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易错题汇编试题含解析

初中生物易错题汇编试题含解析

一、选择题

1.豌豆豆荚的颜色有绿色和黄色两种,绿色(A)对黄色(a)为显性。现将黄色豌豆授以绿色豌豆(Aa)的花粉,所结豌豆的豆荚颜色及胚的基因组成是()

A.绿色、Aa B.黄色、aa

C.黄色、Aa或aa D.绿色、Aa或aa

2.遗传学家把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携带有相同的遗传信息

B.具有隐性性状的个体只能产生一种类型的生殖细胞

C.具有显性性状的个体自交,其子代只表现显性性状

D.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亲本杂交,后代只表现显性性状

3.用四个培养皿在表中所示条件下培养大肠杆菌(除研究因素外,其它条件都相同),培养36小时后获得如下结果,能说明维生素可以促进大肠杆菌繁殖的是()

A.ⅡB.Ⅱ和ⅢC.I和ⅡD.Ⅱ和Ⅳ

4.细菌、真菌和病毒种类繁多、分布广泛,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病毒能繁殖后代,属于生物

B.细菌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C.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能将简单的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D.有些病毒既能独立生活,也可寄生在活细胞内

5.18世纪的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山清水秀,这里的桦尺蠖大多数是浅色的,少数是深色的。100年以后,工业污染把树皮熏成了黑褐色,深色的桦尺蠖成了常见类型,浅色的却成了少数。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A.黑烟将桦尺蠖熏成了深色

B.浅色桦尺蠖迁出,深色的桦尺蠖迁入

C.浅色桦尺蠖变成深色的桦尺蠖

D.环境对桦尺蠖体色选择的结果

6.下列叙述属于呼吸作用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的是()

A.冷藏食物

B.移栽幼苗根部带土坨

C.傍晚移栽幼苗

D.蔬菜大棚中延长光照时间

7.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伴随着物质循环,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下列各项中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①表示动物体内能量流向植物

B.③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

C.④表示动物的呼吸作用

D.⑤表示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8.下图为“探究唾液的消化作用”的实验过程。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进行实验前可根据所学知识和经验做出相应的假设

B.滴加碘液后①号、②号和⑤号试管溶液变蓝,③号试管溶液不变蓝

C.该实验中,④号试管是重复实验,可减少实验误差

D.本实验结论是唾液可以催化淀粉的分解,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

9.如图为某家族的系谱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8号个体与5号个体的Y染色体相同

B.8号个体的Y染色体一定来自1号个体

C.8号个体的X染色休可能来自3号个体

D.8号个体的X染色体一定来自4号个体

10.图示可以简洁、直观的表示生物的生理过程,图示一片正常进行生理活动的叶片,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与不同生理活动有关的物质,箭头表示物质进出的方向。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若为光合作用示意图,则①②③④分别是二氧化碳、氧气、水、有机物

B.若为呼吸作用示意图,则①②③④分别是氧气、二氧化碳、有机物、水

C.若为蒸腾作用示意图,则②指的是水蒸气

D.绿色植物在白天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晚上进行呼吸作用

11.关于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神经系统是由脑和脊髓两部分组成的

B.神经元有着与其它人体细胞相同的结构和动能

C.与语言文字有关的反射是人类特有的复杂反射

D.幼年时甲状腺分泌的生长激素不足会患侏儒症

12.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下列对眼球结构描述错误的是()

A.视觉形成的过程是:外界光线→④→②→③→⑦→⑧→大脑。

B.外国人的眼睛有蓝色、褐色,是因为①上有不同的色素。

C.结构⑥的作用是保护眼球的内部结构。

D.上课时一会看书本,一会看黑板,都能看清楚,是由于③的曲度可以调节。

13.图是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甲、乙表示血管,A表示某器官,箭头表示血流方向。若血液经过A后,血液中氧气含量增加,则甲血管连接心脏的。()

A.左心室B.左心房

C.右心室D.右心房

14.下列有关测量的说法,错误的是()

A.测量体温时,将体温计消毒后立即罝于腋下并夹紧,测量时间为3—5分钟

B.可以用量筒和水来测量一粒葡萄的体积

C.可以采取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尽可能减少误差

D.利用方格纸可以粗略测算一片叶片的面积

15.下列选项中,与达尔文进化学说相符的是()

