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随堂练习15蜀道难Word版含解析
湛江市2018年高一语文必修三粤教版检测:第四单元第15课蜀道难 Word版含答案

第15课蜀道难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这是李太白如酒般耿直刚烈、俊朗飘逸的性情体验出的人生格言,哪怕宦海沉浮,仕途艰险。
虽然他也曾小心地驾驶着梦想的船帆,可依旧未能躲过奸人谗言。
不过,正是因为体验了怀才不遇,体验了生不逢时,他才成就了自己“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诗仙”之名。
上苍给了我们一双眼睛,是用来凝望生活的。
但有人凝望了一辈子,也弄不清楚生活的模样。
其实生活的模样就是凝望,凝望是人间最形象、最丰富、最真实的【课内挖掘】1.蚕丛开国、五丁开山,由秦入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景色,既体现了蜀道的难行,又写了人生旅程的艰难。
然而再难,亦不能低下他高傲的头颅。
他用仰天的长叹,呼出人生的艰难与对国事的担忧。
面对如此多的苦恼和艰难,他却依然是洒脱的,不断地被世事抛弃,却又不断地重拾希望,也许他的人生哲学便是“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不愧为“诗仙”,却又是一个依市而居的仙人。
他的人生境界,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告诉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自己的处境与人生。
[写作运用]适用于“正确面对逆境”“乐观”等话题。
2.李白是一个狂人,也只有李白的狂放能举起诗歌的火炬来照亮辉煌壮丽的唐代文明;李白是一个诗人,也只有诗歌的国度能缔造李白的不凡来灌溉茫茫无边的诗歌之土。
时势造“英雄”,也只有唐代,这个空气中也弥漫着诗香,土地里也耕耘着自由的时代,缔造了超然的李白,缔造了狂放的李白,更吸引着我走近李白。
唐代是中国诗坛的珠穆朗玛峰,李白则是峰顶的一块坚石,伟岸而不可动摇。
唐代是中国诗坛的长江与黄河,李白则是浪尖的一股劲流,凶猛而不可阻挠。
失去了巨峰奠基的坚石,拥有不了自身的伟岸;失去了巨浪烘托的劲流,拥有不了自身的凶猛。
于是我们了然失去了时势后盾的“英雄”拥有不了自身的不凡。
[写作运用]适用于“英雄”“诗香”“自由”“时势”等话题。
【课外运用】示例一:“不事权贵”的青莲居士,曾放荡不羁地笑骂孔夫子,曾让“一骑红尘妃子笑”的杨玉环为其研墨,让高力士为其脱靴。
高一语文粤教版必修3 蜀道难 训练 Word版含解析.docx

◆15 蜀道难(时间:45分钟 满分:40分)一、基础知识(21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鱼凫.(fú) 茫.然(mán ɡ) 巉.岩(chán) 飞湍.(tuān) B.喧豗.(huī) 砯.崖(pīnɡ) 吮.吸(shǔn) 石栈.(zhàn) C.崔嵬.(wéi) 峥.嵘(zhēnɡ) 扪参.(shēn) 万壑.(hè) D.猿猱.(náo) 秦塞.(sè) 咨嗟.(jiē) 趑趄..(zī jū)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其险也.如此 也:副词,表示“同样”、“也是”。
B.胡为乎.来哉 乎:语气助词,无义。
C.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之:用于主谓之间,结构助词。
D.所.守或匪亲 所:与“守”一起组成“所”字结构。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逆折:回旋,倒流。
B.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茫然:前途迷茫的样子。
C.扪参历井仰胁息..胁息:屏住呼吸。
D.侧身西望长咨嗟..咨嗟:叹息。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A.⎩⎪⎨⎪⎧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豫州军虽.败于长坂,今战士还者 B.⎩⎪⎨⎪⎧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C.⎩⎪⎨⎪⎧剑阁峥嵘而.崔嵬吾尝终日而.思矣D.⎩⎪⎨⎪⎧以.手抚膺坐长叹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9分)(1)西当太白有鸟道,________________。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_________________。
