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树名师制作优质教学资料
七年级历史上册优质课

七年级历史上册优质课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 学生能够准确说出七年级历史上册(人教版)中的重要历史时期、朝代的更替顺序。
- 理解重要历史事件(如商鞅变法、秦始皇统一六国等)的背景、内容和影响。
- 能够识别历史地图中的重要地理位置,如秦朝的疆域范围等。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分析历史资料(如史料、图片等),培养学生提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 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讨论历史事件,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古代文明的辉煌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
- 从历史事件中汲取经验教训,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 各个朝代的重要政治制度,如西周的分封制、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等。
- 重要历史人物(如孔子、秦始皇等)的主要贡献。
- 重大历史事件(如赤壁之战等)对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
2. 教学难点。
- 理解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和内在联系,如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的关系。
- 如何引导学生从历史现象中归纳出历史发展的规律,如朝代更替的规律等。
三、教学方法。
1. 讲授法。
- 教师系统地讲解历史知识,如历史朝代的更替顺序、重要历史事件的概况等。
2. 讨论法。
-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历史问题,例如“秦始皇的功与过”,让学生各抒己见,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3. 直观演示法。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3分钟)- 展示一幅古代中国的地图(可以是从夏商周到秦朝的疆域演变图),提问学生:“从这幅地图中,你们能看出古代中国的疆域是如何发展变化的吗?这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历史故事呢?”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七年级历史上册的学习。
2. 讲授新课(30分钟)- 历史朝代更替(7分钟)- 教师通过PPT展示朝代更替的时间轴,从夏朝开始,依次介绍商朝、西周、春秋战国(东周)、秦朝等朝代的建立时间、建立者和都城等基本信息。
例如:“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都城在阳城。
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2024)-2024_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单元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第1 课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项目元谋人郧县人蓝田人北京人山顶洞人距今年代约170万年约110万—80 万年约100万—50 万年约70 万—20 万年约3 万年发现地点云南元谋湖北郧阳陕西蓝田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里生产生活已经能够制作和使用工具使用打制石器(旧石器时代);群居生活;已经会使用火使用打制石器;开始制作骨器;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可能已经知道人工取火;有爱美意识;与其他的原始人群交往,过着集体生活(遗址)地位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知最早的古人类之一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相关图片元谋人上门齿化石北京人使北京人复用的石器原头像山顶洞人复原头像易误警示1. 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知最早的古人类之一,不是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古人类。
2. 北京人已经会使用火;山顶洞人可能已经知道人工取火。
3. 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山顶洞人仍使用打制石器,但已经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第2 课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1. 农业的起源与定居生活起源距今约2 万年,我国先民开始对一些野生的植物进行管理;距今约1 万年,我国南北方都出现了人工栽培的农作物贡献水稻、粟和黍的人工栽培,是我们的祖先为人类文明作出的重要贡献影响(1)人类开始了定居生活,磨制石器,制作陶器,饲养家畜,原始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得到提高。
