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以大连市为例

合集下载

模糊综合评价法在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模糊综合评价法在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模糊综合评价法在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张伟;崔靖;曹鹏【摘要】将熵权理论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建立了基于熵权的大气环境质量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对泰州地区大气环境质量进行评价,与单因子评价结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结果更为细腻,评价结论更符合实际情况。

%The entropy value theory was applied to combine with fuzzy matter - element method to establish an entro-py fuzzy matter - element model of environmental quality. The model was used in atmospheric environmental quality as-sessment of Taizhou area. Compared with the single - factor evaluation,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uzzy matter - element model was much more exquisite and more realistic.【期刊名称】《广州化工》【年(卷),期】2012(040)023【总页数】3页(P117-119)【关键词】熵权;模糊综合评价;大气环境质量评价;泰州【作者】张伟;崔靖;曹鹏【作者单位】泰州市环境科学研究所,江苏泰州225300;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江苏泰州225300;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化工学院,江苏泰州225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823大气环境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产生活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大气环境质量评价是制订大气环境规划、进行环境决策、实施环境综合整治的基础工作,因此,对大气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基于AHP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森林旅游开发潜力评价以辽东山区为例

基于AHP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森林旅游开发潜力评价以辽东山区为例

基于AHP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森林旅游开发潜力评价以辽东山区为例一、概述随着全球对生态旅游和可持续发展的日益关注,森林旅游作为一种绿色、健康的旅游方式,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

辽东山区作为中国东北地区重要的森林资源富集区,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优美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森林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如何科学、准确地评价辽东山区森林旅游的开发潜力,以指导其有序、高效的发展,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旨在通过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一套科学、实用的森林旅游开发潜力评价体系。

层次分析法(AHP)作为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能够有效地将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层次和因素,并通过两两比较的方式确定各因素的相对重要性。

而模糊综合评价法则能够处理评价过程中存在的模糊性、不确定性和主观性,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全面。

本文将首先分析辽东山区森林旅游资源的现状和特点,明确评价的目标和原则。

运用AHP确定评价指标体系,包括自然资源、社会经济、环境承载力和开发条件等方面。

接着,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各项指标进行量化分析和综合评价,得出辽东山区森林旅游的开发潜力等级。

根据评价结果,提出针对性的开发建议和对策,以期为辽东山区森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1. 森林旅游的概念及其在全球和中国的发展趋势。

森林旅游,作为一种独特的旅游形式,主要指的是以森林、湿地、荒漠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及其外部物质环境为基础,所展开的观光游览、休闲度假、健身养生、文化教育等旅游活动。

它充分利用森林风景资源,以旅游为主要目的,开展各种形式的野游活动。

这些活动在有效的管理措施下运行,旨在实现生态环境、经营者、旅游者和社区居民四方共同受益,达到环境、社会、经济的持续和谐发展。

森林旅游具有资源依赖性强的特点,其资源具有可持续性(可再生)与脆弱性(承载力)、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紧密结合、森林环境与珍稀野生动植物物种多样性、功能多重性(旅游、林下经济、加工)、增智性(科普价值)等特征。

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应用案例精选全文完整版

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应用案例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第三节 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应用案例二、在物流中心选址中的应用物流中心作为商品周转、分拣、保管、在库管理和流通加工的据点,其促进商品能够按照顾客的要求完成附加价值,克服在其运动过程中所发生的时间和空间障碍。

在物流系统中,物流中心的选址是物流系统优化中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问题,非常重要。

基于物流中心位置的重要作用,目前已建立了一系列选址模型与算法。

这些模型及算法相当复杂。

其主要困难在于:(1) 即使简单的问题也需要大量的约束条件和变量。

(2) 约束条件和变量多使问题的难度呈指数增长。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是一种适合于物流中心选址的建模方法。

它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有良好的理论基础。

特别是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其通过研究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可以得到合理的物流中心位置。

1.模型⑴ 单级评判模型① 将因素集U 按属性的类型划分为k 个子集,或者说影响U 的k 个指标,记为12(,,,)k U U U U =且应满足:1, ki ij i U U U U φ===② 权重A 的确定方法很多,在实际运用中常用的方法有:Delphi 法、专家调查法和层次分析法。

③ 通过专家打分或实测数据,对数据进行适当的处理,求得归一化指标关于等级的隶属度,从而得到单因素评判矩阵。

④单级综合评判B A R⑵多层次综合评判模型一般来说,在考虑的因素较多时会带来两个问题:一方面,权重分配很难确定;另一方面,即使确定了权重分配,由于要满足归一性,每一因素分得的权重必然很小。

