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引发的思考
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及其现实意义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对于理解当今资本主义社会和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虚拟资本是指在资本主义经济中,资本家通过金融手段进行投机和获利的资本。
虚拟资本的产生和发展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对社会经济结构和运行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从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内在逻辑以及现实意义的角度进行分析,探讨虚拟资本在当今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
我们来了解一下虚拟资本的基本概念。
虚拟资本是指通过金融交易和投机活动获得的资产,它并不具有实际的生产价值,而是靠市场波动进行买卖赚取差价。
虚拟资本的代表形式包括股票、债券、期货、衍生品等金融商品。
在马克思看来,虚拟资本是资本主义经济中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它的出现和发展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走向金融化的必然结果。
虚拟资本不仅改变了资本主义经济的生产方式,也对社会经济结构和运行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
虚拟资本的发展也加剧了资本主义经济的不稳定性。
由于虚拟资本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金融市场的动荡对实体经济产生了负面影响。
金融危机的频繁发生,导致市场信心动荡,投资者对实体经济的投资意愿下降,从而影响实体经济的发展。
虚拟资本的发展使得资本主义经济变得更加不稳定,金融市场的波动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使得经济周期的波动变得更加剧烈。
虚拟资本的发展还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和金融资本垄断的问题。
随着虚拟资本的发展,金融资本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金融寡头对社会资源的掌控程度越来越高。
虚拟资本的发展使得金融资本对实体经济的控制愈发强大,金融寡头通过金融手段获取利润,导致社会贫富分化日益严重。
虚拟资本的发展使得金融资本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日益提高,金融寡头对社会资源的掌控程度越来越高,这不仅加剧了社会的不平等现象,也导致了社会经济的不稳定。
对于当前资本主义社会来说,虚拟资本的发展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现象。
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及其现实意义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主要是指,在资本主义经济中,随着金融资本的不断壮大以及金融衍生产品(如债券、股票、期货等)的出现和流行,资本的形式也发生了变化,纯粹的实物资本向虚拟资本转变。
虚拟资本不具有实际的物质形态,其价值来源于预期的未来收益和现有资产的反复交易,具有高度的流动性和杠杆效应。
虚拟资本的出现使得资本主义经济更加复杂和晦涩,对其经济运行和社会影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虚拟资本不仅具备了实物资本的价值增值属性,还具备了金融产品的特殊属性:高度的流动性和杠杆效应。
这种特殊属性使得虚拟资本可以通过市场交易来实现更快的资本积累。
同时,虚拟资本也可以促使资本的全球化和金融市场的国际化。
然而,虚拟资本的出现也使得资本市场的波动更加剧烈,对实体经济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金融危机在这样的背景下更加容易发生。
在资本主义经济中,虚拟资本成为金融市场中资金流动的主要形式,金融市场的相互关联性也越来越紧密,而金融市场的波动也成为全球经济体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此外,虚拟资本的出现也对国家政治、社会生活和文化等方面产生了影响。
金融市场的波动不仅损害了实体经济,也对社会的生活、工作和文化环境造成了影响。
在面对金融危机时,政府的角色和作用也发生了变化。
政府在保护金融体系的稳定方面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也暴露了政府的经济管理能力和经济政策的作用。
在资本主义经济中,虚拟资本的出现加剧了社会阶级分化和贫富差距,对社会的稳定和和谐产生了重要影响。
综上所述,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及其现实意义体现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变化的深刻洞察和对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的预测。
虚拟资本的出现对资本主义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为我们认识和了解新世纪的金融市场和全球化经济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引发的思考

