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卫星通信系统(全)

合集下载

便携式卫星通信站设计与实现

便携式卫星通信站设计与实现

便携式卫星通信站设计与实现作者:高伟陈志汪梦来源:《中国新通信》2013年第22期【摘要】本文论述了一种新型便携式卫星通信站,对便携站的主要功能、基本原理、实现方法做了详细的分析和介绍。

通过对卫星天线单元、终端单元和结构设计等方面的阐述可知,我司设计、生产的便携式卫星通信站具有安装简单,对星快速,性能稳定的优点,可以在较短时间内为用户提供一个高品质的卫星通信网络,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便携式卫星通信站卫星天线终端单元卫星通信网络一、引言随着应急通信指挥系统的应用领域逐渐扩大,便携式卫星通信站已成为应急通信的一种重要通信组成部分。

便携式卫星通信站通过与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组网形成卫星通信网络,可以实现话音、数据、音视频和广域网接入功能的多媒体通信业务,实现如电话、传真、电传、电报、图像、可视电话、话带数据、计算机数据、复用数据、电话会议等功能,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抢险救灾、新闻采访、科考探险、公安、军事等应急和特殊通信领域。

二、技术方案2.1 系统组成及功能便携式卫星通信站主要由便携式卫星天线单元(含天线、伺服、BUC、LNB)和终端单元(含卫星调制解调器、交换机、视频会议终端、VOIP、矩阵、显示器、3G图传、单兵图传接收机等)组成。

整套系统可由2人完成操作使用,总质量不大于60Kg。

便携式卫星通信站基于VSAT卫星通信网,通过便携天线,可与后方指挥中心建立基于IP的透明链路。

主要特点是简单、方便,易于运输,适应应急性指挥通信的要求,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迅速搭建一个卫星通信平台,并建立起与主站的通信连接。

便携式卫星通信站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该系统具备卫星通信、视频会议、VOIP语音通话等功能。

在执行任务时,通过单兵式微波图像传输系统将野外现场的声音、图像等相关资料实时传输到便携站,再通过VSAT卫星系统和专业视频会议系统将其传送到国家、省、市级指挥中心,为领导总揽全局,果断决策,正确指挥提供直接的现场信息。

便携式卫星站及地面站及方案

便携式卫星站及地面站及方案

便携式卫星站及地面站及方案便携式卫星站及地面站是一种能够实现移动通信的设备。

在现代社会中,通信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有些地区的通信设施可能无法覆盖到,尤其是一些偏远的地方。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便携式卫星站和地面站被开发出来。

