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美拉唑的临床合理应用及不良反应与相互作用
奥美拉唑的不良反应及其与其他药物间的相互作用研究

奥美拉唑的不良反应及其与其他药物间的相互作用研究奥美拉唑是一种质子泵抑制剂,常用于治疗胃肠道疾病,如胃炎、胃溃疡和食道反流病等。
虽然奥美拉唑是一种相对安全的药物,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良反应,同时也需要注意它与其他药物间的相互作用。
1.不良反应(1)消化系统方面奥美拉唑的主要作用是减少胃酸的分泌,但同时也会影响其他消化器官的正常运作。
例如,奥美拉唑可能会导致腹泻、恶心、呕吐、腹痛等消化系统不适。
这些不适往往是暂时的,并不需要停止用药,但如果症状严重,应尽快咨询医生。
奥美拉唑可能会影响某些人的神经系统,导致头痛、头晕、嗜睡等症状。
如果这些症状持续存在,应及时咨询医生。
(3)其他方面少数病人用药后可能出现皮肤瘙痒、疹子等过敏反应。
此外,奥美拉唑还可能会使血镁水平降低,尤其是长期使用和高剂量使用者,这可能会对身体健康带来风险。
2.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1)抗生素奥美拉唑通常与抗生素联合使用,用于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胃炎和胃溃疡。
然而,有些抗生素,如红霉素、克拉霉素等,会降低奥美拉唑的代谢速度,从而增加奥美拉唑的血药浓度。
这可能会导致奥美拉唑的不良反应更加明显。
因此,在使用奥美拉唑和抗生素联合时需要特别小心。
(2)其他药物奥美拉唑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也需要特别注意。
例如,奥美拉唑会降低哌替啶和曲马多等药物的代谢速度,从而增加它们的血药浓度,可能导致不良反应发生。
此外,奥美拉唑还可能影响苯妥英、华法林等药物的代谢和清除,增加它们的药效。
综上所述,奥美拉唑是一种常用的胃肠道药物,但需要注意它的不良反应和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在使用奥美拉唑时,应注意遵循医生的建议,注意药物使用方法和剂量,以减少不必要的风险。
奥美拉唑的药物相互作用研究

奥美拉唑的药物相互作用研究引言:奥美拉唑是一种常用的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PPI),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胃酸相关疾病,如胃溃疡、胃食管反流病和幽门螺杆菌感染等。
然而,药物相互作用是临床用药中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因为它可能会影响奥美拉唑的药效和安全性。
本文将探讨奥美拉唑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研究。
一、药物相互作用的机制药物相互作用是指两种或多种药物同时使用时,其中一种药物对另一种药物的药效、药代动力学或药物安全性产生影响的现象。
药物相互作用的机制主要包括药物代谢酶的诱导或抑制、药物的分布和排泄的改变以及药物的受体竞争等。
二、奥美拉唑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1. 药物代谢酶的诱导或抑制奥美拉唑通过抑制胃酸的分泌来发挥治疗作用,它主要通过肝脏的细胞色素P450酶(CYP450)代谢。
一些药物如克拉霉素和利福平等也通过CYP450代谢,因此与奥美拉唑同时使用时可能会出现代谢酶的竞争。
研究表明,奥美拉唑能够抑制CYP2C19和CYP3A4等酶的活性,从而导致这些药物的代谢减慢,可能会增加其血药浓度和毒性。
2. 药物的分布和排泄的改变奥美拉唑的使用可能会影响其他药物的分布和排泄。
例如,与奥美拉唑同时使用的地高辛可能会导致其在血浆中的浓度升高,增加心脏毒性的风险。
此外,奥美拉唑还可能影响其他药物的肾脏排泄,如与他克莫司(Tacrolimus)同时使用时可能导致其血药浓度升高,增加免疫抑制性药物的毒性。
3. 药物的受体竞争奥美拉唑通过抑制质子泵来减少胃酸的分泌,而其他药物如氯化铵和氢氧化铝等也具有抗酸性。
因此,与奥美拉唑同时使用时,可能会出现对胃酸分泌的双重抑制作用,从而增加胃酸相关疾病的治疗效果。
三、临床应用中的药物相互作用1. 其他质子泵抑制剂与其他质子泵抑制剂如兰索拉唑和泮托拉唑等同时使用时,可能会增加奥美拉唑的药效,但也可能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
因此,在联合使用时应慎重考虑剂量和疗程。
注射用奥美拉唑使用说明

注射用奥美拉唑使用说明
奥美拉唑是一种口服溶液,主要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疾病和胃食管反流病。
它属于质子泵抑制剂,能有效减少胃酸分泌,从而减轻胃部炎症和溃疡。