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引发的思考摘要:马克思最早在《资本论》中提出了虚拟资本理论。
当代经济的金融化趋势明显加强,不仅虚拟资本的数量不断扩大、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日益增强;而且从全球范围看,虚拟经济已成为一种现实。
对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的内容构成进行研究,充分认识虚拟资本的内涵,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和掌握虚拟资本的本质及其特征,有助于我们充分利用虚拟资本对经济的积极的推动作用,从而有效避免虚拟资本的消极影响,对我国建设和发展实体经济、建立健康有序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关键词: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指导价值马克思的《资本论》中,在论述生息资本和信用的基础上,对虚拟资本的成因、性质及其对经济生活的影响作了深入分析。
虚拟资本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着独特的分析视角和科学的分析工具,是其他金融理论所无法比拟和替代的。
重温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理论,并加以现代经济学的阐释,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的主要内容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理论以资本主义条件下的虚拟资本为研究对象,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的演化路径,它以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为基础,区别于传统的西方经济学货币金融理论。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虚拟资本的具体运行形态有详细的研究,分析并运用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有益于指导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
(一)虚拟资本的内涵虚拟资本是指能定期带来收入的以有价证券形式表现的资本。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3卷中指出:“人们把虚拟资本的形成叫作资本化。
人们把每一个有规则的会反复取得的收入按平均利息率来计算,把它算作是按这个利息率贷出的资本会提供的收入,这样就把这个收入资本化了。
”根据马克思的论述,虚拟资本是依据一定的收入比例虚构出来的资本,这种虚构出来的资本,一方面不对应现实的资本甚至也不代表现实的资本,只代表了一定的收益权或是对于货币的要求权,另一方面,却有着与实际资本的运动无关的市场价值,并因此能给它的持有者带来一定的收入。
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理论及其当代价值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理论及其当代价值引言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经济发展迅猛,金融市场也日益复杂。
虚拟资本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形态,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而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理论则在当代经济中找到了新的应用和解释。
本文旨在探讨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理论及其在当代经济中的价值。
一、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理论1. 虚拟资本的概念马克思将虚拟资本定义为资本的一种特殊形式,是货币资本和实物资本的结合体。
它是通过货币资本投资于金融市场,获得利息、股息和利润等虚拟收益而形成的。
虚拟资本的价值来源于实际生产资本,但又与实际生产资本相独立存在。
2. 虚拟资本的运作机制马克思认为,虚拟资本是通过金融市场的运作实现的。
金融市场作为虚拟资本的中介,通过证券交易、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等形式,使资本持有者获得虚拟收益。
马克思指出,虚拟资本的运作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的矛盾和风险,例如股市波动、金融危机等。
3. 虚拟资本与实际经济的关系对于虚拟资本与实际经济的关系,马克思的理论给出了较为深刻的分析。
他认为,虚拟资本的产生与扩张是实际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现象。
虚拟资本的存在和扩张既有助于资本积累和扩大生产规模,又容易导致金融危机和经济不稳定。
二、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理论的当代价值1. 对金融化的解释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理论为当代金融化现象提供了深入的解释。
