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盐的稳定性是有规律的
硫化物介绍

2. 不溶于水而溶于稀盐酸的硫化物
有Fe,Mn,Co,Ni,Al,Cr,Zn,Be,Ti,Ga,Zr,如 FeS + 2HCl === FeCl2 + H2S
2 3 2018/12/12
Al S 和Cr2S3遇水生成Al(OH)3和Cr(OH)3不溶于水,溶于稀酸
3
3. 难溶于水和稀盐酸,能溶于浓盐酸的硫化物
16
——硝酸盐的热分解产物与金属活泼性有关,规律如下 (1)在电位序中Mg前的活泼金属,其硝酸盐热分解产物为亚硝酸 盐和氧气。如 2NaNO3 2NaNO2 + O2 (2)在电位序中Mg和Cu间的重金属硝酸盐,热分解产物为氧化物 ,NO2和 O2等。如 2Pb(NO3)2 2PbO + 4NO2 + O2 (3)在电位序中Cu 之后的不活泼金属硝酸盐,分解产物为金属单 质,NO2和 O2等。如: 2AgNO3 2Ag+2 NO2 + O2 原因分析 与硝酸盐相应的亚硝酸盐和金属氧化物在热分解温度 下对热稳定性不同 注意 硝酸盐热分解过程均有 O2 放出。固体硝酸盐在高温时为强 氧化剂
5
●结论
易溶于水的硫化物其元素位于周期表左部;不溶于水溶
于稀酸的硫化物位于周期表中部;溶于氧化性酸中的硫化物,其元 素位于周期表右下部
难 易溶于水 溶于稀HCl 0.3moldm-3
(NH4)2S MgS (白) (白) Na2S (白) K2S (白) CaS (白) SrS (白) Al2S3 (白) Cr2S3 (白) Fe2S3 (黑) MnS (浅红) ZnS (白) FeS (黑) CoS (黑) NiS (黑)
6
溶 于 水 难 溶 于 稀 酸 溶于王水
碳酸盐和硫酸盐的结构和用途

碳酸盐和硫酸盐的结构和用途一、碳酸盐的结构1.定义:碳酸盐是由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2.组成:碳酸盐中含有金属元素、碳元素和氧元素。
3.碳酸根离子:CO3^2-,由一个碳原子和三个氧原子组成。
4.存在形式:碳酸盐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如碳酸钙(石灰石)、碳酸钠(纯碱)等。
二、硫酸盐的结构1.定义:硫酸盐是由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2.组成:硫酸盐中含有金属元素、硫元素和氧元素。
3.硫酸根离子:SO4^2-,由一个硫原子和四个氧原子组成。
4.存在形式:硫酸盐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如硫酸钙(石膏)、硫酸钠(芒硝)等。
三、碳酸盐和硫酸盐的用途1.碳酸盐的用途:(1)建筑材料:如碳酸钙(石灰石)用于生产水泥、石灰等。
(2)化工原料:如碳酸钠(纯碱)用于生产玻璃、肥皂、纸张等。
(3)洗涤剂:碳酸钠具有良好的去污能力,常用于生产洗涤剂。
2.硫酸盐的用途:(1)化工原料:如硫酸钙(石膏)用于生产石膏水泥、石膏板等。
(2)肥料:硫酸盐中含有硫元素,可作为硫肥,促进作物生长。
(3)中药:某些硫酸盐化合物具有药用价值,如芒硝(硫酸钠)可用于清热解毒。
碳酸盐和硫酸盐是两种重要的盐类化合物,它们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具有多种用途。
了解它们的结构和用途,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这些资源,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习题及方法:1.习题:碳酸钙(CaCO3)是一种常见的碳酸盐,请问碳酸钙在什么条件下会分解?解题方法:根据碳酸钙的化学性质,我们知道它在高温下会分解生成氧化钙(CaO)和二氧化碳(CO2)。
因此,答案是高温。
2.习题:硫酸钠(Na2SO4)是一种常见的硫酸盐,请问硫酸钠在什么条件下会溶解?解题方法:根据硫酸钠的溶解性,我们知道它在水中会溶解。
因此,答案是加水。
3.习题:石灰石(CaCO3)是一种常见的碳酸盐,请问石灰石主要用于什么行业?解题方法:石灰石主要用于建筑材料行业,用于生产水泥、石灰等。
碳酸盐和碳酸氢盐的主要性质