奥美拉唑也可以用于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该菌是导致消化性溃疡和胃炎的主要原因之一、奥美拉唑通过抑制幽门螺杆菌的酸产能力,帮助创造一个不利于细菌生长的环境,加速感染的治愈。
1.适应症:注射用奥美拉唑适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胃食管反流病以及幽门螺杆菌感染。
2.剂量和用法:注射用奥美拉唑通常以静脉滴注的方式给药。
剂量的选择和治疗时间的长短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临床需要来确定,并且应由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个体化调整。
3.用药频次:通常每天给药一次,根据医生的指示进行持续治疗。
4.注意事项:
-奥美拉唑注射剂只能由医疗专业人员按照规定的方法给药。
-如果患者对奥美拉唑过敏或有其他葡萄糖酶缺乏症等禁忌症,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就医。
-在使用注射用奥美拉唑期间,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和生命体征,并及时进行必要的调整。
-奥美拉唑可能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使用时应告知医生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并遵从医生的指导。
-注射用奥美拉唑不建议用于儿童和孕妇,如果需要使用,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除了以上使用说明外,注射用奥美拉唑的不良反应也需要引起注意。
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头痛、恶心、腹泻、胃肠道不适等。
如果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皮疹、呼吸困难等,应立即就医。
总之,注射用奥美拉唑是一种治疗消化性溃疡、胃食管反流病和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有效药物。
在使用时应根据医生的指导,合理用药,并密切注意患者的病情和不良反应。
奥美拉唑在治疗胃癌术后反流病中的应用价值

奥美拉唑在治疗胃癌术后反流病中的应用价值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手术是目前治疗胃癌的主要方式之一。
然而,胃癌手术后患者常常会出现术后反流病,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带来一定的困扰。
奥美拉唑作为一种质子泵抑制剂,在治疗胃癌术后反流病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从奥美拉唑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效果和安全性等方面进行探讨。
奥美拉唑属于质子泵抑制剂,通过抑制胃黏膜细胞的质子泵酶,减少胃酸的分泌,从而达到抑制胃酸的作用。
在胃癌手术后反流病的治疗中,奥美拉唑能够有效地降低胃酸的分泌,减少胃酸对食道黏膜的刺激,从而缓解患者的症状。
此外,奥美拉唑还能够促进食道和胃黏膜的修复,减少黏膜损伤和炎症反应,对于术后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的作用。
临床研究表明,奥美拉唑在治疗胃癌术后反流病中具有显著的疗效。
一项回顾性研究发现,奥美拉唑治疗组的患者在症状缓解率、胃酸抑制效果和生活质量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
另外,一项随机对照试验显示,奥美拉唑治疗组的患者在术后6个月的随访中,反流病症状的缓解率明显高于安慰剂组。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奥美拉唑在治疗胃癌术后反流病中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除了疗效显著,奥美拉唑还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奥美拉唑是一种常见的抗酸药物,临床应用多年,其安全性和耐受性已经得到广泛验证。
研究显示,奥美拉唑的不良反应较少,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头痛、腹泻和恶心等,而且大多数不良反应轻微且可逆。
此外,奥美拉唑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较少,患者在接受奥美拉唑治疗时,一般不需要特殊的药物调整。