金融化是指金融资本在经济中的作用愈发重要,金融市场对实际经济的影响力逐渐加大。
马克思认为,虚拟资本的存在和扩张正是金融化的体现。
通过对资本的虚拟化,金融机构不断扩大自身利润,并对实际经济产生影响。
2. 对金融危机的预测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理论也对金融危机的发生提供了一种解释和预测。
他指出,虚拟资本的运作过程中存在着矛盾和风险,一旦金融市场出现动荡,就可能引发金融危机。
这正是20世纪末发生的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的发生原因之一。
3. 对资本主义的批判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理论对资本主义经济体制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及其现实意义马克思提出的“虚拟资本”理论,是指金融领域中通过各种金融工具创造出来的“资本”,它与实际的生产活动不存在直接联系,但却在经济运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资本主义经济中,“虚拟资本”的核心是金融衍生品,例如期货、期权、股票等。
这些金融工具的本质是基于未来价值进行交易,而并非实际的物质商品。
通过这种交易,投资者可获得巨大的收益,同时也承担着巨大的风险。
马克思认为,由于金融衍生品的价值基于未来的预期,因此它们的价值容易被夸大,这就导致了资本市场的投机泡沫。
当投资者的预期与实际结果不一致时,这些泡沫就会破裂,引发经济危机。
事实上,过去几十年中,世界各国都曾经历过金融泡沫的爆炸和金融危机的影响。
其中最著名的便是2008年的次贷危机。
这场危机正是由于“虚拟资本”的存在,投机行为泛滥而导致的。
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虚拟资本不仅是经济周期波动的制造者,它也反映了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问题:它赋予了少数人控制大量财富和资源的能力,使财富分配不公问题愈发严重。
面对这一问题,我们需要重视金融市场的监管,防范过度的投机行为,建立更加公平、稳健、可持续的金融体系。
通过实施更加公正的税收政策、加强监管、限制金融衍生品交易等措施,能够增强经济的韧性,预防新一轮金融危机的发生。
除了金融监管外,我们还需要关注资本主义经济本身的问题。
随着全球化的影响不断扩大,工业化时期的发展模式正在被改变,而“虚拟资本”的存在更加体现了现代经济中强调服务、创新、知识、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这也意味着,我们需要更加集中精力解决知识经济和服务经济发展中的问题。
总而言之,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理论揭示了金融市场中虚假交易的本质,提出了控制投机行为和加强监管的重要性。
同时,理论也呼吁关注知识经济和服务经济发展的问题,以应对日益复杂的经济环境。
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引发的思考

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引发的思考作者:暂无来源:《决策探索·下旬刊》 2015年第8期文/郭林涛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基础上,马克思深入研究了利息、货币资本、生息资本等内容,是对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深刻总结。
马克思的主要思想在《资本论》一书中有深刻的阐述,它所具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正在得到世界上越来越多人的认同,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系统阐述了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其中的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对我们认识当前的经济金融危机、改善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金融环境、促进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的主要内容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理论以资本主义条件下的虚拟资本为研究对象,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的演化路径,它以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为基础,区别于传统的西方经济学货币金融理论。
马克思在《资本论》的第三卷中对虚拟资本的具体运行形态有详细的研究,分析并运用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有益于指导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
“人们把虚拟资本的形成叫作资本化”,虚拟资本作为资本的一种存在形式,并不是突然出现的,而是经历了货币资本、生息资本,最后到虚拟资本的演化过程。
虚拟资本的形成首先需要货币转化为资本,货币在转化为资本的过程中,从单单只是具有特定价值的货币,转化为可以自行增值的资本。