A.长颈鹿的长颈是经常吃高处的树叶形成的

B.雷鸟的保护色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C.抗生素的使用导致细菌出现抗药性

D.蛇的四肢由于长期不用而退化,因而获得匍匐爬行的习性

16.“新冠肺炎”康复者的血浆可用来治疗该病的危重病患者,当康复者的血浆经处理后输入患者上肢的静脉中后,这种含大量抗体的血浆随患者血液送到他肺部时,所经过的途径依次是()

①上腔静脉②下腔静脉③右心房④右心室⑤组织细胞处毛细血管⑥肺动脉⑦肺静脉⑧肺部毛细血管

A.①→③→④→⑥→⑧B.②→③→⑤→⑦→⑧

C.①→②→③→⑤→⑧D.⑤→③→④→⑥→⑦

17.为了研究肾脏的功能,科学家利用微穿刺法将显微操纵仪插入肾小囊腔中进行微量化学分析(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正常情况下,微吸管提取的囊内液中不含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B.与②相比,①内流动的液体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C.由③刚流入④的液体中,含有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

D.与①中液体相比,等量的④中液体尿素的含量增加

18.如图反映的是某生理过程或现象,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若x表示水浴加热的温度,则曲线可以表示唾液淀粉酶的活性与温度变化的关系

B.若x表示时间,曲线可以表示小麦种子在萌发长成幼苗的过程中有机物含量变化C.若y表示血糖浓度,则BC段下降的原因可能是:胰岛素调节糖类在体内的吸收、转化和利用

D.在水稻→蝗虫→青蛙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若大量捕杀青蛙,曲线可以表示一段时间内蝗虫数量的变化

19.“生物体的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是重要的生物学观点,下列的叙述与此观点,不相符的是()

A.根冠细胞体积较大,细胞壁薄,有利于保护根不被土壤颗粒磨伤

B.小肠绒毛和绒毛内毛细血管的壁都很薄,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C.神经细胞有许多突起,有利于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神经冲动

D.蛇的外骨骼能够保护内部柔软结构,防止体内水分散失,有蜕皮现象

20.甲乙实验装置均在适宣温度、足够阳光的环境下进行,找出正确的选项()

A.甲的红墨水滴向右边移动B.乙的红墨水滴向右边移动

C.甲的红墨水滴不移动D.乙的红墨水滴不移动

21.某人与麻疹患者接触过,但他后来并没有患此病,可能的缘故是()

A.那个人遗传素养好B.那个人注射过流脑疫苗

C.麻疹的传染性较弱D.此人患过麻疹或接种过麻疹疫苗

22.韦恩图表示的是事物之间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如图所示。表中甲乙、丙三者的关系,符合韦恩图的是()

序号甲乙丙

①神经系统脑脑神经

②血液血浆血细胞

③反射弧感受器效应器

④染色体DNA基因

A.①B.②C.③D.④

23.如图表示人体血液流经血管a、b、c时,血液中葡萄糖含量与血压的变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a中的血液来自心脏的右心室

B.与a相比,c管壁厚,弹性大

C.b是身体各部分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

D.a中的血液是动脉血,c中的血液是静脉血

24.甲、乙两种植物二氧化碳的吸收量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光照强度为0时,甲和乙释放的二氧化碳量相等

B.光照强度为a时,乙不进行光合作用

C.光照强度为c时,甲和乙合成的有机物量相同

D.光照强度为d时,可表明甲更适合强光照下生长

25.如图是绿色植物植株、花、果实、种子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农作物根吸收的水分是通过根、茎、叶中的导管和筛管运输到植物各处的B.图甲中的①和③分别是由图丁中的②和③发育而来的

C.图丙中的①和②分别是由图乙中的④和⑥发育而来的

D.从结构层次上来说,甲、乙、丙、丁属于器官,其中的乙、丙、丁属于营养器官26.如图表示人体结构层次(各结构不是按同一比例绘制),分析正确的是()

A.1是受精卵,形成于卵巢,通过不断分裂形成4

B.人体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是1→3→4→2→5

C.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形态结构与图4中A的细胞相似

D.使用显微镜调焦观察图4 D时,先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再调节细准焦螺旋将物像调清晰

