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失调 按摩八个穴位治痛经

合集下载

老中医:地机穴,补脾血、调胞宫、治痛经的要穴!

老中医:地机穴,补脾血、调胞宫、治痛经的要穴!

地机穴,
是足太阴脾经上一个非常重要的穴位。

脾本身属土,
而地机穴暗含有“大地机关”之意。

地机穴的气血畅通,
脾胃的功能自然就会变得强大起来。

除了调理脾胃之外,
地机穴还是缓解痛经的重要穴位之一。

为什么脾经上的地机穴能够缓解痛经呢?
地机穴是脾经上的郄穴,
有和脾理血、调理胞宫的作用,
最善于各种急性病及血症,
因此地机穴是缓解痛经的经验穴之一。

此外,中医认为,
肾是先天之本,主管生殖;
脾胃是后天之本,主管生长。

人只有脾胃调和了,
体内有余粮了,
才会有能力去繁衍下一代。

月经不调,
看似是生殖系统的问题,
归根结底,
还是脾胃不和的结果,
皆与“寒”有关。

很多痛经的女生,
脾胃大都不好,
道理即在于此。

调月经,先调脾胃,
这就是中医的整体疗法的哲学体现。

取穴位置:
在小腿内侧,
当内踝尖与阴陵泉的连线上,
阴陵泉下3寸。

操作手法:
可选择在上午9-11点,
这个时辰是脾经气血最旺盛的时候,通过按揉或艾灸,
促进气血更好地运行。

每个月那几天,多按按这个穴位,可以让你不那么难受哦!。

调理月经的穴位

调理月经的穴位

调理月经的穴位关于《调理月经的穴位》,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每一个女士的人体情况全是不同样的,特别是在在每个月来大姨妈的情况下,主要表现得更加显著,一些女士在来月经期,人体会非常疼痛,并且乳房也会出现涨痛的状况,血容量非常少,出現这类状况务必要调养,防止有不孕不育症的状况产生,调经能够先选准穴道,再开展推拿。

尽可能不必喝中药,由于这会给人体产生副作用。

1、膻中穴:宽胸行气,维护乳房膻中穴坐落于身体前正中心线,两乳头联线当中点。

推拿该穴道有活血通络、宽胸行气、止咳平喘的作用,现代科学科学研究确认,刺激性该穴有调整自主神经,松驰平滑肌等功效,常常按揉能通畅胸部血气循环系统,防止减轻乳腺增生等病症。

女性胸部周边也有天溪、乳根等穴道,洗澡的时候可运用指肚的能量轻轻地胸部按摩,刺激性周边的穴位,也不可多得一种维护保养方式。

2、血海穴:益气活血、滋养皮肤血海穴位于两膝关节上边,大腿根部,髌骨上边三横指(无名指、中拇指、右手无名指)的里侧,需要曲膝选穴。

自身右手取左边穴时,用三指的总宽放到膝盖内侧,血海在无名指一侧。

别人选穴则用右手取左腿血海,四指闭拢遮盖膝头,手掌当然伸开,拇指尖处就是。

血海穴是脾经生之血的集中地,从穴道名字就可以看出去——海者,大也。

女士坚持不懈按揉血海穴能经络疏通、益气活血,血气畅顺则美肤靓肤。

中医针灸医师医治女士月经不调、经痛等病症就常见此穴。

提示生理期腹痛的妹纸们,不必等疼痛袭来才想到按揉血海穴,时间在平常哦,还记得稍用劲按揉!3、三阴交穴:调经,助睡眠三阴交穴位是脾、肝、肾三条经脉并集的穴道,在两小腿肚里侧,脚踝骨的最高处往上三寸处(大概四横指长短)。

脾化生血气,肝藏血,肾气发火血,而女人以血会用,三阴交穴健脾胃益气养血、调补虚,针对女士的实际意义就显而易见了,因而它也有“妇科三阴交”“青春不老穴”“女三里”等美誉。

凡生理期不如意、月经量过多或过少等经期问题,稍微用劲按揉此穴道既有调养功效,此外常常按揉此穴也有助睡眠的功效。

3-2、按摩穴位治痛经

3-2、按摩穴位治痛经

按摩四大穴位远离痛经困扰按摩治疗痛经时,要用拇指指腹分别揉捻穴位,每个穴位按摩5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宜。

