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国古代十大阵法图解
华容道经典布局及变化规律图解大全

华容道经典布局及变化规律图解大全陈瑞编著前言华容道是最经典的三大游戏之一。
它有几十个经典的布局,又可以任由个人喜好设置自己喜欢的不同布局,每个布局的解法又有多样,其规则简单、变化万千,妙趣横生、趣味无穷,是一款老少皆宜的游戏,最大的优点还在于绝不会上瘾,是孩子开发智力、培养逻辑思维的最佳游戏之一。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接触了“发芽网”的华容道,用了半年的时间,解出了全部406个布局(经整合为394种)的最少步数解法。
如果将这些解法全部予以文字说明,可以编写成厚厚的一大本书,既费时又不一定能看清楚,有没有能用最简单的方式予以说明?根据华容道的规则和特征,我创造性的发现仅用“0,1,2, 3”四个数字符号就可以充分解释每一步的走法。
因为,华容道的棋子有:“曹操”,即“大方块”;“五将”之关羽、张飞、黄忠、赵云、马超,即“长方块”(因摆法不同又分“横排”与“竖排”两种);“蜀兵”,即“小方块”;还有2个“空格子”。
经认真分析,不管棋子如何摆法,处在哪个位置,其实质都只有四种没有什么本质差别的表现形式,即:大方块、横方块、竖方块和小方块。
所以,在任何布局、任何时候,可以移动棋子只是“空格子”边上的几个棋子,最多不会超出6个。
如果用常规的方法表示一步棋的走法,既要确定走的是什么棋子,又要讲清楚棋子走的方向,如:“横排的关羽向左移动2步”,走一步棋就要用11个文字说明,才是比较清楚。
从没有本质差别的四种表现形式出发,用“0”表示“曹操”;用“1”表示“横排的五将”;用“2”表示“竖排的五将”;用“3”表示“蜀兵”,就非常简单了。
这时,我女儿提出:有时候会出现相同两个以上棋子可以走,就存在不确定性的可能性。
这确实是个问题,但经仔细观察发现,大多数时候都是唯一的,哪么,只要区分小部分情况就可以了,如何相同棋子的正确位置呢?在数字符号后加上“上、下、左、右、中、左上、左下、右上、右下、中上、中下、中左、中右”即可。
最后还发现两个问题:一是当遇有棋子可以两个方向可以移动时怎么办?在数字符号后加上带括号的“上、下、左、右”表示移动的方向,以示与方位区别;二是当某一棋子可以走两格,但最佳走法却是一格时怎么办?在数字符号后加上“.”,表示只走一格,与走两格或只能走一格的棋子以示区别。
中国古代阵法大全

中国古代阵法大全八阵图三国时诸葛亮创设的一种阵法。
相传诸葛孔明御敌时以乱石堆成石阵,按遁甲分成休、生、伤、杜、景、死、惊、开八门,变化万端,可当十万精兵。
(见《三国演义》)及至后代,精通此阵者已十分罕见,却不料出现在明代太湖山庄。
太湖山庄庄主澹台仲元化用此阵,训练八人立于八门位置上,攻敌时进退自如,来去如潮,古怪厉害之极,并曾用此阵法困住大内八大身怀绝技的高手。
(见梁羽生《萍踪侠影》)再如任天吾家的假山树木即按八阵图古法布置,普通人若不熟悉此阵,绝对走不出去。
(见梁羽生《鸣镝云录》)据《三国志_蜀志_诸葛亮传》载:“(亮)推演兵法作八阵图。
”后人考其遗迹绘成图形,见《武备志》。
据记载,八阵图遗迹有三处:《水经_沔水注》及《汉中府志》说在陕西沔县(今勉县)东南诸葛亮墓东;《寰宇记》说在四川夔州(今奉节县)南江边,《明一统志》说在四川新都区北三十里的牟弥镇。
最近,河南省密县发现一套我国最早的《风后八阵兵法图》。
该图共分九幅,一幅为八阵正图,其它八幅为八个阵式,即:天覆阵、地载阵、风扬阵、云垂阵、龙飞阵、虎翼阵、鸟翔阵、蛇蟠阵。
图旁附有文字说明,详细介绍了每个阵式在特殊环境下进攻退守的战术应用。
据《史记》载,风后为轩辕黄帝的一员将帅。