便携式卫星站是一种可以随时随地携带的设备,它可以通过卫星与地球上的通信基站进行通信。

便携式卫星站通常包括一个天线、一个发射器和一个接收器。

用户只需要将天线对准天空,就可以发送和接收数据了。

由于其小巧轻便的特点,便携式卫星站非常适合用于户外活动、紧急救援、地质勘探等场合。

地面站是便携式卫星站的补充设备,它通常安装在固定的位置上,用于与卫星进行通信。

地面站包括一个或多个天线、发射机、接收机以及一套完整的通信设备。

地面站需要与卫星进行通信时,会通过调整天线的位置来确保与卫星的连接质量。

地面站可以用于提供卫星通信服务,也可以用于监测和控制卫星运行状态。

为了实现便携式卫星站和地面站的有效通信,需要制定一套完整的方案。

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卫星通信系统。

目前市场上有许多不同的卫星通信系统,每个系统都有其特点和限制。

选择合适的卫星通信系统需要考虑通信范围、带宽要求、成本等因素。

选择合适的天线也是十分重要的。

天线的性能直接影响到卫星与地面站之间的通信质量。

一般来说,天线的增益越高,通信距离就越远,但同时天线的体积和重量也会增加。

在部署便携式卫星站和地面站时,需要选择合适的位置和安装方式。

对于便携式卫星站,可以考虑使用三脚架或者吸盘等固定设备。

而地面站则需要选择一个高地势、视野开阔的地方,以确保与卫星的通信畅通无阻。

最后,为了确保便携式卫星站和地面站的安全可靠运行,还需要考虑供电和维护要求。

便携式卫星站通常使用电池供电,而地面站则需要接入电网。

同时,还需要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状况,确保其正常工作。

总的来说,便携式卫星站和地面站是一种能够实现移动通信的设备。

通过选择合适的卫星通信系统、天线和安装方式,并进行适当的供电和维护,可以确保便携式卫星站和地面站的正常运行。

便携式卫星通信地球站结构及其控制系统设计

便携式卫星通信地球站结构及其控制系统设计
突发 环境 下 的快 速 通 信 实 现要 求 ;③ 携 带 运输 不 方 便 ;
2 中箱 .
3罩 壳 .
4反 射 面 与馈 源 .
5 葙 盖 .
④ 操作 不 够方便 。近年 来 ,数 字信 号处 理 、可编 程逻 辑
电路 、微波 集成 电路 技 术和 超小 口径天 线 技术 的发展 使 便携式 卫星通 信设备 的研 发成 为可 能 【 I J 。
De eo me t& I n v t n o c ie y& ee t c lp o u t v lp n n o a o f ma h n r i lcr a rd c s i
机 电产 品开 崖 与 新
V 1 . o 3 o. 9 N . 1
Ma . 0 8 y. 0 2
中图分 类号 :H 一 9 T 3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 编 号 :10 — 6 3 (0 6 3 0 4 0 0 2 6 7 2 0 )0 — 0 — 3
0 引言
便携式卫 星地 球站通过 与地球 同步轨道通信 卫星 的链 路形成卫 星通信 网络 ,支持 话音 、数 据 、音视 频和广域 网
收 稿 日期 :2 0 — 4- 4 060- 1
作 者 简 介 :胡 正 飞 (99 , 男 , 江 苏 淮 安 人 ,讲 师 。 19 16 一) 97
年 毕 业 于 东 南 大 学机 械 工 程 系 ,获 硕 士 学 位 。 目前 主要 从 事
1 便 携式 卫星 通信 系统地 球 站机 械 结构 设 计
便 携 式 卫 星 通 信 地 球 站 设 备 组 成包 括 :天线 及 底 座 、馈线 、B 、L B、极化 电机 、俯仰 电机及 驱动 器 、 UC N

卫星产品介绍--2011.4

卫星产品介绍--2011.4
卫星通信产品介绍
上海杰盛无线通讯设备有限公司 杜烽
2011年4月
主要内容:
卫星通信系统的组成 超级基站自动寻星天线系统
便携式卫星通信系统
卫星通信系统的组成
1、卫星 空中中继站的作用,即把地球站发上来的电 磁波放大后再返送回另一地球站
2、地球站 卫星系统与地面公众网的接口,地面用户通 过地球站出入卫星系统形成链路
俯仰旋转 变压器接 口 旋转变压器解 码电路 CPU及总 线驱动电 路 极化旋转 变压器接 口 1khz信号 发生电路 键 盘 接 口 信 标 接 口 仿 真 器 接 口 液 晶 显 示 器 接 口 COM0 电机驱动电路(变频器控制 线驱动电路、极化电机驱动 电路) TTL转 RS232 COM1
便携式卫星通信系统组成
JS-K100便携站终端系统
RCST终端
BUC
er Feed
1m
LNB
IP加密设备
信标接收机 网络交换机 天线控制器 语音网关 音视频编解码器
极化调整系统 GPS定位系统 位置检测系统 伺服驱动系统 自动保护系统
天线手动控制系统
JS-K100便携站天线系统
电话机
笔记本
电视机
天线智能控制终端
方位旋转 变压器接 口 限位检 测电路 方位电机 变频器控 制接口
俯仰电机 变频器控 制接口
极化电 机电源
电源接 口
极化电 机控制
超级基站自动寻星天线系统
天线控制单元的信标接收机描述
信标接收机和卫星的下变频器结合,形成完整的跟踪接收机,用于卫星通信地球站的自动 跟踪系统。它的任务是捕获同步卫星发出的信标信号,并对其下变频,变换成中频信号,然后检测 出与信标信号强度成正比的直流电压,给出卫星信标信号(即目标)相对于天线在不同角位置时所 对应的信号强度电压,以直流电压形式送给天线伺服控制系统,完成天线对卫星的自动跟踪。 本接收机单元采用了先进的小步进锁相环技术与高稳定度参考源实现了频率的精确控制, 具体工作原理是利用小步进锁相环技术对接收机将要接收的卫星信号频率点进行精确的变频, 具体的扫描方式由软件进行。由于卫星的信标信号本身在自身的频漂和会受到大气干扰会产生 频率飘移,我们采用了中频接收带宽为±50k,兼顾了系统门限指标和抗漂移能力。

