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布道格拉斯经济增长的解释——以四川省为例

柯布道格拉斯经济增长的解释——以四川省为例
柯布道格拉斯经济增长的解释——以四川省为例

柯布-道格拉斯(Cobb-Douglas)生产函数模型

柯布-道格拉斯(Cobb-Douglas )生产函数模型 齐微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理学院,辽宁阜新(123000) E-mail: qiwei1119@https://www.360docs.net/doc/616335822.html, 摘 要: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Cobb-Douglas production function )用来预测国家和地区的工业系统或大企业的生产和分析发展生产的途径的一种经济数学模型,简称生产函数.本文对大量的生产数据进行处理,建立多项式拟合模型和线性规划模型对数据进行处理完成问题,对生产数据分析我们建立了多项式拟合,通过误差分析,多项式拟合模型是完全符合数据的.但通过使用线性回归方法求得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通过对其进行误差分析我们知道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与原始数据的误差比多项式拟合模型下的误差小的多. 关键词: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多项式拟合;线性回归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最初是美国数学家柯布(C.W.Cobb)和经济学家道格拉斯(P.H.Douglas)共同探讨投入和产出的关系时创造的生产函数,是在生产函数的一般形式上作了改进,引入了技术资源这一因素.他们根据有关历史资料,研究了从1899-1922年美国的资本和劳动对生产的影响,认为在技术经济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产出与投入的劳动力及资本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Y AK L αβ= 其中: Y —— 产量; A —— 技术水平; K —— 投入的资本量; L —— 投入的劳动量; ,αβ——K 和L 的产出弹性. 经济学中著名的柯布-道格拉斯(Cobb-Douglas )生产函数的一般形式为 (,),0,1Q K L aK L αβαβ=<< (1-1) 其中,,Q K L 分别表示产值、资金、劳动力,式中,,a αβ要由经济统计数据确定.现有《中国统计年鉴(2003)》给出的统计数据如表(其中总产值取自“国内生产总值”,资金 取自“固定资产投资”,劳动力取自“就业人员”)[3]. 问题1:运用适当的方法,建立产值与资金、劳动力的优化模型,并做出模型的分析与检验. 问题2:建立Cobb-Douglas 优化模型,并给出模型中参数,αβ的解释. 问题3:将几个模型做出比较与分析.

2017年四川优势产业分析

四川省优势产业分析 四川省是我国重要的人口、经济大省和科技、文化强省。四川省经济总量位居西部第一,自然资源丰富,科技和教育资源较为集中,具有明显的人才集聚优势。 四川省四大优势产业:优势资源产业、农产品加工业、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1. 优势资源产业逐步凸显。我省具有丰富的水能、天然气、钒钛、稀土等优势资源。水能理论蕴藏量达14268.85万千瓦,经济可开发量达7611.20万千瓦,是我国可开发水能资源最富集的区域;探明储量的矿产达89种,有28种矿产储量名列全国前3位,其中,钒、钛、天然气等11种居全国第一位,铁、石棉等10种居全国第二位。目前我省有已建在建的二滩、瀑布沟和拟建的溪洛渡、向家坝、锦屏等特大型水电站,到2020年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三江”流域水电投产规模可达到5170万千瓦,这将使我省成为全国最大的水电产业基地。发挥我省矿产资源丰富的优势,可形成以高载能产业为特色的一大批优势资源产品。我省已具备了优质钢铁、氯碱化工、钒钛、稀土和电解铝等特色产业的开发基础,钒钛、稀土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初具规模,逐步形成了攀钢集团的系列钢铁产品、天原的聚氯化工产品、泸天化的氮肥、川投的黄磷以及元明粉、聚苯硫醚、有机硅氟等一批在国内外市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产品。 2. 农产品加工业开始呈现出规模发展态势。我省是农业大省,是全国粮食、油料、蚕茧、苎麻、柑桔、茶叶等多种经济作物的主要

产区和五大牧区之一,猪牛羊肉年总产量居全国首位,麦、棉、丝、茶、柑桔、白蜡、桐油、乳品在全国也占有重要地位。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五粮液集团、剑南春、泸州老窖、华润蓝剑、希望、通威、光友、成都卷烟、丝丽雅等一批全国知名企业以及高金、四海等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在白酒、啤酒、软饮料、卷烟、饲料、粮油、肉制品、丝绸等领域形成了同业聚集型和龙头带动型的产业链,初步形成邛崃市的白酒基酒基地以及成都市武侯区簇桥的皮鞋、成都市新都区和武侯区的家具制品、南充市和遂宁市的丝绸与纺织、达州市的苎麻等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集群。 3. 装备制造业形成优势产品链。经过长期发展,特别是抓住近年来重化工业化带来的市场机遇,我省加大对装备制造业的产业整合力度,推动了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壮大了东方电气集团、二重集团、资阳机车厂、神钢、成飞、宏华、川大智胜、九洲电器等一批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企业,初步形成了以大型发电设备、大型冶金化工成套设备为代表的重型机械、大型工程施工成套设备、机车车辆、石油天然气成套设备、大型环保成套设备、航空及空中交通管制系统成套设备以及数控技术与设备等在国内有较强竞争优势的重点产品链。以东方电气集团、二重集团为龙头,带动200多家配套企业集聚发展的德阳装备制造业基地已成为我国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集中度最高的区域。 4. 高新技术产业形成一批亮点。我省是国家“一五”和“三线”建设时期布局的重要电子工业基地,依托雄厚的科教基础聚集了长