密县云岩官遗存的唐朝军事家、常州刺史独孤及的《云岩官风后八阵图》碑,详细记载了黄帝和风后研创《八阵图》的事迹。
此图的发现,把我国八阵兵法的历史向前推进了两千五百年。
八卦两仪阵按先天小八卦乾坤排列,配合以灯光的奇妙作用的一种战阵。
此阵以七数为杀着,每一正必有一反。
入此阵者,会感觉到一种无形的压力,仿佛脚下地面尽向一边偏斜。
灯光变幻莫测,有化一为七之妙。
这七个幻影之中,第三个乃是真身。
朱翠曾在不乐岛陷身此阵,得单昆之助破阵而出。
(见萧逸《无忧公主》)七星锤阵武林中号称北斗七星座的戈华昌等所用阵法。
七人按北斗七星方位排列,各持流星锤攻敌,其妙处是每次发招,皆能一锤化七,串成北斗星座,整齐划一,连绵不绝,无懈要击。
冷兵器时代阵法,雁形阵、八阵图、鸳鸯阵、龙门阵、伏虎阵

冷兵器时代阵法,雁形阵、八阵图、鸳鸯阵、龙门阵、伏虎阵古代军队的排兵布阵,在冷兵器时代阵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孙膑兵法.十阵第十六》记载:“凡阵有十:有方阵,有圆阵,有疏阵,有数阵,有锥形阵,有雁形阵,有钩形阵,有玄疑(玄襄)阵,有火阵,有水阵。
”方阵冷兵器时代,军队战斗的最基本队形。
大的方阵都由小的方阵组成,这就叫“阵中容阵”,孙膑认为方阵应该“薄中厚方”,就是说方阵中央的兵力少,四周的兵力多。
中间兵力少,可以虚张声势。
四周兵力多,可以更好的防御敌人进攻,方阵是一种攻防比较平衡的阵型。
指挥等金鼓旗帜一般部署在方阵的后方。
圆阵圆阵是为了进行环形防御的。
金鼓旗帜部署在中央,没有明显的弱点。
疏阵疏阵是疏散的战斗队形,方阵圆阵等可单独在疏阵中列出。
疏阵加大行列间距,通过多树旌旗、兵器、草人,夜间多点火把,以少数的兵力显示强大的实力。
疏阵的列法,是由于兵力少,所以要显示强大。
可用旗帜显示威武,可用较多的武器显示人多。
因此必须加大行列间的距离和间隔,还要多树些各式各样的旗帜,把光亮锋利的武器插在其旁。
队列稀疏,不可让敌人迫近;战车不要驰骋,步兵不要急走。
疏阵的一般用法在于把士卒分成若干战斗小群,或者前进,或者后撤;或者出击,或者固守;或者给敌人以威胁,或者截击精疲力竭的敌人。
疏阵和玄疑阵有个共点就是虚账声势,但不同于玄疑阵的是,疏阵能够主动出击。
数阵阵法的主要特点是密集,密集形式战斗队形,士兵行列间距小而分明有序,兵器密集而伸展自如,前后可互相支援。
数阵是死战的一种情况,这也是冷兵器时代最疯狂的绞肉机之一。
锥形阵锥形阵是一种前锋如锥的战斗队形,要应用这种阵法必须前锋尖锐迅速,两翼坚强有力,这样才能通过精锐的前锋在狭窄的正面攻击敌人,突破、割裂敌人的阵型,两翼扩大战果,是一种强行突击的阵法。
非勇悍无比的将领和精锐的攻击型部队无法使用。
影片《赤壁》中,曹军骑兵部队采用的是锥形冲锋阵,指挥官往往处于阵的最前方,适合勇猛型战将带领部下冲锋。
高中历史之历史百科 鲜为人知的中国古代十大兵法奇书素材

鲜为人知的中国古代十大兵法奇书:中国十大奇书中国古代十大兵书指的是哪几本书?兵书,中国古代对论述兵法的著作的称谓,后成为军事著作的通称。
《汉书·艺文志》著录古兵书五十三家、七百九十篇、图四十三卷.历代兵书从内容上可分为兵法、兵略、训练、阵法、兵制、兵器、城守、军事地理、名将传等类。
现存最早的完整兵书是《孙子兵法》。
中国古代十大兵书指的是《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吴子》、《六韬》、《尉缭子》、《司马法》、《太白阴经》、《虎钤经》、《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NO。
1 最早的一部兵书——《孙子兵法》《孙子兵法》亦称《孙子》、《吴孙子兵法》、《孙武兵法》,为春秋末孙武所作,共三卷。
孙武,字长卿,齐国人,后归吴,与伍员助吴攻楚,创下以少胜多的战例。
