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例说明矛盾共性和个性的辩证关系

合集下载

结合实例,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辨证关系

结合实例,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辨证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矛盾无处不在,矛盾无时不有(1) 事事有矛盾: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

(2) 时时有矛盾: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

方法论:(l)承认;;,分析.。

,敢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2)坚持两分法,两点论.矛盾的特殊性含义:矛盾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表现:(l)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2)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

(3)书。

.。

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①相互联系: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是共性的表现②相互联结:1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

(如果没有具有各自特点的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也就没有了“人”这个普遍性了)2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通性,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也是没有的。

.(例如矩形,菱形,平行四边形,梯形,虽然各有其特殊性,但它们都包含有共同的本质:他们都有四条边,四个角,内角和都是360度,即都是四边形。

)③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一定场合为共性的东西,另一场合就可能是个性的东西,反之亦然.例如,同样的“人”,从空间方面来说有亚洲人,非洲人等;从时间方面来说有唐朝人,宋朝人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的重要意义:(1)是矛盾问题的精髓.。

.。

(2);;;(3)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

例子:中医讲究辨证施药、对症下药。

有时对同一种病根据不同病因采用不同疗法,称“同病异治”;有时对不同的病采用相同疗法,称“异病同治”。

同一种病根据不同病因采用不同疗法,称“同病异治"说明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有时对不同的病采用相同疗法,称“异病同治”.说明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在传统京剧表演中,同一类型角色的表演有大体一致的程式,就像唱歌、奏乐要遵循一定的乐谱一样。

京剧演员在表演中要遵循一定的程式,又要努力创造富有特色的角色。

中医教学中把握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

中医教学中把握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

新疆 中医药
21 0 0年
第2卷 8
第 3期 ( 总第 17期 ) 2
5 3
个体 的特 色 。 21 中 医 的 “ 证 论 治 ” 共 性 与 个 性 特 征 的 统 . 辨 是
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现代科学方法 , 对各类 中医证型病人进行内在 的生 理、 生化 、 病理 和免疫微生 物等各 方面客观征象 的 检查分析 , 旨在深入 阐明证候 内在机理 , 讨其发 探
反应 以及 体 质 因素密 切 相关 , 证 诊 断 的重 点 主要 辨 在对 个 体 的个 性 化特 征 的辨 析 , 以及对 个 性产 生 原 因和 机 制 的分 析 ,最 终使 个 体 的多 样性 个 性 特征 ,
乃至基 因调节 , 以阐明病症传变规律的一种辨证方 法 。“ 微观辨证” 吸收了现代科学技术的检测手段 ,
体 ・
中医“ 辨证论治” 所得的具体证候 , 是共性与个
性 特征 的统 一体 。这种 治 疗观 念 和 思路 , 治 人 与 在 治 病 的关 系上 , 重 视 人 ; 整体 与局 部 、 能 与形 更 在 机
生发展 的物质基础 和提供可作 为辅 助诊 断的客观 定 量化 指 标 。郭振 球认 为微 观辨 证是 以 中医经典 辨

_
要的地位 。
关键词 中 医; 共性; 个性
中医学在其发展过程 中始终贯穿着朴素 的唯 物主义哲学观 , 中包 含着很多 的辩 证关 系 , 中 其 其 的共性和个性 的辩证关系不仅在一般哲学 中普遍
性 和个性 在一 定条 件下相互 转 化闭 。

有人 将 共性 与个 性 比喻成 一组 彩 色铅 笔 , 性 共 是 书写绘 画工 具 , 是铅笔 , 都 个性 是不 同颜 色 。还可

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从哲学的角度来讲,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是什么?就是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的关系.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事物再怎么特殊,都是包含共性的.二、共性离不开个性,完全相同的事物是没有的.另外共性与个性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一定场合是共性,在另一场合就是个性.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增强辩证思维,准确把握共性和个性、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是做好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的有效方法。