然而,奥美拉唑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问题。
长期大剂量使用奥美拉唑可能会导致胃酸分泌功能的恢复受损,出现酸依赖性胃炎等不良反应。
此外,奥美拉唑的使用也可能会增加患者患上其他感染性疾病的风险,如肺炎和胃肠道感染等。
因此,在使用奥美拉唑治疗胃癌术后反流病时,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权衡利弊,合理选择剂量和疗程。
综上所述,奥美拉唑作为一种质子泵抑制剂,在治疗胃癌术后反流病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奥美拉唑的不良反应及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奥美拉唑的不良反应及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关键词】奥美拉唑;,,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摘要】奥美拉唑临床上主要用于胃酸相关性疾病的治疗,国内外应用广泛。
近年来,临床对它的不良反应报道较多,本文就其对消化、血液、神经、内分泌、泌尿系统、皮肤及其他方面的不良反应和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做一综述。
【关键词】奥美拉唑;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奥美拉唑(Omepraxole OME,商品名洛赛克Losec)是一种新型强力的胃酸分泌抑制剂。
临床用于治疗胃酸相关性的疾病,如消化性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和卓-艾氏综合征。
随着应用的普及,其不良反应也随之增多,为了引起临床的注意,现将该药的不良反应综述如下。
1 消化系统1.1 胃肠道反应据报道[1],用OME 20~40mg/d治疗1369例患者,有5%的患者出现上腹痛,其余依次为胀气4%,腹泻3%,恶心25%和呕吐2%,平均发生率为3%。
上述可能与该药引起胃液酸度下降从而影响消化能力有关,也可能由于胃酸过少导致胃内出现来自肠道的细菌及总菌量增多而引起胃部炎症有关。
1.2 抑制唾液分泌庞寿玉[2]对国产组(A组30例)与进口组(B组36例)OME治疗活动性溃疡疗效比较,发现A组病人治疗后有3例口干(10%),B组病人治疗后有2例口干(6%)。
1.3 引起胃息肉病据报道[3],对11例患者用OME治疗,口服本品20~40mg/d,持续12个月或更长时间。
结果有4例出现胃多个基底腺息肉。
研究发现,口服本品20mg /d,用药1周,会诱导消化道细胞色素P450ⅠA基因暴露,可能导致致癌物前身转变成活性致癌剂,胃息肉病与这一原因有关。
1.4 诱发胃类癌报道[4]1例ZES患者,用OME 80mg/d,治疗5年半发生胃类癌。
10例健康志愿者服用OME 30mg/d,2周后,胃液中细菌总量、致癌性亚硝酸盐和N―亚硝酸盐浓度显著提高,血浆胃泌素亦明显升高[5]。
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亚硝基化合物极可能是人类癌症的一类重要致癌物,而细菌在胃内的生长,可促进亚硝基化合物的合成[6]。
分析奥美拉唑所致不良反应及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特征

分析奥美拉唑所致不良反应及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特征发表时间:2016-01-19T14:12:21.347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10期供稿作者:马依努尔.阿不力克木[导读] 新疆兵团第三师医院药剂科探讨奥美拉唑引起的不良反应、和其他药物互相作用的特点新疆兵团第三师医院药剂科 844000摘要:目的:探讨奥美拉唑引起的不良反应、和其他药物互相作用的特点。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00例,按照抽签法分为两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雷尼替丁治疗,观察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
