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

合集下载

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的诊断和治疗

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的诊断和治疗

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的诊断和治疗张维兰;罗和生【摘要】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EGE)是以嗜酸粒细胞(Eos)弥漫性或节段性浸润胃肠道一个或多个部位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伴或不伴有外周血Eos升高,最常累及胃和小肠,同时需除外其他可引起胃肠道Eos浸润的疾病.EGE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内镜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其中组织病理学结果是诊断的金标准.目前,EGE的治疗主要有饮食疗法、药物治疗、外科手术治疗,最常用、最有效的药物仍是糖皮质激素,由于长期使用会产生严重不良反应,目前还在探索安全有效的激素替代治疗.【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8(024)017【总页数】6页(P3441-3446)【关键词】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嗜酸粒细胞;诊断【作者】张维兰;罗和生【作者单位】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武汉430060;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武汉43006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3;R574嗜酸粒细胞性胃肠道疾病(eosinophilic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EGIDs)是一组以嗜酸粒细胞(eosinophil granulocyte,Eos)选择性异常浸润胃肠道各部分为特征的原发性慢性炎症性疾病,包括嗜酸粒细胞性食管炎(eosinophilic esophagitis,EOE)、嗜酸粒细胞性胃炎、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EGE)、嗜酸粒细胞性结肠炎[1]。

EOE在西方国家的患病率较高,成为EGIDs中最受关注的一种疾病。

目前各国学者对EOE已经有了较为科学的认识,陆续制定更新了相关诊治共识和指南[2-4],但关于EGE的研究却较少,大部分为个例报道或者小样本研究,目前尚未针对EGE制定公认的诊疗标准和指南,故对该病的认识仍较局限[5]。

EGE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目前认为发病机制主要与IgE介导的Ⅰ型过敏反应及Th2细胞介导的迟发型变态反应有关。

1例嗜酸性粒细胞性胃炎伴哮喘急性发作的护理

1例嗜酸性粒细胞性胃炎伴哮喘急性发作的护理

1例嗜酸性粒细胞性胃炎伴哮喘急性发作的护理2.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北京100853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rtis,EG)是一种临床上较为罕见的疾病,以嗜酸性粒细胞在胃肠壁某一层或全层浸润,释放细胞毒性蛋白损伤组织为特征,可发生于各年龄段,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1],病变可累及从食管到直肠的全胃肠道壁各层。

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过敏反应、免疫功能障碍有关,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有腹痛、腹泻、恶心、呕吐、腹胀等。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气道炎症疾病,它主要以可逆性的气流受限、气道高反应性以及气道炎症为主要特征,在临床上以气喘、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

有研究表明,嗜酸性粒细胞(EOS)是引起气道高反应和气道炎症的关键细胞,在气道炎症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

现报道解放军总医院消化内科1例嗜酸性粒细胞性胃炎伴哮喘急性发作的护理。

1.临床资料患者男,71岁,身高:170cm,体重:47kg,BMI:16.3kg/m2。

患者于1月前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进食困难,表现为进食哽咽不适,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未消化食物,以进食硬质食物明显,进食流质食物尚可。

就诊当地医院查胃镜,病理提示:(胃体)粘膜间质见较多嗜酸性粒细胞,符合嗜酸性粒细胞胃炎。

患者自行口服醋酸泼尼松治疗,症状无缓解,患者为进一步治疗,6月21日门诊以“嗜酸性粒细胞性胃炎?十二指肠球炎”收入我科。

既往有支气管哮喘病史20余年,长期应用异丙托溴铵气雾剂,症状控制可,2015年5月及2017年4月分别因嗜酸性粒细胞胃炎在我科住院治疗,好转后出院。

本次入院患者精神状态良好,体力弱,食欲差,睡眠正常,近1月体重下降2.5kg,大小便正常。

6月22日08:10大夫查房时,患者自诉偶尔喘憋,呼吸平稳,遵医嘱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2L/分,孟鲁司特钠片10mg口服每晚一次。