《孙子兵法》有十三篇传世。
卷上:计篇、作战篇、谋攻篇、形篇;卷中:势篇、虚实篇、军争篇、杂变篇、行军篇;卷下:地形篇、九地篇、火攻篇、用间篇。
一共7000余字.作者在唯物论战争观基础上强调主观能动性,用辩证法观察和应用战争规律,承认战争中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采取从现象到本质的分析方法。
如“知彼知已,百战不殆”,“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以逸待劳,以饱待饥”等论断,成为两千多年军事指导思想。
《孙子兵法》号称“兵学圣典”和“世界古代第一兵书",公元7世纪传到日本,18世纪后有法、英、德、捷、俄等文译本。
NO.2 堪称《孙子兵法》第二——《孙膑兵法》《孙膑兵法》亦称《齐孙子》,为战国时齐国孙膑所作。
孙膑系孙武裔孙,大约与商鞅、孟轲同时。
其书原98篇,图4卷,失传1000余年.1972年从山东临沂银雀山西汉墓中发现,经整理得11000余字,30篇。
上篇有:擒庞涓、见威王、威王问、陈忌问垒、选卒、月战、八阵、地葆、势备、兵情、行选、杀士、延气、官一、强兵等15篇;下篇有:十阵、十问、略甲、客主人分、善者、五名五恭、兵失、将义、将德、将败、将失、雄牝城、五度九夺、积疏、奇正等15篇。
图说古代阵法:常见的7种气势恢宏的阵形,看你了解几个

图说古代阵法:常见的7种气势恢宏的阵形,看你了解几个说到阵法,恐怕许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小说中那些具有强大威力,且玄妙莫测的“阵”。
例如,在《封神演义》中的十绝阵,《三国演义》中诸葛武侯的“八阵”,《杨家将》中穆桂英大破天门阵,总之,这些活跃在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中的阵法,玄之又玄,纯粹是为了迎合观众和读者的口味,那么抛开这些“玄幻”的外衣,古代的阵法,其真相到底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用图解的形式,给大家介绍一下古代的常用阵法。
中国古代很讲求阵法,所谓“阵”,就是军队在投入战斗时,根据地形条件、敌我实力等具体情况而布置的战斗队形,从基础的一兵、一伍、一列开始,一直到全军,都做到“立兵伍,定行列,正纵横”。
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临阵作战,十分注意阵法阵形,要使军队“止如堵墙,动如风雨”。
指挥上只能利用金鼓和旗物,并通过一定阵形来予以运用。
在《周礼》中记载教战时,主要在于辨别旗物、金鼓之用以教民众坐下、起立、前进、后退、快速、慢速,以及距离疏密的节度,就是在一定的阵形中进行的。
金鼓旗物与阵形互相联系,又互相制约,全面体现两者的综合功用。
下面简单介绍7种古代常见的阵形。
01 紧急防御阵形——圆阵圆阵多用于防守。
此阵形多用于兵力不足的时候,对敌军采取防御的时候使用。
将部队布置成圆周形,金鼓旗帜部署在中央,集中兵力,这样敌军就很难攻破。
可以说方阵是攻守并重的较好阵形,而圆阵则是以守为攻的较好阵形。
圆阵多用于敌强我弱、敌众我寡和在被追击、被包围的极端危急、极端紧张的情况下,阵欲圆而不方,踞而不锐,能密而不能疏,缓中有急,首重防御。
只有战势稳定后,才能逐步向攻击方面转化。
项羽该下大败后,以二十余骑抵抗汉军几千人的追击和包围,羽“因四山为圆阵外向”,给汉军以重大伤亡。
此战可以看出,项羽是善于置阵的名将,乌江自刎之前,能够使用圆阵,以几十个骑兵对抗几千名汉兵步骑,布阵出击兼以自卫,还能坚持一定时间,没有熟练的阵法,早就束手就擒了。
洪荒十大阵法排名:第一名当之无愧!