一般在经前一周开始,月经来潮后停止。

非经期的时候按摩这几个穴位可以预防痛经的发生,若结合艾灸对这几个穴位施治,效果会更好。

痛经患者在治疗中,要注重保暖,忌食生冷;情绪稳定,精神愉悦;膳食合理平衡,生活规律;适度参加锻炼。

这些穴位按摩可预防痛经·太冲穴位置在脚大趾与第二趾之间。

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太冲穴,右手拇指指腹揉捻左太冲穴。

·三阴交穴位置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血海穴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

·子宫穴它位于下腹部,脐下4寸处左右,旁开正中线3寸的距离各一点。

按摩时用双手食指、中指按压住两旁子宫穴,稍加压力,缓缓点揉,以有酸胀感为度。

治疗痛经小妙方:益母草煮鸡蛋:痛经的治疗方法有很多,这里只向大家推荐一种治疗痛经的方法:痛经治疗方法之益母草煮鸡蛋。

痛经分为气滞血淤、寒湿凝滞、湿热下注、气血虚弱、肝肾不足五种证型。

气滞血淤型痛经患者,饮食益母草煮鸡蛋是一种不错的治疗方法。

气滞血淤型痛经患者典型的临床表现为:月经周期往往不太规律,在月经前2~3天开始出现莫名其妙心烦、胸闷,常常为一点小事而大发脾气,伴有乳房及胸胁部胀痛,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经量少,色黯有块。

益母草煮鸡蛋的具体做法:取鸡蛋2个,益母草30克,元胡15克,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同煮,鸡蛋熟后去壳再煮片刻,去药渣,吃蛋喝汤。

经前1~2天开始服,每日1剂,连服5~7天。

益母草煮鸡蛋治疗原理:鸡蛋具有滋阴养血的作用;益母草是历代医家用来治疗妇科疾病之要药,可松弛子宫痉挛状态,缓解炎症;元胡具有行气活血、散淤止痛的作用,是临床上治疗痛经的常用药。

三者合用可起到行气、养血、活血、去淤、止痛的作用,是痛经患者的食疗佳品。

除了坚持吃益母草煮鸡蛋外,气滞血淤型痛经患者平日还应适当多吃一些具有舒肝理气、活血调经作用的食物,如白萝卜、柑橘、佛手、茴香菜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缓解痛经的小秘方-“穴位按摩”

缓解痛经的小秘方-“穴位按摩”