[doc]美军AN/PSC-5型便携式卫星通信终端简介

[doc]美军AN/PSC-5型便携式卫星通信终端简介

美军AN/PSC-5型便携式卫星通信终端简介‘外军电信动态》2003年第5期美AN/PSC一5型便携式2墨通伤绵俞张海翔在外国电视媒体报道的伊拉克战争画面上,我们可以看到美军地面部队使用的一种便携式卫星通信终端.该终端就是AN/PSC一5型便携式卫星通信设备,它是一种新型通信设备,美军于2000年9月才开始装备部队.单信道战术卫星(SCTACSA T)是美军战斗网无线电(CNR)通信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AN/PSC一5型便携式卫星通信终端则是美军单信道战术卫星系统的地面部分设备.该终端是一种新型通信设备,美军于2000年9月才开始装备部队.海湾战争后,美陆军特种部队,测量部队,核爆炸观察部队和远距离侦察部队都提出,需要一种可以在复杂战术环境下为战术分队提供小容量话音通信的卫星战术通信系统.当时,美陆军和其他军兵种的特种部队为满足眼前急需,分别各寻门路,先后自行发展了几种单信道战术卫星终端.主要有AN/Psc一3,AN/PSC一7,AN/PSC一10和AN/VSC一7型.其中AN/PSC-3和AN/VSc_7采用同一种类的收/发信机,专为车载系统使用,而AN/PSC一7和AN/PSC一10则是两种主要结合了商用技术的终端.这些终端在总体上各有利弊.为充分利用有限的战术卫星通信资源,满足营以下战术分队的实际需要,并实现新的战术卫星通信系统与传统通信系统(如单信道地面与机载无线电系统(SINCGARS)),最大限度地互通.美参联会发布了第37号政策备忘录,指定由美陆军牵头负责AN/PSC一5(见图1)型单信道便携式卫星通信终端的研发.随后,美军与美国雷声公司签订了首批2部车载式和227部背负式的AN/PSC一5型的设备合同,并要求该公司在2000年9月交货.美军的订货要求图1AN/PSC-5型终端及卫墨通信天线提出,AN/PSC一5型设备要能根据战术需要按固定,车载或人员背负灵活配置,能满足美军各军兵种的不同需求.美军打算用AN/PSC一5型设备最终替换掉其他便携式战术卫星通信终端.目前,美各军兵种部队配备的AN/PSC一5型终端大约有5000部.AN/PSc-5型终端的主要特点1.选用了美军现有的多种空间装上加密设备后的AN/PSC一5型终端总重量不到12磅.在战场使用中,美军各部队一致反映该系统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美军空降部队的伞降兵在着陆5分钟后便可利用该终端实现与本土指挥所的联系.2.该终端具有多种通信速率,与其他设备有较好的兼容性.AN/PSC一5型终端可按视距通信,卫星通信和按需分配多路存取(DAMA)~种方案选择通信速率.视距通信的速率为16kb/s;卫星通信的速率为1200b/s,2400b/s,9600b/s和16kb/s;按需分配多路存取的速率为:75b/s,300b/s,600b/s,1200b/s,2400b/s,4800b/s,9600b/s和16kb/s.AN/PSC一5型终端可使用的话音和数据加密设备包括KY一57/58,KG一84,KW一5(可以与KY99和KY99A兼容),其接口与KL一43C/F,AN/PSc一2A,数字文电设备组(DMDG)和SINCGARS所使用的接口及电缆设备通用.由于AN/PSC一5型终端可以用视距内方式和”简单转发方式”与SINcGARS实现互通,所以,投入使用后为美陆军,海军陆战队等地面部队已大量装备的SINcGARS提供了极其宝贵的视距通信.计划改进的主要内容AN/PSC一5型终端经美军各军兵种试用,一致反映设备的可靠性高.但战术分队在指出该终端能支持视距通信,架设,撤收都比较方便且易于操作使用的同时也提出了几项改进意见.主要包括:全球定位系统(GPS)应该嵌入该终端内,系统应改进话音识别并应具有寻呼和密钥空中重新分发功能,要能动中通并且可以用按需分配多路存取的方式寻由.本栏责任编辑:刘俊平战术卫星通信是未来美国地面部队作战的关键尽管在伊拉克战争中,地面网络发挥了作用,但是美陆军和海军陆战队都认为他们的视距通信不适于快速部署和分散作战.当部队在作战地域快速展开并超出其无线电覆盖范围时,通信罔络便会不畅,即使是像第4步兵师这样的数字化释取也会出现这样的问题.第4步兵师使用最先进的视臣电台,增强型定位报告系统(E—PLRS)以及其他基于EPLRS战术互联网主干的数字化系统.在伊拉克战争之前,第4步兵师也进行了多年的试验.当部队成群作战时,EPLRS电台工作良好,但当该师在伊拉克大部分地区展开时,便出现了问题.美国陆军通过为21世纪部队旅及旅以下战斗指挥(FBCB2)系统建立一个卫星接口解决了这个问题,初期是为了使用EPLRS并生成敌我双方作战平台的战场图像.当使用EPLRS系统时,该系统便被用于附近作战的低级战术部队间的通信.在伊拉克, FBCB2系统一直配备到连级作为蓝军跟踪系统使一44一用.卫星通信的作用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证明.陆军目前面临的问题是该如何使用基于EPLRS的FBCB2.陆军不会放弃这种能力,因为该系统有其优点,其系统更新和数据交换速率几乎是瞬时的,但相比之下,通过卫星更新敌我军队图标的时间是5-7 分钟,并且发送报文只需要几秒钟.此外,每辆车上都配备视距电台,但一个连队只有几台蓝军跟踪系统,因而所有部队无法共享态势感知.陆军下一步开发一种可在视距电台与卫星间快速交换的混合能力.陆军还期望软件系统与其他能力能够交互.陆军正计划将卫星能力综合进下一代软件电台.战术卫星将是通往未来的必由之路.译自(Jane’sDEFENCE~gEKL Y)(2003年8月号)(贺玉寅李申)。