27.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情况(单位:千焦),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甲的个体数量一定多于乙的个体数量

B.甲固定的太阳能等于乙、丙的能量之和

C.乙具有的能量越多,则丙获得的能量越少

D.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5%

28.下列对多细胞生物体结构层次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动植物体表的组织都有保护作用,都属于保护组织

B.人体内担负着运输氧气和养料的组织属于输导组织

C.心脏作为输送血液的泵,主要是由结缔组织构成的

D.在结构层次上比较,松鼠有系统,松树不具有系统

29.如图所示是叶片生理活动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A是二氧化碳,C是氧气,则该图表示光合作用

B.若A是氧气,C是二氧化碳,则该图表示呼吸作用

C.图中A和C为气体,它们是通过叶片的气孔进出

D.图中物质B是由导管运输的,其向上运输的动力来自植物的呼吸作用

30.1890年至1960年,英国某地区由于工业发展,排放大量黑烟,对环境造成污染。有研究者计了这段时间桦尺蛾的数量变化情况,如下表。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种类年份1890年

1900

1910年1920年1930年

1940

1950年

1960

深色桦尺蛾65706958130222323440浅色桦尺蛾45146244545030321212870

A.1920~1960年,桦尺蛾的数量呈现出浅色的逐渐减少,深色的逐渐增加

B.浅色和深色的性状可以遗传给后代

C.由于环境污染,浅色的桦尺蛾在生长的过程中,逐渐变成了深色

D.深色桦尺蛾和浅色桦尺蛾的数量变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二、综合题

31.在人的体循环过程中,各段血管的血流速率与血管总面积如下图。

(1)体循环过程中,心脏的左心室收缩,血液进入__________,流经各级动脉、毛细血管

网、各级静脉,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___________心房。

(2)毛细血管管壁薄,由___________层上皮细胞构成。据图可知,在体循环的各段血管

中,毛细血管的总面积最大,血流速率最_________。这样的结构特点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

胞之间进行_________________。

(3)人体内具有(2)中所述结构特点的器官有___________________(请举一例)。

32.图1为染色体组成示意图,图2为一对基因的遗传图解,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1可以看出,染色体主要由蛋白质和____(填序号)组成,后者是主要的遗传物

质,它上面包含遗传信息的片段是____。

(2)已知人的有耳垂和无耳垂是一对相对性状,其中有耳垂为显性性状,无耳垂为隐性性状,它们分别由B、b控制。图2中,小明有耳垂,他的基因组成是____。小明耳垂的性状与母亲的不同,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

(3)小明是男孩,他的性染色体组成是___,其中X染色体来自于___(填“父亲”或“母亲”)。

(4)图2中小明的父母如果再生一个孩子,孩子无耳垂的可能性是___。

33.下图为人体胰腺和一段小肠的形态结构示意图。胰腺由内分泌部和外分泌部两部分组成。外分泌部分泌的胰液由胰腺导管输送到小肠内;内分泌部(即胰岛)分泌的胰岛素直接进入毛细血管内。科学家为了验证“调节血糖浓度的胰岛素是否由胰岛细胞分泌?”的观点,做了如下实验:通过手术切除一只正常狗的胰腺,观察其出现的症状。现在让我们重温科学家的研究思路。

(1)发现问题:切除正常成年狗的胰腺后,尿液的成份中出现了________,并出现了糖尿病的一些症状。胰腺由两个部分组成,那么是胰腺的哪一部分起作用呢?

(2)作出假设:胰腺的胰岛部分有调节血糖浓度的作用。

(3)制定计划:①取三只品种、体重、年龄、性别、健康状况都相同的狗,编号为A、

B、C。

②A狗不做任何处理,B狗切除胰腺,C狗的处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③在同等条件下喂养一周,观察并作好记录。

(4)预测实验结果:A狗正常;B狗表现出糖尿病的症状;C狗表现为:①尿液成分

中____(填有或无)葡萄糖,消化功能_______。②组织切片观察:胰腺外围大部分组织萎缩,只有______还活着.