(2)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地位我国是世界上农业起源地之一,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的栽培水稻、粟和黍均发现于我国易误警示1. 河姆渡人与半坡人的共同点:使用磨制石器,处于新石器时代;种植农作物、饲养家畜、制作陶器,过定居生活。
2. 远古居民分布在大河流域的原因:水源充足,土壤肥沃,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2. 稻作农业的繁荣(1)区域: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
2024--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提纲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分封制)【聚焦新课标核心素养】★★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都是由于国君暴虐无道,统治残暴、腐败,失去民心。
从夏朝和商朝灭亡中我们能得什么启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第5课动荡变化中的春秋时期考点一、东周的分期1.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
东周分为春秋(因孔子编订的编年史书《春秋》而得名)和战国(因西汉刘向整理校订《战国策》而得名)时期。
2.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奴隶社会瓦解时期)3.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封建社会形成时期)考点二、王室衰微1.表现:①诸侯不再分封,而是设置县郡,委派官员管理。
(标志着西周时期的分封制逐步走向瓦解)②周王室仅管辖洛邑一带。
③诸侯不听从周王命,各自为政。
④诸侯不再定期向天子纳贡2.影响:①对大的诸侯国:大国诸侯势力雄厚,拥有强大的影响,操控政治,竞相角逐,使春秋时期的政治呈现出新面貌。
②对周王室:周天子已失去对国家的实际统治权。
考点三、诸侯争霸1.原因:①周王室衰微;②各诸侯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③为了追逐自身的利益。
2.口号:尊王攘夷3.春秋霸主:齐桓公((春秋首霸、管仲改革)、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吴王夫差、越王勾践4.影响:①国家出现走向统一的趋势,促进民族交融,产生华夏认同观念;(积极)②给人们带来沉重的灾难和痛苦。
(消极)考点四、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农业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和使用,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也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
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之一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青铜业、冶铁业、纺织业、漆器业以及煮盐业都有所发展。
商业商业活动活跃,很多城市出现了商品交换市场,金属货币被更多地使用。
第6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考点一、战国七雄(军事)1.七国形成:①田氏代齐:齐国由大夫田氏取代②三家分晋:赵、魏、韩③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2.战国的著名战役: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3.战争特点:规模大、参兵多、区域广、时间长4.战争目的:兼并小国5.战争方式:各自为政、发展疆域、互相战争考点二、商鞅变法(政治)★★★1.背景: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统治者纷纷实行变法改革。
七年级上册历史全册精讲

七年级上册历史全册精讲单元一:人类社会的起源本单元主要介绍了人类社会的起源和发展。
人类起源于非洲大陆,并逐渐分散到世界各地。
在这个过程中,人类逐渐掌握了使用工具、制造火种和语言交流的能力。
他们从狩猎采集阶段逐渐过渡到农业社会,开始定居并发展出了各种文明。
单元二:古代文明的兴起本单元主要介绍了古代文明的兴起,包括埃及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和古印度文明。
这些文明在政治、经济、宗教和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成就。
埃及文明以尼罗河为中心,发展出了独特的宗教和建筑风格。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则以两河流域为基础,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城市和国家。
古印度文明则以恒河流域为核心,形成了种姓制度和。
单元三:古代中国的崛起本单元主要介绍了古代中国的崛起,包括夏、商、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形成国家的地区之一,这一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的初期阶段。
