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用多元线性回归研究国家婴儿死亡率与妇女文盲率之间的关系讲解

立用多元线性回归研究国家婴儿死亡率与妇女文盲率之间的关系讲解
立用多元线性回归研究国家婴儿死亡率与妇女文盲率之间的关系讲解

实验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一.实验目的

熟练应用EViews软件作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二.实验主题

立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研究国家婴儿死亡率与妇女文盲率之间的关系。

三.实验内容

1、先验的预期CM和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2、做CM对FLR的回归,得到回归结果。

3、做CM对FLR和PGNP的回归,得到回归结果。

4、做CM对FLR,PGNP和TFR的回归结果,并给出ANOVA。

5、根据各种回归结果,选择哪个模型?为什么?

6、如果回归模型(4)是正确的模型,但却估计了(2)或(3),会有什么后果?

7、假定做了(2)的回归,如何决定增加变量PGNP和TFR?使用了哪种检验?给出必要的计算结果。

四.实验报告

要求:

1、问题提出

2、指标选择

3、数据选择

4、数据处理

5、数据分析

6、建立模型

以及模型检验 7、报告结论 8、实验总结

1、问题提出

一个国家的婴儿死亡率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未来发展,反映了国家人民的健康水平与国家的发展水平,这一指标也是政府采取相关政策的一个重要依据。在社会学中,一个国家的婴儿死亡率与妇女的文盲率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但这两个指标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为此,我们利用统计数据对这一问题进行实证分析。

2、指标选择

我们选取一个国家的婴儿死亡率CM,女性识字率FLR进行分析。考虑到影响婴儿死亡率的因素较复杂,尤其是经济发展状况、总生育率等也会对其产生重要影响,考虑到实验的准确性,同时研究人均GNP(PGNP)和总生育率(TFR)对婴儿死亡率的影响。

预期:

1)预期CM与FLR存在负相关关系。

一方面,女性受教育程度越高,其知识越丰富,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就越强,则更善于保护自己和婴儿;另一方面,女性教育程度越高,其就业机会与收入获得途径就越多,可以更好的保障自己和婴儿的生活。因此,我们预期FLR的提高会导致CM降低。

2)预期CM与PGNP存在负相关关系。

人均GNP的提高使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提高,改善了人民、食、住、行等诸方面的条件,特别是使人们摄取的营业素增加,营养素结构合理,从而增加人们的体质;使人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和恶劣的工作环境中解脱出来,有充足的精力和时间来关心自己及其后代的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因此,我们预期PGNP的提高会导致CM降低。

3)预期CM与TFR存在正相关关系。

总生育率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婴儿死亡率,总生育率提高,人口数量上升,人均GNP,人均受教育程度等一系列人均享受的权利和福利都会有所下降。因此,我们预期TFR的提高会导致CM降低。

3、数据选择

考虑到实验结果的普遍性,我们选择世界各地区64个国家的各项指标数据作为样本进行研究分析。数据由老师提供,详细数据见表1

4.数据处理

表1中的实验数据可直接应用于研究分析,无需经过其他处理。

5.数据分析

1、观察表1数据,婴儿死亡率CM,女性识字率FLR,人均GNP(PGNP)和总生育率(TFR)中,不存在与现实意义不相符的数据,因此可以拿来进行问题的研究。

2、通过EViews软件分析进行相关分析:

1) CM与FLR的相关性

04080120160200

240280320

FLR

C M

由散点图(图1)和相关系数(表2)知,这两组数据的相关性较高,且CM 与FLR 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2)CM 与PGNP 的相关性

04080120160200

240280320

PGNP

C M

由散点图(图2)和相关系数(表3)知,这两组数据有一定的相关性,且CM 与PGNP 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3)CM 与TFR 的相关性

04080120160200

240280320

TFR

C M

由散点图(图3)和相关系数(表3)知,这两组数据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且CM 与TFR 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通过相关分析可以发现,CM 与FLR 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与PGNP 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与TFR 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6.建立模型以及模型检验

1、分别做出CM 对FLR 、CM 对FLR 和PGNP 以及CM 对FLR ,PGNP 和TFR 进行回归分析,建立回归模型

2、分别对各个模型进行检验,包括经济检验及统计检验 3.给出CM 对FLR ,PGNP 和TFR 回归结果的ANOVA 6.1 CM 对FLR 的回归模型建立及检验 (1)建立回归模型

根据图1,建立如下线性模型:i i i FLR CM μββ++=10

得出回归结果如下

Dependent Variable: CM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04/15/16 Time: 11:44 Sample: 1 64

Included observations: 64

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FLR -2.390496 0.213263 -11.20917 0.0000 C