如何在工作中把握好共性与个性关系的辩证法?我们邀请了部分地方纪委监委主要负责同志谈认识、谈措施。

梳理共性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纪检监察干部要培养见微知著的能力,针对案件中暴露的共性问题,分析问题的形成原因和发展趋势,做到既“医其受病之处”,又“塞其起弊之原”,推动标本兼治。

方向:针对查办案件中暴露出来的一些共性问题开展专项整治,是温州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的普遍做法。

在查办典型违纪违法案件之后,市纪委常委会、监委委务会针对案件的特点,综合研判整个行业、领域是不是存在共性问题,集中开展专项整治,解决突出问题。

如泰顺县原县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周秀松和原副县长李教严重违纪违法案件暴露出当地领导干部利用职权,违规从事搭股经商、高息借贷等营利性活动等问题。

我们对症下药,以点带面,着力解决带有普遍性或苗头性问题,积极推动泰顺县开展领导干部违规借贷和违规从事营利性活动专项整治。

2019年该县对所有县管领导干部“两违”情况、所有公职人员违规从事营利性活动情况进行全覆盖核查,共立案查处11起13人,一批干部主动停止借贷行为,6名干部上交违规违纪所获收益228万元,实现“干部受教育、群众反响好、问题有整改”的良好效果。

李凯:2019年,荆州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相继查处了多起损害企业利益、破坏营商环境的典型案例,例如,沙市区公安分局原党委委员、副局长马超利用职权和影响力,与妻子入股某食品有限公司,为他人以强迫交易手段整合垄断荆州城区面条、米粉市场提供帮助,充当“保护伞”;江陵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在某公司购买运动会服装后,拖欠企业服装款,吃拿卡要。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1。

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的含义和意义(1)普遍性:处处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2)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2。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原理这一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毛泽东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对立统一的关系(1)相互区别:矛盾的普遍性是事物的共性,是无条件的即绝对的,矛盾的特殊性是事物的个性,它的存在是暂时的有条件的即相对的;共性比个性深刻,个性比共性丰富(2)相互联系:任何个别都是一般------列宁个性体现共性,都同共性相联系而存在。

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一般只在个别中存在,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任何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

(3)在一定条件下(场合的不同)互相转化3。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原理的意义(1)在理论上坚持辩证法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反对割裂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形而上学观点注意:普遍和特殊的关系就是抽象和具体的关系!(2)在认识上坚持从特殊到普遍再到特殊的认识程序(例如改革(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这一原理的具体运用1.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问题是重点,因为::(1)从理论上看,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问题,是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学习和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关键。

只有弄清了这一原理,才能掌握矛盾分析的方法,正确地认识事物、解决矛盾。

(2)从实践上看,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哲学依据。

只有弄清了这一原理,才能比较深刻地理解和运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3)从认识论上看,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既是科学的认识方法,也是科学的工作方法、领导方法的哲学基础。

学习这一原理,有利于我们领会这些科学方法的精神实质,逐步学会在实践中加以应用。

共性-个性

共性-个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性个性1每个国家都有自身的特殊性,而这种特殊性又是由每个国家自身的历史传统和现实发展过程所决定。

2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有其内在的规律性,这种规律性呈现出放之每个国家而皆准的普遍性。

3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第一,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区别的;第二,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又是相互联结的,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又表达着普遍性。

第三,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区别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

4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原理,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这一原则的哲学基础,对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是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针的哲学根据。

5社会主义是普遍性,中国特色是特殊性,二者有机地统一在一起,处在辩证联系之中。

就是说,中国特色的特殊性一定要同社会主义的普遍性相联系,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而不能孤立地强调中国特色,脱离社会主义的普遍性,从而失去社会主义性质;同时,社会主义的共性也只能在有各国特色的个性中并通过这些特殊性而存在,没有与各国实际相结合的不同特色的社会主义也就没有科学社会主义。

6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表达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普遍性与中国国情特殊性的辩证统一。