无论采用哪种算子,经过模糊运算后都会“淹没”许多信息,有时甚至得不出任何结果。

所以,需采用分层的办法来解决问题。

2.应用运用现代物流学原理,在物流规划过程中,物流中心选址要考虑许多因素。

根据因素特点划分层次模块,各因素又可由下一级因素构成,因素集分为三级,三级模糊评判的数学模型见表3-7.表3-7 物流中心选址的三级模型因素集U 分为三层: 第一层为 {}12345,,,,U u u u u u =第二层为 {}{}{}111121314441424344551525354,,,;,,,;,,,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 第三层为 {}{}5151151251352521522,,;,u u u u u u u ==假设某区域有8个候选地址,决断集{},,,,,,,V A B C D E F G H =代表8个不同的候选地址,数据进行处理后得到诸因素的模糊综合评判如表3-8所示。

模糊综合评价法在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模糊综合评价法在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模糊综合评价法在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摘要:为提升水环境质量评价的客观性、真实性与准确性,响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推进生态环保进程,本文研究模糊综合评价法在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介绍了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概念及应用原理;以某公园水体为例,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法在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从准备工作、综合评价、结果分析三角度出发,列举应用策略,结合评价结果,提出相应的治理建议。

期望本文能够为相关工作者带来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模糊综合评价法;水环境;质量评价。

一、模糊综合评价法介绍在生态文明建设日益推进的时代背景下,水环境保护越发受到社会公众的一致重视。

目前看来,相关工作者多会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估水环境的具体质量,具体而言,它是一种基于模糊数学模型的评价方法,其应用原理为结合模糊数学的隶属度,将定性评价转化为定量评价,进而准确评估得出水环境的具体质量,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1]。

在实际应用中,工作人员通常会采用此种方式,搜集与水环境质量变化的连续性、分级界限的模糊性有关的数据信息,在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的基础上,评估水环境的实际情况,实践证明,该方法有着较好的应用效果,得出的数据信息清晰、真实、可靠,同时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工作人员可借助该方法得出的数据,解决一些难以量化的生态环保问题,保障环境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水环境质量评价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具体策略(一)准备工作通常情况下,在水环境质量评价中,工作人员应统筹考虑如下几点因素:感官性因素、氧平衡因素、营养盐类因子、毒物因子、微生物因子。

本文选择某一位于郊野公园的水体进行研究,该水体具有较强观赏性,因此开始正式的评估前,工作人员需参照《特征水质参数表》中对生活娱乐设施水体提出的要求,设计水环境质量评价因素集合。

本文设计了如下几类集合:PH、总磷、总氮、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

毋庸置疑,实际应用中,水环境的优劣具有较强的模糊性,在测定水环境遭受污染的具体程度时,工作人员很难把控好受污染的实际界限,这些均属于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模糊现象,需借助模糊综合评价法来解决,具体的处理步骤一般如下:确定评价因素集合、确定评语集合、建立隶属函数、确定评价因子对评语集合隶属度、构建模糊矩阵、确立权重集合、得出综合评价结果[2]。