263.8635

12.22499 21.58395

0.0000

R-squared 0.669590 Mean dependent var

141.5000

Adjusted R-squared 0.664261 S.D. dependent var

75.97807 S.E. of regression 44.02399 Akaike info criterion 10.43810 Sum squared resid 120163.0 Schwarz criterion 10.50556 Log likelihood -332.0191 Hannan-Quinn criter. 10.46468 F-statistic 125.6455 Durbin-Watson stat 2.314744

Prob(F-statistic)

0.000000

回归方程式:8635.263*390496.2+-=∧

FLR CM 其中: Se=(0.213263) (12.22499) t=(-11.20917) (21.58395)

)0000.0)(0000

.0(=p 669590.02=R 6455.125=F (2)模型检验

CM 对FLR 的回归模型的检验 经济检验:斜率值为 - 2.390496,说明女性识字率(FLR)与婴儿死亡率(CM )负 相关,且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女性识字率(FLR )增加1%,可导致婴儿死亡率(CM )减少2.390496%。

统计检验:

(1)拟合优度检验:

拟合度R 2

=0.669590,说明所建模型整体上对样本数据还不算很好,即解释变量

CM 对 FLR 的大部分差异作出了解释,但可能还有其他因素影响婴儿死亡率。

(2)t 检验:

变量β1和β2的原假设与备择假设为:H 0:β0=0,β1≠0;H 0:β1=0,β1≠0。查表可得,在5%的显著水平下,自由度为n-2=64-2=62的t 的临界值为2.000。因为计算得到的β0的估计值的t值21.58395>2.000,所以拒绝原假设H 0:β0=0,β1的估计值的t 值-11.20917<-2.000,所以拒绝原假设H 0:β1=0。这说明在95%的置信水平下,解释变量女性识字率(FLR)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即解释变量女性识字率(FLR)对婴儿死亡率(CM )有显著影响。

6.2 CM 对FLR 和PGNP 的回归模型建立及检验

(1)建立回归模型

根据图2,建立如下线性模型:i i i i PGNP FLR CM μβββ+++=210 得出回归结果如下:

Dependent Variable: CM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04/15/16 Time: 11:49 Sample: 1 64

Included observations: 64

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C

263.6416

11.59318 22.74109

0.0000

Dependent Variable: CM

FLR -2.231586 0.209947 -10.62927 0.0000 PGNP

-0.005647

0.002003

-2.818703

0.0065

R-squared 0.707665 Mean dependent var 141.5000 Adjusted R-squared 0.698081 S.D. dependent var 75.97807 S.E. of regression 41.74780 Akaike info criterion 10.34691 Sum squared resid 106315.6 Schwarz criterion 10.44811 Log likelihood -328.1012 Hannan-Quinn criter. 10.38678 F-statistic 73.83254 Durbin-Watson stat 2.186159 Prob(F-statistic) 0.000000

回归方程式:6416.263*005647.0*231586.2+--=∧

PGNP FLR CM 其中:

)59318.11)(002003.0)(209947

.0(=Se )74109.22)(818703.2)(62927

.10(--=t )0000.0)(0065.0)(0000.0(=p 707665.02=R 83254

.73=F (2)模型检验

经济检验:所估计参数β1和β2的估计值均为负数,说明女性识字率(FLR)和人均GNP(PGNP)与婴儿 的死亡率(CM )负相关,与预期假设相同。β1的估计值为-2.231586,表示在其他变量保持不 变的情况下,女性识字率每增加1%,婴儿死亡率减少2.231586%。β2的估计值为- 0.005647,表示在其他变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人均GNP 每增加1%,婴儿死亡率减少0.005647%。 统计检验:

(1)拟合优度检验:

拟合度R 2

=0.707665,说明所建模型整体上对样本数据还不算很好,即解释变量CM 对 FLR 的大部分差异作出了解释,但可能还有其他因素影响婴儿死亡率。

(2)t 检验:

查表可得,在5%的显著水平下,自由度为n-3 = 64-3 = 61的t 的临界值为2.000,β1的估计值的t 值为-10.62927<-2.000,β2的估计值为-2.818703<-2.000,说明在95%的置信水平下,解释变量女性识字率(FLR) 和人均GNP(PGNP)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即解释变量女性识字率 (FLR) 和人均GNP(PGNP)对婴儿死亡率(CM )有显著影响。 7.3 CM 对FLR 、PGNP 和TFR 的回归模型建立及检验 (1)建立回归模型

根据图3,建立如下线性模型:i i i i TFR PGNP FLR CM μββββ++++=3210 得出回归结果如下:

Dependent Variable: CM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04/19/16 Time: 11:31

3067.16886864.12005511.0768029.1++--=∧

TFP PGNP FLR CM

其中:Se= (0.248017)(0.001878)(4.190533)(32.89165)

)117003.5)(070883.3)(934275.2)(128663

.7(--=t )0000.0)(0032.0)(0047.0)(0000

.0(=p 747372.02=R 16767.59=F

(2)模型检验

经济检验:

所估计参数β1和β2的估计值为负数,β3的估计值为正数,说明女性的文化率(FLR)和人均GNP(PGNP)与婴儿的死亡率(CM )负相关,总生育率(TFR)和婴儿的死亡率(CM )正相关, 与预期假设相同。β1的估计值为– 1.768029,表示在其他变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女性识字率 每增加1%,婴儿死亡率减少 1.768029%;β2的估计值为- 0.005511,表明在其他变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人均GNP 每增加1%,婴儿死亡率减少- 0.005511%;β3的估计值为12.86864,表明总生育率增加1%,婴儿死亡率增加12.86864%。 统计检验:

(1)拟合优度检验:

拟合度R2=0.747372 ,说明所做模型整体对样本数据拟合较好,即解释变量 FLR 、PGNP 和TFR 对CM 的大多数差异作了解释,但该模型仍有进一步改良的空间。 (2)t 检验:

查表可得,在5%的显著水平下,自由度为n-4 = 64-4 = 60的t 的临界值为2.000,β1的估计值的t 值为-7.128663<-2.000,β2的估计值为-2.934275<-2.000,β3的估计值为3.070883>2.000,说明在95%的置信水平下,解释变量女性识字率(FLR) ,人均GNP(PGNP)和总生育率(TFR)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即解释变量女性识字率(FLR) 、人均GNP(PGNP) 、

Sample: 1 64

Included observations: 64

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C 168.3067 32.89165 5.117003 0.0000 FLR -1.768029 0.248017 -7.128663 0.0000 PGNP -0.005511 0.001878 -2.934275 0.0047 TFR

12.86864

4.190533

3.070883

0.0032

R-squared 0.747372 Mean dependent var 141.5000 Adjusted R-squared 0.734740 S.D. dependent var 75.97807 S.E. of regression 39.13127 Akaike info criterion 10.23218 Sum squared resid 91875.38 Schwarz criterion 10.36711 Log likelihood -323.4298 Hannan-Quinn criter. 10.28534 F-statistic 59.16767 Durbin-Watson stat 2.170318 Prob(F-statistic)

0.000000

总生育率(TFR)对婴儿死亡率(CM)均有显著影响。

8.报告结论

1)根据各种回归结果,应选择CM对FLR,PGNP和TFR的回归模型。

因为从各个回归结果中的可决系数看,CM对FLR的回归模型中 =0.669590 ,CM对FLR 和PGNP回归模型中 =0.707665,CM对FLR,PGNP和TFR的回归模型中 =0.747372,因为CM对FLR,PGNP和TFR的回归模型中最大,对样本数据的拟合程度最高

2)如果回归模型CM对FLR,PGNP和TFR是正确的模型,但却估计了前两种回归模型,就忽略了影响婴儿死亡率的其他重要因素,而且根据上面各模型的分析可知正确回归模型中FLR,PGNP和TFR这三个解释变量的系数的绝对值都小于其他模型,采用前两种回归模型会使模型中仅有的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增大,使回归模型的误差可能很大,失去其意义,甚至得出与实际相反的结论

3)在实际中,为了解释某个现象,往往面临着在若干解释变量间进行取舍的问题。通常的做法是:只要调整的可决系数值增加,就可以增加新的解释变量。在上述三个回归模型中,CM对FLR的回归模型中的调整的可决系数值为0.664261,CM对FLR和PGNP回归模型中的调整可决系数值为0.698081,CM对FLR,PGNP和TFR的回归模型中的调整可决系数值为0.734740。因此CM对FLR,PGNP和TFR的回归模型中引入PGNP和TFR提高了模型的解释能力,也就是说,PGNP和TFR应该作为重要的解释变量引入到模型中来。

9、报告结论

1、婴儿死亡率受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女性识字率FLR,人均GNP(PGNP)和总生育率(TFR)等。尽管这三项是决定婴儿死亡率的重要因素,但现实生活中一定还存在其他的影响因素,应该去探索和研究

2、婴儿死亡率受女性识字率FLR,人均GNP(PGNP)和总生育率(TFR)的影响较大,政府在采取相关政策的时候应重点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