(5)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后来,加拿大科学家班廷从狗的胰岛中提取出了一种物质,用这种物质治疗患糖尿病的狗并获得成功。该物质是_________。

34.爱观察和思考的小明,关注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并进行深入了解:

(1)同桌小红长时间读写姿势不正确,致使眼球的__________曲度过大而患上近视。(2)小明对镜观察自己的眼睛:双眼皮、大眼睛、虹膜是黑色的。这些性状,是由存在于遗传物质__________分子上的基因控制的。

(3)多指、正常指是一对相对性状。A控制显性性状,a控制隐性性状。下图为小明家的遗传系谱图,请据图冋答:

①多指为__________(填“显性”或“隐性”)性状。

②小明爸爸、妈妈的基因组成分别是__________。

③小明妹妹的多指基因来自第一带的1号的几率是__________(用百分数表示)。

④小明父亲把多指基因传递给妹妹的“桥梁”是__________。

35.如图的遗传图解中,双眼皮基因用“A”表示,单眼皮基因用“a”表示.如果一对夫妇,父亲的基因组成是“aa”,其性状为单眼皮;母亲的基因组成是“Aa“,其性状为双眼皮.请据图回答:

(1)图中精子①的基因组成为;卵细胞②的基因组成为.

(2)子女③的基因组成为,③的性状为(填“单眼皮”或“双眼皮”).(3)子女④的基因组成为,④的性状为(填“单眼皮”或“双眼皮”).36.生姜是我市重要经济作物之一,其根状茎除含有多种生理活性物质外,还含有蛋白质、多糖、维生素等,能集药用、营养、调味功能于一身。请回答:

(1)生姜根状茎膨大时需要进行浇水灌溉,这时根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________;浇水后叶片上的气孔张开,此时保卫细胞处于________状态。

(2)生姜种植时使用的各种肥料,能为其生长提供________________;根尖成熟区与其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姜用根状茎繁殖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无菌等适宜条件下,技术人员利用________技术能把茎尖细胞培养成脱毒生姜幼苗。

(4)生姜是多种中药制剂的原料,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使用价值;很多以生姜为主要成分的中成药上标有“OTC”字样,这表明此类药物为________药。

(5)夏季温度过高,生姜会出现减产现象。为研究高温影响生姜产量的原因,技术人员对生姜叶片进行了相关研究得到如下曲线:

分析上图数据可以看出,高温造成生姜减产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合理均衡的营养和适度的体育锻炼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保证身体正常的生长发育,增强机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请分析回答:(图中数字表示结构,字母表示过程):

(1)消化系统中蛋白质开始化学性消化的器官是________________;小肠适于A过程的特殊结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呼吸道有骨或软骨作支架,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过程B是通过________作用完成的。

(3)红细胞在肺部获取氧气后,随血液流动到全身各处的________将氧气释放;氧气到达骨骼肌细胞后,参与细胞内的________过程。

(4)肝脏产生的尿素进入血液后,首先到达图中心脏的[ ]________;在肾单位内,尿素会依次经过________________(用图中的数字和箭头表示)。

(5)运动过程中,人会呼吸急促,调节此过程的中枢位于________内。请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画出血液流经下列血管时氧气含量的变化曲线________(P点是起点)。

38.下图是人体呼吸系统组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人体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⑥]______组成。

(2)[②]_______是呼吸道与消化道的共同通道。

(3)图中数字④所示的结构名称是_____。

(4)呼吸道不仅能保证气体顺畅通过,而且还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______。

(5)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网后,变成了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________血。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C

解析:C

【解析】

【分析】

1、子房发育成果实的发育情况如下:

可见,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子房壁发育成果皮。

2、染色体(基因)在生物体中成对存在,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基因也要减半)。

【详解】

将黄色豌豆(aa)授以绿色豌豆(Aa)的花粉,所结豌豆的豆荚属于果皮,其基因型和母本一样为aa,颜色为黄色。母本黄色豌豆的卵细胞(a)和绿色豌豆花粉中的精子(A或a)结合,形成受精卵(Aa或aa),受精卵发育成胚(Aa或aa)。故所结豌豆的豆荚颜色是黄色,胚的基因组成是Aa或aa,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生殖细胞的形成、受精作用、遗传和变异等知识点,综合性较强。

2.B

解析:B

【解析】

【分析】

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如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就是相对性状。性状分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如人的单眼皮是隐性性状、双眼皮是显性性状。

