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医学院校附属医院建设_学术型_医院的思考
“健康中国”背景下的医学职业院校医学与健康智库建设

21决策探索2021.1下智库(Think Tank)也称“思想库”,是指各类以政策研究为核心业务、以服务政府决策咨询为目的的研究机构。
我国的各级各类医学院校聚集了大量的医学人才资源、医学研究群体等专业优势,有能力开展“健康中国”所倡导的全民健康素养的提高、健康服务新业态的发展、医药科技成果的转化、医疗服务和健康管理服务等评价体系的建立、健康市场调查和咨询服务的提供等等,也有能力开展医疗卫生事业前瞻性、政策性研究,为地方医药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提供决策咨询、评估、服务等功能。
一、医学院校智库建设现状(一)医学院校智库建设被赋予了新的时代要求第一,医学院校智库建设正赶上国家政策的东风。
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深入实施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推动高校智力服务能力整体提升”。
国家“十三五”规划将“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文件,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这就迫切需要加强综合型、特色化、前瞻性的医学与健康领域智库建设。
第二,医学院校智库建设符合新时代我国主要矛盾转化背景下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要求。
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提高逐渐成为人们的迫切需要。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医药卫生事业发展,为医学院校智库研究指明了方向,确立了目标。
医学智库可以聚焦医疗保险、医疗服务、疾病预防、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等。
第三,医学院校智库建设可以与产、学、研高度融合,服务医学院校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
在医学院校智库建设中,可以将研究成果及时转化到医学教育教学中,促进教学与科研相互融合,科研反哺教学,教学更接近学科发展前沿和医疗卫生健康现状。
(二)医学院校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学科优势和人才保障第一,医学院校智库研究实力较强。
医学院校汇聚了科研设备、平台和人才,科研实力有一定优势,可以为地方政府医疗卫生事业相关决策提供理论支撑。
浅谈高等院校附属医院管理模式

浅谈高等院校附属医院管理模式作者:张立康陆晨吴晨华林欣介丽霞来源:《现代职业教育.高职本科》 2018年第6期“附属医院”即高等院校所附设或管辖的医院,其权属应为高等院校,而现实则不然。
2000年,由国办转发的《关于调整国务院部门(单位)所属高校管理体制和布局结构的实施意见》中规定:由教育部门负责附属医院的行政、教学管理;由卫生部门负责医疗业务,担负救死扶伤、提供医疗服务的功能。
最终形成了“学校、教育部门和卫生部门”三位一体共同管理的格局。
一、附属医院的实力水平临床教学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医学生培养十分重要,于是很多高等医学院校都开始创办附属医院。
附属医院直接隶属于高等院校,其人事、组织、财务等均由高等院校进行管理和考核,因此,高等院校对医院的教学、科研、学科等任务则比较容易安排。
高等院校有教学、科研、学科等方面的任务,附属医院的医务人员学术性、知识更新速度和诊疗规范程度都是业内头等的;医院整体教学、学术等水平很强,可以吸引大量优秀的毕业生,人才水平不断提升。
这些都决定了高等院校附属医院的临床、教学、科研等综合水平。
此外,大部分地方高等院校附属医院往往是当地老牌的医疗机构,传统比较好,水平比较高。
香港艾力彼发布的《2016年照顾医院竞争力——顶级医院100强排行榜》中,99家均为高等院校附属医院(中日友好医院不是高等院校附属医院),说明了高等院校附属医院的综合实力很高。
二、附属医院的管理模式高等院校附属医院的行政管理主要有两种:归学校直接管理和归学校下属的医学院或医学部管理。
学校直接管理:附属医院作为高等医学院校下设的相对独立的二级管理机构,保留其管理功能。
附属医院归高等医学院校直接管理,下设与高等医学院校相匹配的相关部门。
例如,温州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与其附属医院。
学校下属的医学院或医学部管理:高等医学院校与综合性大学合并重组,成为综合性大学的二级学院,附属医院由大学直接管理,与医学院没有隶属关系,如武汉大学与其附属医院。
创建附属医院实施方案