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对于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具有普遍指导性。

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经历了一个由特殊到普遍,又由普遍到特殊的辩证发展过程。

7“中国特色”是中国不同于其他国家的个性、特殊性;“社会主义”是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共性、普遍性。

一方面,中国的情况不管多么特殊,也一定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这是共性。

另一方面,社会主义的一般只能在各国特色的个别中存在,我们要建设中国模式、中国就要立足于中国的国情,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这又是个性,所以我党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方针实际上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辨证关系原理的具体运用,是正确的。

8从一般的意义上讲,社会主义作为思想理论和运动,是与资本主义相对立的。

题目:用生活中的事例,说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题目:用生活中的事例,说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题目:用生活中的事例,说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的辩证关系
1、矛盾的普遍性:“世外桃源”是诗人幻想出来的一种生活安乐的社会,寄托了诗人的良好愿望。

后人用来比喻没有矛盾的“安乐”之地。

然而,愿望再好,也只能是空想。

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世外桃源”是根本没有的。

2、矛盾的特殊性:一个班级,每个人具体情况不一样,有的同学基础好,有的同学精力足,有的同学反应快,有的同学用功,这些是优点,当然也有缺点,但是要考第一,必须采取不同的方法和对策,才可以达到或者进步。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

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

矛盾的普遍性指矛盾的共性、矛盾存在的绝对性。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贯穿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承认矛盾普遍性是一切科学认识的前提。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的矛盾及每一个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横向),主要与次要就是相对的特殊性;各个具体事物
的矛盾及每一个矛盾的各方面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也各有特点(纵向)。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描述矛盾存在的特点的范畴。

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

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与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不懂得它,就不能真正的掌握唯物辩证法。

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关系,既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辩证法,也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人的认识的一般规律就是由认识个别上升到认识一般,再由一般到个别的辩证发展过程。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

21世纪,人类社会的变化将更加剧烈而深刻,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因此,掌握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把马克思主义同我国实际和时代发展相结合,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境界。

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例子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例子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例子【篇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例子】你被人揍了一顿,这是单体事件,是特殊性你品行不好,所以让人揍,这是规律性东西,是普遍性。

被人揍一顿,既是单独的、特殊的一个事件,也是普遍的、一般的事。

普遍性的被人揍,是你一切被揍的总和,和今天这一次被揍是两码事。

但是,普遍性的被人揍,是一次次被揍积累起来的,后者组成了前者。

一个是个体,一个是集合再一个例了,你能吃到一个普遍意义上的“”吗?【篇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例子】原理: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连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2.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举例:联结:书和语文书、数学书、英语书、历史书、政治书的关系,就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首先,书的概念是蕴含在每一本特殊的书里的,能翻阅,记载和传递知识,这些书的属性都是通过一本本特殊的书表现出来的.另一方面,如果一个东西不具备书的这些属性,就不能称作书.转化:书,对于语文书数学书英语书来说是普遍性,但是在另一个范围里就变成了特殊性:比如学习用品这个普遍性,包括书,本子,文具这些个体.在这里,书又成了特殊性.【篇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例子】命题:用生活中的事例,说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所谓矛盾的普遍性,通俗一点讲就是“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即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发展、变化。

在自然界,存在着物理上正负电荷吸引与排斥的矛盾;又有化学变化上化合与分解的矛盾;还有生物学上同化与异化,遗传与变异的矛盾,生长、发育、成熟、衰老、死亡总是贯穿一切生命过程的始终。

对人类社会而言,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基本矛盾。

在阶级社会中,有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的矛盾,如奴隶主与奴隶的矛盾,有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有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还有剥削阶级内部与被剥削阶级内部的矛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举例说明矛盾共性和个性的辩证关系
02新闻王姝雅
一、概念
所谓矛盾的共性,指的是矛盾的普遍性,它有两个方面的意思:1.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即矛盾“无处不在”;2.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自始自终都存在着矛盾,即矛盾“无时不有”。