四川经济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2008年第10期 四川省情 四川经济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王光彩 曾俊林 四川GDP 总量变化示意图 ·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 本期专版 Column 四川是西部经济、人口与资源大省。在这片占全国5.05%的土地上,承截了全国6.15%的人口,创造了全国4.26%的经济总量。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与先进省市区相比、与全省人民群众的新期盼相比,四川经济社会发展还有较大差距。同时,突如其来的“5.12”汶川大地震荡,使四川经济社会发展受到了影响。因此,站在新的起点和平台上,必须从不同维度、不同层面、不同范围系统回顾四川经济发展的历程,客观分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坚持连续性、稳定性、开拓性的有机统一,不断探索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四川特点的发展新路,促进四川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 ,努力建设西部经济高地。发展现状 经济总量不断扩大,但差距也越来越明显 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1952年到1972年的20年,四川GDP 总量是以10亿元为台阶跨越;1973年~1991年的19年则是以百亿元为台阶跨越; 1992年~2007年的15年则是 以千亿元为台阶跨越。2007年四川GDP 突破万亿元大关,达到10505亿元,成为全国第9个跨入万亿元省份之一。 但横向比较,四川与全国及发达省市的差距明显。一方面,四川经济总量占全国的份额由1978年的5.11%下降 到2007年的4.26%。另一方面,四川经济总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不断拉大。2000年广东、江苏和山东GDP 分别是四川的1.73倍、1.18倍和1.12倍,到2007年扩大到2.92倍、2.43倍、2.46倍。 经济持续较快增长,但发展依旧不快 从改革开放以来四川经济增长的轨迹看,四川经济增长波动明显,周期性特点比较突出。1978~2007年间,四川经济年均增长9.9%。其中,从1999年以来四川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增长速度不断加快。2001年增长9.2%,此后四川经济就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速度,2007年达到14.2%。 从各个时期看,进入21世纪后,四川经济明显加速。2000~2007年是四川发展最快的时期,GDP 年均增长11.9%,比“九五”和“十五”时期快2.9个和0.8个百分点,比1978~2007年间四川经济年均增长率快2个百分点。 但与全国相比四川经济发展仍然缓慢。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中有13年四川经济发展速度低于全国。其中,“六五”、“七五”和“八五”时期经济年均增速分别比全国低0.7、1.1和0.9个百分点,“九五”和“十五”时期略高于全国0.6和1.7个百分点,总体表现是发展不够快。与先进省市区相比,尽管“十五”以来是四川经济增长最快的时期,但在全国31个省市区中仅居第17位,在西部落后内蒙、西藏、青海、陕西等省区居第5位。 经济结构逐步优化,但仍旧任重道远 全省始终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经济结构调整步伐明显加快,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需求等都得到明显优化。第一产业比重继续降低,二、三产业比重不断提高,2007年四川三次产业结构为19.9:43.8:36.3。从所有制结构 看,公有制经济的主导作用不断加强,民营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成为推动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2007年民营经济 10

四川省经济增长与进出口贸易关系的相关统计学

四川省经济增长与进出口贸易关系的相关统计学 摘要:本文以四川省的经济和贸易的历史数据为研究对象,根据四川省1987年到2006年GDP与进出口贸易额的年度统计数据,对四川省经济增长与进出口贸易的关系进行相关统计学研究。得出结论:四川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关系,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单方向的因果关系,即对外贸易增长引致经济增长,并且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的增长对经济增长都具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对外贸易;经济增长;四川省 一.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四川省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各项经济指标显著提高,对外贸易呈现良好走势。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是经济学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从理论上看,经济学家就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有推动作用已经存在共识。就以往的定性分析而言,普遍认为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对外贸易结构决定于产业结构,同时能够主动的带动产业结构的转换,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促使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出口扩张带来外汇余额的积累,有利于外资的流入,提高省内资本形成率;通过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进而促进了技术进步等方面。迄今为止,关于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大多都是以国家为研究对象而展开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以地区为对象的分析。但中国各省、地区之间的地理、经济发达程度、生产消费结构等条件有很大差异,前人所采用的数据处理方法、计量