3、EViews的应用能力还有待提高,应在多次运用中渐渐熟练。

印度婴幼儿死亡率是中国的三倍

英国慈善组织“救助儿童”周一发表的报告指出,全世界新生儿死亡总数当中,印度占据五分之一。 该组织的负责人托马斯·尚迪(Thomas Chandy)说,印度政府为全民提供基础医疗保健的措施并没有改变婴儿仍然面临的“惨痛真相”。 拯救儿童撰写的这份报告名为“让每一个孩子都有生存的机会”。报告的依据是从14个国家搜集来的调查结果。 政府应改变态度 报告说,每一年全世界有200万婴儿在出生24小时之内夭折,相当于每15秒钟一个。而印度的儿童死亡状况更加糟糕,每1000名新生儿中就有72人死亡,这个比例超过印度的邻国,比如孟家拉国。 报告还说,每一年,印度有200万五岁以下儿童死亡。婴儿出生后一个月之内夭折的主要原因包括营养不良、肺炎等。 该组织的报告说,一些代价低廉的方法可以将印度新生儿死亡率降低70%,但是,公众对医疗保健成本的态度导致印度政府无法采取行动。 过去十来年,印度经济有了飞跃性发展,政府可以向贫穷的乡村地区加大投资。但是,救助儿童认为,那些最需要帮助的群体并没有从中受益。 救助儿童的报告指出,印度将无法达到联合国千禧年发展目标规定的、在2015年之前将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降低三分之二的目标。 但是,报告说,尼泊尔、秘鲁、菲律宾都有可能达标。 “救助儿童”将在全球范围内发起一项降低婴儿死亡率的运动。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儿基会)9月13日宣布,在世界近代历史上,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人数首次降到1000万以下,特别是中国在降低儿童死亡率方面成就显著。 根据儿基会最新调查数据,每年世界儿童死亡人数从1990年的近1300万人下降到2006年的970万人,而死亡率下降最快的是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中东欧和独联体,以及东亚和太平洋地区。一些非洲国家在降低儿童死亡率方面也取得很大进步,但非洲西部、中部和南部国家的儿童死亡率仍然为世界最高。 儿基会指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在亚洲的降低有助于带动全球儿童死亡率的下降。自1990年以来,中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已经从千分之四十五降至2006年的千分之二十四,下降了47%。目前发达国家的这一数字为千分之六。 儿基会表示,新生儿死亡数字的降低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各国广泛实施基本保健措施

出生率和死亡率如何计算

出生率 (发稿时间:2006-5-24 阅读次数:209) 一定时期内出生人数与同期人口总数之比。又称总出生率或粗出生率(crude birth rate)。它反映人口的出生水平,一般以千分数表示,计算公式为: 出生人数是指活产,即离开母体时有生命现象的活婴儿总和。年平均人口数是年内各时点人口数的平均数,也就是年内全体人口所活人年数。年平均人口数也可用期中人口数代替。 出生率通常以年为单位计算。若出生人数的计算期不足一年或大于一年,需折算为年出生人数,例如,将半年的出生人数乘以2,五年的出生人数除以5,等等。 出生率是就全体人口计算的,故称总出生率或粗出生率。根据研究任务的不同,就人口中某一类别来计算的出生率,称特殊出生率。如各年龄的出生率,城乡人口出生率,各民族人口出生率和不同行业、职业的出生率等等。 出生率水平取决于各年龄妇女生育率和人口的性别年龄构成。各年龄妇女生育率越高,出生率便越高。生育旺盛年龄的妇女比重越高,出生率也会越高。妇女生育率高低受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所以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出生率有很大差别。 对不同地区和国家或不同时期的出生率进行静态和动态分析时,要考虑性别和年龄构成的影响。 出生率高低是决定人口自然变动的两大因素之一。有计划地控制人口增长,实质上就是控制人口出生率的水平。 出生率是研究和分析人口再生产趋势,制定文化教育、妇幼保健、社会福利等各项政策的重要依据。

死亡率的计算: D(t)/0.5[N(t)+N(t+1)] D(t):一年内死亡人口数 N(t):年初总人口 N(t+1):年末/第二年初 死亡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死亡人数与同期平均人口数(或期中人口数)之比。说明该时期人口的 死亡强度,通常用千分比表示。计算公式是:死亡率= 式中D 为一定时期内死亡人数;P为同期内平均人口数。计算死 亡率时,分子和分母的统计范围要一致。根据统计分析目的,可以选用不同的分子与分母计算总死亡率和各种特 殊死亡率。如无特殊说明,死亡率通常是指总死亡率。死亡率一般按年计算,即某年内死亡人数与同年平均人口 数之比。如果统计期不满一年或超过一年,均应折算成一年计算,以便进行比较。死亡率是衡量人口健康状况的主要指标之一。一个地区的人口健康状况主要决定于社会、经济、文化和医疗卫生等发展水平。因此,比较不同地区的死亡率或同一地区不同时期的死亡率,可以反映社会 经济和社会卫生状况的发展水平。一个封闭人口的变动 趋势主要决定于出生率与死亡率的水平。男性和女性不 同年龄组的死亡率差别很大,婴幼儿及老年人死亡率远 远高于青少年。因此,在相同条件下,一个地区的死亡率水平受人口的性别、年龄构成的影响。在比较不同地区或某一地区不同时期的人口死亡率时,要考虑到人口的性别、年龄构成特点及其变动。死亡率还可按性别、年龄、死亡原因分别计算,称为特别死亡率。 婴 儿死亡率婴儿出生后第一周岁以内的死亡率,亦 即未满周岁前死亡数与活产婴儿数的比率。一般以 年度为计算单位,以千分数表示。计算公式为:婴儿死亡率= ×1000‰。式中D0为本年内不满周岁死亡人数,B 为同年活产婴儿数(即同年出生人数)。该公式表示每1000个出生人口中不满周岁死亡人数的比率。本年内登 记统计的不满周岁死亡人数中,有一部分是上一个年份 出生的,同本年出生人数口径不一致,致使计算结果不够精确,需要进行调整。一般调整方法是调整分母的出生人数。根据经验,在本年死亡的不满周岁的婴儿中2/3是本 年出生的,1/3是上一年出生的。因此,对分母的出生人数也按此比例进行加权调整,调整后的计算公式如下:婴儿死亡率= ×1000‰。式中Bt,Bt-1分别