【详解】

A、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携带有不相同的遗传信息,人眼皮由A、a控制,A控制双眼皮,a 控制单眼皮。当基因有两个A或者一个A一个a时,表现A控制的性状,当基因两个都是a时,才表现出a控制的性状,错误。

B、具有隐性性状的个体只能产生一种类型的生殖细胞,如单眼皮基因型为aa,生殖细胞为a,正确。

C、具有显性性状的个体自交,如双眼皮Aa自交,其后代也可能出现(单眼皮,基因型为aa)隐性性状,错误。

D. 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亲本杂交,如单眼皮aa,双眼皮Aa,杂交,后代有可能出现显性性状(基因型为Aa),有人可能出现隐性性状(基因型为aa),错误。

【点睛】

掌握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以及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是本题解题关键。

3.C

解析:C

【解析】

本题以“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这一现实问题为出发点,检测不同环境中细菌和真菌的数量是不同的。为了确保实验结果只是由实验变量的不同引起的,应当使对照实验中的实验组和对照组所处的环境中除实验变量不同外,其它条件都相同。

【详解】

A.为了使实验具有说服力,应该设置对照实验,即要有实验组和对照组并设置单一变量,单单设计培养皿Ⅱ不能说明问题,A不符合题意;

B.培养皿Ⅱ有糖有细菌生长,培养皿Ⅲ没糖所以细菌不能生长,因此,培养皿Ⅱ和Ⅲ的实验结果说明大肠杆菌生长需要糖类,B不符合题意;

C.分析对比培养皿I和Ⅱ,培养皿Ⅱ有维生素有大量细菌生长,培养皿I没有维生素,菌落数量远远少于培养皿Ⅱ的菌落,说明维生素可以促进大肠杆菌繁殖,C符合题意;

D.分析对比培养皿Ⅱ和Ⅳ,变量是温度,温度不同,菌落数不同,说明温度对大肠杆菌繁殖有影响,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实验,要注意实验设计的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

4.A

解析:A

【解析】

【分析】

细菌都是单细胞的生物,细菌的基本结构为: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未成形的细胞核,有的细菌具有荚膜和鞭毛;病毒无细胞结构,只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细菌和真菌会分解动植物遗体或动物的排泄物中取得有机物来生成无机物,供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进入生态循环,真菌和细菌是在生态系统中扮演分解者。

【详解】

病毒是生物,其主要理由是病毒能够在寄主体内大量繁殖,A正确;细菌都是单细胞的,没有多细胞的,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B错误;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能将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不能将简单的无机物合成有机物,C错误;病毒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D错误;故选A。

【点睛】

掌握病毒、细菌和真菌的结构特点及其生活习性。

5.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达尔文认为,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这就是说,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这就是适者生存。

桦尺蛾在自然条件下产生变异类型,其后代有浅色桦尺蠖和深色桦尺蠖。1850年前桦尺蠖所处的环境颜色是浅色的,因而灰桦尺蠖的体色是与环境颜色一致的,是一种不易被敌害发现的保护色;工业污染后使环境颜色变深,这时,浅色桦尺蠖的体色就与环境颜色形成了反差,成了易被敌害发现的体色,而深色桦尺蠖的体色这时反而成了保护色,不易被敌害发现。达尔文认为,自然条件是生物进化过程中的“选择者”,具体的自然条件不同,选择者就不同,选择的结果就不同,在这里,环境的颜色成为了“选择者”,凡是具有有利变异(体色与环境颜色一致)的就被保留下来,具有不利变异(体色与环境颜色不一致)的就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因此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自然选择,即外界环境的颜色对桦尺蠖的体色作出了选择。故选D。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及自然选择的过程和生物进化的原因。

6.A

解析:A

【解析】

【分析】

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这一过程可用反应式表示如下: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详解】

A、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利用冰箱冷藏新鲜蔬菜、水果﹣﹣降低蔬菜、水果的呼吸作用,A符合题意。

B、幼苗移栽时根部留土坨﹣﹣是保护幼根和根毛,增强根的吸水能力,B不符合题意。

C、傍晚移栽幼苗,目的是减少蒸腾作用,便于幼苗成活,C不符合题意。

D、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蔬菜大棚中延长光照时间,增强光合作用的效率,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