基于熵权法的模糊综合评价——以灵宝市地下水为例

基于熵权法的模糊综合评价——以灵宝市地下水为例

基于熵权法的模糊综合评价——以灵宝市地下水为例郑艺【摘要】为减少地下水水质评价中主观性判断对各指标权重造成的误差,采用熵权法确定评价指标的熵权重系数,然后结合综合评价模型,选取5个主要影响因素作为评价因子,建立了灵宝地下水基于熵权法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评价结果表明,灵宝地下水水质状况较好.【期刊名称】《商丘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5(031)012【总页数】4页(P85-88)【关键词】熵权;模糊综合评价;地下水【作者】郑艺【作者单位】洛阳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河南洛阳 47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824地下水是指埋藏在土壤、岩石的孔隙、裂隙和熔隙中各种不同形式的水,主要靠雨水或河水补给[1].地下水以其稳定的供水条件、良好的水质,成为农业灌溉以及城市生活用水的重要水源,尤其是在地表缺水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地下水常常成为主要供水水源.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地下水的需求量不断增大,地下水开采量日益增长,导致地下水水位下降,形成大面积的地面下降漏斗现象;同时,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的大量下渗,严重污染地下水源,造成地下水水质严重恶化[2].为保证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需要对地下水水质进行科学合理的综合评价[3].目前,地下水水质评价方法主要有模糊综合评价法[4]、内梅罗指数法[5]、灰色关联度法[6]、灰色聚类法等[7].由于地下水的物理化学特征,有多个指标影响地下水水质,因此在综合评价过程中,对各个指标的权重存在不确定性[8].为避免权重判断的主观性,本文通过熵权法确定水质指标权重,在此基础上对地下水水质进行模糊综合评价.1.1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1.1.1 建立水质评价因子集和评价集设水质评价因子集为,其中u1,u2,…,ui参与评价的评价因子,文中i取5.设水质的评价集为,其中v1,…,vj是j个评价等级.1.1.2 建立模糊关系矩阵模糊评价里,每一个评价因子隶属于评价集中不同评价等级的程度称为隶属度,以rij表示.评价因子集合中各个指标所对应评价集中全部评价的隶属度构成评价矩阵,反映了因子集与评价集的模糊关系.矩阵中的隶属度rij通过隶属函数计算求得.评价因子集中数值越小污染越重的指标,隶属函数公式为:评价因子中数值越大污染越重的指标,隶属函数公式为:以上两式中, xi是评价因子集中第i个因子的监测值,本文中i =1,2,…10;sij 是第i个评价因子对应的评价集中第j级的评价标准值,本文中j=1,2,…5.式(2)中,当xi<si1时,=1,其余;当xi>si5时,,其余通过隶属函数计算所得各个评价因子的隶属度,构成模糊关系评价矩阵R,本文中评价矩阵R:1.2 熵权法确定权重设有m个指标,n个评价对象,设,其中i=1,2…,m;j=1,2…,n.将此矩阵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其中,数值越大越优的指标,数值越小越优的指标,对n个评价对象的m个评价指标,依照传统的熵权概念,定义第i个评价指标的熵为:因此,第i个评价指标的熵权重为:1.3 计算综合评价结果式中:Y是综合评价结果,“∘”是模糊数学运算符.根据评价结果,取,得到相应的综合评价等级.2.1 基本资料灵宝市位于豫晋陕三省交界处的河南省西部,属于丘陵山区,水资源总量为4.14亿m3,其中地表水1.73亿m3,地下水2.41亿m3.地下水补给来源主要是大气降水,其次为地表水体以及农田灌溉水入渗,因此水质变化较大.地下水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在生产生活中占有较大比例,因此地下水水质必须达到一定标准.本文选择灵宝市2009年~2013年中灵宝市14#井,16#井,18#井,19#井,22#井,23#井的水质监测数据,根据水环境中心地下水监测要求,每年的4月份、8月份各监测一次,各地下水井水质年均变化较小.统计分析水质监测数据,选取5年监测数据的平均值为样本,选取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氯化物、硝酸盐氮作为地下水水质评价指标.6个样本的水质监测结果见表1.参照《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依据我国地下水水质现状、人体健康基准值及地下水质量保护目标,将地下水质量划分为5个级别,见表2.2.2 灵宝地下水水质评价2.2.1 模糊关系矩阵以灵宝14#井地下水为例,构建的模糊关系评价矩阵,数据见表3:根据综合评价模糊关系,分别建立灵宝14#井,16#井,18#井,19#井,22#井,23#井的模糊评价矩阵.2.2.2 确定权重采用熵权法确定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氯化物、硝酸盐氮5个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计算得到的权重矩阵为.2.2.3 综合评价结果依据水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计算得到综合评价矩阵表如表4:根据模糊数学综合评价结果表,取评价体系中的最大值作为最终评价结果,即.由此可知,Y=(0.646,0.383,0.479,0.737,0.484),即Yj=(Ⅱ类,Ⅰ类,Ⅱ类,Ⅰ类,Ⅱ类).由此可知,灵宝19#井水质状况最好,较大程度归属于Ⅰ类水质类别,灵宝16#井以小差距区别Ⅱ类水质达到Ⅰ类水质标准;灵宝14#井、18#井、22#井23#井水质较好,归属于Ⅱ类水质类别.14#井、19#井位于灵宝大王镇,16#井、23#井位于灵宝城关镇,18#井位于灵宝阳平镇,22#井位于灵宝尹庄.综合6个地下水观测井的模糊评价结果,灵宝辖区地下水水质状况较好.文中选取了灵宝市6个地下水井的水质监测数据,将熵权法与模糊评价模型相结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评价因子,确定评价等级的权重,建立模糊评价模型,对地下水水质进行了模糊综合评价.由水质综合评价模型,计算得到6个水井的水质综合评价矩阵系列.选取每个水井评价体系中的最大值作为最终评价结果参与分析讨论,即Y=(0.646,0.383,0.479,0.737,0.484),由此可知6个水井的水质类别分别为(Ⅱ类,Ⅰ类,Ⅱ类,Ⅰ类,Ⅱ类).由此可知,位于大王镇的19#井水质达到Ⅰ类水平,其余地下水井水质均为Ⅱ类水质类别.建立模糊评价模型得到的综合评价结果客观的反映出灵宝地下水水质状况较好,水质类别达到Ⅱ类以上.由于监测数据的限制,本文仅从灵宝市6个观测水井的水质监测数据着手研究,只考虑了各个水井2009年~2013年水质数据中5个评价因子的年均变化,在研究灵宝市地下水水质的动态变化上存在不足.如果加入更多的监测点和监测指标,考虑水质的动态变化进行模糊综合分析评价,可能更好的反映灵宝地下水的水质综合状况.【相关文献】[1]宫辉力,赵文吉,等.地下水地理信息系统——设计、开发与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2]籍传茂,王兆馨.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M].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2003.[3]燕敏飞,彭勇,王国利.基于熵权权重的可变模糊理论在大连市地下水水质评价中的应用[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2,10(3):58-61.[4]王艳秋,王辉,等.模糊综合评判法在阜新水质评价中的应用[J].辽宁工学院学报,2006,26(1):4-6.[5]谷朝君,潘颖,潘明杰.内梅罗指数法在地下水水质评价中的应用及存在问题[J].环境保护科学,2002,28(1):45-47.[6]张海涛,雷晓东,张芳,等.灰色关联度法在盘锦市曙光地区地下水水质评价中的应用[J].世界地质,2005,24(1):68-71.[7]沃飞,陈效民,吴华山,等.灰色聚类法对太湖地区农村地下水水质的评价[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6,6(4):38-41.[8]余文忠,唐德善,陆廷春.熵权属性识别法在地下水水质评价中的应用[J].水电能源科学,2013,7(7):41-43.。