我国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

我国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对总人口数的影响的分析报告 班级12会计2班 学号1211029108 姓名吕永生 时间2014年12月

摘要 人口普查指在统一确定的时点,按照统一的调查表式、项目和填写方法,由政府组织对全国或一个地区的全部人口的社会、经济特征资料,逐人地进行搜集、整理、汇总、评价、分析和公布的全过程。是世界各国所广泛采用的搜集人口资料的一种科学方法,是提供全国基本人口数据的主要来源。人口普查提供的资料具有法律效力,被用于分配人民代表或议员名额,进行行政管理,制定政策和拟订建设计划;用于商业网点的铺设和劳动力的分配;以及用于广泛的人口研究工作。,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在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目前已圆满完成人口普查任务。本文先通过分析2012年之前总人口数变化,从而研究我国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对总人口数的影响。 关键词:总人口数,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变化

目录 摘要 (1) Abstract (2) 引言 (4) 一、我国总人口数的关联分析 (5) (一)我国总人口数的参数估计 (5) (二)我国总人口数的假设检验 (7) 二、模型多重共线性的诊断及补救 (8) (一)模型多重共线性的诊断 (8) (二)多重共线性的补救措施 (10) 三、模型自相关的诊断及补救 (11) (一)模型自相关的诊断 (11) (二)模型自相关的补救措施 (13) 小结与建议 (16) 参考文献 (17)

引言 15组有关人口总数,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的统计数据。并运用计量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建立相应的回归模型以及运用一些相关分析方法对所建模型进行分析,以更好的说明因素间的关系,即总人口数,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之间的关系。 一、影响我国总人口数主要因素的关联度分析 (一)我国总人口数要素的参数估计 为了更好的进行对我国总人口数变化主要因素的分析,我们选取我国1998年至2012年的总人口数、人口出生率率和人口死亡率的统计资料,如表1所示。 年份总人口数(万人)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1998年124671 15.64 6.5 1999年125786 14.64 6.46 2000年126743 14.03 6.45

立用多元线性回归研究国家婴儿死亡率与妇女文盲率之间的关系讲解

实验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一.实验目的 熟练应用EViews软件作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二.实验主题 立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研究国家婴儿死亡率与妇女文盲率之间的关系。 三.实验内容 1、先验的预期CM和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2、做CM对FLR的回归,得到回归结果。 3、做CM对FLR和PGNP的回归,得到回归结果。 4、做CM对FLR,PGNP和TFR的回归结果,并给出ANOVA。 5、根据各种回归结果,选择哪个模型?为什么? 6、如果回归模型(4)是正确的模型,但却估计了(2)或(3),会有什么后果? 7、假定做了(2)的回归,如何决定增加变量PGNP和TFR?使用了哪种检验?给出必要的计算结果。 四.实验报告 要求: 1、问题提出 2、指标选择 3、数据选择 4、数据处理 5、数据分析 6、建立模型 以及模型检验 7、报告结论 8、实验总结 1、问题提出 一个国家的婴儿死亡率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未来发展,反映了国家人民的健康水平与国家的发展水平,这一指标也是政府采取相关政策的一个重要依据。在社会学中,一个国家的婴儿死亡率与妇女的文盲率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但这两个指标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为此,我们利用统计数据对这一问题进行实证分析。 2、指标选择 我们选取一个国家的婴儿死亡率CM,女性识字率FLR进行分析。考虑到影响婴儿死亡率的因素较复杂,尤其是经济发展状况、总生育率等也会对其产生重要影响,考虑到实验的准确性,同时研究人均GNP(PGNP)和总生育率(TFR)对婴儿死亡率的影响。 预期: 1)预期CM与FLR存在负相关关系。 一方面,女性受教育程度越高,其知识越丰富,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就越强,则更善于保护自己和婴儿;另一方面,女性教育程度越高,其就业机会与收入获得途径就越多,可以更好的保障自己和婴儿的生活。因此,我们预期FLR的提高会导致CM降低。 2)预期CM与PGNP存在负相关关系。 人均GNP的提高使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提高,改善了人民、食、住、行等诸方面的条件,特别是使人们摄取的营业素增加,营养素结构合理,从而增加人们的体质;使人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和恶劣的工作环境中解脱出来,有充足的精力和时间来关心自己及其后代的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因此,我们预期PGNP的提高会导致CM降低。