科技纵览Overview of science■ 陈汉奇碳酸盐和碳酸氢盐的主要性质摘要:在高中阶段的化学实验中,碳酸盐和碳酸氢盐作为元素周期表上绝大多数元素产生化学反应的主要介质(添加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需要明确两种物质在化学中与各类物质之间所产生的碰撞和其稳定性,这样才能找准反应的切入口。
本文针对硝酸盐和碳酸氢盐的四个主要性质进行分析,以常见题型为准,浅析其性质的应用及题目的解答方式。
关键字:硝酸盐;碳酸氢盐;主要性质碳酸氢盐作为碳酸形成的一种酸式盐,含有碳酸氢根离子(HCO3),在加热或高温换将下盐酸氢盐的状态并不稳定,甚至会分解成碳酸盐、二氧化碳和水。
但是在化学的反应当中,能够与碱性金属融于水中,让水溶液呈现碱性状态。
本文针碳酸盐对物质的辨别和相互转化进行详细的分析。
1碳酸盐和碳酸氢盐的四大主要性质浅析硝酸盐(NaCO3)和碳酸氢盐(NaHCO3)溶液可以互相进行鉴别。
要确定物质的类型和化学变化,只需要利用CaCl2与两种溶液相互混合鉴别即可。
因为在将两种物质分别与CaCl2溶液的化学反应当中能够产生沉淀物的是碳酸盐(NaCO3),而无法产生沉淀物的则是碳酸氢盐(NaHCO3),所以在鉴别这两种物质时比较容易区分;还有另外一种鉴别方式是分别向两种溶液中滴入稀释盐酸,碳酸盐能够直接产生气泡,而碳酸氢盐则需要沉寂反映一段时间后,逐渐产生气泡。
其次是碳酸盐和碳酸氢盐的稳定性比较。
将固体的碳酸盐和碳酸氢盐分别在酒精灯上进行加热,那么碳酸氢盐会直接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但是固体的碳酸盐则无过多的变化,由此可以看出,碳酸氢盐在加热的条件下稳定性较差,而碳酸盐则相对较为稳定,不会分解出过多的物质。
再次,由于碳酸盐和盐酸氢盐都是作为元素化学反应的介质,所以其具有物质转化和除杂的特性。
在实验中,将混合的固体碳酸盐和碳酸氢盐放置在实验棉网上,用酒精灯对混合物进行加热处理,使得混合固体中的NaHCO3发生化学反应,得出的反应方程式为:2NaCO3−→−∆NaCO3+CO2+H2O,这样可以将混合的固体全部变成碳酸盐,如果是在碳酸氢盐的溶液中混杂有碳酸盐的成分,要想获取纯净的碳酸氢盐,则可以在掺有杂质的碳酸氢盐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CO2),即Na2CO3+CO2+H2O−→−∆2NaHCO3,这样可以起到去除杂质得到纯净物质的目的。
矿石的酸碱性和化学稳定性

硫化物矿石:如黄铁矿、方 铅矿等,具有较强的酸性。
磷酸盐矿石:如矿、钾矿 等,具有较强的碱性。
矿石的化学稳定性
化学稳定性的定义和影响因素
定义:矿石在自然环境中抵抗化学风化、水解等化学变化的能力
影响因素:包括矿石的矿物组成、结构、硬度、密度等物理性质,以及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 酸碱度等
碱性矿石: 如石灰石、 石膏等,在 水中溶解后 形成碱性溶 液
中性矿石: 如石英、长 石等,在水 中溶解后形 成中性溶液
矿石酸碱性的测定方法
pH值测定法:使用pH计, 直接测定矿石的酸碱度
酸碱滴定法:使用酸碱指示 剂,通过滴定反应测定矿石 的酸碱性
电位滴定法:通过测量电极 电位变化,测定矿石的酸碱
实例:介绍几种 常见的矿石,如 石灰石、石英、 方解石等,说明 它们在酸碱性和 化学稳定性方面 的特点和应用
THANK YOU
汇报人:
磷酸盐矿石:稳定性较低,容易被酸碱腐 蚀
氧化物矿石:稳定性较高,不易被酸碱腐 蚀
卤化物矿石:稳定性较低,容易被酸碱腐 蚀
化学稳定性对矿石加工利用的影响
化学稳定性影 响矿石的加工
难度和成本
化学稳定性影 响矿石的选矿 效果和回收率
化学稳定性影 响矿石的冶炼 效果和成品质
量
化学稳定性影 响矿石的环境 污染和生态破
化学稳定性:矿石在 化学环境中的稳定性, 决定了矿石的耐腐蚀 性和耐久性。
关联性:酸碱性和 化学稳定性之间存 在密切关系,酸碱 性会影响化学稳定 性,化学稳定性也 会影响酸碱性。
应用:了解酸碱性和 化学稳定性的关联性 ,有助于我们更好地 利用矿石,提高矿石 的利用率和环保性。
碳酸盐的性质小结