夏、商和西周时期,中国出现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特征,同时也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和思想。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出现了分裂割据的局面,各国相互争斗,但也出现了众多思想家和文化名人。
单元四:古希腊罗马文明本单元主要介绍了古希腊罗马文明的兴起和发展。
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起源地,希腊城邦制度和民主政治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古罗马则以其强大的军事力量和行政管理能力而闻名,建立了广阔的帝国。
希腊和罗马文明在政治、哲学、文学、艺术等领域都取得了重要成就。
单元五:古代印度文明本单元主要介绍了古代印度的历史和文化。
古代印度是世界上最早形成国家的地区之一,也是和的发源地。
对印度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形成了种姓制度和复杂的宗教体系。
则强调人类解脱和慈悲精神,在亚洲各地广泛传播。
单元六:古代非洲文明本单元主要介绍了古代非洲的历史和文化。
非洲是人类起源地之一,也孕育了众多古代文明。
埃及文明是非洲最有名的古代文明之一,它以尼罗河为中心,发展出了强大的国家和独特的文化。
同时,非洲还有其他众多文明,如亚述文明、马里帝国等。
【独家】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教案(历史核心素养版)

【独家】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教案(历史核心素养版)【独家】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教案(历史核心素养版)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教案一、课标内容知道北京人的特征;了解北京人发现的意义。
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
二、学情分析初一的学生刚刚接触历史学科,7年级教材主要是中国古代史,这段历史比较久远,但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影视剧等,对中国古代史有所接触,上课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资料例如图片、视频等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取问题探究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兴趣,结合中国古代史教材的时序编排特点,历史地图等教学素材,使用图表类分析、归纳知识及学生探究回答问题,培养学生历史学科能力及学科素养。
三、教材分析本课主要学习三块内容,主要以北京人为例讲述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第一部分简要讲述了早期人类的分布及元谋人,在第二、三部分重点讲述了北京人的发现及北京人的特征。
人类是从古猿发展而来,我国是人类发源的重要地区,北京人是迄今已经发现的猿人化石和相应的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中考古资料最丰富的遗址之一,在中华文明史前阶段占有重要地位。
四、教学准备1.将《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自主学习任务单,给学生并提醒学生完成学习。
2.将本课课件准备好。
3.查看本课目录下自学检测、当堂达标、提升训练试卷。
五、教学目标1.核心素养: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分别是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本课教学活动主要通过演示动画地图、播放视频资料,并开展学生自主学习、课堂探究讨论的方式,进行问题探究教学,以此培养学生时空观念,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
2.学习目标目标1:通读教材,完成自学检测,初步了解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北京人的发现、北京人的特征三个子目相关内容。
目标2:能够通过《我国境内主要远古人类遗址分布示意图》,明确我国境内早期人类分布的地理位置,能够在地图上正确指出元谋人、北京人等遗址位置;初步掌握识图的基本方法,培养从图片中提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
最新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课完整版资料讲解精品课件

ǎn
n)
gy
野
òn
兽
g)
熟
食
照
明
(z
hà
o
mí
发挥你的想像
ng
) 力:北京人是怎样取
防 寒
得天然火的呢?
第二十六页,共40页。
北京人已经(yǐ jing)会使用天然火,还会保存火种。 火种从哪里来?
1、森林自燃生火
2、雷电生火
3、偶然碰撞生火
4、煤的自燃
第二十七页,共40页。
北京人是怎样(zěnyàng)得到火
大自然(zìrán)雷电生火 森林草木自然(zìrán)生火 露天煤的自然(zìrán)起火 偶尔摩擦生火
第二十八页,共40页。
第二十九页,共40页。
工具:石块(shík
木棒
住处 山洞
(zhù
(shān dònɡ)
chǔ):群居
猎取
采集
食物:
天然火 存火种
山顶洞人(Sh
时间(s距h今íji(jāù njīn)):约3万年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xiūgǎi),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第四十页,共40页。