降低婴儿死亡干预方案(1)

富锦市降低婴儿死亡率干预方案 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人均期望寿命三大指标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卫生事业发展的核心指标,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降低婴儿死亡率,提高儿童健康水平,是公共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多年来,我国政府始终将降低婴儿死亡率列为公共卫生的优先领域而加以关注,使我国婴儿死亡率不断下降。 近年来,我市婴儿死亡率一直控制在较低水平。作为衡量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刚性指标,婴儿死亡的控制是一项长期艰巨的社会工程。 目标:最大限度地保障母婴安全。 一、基本思路: (一)突出社区责任,集结社会各界力量,形成保障母婴安全 的长效工作机制。 (二)发挥优势,加强配合,提升管理与服务能力,有效控制我辖区婴儿死亡。 二、资料来源及分析 1、婴儿死亡数:全市17个乡镇,两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 2家接生医院严格按照《富锦市婴儿死亡监测方案》在

全市范围内开展婴儿死亡监测,监测对象为辖区内0-5岁儿童及流动0-5岁以下儿童。本市2010~2011年婴儿死亡人数均为监测网络上报数据。上报的死亡数卫生部门已在疾病控制中心、产科单位、儿科等部门进行了查漏,对新生儿全部进行了县级专家评审。对死亡新生儿均进行了医院调查。 2、活产数和新生儿死亡数:来源于妇幼卫生年报表2010年活产数:3166;2011年活产数:3062 新生儿死亡情况:2010年6例辖区内常住户口;2011年1例辖区内常住人口。 1 .死亡原因 第一例:死亡诊断:新生儿肺炎合并呼吸衰竭; 第二例:死亡诊断:新生儿肺炎合并呼吸衰竭; 第三例:死亡诊断:新生儿肺炎合并呼吸衰竭; 第四例:死亡诊断:新生儿肺炎合并呼吸衰竭; 第五例:死亡诊断:呼吸窘迫综合征; 第六例:死亡诊断:新生儿肺炎合并呼吸衰竭; 2.从死亡诊断看:六例新生儿死亡,五例死于新生儿肺炎合并呼吸衰竭。通过专家评审结论,加强围产期保健,提高全民知识技能重视产前检查和新生儿保健。加强院内产儿科合作,加强围产儿转诊结局的反馈。。 二、具体措施: (一)实行婴儿死亡控制区域领导承诺。

中国人口死亡率的变动

中国人口死亡率的变动 人口死亡率是衡量人口再生产动态的又一个重要指标。死亡率高显然意味着这个地区人口死亡的机率大,但这必须结合人口的年龄构成来考察,否则就会有假象。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各地区人口死亡率都大大下降了,相比起来,一些原来经济、文化最为落后的地区下降的幅度更大一些,其中有一部分近年已明显低于经济、文化发达地区。如1989—1990年度,宁夏的粗死亡率在全国各省、区中是最低的,比上海、天津、江苏、浙江等省、市都低得多,而后者的医疗卫生条件和生活富裕程度大大超过宁夏。产生这种反常现象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人口年龄构成的悬殊。 众所周知,在人的一生中,少年、青年和壮年时期死亡机率是最低的,而越往老年,死亡机率就越高,无论经济、文化水平有怎样的差异,这一总的趋势是决不会改变的。因此,在一定的条件下,总人口中青、壮年比重大,有利于降低平均死亡率;老人比重较大,就会使死亡率抬升。因此在使用“死亡率”这一指标时,要同时考虑到人口的年龄构成,最好将死亡率作标准化处理,这样可以更好地反映控制死亡的成就。此外,计算和比较年龄别死亡率,各年龄组死亡人口比重或死亡人口年龄中位数也很有意义。从目前的情况看,虽然中国的粗死亡率同日本这样的长寿发达国家十分近似,但各年龄组的死亡率都显著高于日本(表18),进一步改进的余地还是很大的。 人的死亡机率一般均以少年时代为最低(有的文献更指出12岁为最低),死亡率曲线从出生至少年时期逐渐下降,其中度过婴儿期以后下降得最为明显。自少年期往后即逐渐上升,起先缓慢,尔后加速,进入到老年期死亡率上升得特别显著。这—规律在各国都是普遍的,中国各地区也完全类似。 在古代,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以及医疗卫生条件的限制,死亡率肯定是极高的。按一般估计,在小农经济以及中国传统的生育观的作用下,古代人口出生率无论如何不会低于30~35%的水平,但多年平均自然增长率不过只有1~2‰,这说明死亡率也差不多高达30‰以上。直到民国时期情况基本上还是这样。据典型调查,1917~1918年间,广东省潮州的人口死亡率为34.0‰,1923年河北省盐山县为37.1‰,1924年河南、山西、安徽、江苏4省平均为27.9‰,1931年河北省定县为33.7‰。1936年国民党政府实业部编的《中国经济年鉴》提供了全国的资料:粗死亡率27.6‰,婴儿死亡率156.2‰。两年后国民党政府内政部编的《卫生统计》提供的资料也十分近似:全国死亡率28.2‰,婴儿死亡率163.8‰。可以说,直到1949年,这种高死亡率的形势始终没有多大的变化。