模型等也各不相同,因此就四川省的情况而言,对外贸易是否能促进经济增长并不是显而易见的问题。有鉴于此,本文以四川省为研究对象,应用相关统计学分析方法,对四川省经济增长与进出口贸易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 二.变量与样本数据的选取 本文选择国内生产总值(GDP)、出口额(EX)、进口额(IM)三个变量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以宏观经济总量指标——国内生产总值(GDP)反映四川省的整体经济增长,以出口额(EX)和进口额(IM)反映四川省的对外贸易情况。样本数据选取1987年至2006年的年度数据,本文中分析所用原始数据全部来源于各年版的《四川省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为了消除数据中可能存在的异方差性,避免参数估计失效,本文对各变量数据取自然对数,记作ln GDP、ln EX 以及ln IM,所有计算结果均得自软件Eviews 3.1。 三.计量方法说明 在进行时间序列分析时,传统上要求所用的时间序列必须是平稳的,即没有随机趋势或确定趋势,否则会产生虚假回归问题,即得到两个相互独立的非平稳时间序列之间的相关系数显著不为零的结论,并在对两个相互独立的非平稳时间序列建立回归模型时得到具有统计显著性的回归函数。所以本文在分析中将首先对样本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在现实经济中的时间序列通常是非平稳的,我们可以对它进行差分把它变平稳,但这样会让我们失去总量的长期信息,而这些信息对分析问题来说又是必要的。有些时间序列问题,虽然它们自身是

论高速铁路建设对四川经济发展的作用

论高速铁路建设对四川经济发展的作用 杨沁兰 政治与行政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11级指导教师:刘玉萍 摘要:本文将具体分析四川高速铁路建设的现状、问题和发展方向。针对高速铁路建设的情况来研究其对四川经济发展的影响,首先在宏观上比较分析高速铁路建设在四川的现状、问题和发展发现;其次是具体分析高速铁路建设对四川经济发展的作用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接着再详细的阐述高速铁路建设对四川经济发展的作用(如旅游业、运输业、城镇建设等各方面的影响);最后将综合分析高速铁路建设对未来四川经济发展的导向。可以说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使四川铁路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也带动了四川经济全面高速的发展。一方面,极大的提高了四川铁路运输能力的有效供给,为四川经济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另一方面,促进了四川区域内外生产要素的快速流动与产业转移,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带动新产业的形成与发展。总之,高速铁路的建设将为四川经济带来新的变革与发展契机。 关键词:高速铁路;经济发展;四川;促进作用 Role of high-speed railway construction in Sichuan Economic Development Yangqinlan The school of politics and administration Grade 2011 Instructor: Liuyuping Abstract:This paper will analyze current situation in Sichuan high-speed railway construction, problems and development direction. Against the case of high-speed railway construction to study its impact on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Sichuan, First,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economic impact of high-speed rail development, the main difference between the analysis and prediction and reality; Secondly, a detailed

数据建立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分析美国某行业的投入产出情况

数据建立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分析美国某行业的投入产出情况实验目的 1.利用数据建立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分析美国某行业的投入产出情况,并用多种统计方法检验规模报酬不变的假设。 2.利用CES生产函数检验是否使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建模是较为合适的。 实验报告 1、问题提出 生产力水平决定了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生活水平,因此研究分析产出受那些因素的影响以及是如何被影响对于把握生产规律并进而提高生产效率有着极大的意义。 2、指标选择 从经济学原理的课程学习中可以知道,产量Y主要是被这几个因素所决定:技术水平(T),资本量(K),劳动(L),人力资本(H)自然资源(N)。根据已有的数据资料,为达到实验目的,并且简化实验模型与分析,只分析劳动与资本量这两个因素的投入对产出的影响。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分析美国某行业投入与产出情况。选择样本容量为27的样本,分析劳动量,资本与产出的关系。 3、数据来源 数据由老师提供,详细数据见表1

4.数据处理 将表1中的实验数据化为其对数,方便建模时分析,如表2所示

5.09565.367985.228105.50465.35375 6.537576.115426.571165.770005.534065.465694.946845.0372 15.481766.28549 7.355535.368866.987586.25715.71986.728255.648975.015755.560336.209795.6174 94.8978 表2 5.数据分析 而且没有发现明显产出越多。投入越多,K与资本L可以明显的发现劳动量数据,1观察表. 不符合实际的数据。但是其中的幂函数关系需要通过进一步的分析发现。 6.建立模型 通过数理经济学的学习我们还了解到,生产函数常以柯布-道格拉斯(Cobb-Douglas)幂函数的形式出现。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最初是美国数学家柯布(Cobb)和经济学家道格拉斯(Douglas)共同探讨投入生产关系时创立的生产函数,他们根据历史资料,研究了1899-1922年美国资本和劳动对生产的影响,认为在技术不变的情况下产出与投入的劳动力??LAKY?及资本的关系可以表示为:,其中Y表示产量,A表示技术水平,K表示投入的资本量,L表示投入的劳动量,α、β分别表示K和L的产出弹性。