打制石器、磨
骨山山顶 与现代人 光,钻孔,人工 氏
洞穴
基本相似 取火、骨针、 族
项链、采集狩
猎、打渔、爱
第三十四页,共40页。
美
同 学
(tóng xué)
们 , 下 节
第三十五页,共40页。
课堂巩固题:
1、下列那一项不属于(shǔyú)北京人生活?D ( )
A、用火烧烤食物 B、 使用打制石器
C、过群居生活
第三十七页,共40页。
2024年统编版 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

2024年统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提纲第一单元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课程标准】1、了解元谋人、蓝田人、郧县人、北京人等古人类活动,知道我国是人类起源的重要地区,初步认识考古发掘成果是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依据。
2、知道河姆渡、半坡等遗址,了解我国史前文化与社会的发展,认识我国是世界上农业起源地之一。
3、知道良渚古城、陶寺古城等考古发现,了解中华文明有5000多年的历史,认识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初步发展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
4、知道炎帝和黄帝等古史传说,了解其中蕴含的历史信息。
第1课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知识点一、我国古人类遗址丰富性1、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化石和旧石器时代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遍布全国各地。
2、具体古人类①元谋人(1)发现地点:云南元谋(2)发现物:两颗门齿化石,一些粗糙石器(3)距今时间:约170万年(4)地位:我国境内目前已知最早的古人类之一(5)能力:能够制作和使用工具②蓝田人(1)发现地点:陕西蓝田(2)发现物:一个完整头骨化石(3)距今时间:约160万年(4)能力:能够制作和使用工具③郧县人(1)发现地点:湖北郧阳(2)发现物:3个头骨化石(3)距今时间:约100万年(4)能力:能够制作和使用工具知识点二、北京人1、遗址概况(1)位置:北京周口店龙骨山(2)发现时间:1921 年最先发现,1929 年裴文中发现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及用火遗迹。
(3)发掘成果:5 个头盖骨化石,40 多个个体的直立人化石,大量动物化石和约 10 万件打制石器。
2、北京人体貌特征:头骨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吻部前伸,脑容量比现代人小;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下肢较上肢略长,能够直立行走。
3、生活环境(1)自然环境:有大片森林和水域,气候温暖湿润,水草丰美,有梅花鹿、野马等动物出没。
(2)生活方式:结成群体生活,共同劳动获取食物。
3、生产工具(1)制作材料:石块、兽骨、鹿角等。
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pdf全课

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pdf全课在七年级上册历史学习中,我们学习了许多有关古代历史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并提供PDF文档供大家参考。
第一单元:古代文明在第一单元中,我们学习了两大古代文明:埃及文明和中国古代文明。
1. 埃及文明- 埃及位于尼罗河流域,因其河流的周期性洪水而有了独特的农业和社会结构。
- 埃及人相信死后有来世,因此建造了庞大的金字塔和陵墓。
- 埃及的宗教和政治权力紧密结合,法老是政治和宗教的领袖。
2. 中国古代文明- 中国古代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古代中国人以农业为生,发展出了独特的农业技术。
-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文明王朝,它的统治者被称为商王。
- 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文明王朝,它实行了分封制,并建立了著名的封建制度。
第二单元:古希腊文明第二单元中,我们学习了古希腊文明。
1. 希腊城邦- 希腊城邦是古希腊的基本组织单位,每个城邦都有独特的政府形式和文化传统。
- 最著名的希腊城邦是雅典,它是民主政治的起源地。
2. 古希腊的科学与文化- 古希腊人在数学、哲学、艺术等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
- 著名的古希腊科学家包括毕达哥拉斯、欧几里得和阿基米德。
第三单元:古罗马文明第三单元中,我们学习了古罗马文明。
1. 罗马共和国- 罗马共和国是一个由贵族和平民组成的国家,实行了元老院制度。
- 著名的罗马将军凯撒成为了罗马帝国的第一位独裁者。
2. 罗马帝国- 罗马帝国是一个庞大的帝国,它的疆域遍及欧洲、亚洲和非洲。
- 罗马帝国发展了许多建筑和工程技术,如罗马斗兽场和座舱式拱顶建筑。
第四单元:伊斯兰文明在第四单元中,我们学习了伊斯兰文明。
1. 伊斯兰教的起源- 伊斯兰教起源于7世纪的阿拉伯半岛,创始人是先知穆罕默德。
- 《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的圣书,对信徒有着很大的指导意义。
2. 伊斯兰教的传播- 伊斯兰教通过军事征服和传教活动迅速传播到北非、中东和西亚地区。