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9例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对照组10例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观察组略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P>0.05,组间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奥美拉唑用于临床治疗时不良反应比较多,容易和其他药物互相作用,因此要重视奥美拉唑用药禁忌,以便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关键词:奥美拉唑;不良反应;相互作用奥美拉唑是临床治疗中经常用到的药物,主要是起到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药理作用机制为通过作用于胃黏膜壁细胞,使壁细胞当中的H+-K+-ATP的活性不断降低,继而实现抑制胃酸分泌的目的[1]。
目前,临床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反流性食管炎时经常采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经过实践可以发现,奥美拉唑在长期应用中,容易出现较多不良反应。
为了探讨奥美拉唑引起的不良反应以及它和其他药物的作用机制,笔者选择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00例展开研究。
现报道如下。
1、资料及方法1.1资料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被确诊为消化性溃疡[2],均自愿接受该次治疗,无任何严重药物禁忌症,在接受治疗前7d未服用任何抑酸药物或者抗溃疡药物,排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心脏疾病或者血液疾病患者。
奥美拉唑的合理用药指导

奥美拉唑的合理用药指导引言:奥美拉唑是一种常用的质子泵抑制剂,被广泛应用于胃酸相关疾病的治疗。
然而,由于其特殊的药理作用和潜在的副作用,合理用药指导对于医务人员和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奥美拉唑的药理特点、适应症、剂量和疗程、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一、药理特点:奥美拉唑属于质子泵抑制剂,通过抑制胃壁细胞的质子泵酶,减少胃酸的分泌。
它具有快速起效、持续时间长、抑酸效果强的特点。
奥美拉唑在酸性环境下可转化为活性物质,与质子泵酶不可逆结合,从而抑制胃酸的分泌。
需要注意的是,奥美拉唑的作用是选择性的,主要作用于胃酸分泌的最终步骤,对其他胃腺细胞的分泌功能影响较小。
二、适应症:奥美拉唑主要用于治疗胃酸相关疾病,包括消化性溃疡、胃食管反流病、急性胃黏膜损伤、恶性胃酸过多症等。
此外,奥美拉唑还可以用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根除治疗,以及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溃疡的预防。
三、剂量和疗程:奥美拉唑的剂量和疗程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调整。
一般情况下,成人的推荐剂量为20毫克每天一次,口服给药。
对于需要长期治疗的患者,可以根据病情适当调整剂量。
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程一般为4-8周,而消化性溃疡的治疗疗程通常为4-12周。
对于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治疗,常规方案为奥美拉唑加上两种抗生素联合使用,疗程一般为7-14天。
四、不良反应:奥美拉唑的不良反应较为常见,但多数轻微且可逆。
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头痛、腹痛、恶心、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
少数患者可能出现皮疹、荨麻疹、胃肠道出血等过敏反应。
长期使用高剂量奥美拉唑还可能导致骨质疏松、胃肠道感染等并发症。
因此,在使用奥美拉唑期间,医务人员应密切监测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并及时处理。
五、注意事项:1.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慎用:奥美拉唑在动物试验中显示出对胎儿有一定的毒性作用,因此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慎重使用。
如确实需要使用奥美拉唑,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2. 老年患者用药需谨慎:老年患者常伴有多种疾病和药物治疗,因此在使用奥美拉唑时需注意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奥美拉唑的药理与临床应用分析