6月23日18:00患者体温37.8℃,遵医嘱给予温水擦浴,21:00体温38℃,遵医嘱给予吲哚美辛栓50mg纳肛后体温恢复正常。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简介及参考治疗方法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简介及参考治疗方法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简介及参考治疗方法嗜酸细胞性胃肠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EG)是一种罕见的胃肠道疾病,以胃肠道局限性或弥漫性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特征,可累及胃肠道任何部位,临床表现因病变累及部位、浸润深度各异。

发病机制及病因尚不明确,一般认为由于外源性或内源性致敏因子刺激嗜酸性粒细胞产生细胞毒性颗粒、细胞因子等所致,部分学者认为该病与食物过敏有关,通过胃肠黏膜促发一系列炎性反应。

目前尚无EG的诊治共识,现有资料认为,糖皮质激素是治疗本病最主要的药物,通过抑制变态反应达到症状缓解,长期随访疗效确切,多数病例在用药后1~2周内症状即改善,某些研究中的缓解率可达90%。

【糖皮质激素的应用】泼尼松:20~40mg/d,7~14天为1个疗程。

症状控制后可减量维持,维持剂量10mg/d,逐渐停药,停药后部分病例可复发。

通过抑制中性粒细胞的迁移、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以减轻炎症反应,也可用等效剂量的泼尼松龙及甲泼尼龙、地塞米松。

【注意事项】糖皮质激素治疗EG的时间是未知数,易复发,往往需要长期治疗,但治疗需要个体化。

由于本病较为罕见,目前全世界报道仅约300例,诊治经验较少,糖皮质激素在本病中的应用还需更多证据。

【禁忌证】(1)激素药物过敏;(2)严重精神病史、癫痫;(3)活动性消化性溃疡、新近胃肠吻合术后;(4)骨折、创伤修复期;(5)单纯疱疹性角、结膜炎及溃疡性角膜炎、角膜溃疡;(6)严重高血压、糖尿病、较严重的骨质疏松;(7)未能控制的感染(如水痘、真菌感染)、活动性肺结核;(8)妊娠初期及产褥期;(9)寻常型银屑病。

参考文献1.Yi-Xuan Dai,Chuan-Bing Shi,Bo-Ta Cui,et al.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and prednisone for severe eosinophilicgastroenteritis.World journal ofgastroenterology,2014,20(43):16368-16371.2.Sachin B Ingle,Chitra R Hinge,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an unusual type ofgastroenteritis.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13,19(31):5061-5066.3.Aceves SS,Bastian JF,Newbury RO,et al.Oral viscous budesonide:apotential new therapy for eosinophilic esophagitis in children.Am J Gastroenterol,2007,102(10):2271-2279.4.孙梅,左佳.嗜酸细胞性胃肠炎研究进展.中国实用医学杂志,2011,26(8):563-565.。

2024儿童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的膳食管理

2024儿童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的膳食管理

2024儿童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的膳食管理摘要儿童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 E E) 是一种少见的胃肠道疾病,常见千5岁以下儿童。

膳食管理是儿童E E 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旨在减少食物过敏原的暴露。

膳食管理方法包含基千氨基酸的要素饮食、基千经验的排除饮食以及基于食物过敏测试的靶向排除饮食。

文章详细讨论了3种饮食疗法的优缺点,同时强调营养师评估EG E患儿营养摄入的重要性,为EG E患儿的膳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EG E)是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道疾病eosinophilic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EG I Ds) 中的一种少见类型,以大量嗜酸性粒细胞局限出戍弥漫性浸润胃肠道各层为特征,存在多种胃肠道症状[1 1根据临床表现和嗜酸性粒细胞在消化道壁内浸润的部位,EG E可分为3种不同的类型:黏膜病变型、肌层病变型及浆膜病变型[21 EG E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段,5岁以下儿童患病率最高[31目前我国关于EG E的研究多为个案报道或小型病例研究[4-5 ], 无确切的发病率。