便携式全自动卫星通信天线系统

便携式全自动卫星通信天线系统

便携式全自动卫星通信天线系统一.产品概述全自动卫星通信系统主要针对政府应急通信部门、人防、新闻媒体、移动通信运营商、公安、消防、边防、武警、部队、企事业等用户而设计的新一代卫星通信设备。

系统配备等效口径为1米的高性能偏馈型碳纤维抛物面天线及馈源系统,并采用短焦距设计,具有更强的便携性和易操作性。

高精度的卫星天线系统具有全自动的一键对星功能工作模式,设备从展开、跟踪、对星、调整、收藏均可全自动完成,安装简单,无须较准,快速对星,并具有全自动和手动两种工作模式。

断电时,配备有手摇柄可手动操作。

系统借助于高性能的信标接收机、高精度LNB、高可靠性传动系统和可靠稳定的天线控制系统及跟踪控制软件,使得其具有优秀的跟踪精度和100%的寻星准确率。

二.系统设计特点1.高度集成:天线反射系统采用短焦距距一体化的结构设计理念,充分实现了设备的一体化、小型化、智能化、简单化的特点,并在一个箱体中高度集成了天伺馈跟及射频信道的所有设备;2.通用性设计理念:整机结构通用设计,可安装市场主流的BUC和LNB,BUC功率目前BUC可配置到40W,同时BUC的用电可由天线内部综合供给电源提供;3.低仰角工作能力:天线设计工作仰角为+5~+90°,配合优异的旁瓣性能,可满足低仰角状态下的使用要求;4.高效率的通信系统:高性能天馈系统配备高效率BUC,使得系统具有更为强大的EIRP能力。

配置6.5W BUC时系统的上行EIRP达到48.7dBw,可满足多种需求下的使用要求;5.极低的上行插入损耗:采用专用旋转关节和异型波导连接BUC,配合专用的赋形喇叭,使得系统具备极低的插入损耗和良好的驻波特性,极大的增加了上行功率的可用度;6.卓越的信标接收机:专用双锁相环设计的信标接收机,配合防错锁软件功能,使得天线系统具有100%的对星准确率,同时具有低功耗以及信标、大载波两种工作模式;7.高效的电源供给系统:定制开发的综合供给电源,能够为集成到天线上的所有设备供电,包括BUC(满足40WBUC的供电需求)和LNB,并对外提供220VAC和18~60VDC两种接口供用户选择。

TS-ADK1200型1.2米双反便携式卫星天线系统产品介绍

TS-ADK1200型1.2米双反便携式卫星天线系统产品介绍

TS-ADK1200便携式全自动卫星通信系统北京华胜天成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2009年一.产品概述TS-ADK1200便携式全自动卫星通信系统主要针对通信系统运营商、新闻媒体等特殊行业用户而设计的新一代卫星通信设备,适用于大容量通信的应用场合。