金银花紫苏:缓解痛经的小秘方-“穴位按摩”痛经常常困扰着许多女性,使许多女性在经期间痛不欲生,并且常常因不好意思到医院就诊,而默默忍受着痛经的折磨。

为此,小编来介绍一下缓解痛经的小秘方。

穴位按摩是中医的一种治疗方法,有疏通经络、调节人是身体机能的功效。

常常困扰着女性朋友的痛经也可以通过穴位按摩来缓解症状。

缓解痛经的穴位按摩方法如下:一、按摩子宫穴患者可于经期前后按摩子宫穴,能有效地缓解痛经的症状,有止痛的功效。

子宫穴位于肚脐下方四寸左右,再往左和右大约三寸的位置,可用双手的手指轻柔地按摩两边的子宫穴,按摩时有一点酸胀的感觉即可。

二、按摩三阴交穴患者可于经期前后按摩三阴交穴,能起到调节血气的作用,减轻痛经的症状。

三阴交穴位于小腿内侧,脚踝三寸上,患者可用拇指轻柔地按摩三阴交穴,按摩时有一点酸胀的感觉即可。

三、按摩太冲穴患者可于经期前后按摩太冲穴,能有效地缓解痛经的症状,起到疏肝止痛的作用。

太冲穴位于脚的大拇指与食指之间,患者可用拇指按摩太冲穴,按摩时有一点酸胀的感觉即可,可反复按摩一分钟。

四、按摩合谷穴患者可于经期前后按摩合谷穴,能起到镇静止痛的作用,能有效地缓解痛经的症状。

合谷穴位于手背,在手背的第一和第二掌骨之间的中点处。

五、按摩血海穴患者可于经期前后按摩血海穴,能有效地运化脾血,从而起到缓解痛经的作用。

血海穴位于大腿内侧。

患者可用拇指按摩血海穴,直至按摩到有酸胀感即可。

金银花紫苏配方是在传统中医理论指导下,结合现代制药科技,通过长期应用的经验总结和配伍实验研究而定,各成分按照科学的比例组合,最大程度发挥各自养生作用,长期食用可以疏通瘀滞,补益气血,在女性身体内部形成清理,调整与补益的良性循环,本品添加的辅助L-阿拉伯糖是卫生部批准的新食品资源,是价值有效高的绿色生物功能糖类,安全性极高,食用后能促进肠道蠕动,减少残渣滞留,利于排除宿便。

出现痛经怎么办 按摩4个穴位可缓解

出现痛经怎么办 按摩4个穴位可缓解

出现痛经怎么办按摩4个穴位可缓解痛经是指在月经期间或月经前后,腹部出现不适疼痛的现象。

痛经严重影响了女性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质量。

中医认为,痛经是由于气滞血瘀,脏腑失调、情志不畅等原因导致,具有很强的治愈效果。

以下介绍四个穴位按摩缓解痛经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1. 肚脐眼穴肚脐眼穴是治疗痛经的关键穴位之一。

按摩肚脐眼穴能够刺激肝经,促进气血畅通,消除腹部的气血堵塞。

按摩时应将两指放在肚脐眼上,用力旋转按摩,每次按摩10-15分钟,每天按摩2-3次,持续3-5天。

2. 血海穴血海穴位于小腿内侧的凹陷处,是治疗痛经的常用穴位之一。

按摩血海穴可以减轻痛经,缓解月经期间的情绪波动。

按摩时应用力按压出血海穴,每次按摩5-10分钟,每天按摩2-3次,持续3-5天。

3. 下腹穴下腹穴位于小腹以下髂骨结合处,是治疗痛经的重要穴位。

按摩下腹穴可以缓解腹部痛感,促进气血运行,调节体内阴阳平衡。

按摩时应用拇指和食指按压穴位,以感觉到痛感为度,每次按摩5-10分钟,每天按摩2-3次,持续3-5天。

4. 三阴交穴三阴交穴位于小腿内侧,距踝骨内侧约4个横指处,是治疗经痛、月经不调、更年期障碍的重要穴位。

按摩三阴交穴可以舒缓情绪,缓解痛经、水肿等症状。

按摩时应用拇指旋转按摩穴位,每次按摩5-10分钟,每天按摩2-3次,持续3-5天。

除了按摩穴位外,女性在月经期间也要注意局部清洗,并保持身体温暖,避免吃辛辣、油腻食物,多喝温水、热汤,多吃一些补血滋阴的食物,如红枣、猪血、黑豆等,有助于调节身体内环境和缓解痛经。

总之,通过按摩四个穴位可以有效缓解痛经,但不宜过度按摩以免损伤皮肤和穴位。

同时,女性朋友平时也要做好保健,注意调节情绪,合理饮食,保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减轻经期不适症状。

康复理疗通经络-调理月经不调的方法(生物电拔罐热灸关元穴,气海穴,三阴交穴配合调经)

康复理疗通经络-调理月经不调的方法(生物电拔罐热灸关元穴,气海穴,三阴交穴配合调经)

康复理疗通经络-调理月经不调的方法(生物电拔罐热灸关元穴,气海穴,三阴交穴配合调经)月经不调是困扰女性的常见病,表现为月经提前或错后,经血量少或过多,经色不正常并伴有全身乏力,头错,腰酸,怕冷喜暖等症状。