但全球EG E的发病率及患病率明显增加,可能与环境和遗传因素有关[61有研究认为该病与食物过敏有关,饮食疗法可作为EG E的初始治疗方法[ 71针对EGE,饮食治疗方法包括要素饮食、经验由非除饮食法和靶向排除饮食[8],每种饮食都有潜在的优劣势。

本文重点比较了3种饮食疗法的优缺点,为EGE的膳食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1 营养评估营养评估是EGE患儿膳食管理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包括人体测量、实验室检查、临床表现以及膳食分析[91人体测量常常采用年龄别体重、年龄别身高身高别体重等体格发育指标。

膳食分析可通过连续3d 24h膳食回顾或食物频率问卷来评估当前的饮食情况,包括有无食物过敏史等。

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ppt课件可编辑全文

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ppt课件可编辑全文

嗜gastroenteritis,EG)
• 典型的EG以胃肠道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胃肠道 水肿增厚为特点。
• 通常累及胃窦和近端空肠,如累及结肠,则以盲 肠和升结肠较多见。
• 可累及食管、肝脏和胆道系统,也有仅累及直肠 的报道。
流行病学
• 年龄:
– 主要发生在20-50岁,儿童和老年人也可发病。
• H - Helminthic (ie, worm) infections
– 寄生虫感染:蠕虫、吸虫
• I - Idiopathic HES
– 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
• N - Neoplasia
– 肿瘤:淋巴瘤、白血病、胃或肺部肿瘤等
• A - Allergies
– 过敏:变态反应性疾病、药物、毒素
粒功能 – 肥大细胞的脱颗粒与EG发病也有关系 – 嗜酸粒细胞活化趋化因子
临床表现
• 缺乏特异性 • 根据病变部位及浸润程度不同而各异
按浸润程度分类
• 粘膜型
– 病变主要累及胃肠粘膜。可有过敏性病史和较高的血 IgE浓度,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体重下 降和腰背痛,病变严重时可有胃肠道蛋白丢失、贫血、 吸收不良等
• Uchida K, Okazaki K, Konishi Y, et al. Clinical analysis of autoimmune-related pancreatitis. Am J Gastroenterol 2000; 95: 2788-2794
• Wang Q, Lu CM, Guo T, Qian JM. Eosinophilia associated with chronic pancreatitis. Pancreas. 2009 Mar;38(2):149-53.

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

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

诊断
❖ 本病的诊断有时很困难,如出现外周血嗜酸粒细胞明显升高,伴随 胃肠道出血、蛋白丢失等症状,需要考虑此疾病的可能。进一步检查需 要消化道造影以及内镜检测,活检是诊断本病的金标准。此病需要与一 些疾病相互鉴别,如克罗恩病等。
❖ 蛋白过敏性嗜酸性胃肠炎诊断需要依靠两个步骤,首先病人临床表 现需要是由于嗜酸粒细胞的炎症病变引起,其次这个炎症必须是由于特 殊的食物中的抗原引起。
❖ 本病为自限性疾病,部分反复发作,但预后良好。
病理改变
❖ 嗜酸粒细胞在胃肠道浸润很广,可从口腔至直肠,其中胃部和小肠最常 见,肝脏、大网膜等可同时受累。根据受累部位,分为局限型嗜酸性肉 芽肿和弥漫型嗜酸性胃肠炎。
❖ 局限型:以胃窦部多见,常引起幽门梗阻,肉眼可见坚实或橡皮息肉状 肿物,表面光滑,有黏膜覆盖。
❖ 弥漫型:黏膜水肿、充血、增厚,偶见表面溃疡及糜烂,受累肠壁水肿、 增厚、失去光泽,浆膜面失去光泽,有纤维渗出,其组织学特点为:
❖ 1.由纤维母细胞与胶原纤维构成的黏膜下基层水肿。 ❖ 2.基质有大量的嗜酸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可同时伴有巨噬细胞。 ❖ 3.黏膜下血管、淋巴结、肌层病表现多样,无特异性,根据有无食物过敏分为特发型和蛋白过敏型。 ❖ 1.特发型:临床症状和病变部位及嗜酸粒细胞浸润深度有关。嗜酸粒细
❖ 1.由于病灶中存在大量的嗜酸粒细胞浸润,过敏原与胃肠道组织胺接 触后,发生抗原抗体反应。
❖ 2.有学者认为是由于淋巴细胞衍生的嗜酸性趋化因子吸引嗜酸粒细胞 所致。
❖ 3.部分学者认为胃肠组织中肥大细胞Fc受体与食物抗原引起的IgE抗 体结合后,在遇相应的抗原,促使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组织胺。
❖ 但部分学者持相反意见,因为并不是每个患者都有过敏史,有些患者 控制过敏食物后,不能缓解症状。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1_例并文献复习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1_例并文献复习