四川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

四川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 在四川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中,选取的变量为能源消费总量(EC和地区生产总值(GDP),数据为1995年-2013年四川省能源消费总量(EC,单位:万吨标准煤)和四川省地区生产总值(GDP,单位:亿元),同时为了消除变量异方差的影响,对能源消费(EC)和地区生产总值(GDP)进行自然对数变换,分别记为LEC和LGDP数据来 源于《中国能源统计年鉴》和《四川统计年鉴》。在分析中,首先进行稳定性检验,然后再对两者进行协整(cointegration )检验,最后用Granger 因果法对两者的因果关系进行检验。最后得出结论并提出建议,四川省能源消费总量的增加会带动经济增长。 四川省能源消费经济增长 一、模型设定、研究方法与数据描述 (一)模型设定 LEC=a +B LGDP+e其中,以GDP来衡量我国经济增长情况,LGDP表示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对数值,LEC表示四川省能源消费的对数值。此处采用自然对数主要是为了消除异方差性。 二)研究方法选取1995 年-2013 年四川省能源消费总量与 经济增长的 时间序列数据,进而在此基础上对两者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在实

际分析中,首先通过能源消费总量与经济发展的时间序列进行稳定性检验,然后再对两者进行协整 ( cointegration )检验,最后用Granger 因果法对两者的因果关系进行检验。 (三)数据描述 本文的数据取自《中国能源统计年鉴》、《四川省统计年鉴》,鉴于数据的可获得性,文中选取了1995-2013 年间的相关数据。在使用这两组数据的时候,为了消除价格的影响和异方差性,还用自然对数对其进行了转换。二、实证结果分析 (一)平稳性检验为防止“伪回归”现象的发生,对时间序列数 据需要进 行平稳性检验,选取Augmented Dickey-Fuller (ADF)单位根检验法判断变量单整( Integration )的阶,检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由表1 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各个变量序列二阶差分时间序列没有单位根或者说各个变量序列是二阶单整的。 (二)协整检验 1.估计方程 用软件对模型进行OLS估计,结果如下:

四川旅游业优势、劣势、机遇、威胁(微观环境)

四川旅游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及战略研究 四川是旅游大省,旅游产业是其主导产业之一。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对四川旅游产业的优势、劣势以及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分析,得出四川旅游产业发展优势与劣势并存,机遇与挑战同在的结论,并在此基础上为四川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提出三种战略:构建大西南旅游经济圈战略、科教兴旅战略和环境优化战略 四川地处西南腹地,位于长江上游,介于东经97°21’~108°31’和北纬26°03’~34°19’之间,北连青海、甘肃、陕西,东邻重庆,南接云南、贵州、西衔西藏,是中国西部最大的市场和物资集散中心以及西南金融中心。近年来,凭借其得天独厚的旅游优势,旅游产业蓬勃发展,已成为四川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和新的经济增长点。2004年全省旅游总收入566.23亿元,相当于同期GDP的8.6%,国内旅游收入达542.3亿元,旅游外汇收入2.89亿美元,2004年全省旅游产业实现增加值280.96亿元;旅游业及带动的相关行业实现增加值842.89亿元,占同期GDP的12.9%[1]。 旅游作为一种产业,由与旅游活动直接和间接相关的多重业务或行业构成,包括旅游产业资源、旅游产业需求主体、旅游供给主体、旅游产品[2]。同时,旅游作为一种产业,必须遵循产业存在和发展的规律;政府和相关部门就必须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以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对四川旅游产业的优势、劣势以及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为促进其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战略对策。 1. SWOT分析法 SWOT分析法,又称态势分析法,最早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管理学教授在80年代初提出。SWOT分析法也是产业发展战略分析常用的一种方法[3]。图1就是典型的SWOT战略选择图。当研究对象处于第一象限,外部有众多机会,又有强大内部优势,宜采用发展型战略;处于第二象限,外部有机会,而内部条件不佳,宜采取扭转内部劣势,先稳定后发展战略;处于第三象限,外部有威胁,消除劣势可采用紧缩战略;处于第四象限。拥有内部优势而外部存在威胁,宜采用多角化经营战略分散风险,寻求新的机会。 2. 四川省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2.1 资源优势 四川素称中国“风景省”,无论是自然、人文景观还是民俗风情,种类多、品种全,分布广泛,是中国拥有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和国家风景名胜区最多的省区。特别是峨眉山、乐山大佛、九寨沟、黄龙、都江堰——青城山、国宝大熊猫、三星堆古蜀文化遗址等,具有垄断性、不可替代性和不可模仿性。通过表1中国及四川省旅游资源统计资料分析可以得出,