中医学认为,女子为阴柔之体,以气血为先天,月经不调与气血的病变有很大关系。

所以,治疗月经不调应该从气血着手。

基本治疗方法:1,关元穴,气海穴,三阴交穴,足三里穴相配合,有补气生血,活血的作用。

每日用生物电拔罐热灸2次,每次3-5分钟,以皮肤泛红为度。

2,月经时常早来的人应少吃辛辣,肥甘之品,如肉,葱,青椒等,多吃青菜。

月经总是迟来的人宜少吃生冷,多吃肉;经期刚来一两天,最好吃姜炒鸡肝或猪肝,多吃补血的食品。

气血两虚:用拔罐仪温灸太溪穴,血海穴补气血1,用生物电拔罐仪或红外线经络刷温灸热疗太溪穴,血海穴,有补肾精,活血的作用。

每日1次,以皮肤潮红为度,长期坚持,可以补气血。

2,取红枣20枚,益母草,红糖各10克,水煎。

饮汤,每日早晚1次,长期饮用,有补气血的作用。

寒凝血瘀:归来穴让月经归来1,归来穴的名字即是使迟到的月经归来之意,是治月经不调的要穴。

用生物电拔罐热灸归来穴,命门穴两穴,有温经散寒,暖宫化瘀作用,对寒凝血瘀型月经不调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注:命门穴负压调至2.5左右)2,本型患者可服用中医方剂,常用温经汤:取人参,当归,白芍,川牛膝,丹皮各10克,川芎15克,桂心3克,莪术8克,甘草6克,水煎服。

每日煎1次,分早晚2次煎服,7天为1疗程。

可以温经散寒,养血调经。

中医生物电理疗调理月经不调方法:1,百病通督脉,做一个正常的保养,重点做命门穴2,本病通任脉,做一个正常的保养,重点做关元穴,气海穴,归来穴3,然后针对以上的相对应病症,进行热灸,生物电疗,拔罐方法刺激穴位,使之康复理疗。

注:做理疗前后喝1-2杯250ML的紫花苜蓿粉/大麦苗粉,需配相对应的食疗方案,调理好转效果加倍。

如有条件,请每天早上5-7点空腹大麦苗一杯,午餐,晚餐,睡前各饮一杯300ML左右的大麦苗粉。

出现痛经可以试试穴位缓解疼痛日常该做哪些

出现痛经可以试试穴位缓解疼痛日常该做哪些

出现痛经可以试试穴位缓解疼痛日常该做哪些痛经是最常见的妇科症状之一,是指在女性月经到来前或者来时出现的下腹部疼痛、腰痛以及其他不适症状等,痛经常剧烈,严重影响女性的生活质量。

痛经可分为原发性以及继发性两种。

原发性痛经是指正常的生理功能,没有基础疾病因素。

而继发性痛经是指器官发生病变而引起的疼痛,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等。

出现痛经的原因。

原发性痛经主要与月经期间子宫内膜前列腺激素的增加有关。

前列腺激素增加可以导致子宫平滑肌的收缩性增强,血管痉挛等造成子宫缺血引起疼痛;患者的精神状态、神经状态、内分泌状态暂时处于较异常的状态;缓解后恢复正常,继发性痛经常由子宫腺肌病等基础疾病引起疼痛。

本文仅讨论原发性痛经。

出现痛经可以尝试这些穴位来缓解疼痛。

在我们身边经常会听见女性因为来月经就紧张,因为她们经常受到痛经的严重折磨。

痛经虽然是正常的生理过程,但是痛经疾病带来的巨大疼痛往往不仅仅影响女性的健康生活,还对女性的心理、生理造成了极大的困扰,因此一到月经期间女性就感到十分害怕。

那么为了女性朋友可以从容的面对月经,不再受到痛经的折磨,除了及时就医之外还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来缓解疼痛呢?下面我们主要介绍几种按摩穴位的方法来帮助女性朋友缓解月经带来的疼痛。

1、按摩血海穴。

在按摩血海穴之前需要找到血海穴的具体位置,准确定位血海穴的位置操作为:找来一只椅子,然后坐在上面并打直双腿,这是可以发现膝盖内侧会出现一个凹陷位置,并且在这个凹陷位置的中间会有一个肌肉突起,这个凸起位置就是血海穴的位置。

找准后就可以进行按摩。

时常按摩血海穴可以起到引血归经的效果,可以对在月经期间有小腹坠痛的患者起到很好的缓解作用。

但是在按摩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按摩的手法应该是按压的方式,而非揉按的方式。

2、按摩太冲穴。

太冲穴是非常重要的一处穴位,特别对于女性朋友来讲,有更为重要,因为对此处进行按摩可以治疗多种妇科疾病。

相同的再按摩太冲穴之前,首先需要确定太冲穴的具体位置,太冲穴位在脚的大拇指与食指之间。

痛经的自我按摩缓解方法

痛经的自我按摩缓解方法

痛经的自我按摩缓解方法
痛经,可能是每一个女性都曾经历过。

它主要表现为行经前后,或行经期间小腹及腰部疼痛,甚至疼痛难忍常伴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汗出、肢冷、晕厥等症状。