CHINA MEDICINE AND PHARMACY Vol.14 No.6 March 2024185[基金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3J01733)。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1例并文献复习李丽斌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消化内科,福建泉州 362000[摘要]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EGE)是一种罕见的慢性消化道疾病,以胃肠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特征,其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明。

目前认为其机制可能是由免疫球蛋白E(IgE)介导的Ⅰ型超敏反应和2型辅助性T 细胞(Th2)介导的免疫反应共同完成。

该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可表现为腹痛、腹泻、呕吐甚至是腹水,可伴或不伴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

由于该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等缺乏特异性,病理诊断标准不规范,临床诊断较困难。

本文报道1例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

[关键词]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临床表现;诊断;治疗[中图分类号] R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24)06-0185-05DOI:10.20116/j.issn2095-0616.2024.06.43A case of 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 and literature reviewLI Libin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 Fujian, Quanzhou 362000, China[Abstract] 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 (EGE) is a rare chronic gastrointestinal disease characterized by infiltration of eosinophils in the gastrointestinal tissue. Its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are unknown. At present, it is believed that its mechanism may be a combination of type I hypersensitivity mediated by immunoglobulin E (IgE) and immune response mediated by type 2 helper T cells (Th2).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this disease are diverse, including abdominal pain, diarrhea, vomiting, and even ascites, with or without elevated peripheral blood eosinophils. Due to the lack of specificity in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auxiliary examinations, pathological diagnostic standards are still not standardized, and clinical diagnosis is still difficult. This article reports a case of 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 in order to enhance clinical physicians’ understanding of the disease.[Key words] 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Diagnosis; Treatment嗜酸细胞性胃肠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EGE)是一种少见的病因不明的疾病,主要表现为胃肠道局灶性或弥漫性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尤其是胃和十二指肠。

嗜酸粒细胞增多性胃肠炎

嗜酸粒细胞增多性胃肠炎

嗜酸粒细胞增多性胃肠炎一.概述是一种以周围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为特征的胃肠道疾病,胃和小肠有不同程度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病因不明确,与过敏反应、免疫功能障碍有关。

对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良好,青壮年好发,儿童少见。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20~50岁发病最多。

病变可侵犯自食管至结肠的全消化道黏膜。

常见症状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体重下降和腰背痛,皮肤湿疹、荨麻疹、足踝部水肿等。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依赖于胃肠壁受浸润的深度和食管胃小肠和结肠病变的有无,临床可分为3型。

二.病因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食物过敏有关,儿童多见,成人很少能找到与过敏有关的食物,有药物或毒素引起本病的报告。

三.临床表现1.黏膜型(Ⅰ型)病变主要侵犯胃肠黏膜组织,常见症状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体重下降和腰背痛,进食特殊过敏食物可使症状加重。

体检可发现皮肤湿疹、荨麻疹、足踝部水肿等。

部分患者还可因胃肠道出血表现为贫血。

病变广泛时出现小肠吸收不良、蛋白丢失性肠病、贫血等全身性表现,青少年出现发育不良,生长迟缓,女性可有继发性闭经。

2.肌层型(Ⅱ型)以肌层病变为主,由于本型胃和小肠壁增厚、僵硬,临床主要表现为完全性或不完全性幽门和小肠梗阻、恶心、呕吐、腹痛,抗酸药或抗胆碱药难以缓解。

3.浆膜型(Ⅲ型)浆膜下层病变为主,相对少见,占整个嗜酸细胞性胃肠炎的10%左右。

可出现腹腔积液,腹腔积液中含大量的嗜酸性细胞,本型可单独存在,亦可与其他两型并存。

四.辅助检查1.血液检查80%的病人有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黏膜和黏膜下层病变和肌层病变为主的病人(1~2)×109/L,浆细胞病变为主时,可达8×109/L。