创建附属医院实施方案
其次,医疗资源配置是关键的一环。
附属医院通常会承担部分门诊和住院患者的诊疗工作,因此需要合理配置医疗设备、人员和药品。
在实施方案中,需要考虑到患者的就诊需求、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疗费用等因素,合理规划资源配置,确保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此外,人员培训也是至关重要的。
附属医院的医务人员通常需要与主院的医生和科研人员保持紧密联系,开展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
因此,在实施方案中,需要考虑到医务人员的培训计划、学术交流和团队合作等内容,确保医疗服务和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
此外,科研合作也是附属医院的重要任务之一。
附属医院通常会参与主院的科研项目和临床试验,为医学科研和临床实践提供支持。
在实施方案中,需要明确科研合作的内容、目标和时间表,确保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
最后,医疗质量监管是附属医院实施方案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附属医院需要遵守主院的医疗标准和规范,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
在实施方案中,需要明确医疗质量监管的责任部门、监管内容和监管措施,建立健全的医疗质量监管体系,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权益。
综上所述,创建附属医院实施方案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涉及医疗资源配置、人员培训、科研合作和医疗质量监管等多个方面。
在制定实施方案时,需要充分考虑到各方面的需求和实际情况,确保实施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为附属医院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浅谈如何加强高校附属医院管理

浅谈如何加强高校附属医院管理作者:边志国来源:《科技视界》 2015年第23期边志国(武汉大学,湖北武汉 430072)【摘要】合并高校中附属医院的行政及教学业务管理由教育部门负责,医疗业务由卫生部门负责,由此形成教育部门、学校和卫生部门三位一体的管理格局。
分析了高校附属医院管理模式、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要进一步加强高校医学院职能、加强高校附属医院建设和医教协同,才能真正形成医教研三位一体,确保高校附属医院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高校;附属医院;管理1 高校附属医院管理模式20世纪末中国高校体制改革,一批原来隶属卫生部等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医科院校连同其附属医院一起并入教育部直属综合性大学,由此形成“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的格局。
所谓“附属”,顾名思义即高校所附设或管辖的医院,其权属应为高校,而现实则不然。
早在2000年,国办转发的《关于调整国务院部门(单位)所属高校管理体制和布局结构的实施意见》明确规定,附属医院的行政及教学业务管理由教育部门负责,但医院救死扶伤、提供医疗服务的属性未改,医疗业务仍由卫生部门负责,由此形成教育部门、学校和卫生部门三位一体的管理格局。
在行政管理上有两种模式,有的医院归学校直接管理,有的则归学校下属医学院或医学部管理。
从组织架构上讲,第一种模式是原医科大学或医学院与综合性大学合并后更名为大学医学院或医学部,作为大学下设相对独立的二级管理实体,其管理功能基本保留,附属医院归医学部直接管理。
第二种是医科大学或医学院经过与综合性大学合并重组,成为大学众多学院中的一个,附属医院划归大学直接管理,与医学院没有隶属关系。
2 高校附属医院管理的特点高校附属医院将教书育人与救死扶伤结合起来,将临床、科研、人才培训放在一起,让医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对未来人才的培养是非常好的。
但由于其行政、医学、教育分属不同的部门,其管理略显混乱。
2.1 规模大,资源丰富75所部属高校中,22所拥有附属医院共105所,其中87所为三甲医院。
医学院校与附属医院的科研管理现状与改进措施

医学院校与附属医院的科研管理现状与改进措施【摘要】本文主要对医学院校与附属医院的科研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
在医学院校方面,存在科研资源分散、管理不规范等问题;而附属医院的科研管理也存在着资源利用率低、科研人员积极性不高等挑战。
医学院校与附属医院之间的科研合作还有待加强。
针对以上问题,文章提出建议加强科研资源整合、建立科研管理规范、激励科研人员等措施,以提升科研管理效率。
文章对改进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总结分析了现状,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促进医学院校与附属医院的科研管理水平的提升,推动医学科研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医学院校、附属医院、科研管理、现状、改进措施、合作、实施效果、评估、总结、展望、未来。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医学院校与附属医院是医学科研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科研管理对于促进医学科研的发展和提升医疗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如科研资源配置不均衡、科研团队建设不完善、科研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都制约了医学科研的发展进程。
在当前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医学院校与附属医院面临着更多的科研挑战和机遇。
科研成果的转化与应用,需要更加有效的科研管理机制来支撑和保障。
对于医学院校与附属医院科研管理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探索改进措施,提出合理建议,对于推动医学科研的创新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本文旨在对医学院校与附属医院的科研管理现状进行全面剖析,为医学科研管理实践提供参考依据和思路,力求为医学院校与附属医院科研管理工作的改进和提升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1.2 研究意义医学院校与附属医院的科研管理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这是因为科研管理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医学院校和附属医院的学术水平和科研成果的质量。
具体来说,科研管理的现状不仅关乎学术声誉的提升,更与医学领域的发展与创新密切相关。
科研管理的优化可以提高医学院校和附属医院科研成果的产出率和质量。
通过科研项目的合理规划和管理,可以更好地调动研究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普通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学基地管理暂行规定