洪荒十大阵法排名:第一名当之无愧!众所周知,洪荒之中阵法相当之多,今天笔者按照使用者使用出的大阵威力,盘点洪荒十大阵法。
第十:十天君的“十绝阵”十绝阵分别为:“天绝阵”;“地烈阵”;“风吼阵”;“寒冰阵”;“金光阵”;“化血阵”;“烈焰阵”;“落魂阵”;“红水阵”;“红砂阵”。
封神大战中可是很有名气,截教弟子摆下这座大阵阻拦姜子牙等阐教众人,若不是燃灯道人用填命的方式,这个阵法很难攻破。
第九:三霄的九曲黄河阵此阵估计大家更熟,封神一战中可谓是大放光彩。
三霄摆下此阵将阐教12金仙金属困入阵中,并且除了玉鼎和云中子无事、其他人都被削去顶上三花,闭了胸中五气。
其后还是,阐教教主元始天尊与太上老君协助周武王作战,凭借圣人之躯合力破开九曲黄河阵,可见此阵此阵的威力。
第八:冥河的血河大阵排这个的时候,笔者思考良久,到底是血河大阵厉害还是九曲黄河大阵厉害,最后还是把它排的比九曲黄河阵高了一名九曲黄河阵被圣人破了,本身也被擒了,血河大阵却没有,虽然有血海的原因,但没破就是没破,故排名比九曲黄河阵要高。
第七:妖族的周天星斗大阵此阵自先天灵宝河图、洛书中悟得,合天上三百六十五星辰之力,再加太阳星与太阴星做阵眼,深邃无比,杀气弥漫。
帝俊、东皇太一选出的三百六十五位妖神个个都是大罗金仙修为,三百六十五个大罗金仙再加上帝俊、东皇太一两位准圣,恐怕就是圣人来了也难讨了好去。
此阵威力也不用多说,但是缺点也很大,需要的人数实在太多了,否则后世妖族就是光凭借此阵就不会没落,能跟圣人过招的逆天大阵。
第六:巫族十二都天神煞大阵此阵以巫族十二祖巫组成,可召唤盘古真身,是可以硬抗圣人的存在,可惜最后祖巫几乎尽皆陨落,就此失传,后来蚩尤也只是得到的残阵。
第五:准提的菩提大阵此阵貌似比不上前面几个阵,但是只论使用者使用出的大阵威力,以准提圣人的修为摆出此阵绝对要比十二都天神煞大阵等要强。
没办法,谁让人家修为高。
第四:五行大阵须由天地五方旗五件先天灵宝布阵,据说阵成可困五位圣人。
道家四十九阵指的是哪四十九阵?

道家四十九阵指的是哪四十九阵?
八阵图
在杨家将的故事里,讲了穆桂英大破天门阵,而这天门阵是道家四十九阵之一,它属于道家四十九阵中的第一阵。
道家高手以十二根小圆棍顺手插在地上,在外行看来,一点规律也没有,东一根,西一根有正的有斜的,仿佛随便乱插上去的一样,但是若开了“死”、“灭”两门,即便是武林高手,若不懂其中奥妙,也会在该阵法中转些时候。
该阵用来阴敌,实在神妙至极。
那么除了天门阵之外还有哪些阵法呢?