还可有缺铁性贫血,血清白蛋白降低,血IgE增高,血沉增快。

2.粪便检查嗜酸细胞性胃肠炎粪便检查的意义是除外肠道寄生虫感染,有的可见到夏科-雷登结晶,便常规检查潜血呈阳性,有些病人有轻中度脂肪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5
精选ppt
临床表现
1、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浸润以黏膜为 主者多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腹泻、吸收 不良、肠道蛋白丢失、低蛋白血症、缺 铁性贫血及体重减轻等。约50%的患者 有哮喘或过敏性鼻炎,湿疹或荨麻疹。
36
精选ppt
临床表现
粪便潜血试验阳性,可有夏科雷登结晶。 80%患者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增高。血清 蛋白降低,D-木糖耐量试验异常。
腹痛、恶心特殊病例1例
消化内科
1
精选ppt
病史
患者女,29岁,产后3个月,医生, 因“腹痛伴呕吐半月” 入院。
2
精选ppt
现病史
患者半月前进食不洁食物后出现腹痛,为 阵发性绞痛,以脐周为著。多于夜间发 生,与进食及体位无关。伴恶心、呕吐, 呕吐物为胃内容物。
3
精选ppt
现病史
伴腹泻,8-9次每日,自述为黄色水样便, 否认特殊气味。腹痛后常有便意,排便 后腹痛可稍缓解。
上且不能用其他疾病解释。
24
精选ppt
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
25
精选ppt
总论
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 ,EG)是一种极少见的疾 病。典型的EG以胃肠道的嗜酸粒细胞浸 润、胃肠道水肿增厚为特点。
26
精选ppt
总论
本病通常累及胃窦和近端空肠,若一旦 累及结肠,则以盲肠及升结肠较多见。 此外,EG还可累及食管、肝脏和胆道系 统,引起嗜酸粒细胞性食管炎、肝炎和 胆囊炎,也有仅累及直肠的报道。
4
精选ppt
现病史
无发热、寒战,无头痛、头晕,无心慌、 胸闷,无呕血、黑便。
5
精选ppt查体源自生命体征平稳,神志清楚,查体合作,心 肺(-)。腹部膨隆,无腹壁静脉曲张, 未触及明显包块。腹软,全腹部无压痛, 无反跳痛及肌紧张。墨氏症阴性。双下 肢无水肿。
6
精选ppt
病史
患者,女,29岁,医生,因腹泻半月余入院。
X线胃肠钡餐检查正常或显示粘膜水肿 征。
内镜检查可见粘膜充血、水肿或糜烂。
分为:1.黏膜型:粘膜内大量嗜酸粒细
胞浸润,伴明显的上皮细胞异常,肠绒
毛可完全消失,导致失血、缺铁、吸收
不良和蛋白丢失等;2.肌层型:浸润以
肌层为主,胃肠壁增厚,呈结节状,导
致狭窄与梗阻塞;3.浆膜型:浸润以浆
膜为主,浆膜增厚,并可累及肠系膜淋
34 巴结,有腹水形成。
精选ppt
临床表现
黏膜型 肌层型 浆膜型
变态反应性疾病,支气管哮喘、过敏性 鼻炎、荨麻疹,除可有外周血嗜酸性粒 细胞增高外,各有其临床表现。
20
精选ppt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嗜酸性肉芽肿,主要发生在胃、大小肠, 呈局限性包块,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一 般不升高,病理学特点为嗜酸性肉芽肿 混于结缔组织基质中。
21
精选ppt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风湿性疾病,各种血管炎,如变态反应 性肉芽肿病(Churg-Strauss 综合征)和结 节性多动脉炎,其他结缔组织病如硬皮 病、皮肌炎和多发性肌炎可累及胃肠道, 出现腹痛、消化不良等症状,可出现不 同程度的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小 肠黏膜活检有助于鉴别诊断。
11
精选ppt
思考