(2)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_______________。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_________________。
(3)但见悲鸟号古木,____________________。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师用书:第四单元 古典诗歌 15 蜀道难 Word版含解析.doc

15 蜀道难本课话题——责任感朗读——课文中的名段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这是面对险恶的蜀道,李白关心友人的安全,更是为国分忧。
是责任感让诗人向统治者提示了蜀地的危险性,暗示统治者要加强防范,确保国家的安宁。
积累——生活中的素材昭君出塞戍边将士浴血奋战,无辜父兄沙场喋血之时,大汉美女王昭君坚定了出塞的决心,战胜了和亲路上的艰险,用她那纤柔的双肩,负起两个民族和平的责任。
从此,没有了三千里连营呼啸的杀气。
弗兰克的责任美国意大利移民弗兰克创办的小银行遭劫破了产。
当他决定偿还那笔天文数字般的存款时,所有的人都劝他:“这件事你是没有责任的。
”但他回答:“是的,在法律上也许我没有责任,但在道义上,我有责任,我应该还钱。
”他用三十年的艰苦努力,最终偿还完最后一笔“债务”。
他用一生的辛酸和汗水完成了他的责任,为世界留下了一笔真正的财富。
背诵——相关名言警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一个诚挚、热心,为着光明而斗争的人,不能够不是刻苦而负责的。
——鲁迅一切人生观和价值观,离开了责任感,都是空谈。
——季羡林我们生到这个世界上来是为了一个聪明和高尚的目的,必须好好地尽我们的责任。
——马克·吐温我们不是为自己而生,我们的国家赋予我们应尽的责任。
——西塞罗[知识·梳理]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噫吁..(yī)(xū)(xī)鱼凫.(fú) 石栈.(zhàn) 猿猱.(náo) 萦.岩峦(yín ɡ) 扪参..(mén)(shēn) 抚膺.(yīnɡ) 巉.岩(chán) 喧豗.(huī) 砯.崖(pīnɡ) 万壑.雷(hè) 峥嵘..(zhēnɡ)(rónɡ) 崔嵬.(wéi) 豺狼(chái) 吮.血(shǔn) 咨嗟..(zī)(jiē) 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所守或匪亲 (“匪”通“非”)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当⎩⎪⎨⎪⎧西当.太白有鸟道(介词,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动词,阻挡,把守)木兰当.户织(介词,对着)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动词,两者相抵)诚不足以当.之(动词,承担) (2)绝⎩⎪⎨⎪⎧枯松倒挂倚绝.壁(形容词,极高的)而绝.秦赵之欢(动词,断绝)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形容词,与世隔绝的)而绝.江河(动词,渡过)以为妙绝.(形容词,极点)佛印绝.类弥勒(副词,很,非常)(3)坐⎩⎨⎧以手抚膺坐.长叹(形容词,空,徒)停车坐.爱枫林晚(介词,因为,由于)坐.法去官(动词,因犯……罪)项王、项伯东向坐.(动词,坐下,坐着) (4)或⎩⎨⎧云霞明灭或.可睹(副词,也许,或许)左右或.欲引相如去(代词,有人)一食或.尽粟一石(副词,有时,偶尔)所守或.匪亲(连词,倘若) (5)去⎩⎨⎧连峰去.天不盈尺(动词,距离)沛公已去.(动词,离开)为汉家除残去.秽(动词,除去,除掉) 第4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1)砯.崖转石万壑雷(名词作动词)冲击 (2)西.当太白有鸟道(名词作状语)在西面 (3)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名词作状语)在上面 (4)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名词作状语)在下面 (5)问君西.游何时还(名词作状语)向西 (6)侧身西.望长咨嗟(名词作状语)向西 (7)朝.避猛虎,夕.避长蛇(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在晚上 (8)使人听此凋.朱颜(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凋谢,这里指脸色由红润变成铁青 (9)砯崖转.石万壑雷(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滚动 (10)猿猱欲度愁.攀援(动词的为动用法)为……发愁 第5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百步九折..萦岩峦 古义:回环曲折。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15 蜀道难练习 粤教版必修3