四川农村经济发展情况

2013年四川农村经济发展情况 2013年,四川加大“三农”投入力度,把促进农民增收摆在“三农”工作的核心位置,以产村相融、成片推进新农村建设作为全局性抓手和综合性载体,全面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四川农村经济实现了粮食七连增、农民增收幅度再次超越城镇的良好态势。 一、加大投入力度,夯实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的基础 为确保2013年农业持续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四川进一步加大省级财政对农业的投入。2013年,省财政落实惠农补贴资金、农田水利设施、农业大县、新农村建设、扶贫解困、农村教育助学、农村社会保障、农民工培训、专合组织扶持、农业保险等各项补贴资金达到612.9亿元,为2013年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提供了基础保障。 二、农、林、牧、渔业生产稳步发展 (一)粮食产量实现七连增,特色效益农业发展较好 1、全年粮食产量实现七连增。虽然2013年小春粮食生产因受冬干春旱影响产量有所下降,但大春粮食作物栽播、生长及收获期除极少数地区外整体为难得的风调雨顺,大春粮食生产丰收,弥补了小春损失后,四川省2013年粮食生产仍然获得较好收成,实现了连续七年增产。据国家统计局核定,2013年四川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9704.9万亩,与上年持平;粮食单产5235公斤/公顷(345公斤/亩),每公顷比上年提高110公斤,增长2.1%;全年粮食产量3387.1万吨(677.5亿斤),比上年增产72.1万吨(14.4亿斤),增长2.2%(见图一),增幅排位全国第13位,比上年上升12位。其中,小春粮食575.5万吨,减产12.1万吨,下降2.1%;大春粮食2811.6万吨,增产84.2万吨,增长3.1%。 图一:2007-2013年粮食产量增幅图(%) 2、特色效益农业继续保持较快发展势头。在粮食生产实现七连增的同时,特色优势农业发展较快,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油料生产实现七连增。据统计,2013年四川省油料作物播种面积1898.2万亩,比上年增长1.4%;油料产量达到290.4万吨,比上年增产3.9万吨,增长1.4%,实现连续七年增产。其中,花生65.4万吨,增长3.1%;油菜籽224.0万吨,增长0.9%,实现连续十二年创历史新高。二是蔬菜生产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据统计,2013年四川省蔬菜

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 2011-01-28 10:41:54)稿件来源:四川日报 2011年1月24日四川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2015年)》根据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共四川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是引导市场主体行为的重要指南,是未来五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省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第一篇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继续推进“两个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我省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要准确把握未来发展形势,抢抓机遇,攻坚破难,乘势而上,努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第一章规划背景 第一节“十一五”时期发展成就 “十一五”时期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各族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奋力推进“两个加快”,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预计五年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7%,2010年达到1.69万亿元。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取得明显成效。重点领域改革扎实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取得突破,充分开放合作打开新局面。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民族地区发展取得

柯布_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及其应用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及其应用 [容提要] 生产函数是指在一定时期,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是在生产函数的一般形式上作出的改进,引入了技术资源这一因素。用来预测国家和地区的工业系统或大企业的生产和分析发展生产的途径的一种经济数学模型,它是经济学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生产函数形式,采用的边际分析方法,可用于分析要素投入对产量(产出)的贡献率、规模收益和其他系列问题。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广泛应用于经济数量分析,运用我国1990-2008年的相关数据,运用应用统计学的方法来验证我国经济增长方式是粗放式的,提出应该加大科技创新投入,进而加快促进技术进步,深化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来加快我国省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关键词]生产函数柯布道格拉斯经济数量分析经济增长 一、生产函数 (一)简述 生产函数是指在一定时期,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它可以用一个数理模型、图表或图形来表示。换句话说,就是一定技术条件下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在处理实际的经济问题时,生产函数不仅是表示投入与产出之间关系的对应,更是一种生产技术的制约。例如,在考虑成本最小化问题时,必须要考虑到技术制约,而这个制约正是由生产函数给出的。另外,在宏观经济学的增长理论中,在讨论技术进步的时候,生产函数得到了很大的讨论。

(二)常见生产函数 1、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 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是指在每一个产量水平上任何一对要素投入量之间的比例都是固定的生产函数。 2、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是由数学家柯布(C.W.Cobb)和经济学家道格拉斯(PaulH.Douglas)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来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被认为是一种很有用的生产函数,因为该函数以其简单的形式具备了经济学家所关心一些性质,它在经济理论的分析和应用中都具有一定意义。 (三)特点 1、生产函数反映的是在既定的生产技术条件下投入和产出之间的数量关系。如果技术条件改变,必然会产生新的生产函数。 2、生产函数反映的是某一特定要素投入组合在技术条件下能且只能产生的最大产出。 (四)分类 生产函数分一种可变投入生产函数和多种可变投入生产函数。 1、一种可变投入生产函数 对既定产品,技术条件不变、固定投入(通常是资本)一定、一种可变动投入(通常是劳动)与可能生产的最大产量间的关系,通常又称作短期生产函数。2、多种可变投入生产函数 在考察时间足够长时,可能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投入都可以变动、甚至所有的投入都可以变动,通常称为长期生产函数。 二、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四川区位优势分析

四川区位优势分析 要素: 产业集群 政策支持 一:产业集群 1、 含义:产业集群是指集中于一定区域内特定产业的众多具有分工合作关系的不同规模等级的企业与其发展有关的各种机构,组织等行为主体,通过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空间积聚体,代表着介于市场和等级制之间的一种新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 2 附图1 从附图1中看出,四川省上市公司中制造业的比例居于第一位。下面我们从产业集群的角度对这个现象进行详细的分析。 对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分析 3% 1% 40% 9% 1% 0% 21% 6% 1% 7% 5% 2% 4% 四川上市公司行业比例图 A 农、林、牧、渔业 B 采掘业 C 制造业 D 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E 建筑业 F 交通运输、仓储业 G 信息技术业 H 批发和零售贸易 I 金融、保险业 J 房地产业 K 社会服务业 L 传播与文化产业 M 综合类