解答此题需理解掌握呼吸作用、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及根尖的结构等相关知识点。

7.A

解析:A

【解析】

【分析】

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都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渠道实现的,能量流动一般是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的。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又伴随着物质循环。能量在食物网中流动遵循的规律:从绿色植物开始,流向植食性动物,再流向肉食性动物。

【详解】

A.①的箭头指向动物,表示动物以绿色植物为食,消耗绿色植物中的能量以维持自身生活,即植物体内能量流向动物,故A错误。

B.③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为原料,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故B 正确。

C.④表示动物的呼吸作用,通过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释放二氧化碳等,故C正确。D.⑤表示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释放二氧化碳等,故D正确。

故选:A。

8.C

解析:C

【解析】

“探究唾液的消化作用”的实验属于模拟实验,进行实验前可根据所学知识和经验做出相应的假设,如馒头变甜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唾液的分泌有关,A正确;

③试管中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全部分解成麦芽糖,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②试管中清水对淀粉没有分解作用,因此滴加碘液变蓝;①或⑤号试管温度过低和过高,试管中的唾液淀粉酶没有将淀粉全部分解消化,因此滴加碘液变蓝,B正确;

该实验中,④号试管中加入的唾液是1ml,不是重复实验,不能减少实验误差,C错误;本实验通过②③对照可以得出唾液可以催化淀粉的分解,通过①③或⑤③可以得出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D正确。

9.D

解析:D

【解析】

【分析】

(1)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2)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

【详解】

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

A、根据遗传图解可知:5号和6号个体的Y染色体均来自亲代1号,而8和的Y染色体来自6号,因此8号个体与5号个体的Y染色体相同,A正确;

B、8号个体的Y染色体由6号提供,而6号的Y染色体来自1号,因此8号个体的Y染色体一定来自1号个体,B正确;

C、8号个体的X染色体一定由7号母亲提供,而7号母亲的性染色体XX,分别来自亲代3和4,因此8号个体的X染色体可能来自3号个体,C正确;

D、8号个体的X染色体一定由7号母亲提供,而7号母亲的X染色体,可能来自亲代3号或者4号,因此8号个体的X染色体可能来自3号个体,也可能来自4号个体,D错误。【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性别遗传的途径以及会借助图解来分析解答此类问题。10.D

解析:D

【解析】

【分析】

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照,场所是叶绿体,光合作用必须在光下进行;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有光无光都可进行,呼吸作用在所有的活细胞每时每刻都能进行,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是主要是水分和氧气的含量,蒸腾作用受温度、空气的湿度和空气的流动状况的影响。

【详解】

A.光合作用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根据箭头指向可知①②③④分别是二氧化碳、氧气、水、有机物,故A正确。

B.呼吸作用是指活细胞中的有机物在氧的作用下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根据箭头指向可知①②③④分别是氧气、二氧化碳、有机物、水,故B正确。

C.在温暖、有阳光照射的条件下,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形式散失到体外,这种生理过程叫蒸腾作用,根据箭头指向可知②指的是水蒸气,故C正确。

D.绿色植物在白天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晚上进行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故D错误。

故选:D。

11.C

解析:C

【解析】

【分析】

神经调节是指神经系统调节身体的各个器官、系统的活动,使之相互配合,协调一致,使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进行各项生命活动;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是在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详解】

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以及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的,A错误;神经元与其他人体细胞有基本相同的结构,但是形态与人体细胞不同,多了突起。神经元的主要功能是受到刺激后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B错误;人大脑皮层特有的功能区是语言中枢,所以与语言文字有关的反射是人类特有的,C正确;幼年时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不足会患侏儒症,D错误;故选

C。

【点睛】

明确神经调节的有关知识点。

12.C

解析:C

【解析】

【分析】

图中序号依次为:①是虹膜,②是瞳孔,③是晶状体,④是角膜,⑤是巩膜,⑥是脉络膜,⑦是视网膜,⑧是视神经,据此解答。

【详解】

视觉形成的过程:外界光线→④角膜→②瞳孔→③晶状体→玻璃体→⑦视网膜→⑧视神经→大脑的视觉中枢,A正确;①虹膜内有色素,眼球的颜色就是由它来决定的,B正确;