蜀道难一、语段阅读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4题。
蜀道难 李 白噫吁,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行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1.对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但见悲鸟号.古木 号:鸣叫 B .连峰去天不盈.尺 盈:满、足 C .砯.崖转石万壑雷 砯:水流的声音 D .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嗟:叹惋之辞 解析:选C 。
砯,本意是水流的声音,但在这首诗中活用为动词,冲击。
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问君西游何.时还②吏呼一何.怒 B .①但.见悲鸟号古木 ②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C.①难于.上青天②以其无礼于.晋D.①其.险也如此②其.孰能讥之乎解析:选B 。
B 项,“但”,都是副词,只是。
A 项,“何”,①疑问代词;②副词,多么。
C 项,“于”,①介词,表比较;②介词,表对象。
D 项,“其”,①代词,它;②语气词,表反问语气。
3.下列对这首诗第一自然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开篇极言蜀道之难,以感情猛烈的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奠定了奔放雄奇的感情基调。
B .诗人以夸张的笔墨描绘了自古以来秦蜀之间被高山峻岭阻挡的情形。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5课蜀道难检测粤教版必修3

——————————新学期新成绩新目标新方向——————————第15课蜀道难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这是李太白如酒般耿直刚烈、俊朗飘逸的性情体验出的人生格言,哪怕宦海沉浮,仕途艰险。
虽然他也曾小心地驾驶着梦想的船帆,可依旧未能躲过奸人谗言。
不过,正是因为体验了怀才不遇,体验了生不逢时,他才成就了自己“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诗仙”之名。
年秋,病骨支离的李白什么都不需要了,唯要酒,酒。
他一生醉得太多了,但这是最后一次。
他他悠悠忽忽扑进水中,抱月而眠。
谁像他这样认真又天真一生?连死都是一首诗。
他那天籁似的诗文,他那横空出世的才华,萌芽于何方?他与我们为何如此不同?他为何如此的独特与纯粹?【课内挖掘】1.蚕丛开国、五丁开山,由秦入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景色,既体现了蜀道的难行,又写了人生旅程的艰难。
然而再难,亦不能低下他高傲的头颅。
他用仰天的长叹,呼出人生的艰难与对国事的担忧。
面对如此多的苦恼和艰难,他却依然是洒脱的,不断地被世事抛弃,却又不断地重拾希望,也许他的人生哲学便是“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不愧为“诗仙”,却又是一个依市而居的仙人。
他的人生境界,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告诉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自己的处境与人生。
[写作运用]适用于“正确面对逆境”“乐观”等话题。
2.李白是一个狂人,也只有李白的狂放能举起诗歌的火炬来照亮辉煌壮丽的唐代文明;李白是一个诗人,也只有诗歌的国度能缔造李白的不凡来灌溉茫茫无边的诗歌之土。
时势造“英雄”,也只有唐代,这个空气中也弥漫着诗香,土地里也耕耘着自由的时代,缔造了超然的李白,缔造了狂放的李白,更吸引着我走近李白。
唐代是中国诗坛的珠穆朗玛峰,李白则是峰顶的一块坚石,伟岸而不可动摇。
唐代是中国诗坛的长江与黄河,李白则是浪尖的一股劲流,凶猛而不可阻挠。
失去了巨峰奠基的坚石,拥有不了自身的伟岸;失去了巨浪烘托的劲流,拥有不了自身的凶猛。
于是我们了然失去了时势后盾的“英雄”拥有不了自身的不凡。
粤教版本-语文-高一学年语文同步习题 蜀道难

蜀道难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这是李太白如酒般耿直刚烈、俊朗飘逸的性情体验出的人生格言,哪怕宦海沉浮,仕途艰险。