12
精选ppt
恶心、呕吐
感染性恶心、呕吐 内脏疼痛引起的恶心、呕吐 药物引起的恶心、呕吐 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的恶心、呕吐 内耳前庭疾患的恶心、呕吐
13
精选ppt
感染性恶心、呕吐
见于金黄色葡萄球菌、产气荚膜杆菌、蜡 样芽胞杆菌感染等。
常伴有发热、头痛、肌痛、腹泻等。
14
7
精选ppt
病史
患者,女,29岁,医生,因腹泻半月余入院。
8
精选ppt
辅助检查
便常规、尿常规、凝血组合、感染疾 病、血沉、消化道肿瘤六项未见明 显异常
9
精选ppt
病史
患者,女,29岁,产后3个月,医生, 因“腹泻半月” 入院。
10
精选ppt
辅助检查
可见腹水。余腹部超声、妇科超声、阑 尾超声、泌尿系超声未见明显异常。
22
精选ppt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是一种病因未明 的全身性疾病,它也可累及胃肠道。 60%累及肝脏、14%累及胃肠道,弥漫 性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除胃肠道外,常 有50%累及胃肠道外的器官。
23
精选ppt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周围血嗜酸性粒 细胞计数大于150*109⁄L、持续6个月以,
27
精选ppt
目录
疾病原因 病理改变 临床表现 疾病诊断 鉴别诊断 疾病检查 治疗方法
28
精选ppt
疾病原因
本病的病因不清楚,少数病人有哮喘、 食物过敏或有变应性疾病的家族史,但 大部分病人并无过敏性病史。
29
精选ppt
病理改变
组织学特点包括:
1、由纤维母细胞与胶原纤维所构成的粘膜下基
弥漫型 局限型
32
精选ppt
临床表现
(一)弥漫型多见于30-50岁,男性略多 于女性。病程可长达数十年。80%病人 有胃肠道症状,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痉挛 性疼痛,伴恶心、呕吐、发热,发作无 明显规律性,可能与某些食物有关,用 抗酸解痉剂不能缓解,但可自行缓解。
33
精选ppt
病理改变
klein根据嗜酸粒细胞浸润胃肠壁的程度
内耳前庭疾患的恶心、呕吐
内耳迷路症、美尼尔氏综合征等。
17
精选ppt
病史
患者,女,29岁,医生,因腹泻半月余入院。
18
精选ppt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肠道寄生虫感染,可引起各种非特异性 消化道系统症状,同时出现外周血嗜酸 性粒细胞增多。反复检查粪便虫卵可以 鉴别。
19
精选ppt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精选ppt
内脏疼痛引起的恶心、呕吐
急性肠梗阻、胆管结石、输尿管结石、 肠扭转、卵巢囊肿扭转等。
急性内脏炎症:如胰腺炎、阑尾炎、胆 囊炎、腹膜炎等。
15
精选ppt
恶心、呕吐
药物引起的恶心、呕吐:大环内脂类、 抗结核药物等。
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的恶心、呕吐:如脑 炎、急性脑膜炎等。
16
精选ppt
质水肿;
2、基质有大量嗜酸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可
同时伴有巨噬细胞、巨细胞或组织细胞浸润;
3、粘膜下血管、淋巴管、肌层、浆膜和肠系膜
淋巴结均可受累,伴有粘膜溃疡与有蒂或无蒂的肉芽
肿。嗜酸粒细胞浸润可仅局限于胃肠壁,亦可呈穿壁
性。
30
精选ppt
病理改变
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
31
精选ppt
临床表现
本病缺乏特异的临床表现,症状与病变 的部位和浸润程度有关,一般分为两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