附图2 由四川省上市公司制造行业分布图知,从事制造业的167家公司中,从事石油、化学、塑胶、塑料业(占20%)、食品、饮料业(占17%)、金属、非金属业(占14%)、医药、生物制品业(占13%)和机械、设备、仪表业(占11%)的居多,均超过了10%。电子业(占7%)、纺织、服装、皮毛业(占7%)、其他制造业(占5%)介于5%-10%之间。木材、家具业(占3%)和造纸印刷业(占3%)都低于5%,说明其发展程度较低。 下面,将结合四川本地情况,对石油、化学、塑胶、塑料业和食品、饮料业作具体分析: (1)石油、化学、塑胶、塑料业(占20%):依托自然资源和地缘优势 四川有丰富的石油资源, 四川油田地处四川盆地已有60年的历史,目前已发现气田85个,油田12个,生产天然气产量占全国总产量近一半,是我国第一大气田。因此,四川的石油、化学、塑胶、塑料业借助于其丰富的原材料资源——石油和油气,借助核心的产业对上下游产业产生的强烈的需求,从而推动关联产业的发展,形成完整的生产链条,形成石油化工产业集群。 由于资源的稀缺性,尤其像石油和油气,只存在于特定的地区,切其获取和采集需要大量的其他资源支持,受勘探和采掘技术发展的限制,加之其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石油和油气更加稀缺。因此,为了解决资源配置与资源利用问题,四川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使石油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对于生产厂商而言,一方面受到当地政府的支持,由国家控股有相关政策扶持,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地缘优势,降低生产成本,因此能较好的发展。 (2)食品、饮料业(占17%):川酒天下 水井坊有限公司、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以及沱牌曲酒股份有限公司均主营的17% 7% 3% 3% 20% 7% 14% 11% 13% 5% 四川上市公司制造业行业分布图 C0食品、饮料 C1纺织、服装、皮毛 C2木材、家具 C3造纸、印刷 C4石油、化学、塑胶、塑料 C5电子 C6金属、非金属 C7机械、设备、仪表 C8 医药、生物制品 C99 其他制造业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及其应用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及其应用 考号:: [内容提要] 生产函数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是在生产函数的一般形式上作出的改进,引入了技术资源这一因素。用来预测国家和地区的工业系统或大企业的生产和分析发展生产的途径的一种经济数学模型,它是经济学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生产函数形式,采用的边际分析方法,可用于分析要素投入对产量(产出)的贡献率、规模收益和其他系列问题。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广泛应用于经济数量分析,运用我国1990-2008年的相关数据,运用应用统计学的方法来验证我国经济增长方式是粗放式的,提出应该加大科技创新投入,进而加快促进技术进步,深化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来加快我国省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关键词]生产函数柯布道格拉斯经济数量分析经济增长 一、生产函数 (一)简述 生产函数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它可以用一个数理模型、图表或图形来表示。换句话说,就是一定技术条件下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在处理实际的经济问题时,生产函数不仅是表示投入与产出之间关系的对应,更是一种生产技术的制约。例如,在考虑成本最小化问题时,必须要考虑到技术制约,而这个制约正是由生产函数给出的。另外,在宏观经济学的增长理论中,在讨论

技术进步的时候,生产函数得到了很大的讨论。 (二)常见生产函数 1、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 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是指在每一个产量水平上任何一对要素投入量之间的比例都是固定的生产函数。 2、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是由数学家柯布(C.W.Cobb)和经济学家道格拉斯(PaulH.Douglas)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来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被认为是一种很有用的生产函数,因为该函数以其简单的形式具备了经济学家所关心一些性质,它在经济理论的分析和应用中都具有一定意义。 (三)特点 1、生产函数反映的是在既定的生产技术条件下投入和产出之间的数量关系。如果技术条件改变,必然会产生新的生产函数。 2、生产函数反映的是某一特定要素投入组合在技术条件下能且只能产生的最大产出。 (四)分类 生产函数分一种可变投入生产函数和多种可变投入生产函数。 1、一种可变投入生产函数 对既定产品,技术条件不变、固定投入(通常是资本)一定、一种可变动投入(通常是劳动)与可能生产的最大产量间的关系,通常又称作短期生产函数。 2、多种可变投入生产函数 在考察时间足够长时,可能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投入都可以变动、甚至所有的投入都可以变动,通常称为长期生产函数。 二、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四川经济主要产品介绍