系统配备等效口径为1.2米的高性能修正型偏置格里高利双反射面天线系统,系统具有全自动的一键对星功能工作模式,设备从展开、跟踪、对星、调整、收藏均可全自动完成,安装简单,无须较准,快速建立卫星信道,并具有全自动和手动两种工作模式。

断电时,配备有手摇柄可手动操作。

全系统大量采用碳纤维材料,确保了其在大口径条件下的便携性。

系统借助于高性能的信标接收机、高精度LNB、高可靠性传动系统和可靠稳定的天线控制系统,使得其具有优秀的跟踪精度和100%的寻星准确率。

展开图如下所示:图2.TS-ADK1200卫星天线展开图图3.TS-ADK1200卫星天线收藏二.系统设计特点1.高度集成:天线反射系统采用双反射面短焦距一体化的结构设计理念,充分实现了设备的一体化、小型化、智能化、简单化的特点,并在一个箱体中高度集成了天伺馈跟及射频信道的所有设备;2.通用性设计理念:整机结构通用设计,可安装市场主流的BUC和LNB,BUC功率目前BUC可配置到40W,同时BUC的用电可由天线内部综合供给电源提供;3.低仰角工作能力:天线设计工作仰角为+5~+90°,配合优异的旁瓣性能,可满足低仰角状态下的使用要求;4.高效率的通信系统:高性能天馈系统配备高效率BUC,使得系统具有更为强大的EIRP能力。

配置40W BUC时系统的上行EIRP达到58.5dBw,可满足高端用户对大容量通信系统的使用要求;5.极低的上行插入损耗:采用专用旋转关节和异型波导连接BUC,配合专用的赋形喇叭,使得系统具备极低的插入损耗和良好的驻波特性,极大的增加了上行功率的可用度;6.卓越的信标接收机:专用双锁相环设计的信标接收机,配合防错锁软件功能,使得天线系统具有100%的对星准确率,同时具有低功耗以及信标、大载波两种工作模式;7.高效的电源供给系统:定制开发的综合供给电源,能够为集成到天线上的所有设备供电,包括BUC(满足40WBUC的供电需求)和LNB,并对外提供220VAC和18~60VDC 两种接口供用户选择。

成都科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卫星通信产品资料

成都科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卫星通信产品资料

成都科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卫星通信产品资料一、一键便携自动对星天线RAD-1200KAF是高性能、低成本全自动便携式卫星通信天线,具有运输安装方便,操作寻星快捷的特点。

天线由6瓣拼装的反射面和三脚座架组成,反射面有碳纤维和铝合金两种;天线的伺服驱动和控制装置都集成在三脚座架上。

天线面具有很好的重复拼装性能。

整个天线由便携式箱子装运,也可由帆布包装袋袋装背负。

具有良好的交叉极化和旁瓣特性,满足国际卫星组织的技术规范要求,广泛应用于各行业的应急通信。

二、便携式一键自动对星天线TS-ABK1000(TS-ABK0820)背负式全自动卫星通信系统主要针对高度便携性、中等传输速率、突发现场车辆无法进入、长距离背负行进等情况而设计的新一代卫星通信设备。

系统配备等效口径为1m(或0.82m)米的高性能单偏置型碳纤维抛物面天线及馈源系统,并采用小尺寸设计,具有极强的便携性和机动性,非常适合森林放火、野外科考、战地新闻采访、山区救援等用户使用。