奥美拉唑的药理与临床应用分析奥美拉唑是一种常用的质子泵抑制剂,广泛用于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消化性溃疡等胃肠道疾病。
本文将从药理学的角度探讨奥美拉唑的药理作用、适应症以及临床应用的一些注意事项。
一、药理作用奥美拉唑作为一种质子泵抑制剂,通过抑制胃内质子泵酶的活性,降低胃酸的分泌量,从而起到降酸的作用。
它通过与质子泵中的酶分子结合,阻断了质子泵活性,使质子泵失去酶活性,从而抑制胃酸的产生。
奥美拉唑还可抑制胃内蛋白酶的活性,降低胃酸对胃黏膜的损伤作用。
二、适应症1. 消化性溃疡:奥美拉唑能有效抑制胃酸分泌,减少胃酸对溃疡的刺激,促进溃疡的愈合。
2. 胃食管反流病:奥美拉唑可以抑制胃酸的分泌,减少胃酸对食管黏膜的损伤,缓解和预防胃食管反流病的症状。
3. 幽门螺杆菌感染:奥美拉唑可用于幽门螺杆菌引起的消化性溃疡、胃炎等疾病的治疗,与抗生素联合应用能够提高根除率。
4. 胃酸过多:奥美拉唑是一种胃酸分泌抑制剂,适用于胃酸过多引起的消化道疾病,如酸性消化不良、胃痛、胃烧灼感等症状。
三、临床应用注意事项1. 用药时间:奥美拉唑一般在餐前服用,以利于其在餐后刺激胃酸分泌的最短时间。
2. 用药剂量:奥美拉唑的剂量应根据具体病情来确定,一般成人每天一次口服20mg-40mg,剂量可适当调整。
3. 用药周期:治疗消化性溃疡和胃食管反流病通常需要较长的用药周期,建议连续用药4周以上,并且在症状完全缓解后仍需继续用药一段时间。
4. 不良反应:奥美拉唑一般耐受性较好,但也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头晕、腹泻、恶心等,严重者可引起肝功能损害和血小板减少等。
5. 低镁血症:长期大剂量使用奥美拉唑可导致低镁血症,严重时可引发血管痉挛、心律失常等,需注意监测镁离子水平。
6. 药物相互作用:奥美拉唑可能影响其他药物的代谢和吸收,需谨慎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尤其是需要酸性胃液环境来吸收的药物。
综上所述,奥美拉唑作为质子泵抑制剂,在胃肠道疾病治疗中具有显著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奥美拉唑的临床合理应用及不良反应与相互作用
新一代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是一种新型的抗消化性溃疡药物,能选择性地抑制胃部H+-K+-ATP酶(质子泵),从而阻止胃酸分泌的最后环节。
对基础胃酸和其他形式的应激胃酸均可产生强有力的抑制作用。
由于其疗效显著、复发率低、应用方便等特点,临床广泛使用。
随着应用的普及,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也时常发生。
前不久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就提出了修改奥美拉唑说明书的通知。
至此,我科室查阅了相关文献,将奥美拉唑的临床应用、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归纳分析如下,与大家共同讨论学习。
1. 奥美拉唑的临床合理应用
1.1 作用机制:
奥美拉唑应用后积聚在壁细胞分泌小管的酸性环境中,可与
H+-K+-ATP酶巯基特异性结合降低其活性,从而阻断壁细胞分泌盐酸的最后环节,细胞内H+不能释放,使胃酸PH显著升高。
此外,还能提高胃黏膜电位,维持胃细胞的稳定,保护胃黏膜屏障,利于胃十二指肠病变黏膜的修复及止血。
另外,奥美拉唑对组胺、五肽胃泌素及刺激迷走神经引起的胃酸分泌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H2受体拮抗剂不能抑制的由二丁基环腺苷酸引起的胃酸分泌也有强而持久的抑制作用。
1.2 合理应用:
长期应用可引起胃内细菌过度增长,亚硝酸盐和N-亚硝酸盐均明显增加,血浆胃泌素水平明显升高,并可诱发胃癌。
因此,奥美拉唑应限用于H2受体拮抗剂疗效不好的患者,且疗程不应过长(一般4~8周)。
研究显示,清晨餐前30分钟服用奥美拉唑效果最佳。
因为进食后兴奋期激活壁细胞内有大量“活性泵”与奥美拉唑吸收峰相平行,抑酸作用最强。
在奥美拉唑治疗失败的患者中有75%存在“夜间酸突破”,即22:00—5:00胃内PH≤4持续60分钟以上,故睡前加服20mg,可使胃酸分泌量大大减少,更有利于胃黏膜修复和溃疡愈合,以提高疗效。
1.3 临床应用:
1.3.1 治疗消化性溃疡据报道一般口服20~40mg/d,用药2周和4周,胃溃痒愈合率分别达85%和97%;用药4周和6周十二指肠溃疡愈合率达70%~90%。
1.3.2 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是90%活动性胃炎和70%胃溃疡的致病因素,且为溃疡复发的主要病因。
单用奥美拉唑可抑制幽门螺杆菌,但不能根治,故停药后仍有可能复发。