普通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学基地管理暂行规定教育委员会国家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学基地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1992年11月15日)为加强高等医学教育的临床教学环节,确保教学质量,国家教育委员会、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制订了《普通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学基地管理暂行规定》。
我国普通高等医学教育,尤其是以完成临床医师为培养目标的临床医学类、口腔医学类和中医学类专业的临床教学是重要的教学环节。
建国以来,各高等医学院校的临床教学基地,在医科高级专门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近年来,临床教学基地建设出现了许多问题,直接影响了培养质量。
为此,国家教委、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人员进行了专题调查研究,1992年卫生部还印发了《卫生部属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学基地管理暂行规定》。
这些工作为制订《普通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学基地管理暂行规定》奠定了基础。
现将此《规定》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各高等院校、承担教学任务的医院要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学习,研究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使本《规定》能顺利实施。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建设并管理好各种临床教学基地,特制订本暂行规定。
第二条临床教学基地分附属医院、教学医院和实习医院三种类型。
第三条承担一定教学任务是各级各类医疗单位的职责和应尽的义务。
第二章附属医院第四条高等医学院校的附属医院(以下简称“附属医院”)是学校的组成部分。
承担临床教学是附属医院的基本任务之一。
附属医院的设置、规模、结构及其工作水平,是对高等医学院校进行条件评估的重要依据之一。
第五条附属医院的主要教学任务是临床理论教学、临床见习、临床实习、毕业实习。
第六条附属医院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是:1(综合性附属医院应有500张以上病床(中医院应有300张以上病床),科室设置应该齐全,其中内、外(中医含骨伤科)、妇、儿病床要占病床总数的70,以上。
推动高水平医院建设发展的实施方案

推动高水平医院建设的实施方案紧紧围绕总赋予x的总定位总目标,认真落实“xxx”工作部署,紧“一核一带一区”区域格局,以广深“XX联动”为引领,在上加大投入、在策上先行先试、在项目上优先安排,对标国际医疗中心,打造若干家XX级医疗技术中心和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瞄准尖端医疗和国际前沿技术,一批在医疗技术、医疗质量、临床研究等方面领跑国内乃至国际的优势学科;打造一批省级区域医疗中心,不断完善分级诊疗格局;培养一批高层次医学领军人才和职业化医院管理团队,打造医疗人才集聚高地。
力争通过x—x年时间,基本建成广深医疗高地“双子星”,以若干家国内一流、世界领先的医院为引领,一批全国百强医院为支撑的高水平医院建设体系,进一步巩固提升我省医疗服务综合实力在全国的领先地位,为我省在全面建设主义XX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打下更加坚实的健康基础。
在建设第一期xx家高水平医院的基础上,遴选新增第二期xx家综合或专科实力较强的医院进行重点建设,布局“四个层级”,实现全省xx个地级以上市高水平医院建设全覆盖,实现高水平医院分级分类科学均衡。
(一)从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顶尖医学中心布局。
对标国际一流、国内最优,在建设呼吸、肿瘤、肾脏病医学中心的基础上,支持省人民医院牵头建设心血管医学中心、x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牵头建设精准医学中心、x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牵头建设优势学科医学中心等,打造世界一流、辐射粤港澳大湾区的国际医学中心。
(二)从建设大湾区高水平医院布局。
全力支持x建设先行示范区,持续推动x、x“XX 联动”,在珠地市继续遴选一批实力较强、具有龙头带动作用的高校附属医院、省部属医院和XX龙头医院进行重点建设。
在尚无高水平医院的x、x、x、x等x个珠地市XX遴选建设x家高水平医院。
(三)从建设粤粤西粤北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布局。
在粤粤西粤北分别布局建设x、x、x等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加大对粤北山区高水平医院建设的支持力度。
提升粤粤西粤北地区XX医疗服务能力,在尚无高水平医院的x、x、x、x、x等x个地市XX遴选建设x—x家高水平医院。
成立附属医院机构实施方案