• 碳酸盐矿物: 碳酸盐矿物:
• 碳酸盐矿物的种数在95种左右 碳酸盐矿物的种数在95 95种左右 • 其中方解石、白云石等是在自然界分布极广的矿物, 其中方解石、白云石等是在自然界分布极广的矿物, 而且不少碳酸盐矿物是重要的非金属矿物原料, 而且不少碳酸盐矿物是重要的非金属矿物原料,也 是提取Fe Mg,Mn,Cu等金属元素及放射性元素Th、 Fe, 等金属元素及放射性元素Th 是提取Fe,Mg,Mn,Cu等金属元素及放射性元素Th、 的重要矿物来源,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 U的重要矿物来源,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 • 在碳酸盐矿物中,主要的阴离子为 在碳酸盐矿物中,主要的阴离子为[CO3]2-,阳离子 主要是Ca 其次Na 以及Cu 主要是 2+、Mg2+,其次 +、Fe2+以及 2+、Zn2+、 Pb2+、Mn2+、Bi3+等。 • 碳酸盐矿物大多数为无色或白色,含铜者呈鲜绿或 碳酸盐矿物大多数为无色或白色, 鲜蓝色,含锰者呈玫瑰红色, 鲜蓝色,含锰者呈玫瑰红色,含稀土者或铁者呈褐 含钴者呈淡红色,含铀者呈黄色。 色,含钴者呈淡红色,含铀者呈黄色。
• 溶解度的分类:(室温200C下) 室温20 室温 • 易溶物质 :溶解度在10g/100g水以上 溶解度在10g/100g 10g/100g水 的物质 • 可溶物质 :溶解度在1~10g/100g水 溶解度在1 10g/100g水 的物质 • 微溶物质 :溶解度在0.01g~1g/100g 溶解度在0.01g 0.01g~ 水的物质 • 难溶物质 :溶解度小于0.01g/100g水 溶解度小于0.01g/100g水 小于0.01g/100g 的物质
• 蓝铜矿是一种碱性铜碳酸盐矿物,也叫石青。 蓝铜矿是一种碱性铜碳酸盐矿物,也叫石青。 在中国古称石青。晶体呈柱状或厚板状, 在中国古称石青。晶体呈柱状或厚板状,通常 呈粒状、钟乳状、皮壳状、土状集合体。 呈粒状、钟乳状、皮壳状、土状集合体。深蓝 色,玻璃光泽,土状块体为浅蓝色,光泽暗淡。 玻璃光泽,土状块体为浅蓝色,光泽暗淡。 • 早在4000年前,古埃及人就开采了苏伊士和西 早在4000年前, 4000年前 奈之间的矿山,利用孔雀石作为儿童的护身符, 奈之间的矿山,利用孔雀石作为儿童的护身符, 驱除邪恶的灵魂。在德国, 驱除邪恶的灵魂。在德国,人们认为佩戴孔雀 石的人可以避免死亡的威胁。 石的人可以避免死亡的威胁。中国公元前十三 世纪殷代已有孔雀石石簪工艺品。 世纪殷代已有孔雀石石簪工艺品。
配合物化学-2-稳定性规律

(三)配体本性的影响
例如: 稳定常数
lgKCuL = 1.5851
加质子常数
lgKH1 — 2.544
lgKCuL2 = 1.6751
lgβCuL2= 3.0311 lgKNiL = 0.8001 lgKZnL= 0.8111
lgKH1 — 3.855
lgKH1 — 5.278 lgKH1 — 0.543 lgKH1 — 0.673
(三)配体本性的影响
如果有对此反常的现象,则往往是由于形成的 螯环中张力太大,即螯环处于严重的扭曲状态而勉 强形成螯环或者事实上根本没有形成螯环。
表6-5 Mn (II) –-OOC(CH3)nCOO-体系的稳定常数(25℃)
n 0 1 2 3 5 7 螯环大小 5原子 6原子 7原子 8原子 10原子 12原子 lgK1 3.2 2.30 1.26 1.13 1.08 1.03 I 0.1 0.16 0.16 0.16 0.16 0.16
Na+
K+ Cs+
-0.6(18℃)
-0.15 0.01(18 ℃ )
0.70
0.85 ——
0.53
0.96 ——
-0.48
-0.26 ——
Be2+
Mg2+ Ca2+ Sr2+ Ba2+
-0.6(I=4.0)
—— 0.7 0.8 0.9
1.95
2.23 2.31 2.55 2.7
——
1.82 1.98 2.04 2.27
配体与金属离子结合而形成配位个体,在形式上同该 配体与氨离子结合而形成的共轭酸有类似之处。
(三)配体本性的影响
2、光谱化学序列
碱金属与碱土金属