中医认为,引起痛经的原因是气滞血淤、寒湿凝滞。

气血虚弱最终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即所谓“不通则痛”。

痛经时除了使用世纪本草暖宫贴,还可以巧用双手进行自我按摩,相信它定能使您告别痛经的烦恼。

(一)平卧床上,双目微闭,呼吸调匀,左手掌重叠于右手背上,将右手掌心轻轻放在下腹部,静卧1—3分钟。

(二)将双手掌分别放于下腹部耻骨两旁,适当有力反复向两侧分摩0.5~1分钟。

(三)左手掌重叠在右手背上,将右手掌心放在肚脐下,适当用力绕脐作顺时针团摩腹部0.5~1分钟,至腹部发热为佳。

(四)左手半握拳,将拇指指腹放在关元穴,适当用力揉按0.5—1分钟。

(五)右手掌重叠在左手背上,左手掌心放在中脘穴,适当用力揉按0.5—1分钟。

(六)坐于床上,将双手掌分别放在腰骶部两侧,自上而下用力摩擦腰骶部0.5—1分钟,以皮肤发热为佳。

宫寒是女性痛经最常见的原因,除先天体质虚寒,过食生冷、腹部受寒等也很容易使胞宫失养,引发痛经。

最适合宫寒型痛经者在家
自疗的方法,首推中药世纪本草暖宫贴外敷疗法。

现将具体的使用方法告诉大家。

经期前一周开始,至月经结束于肚脐部位(神阙空)贴敷世纪本草暖宫贴,三天更换一次,坚持14天为一个疗程,连用三个疗程,对宫寒痛经有疏通经络、活血化淤、温经散寒的功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痛经对于有的女性来说,是最为痛心的顽疾。

每当例假逼近,总没有很好的方法解决,下面,不如一起跟试试按摩8个穴位。

治痛经何必非吃药?按摩方法亦奏效引起月经不调的塬因很多,如精神因素、劳累过度、生活规律改变、饮食改变、环境改变、寒冷刺激、使用激素等。

中医认为,本病与肾、肝、脾叁脏有密切关系,多与脏腑功能失调,气血失调,冲任不固有关。

1.预备式
平卧床上,双目微闭,呼吸调匀,左手掌重叠于右手背上,将右手掌心轻轻放在下腹部,静卧1-3分种。

2.团摩下腹
左手掌心叠放在右手背上,将右手掌心放在下腹部,适当用力按顺时针、逆时针作环形摩动1-3分种,以皮肤发热为佳。

功效:益气壮阳,交通心肾。

3.团摩脐周
左手掌叠放在右手背上,将右手掌心放在肚脐下,适当用力按顺时针绕脐团摩腹部1-3分种,至腹部发热为佳。

功效:温经散寒,调理气血。

4.揉按关元穴
右手半握拳,拇指伸直,将拇指腹放在关元穴,适当用力揉按0.5-1分种。

功效:滋养肝肾,调经止痛。

5.搓擦腰骶
将双手掌分别放在腰骶部两侧,自上而下用力搓擦腰骶部0.5-1分种,以腰部发热为佳。

功效:强腰壮肾,活血通络。

6.揉按肾俞穴
两手叉腰,将拇指按在同侧肾俞穴,其余四指附在腰部,适当用力揉按0.5-1分种。

功效:温补肾阳,强腰壮骨。

7.按揉足叁里穴
将一手食指与中指重叠,中指指腹放在同侧足叁里穴上,适当用力按揉0.5-1分种。

双下肢交替进行。

功效:补脾健胃,调和气血。

8.掌揉血海穴
将双手掌心放在同侧血海穴上,适当用力揉按0.5-1分种。

双下肢交替进行。

功效:活血化淤,通络止痛。

月经期间应停止按摩。

注意经期卫生,忌房事、坐浴、游泳等。

要保证有充足的睡眠和保持精神愉快。

有月经不调的女性可以按上述按摩方法试试看,也许会有不错的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