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缺陷肌理”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服装审美文化视野中的破坏性设计分析

服装审美文化视野中的破坏性设计分析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审美水平也有了极大的提升,单纯的传统时装已经难以满足人们的需要。
此时,经过破坏性设计的服装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本文主要阐述了破坏性审美文化的形成原因,并简要分析了破坏性设计在服装中的应用,为设计出更优秀的服装作品提供参考。
关键词:审美文化;破坏性设计;服装引言:现代社会中,服装发挥着装饰自己、保护自己,体现生活态度和个人魅力的作用。
经过长时间的发展,人们对传统的服装渐渐感到乏味,而经过破坏性设计的服装由于具有反传统、反精英和去中心化的设计理念,越来越受到现代人的追捧,并引起了一股潮流之风。
一、破坏性设计形成原因破坏性设计通常是将服装故意做旧,或是打破服装的原有状态,营造出丰富的层次感和空间感,从而带给人们一种不同于传统服装的奇特审美感受。
破坏性设计是受到后现代思潮影响而产生的,后现代思潮倡导时间与空间之间的混同,具有高度抽象的特点,这也是经过破坏性设计的服装离奇、夸张的主要原因。
破坏性设计能被公众认可主要有三点原因,第一点是由于经济快速发展,而给意识形态带来了改变。
现代社会,服装已经不再是简单的耐用品,而具有了快速消费品的性质,这就使服装设计从传统的范围内跳了出来,破坏性设计也逐渐为世人所接受。
第二点是由于环保意识的不断加强,而让人们更能接受破坏性设计服装。
现代人的日常生活需求已经为自然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这让人们认识到了环保的重要性。
在进行服装制作时,通过破坏性设计能够极大的避免服装原料的浪费,甚至还能够进行服装的回收再利用,可以说破坏性设计服装很好的体现了环保的精神。
第三点是破坏性设计的服装更能够突出个性化和品牌化的特点,个性主义一直以来都是破坏性设计要体现的核心理念,过去一直都是草根文化的体现,但随着时代的进步,也逐渐成为了反精英、反中心的個性化体现。
此外,破坏性设计也能很好的体现出服装品牌的风格,从而起到提高品牌的辨识度的效果[1]。
浅析解构主义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

浅析解构主义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作者:赵竹青来源:《工业设计》2019年第11期摘要:在时尚发展如此迅速的当下,解构主义作为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与创造手法,在服装设计中占领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解构主义是在建筑界最先开始运用的,直到后来才慢慢引用在服装设计上,这让服装有了新的表达,不再是局限于传统的结构设计当中,它的运用扩展了设计师的设计思维,进而产生了多元化的服装款式。
本文将解构主义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作为开端展开研究,在了解了解構主义的诞生和发展后,分析解构主义的表现手法,梳理其在服装款式、面料、色彩设计中的运用呈现。
关键词:解构主义;服装设计;运用中国分类号:JS9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码:1672-7053(2019)11-0116-02解构主义是从逻辑上否定传统的基本原则,从而创造新的规则变化。
解构主义的形式实质是对于结构主义的破坏和分解。
在当代设计中有强烈的表现欲和未来的探究性。
解构主义最先运用在建筑啊设计上,在后来的时间里才慢慢运用到设计的各个领域中,在服装中也渐渐被人接受和普遍运用,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人物日本设计师三宅一生、川久保玲等。
1解构主义概述解构主义作为一种设计风格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作为解构主义领袖的德里达对传统的西方哲学思想有了不同的见解,他的核心理论是对所有带结构有规则的事物进行改造,认为最基础的、最原始的可以反映出事物的真实性,简单地来讲就是打破原有的秩序,创造出更为切合的秩序。
解构主义运用错位、折叠、重组等手法作为基础进行改造。
形式语言上倾向于抽象化,更多地倾向于从表面词汇转向深层结构的推究。
结构主义在时间的影响下衍生了解构主义,同时也给人们提供了新的思维模式,在当今设计中,作为一种重要的设计风格,带给设计师们多维的灵感。
解构主义理念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建筑界,以彼得艾森曼和贝马得屈米为代表家,他们把法国哲学家雅克德里达的解构主义哲学理论用于建筑上创作,随后提出了解构主义的理念。
肌理面料再造教案模板范文

教学目标:1. 了解肌理面料再造的基本概念、意义和作用。
2. 掌握肌理面料再造的常用方法和技巧。
3. 学会运用肌理面料再造设计进行服装创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1. 肌理面料再造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2. 肌理面料再造的常用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1. 肌理面料再造在实际设计中的应用。