矛盾的个性即矛盾的特殊性,意思是矛盾的性质、地位及解决的具体形式各有其特点。

具体表现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等。

二、矛盾共性和个性的辩证关系
1.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矛盾的普遍存在性决定了它是无条件的、相对的。

以“狗”为例,这个概念有普遍性,它是从黑狗、黄狗、白狗等中抽象出来的,不存在条件性和相对性。

(对无条件性的理解有误,参见2003─2004学年第一学期考试评分标准──编者注)
而就一只黑狗而言,它就有个性了。

它是狗,具备“狗”的所有特征,但在拥有“狗”的共同特征的同时还拥有自己的个性──黑色皮毛。

这是它区别于其他颜色的狗的明显特征。

这一个性特征只限于“狗”范围之内,一旦超出这个范围,例如和一只白猫相比,它就变成共性了。

所以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2.任何一个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体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但是作为存在于世界的每一样事物,都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统一体。

作为一个独立的事物,具有所属事物种类的共同特征,同时,有具有区别于同类其他事物的个性特征。

还是拿刚才那只狗来讲。

它不可能说只具有共性或只具有个性。

作为一只狗,它拥有同类共有的一切特征:四条腿、有尾巴、肉食等,没有这些特征,它就不是“狗”,无法与其他动物,例如猫、狐区分开来。

与此同时,它还有自己的个性:德国狼狗、黑色。

正是这样,它才不被称作牧羊犬。

没有这些个性特征,它只能是一个虚幻的概念,无法存在于现实空间。

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只有共性没有个性或者只有个性没有共性。

所以,任何一个事物的矛盾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体。

3.一方面,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并通过个性而存在;另一方面,个性又与共性相联系而存在
所谓“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并通过个性而存在”就是说,所有的共性都从众多的个性中抽象出来的,是所有个性的共性。

共性亦即所有个性的共性。

共性和个性是相对而言的,而所有的共性恰恰是通过一个个的个性表现出来的。

没有个性,共性也无法存在。

我们还是来说说狗。

如果有人问:“狗是什么?”你怎样回答?你会说“狗”是怎样怎样的。

你费了半天口舌,问者还是云里雾里。

恰在这个时候,我们在前面提到的那只狗走过来为你解了围。

你只要轻轻一指:“那就是狗。

”当然,它只是“狗”的一个特殊代表。

但只要你不是白痴,你就可以从这只黑狗身上抽象出狗的一般概念,而不至于下次遇见一只黄
色的狗就不知道是何物了。

这个例子恰恰向我们说明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并通过个性而存在。

“狗”就是所有的,包括黑、黄、白狗在内的狗的集合,作为一个抽象概念,也只能在各种颜色的狗的身上得到体现。

所谓“个性又与共性相联系而存在”就是说,共性和个性两者是紧密相联、不可分割的。

个性再特殊,也是共性中的个性,跳不出共性这个圈子。

就像公孙龙子说的“白马非马”一样,你说“黑狗不是狗”也是荒谬的。

狗再怎么黑也是“狗”。

4.在某一场合为共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可能就是个性,反之亦然
这也就是说共性和个性这一对概念都是相对而言的,在一定条件可以互相转化。

在这种条件下,某种东西是共性,但换一个环境,它却可以成为个性。

再举“狗”的例子,相对于黑、黄、白狗而言,它是共性,但如果让它参加动物大会,和虎、猴、猫、鼠等相比,它又是作为个性而存在了。

三、方法论要求
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辩证关系的原理告诉我们:在实际运用中,我们既要看到共性,总揽大局,也要看到个性,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要看到矛盾的个性,看到具体事物中的具体矛盾、矛盾各个方面的具体地位。

正如列宁所说,我们要独立地探讨马克思的理论,因为它所提供的只是总的指导原理,而这些原理的应用具体地说,在英国不同于法国,在法国不同于德国,在德国又不同于俄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