全世界主要年份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统计(1990-2013)(二)

1990200020131990 2000 2009 1990 2000 2009 19902000201349丹麦 4.5 2.47.4 4.6 2.99636438.9 5.6 3.550吉布提43.631.292.179.757.41089585827265118.6100.769.651多米尼加11.88.11413.610.2181691213817.215.811.452多米尼加共和国28.316.146.133.223.651342845302559.741.128.153厄瓜多尔21.310.544.228.319.147322335241756.934.322.554埃及32.211.862.535.918.677442154311585.144.821.855萨尔瓦多18.5 6.54626.813.552301644251359.532.415.756赤道几内亚48.133.2124.498.869.3129109941119582184142.495.857厄立特里亚35.717.792.658.436.11036544815134150.689.349.958爱沙尼亚12.3 1.716.58.8 2.714104107320.211 3.459埃塞俄比亚54.627.5121.8 89.844.4140103761087958205145.564.460斐济12.510.32520.6202118171714143024.423.661芬兰 3.9 1.3 5.5 3.5 2.1643633 6.7 4.3 2.662法国 3.6 2.37.4 4.4 3.58546439 5.4 4.263加蓬3322.860.355.539.181736254484192.784.656.164冈比亚46.128.179.963.449.411110084968773169.811973.865格鲁吉亚27.89.740.5 31.211.744332837282347.335.713.166德国 3.7 2.27 4.4 3.28546438.5 5.4 3.967加纳39.5 29.380.365.252.3827350706243128.2101.378.468希腊9 2.711.3 6.9 3.7107395312.57.8 4.469格林纳达10.2 5.817.713.610.732171533181122.215.911.870危地马拉29.314.859.64025.858393356383280.650.73171几内亚52.532.8140.4103.164.9152124971219878237.6170.2100.772几内亚比绍60.644132.8108.777.9157142127127115103224.8180.8123.973圭亚那292047.138.629.960493734282161.248.736.674海地37.824.9100.274.854.71138769977459144.6104.472.875洪都拉斯24.511.645.731.118.947362739302359.138.222.276匈牙利12.9 3.6179.7 5.21710513951911.2 6.177冰岛 3.20.9 5.1 3.1 1.6633522 6.44 2.178印度51.129.288.466.541.4836750856851125.991.452.779印尼30.814.4624124.562433351352784.352.229.380伊朗26.810.344.128.614.462432947332256.634.716.881伊拉克26.1 18.741.835.7 2845413839353353.444.63482爱尔兰5 2.37.76 3.29748539.27.2 3.883以色列 6.129.7 5.6 3.2116495411.6 6.9484意大利 6.2 2.28.3 4.739547439.6 5.5 3.685牙买加1710.4 24.920.114.330292825252429.823.716.686日本 2.51 4.6 3.3 2.1543432 6.3 4.5 2.987约旦19.411.23023.31637292527211836.727.818.788哈萨克斯坦22.58.844.737.514.658432944332252.643.516.389肯尼亚32.826.363.968.647.570726058595098.7110.9 70.790基里巴斯29.821.669.153.545.168524062453495.47158.291科威特9.3 4.714.4118.11510121371016.712.79.592吉尔吉斯28.213.354.54221.668483557402965.749.224.293 老挝 47.7 29.1 110.9 83 53.8 122 71 5294 55 40 162 117.4 71.4 合计全世界主要年份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统计(1990-2013)(二) 序列国家 新生儿死亡率(‰) 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9902013合计男女