2. 学生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肌理面料再造基本概念、方法、技巧及案例。
2. 实物展示:不同肌理面料再造的服装作品。
3. 工具材料:剪刀、针线、布料、装饰品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展示不同肌理面料再造的服装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肌理面料再造的特点和作用。
2. 提问:什么是肌理面料再造?它在服装设计中有什么意义?二、讲解1. 讲解肌理面料再造的基本概念、意义和作用。
2. 讲解肌理面料再造的常用方法和技巧,如折叠、拼接、编织、刺绣等。
3. 分析肌理面料再造在实际设计中的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肌理面料再造的多样性和创新性。
三、实践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肌理面料再造方法进行实践。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和交流。
四、总结1. 总结肌理面料再造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巧。
2. 强调肌理面料再造在实际设计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肌理面料再造基本概念、方法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3. 评价学生作品的质量和完成度。
课后作业:1. 搜集肌理面料再造的案例,进行总结和分析。
2. 设计一款肌理面料再造的服装作品,并撰写设计说明。
教学反思:1. 关注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的培养。
2. 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3. 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浅析面料再造中堆积和褶皱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作者简介:李阳(1997 -),女,硕士研究生在读,四川师范大学,研究方向:艺术设计(服装)%
19
a
妙 CLOTHING AND DESIGN
பைடு நூலகம்
服装与设计
把面料的褶皱发挥到了极致,所以也是褶皱中的经典,大小不同的
褶皱 和服装面料、
的
,都会呈现
的
,
2017年
Vol. 41/No. 14/Westleather
浅析成衣设计中面料二次处理的应用价值

统 或 现 代 的工 艺 手段
.
.
对 面 料 进 行立 体 面 的重 塑 和 改
,
装 的局 部
.
.
起 到 画 龙点 睛 的作用
。
.
并 与 款 式设 计相 呼
造 塑 造 出具 有 强 烈 个 性 特 色 的 外 观 形 态 使 之 产 生 精 致 优 雅 的艺术魅 力
。
应 以 产生 美感
这 样 的服 装 更 应强 调 的是 面 料二 次处
-
有 波 浪式褶 皱 .能 随着人 体 的 运动 而 不断 变换 出各种
形态。
41 .. 坠 褶 3垂
通过 拼 接 的手 法将 各种 面料 重组 是 常见 的面料 组
合处 理 方法 由于 不 同 的着 色性 能而 产 生不 同的色 彩 效果 . 将各 种不 同材质 及 色 彩 的材料 拼 合 , 可 还可 将 不 同材 质 的面 料拼 合 后再 染 色 。还 有将 面 料裁 成各 种 形
,
在面 料二 次处 理 中 视觉 触觉 听
。
、
、
理 后 的新 颖 独特 的魅 力 从 而 形 成原 始 奇 特 幽 默 鲜
、
、
、
觉 是 面 料二 次处 理 后 服 装 效果 的 三 大体现
.
视觉效果
:
明 怪 诞 等视 觉 艺 术 效果
、
.
。
面 料 的二 次处 理 意在使 面 料
。
强 调 图案纹样结合色彩 在 面 料 上 的创新 表现
、 、 、
,
这 三 种效果 相互
作用 相互 联 系 共 同 阐
、
.
中 面 料 是 服 装 设 计 中最 重 要 的 构 成 元 素
缺陷面料肌理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

服装 面料肌理 中 , 传统 的能 够优 秀表 现服装 面料 风格 的 肌理 并 能 使人 产 生 赏 心悦 目的 心理 感 受 的肌
理称 之 为优 势面料 肌理 . 装 面料 的肌 理 美感 特征 主要 包 含 3个方 面 : 服 服装 面料 的 材 质风 格 特 征 , 装 面 服 料 的色彩 以及 面料 上所 织和 印染 的纹 样 图形 [ . 中可 以提炼 出的优 势面料 肌理 如 : 1 3从 ] ( )面料 材 质 的 自然
收 稿 日期 :0 70— 7 2 0—60
作 者 简 介 : 莉 (9 0) 女 , 贾 18 一 . 陕西 省 泾 阳 县 人 , 西安 工 程 大 学 助 理 工 程 师 . - i xag a2 sn.o E ma :in d i ia cr l @ n
维普资讯
关 键词 : 势面料 肌 理 ; 陷 面料 肌 理 ; 优 缺 服装 设 计
中图分 类号 : S 9 1 2 T 4 .