⑥脉络膜里有血管和黑色素,对眼球具有营养作用,并能使眼球内部成为“暗室”,对眼的内部结构有保护作用的是⑤巩膜,C错误;晶状体似双凸透镜,有折光作用,我们看近物时,它的凸度变大,看远物时,凸度变小,由此可见,我们能够看到远近不同的物体,主要是③晶状体曲度变化的原因,D正确。故本题选C。

【点睛】

掌握眼球的结构和功能以及视觉的形成。

13.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血液循环途径如图所示:

【详解】

血液循环是指血液在心脏和血管组成的密闭系统中循环流动,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是从左心室开始依次经过主动脉、体动脉、全身毛细血管、体静脉、上下腔静脉至右心房终止,交换的结果是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肺循环是从右心室开始依次经过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至左心房终止,交换的结果是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甲、乙表示血管,A表示某器官,箭头表示血流方向。若血液经过A肺部后,血液中氧气含量增加,说

明是肺循环的过程,则甲血管(肺动脉)连接心脏的右心室,肺部的毛细血管,乙血管(肺静脉),心脏的左心房。故选C。

【点睛】

理解掌握血液循环的路线及血液成分的变化是解题的关键。

14.A

解析:A

【解析】

【分析】

体温是指人体内部的温度,人体内部的温度不容易测量,因此一般测量体表温度,测量部位主要是直肠、口腔、腋下,最接近人体温度、最准确的是直肠处的温度。

【详解】

体温计消毒后,若马上用来测量病人的体温不一定准确,应用力向下甩至35℃以下,再将体温计置于腋下,测量时间为3至5分钟,A符合题意;对形状不规则的生物体的测量,可采用一些特殊的方法,如利用量筒和水,测量一粒葡萄的体积,B不符合题意;测量时难免有误差,可以采取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等方法,尽可能地减少误差,C不符合题意,

生物科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在研究生物时,我们经常需测量生物体的面积和体积等物理量,测量生物体时,一般采用的是物理方法,如尝试用细线和刻度尺来测量叶子的周长,或者利用方格纸可以粗略测算一片叶片的面积,D不符合题意。

【点睛】

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是本题解题关键。

15.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达尔文认为,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这就是说,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这就是适者生存。

【详解】

A.颈长的个体能够吃到高处的树叶,就容易生存下去,并且繁殖后代;颈短的个体,吃不到高处的树叶,当环境改变食物缺少时,就会因吃不到足够的树叶而导致营养不良,体质虚弱,本身活下来的可能性很小,留下后代的就会就更小;经过许多代以后,颈短的长颈鹿就被淘汰了。因此,长颈鹿的颈很长,是在长期的生存斗争中自然选择的结果,A错误。

B.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非常相似现象称为保护色。保护色的形成过程是动物在适应环境过程中所表现的一个方面,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动物的保护色有利于躲避敌害或捕食猎物。如冬天雪鸟在雪地上活动,体色接近雪的颜色为白色,夏天雪鸟在土地上活动,体色接近地面颜色。雪鸟保护色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B正确。

C.细菌的抗药性变异发生在注射抗生素之前,不是使用抗生素后才的导致细菌出现抗药性,C错误。

D.蛇之所以能爬行,是由于它有特殊的运动方式:一种是弯蜒运动,第二种是履带式运动,第三种方式是伸缩运动,蛇身前部抬起,尽力前伸,接触到支持的物体时,蛇身后部即跟着缩向前去,然后再抬起身体前部向前伸,得到支持物,后部再缩向前去,这样交替伸缩,蛇就能不断地向前爬行.并不是因为四肢由于长期不用而退化,因而获得匍匐爬行的习性,D错误。

故选D。

【点睛】

键是理解遗掌握遗传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基础,过度繁殖是前提,环境变化是外因,生存斗争是手段,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是结果。

16.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系统中的循环流动叫做血液循环,根据循环途径的不同,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

【详解】

在上肢静脉输液,药物随血液输送到肺部所经过的途径如图所示:

即药物由①上腔静脉→③右心房→④右心室→⑥肺动脉→⑧肺部毛细血管。

故选A。

【点睛】

解答该题要从血液循环的途径方面考虑。

17.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肾脏是血液体循环流经的器官,主要功能是形成尿液。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

【详解】

A.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其余物质被滤

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微吸管提取的液体内不含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