降低婴儿死亡干预方案

兴化市降低婴儿死亡率干预方案 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人均期望寿命三大指标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卫生事业发展的核心指标,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降低婴儿死亡率,提高儿童健康水平,是公共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多年来,我国政府始终将降低婴儿死亡率列为公共卫生的优先领域而加以关注,使我国婴儿死亡率不断下降。 近年来,我市婴儿死亡率一直控制在较低水平。作为衡量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刚性指标,婴儿死亡的控制是一项长期艰巨的社会工程。今后一段时期,婴儿死亡率控制在5‰以下,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管理, 目标:最大限度地保障母婴安全。 一、基本思路: (一)突出社区责任,集结社会各界力量,形成保障母婴安全的长效工作机制。 (二)发挥优势,加强配合,提升管理与服务能力,有效控制我辖区婴儿死亡。 二、具体措施: (一)实行婴儿死亡控制区域领导承诺。1.意义:婴儿死亡的控制需要各部门和各区共同努力。实行区域领导承诺,有利于加

强责任意识,采取有力措施,形成控制婴儿死亡的合力。2.责任部门:各接产单位。3.实施方法:每年由接产单位与市妇幼联合承诺年度内控制辖区婴儿死亡,依据每年工作结果,进行评估。 (二)建立危重婴儿抢救绿色通道,提高救治能力。1.背景和意义:全市各级医疗机构的技术力量、设备保障、专家支持是危重婴儿抢救成功的关键。故应加强危重婴儿的发现、治疗和转诊,乡镇卫生院和社区作为基本医疗,要做好各有关医疗机构之间的配合,调集全市专家力量,发挥专家作用,以保证危重婴儿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救治,从而降低婴儿死亡率。2.责任分工:在市卫生局的统一领导下,社区妇儿工委做好社会宣传。卫生部门负责危重婴儿的救治。实施方法:(1)建立危重儿童抢救绿色通道。加强全市儿科服务能力建设,提高各级儿科服务水平。明确职责:乡镇卫生院对高危儿童要加强管理,确保高危儿童能够早期发现、及时干预。同时要畅通转诊和入院渠道,简化程序,为危重儿童抢救开辟绿色通道。基层医疗保健机构遇有儿童危重情况,即刻与危急症孕产妇抢救中心直接联系,由抢救中心提供治疗意见、或直接转诊。(2)对贫困及其他特殊情况危重儿童进行救助,避免因经济等因素造成的可避免儿童死亡。(3)要加强基儿科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完善技术规范,提高服务能力。(4)乡镇卫生院定期开展儿童保健宣传教育,发生的婴儿死亡要分析原因,提出预防措施。(6)准备建立社区

影响人口的死亡率和出生率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影响人口的死亡率和出生率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进而影响到人口的增长模式。此外,政 策社会福利、自然灾害等也会影响人口的增长。 2、人口增长分哪四个阶段?分别写出时期和阶段的名称。 3、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和人口规模的表现。 4、二战后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的表现、原因和结果 5、人口增长类型转变的根本原因?出生率和什么有关?死亡率的重要影响因素? 6、发达国家的人口问题的表现、影响及对策。 7、我国面临有哪些人口问题?(四点以上) 8、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和最低的大洲?人口最稠密的大洲? 9、影响人口分布的最基本因素和最显著因素? 10、我国人口分布的总的特征:(四点以上) 11、我国人口最多的两个省份? 12、20世纪60、70年代我国人口迁移的方向? 13、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 14、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15、我国提高人口素质的主要途径?(3点) 1、生产力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和教育程度 2、工业化以前(原始低增长阶段)、工业化初期(高增长阶段)、工业化中后期(增长减缓 阶段)、后工业化时期(低速增长阶段) 3、第二阶段:出生率高;死亡率急剧下降;自然增长率上升;人口规模迅速扩大 第三阶段:出生率快速下降;死亡率缓慢下降;自然增长率下降;人口增长缓慢,规模扩大 4、表现:人口增长很快原因:政治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 结果:人口死亡率下降而自然增长率升高,人口规模迅速扩大 5、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适龄妇女生育率;老年人口比重。 6、表现:人口增长极其缓慢,甚至零增长、负增长,普遍面临人口严重老龄化 影响:劳动力短缺,社会赡养费用上升,财政压力增大,青壮年负担加重;社会需求不旺,影响经济增长 对策:鼓励生育、推迟退休和接纳外来移民等政策 7、①人口基数大,净增人口多 ②人口素质低,人才短缺问题突出 ③老龄化速度加快 ④农村人口多,流动人口多⑤男女性别比失衡 8、非洲、欧洲;亚洲 9、自然环境因素;生产力发展水平 10、东部多,西部少;平原盆地地区多,高原山地地区少;湿润地区多,干旱地区少;农业地区多,林牧业地区少;交通发达地区多,交通闭塞地区少。 11、河南、山东 12、移民边疆省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 13、自然资源与环境;科技发展水平;地区开放程度;人均消费水平 14、人口素质 15、增加教育投入,提高我国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发展卫生、体育事业,提高我国人口身体素质;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和法规法律教育,提高我国人口的思想道德素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