文献 标 识码 : A
随着人 们 审美水 平 的提 高 、 审美 层 次 的深入 、 美趣 味 性 的 产生 , 审 当今 的服装 设 计 已经从 以往 的功 能 设计 发 展 到款式 的多 变 和风格 个性 化 的设计 阶段 , 服装 面料 肌理 作 为服装 设计 的 重要 因素 , 也在被 设计 师 们进 行 不断 的发 掘和 再造 , 以面 料创 新人 手 的设计 在 时装 界 已 经成为 一 种新 的趋势 . 于服装 设计 师而 言 对 面料 就 是他 的合作 者 , 是其 创 作 的基 础 , 服装 设计 师 开始 参 与 面料 的构 思 和设 计 , 得 时装 和 面 料的 联 系 使 变得 空前 紧 密[ . 文从 当前 服装 面料 肌理 设计 的 风格 出发 , 析 了当 今服装 设计 在 面料 肌理设 计方 面 新 1本 ] 分 的 发展方 向 , 出了缺 陷 面料 肌理 的运 用 是 当前服 装 个性 化风 格设 计 的新 途径 , 提 同时分 析总结 了当前缺 陷 面料 肌理 在服装 设计 中 的几 种 主要 的表现 形式 , 服装 设计 师 提供 了设计 的新 思想 . 为
服装面料缺陷肌理的内涵与应用设计

遵循 设 计 的 基 本 规 律 , 注意整体与局部 、 主题 与 形 式 、 宏 观 与 微 观 之 间 的关 系 , 避 免 在 服 装 面 料 缺 陷肌 理 的应 用 中 出 现 装 饰 过 剩 和 过 度 处 理 的设 计 误 区 。 关键词 服 装 面 料 ;缺 陷 肌 理 ; 服装设计 ; 流 行
肌理之间的辩证关系 , 分 析 了服 装 面 料 缺 陷肌 理 流行 的 内 在 因 素 和 社 会 影 响 , 研 究 了缺 陷 肌 理 设 计 的 理 念 与 生 理 、
审 美 以 及 情 感 化 设 计 理 念 之 间 的关 系 , 指 出缺 陷 肌 理 设 计 是 心 理 回归 和 情 感 化 、 个 性 化 设 计 的物 化 形 式 。针 对 服
第3 4卷
第 1 2期
纺 织 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Te x t i l e Re s e a r c h
V0 1 . 3 4.NO .1 2
De c .,2 01 3
2 0 1 3年 1 2月
文章编号 : 0 2 5 3 — 9 7 2 1 ( 2 0 1 3) 1 2 — 0 1 0 1 — 0 6
服 装 面 料 缺 陷肌 理 的 内涵 与 应 用 设 计
吕 钊 ,王 婷
( 西 安 工 程 大 学 服 装 与 艺术 设 计 学 院 , 陕西 西 安 7 1 0 0 4 8 )
摘
要
通 过 对 面 料 缺 陷 肌理 表 现 形 式 的 比较 和 梳 理 , 深入 剖析 了缺 陷肌理 的本质 , 阐 述 了 缺 陷 肌 理 与 传 统 优 势
设计面料肌理知识点

设计面料肌理知识点设计师在创作时需要了解各类面料的特点和肌理,以便能更好地运用它们来表达创意和打造独特的服装。
面料的肌理可以影响衣物的外观和触感,因此设计师需要掌握相关的知识点。
本文将介绍一些设计面料肌理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帮助设计师更好地理解和运用面料。
一、基本概念1. 面料肌理:面料的肌理是指面料表面的纹理或质感特征,也是面料与光线的相互作用所表现出来的外观效果。
肌理可以通过触摸和视觉来感知。
它可以是光面的、粗糙的、细密的等等,决定了服装在外界各种条件下的外观效果。
2. 纹理:纹理是指面料表面形成的有规则或无规则的线条、花纹或纹理效果。
根据纹理的不同,面料可以分为光滑的、粗糙的、细密的、花纹的等等。
纹理不仅可以通过眼观察,还可以通过触摸感受到。
