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教案

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教案
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教案

篮球课教案

一、教学对象:初三人数:40人(男:26人、女:14人)

二、教学内容

1、学科名称:体育与健康

2、教学模块:初三篮球第三课时

3、教学内容: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

三、课的内容和设计

1、课的基本内容: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

2、设计理念: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遵循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体育教学原则,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和组织形式上的安排:紧密关注学生的学练情趣,使学生在愉快的体验中获得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练兴趣,培养良好习惯,开发创新思维,在教学环境中,充分利用有限的运动场地进行合理的布局和组织,给学生尽可能大的活动空间。在教学手段上:利用示范建立概念,利用讲解加深印象,利用练习体会技术,利用情景提高气氛。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对初学者来说,特别是对女生来说,很难掌握技术动作。所以本节课先介绍原地双手胸前传球的优点和要求,再分别叫两个男、女同学来体验一下传球,其他同学带着传球的优点和要求去观摩,并做出简单的评价,然后再讲解各示范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动作方法,在这样一个氛围中让学生掌握双手胸前传接球的技术动作。

3、教材分析:篮球教材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双手胸前传接球是小学、初中篮球教材的延续加深,更是高中、大学篮球教学内容的基础,甚至是学生终身从事篮球运动的基础。

4、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三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身心发展处于成熟,已经具备了独立思考、判断等能力。篮球是她们所喜爱的一项运动,但是很少亲身去接触。通过平时教学的接触,初三学生的协调性和节奏感发展的不是很好。因此,本节课通过诱导性的教学及动作分解教学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鼓励、表扬等手段提高她们的学习自信心。

四、教学目标

1、运动参与: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为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的习惯及终身体育的意识打下基础。

2、运动技能:通过本课教学,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合作学习,使90%的学生能初步掌握双手胸前传接球的技术动作。

3、身体健康:学生通过本课的学练和在学练中承受适宜的运动负荷,达到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目标。

4、心理健康:培养学生勇于面对挫折,敢于克服困难的心理品质。

5、社会适应:培养学生发展个性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五、教学内容的重点与难点

1、重点:正确的手型及传球的准确性

2、难点:上下肢协调配合和手对球的控制

六、场地:篮球场器材:篮球六个

《篮球原地双手传接球》教案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