虽然他也曾小心地驾驶着梦想的船帆,可依旧未能躲过奸人谗言。
不过,正是因为体验了怀才不遇,体验了生不逢时,他才成就了自己“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诗仙”之名。
美字体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赏美文凝望生活蒋平上苍给了我们一双眼睛,是用来凝望生活的。
但有人凝望了一辈子,也弄不清楚生活的模样。
其实生活的模样就是凝望,凝望是人间最形象、最丰富、最真实的风景。
凝望生活,是一种审美。
马克思说过:如果你想得到艺术享受,就必须先成为有艺术修养的人。
一望无际的大海,一带绵延的山川,一堵雪白的墙壁,一座生动的雕像,之所以引人凝望神思,就是因为它们融会了生活的艺术。
朋友之间的关切注视,爱人之间的脉脉含情,是生活艺术的升华;久别重逢或冰释前嫌之时饱含千言万语的深情一瞥,则是生活艺术的经典。
凝望生活,是一幅画廊。
以沧桑的理性作笔;沿着人生的主线,给生命以崭新的诠释和生动的假设,于人于世界的纷繁复杂中融入人性的至纯。
年少的凝望是好奇,充满了憧憬;年轻的凝望是柔情,充满了蜜意;中年的凝望是平静,充满了理性;老年的凝望是感叹,充满了回忆。
凝望生活,是一腔投入。
以愿望的翅膀为钩,系一线的浮子;让期待在想象中高度充值,赋予时光以全新的定义。
屈原凝望汨罗江,是失意的时候;李白凝望月光,是思乡的时候;朱自清凝望荷塘,是孤独的时候;李商隐凝望乐游原,是黄昏的时候;弗洛伊德凝望墙壁,是寂寞的时候……那是一种非同寻常的沉默,是伟大与成功诞生的前奏。
凝望生活,是一支晨曲。
在命运的每一次曲折跌宕、大起大落之后,一个个休止符开始了下一轮的自由组【课内挖掘】1.蚕丛开国、五丁开山,由秦入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景色,既体现了蜀道的难行,又写了人生旅程的艰难。
然而再难,亦不能低下他高傲的头颅。
他用仰天的长叹,呼出人生的艰难与对国事的担忧。
面对如此多的苦恼和艰难,他却依然是洒脱的,不断地被世事抛弃,却又不断地重拾希望,也许他的人生哲学便是“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不愧为“诗仙”,却又是一个依市而居的仙人。
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三第四单元15【同步练习】《蜀道难》

《蜀道难》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鱼凫(fú)石栈(zhàn)边塞(sài)长吁短叹(xū)B.猿猱(náo)扪参(shēn)喧豗(huī)嗟来之食(jiē)C.巉岩(chán)吮吸(yǔn)砯崖(pīnɡ)峥嵘岁月(zhēnɡ)D.凋零(diāo)湍急(tuān)崔嵬(wéi)多难兴邦(nàn)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危乎高哉危:高B.开国何茫然茫然:指时间久远C.以手抚膺坐长叹坐:坐着D.可以横绝峨眉巅绝:越过、渡过3.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4.与“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句式相同的一句是()A.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B.奚以知其然也C.但见悲鸟号古木D.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5.对《蜀道难》这首诗评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首诗大体按照由古及今,自秦入蜀的线索,抓住各处山水的特点,以展示蜀道之难。
B.这首诗融贯着诗人的浪漫主义激情,主要表现在诗人寄情山水,放浪形骸,他对自然景物不是冷漠的观赏,而是用奇特的想像让景色带上浓郁的主观色彩,赋予诗人情感的气质。
C.这首诗以七言为主,其余是散文化的杂言,句式参差错落,长短不齐,形成了极为奔放的语言风格。
D.殷璠编的《河岳英灵集》称此诗“奇之又奇,自《骚》人以还,鲜有此体调也”,是因为李白在这首诗中创制了新乐府的诗歌形式。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三课时分层作业15 蜀道难+Word版含解析

课时分层作业(十五)蜀道难一、基础运用层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危.乎高哉危:危险B.可以横绝.峨眉巅绝:越过C.使人听此凋.朱颜凋:使……凋谢,这里指脸色由红润变得铁青D.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当:把守A[A项,危:高。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导学号:95012090】A.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B.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C.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D.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B[B项,古义:回环曲折;今义:按九成折算。