道家四十九阵指的是:十二都天门阵、八阵图、八卦两仪阵、七星锤阵、七星飞锤阵、七杀阵、七星八卦剑阵、九宫八卦阵、九宫八卦剑阵、刀网阵、刀棒三绝阵、三茅宫假山、飞鱼九鼎阵、千面搜杀阵、小六乘慑心阵、大五行剑阵、天风银雨阵、天盲大阵、天欲烟梦、天罡北斗阵、云雾奇障、五行阵、五方剑阵、五鬼阴风剑阵、反五行花树阵、六合阵、水心亭机关、水牢、少林罗汉阵、正反四象阵、四象阵法、四绝剑阵、北斗七星阵、归流阵、共死刀阵‘肉阵、红云阵、金锁迷魂台、毒阵图、枯骨幻阵、星光七杀阵、鬼脸大阵、恒山剑阵、
迷天混沌大阵、真武七截阵、铁和沿、悬镜廊、蛇阵、铜椰阵、渔网阵、混添锁云国阵、裸女刀阵、颠倒奇门阵法。
扒一扒古代那些威力巨大的步兵战阵(长文多图)

扒⼀扒古代那些威⼒巨⼤的步兵战阵(长⽂多图)在很多影视作品中,再现古代两军对垒的镜头时,往往以攒动的⼈群和漫天的烟雾来衬托庞⼤的场⾯,给⼈留下的印象往往是虽然貌似热闹,却毫⽆章法,其实,古代战阵以其严密的组织结构,武器与⼈的完美结合,充满了智慧和谋略,主宰了古代战争数千年的历史。
扒扒君今天就来扒扒古代战争中的战阵以及这些战阵曾经发挥出的重⼤作⽤。
1.魏舒的步兵⽅阵左传记载:“五阵以相离:两于前,伍于后,专为右⾓,偏为前拒。
”五阵指的是“两、伍、专、参、偏”五种中国古代的兵阵。
公元前541年,晋荀吴伐狄,采纳魏舒建议毁车以为⾏,以不同兵⼒组成了五个⽅阵,偏为前拒、两于前、伍于后、右⾓为专、左⾓为参,共23250⼈。
如图魏舒⽅阵魏舒⽅阵模拟图魏舒⽅阵的基本单元是由五伍⼆⼗五⼈组成的⼩⽅阵——两,其中包括⼗五名著甲步兵(由甲⼠改编)和⼗名轻装步兵(原⾪属于攻车的步卒)。
据考证,阵中的⼆⼗五名⼠兵以五列纵队排成⼀个长短兵器相互配合有纵深的横队,其正⾯和纵深均为7.2m。
象这样的步兵⽅阵,事实上早在西周时期就已经出现了,但是在数百年漫长的时间⾥,才获得了独⽴的新的⽣命。
魏舒⽅阵是古代最早期拥有理论也是最为简单的步兵⽅阵,当两⽅步兵遭遇时,魏舒⽅阵可以更为有效的保护⼰⽅统帅,拥有⽐较完备的两翼护卫和后卫部队,可以有效针对敌⽅的包抄和夹击。
在各⽅阵⽀援的效率上也⼤⼤⾼于没有阵型的军队。
2.孙膑的步兵⽅阵孙膑说:“⽅阵之法,必薄中厚⽅,居阵在右”,意思是说,布设⽅阵的⽅法,中间宜⼴,四⽅宜厚,居阵在后。
孙膑⽅阵布列的⽅法是:中⼼的兵⼒少,⽽四周的兵⼒则必须多⽽强,将领的指挥位置靠后。
中间布兵少是为了便于发号施令。
四周兵⼒多⽽强,是为了便于截击敌军。
指挥位置靠后是为保证指挥者的安全。
孙兵⽅阵孙膑⽅阵此种⽅阵更便于震慑敌军,适⽤于兵⼒多于敌⽅或者和敌⽅兵⼒基本相等时运⽤,全军运动和冲锋时全军摆开,全⾯接敌,如敌⽅兵⼒弱⼩,长长的接敌⾯更容易将敌军包围全歼,让敌⽅深处四⾯楚歌的境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揭秘】中国古代十大阵法图解
中国古代作战时非常讲究阵法即作战的队形,称之为“布阵”。
布阵得法就能充分发挥军队的战斗力,克敌制胜。
阵法的原理:结合天时、地利、队形,充分发挥军队的战斗力。
1、天时。
根据季节时令、天气特点,制定作战方案。
2、地利。
根据地理、地形特点,制定作战方案。
3、队形。
根据军队排列形式,制定作战方案。
队形应具备的基本特点:
1)便于军队的灵活调动。
队形所采用的队列结构(布阵几何)应当便于灵活调动军队。
如,灵活围攻敌人、快速修补队列、加固防守、快速撤离等特点。
2)队列结构—布阵几何。
布阵几何是作战军队所采用的几何排列结构。
如,长蛇形、
八卦九宫格、北斗七星等。
任何便于灵活调动军队的几何结构都可以采用作为军队作战的队形。
3)应结合敌方布阵特点布置我方队形。
作战时,敌我双方皆以“攻”、“守”原则,相互厮杀,剿灭对方。
故而,敌强攻,我固守;敌势弱,我强攻。
只有充分了解敌方布阵特点,破解敌方布阵强势为原则,这样的布阵才能取得胜利。
队列的作用:
1)方便灵活调动军队。
采用布阵可以更灵活的调动军队作战。
2)增强军队气势。
布阵可以加强军队外观气势,提高士兵心理素质,增强战胜敌人的信心。
3)借用自然力量战胜敌人。
布阵充分利用了天时、地利、人和等自然因素,运用自然奥妙,借用自然力量,以少胜多战胜敌人。
中国古代十大阵法图解1、一字长蛇阵
一字长蛇阵顾名思义就是排成一字(一条蛇一样),这是比较常见的阵法,虽然看着比较简单,但是出招很迅猛攻击也比较强大。
假如想破解这个阵法,就攻击两头,让头尾不能全部顾及好。
2、二龙出水阵
二龙出水阵就是兵分两路,就像两条龙一样,所以被叫做这个相当威风的名字。
要想破解这个阵法,就要让两支队伍不能联系在一起,这样就不能发挥出最大的效果。
3、天地三才阵
这个阵法是层层递进的,天地三才阵是二龙出水阵演变而来的,当二龙中间往前,就可以成功的形成了天地三才阵。
4、四门兜底阵
四门兜底阵就是四方全部排兵布阵,就像包围一样,中间往前的话就是天地三才阵,两边往回最终形成了四门兜底阵。
5、五虎群羊阵
五虎群羊阵主要为了攻击对方的心理想法,布阵方面是五的希腊写法来排列的,有点像胜利的V字,让敌方在心理上感到畏惧。
6、六丁六甲阵
六丁六甲阵是茅山宗镇山的重要宝贝,一直以来都是相当隐蔽不外传的,后来虽然在暗地里流传,但是后来也逐渐的失去下落了。
7、七星北斗阵
七星北斗阵也叫作天罡北斗七星剑阵,这个阵法是在电视上射雕英雄传中王重阳所开创的,主要是依据天上的北斗七星布阵排列的,并且也会根据情况的变化而有所不同。
8、八门金锁阵
这个阵法是诸葛亮在八卦阵的基础上演化的,在这个基础阵法上又分为八阵,依据门方位、星象等等复杂的因素来布阵,主要是为了让作战更加方便。
9、九宫八卦阵
九宫八卦阵也叫作黄河九曲连,这是比较独特的河南省民间游艺活动。
当游客进入其中,感觉到不一样的风景,这是诸葛亮所创设的一种阵法。
10、十面埋伏阵
十面埋伏阵是韩信最有名的阵法,不管是天上还是地下,又或者四面八方都有很多士兵,韩信也是凭借这个阵法成功帮助高祖刘邦打败了项羽。
十大阵法变化:
攻打一字长蛇阵的头或尾,另一头转过来,形成二龙出水阵。
中间向前,形成天地三才阵。
两头回撤,形成四门兜底阵,互相穿插,变成五虎群羊阵。
然后按照六丁六甲排列,即六丁六甲阵。
随后一半拉成线(可随意变化),一半如同四门兜底阵一般,即北斗七星阵。
环绕一圈,按八卦阵布阵,留八个出口,变成方形,即八门金锁阵。
按九宫排列,每格兵将穿插,逐渐如同一体,互相交穿,即九字连环阵。
最后变成十面埋伏阵。
十阵变化无穷,难以抵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