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得劳动力成为一种商品而能够给资本家创造剩余价值,人们对剩余价值的追求转化为对货币的追求,虚拟资本就是资本家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而在经济行为中创造出的不具有价值的“资本”。
这个过程使得资本脱离生产过程也可以创造利润。
货币资本主要为资本主义生产完成代理支付结算、货币兑换、货币贮藏等业务。
随着货币支付业务的不断扩大,资本家不再满足于承担简单的业务服务,他们将暂时存放的货币资金与信用制度相结合,把货币资金贷放给资金短缺的资本家,从中获得利润,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生息资本便产生了。
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是指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所占有的资金往往不再直接
用于生产和流通,而是通过各种金融工具和金融市场进行虚拟交易和投机活动,从而形成
的虚拟资本。
虚拟资本理论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金融化和全球化的新形式的一种理论反思,是对传统劳动价值论和萨伊定律的重构。
虚拟资本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存在,一方面加剧了资本主义经济的不稳定性和危
机性,使得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频繁发生;另一方面也促进了资本主义不断发展和扩张,
推动了全球化进程。
虚拟资本不仅是实体资本的补充,也是实体资本的附属和细分,它的
实现和表现方式更为抽象和虚拟,但仍然具有肉体和物质基础。
虚拟资本与实体资本的辩证关系体现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和发展动力。
虚拟资本的
存在,既是对实体资本的逐利追求和对生产和劳动的削弱,同时也是对资本主义发展规律
的新诠释和对社会生产力的巨大突破。
虚拟资本通过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活动,实现了
资本的膨胀和流动,促进了全球资本主义的贸易和合作。
但同时,虚拟资本也会引发金融
风险和危机,破坏实体经济和社会稳定。
浅析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理论

五、虚拟资本的效应
( 一 )正 面 效 应
1 .把社 会 中的 闲散 资金 集 中起 来 , 成 为 货 币财 富
资本运作 的有效性是虚拟资本实现价值增值 的前提和
基础。另一方 面 , 虚拟资本和实体资本是相互分离的。
集中的一种手段 。与此 同时 ,有价证券形成的资本加 速了企业的兼并 、重组过程; 2 .加快资本周转速度 , 例如银行超过价值准备发
就产生 了。
二 、虚 拟资本的 内涵及类型
马克思对 虚拟资 本存在形式 的界定 :虚拟资 本通
常是指在所有权与经 营权分 离的基础上 ,本身无 价值
立起来的 ,如期权 、期货 等,进一步扩展了虚拟资本
的范围 ,更深人地促进 了虚拟资本的发展 。
但可 以被作为 “ 商品”交 易的各种凭证 。虚拟资本具 有虚拟性 、资本性 、衍生性 、高流动性 、投机性 、价 格的还原性和价格独特的决定 因素 。虚拟资本是 以实
行银 行 券 进行 贴 现 ;
虚拟资本虽 产生 于实体资本 ,但它又是从实体资本中
分离出来 的另一套资本。如股份制企业 的上市股票 , 厂房 、机器 、劳动力等投入企业 的资本实体处于生产 过程 ,发挥着资本 的作用 ,不断为企业创造新价值和
益 的 多少 成 正 比关 系 。
等形式。一方面 ,实体资本是虚拟资本的基础。首先 , 虚拟资本是以实体资本或实体经济 为基础的。如 股票 和债券 的发行必须以股份制企业和债券及其他有价值
证券的经济实体为基础。 其次 , “ 虚拟资本的利润来 源于实体资本 。虚拟资本本身不能创造价值 ,虽然它 可能比较容易获得利润甚至大额利润 。” ,企业 实体
权利证书 ,它们的货币价值或资本价值 ,或者像 国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引发的思考摘要:马克思最早在《资本论》中提出了虚拟资本理论。
当代经济的金融化趋势明显加强,不仅虚拟资本的数量不断扩大、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日益增强;而且从全球范围看,虚拟经济已成为一种现实。
对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的内容构成进行研究,充分认识虚拟资本的内涵,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和掌握虚拟资本的本质及其特征,有助于我们充分利用虚拟资本对经济的积极的推动作用,从而有效避免虚拟资本的消极影响,对我国建设和发展实体经济、建立健康有序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关键词: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指导价值马克思的《资本论》中,在论述生息资本和信用的基础上,对虚拟资本的成因、性质及其对经济生活的影响作了深入分析。
虚拟资本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着独特的分析视角和科学的分析工具,是其他金融理论所无法比拟和替代的。