邻避冲突中公众参与集体行动的动因分析——基于大连PX事件的案例研究

邻避冲突中公众参与集体行动的动因分析——基于大连PX事件的案例研究

◎艺科论坛◎5Ar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邻避冲突中公众参与集体行动的动因分析——基于大连PX事件的案例研究杨嘉堰(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201600)摘要: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但也出现了许多由环境引起的邻避运动。

涉及环境的重大项目不断陷入“一上就闹,一闹就停”的窘境,如何避免与化解邻避冲突,成为近年来城市治理面临的典型挑战。

本文通过国内外研究对公众参与邻避运动的影响因子的分析和归纳,从文化建构、空间剥夺、政治效能3个方面建构新指标体系,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公众参与邻避行动的影响因素进行评估,发现文化建构因素在公众参与邻避行动中占据重要地位,最后基于大连PX事件对此指标体系进行实证分析,探寻降低公众参与邻避行动这一行为倾向的策略,旨在为预防和治理邻避事件提供参考。

关键词:邻避冲突;公众参与;集体行动;德尔菲法中图分类号:C91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9436(2021)04-0188-03在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下,人们对大型公共设施的依赖日渐明显,兴建各类包括邻避设施在内的基础设施成为提升城市品质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近年来,公众自利动机和保护意识高涨,为了捍卫自己的权利,集会、上访甚至游行示威等城市冲突频繁发生。

从2007年厦门PX事件到2012年的江苏启东事件,相关事件逐渐向常态化、多元化发展,既对城市的发展和扩张造成了阻碍,扰乱了社会秩序,也使政府管理面临更大的挑战,形成了典型的邻避效应”1公众参与邻避行动影响因素构建1.1邻避效应的内涵邻避效应是指邻避设施负外部性由临近居民承担而社会利益由大众共享的“成本一收益”不对等现象。

而邻避风险的治理不应仅定位于平息冲突,更应该实现城市品质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1.2公众参与邻避行动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及权重要化解邻避效应,必须梳理邻避运动的生成逻辑。