- 阿拉伯帝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帝国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武帝 战争 汉元帝 和亲 西域都 护 张骞通 西域 思想成 就
屈原 <离骚 >
青铜文明 秦的兴亡 大变革 中华文化 战国七 雄 时代 勃兴 统一国家的 春秋战 春秋五 霸 建立 国纷争
西周 商朝 夏朝
汉朝的 大一统 汉匈和战
汉初和 亲
丝绸之路 秦汉文化
科技成 就
夏商周 的兴亡 华夏之祖
河知道北京人的特征,了解北京人 发现的意义。知道化石是研究人 类起源的主要特征。 了解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 和原始农业的产生。知道考古发现 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
内容标准 七 年 级 历 史 上 册
1、知道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 的形成。 2、知道两晋南北朝的更替,初步 了解人口的南迁和江南地区的开 发。 3、通过北魏孝文帝改革,初步理 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中华 民族发展的意义。 4、知道祖冲之的数学成就,初步 认识书法艺术。了解北方农业技 术的成熟和农历。
汉 武帝 大 一统
汉匈和战 汉朝的 大一统
张 骞通西 域
西 域都护
文 景之治
丝绸之路
科 技成就
秦 末起义
秦的兴亡
秦 的暴政 秦 的建立
秦汉文化
的统 建一 立国 家
思 想成就
北京人
父系氏族
母系氏族
原始人群
原始社会
元谋人
氏族社会
合立 体 整
商朝
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
西周
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0年)
1、知道夏朝的建立标准着国家的产 生及夏商周的更替;了解西周的 分封制及作用。 2、了解青铜工艺的成就,知道甲骨 文是已知最早的文字。 3、知道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之间的战 争,了解这一时期的社会变化。 4、通过商鞅变法,认识改革使秦国 逐渐强大起来。 5、通过都江堰工程感受古代人民的 智慧和创造力。 6、知道老子和孔子,初步理解“百家 争鸣”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1、知道秦始皇和秦统一中国,了解秦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和统一措 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2、知道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知道秦朝的灭亡和西汉的建 立。3、了解“文景之治”,知道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4、 通过“丝绸之路”的开通,了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5 、了解东汉的建立,知道东汉外戚、宦官专权造成的社会动荡;知 道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产生。6、知道司马迁和《史记》;知道造 纸术的发明对传播文化的作用;讲述张仲景和华佗的故事。
夏朝
奴隶社会
春秋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
合立 体 整
两汉
(公元前202年—220年)
三国
220年—265年
秦朝
(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
两晋
265年—420年
封建社会 战国
(公元前476年—公元前221年)
南北朝
420年—581年
合立 体 整
国家的产生和 社会的变革
科技
尧舜禹 禅让 炎黄 二帝
中华文明
远古居民
元谋人
农耕生活
半坡居 民
大汶口 居民
北京人
山顶洞 人
七 年 级 历 史 上
政权分立与 民族融合
三国鼎立
三国 鼎立
魏晋文化 江南开发
宗教 淝水 之战
民族融合
西晋兴 亡 江南开 发
官渡之 战 赤壁之 战
北方的 统一
孝文帝 改革
教材内容 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 教材内容
农业 畜牧业 青铜器 奴隶 的悲惨
春秋战国 的纷争 灿烂的 青铜文明
大变革 的时代
文字 屈原 <离骚 >
中华文化的 勃兴 (科技)
老子 的思想
夏、商、 西周的兴亡 商朝 夏朝
西周
和国 社家 会的 的产 变生 革
中华文化的 勃兴(思想)
百家争鸣 孔子 的成就
教材内容 第三单元
汉 武帝 战争 汉 初和亲 汉 元帝 和亲
河姆渡 河姆渡 居民 居民 半坡居民 半坡居民
大汶口 大汶口 居民 居民
农耕生活 农耕生活
山顶洞人 山顶洞人
炎黄炎黄 二帝二帝
远古居民 远古居民
北京人 北京人 元谋人 元谋人
华夏之祖 华夏之祖
尧舜禹禅让 尧舜禹禅让
中中 华华 文文 明明
教材内容 第二单元
都江堰 战国七雄 春秋五霸 铁器和牛耕 商鞅变法 天文 历法 医学
知道炎帝、黄帝的传说故事, 了解传说与神话中的历史信息。
历史教材中的时序发展
第一单元
远古人类
农耕居民
传说时代
春秋战国的变革时代
夏商周的更替
第二单元
秦汉的统一和巩固 第三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 第四单元
七年级历史上册的知识内容
百家争 鸣 天文历 法医学 奴隶的 悲惨 都江堰 铁器和 牛耕 商鞅变 法 青铜器 文字 农业 畜牧业 秦末起 义 秦的暴 政 秦的建 立 汉武帝 大一统 文景之 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