重温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理论,并加以现代经济学的阐释,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的主要内容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理论以资本主义条件下的虚拟资本为研究对象,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的演化路径,它以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为基础,区别于传统的西方经济学货币金融理论。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虚拟资本的具体运行形态有详细的研究,分析并运用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有益于指导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
(一)虚拟资本的内涵虚拟资本是指能定期带来收入的以有价证券形式表现的资本。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3卷中指出:“人们把虚拟资本的形成叫作资本化。
人们把每一个有规则的会反复取得的收入按平均利息率来计算,把它算作是按这个利息率贷出的资本会提供的收入,这样就把这个收入资本化了。
”根据马克思的论述,虚拟资本是依据一定的收入比例虚构出来的资本,这种虚构出来的资本,一方面不对应现实的资本甚至也不代表现实的资本,只代表了一定的收益权或是对于货币的要求权,另一方面,却有着与实际资本的运动无关的市场价值,并因此能给它的持有者带来一定的收入。
马克思在分析商业资本代表可能货币资本的那种特性时指出:“虚拟资本,生息的证券,在它们本身是作为货币资本而在证券交易所内流通的时候,也是如此。
”在这里,马克思明确指出了虚拟资本是“生息的证券”。
这实际上,指出了虚拟资本这一概念由两个要素构成:(1)虚拟资本是“生息”的,即能给持有人带来剩余价值。
(2)虚拟资本是“证券”,即以债券和股票等形式存在。
这就科学地揭示了虚拟资本概念的内涵,即虚拟资本是以各种有价证券的形式存在,并能给持有人带来剩余价值的资本。
(二)虚拟资本的特征虚拟资本不是真正的“资本”,它是人们幻想的、虚假的、但它能够定期带来一定收益,因此它具有其作为“虚拟资本”的以下特征:1、虚拟性。
虚拟资本的虚拟性主要有三方面表现:一是其存在的虚拟性,虚拟资本虽然由现实资本派生而来,但是它在发展过程中逐渐脱离现实资本而相对独立运行,有着自己的循环和复制过程,因此说虚拟资本具有虚拟性;二是其价格增长或下跌形成的虚拟性,虚拟资本的载体—各种有价证券受政治、经济等多种因素影响,另外,“这种证券的市场价值部分地具有投机的性质”,其价格很容易脱离实际价值上涨或者下跌,造成价格波动加强,形成虚假的经济规模。
三是虚拟资本代表的可能是不具有价值或者已经破产的企业。
2、流通性。
虚拟资本具有流通性。
虚拟资本只是一种纸质复本,代表的只是获得收益的权利。
所以在虚拟资本市场上,虚拟资本的持有者可以将其所持有的这种纸质复本转让给他人,他所转让的是有价证券收益的索取权。
但并不改变现实资本的所有者也不改变现实资本的性质和数量。
3、逐利性。
虚拟资本的逐利性是指虚拟资本同所有“资本”的特性一样,它的目的是获得最大利润,都具有逐利性。
虚拟资本虽然是不存在的资本的名义代表,可是作为虚拟资本的持有者或者是投资者,他们都是为了牟取资本的利息。
4、波动性。
主要体现在虚拟资本的价格上。
由于虚拟资本的价格受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其中某一个或者某几个因素的变动都可能导致虚拟资本价格的不同程度的波动。
在虚拟资本价格公式中,我们看到利息率对虚拟资本价格具有决定性影响,但是在实际的虚拟资本运动中造成虚拟资本价格的波动更多的是政治、经济、社会等因素,他们通过作用于投资者的心理对虚拟资本价格产生影响。
5、随时性。
这主要是指在正常条件下,虚拟资本可以随时实现回流。
对于虚拟资本持有者来说,他投入一定的货币资本,并且可以重复的有规律的获得相应收益即资本利息,虚拟资本持有者拥有的也正是这种获得资本利息的索取权。
因此,虚拟资本持有者通过将虚拟资本转让出去,即将虚拟资本的收益索取权转让出去,他就能够随时收回其所投入的货币资本。
6、传导性。
这是指由虚拟资本过度发展所引起的金融危机具有传导性。
一方面,金融危机会从虚拟资本市场传导至现实资本生产领域,引发经济危机;另一方面,金融危机会在虚拟资本市场内部的不同的虚拟资本载体之间进行传导。
二、虚拟资本对经济的影响马克思指出,虚拟资本产生于现实资本,可以说没有现实资本就没有虚拟资本,现实资本对虚拟资本具有决定性作用和影响,但同时虚拟资本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扩大其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对现实资本的发展也具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影响。
(一)虚拟资本的积极影响1、虚拟资本促进资本集中,有利于现实资本的扩大和发展虚拟资本能够促进资本的集中和积聚,主要表现在:首先,当现实资本的扩大再生产,但单个资本不能满足其对大规模的货币资本的需要时候,股份公司就可以通过发行股票完成对企业所需资本的筹集,通过资本集中扩大现实资本生产规模。
其次,社会上的闲置货币资本在证券市场通过有价证券的交易可以得到集中和分配,有利于对现实生产各部门的长期投资,促进经济增长。
2、虚拟资本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虚拟资本对资源配置的影响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可以对存量资本进行再分配,由于虚拟资本存在流通性的特点,它可以在不同生产部门、不同生产领域之间进行流动,这就有利于货币资本的周转、转移和结算,现实资本就会对虚拟资本所反映的信息进行及时的调整和再分配,使资源利用得到优化,实现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