首先,从社会文化建构理论群体层面分析,公众对邻避风险的认知取决于其所处的社会位置和掌握的相关知识”王娟学者[1]通过实证研究得出,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对公众的风险认知水平有一定的影响”其次,邻避设施的负外部性造成了邻避设施空间分配上的冲突,人们认同邻避设施的建设,但抵制邻避设施对自身造成的不正义现象。

模糊综合评价法在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模糊综合评价法在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模糊综合评价法在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作者:陈国福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31期摘要:水环境质量评价就是对水环境品质的忧劣给以定量或定性的描述,它是人们认识水环境质量,找出水环境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所必不可少的手段和工具。

水环境污染程度与水质分级相互联系存在模糊性,水质变化是连续的,而模糊评价法较好地体现了水环境中客观存在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

关键词:水环境质量评价;评价方法;模糊综合评价中图分类号:X-651文献标识码: A引言水环境质量评价是进行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水环境质量评价可以了解环境质量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发展趋势及其变化规律,制定综合防治措施与方案;水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模糊综合评价法是通过建立隶属函数、计算模糊关系矩阵、计算权重系数以及计算模糊综合指数等一系列过程,并最终根据模糊综合指数来判断水质级别的一种数学方法。

1 水环境质量评价及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原理水环境质量评价是按照评价目标选择相应的水质参数、水质标准和计算方法,对水的利用价值及水的处理要求做出评定。

水环境质量评价必须以监测资料为基础,经过数理统计得出统计量及环境的各种代表值,然后依据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及水环境质量分级分类标准进行环境质量评价。

模糊综合评价法是一种基于模糊数学的综合评标方法。

该综合评价法根据模糊数学的隶属度理论把定性评价转化为定量评价,用模糊数学对受到多种因素制约的事物或对象做出一个总体的评价。

2水环境质量的环境指数2.1权重公式环境质量指数标准式为:Ii=Ci/Si;其中Ci—第i种因子在环境中的检测值;Si—第i种因子的评价标准。

2.2归一化权重公式用超标污染贡献率来计算权重,超标越多,权重越大。

Wi=(Ci/Si)/∑(Ci/Si);其中Ci—第i 种因子的实测值(mgPL)。

Si—第i种因子的标准,其数值为该因子各等级标准的平均值(mgPL)。

n—评价因子的个数。

Wi—第i种因子的权重。

基于MATLAB实现模糊综合指数法在水质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MATLAB实现模糊综合指数法在水质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水质评价是环境质量评价的主要内容之一,准确的水质 评价是水资源开发利用和治理的科学依据。水污染程度和水 质分级都是模糊概念,需要以定量的方式直观地表征原水水 质总体状况。模糊综合指数评价是指对多种模糊因素所影响 的事物或现象进行总的评价,是一种定量研究多种属性事物 的工具。本文通过模糊综合指数法对某城市河道水质进行综 合评价, 确定水质类别和主要污染物,为有关部门在管理和治 理上做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表 1 水质标准(GB3838- 2002)
单位:mg/ L
水质标准
溶解氧≥ 化学需氧量(COD)≤ 生化需氧量(BOD5)≤
氨氮(NH3- N)≤ 总磷(以 P 计)≤ 总氮(以 N 计)≤
Ⅰ类 7.5 15 3 0.2 0.01 0.2
水质类别
Ⅱ类
Ⅲ类
6
5
15
20
3
4
0.5
1.0
0.025
0.05
3 某城市河道水质评价
取某年某城市河道原水抽样调查具有代表性的某三次的 水质数据(见表 2)。
表 2 某城市河道原水某三次的水质数据 单位:mg/ L
样本序号 溶解氧
COD
样本 1
1.3
41.1
样本 2
1.4
40.2
样本 3
1.5
41.3
BOD5 21.8 17.1 10.5
氨氮 8.1 8.4 5.8
FCI1=5.0800 水质为Ⅴ级。同理算得 FCI2=4.9950 水质 为Ⅴ级;FCI3=4.9700 水质为Ⅴ级。
从表 3 中,找出各样本权重系数中的最大值,即是水污染 最主要因素。从表 3 可看出,造成某城市河道污染的主要污染 物是总磷、总氨、氨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城 市生态环境现状和 问题进行 了分析 。运用可持 续发展 理论 和生态经济学原理 , 白然、 从 社会 、 经济 的角度, 选取 了2 0个单项指标 , 构建 了大连生态环境 质量评价 指标体 系, 采用专家打分法、 层次分析法和模糊 综合评判
法构建 出城 市生态环境质 量评价的模型 。并对大连市的生 态环境 质量进行 了实证研 究, 量地 对 大连 的生 态 定
as t d l y me so n lt irrh rc s ,s e i itsoema igmeh d a df zy c mp e e sv p ria to lo i mo esb a fa ayi heac y po e s p ca s c r kn to n z o rh n iea p as meh d s n c l u l A d me n h l n aw i e.a po i gt ev ii fte mo es p rvn a dt o h d l.An are u e rs ac i h e aa o e Dai ,ma e te h l y d c rid o tt ee rh w t te r a d t ft l a h h l h n d h c mp e e sv au t n o h c lgc n i n n fi o g h pnosf ret e eaeteDainct clgc l n o r h n iev ai ftee oo ia e vr me t .T u ht eMa lf ot l o l o o t wa og n rt l a i e oo ia — h y e vrn n u i p ta i r uinma .Co cu in frtect ̄e oo ia n io me t u i sg n rl inan g o i me tq a t s ai dsi to p o l y l tb n lso i o h y c lgc e vrn n a t i e eal ma ti o d,te l ql y y h
第 3 卷第 3期 7
2 1 3月 0 2年
环境科学与管理
ENVⅡ【) I1 ENTAL SCⅡ CE AND ANAGE E M 【 NT
V0 7 L 3 Nn 3 Ma . 2 2 r 01
文章 编号 :6 4- 1 9 2 1 )3— 1 2—0 17 63 (02 0 07 8
Ab ta t T i h ss i d a h e l meg de oo ia r be ect a i e eo igp o e s wa o ltd sr c : hste i,ame tten w ye re c lgc l o lmsi t i rpd d v lpn rg s , ¥c mpee p n h y r a ay igtep e e t clgc l o dt na dp o lmso ect yc n ut gp e t fcvl n rin d c me t n t h n lzn h rs n oo ia n i o n rb e ft i b o s ln lnyo ii a df eg o u nsa dwi te e c i h y i o h
● s c ey o it