四川经济主要产品 四川历来就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具有发展工农业生产的优越条件。四川各地区经济发展程度、?现状特点和今后发展方向仍存在很大差异,大体可分为5个区。 川西经济区 是以成都为依托,种植业和多种经营发达,?是四川商品粮、棉花、油菜籽和生猪为主的畜禽饲养业生产基地;蕴藏有煤、铁、磷、钙芒硝、石灰石、花岗石等矿产资源;宝成、成渝、成昆铁路纵横境内,航空发达,是陆空交通枢纽;已经形成以机械、电子、?化学、轻纺为主的多种工业生产基地,是四川人均工业产值最高的地区。 川南经济区 位于四川南部,包括自贡市和宜宾市全部,内江市大部和凉山州雷波县。农业发达,向为四川重要粮食产地之一,也是甘蔗、?烤烟、花生、茶叶等集中产区;天然气、煤、硫、岩盐、卤水、磷矿资源极为丰富;?工业以盐化工、酿酒、制糖、造纸为主,在四川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新兴的能源、化工、食品、造纸的基地。 川西南经济区 位于川西南,含攀枝花市和凉山州(雷波县除外)全部。安宁河谷盛产粮食、山羊、绵羊,金沙江河谷多产热带经济作物,是区内主要农业作物产地;本区最大特色是矿产资源极为丰富,有“聚宝盆”之称,铁、钒、铜、铅、锌、金、锡、稀土煤矿资源得天独厚;森林、水力资源相当丰富。已建立起以钢铁资源为主体的冶金、电力的生产基地。航天事业发达,有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烤烟在四川也占很大比重。 川西北经济区 包括甘孜、阿坝两自治州全部,为藏族、羌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人烟稀少,面积最大。全区草原广阔,原始森林丰富,水力资源巨大,虫草、贝母、鹿茸等珍贵野生药材众多,金、铅、锌、铜、泥炭、铜、云母、锂矿资源丰富。其次是森工、电力、毛纺、制革等。 四川省为我国内地综合性工业基地。成都电器、量具刃上、攀枝花钢铁、川中油气田、达州能源化工,自贡盐化工、内江制糖、宜宾、泸州、绵竹

四川省进出口贸易对该省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 任课老师:鲁万波 论文题目: 四川省进出口贸易对该省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小组组员:单丹(组长)统计205020208001 李晋峰国际贸易205020206028 段航国际贸易205020206025 陈卓国际贸易205020206009 陈亚辉国际贸易205020206014 沈军国际贸易205020206005

四川省进出口贸易对该省经济增长影响 的实证分析 摘要:本文引用了1978-2003年四川省GDP和进出口贸易的数据对四川省进出口贸易对该省经济增长影响做了实证分析。首先本文分析了四川省的GDP逐年增长额和进口,出口,净出口,进出口的相关系数,接着本文用GDP逐年增长数据及?GDP对进口,出口,净出口和进出口做简单线性回归,经过协整检验证明只有净出口(NX)和?GDP有长期的协整关系。最后本文根据误差纠正模型对四川省的进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做出经济评价及建议。 关键词:进出口贸易,经济增长,因果检验,协整检验,误差校正模型 一,引言 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是倍受经济学家关注的焦点问题,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剩余产品出路”(vent for surplus)理论,李嘉图的比较利益(relative advantage)理论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有着积极的促用则非常显著。1937年英国经济学家罗伯特逊提出了“对外贸易一国经济增长的发动机”(engine for growth)的命题。纳克斯从静态和动态的贸易效应两个角度证明了对外贸易能够促进经济增长。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飞速发展,国内也有众多专家学者对我国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如李文(1997) 运用经济增长模型进行实证分析,证明了出口增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拉动作用。沈程祥(1999)对1977-1998年间出口与GDP的数据进行了(格兰杰)检验和协整检验,证明我国出口与产出间存在在互为因果的双相关系。董秘刚(2001)的实证分析发现,1978-1998年间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系数平均达到0.94以上,相关性非常显著。林毅夫、李永军(2003)运用改进的方法分析了出口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直接和间接贡献,发现20世纪90年代以来,外贸出口每增长10%基本上能拉动我国经济增长1%。范伯乃,王益兵(2004)运用广义差分方程分析了1952-2001年间进口贸易和我国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关系,认为进出口贸易与我国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双相因果关系。吴振宁、沈利生(2004)利用投入产出表计算了1997-2001年间进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认为进出口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发挥了巨大的作用,1997-2001年间进口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度为为10.2%,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度为14.2%。 于是本文设想仅从四川省的角度出发分析该省的进出口贸易对其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四川省处于我国西部地区,进出口贸易水平虽然不如东部地区,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的较高水平。在此基础上,研究四川省进出口贸易对该省经济增长的作用具有较好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四川省进出口贸易与该省?GDP的关系 出于数据的可获得性和统计口径的一致性考虑,本文选取了1978-2003年度四川省GDP和对外贸易的数据为样本空间,以Eviews3.1为分析工具,以?GDP,

地理经济环境对成都市经济发展的影响

地理经济环境对成都市经济发展的影响 摘要 经济地理学是一门涉及到自然、社会经济、技术条件多方面的综合性问题的学科,具有综合性特征。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包含的地理经济环境对区域内经济发展有巨大的影响作用,由于每一区域具有各自的地理经济环境,所以地理经济环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本文主要通过介绍一些地理经济环境因素对成都市工业、农业的影响,来说明工农业因素对成都市经济发展影响,同时也做到说明地理经济环境因素对一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关键词:地理经济环境成都市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

