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简答题第四编

文学理论简答题第四编
文学理论简答题第四编

文学理论简答题

第四编文学作品

1、简要说明现实型文学、理想型文学、象征型文学与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的关系。

答:区别:现实型、理想型、象征型文学是根据文学生产的主客体关系和文学作为意识形态对现实的不同反映方式而从一般意义上对文学产品的类型作出的划分。主义是具体的文学思潮和运动。

联系:主义是型文学在近代文学进程中的独立而充分的发展,前者分别成为后者的典型形态。

2、象征型文学同现实型文学、理想型文学的主要区别在哪里?

答:1、现实型——再现现实;理想型——表现情感;象征型——寄寓某种意蕴。2、象征型文学偏重于以间接的方式去暗示客观规律和表现主观感受,而现实型、理想型文学突出意象的意义的超越性。

3、现代主义文学类型的特征是什么?

答:1、主观性;2、假定性。

4、浪漫主义文学有哪些基本特征?

答:1、极端强调主观精神以及主观精神在文学生产中的创造作用;2、极力推崇想象与幻想;3、追求奇特、神秘的艺术效果,强调从生活的瞬息变幻、精神的动荡以及富于特征性的各种奇特现象中提示美。

5、现实主义文学有哪些基本特征?

答:1、按照生活本来面目来写作,是首要原则;2、创作题材、描写范围全面地、充分地面向现实社会;

3、赋予人物性格以极大的历史感和丰富性,并在多重的社会关系中塑造典型形象;

4、表现出对现实的富有理智的暴露和批判。

6、象征主义文学有哪些基本特征?

答:1、文学创作的本质上,强调创造性的重要性,认为艺术的价值在于创造:一种心灵状态的显示;2、在表达方式上注重暗示;3、在艺术整体上强调主观性;4、语言上注重音乐性、模糊性、不确定性、多义性和从中显示出的神秘性。

7、运用文学类型理论分析当代文学作品。

答:1、对当代文学作品进行类型划分;2、对某部作品进行分析;3、与古代、近代、现代文学类型的比较中,探讨当代文学的类型特点。

8、从诗歌基本特征看其抒情表现的艺术特长。答:言简意深的词句,按想象、情感逻辑安排的跳跃性结构和含情蕴意的节奏、韵律,使它更长于直接或含蓄地自由抒发主观情感。

9、比较散文与报告文学的真实性。

答:报告文学真实性侧重于真实的事件;散文的真实性侧重于抒写真实的感受。

10、比较小说与剧本在反映生活方面的异同。

答:小说在反映五光十色、丰富多样的社会生活方面具有较大的自由度和优势;剧本在反映社会生活方面具有集中性、浓缩性。

11、什么是诗,诗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诗是一种语言凝练,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特征:凝练性、跳跃性、节奏韵律性。

12、什么是小说,小说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小说是一种侧重刻画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的文学体裁。特征是:1、深入细致的人物刻画;2、完整复杂的情节叙述;3、具体充分地环境描写。13、什么是散文,散文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文学散文是一种题材广泛、结构灵活,注重抒写真实感受和境遇的文学题材。特征:1、题材的广泛多样;2、结构自由灵活;3、抒写真实感受。14、什么是报告文学,报告文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报告文学是一种在真人真事基础上塑艺术形象,及时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特征:1、及时性;

2、纪实性;

3、文学性。

15、什么是戏剧,戏剧文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答:戏剧文学是一种侧重以人物台词为手段,集中反映矛盾冲突的文学体裁。特征:1、浓缩地反映现实生活;2、集中地表现矛盾冲突;3、以人物台词推进戏剧动作。

16、文学体裁的发展演变在文学史上具有什么意义?

答:1、从文学史自身的发展规律而言,文学史常以

文学体裁替代文学史的形式表现出来,文学体裁的替代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文学发展的历史面貌;2、人文学史分期的意义上而言,文学体裁的时代性使其具有了重要的文学史的分期价值,文学体裁使文学史显得相对明晰,具有简化文学史的功能,它增加了文学史的可理解性,并为文学史分期提供了有用的依据。

17、文学产品的文本层次有哪些?

答:由表及里,分言、意、象三次;1、文学言语层面;2、文学形象层面;3、文学意蕴层面。

18、举例说明文学言语与普通言语的不同。

答:1、文学言语具有内指性,普通言语是外指性的;

2、文学言语具有心理蕴含性,普通言语侧重于它的外指功能;

3、文学言语具有阻拒性。

19、审美意象与一般意象有何不同?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

答:意象有四种:心理、内心、泛化、观念意象及其高级的审美意象。

审美意象特征:1、本质特征——哲理性;2、表现特征——象征性;3、形象特征——荒诞性;4、思维特征——抽象思维的直接参与;5、鉴赏特征——求解性和多义性。

20、文学典型的特征是什么?

答:1、特征性;2、艺术魅力。

21、文学意蕴层面是由哪些相关层面构成的?

答:1、历史内容层;2、哲学意味层;3、审美意蕴层。

22、什么是“特征化”?

答:1、特征是组成本质的那些个别标志,它指的是艺术形象中个别细节把所要表现的内容突出地表现出来的那种妥贴性;2、作家抓住生活中最富有特征性的东西加以艺术强化、生发的过程,就是特征化;

3、文学典型是“特征化”的最佳结果。

23、什么是“合情合理”?