3. 质感:质感是指面料的手感特征。
它可以是柔软的、硬挺的、光滑的、毛绒的等等。
质感既影响着服装的穿着舒适度,也是整体设计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面料肌理的分类1. 光面肌理:光面肌理的面料通常具有光泽和光滑的表面,如丝绸、光面棉布等。
这类面料适用于需要展现奢华感和精致感的设计。
2. 粗糙肌理:粗糙肌理的面料通常具有粗糙纹理和摩擦感,如粗呢、麻布等。
这类面料适用于追求原始感和自然感的设计。
3. 绒毛肌理:绒毛肌理的面料通常具有细密而柔软的绒毛,如绒织物、羊毛等。
这类面料适用于在冬季提供保暖且柔软舒适的设计。
4. 缎面肌理:缎面肌理的面料具有光滑的表面和明显的光泽,如缎子、光面丝绸等。
这类面料适用于需要表现华丽和高贵感的设计。
5. 花纹肌理:花纹肌理的面料以其独特的图案和纹理效果而闻名,如印花面料、刺绣面料等。
这类面料适用于在设计中添加艺术性和装饰性。
三、面料肌理的应用1. 设计创意:针对不同的面料肌理,设计师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适合的面料来表达创意。
比如,在设计光滑质感的晚礼服时可以选择光面丝绸,而在设计休闲感的衬衫时可以选择粗呢面料。
2. 配件搭配:面料肌理可以用来增添服装和配件的层次感和丰富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娥 柔、 厚与薄、 滑爽与粗糙、 艳丽与古朴的对比, 丰富
服装的层次 , 增 强服装 的造型 关感 , 尚 自然 与人文关 怀, 倡 导绿色设计
与可持续性设计 。包装材料是包装设 计的物质载体 , 设计 师不 仅 要考 虑包 装保 护、 贮存 商 品的作 用 , 还 得考虑包装 使用完 以
凸、 立体花边 、 堆积 、 编 结、 拉毛 、 疙瘩等 , 使原本平
面 的面料变得立体、 新颖。
1 . 面 料 本 身 形 成 的“ 缺陷肌理”
是 成 功不 可复制 , 我 国设 计 师在 学 习 国外 先进设 计理念 的 同
时, 也要深 刻挖掘 中国传 统文化 的精神 内核 , 结合 自身 民族特 色与现代艺术设计语 言, 走 出一条迈 向世界先进设计 国家的发
① 李砚祖. 设计之维. 重庆大学 出版社 , 2 0 0 7 . ②( 日) 原研哉. 设计中的设计. 朱锷, 译. 山东人民出版社, 2 0 0 6
人 为整理就 是通过运 用各种加 工工 艺及 后整理 方法 , 在现 有的服装 面料 的基础 上进行 面料的二次设 计 , 从 而创造 出更丰
加 工 工 艺 的 肌理 效果 , 才属于合规范肌理。相反 ,
环境 、 节约能源 的作用 , 体现 了日本包装设 计独特 的人 文情怀
人们 常说包 装是“ 时代 的视 觉残 留” 。通过包装 , 我们可 以
浅析一 缺陷肌理~ 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过分突 出的 、 不合 传统 审美 的 、 不在规 范部位 的 、 破 坏服装 原有完整性 的、 不合实用 的残缺 或装饰 不慎 造成 的肌理 效果 等 , 都属 于反 规 范肌理 , 即
富 的触 觉及 视 觉 效 果 。
参考文献 : [ 1 ] ( 日) 内藤久干. 日本包装百例. 马卫星 , 译. 湖北美术 出版社 , 2 0 0 1 . [ 2 ] 胡文琛. 论 日本对东西方文化 的选择 性吸收. 科技信息 , 2 0 1 l ( 1 ) . [ 3 ] 蒋家华. 从欧洲G R E E N B E A U T Y 运 动到 日本 M U J I 概念——反 思中国 当下的 白酒包装设计. 现代装饰( 理论) , 2 0 1 2 ( 8 ) .
