对诉讼过程的法律监督;对诉讼过程的法律监督,实质上是对铸就诉讼结果的诸内在要素进行的监督。 ③民事诉讼法律监督既指对人的监督,又指对事的监督 人民检察院对民事诉讼的法律监督,首先是对事的监督,即对案件解决过程与结果的监督。但在对事进行监督的过程中,也会合理地延伸出对人的监督。对人的监督,主要是对审案法官的公正廉洁执法的监督。 ④民事诉讼法律监督兼指对诉讼案件与非讼案件的监督 2012年《民事诉讼法》的修改扩展了非讼程序的范围,增设了确认调解协议案件和实现担保物权案件等非讼程序。人民检察院对这些非讼案件的法律监督是不可或缺的,应当受到同等重视。 二、人民检察院与公益民事诉讼 1.我国检察机关提起公益民事诉讼制度的历史沿革

经济学综合考研配套逄锦聚《政治经济学》考研复习资料

经济学综合考研配套逄锦聚《政治经济学》考研复习 资料 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考点难点归纳】 考点一: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1政治经济学的产生 1615年,法国重商主义代表人物A. de蒙克莱田在书中第一次使用“政治经济学”一词,意思是国家的经济管理。 2政治经济学的发展 (1)其理论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是真正的近代经济科学的开端。

(2)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在英国是由威廉·配第创始,亚当·斯密集大成,大卫·李嘉图最后完成的。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古典政治经济学作了根本的改造,主要表现在: ①首次提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历史唯物主义分析方法。 ②首创劳动二重性学说。 ③建立了剩余价值理论。 ④揭示了资本主义发展趋势,预见了未来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4)列宁创立了帝国主义理论和过渡时期的理论。 (5)斯大林在实践中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作了新的概括。 (6)中国的实践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创新。 考点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考点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哲学思维方法——基本方法 (1)思维过程: ①从具体到抽象的研究过程。 ②从抽象到具体的叙述过程。

(2)理解要点: ①抽象出的最简单的范畴必须符合所要说明的对象。 ②抓住占支配地位的生产关系进行经济分析。 2实证分析方法 实证分析是在不做出价值判断的情况下分析经济体系,回答“是什么”的问题。3规范分析方法 规范分析是在考察经济行为的后果之后作出价值判断,并对这些结果是否会更好作出判断,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考点四:政治经济学的任务★★ 1政治经济学的基本任务 (1)考察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客观的必然联系即经济规律。 (2)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3)由经济规律所依存的客观经济条件所决定,经济规律有三个层次: ①各个社会形态都共有的经济规律。 ②几个社会形态所共有的经济规律。 ③某个社会形态所特有的规律。 2政治经济学的本质属性 政治经济学的本质属性具有历史性。在旧社会是批判的武器;在新社会是建设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本质属性就是以人民为中心,服从于人民的福祉和共同富裕。 3政治经济学对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分析的任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