二是可以对增量资本进行投向引导,由于虚拟资本可以反映现实资本的发展现状和发展潜力,人们为了获得更多的收益就会将新增的资本投向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生产部门和领域,这就提供了资源的利用效率,优化了资源配置。
(二)虚拟资本的消极影响1、引起资本盲目投资,造成生产过剩随着股份公司的发展,在整个工业生产领域,生产的规模都在以成倍的速度扩大,人们对股票、债券、汇票等投资热情的提高伴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和商品的迅速增长,但与此同时的却是商品销售市场扩大速度的减慢,市场的吸纳和接受能力并没有相应提高,人们的盲目投资造成了资本主义世界经常性的生产过剩。
当这种过剩发展到非常严重的程度,资本就失去了投资方向而使货币大幅度贬值,虚拟资本过度膨胀,于是爆发金融危机,一些企业因不能维持生产而走向破产。
2、造成社会财富的集中。
虚拟资本的价值由其利息率决定,与市场利率成反比。
虚拟资本的特质决定了其价值运动的波动性极强,投机者将利用虚拟资本价格的波动谋取利益,有实力的投资者或会人为制造波动,引起资本市场的恐慌,从中牟利,巨额的资本出入将扰乱资本市场的正常运转,引发金融危机。
3、诱发经济危机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并指出资本主义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
所谓的生产相对过剩,并不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了足够多的产品,而是指资本主义的生产能力相对于具有购买力的消费者的过剩。
导致这样结果的原因是,资本主义生产目的是为了获得最大的利润。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资本家将工人阶级的工资压缩到最低,雇佣工人的人数也相对减少,但是人口是绝对增加的,这就造成了工业的失业。
资本主义生产的扩大与工人工资减少甚至工人失业使得国内的市场需求与市场供给严重不对称,造成了生产相对过剩。
现实资本生产领域的生产过剩,会导致虚拟资本的过剩。
面对大量的商品过剩,资本家将大量发展消费信用以解决剩余的生产力,虚拟资本便开始膨胀,随着虚拟资本的数量不断扩大、种类不断更新,覆盖的利益群体也逐渐扩大,当虚拟的债权债务链条的某一环节出现问题时,就会产生难以控制的连锁反应,对资本市场的正常运行产生破坏作用,虚拟经济中的问题会迅速传导到实体领域,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虚拟资本作用于实体资本,延迟了危机到来的时间,同时也增大了危机的潜在破坏力。
实体资本的生产过剩会造成虚拟资本市场的金融危机,虚拟资本的信用链条的断裂会传递到实体资本领域,加重实体资本的危险程度,严重时将诱发经济危机。
三、虚拟资本理论对经济发展的启示据上述研究分析,可以看出,虚拟资本是把双刃剑,在能够带来收益的同时,也隐藏着导致泡沫和泡沫经济的可能性。
因此,对于虚拟资本,我们的对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如何使虚拟资本收益最大化,另一个是如何使虚拟资本风险最小化。
这其实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我们在使虚拟资本收益最大化的同时,也能实现虚拟资本风险最小化。
一方面,我们必须充分发挥虚拟资本的积极作用,改善我国银行等的信用体系,以加速资本周转,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社会化大生产;通过虚拟资本运作,推进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战略性的重组;逐步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鼓励和培育民间资本,扩大投资需求;促进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代企业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适度发展金融创新,推动金融业的发展,使其能切实带动实体经济的发展。
另一方面,我们要加强虚拟资本风险管理,对金融市场实施过程控制和规模控制。
这里的过程控制是从流程来说的,就是对资本虚拟化的全过程进行必要的监管;而规模控制则是从空间范围来说的,它着重于将虚拟资本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和数量内,避免出现失控现象,导致泡沫经济,引发金融危机。
为此,我们一定要吸取国外的经验和教训,防止类似20世纪90年代日本的泡沫经济、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在我国重演。
为此,我国必须加强对股票市场的监管,改变当前股票市场较为混乱的局面和过度投机现象,避免产生过多的经济泡沫;严格规范和管理房地产行业,治理房地产价格的过快增长和恶意炒作,避免由房地产价格过高而引起的虚假繁荣;加快银行商业化改革步伐,提高贷款质量,控制不良贷款的增加,并有效地化解银行不良贷款,消除泡沫,特别要控制房贷风险,避免把房地产业的风险转嫁给金融业;加强对金融产品和金融创新的监管,控制金融风险,避免“金融创新”的泛滥,保证虚拟经济能符合实体经济的发展需要和承受能力,保证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和谐、健康发展。
国际和国内的实践证明,如果不重视对虚拟资本本质及其特征的研究和掌握,不善于发挥虚拟资本的积极作用,也会对实体经济带来负面影响,甚至可能产生破坏性的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