成立附属医院机构实施方案一、背景。
随着医疗需求的不断增加,原有医院的服务能力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
因此,为了提高医疗服务水平,解决医疗资源不足的问题,我们决定成立附属医院机构。
二、目标。
成立附属医院机构的目标是为了扩大医疗服务范围,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满足患者的多样化需求,提升医院的整体实力。
三、实施方案。
1. 地点选择。
首先,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地点来建立附属医院机构。
地点的选择应考虑到交通便利性、人口密集度、医疗资源分布情况等因素。
在选择地点时,还需要充分调研市场需求,确保医院的发展方向与市场需求相匹配。
2. 人员配置。
成立附属医院机构需要合理配置医护人员。
我们需要根据医院规模、服务项目等因素来确定医生、护士、行政人员等的数量和比例。
同时,还需要建立科学的人员培训机制,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服务意识。
3. 设备采购。
为了确保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我们需要采购先进的医疗设备。
设备的选择应考虑到医院的特色项目、服务需求等因素,确保设备的先进性和适用性。
4. 服务项目规划。
成立附属医院机构需要规划医疗服务项目,包括普通门诊、专科门诊、住院服务等。
在规划服务项目时,需要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和医院的实际情况,确保服务项目的多样性和专业性。
5. 安全管理。
医院的安全管理是医疗服务的重要保障。
我们需要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包括医疗事故应急预案、医疗设备维护保养等,确保医院的安全运行。
6. 宣传推广。
成立附属医院机构后,我们需要进行宣传推广,提高医院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宣传推广可以通过媒体报道、社区宣传、医院开放日等方式进行,吸引更多患者前来就诊。
四、总结。
成立附属医院机构是医院发展的重要举措,对提高医院的综合实力和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将按照实施方案,积极推进附属医院机构的建设,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Key words medical college and university, university affiliated hospital, academic hospital, thinking First-author’s address Qiqihar Medical University, Qiqihar, Heilongjiang, 161006, China
①齐齐哈尔医学院 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 通讯作者: 刘吉成; E-mail: yuanban2663678@
学 、 科 研 任 务 的 地 区 性 医 院 , 全 国 现 有 6 472 家 。 三 级 医 院 是向几个地区提供高水平、 专科性医疗服务和执行高等教学、 科研任务的区域性以上的医院, 全国现有 1 284 家 (表 1)。
战。 通过对我国医院现状与发展趋势的研究分析, 提出新时期高等医学院校附属医院走 “学术型” 医院的发展之路, 并从内
涵、 特征、 构建思路等几方面对建设 “学术型” 医院进行初步阐述, 以期对我国高等医学院校附属医院的发展与建设提供新
的思路。
关键词 高等医学院校 附属医院 学术型医院 思考
中图分类号 R197.3
高等医学院校附属医院按照类型可分为直属型附属医院、 托管型附属医院、 技术指导型附属医院, 也有部分院校和医 院, 依不同情况建立了介于上述 3 种类型之间或混合型的合 作模式, 但 多 以 上 述 类 型 为 主[3-4]。 全 国 120 家 高 等 医 学 院 校
表 1 我国目前医院分型及数量现状
分型 按经济类型分 按医院等级分
按类别分
类别 公立医院 民营医院 三级医院 二级医院 一级医院 综合医院 中医医院 专科医院
数量(个) 13 850
7 068 1 284 6 472 5 271 13 681 2 778 3 956
注: 资料来源于 《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011)》[2]。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and continuous progress of China’s medical and health care, affiliated hospital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facing new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hrough the research analysis of the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hospital in China, the development way of “academic” affiliated hospital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y hospitals in the new period is proposed. And the connot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construction ideas in academic hospitals are expounded to provide new ideas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affiliated hospitals of national medi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工作研究 Gongzuoyanjiu
《中国医院管理》第 32 卷 第 12 期(总第 377 期) 2012 年 12 月
高等医学院校附属医院建设 “学术型” 医院的思考
刘吉成① 苏 江① 弓 箭① 孙 剑① 白 丽①
摘 要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和医学科学的不断进步, 高等医学院校附属医院正面临着新的发-5329(2012)12-0014-03
Thinking of “Academic” Hospitals Construction in Hospitals Affiliated of Medi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LIU Ji-cheng, SU Jiang, GONG Jian, et al.//Chinese Hospital Management, 2012, 32(12): 14-16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和医学科学的不断进 步, 高等医学院校附属医院正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如何使高等医学院校附属医院更好地履行人才培养、 科学研 究和服务社会 (医疗服务) 等重要使命, 促进附属医院不断 又好又快、 更好更快发展, 高等医学院校和附属医院管理者 们正在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医院建设与发展模式。 由于我国 医院的经济属性、 经营目标、 隶属关系、 发展历程及学科特 点等存在较大差别, 其各自的使命侧重点也不尽相同, 为此, 我们认为, 作为高等医学院校附属医院, 注重内涵建设, 突 出学术地位, 走集医、 教、 研于一体的 “学术型” 发展之路 是适应当前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打造自身特点、 谋求长 远发展、 更好地完成国家和社会赋予使命的积极尝试。 本文 提出 “学术型” 医院的概念, 并将其作为我院所属附属医院 未来建设发展的基点与目标。 1 我国医院的发展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