]3.下列句子与例句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以其无礼于晋A.但见悲鸟号古木B.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C.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D.雄飞雌从绕林间C[A、B、D三项与例句都是状语后置句,C项为宾语前置句。
]4.补写出下列各句中空缺的部分。
(1)《蜀道难》中运用夸张修辞方法,写出秦蜀之间崇山叠岭、不可逾越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蜀道难》中运用夸张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2)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3)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二、阅读提升层(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导学号:95012091】秋日鲁郡尧祠亭上宴别杜补阙范侍御李白我觉秋兴逸,谁云秋兴悲?山将落日去,水与晴空宜。
鲁酒白玉壶,送行驻金羁。
歇鞍憩古木,解带挂横枝。
歌鼓川上亭,曲度神飙吹。
云归碧海夕,雁没青天时。
相失各万里,茫然空尔思。
5.下列对整首诗内容和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诗标题交代了时间“秋日”、地点“鲁郡尧祠亭”、人物“杜补阙”、“范侍御”及事件“宴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训练15蜀道难
基础夯实
1.下列加点的词语古今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然后
..天梯石栈相钩连
B.以手抚膺坐长叹
..
C.剑阁峥嵘
..而崔嵬
D.猿猱欲度愁攀援
..
解析“然后”意思是“这样以后”,与今义有别。
答案A
2.解释下列加点的实词。
(1)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
(2)百步九折萦.岩峦:
(3)扪.参历井仰胁息:
(4)连峰去.天不盈尺:
解析注意语境。
答案(1)山的最高峰(2)绕着(3)摸(4)距离
3.导学号下列加点的虚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手抚膺坐长叹(介词,用)
B.所守或.匪亲(有时)
C.但.见悲鸟号古木(只,仅)
D.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介词,比)
解析“”错,应为“倘若”。
答案B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所以,中国人游山是纯然精神上的快乐与解脱,绝无一丝欲要“征服”而后快的敌意。
②因此,他们笔下的山是“石泉淙淙若风雨,桂花松子常满地”的生机。
③中国人对山的欣赏,是欣赏它林木森森的含蓄和人迹罕至的空灵。
④是“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幽谧,是“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的隐逸。
⑤唐朝诗人常用山林来造境,以表达他们对大自然的喜爱。
⑥是在人世的生活中,奋斗浮沉之余,给自己的心灵寻访一个自由逍遥、无人干扰的空间。
A.⑤④⑥③②①
B.③⑤②④⑥①
D.⑤④③①⑥②
解析③适宜做首句,⑤紧承③中的“山”“林”,②中的“因此”承接⑤,④⑥在②的后面,①是对以上内容的总结。
答案B
能力提升
一、延伸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5~6题。
听蜀僧濬弹琴
李白
蜀僧抱绿绮①,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②,馀响入霜钟③。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古代名琴。
②流水:借用“高山流水”典故。
③霜钟:《山海经·中山经》载,丰山有九钟,霜降而鸣。
“一挥手”和“万壑松”分别表现了什么?