1成都市概况 成都市位于四川省中部,是四川省的省会城市,人口1404.7万人(2011年),主要以汉族居民为主,其中少数民族人口60538万人,成都市面积约12390平方公里,下辖锦江区、龙泉驿区、双流县、都江堰市等9区6县4市。辖区地形主要以平原为主,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成都市经济发达、交通便捷、文化繁荣、人民生活水平较高。 2经济环境因素对成都市农业发展的影响 发展经济的基础是农业。农业发展是一个区域乃至一个国家生存发展的首要条件。那么我们来谈谈一些经济环境因素对成都市农业发展的影响。从大的方面来说,影响农业区位因素有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 2.1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包括了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但是根据现在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在小范围区域范围内,气候条件可以通过温室大棚、地膜覆盖等来改变种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温度、湿度等;地形方面可以丘陵地区修筑梯田,发展立体农业,丰富农业的种植品种;成都市境内分布着紫色土壤,肥力虽然较高,但磷、钾稍低,故可以增加有机质等方式对贫瘠的土壤进行改良等;水源上,要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大力推进使用喷灌、滴灌等。成都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暖少雨,夏季高温多雨。以水田为主的种植业发达,还是水果盛产之地。成都平原地形平坦,适合耕种,农副产品门类繁多。成都平原开发历史悠久,利于居住,聚落,城镇出现早,有利于农业发展。成都市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该区域主要土壤属于紫色土,土地肥沃程度相对较高,有利于产量的稳步提升。成都市有都江堰水利工程,可以调节对水源的需求,境内主要河流—岷江灌溉了广大的成都平原,养育了一代“天府之国“儿女。 2.2社会经济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是对农业区位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包括的有市场、交通、政策等方面。成都市由于历史悠久,基础设施较好,近年来,交通条件更是得到了不断地完善,双流国际机场加强了成都与国内以及国外的联系,宝成铁路、成昆铁路有利于农产品的输入与输出,对农产品的价格有一定的优势,公路建设更是四通八达,城乡拥有多条快速通道,有利于新鲜蔬菜的运输。成都市拥有一千多万人的人口规模,农产品又适合不同阶层消费者的需求,所以满足农产品的需求消费群体众多,消费市场广阔,由于人们对农产品安全意识的提高,必将促进成都市绿色安全农业的发展,从而满足人们对绿色农业的需求。在政策方面上,国家非常重视关心农业的发展,不断出台有利于促进农业发展的新政策,积极鼓励农业的发展。前几年,国家免除了农业税,减轻了广大农民的负担,增强了农民务

四川省基本情况及经济发展情况

四川省基本情况及经济发展情况 四川地处中国西部,是西南、西北和中部地区的重要结合部,是承接华南华中、连接西南西北、沟通中亚南亚东南亚的重要交汇点和交通走廊。四川是我们国家的资源大省、人口大省、经济大省,幅员面积48.5万平方公里,居中国第5位;人口9000万,居中国第3位;在中国西部12个省区市中,四川的生产总值、粮食总产量、工业总产值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均占四分之一左右。四川资源非常富集。拥有世界自然遗产九寨沟、黄龙寺,大熊猫栖息地,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青城山,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遗产峨眉山—乐山大佛等丰富的旅游资源。水能、矿产资源丰富,水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1.2亿千瓦,占全国的26%;钒、钛、天然气等1 1种矿产储量居中国首位,其中天然气远景储量7.2万亿立方米。丰富资源的精深加工、就地转化具有很大的投资空间。四川科教人才实力雄厚。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2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4个,中国科学院院士27人、中国工程院士35人,普通高校94所,在校普通本(专)科学生113.9万人。有2000多万农村富余劳动力,综合素质不断提高,而且相对成本比较低,能为企业发展提供充裕的劳动力。四川产业体系较为完善。全省农产品资源丰富,是中国西部重要的粮食和副食品基地。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能源电力、油气化

工、钒钛钢铁、饮料食品和现代中药等行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生物工程与新材料等具有巨大发展潜力,拥有长虹、五粮液、攀钢、东方集团等一大批骨干企业。四川商务环境比较优越。四川是中国西部地区内外资金融机构最多的省份,咨询、现代物流等服务贸易领域也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公司进入,综合配套服务的专业化水平明显提升。这些年我们通过开展行政审批项目清理工作,审批事项由1122项减少到478项,是全国行政审批事项最少的省份之一。特别要指出的是,四川生活环境宜人,生活方式舒适,省会成都享有中国“最佳旅游城市”、“最佳宜居城市”殊荣,被誉为“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历经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双重考验,全省经济不仅迅速走出低谷,还取得了更大的发展,四川在全国发展格局中的地位更加凸显。2008、2009、2010年、20 11年四川GDP分别增长11%、14.5%、15.1%、15%;通过大力承接产业转移,在川落户的境外世界500强企业达到173家,居中西部首位,特别是电子信息、汽车制造、油气化工三大产业迅速崛起;美国、德国等9个国家在成都设立领事机构,进入四川的外资银行已有12家。四川这片投资热土充满生机和活力,已成为西部最具投资吸引力的地区。 过去的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世界经济形势,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和亲切关怀下,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