答:1、合情,是指文学意象必须反映人们的真切的感受、真挚的情感、真诚的意向;2、合理,指的是文学意象真实性的客观规定性,这个“理”就是指生活的本质和规律,指人类社会的现实关系;3、所谓合情合理就是文学意象的假定性与真实性相统一的体现。

24、叙事的构成有哪些相关侧面?

答:三方面的涵义:叙述内容、叙述话语和叙述动作。1、内容是指构成一段叙述话语的主题的故事内容,即被讲述的故事,包括事件、人物、场景等;2、叙述话语是叙事作品中使故事得以呈现的陈述语句本身;3、叙述动作即作为一种行为而存在的支配叙述话语的“叙述”本身。

25、叙事内容包括哪些相关侧面?

答:1、叙事内容;2、大致由故事、结构和行动构成。

26、情节与事件间的关系如何?

答:联系:情节是由一系列事件构成的,事件是构成情节的必要条件;区别:1、一个事件是一个叙述单位,它具有有偶然性、单一性;情节是按照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但并不是任何按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事件都会成为叙事作品的情节。27、试分析一篇叙事作品的行动序列。

答:先将故事分解成为较小的叙述单位;按行动逻辑找出基本的行动序列,即“可能—现实—结果”三段式序列,然后找出不同序列之间的复合关系。

28、试述叙事节奏与时间的关系。

答:节奏指一种有规律的、连续进行的完整运动行式。

29、叙述角度的变换对于阅读有何意义?

答:叙述角度即视角。由于视角不同,读者所处的地位,所产生的心理效果也不同。第三人称叙述、第一人称叙述、第二人称叙述。

30、文学抒情与叙事有哪些主要区别?

答:1、抒情偏重于表现作者自己的主观世界,叙事偏重于再现客观世界;2、抒情偏重于用话语的声音组织和画面组织来象征性地表现情感,叙事则偏重于用话语的意义来讲故事。

31、抒情话语主要通过哪些方式来突出语言的表现功能?试举例说明。

答:1、比喻与象征;2、倒装与歧义;3、夸张和对比;4、借代和用典。

32、为什么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答:1、作品中的景不是原本的自然之景,而是由抒情话语组织表现出来的,被赋予了情感内涵的画面;

2、作品之情不是空洞和概念之物,而是由景象征性地表现出来的具体的情感过程;

3、作者写景,意在言情,表达独特而微妙的感受,化景物为情思。33、如何正确理解“文如其人”与“风格即人”的观点?

答:着重从风格形成的内在根据来理解风格,把作家的创作个性与作品的风格联系起来。一方面把“自己自己的风格去写”,去表露自己的精神面貌,看作是作家的权利,另一方面他又明确要求作家在发挥自己“精神个体性”的时候还须遵循客观规律。34、试述文学风格与创作个性的关系。

答:1、文学风格是指作家的创作个性在文学作品的有机整体中通过言语结构所显示出来的、能引起读者持久审美享受的艺术独创性。所以创作个性不能单方面决定和构成风格,风格的形成离不开题材、主题、体裁等其他形式因素的影响。2、创作个性是属于文学风格的主观方面,在与客观方面结合之前,它只是潜在于作家的内心,表现为独特的个性气质、人格精神、艺术情趣、审美追求和文学才能等。它只有付诸实践并与客观方面结合,才能成为文学风格的组成部分。

35、试述创作个性与日常个性的关系。

答:日常个性是人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结构方面的独特性,而创作个性是作家气质禀赋、思想水平、审美趣味、艺术才能等主观因素综合而成的习惯性行为方式。

因此,日常个性必须通过审美创造的升华转变为创作个性,才可能在作品中形成独特的艺术风貌。创作个性是在日常个性的基础上经过审美创造的升华而形成的独特的艺术品格。

36、风格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答:在文学活动中,指作家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独特的创作个性,以及一定的时代、民族、地域、流派等,在文学创作上也往往表现出某种共同的特点,因而文学风格也包括文学的时代风格、民族风格、地域风格、流派风格等内容。

文学风格指作家的创作个性在文学作品的有机整体中通过言语结构所显示出来、能引起读者持久审美享受的艺术独创性。包含三个要点:1、创作个性是风格形成的内在根据;2、主体与对象、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是风格存在的基本条件;3、文体和语言组织是风格呈现的外部特征。

37、为什么说“风格是文体的最高范畴和体现”?答:文体可理解为体裁、语体和风格三个层面。恰当的体裁是风格得以生成的基础,富有个性的语体是风格的有机组成部分,而风格是文体的最高范畴和体现。

38、如何理解风格的审美价值?

答:1、不同的文学风格有不同的审美价值;2、风格美是可以超越时代、地域和阶层的限制的;3、风格的审美价值虽然可以超越时代,但它在多大程度上得到实现,却往往又受到时代的价值取向的影响和制约。

39、如何理解文学的地域风格?

答:1、地域风格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2、与社会环境,即生产力、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等密切相关;

3、在当代文学交流日益频繁,而且受到全球化浪潮冲击的今天,文学地域风格在不少作家那里却并未淡化,这正是当代文学走向成熟的一个表征。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