譬如镦 1 i 开 充
以来, 日本人就认 为, 睿智就在 自然之 中, 而人们都要汲取睿智 来 生存 。而这种睿智是人类智 慧永远无 法追上 的, 人类也是 自
然 的一部分 , 破坏 自然必然招致毁灭。这种观念更侧重 自然 的
口
摘
要: 肌理是 表现服 装设 计理念和 风格 的
载体 , 是赋 予服 装新 生命 的重要手 法。对 面料进 莉 行“ 缺 陷肌理 ” 的创新设计 , 应 以面料为设计主体 , 将 原本 平面的面料做 出立体 、 流动 、 时 尚、 新奇 的
劂 感 觉 。 设 计 者 可 对 面 料进 行 粗 与 细 、 轻与重 、 硬 与
神性, 将睿智视 为人类 生存 的重要 因素 , 与强调将人 类置于 中
心 位置 来面 对全世 界 的西方 式思想截 然不 同。 “ 人法地 , 地 法 天, 天 法道 , 道法 自然” 的道家哲学 已经深深地扎根于 日本人 的
格 。 日本历代 的设计 师都将世界优 秀 的设计信 息 , 经过 吸收、
消化和 融会 贯通 , 结合对 于本 民族 文化的深刻领 悟 , 创 造 出民 族特 色鲜明且不失现代感 、 被 国人接 纳且 具 国际竞争力 的独具
肌理 , 都是服装设计 师传达设计理念 、 凸显个 性的 重要载体 , 也是服装设计创新的重要手法。
关键 词 : 缺 陷肌 理 艺术加 工 面料 创 新 独
特 性
后是否会 对环境造 成污染 、 是 否无公害 、 是否可 以被 回收再利
用 。 日本包 装设 计很少 见到 聚 乙烯 、 聚 丙烯等难 以分 解 的材
前 言
随着人们 审美观 的变化 , 设 计师不再 拘泥于
料, 最为 常见的是纸质 材料 , 做到不 浪费本 国资 源、 低 成本 、 易 回收、 可降解。如 图3 , “ 黑珍珠” 酒采用 了麻绳编制的外包装和 粗布 、 竹条 材质 的封 口, 充 分展现 了崇 尚 自然 的人文情 怀和 深
“ 缺 陷肌 理 ” 。 无 论是 面 料 的 自然肌 理 还 是 人 为 的
看 到各个 国家凝结 于视 觉形象上 的文化 沉淀。文化含 量是决 定现代设计 成功与否的关键 因素。狭小 的国土面积 、 稠密的人 口、 多灾 多难 的 自然环境和特 殊的历史 社会沿革 背景等 因素,
铸 就 了 日本人 极 善 学 习外来 文 化又 乐 于保 留传 统文 化 的性
展道路。
即在纺纱过程 中, 特 意选择 纤维 的缺 陷部分 , 通 过加工整理 , 创 造 出具有独特 效果 的质感 和肌
理, 起 到特殊 的装 饰作用 。如漏针 、 浮线 、 混 纱、 粗细 纱 、 粗结纱
注释
等形成 的不 同疏 密效果 的面料 , 其肌理效果浑然天成。
2 . 人为 整 理 形 成 的“ 缺 陷肌 理 ”
一
、
“ 缺 陷肌 理” 形成 的 方式
日本特 色的包装设计。其 民族传统元素 的创造 性运用 、 简约 的
设 计理念 、 人 性化和趣 味性设计 、 绿色环保 和可持 续性设计 等 领 先之处 , 都是我 国设 计 同行借 鉴学 习的 宝贵经验 与资源。但
常见 的服装面料造 型手 法如抽褶 、 褶裥 或多 层 次褶 裥 、 贴附、 镶拼、 涂层 、 刺绣 、 流苏 、 造花 、 凹
厚 的文化底 蕴。这种 回归 自然 的设 计理念很好 地起到 了保 护 和文化 内涵 , 值 得我国设计 师学习借鉴。
原有 的审美 习惯 , 在服装 中越来越 多地 运用 了皱 褶、 砂洗、 石磨 、 镂空、 抽丝、 剪切 、 破 洞等手 法, 这 在传 统的服 装生产过 程中属于技术和质量上 的残 缺, 但这 些残缺 的有机运用 却达到 了天然审美肌 理 效果 。在 服装 中, 细腻均 匀、 规 范的 、 符合正 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