“听蜀僧濬弹琴”,再则,“一挥手”是动作,“挥手”而着一“一”字,可见潇洒,但与弹琴结合起来当指弹琴的动作。
“万壑松”前因有“如听”一词,故所指当为琴声。
一挥手”写蜀僧弹琴的姿态(动作、技艺)。
“万壑松”写出了琴声的音乐效果。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的理解。
”写诗人沉醉之态,起衬托作用。
,侧面描写了琴声的魅力。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7~8题。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
“吴宫、晋代”,可知颔联写的是金陵作为六朝古都时的情况。
抓住关键词“山、青天、水、白鹭洲”,可知颈联写的是金陵的自然景色。
前一句是昔,后一句是今,目的显而易见,古今对比,抒发诗人的古今兴亡盛衰之感。
,颈联写金陵美丽的自然风物;寄寓人事沧桑、自然永恒以及六朝兴废的感慨。
”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可以推知是比喻的修辞手法,用“浮云”比喻那些蒙蔽君王的奸邪小人,“浮云”遮住了自己望长安,自己不得见长安,自然不会被统治者所重用。
抓住“愁”字理解思想感情。
②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忧奸邪为非作歹;忧贤者不得任用,忧国忧君忧民。
(三)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第9~10题。
落第长安
常建
家园好在尚留秦,耻作明时失路人。
恐逢故里莺花笑,且向长安度一春。
杂诗
无名氏
旧山虽在不关身,且向长安过暮春。
一树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属何人?
9.这两首诗字句相似,音韵相近,而所抒之情却不尽相同。
请你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这两首诗所抒感情的异同。
参考答案这两首诗都表现了主人公的旅思乡愁,但常诗的感情更倾向于落第之后羁留帝京的失落、羞愧与沮丧,这从“耻作明时失路人”“恐逢故里莺花笑”两句可以看出;《杂诗》不涉及具体情事,但表现的乡情乡愁更苦涩难堪,更深,更细,更普遍,更富于感染力,能在更大范围内引起阅读者的共鸣。
10.请赏析“一树梨花一溪月”中“溪”字的表达效果以及这句诗所描绘的画面。
参考答案①“溪”字的表达效果有三:其一,以“溪”修饰“月”,将月色有形化,它不但同时写到溪水,而且把不可揽接的月色写得如捧手可掬,生动形象,有一箭双雕的效果。
其二,“溪”本是名词,移用到这里作定语后仍保留其名词的形象感,溪月相映,更见美感。
其三,溪水是流动的,这又与“一树梨花”的静美相映衬,动静结合,显出景物生机。
②梨花洁白,梨树高秀,溪水澄澈,月光皎洁,诗句描绘了一幅静中有动、冷中有暖、美中含愁的宁静而清雅的故乡月夜图。
二、语言运用
11.导学号根据文意,在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
李白是仙,杜甫是圣。
李白与杜甫一生都在燃烧,李白是天上的陨石,杜甫是人间的火种。
李白诗如横笛,清丽悠扬。
杜甫诗似直箫,深沉悲怆。
读李白可以化解俗气,卑琐气,穷酸气;。
解析根据横线前句式的结构和杜甫诗的主要特点作答。
参考答案读杜甫可以增强爱心,同情心,责任心
12.导学号下面这段话中有三处表述欠妥当,请指出来并加以改正。
①《蜀道难》竭力描绘了蜀道的艰难恐怖,②但读者读完以后,③不但不感到害怕,④为诗的夸张描写所感动、所感染,这是为什么呢?⑤从描写对象说,⑥蜀道虽然具备艰难万状使人害怕,⑦但又具有雄奇壮美等特点,⑧在诗人的妙笔下,⑨跟美丽的神话传说结合起来,⑩更具有一种诱人的魅力。
第一处:
第二处:
第三处:
解析从分句间的关系看,③④句之间应是转折关系,所以应在④句前加上表转折关系的关联词语。
从语法结构看,⑥句中谓语动词“具备”缺乏宾语,所以应添加恰当的宾语,或将谓语动词
⑨句谓语动词“跟”前面缺主语,所以要添加恰当的主语。
参考答案第一处:在④句“为诗的夸张”前添加“反而”。
第二处:将⑥句“具备”去掉,或在“害怕”后添加“的特点”。
第三处:在⑨句“跟美丽”前添加“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