a de o o n ee t g2 tms hsp p rc n tu t ee vrn na u i v lain id xs se rct d n c n mya ds lci 0 i n e ,ti a e o sr cst n io me tl a t e au l n e y tmsf i a h ql y o o yn
基 于 模糊 综 合 评 价 法 的城 市生 态环 境 质 量 综 合 评价
以大连市为例
顾成林 , 李雪铭
(. 1 辽宁师范大学海洋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 中心 , 辽宁 大连 162 ; 109 2 佳木斯大学 理学院地理系 , . 黑龙江 佳木斯 14 0 ) 50 7
Hale Waihona Puke 摘要: 论文针对城市快速发展过程 中的生态环境 问题 , 查阅大量国 内外相 关文献 , 在 结合 实地调研的基础 上 ,
环 境进 行 了综合 评 价 。通 过 Malf 软 件 生成 大连 市生 态环 境 质 量 空 间 分 布 图 。 结论 为 全 市生 态环 境 质 量 总 pno
体保持优 良, 中心城 区、 长海县 生态环境质量为优 , 州区、 顺 口区、 金 旅 瓦房店市、 河市为 良, 兰店 市为中。 庄 普
cm iai fh rcia rsac .U igtess ial ee p n a deoo c er s f m eprpcie f aue o bnt no epat l ee h s t nbed vl met n clg a t o e ,r t e et s tr, o t c r n h ua o il h i o h s v on
关键词 : 态环境质量 ; 次分析 ; 生 层 模糊综合评价 ; 大连 中图分 类号 :8 6 X 2 文献标识码 : A
T eE a ao f ra cl i l ni n et ulybsdo rz h vl tno bnE o g a E v om n at ae nFuz ui U oc r Q i y
Co r h n ie Ev lain Meh d mp e e sv au to t o
・--— —
Ca e o la s fDain
G h n l i e n u C e gi ・ n L Xu mi g
( . e t rMaieE oo n utial eeome t eerh Lann om l n e i , ai 0 9 C ia 1 C nr f r cnmya dS s n beD vlp n sac ,io igN r a i r t D l n16 2 , hn ; eo n a R U v sy a 1 2 J m s U i ri e at n f ega h , aut f c n e J m s 14 0 C ia .i ui nv s yD pr t orp y F c l o i c ,i ui 5 0 7, hn ) a e t me o G y Se 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