第17章碱金属与碱土金属教学要求1.掌握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存在、性质、制备和用途;2.了解碱金属和碱土金属氧化物的性质和类型以及氢化物性质;3.掌握碱金属和碱土金属氢氧化物的溶解性、碱性及其变化规律;4.掌握碱金属和碱土金属重要盐类的溶解性、热稳定性等性质及其变化规律。
教学时数 2 学时重点: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单质及氢氧化物的溶解性、碱性和盐类溶解性、热稳定性的变化规律。
难点:碱金属和碱土金属酸碱性、溶解性、热稳定性等性质变化规律的理论解释。
本章预习与问题思考:1.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有哪些主要化学性质?碱金属和钡在过量氧中燃烧的产物是什么?他们与水反应的情况如何?2.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在自然界主要以哪些矿物质形式存在?写出这些矿物的名称(俗名)及对应的化学式。
3.为什么过氧化钠能做潜水密舱中的供氧剂?而氢化钙却可做野外氢气发生剂?如何检验和除去商品氢氧化钠中的杂质碳酸钠?如何将粗盐中的杂质Ca2+、Mg2+、SO42-除去精制食盐?4.如何鉴别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离子?教学内容:本章共有5节内容,第17-3为学习重点。
本章主要根据教学重、难点要求,通过课堂引导、学生自学和归纳总结的形式完成。
17-1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通性(自学)碱金属元素原子的价电子层结构为ns1,只有+1氧化态。
碱金属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次外层为8个电子(Li为2电子),对核电荷的屏蔽效应较强,所以该价电子离核校远,特别容易失去,因此,各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以碱金属为最低。
与同周期的元素比较,碱金属原子体积最大,在固体中原子间的引力较小,所以它们的熔点、沸点、硬度、升华热都很低,并随着Li一Na—K一Rb一Cs的顺序而下降。
随着原子量的增加(即原子半径增加),电离能和电负性也依次降低(见P.647表20-1)。
碱金属性质的变化一般很有规律,但由于锂原子最小,所以有些性质表现特殊。
事实上,除了它们的氧化态以外,锂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本族其它碱金属差别较大,而与周期表中锂的右下角元素镁有很多相似之处。
无机化学下册参考答案

⽆机化学下册参考答案第⼗章P 333作业参考答案思考题1、(4)极化⼒与极化率极化⼒:描述阳离⼦对阴离⼦变形的影响能⼒。
极化率:描述离⼦(主要指阴离⼦)本⾝变形性的⼤⼩。
13、离⼦的极化⼒、变形性与离⼦电荷、半径、电⼦层结构有何关系?离⼦极化对晶体结构和性质有何影响?举例说明。
答:(1)离⼦极化⼒的影响因素:阳离⼦的正电荷越⾼半径越⼩极化⼒越⼤;当阳离⼦的电荷相同和半径相近时,阳离⼦极化⼒⼤⼩与其最外电⼦层结构关系是18e、18+2 e->9~17 e-> 8 e-。
⑵离⼦变形性的影响因素:阴离⼦半径愈⼤、变形性愈⼤;阳离⼦变形性与它最外层电⼦构型有关:18e、18+2 e-> 9~17 e-> 8 e-。
(3)离⼦极化结果:使离⼦键向共价键过渡、阴阳离⼦间的配位数减⼩、溶解度减⼩、熔点降低、颜⾊加深。
14、试⽤离⼦极化的概念讨论,Cu+与NV半径相近,但CuCI在⽔中的溶解度⽐NaCI⼩得多的原因。
答:Cu+最外层电⼦结构是18e⽽N6是8e。
C1的极化⼒⼤于N6, CuCI中的离⼦键向共价键过渡、使离⼦键减弱,所以CuCI在⽔中的溶解度⼩于NaCI。
17、形成氢键具备的条件是:元素的电负性⼤、原⼦半径⼩、有孤对电⼦(F、O N三种元素具备条件)。
习题:1、填充下表7、下列物质中,何者熔点最低?NaCI KBr KCI MgO答:KBr熔点最低(因为阴阳离⼦的半径均⼤,晶格能⼩)8、熔点由⾼到低:(1)从NaF到Nal熔点降低。
9、下列离⼦的最外层电⼦构型属于哪种类型?Ba 2+8 e- Cr3+9~17 e- CcT 18 e- Pb 2+18+2 e-S 区d 区ds 区p 区10*、I的半径最⼤、极化率最⼤。
11、写出下列物质极化作⽤由⼤到⼩顺序SiCI 4> AICI 3> MgC2>NaCI12、讨论下列物质的键型有何不同?(1)CI 2⾮极性共价键(2)HCI 极性共价键(3)Agl离⼦键向共价键过渡(4)NaF 离⼦键16、试⽤离⼦极化观点解释AgF易溶于⽔,⽽AgCI、AgBr、AgI难溶于⽔,并且由AgCI到AgBr再到AgI溶解度依次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