为降低复发率,根除幽门螺杆菌,常加用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甲硝唑、替硝唑、呋喃唑酮中的一种或两种。
1.3.3 治疗消化道出血短期大剂量奥美拉唑可显著缩短溃疡病
出血,减少失血,输血,疗效优于H2受体拮抗剂。
1.3.4 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据报道4周愈合率为70%~80%、8周愈合率为85%~90%。
奥美拉唑疗效优于H2受体拮抗剂。
1.3.5 治疗消化不良据报道对主要症状为腹痛、反酸患者,奥美拉唑常需2倍以上剂量,疗效优于安慰剂,完全缓解率达30%;注意,治疗4周无效应停用。
1.3.6 治疗胃泌素瘤据报道,奥美拉唑10~180mg/d,治疗210例。
随访半个月至54个月,均能有效控制胃酸分泌,多数患者1次/d服药,即可收到满意疗效。
1.3.7 治疗卓-艾综合征。
2. 不良反应
2.1 胃肠道反应口服奥美拉唑后可出现腹痛、腹泻、腹胀、便秘、恶心
口干等反应,长期应用,易引起胃内细菌过度生长,亚硝酸盐和N-亚硝酸盐均明显增高。
血浆胃泌素水平升高。
胃泌素有促进致癌剂的作用,诱导胃癌发生率增加。
2.2 肝脏毒性长期服用可使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与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胆红素都有暂时性升高,还可使P450IA2和P450IA1酶活性升高。
上述酶类可增加致癌因子的生物
活性和某些药物对肝脏的毒性作用。
同时,奥美拉唑主要在肝脏代谢后排出,肝功能低下者应慎用。
2.3 对神经系统的损伤表现为头痛、头昏、头晕、失眠、嗜睡、神志改变、指端麻木等。
2.4 对肾脏的损伤表现为血肌酐升高和血尿、尿闭。
奥美拉唑主要在肝脏代谢,且80%以代谢产物的形式从尿中排出,其代谢产物影响肾脏的排泄功能。
2.5 对视觉的损伤主要表现为视力恶化、视物昏花、视野缩小、以致失明。
2.6 对皮肤的影响少数患者出现皮肤多行性红癍、毒性表皮坏死。
2.7 对内分泌的影响男子乳房女性化等。
2.8 其他:过敏反应、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粒细胞缺乏症等。
3. 药物相互作用:
3.1 与抗菌药物合用:现代医学理论认为,胃酸和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溃疡病的两大致病因子。
由于Hp可深藏于腺体隐窝类,单用奥美拉唑或抗菌药物治疗效果都不理想,且Hp的根除率不高,常联用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甲硝唑、替硝唑、呋喃唑酮等。
联合治疗Hp感染能起到协同作用,增加疗效。
3.2 与维生素合用:奥美拉唑抑制胃酸分泌后,胃内细菌较快生长,菌群发生明显变化,细菌总数增加,致使亚硝酸盐变成有致癌作用的亚硝胺,同时服用维生素C或维生素E,可能有限制亚硝胺化合物形成的作用。
3.3 妨碍维生素B12的吸收:长期服用可引起维生素B12的缺乏,维生素B12缺乏可以导致S-腺苷蛋氨酸和蛋氨酸的合成障碍,很可能是神经系统病变的原因之
一。
该研究表明这种影响与奥美拉唑剂量有关,剂量越大、影响越大。
3.4 与铁剂、四环素、匹氨西林、酮康唑的合用:铁剂的吸收依赖于胃酸的存在,Fe3+在胃酸作用下转变为Fe2+才被吸收。
奥美拉唑抑酸作用影响铁剂的吸收。
同时胃酸pH升高,使四环素类变成难溶性游离型四环素,不易吸收。
匹氨西林是脂化物,只有在酸性环境下吸收完全。
酮康唑的吸收也依赖于足够的胃酸分泌因而致使酮康唑的吸收减少。
故奥美拉唑与铁剂、四环素、匹氨西林、酮康唑不宜合用。
必要时,可适当增加这些药物的剂量。
3.5 与肝药酶代谢有关的药物合用:本品具有酶抑制作用,一些经肝脏细胞色素P450系统代谢的药物如双香豆素、华法林、地西泮、苯妥英、硝苯地平等,其t1/2可因合用而延长,药理作用增强,合用时注意适当减量。
3.6 与地高辛合用:奥美拉唑造成的低酸环境,使地高辛分解为活性较低、药效维持更短的代谢物,降低地高辛治疗作用。
服用奥美拉唑及停药后短时间内应调整地高辛剂量。
3.7 pH值、光线、金属离子、温度等对奥美拉唑注射液的影响:奥美拉唑为硫酰基苯并咪唑类结构,易受pH值、光线、金属离子、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特别是在酸性条件下,奥美拉唑化学结构发生改变,出现聚合和变色现象;在碱性条件下比较稳定。
因此说明书上说,溶于100ml生理盐水(pH
4.5~7.0)或5%糖水(pH3.2~
5.5)中,本品溶解后静脉滴注时间应在20~30分钟或更长。
若使用250ml 或500ml输液则配置后pH值降低,增加了溶液的不稳定性,且滴注时间延长,易受光线、温度的影响而变色,同时应避免与酸性药物混合滴注;配制所使用的注射器与输液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