系统同样配备高性能信标接收机、高精度LNB、可靠的传动和控制系统,使得其具有优秀的跟踪精度和100%的寻星准确率。

本卫星通信天线系统采用全自动工作模式,设备从展开、跟踪、对星、调整、收藏均自动完成,设备安装操作简单,无须较准,快速对星,同时具备手动工作模式,以备应急使用。

技术参数:一般性指标开通时间≤5分钟(从开箱到建立卫星链路)收藏时间≤3分钟方位转动范围+90°~+270°俯仰转动范围+0°~+90°极化调整范围±100°天线形式前馈单偏置型抛物面天线极化方式双线极化最大外形尺寸反射面:1000×942 mm(可选900×800mm)主机:540×400×210mm电源220V AC (50~60Hz)功耗≤50W(峰值功耗,不含BUC)控制方式一键通、有线PC对外接口供电:3芯航插;控制:7芯航插;发射接收:N型阴头天线总重量14kg(全套装备,不含BUC)反射体材料碳纤维反射体分块反射体分六块,边缘五块可拆卸,中间一块固定天线电性能指标名称接收发射工作频率(GHz)12.25~12.7514.00~14.50天线增益(dBi)≥39.9+20log(f/12.5)dBi≥41.1+20log(f/14.25)dBi 第一旁瓣电平≤-20dB≤-20dB旁瓣包络32-25logθdBi32-25logθdBi交叉极化隔离度(在轴)≥33dBVSWR 1.25:1 1.20:1BUC主要技术指标输出频率范围14.00-14.50 GHz或13.75-14.50 GHz本振频率13.05 GHz或12.8 GHz输入频率范围950-1700 MHz输出功率(P1dB)16W (+42 dBm)供电+18~+75 VDC通过同轴电缆供电,最大功耗110 W 三阶交调抑制度-28 dBc相位噪声-65 dBc/Hz max. @ 100 Hz、-75 dBc/Hz max. @ 1 KHz -85 dBc/Hz max. @ 10 KHz、-95 dBc/Hz max. @ 100 KHz温度范围工作温度:-40℃-+55℃、储藏温度:-40℃-+75℃外形尺寸120(L)×120 (W)×90 (H) mm三、自动寻星天线Ku频段便携式卫星通信系统系统概述Ku频段便携式卫星通信系统具备国内先进水平的便携式系统,是目前卫星移动通信系统领域内最为小型化和便捷的能够实现自动跟踪的卫星通信系统,主要对突发性事件完成大容量话音、数据通信和图像传输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便携式卫星通信系统目录1需求分析 (2)1.1技术需求 (2)1.2设计思路 (2)1.3设计依据 (3)2系统总体技术方案 (4)2.1网络拓扑 (4)2.2系统组成 (4)2.3系统功能描述 (5)2.4系统设计方案 (6)2.5设备配置表 (18)2.6空间卫星资源 (19)1需求分析根据应急通信及现场新闻采访的需求,建设1套卫星机动通信系统以满足应急通信及现场新闻采访的需求,包括1套通信固定站和1套卫星通信便携站及现场图像采集传输系统,固定站和卫星通信便携站之间的通信采用现有卫星通信ku资源实现。

卫星通信便携站将通过现场图像采集传输系统采集到的话音、数据及视频传送到卫星通信便携站,再经卫星通信便携站通过卫星传输到固定站和指挥中心的大屏幕上。

根据通信系统实际情况,卫星通信系统建设规模如下:(1)指挥中心建固定卫星通信地球站;(2)建设1套机动通信机动平台。

本建议书对用户需求分析要点如下:1.1技术需求根据通信系统需求,工程系统配置包括固定和机动两大系统:1、位于指挥中心的固定站通信系统:包括●天线系统:Ku频段天线系统一套;●主站室外单元设备:包括低噪声放大器系统一套,SSPA系统(内置BUC)一套,安装在天线基座架上;●室内单元设备:包括调制解调器系统一套;视频编码器和解码器一套;语音网关一套;网管、监控设备一套;2、应急通信机动平台:包括●卫星通信便携站一套;自动卫星便携天伺馈系统、一体化卫星信道设备、BUC●单兵图传设备一套;1.2设计思路我们的设计原则是建立在满足用户当前需求和今后的扩展要求之上,采用以下设计思路:●系统设计采用成熟技术,尽量减少技术风险,采用模块化、通用化设计原则。

设备故障部件或单元的替换、检查和修理应该很容易进行。

硬件和软件预留扩容能力,可方便的实现系统扩容。

●设备布局充分考虑电磁干扰、散热及便于维护。

●天线分系统技术指标满足IESS-207所规定的E标准地球站的性能要求,安装设备满足IESS-308/310中有关的性能要求。

●地球站系统所选用的设备均为技术先进、质量可靠的在用设备。

设计寿命应大于15年。

在设计寿命内,地球站系统总的可用度应优于99.9%,满足每天24小时有人/无人值守下连续运行的要求。

1.3设计依据(1)遵循IESS-207 E-3标准地球站的性能要求和IESS-308和IESS-310最新版本中规定的中速、高速数据速率的电视业务、话音业务、数据业务设备技术参数要求。

(2)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相关标准:●YD 5050-2005 《国内卫星通信地球站工程设计规范》●YD/T 5017-2005《国内卫星通信地球站设备安装工程验收规范》●YD 5059-2005《电信设备安装抗震设计规范》●YD 5098-2005《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2系统总体技术方案2.1网络拓扑固定站指挥中心卫星便携站单兵图传图3-1系统网络拓扑图2.2系统组成通信系统由固定站和通信机动平台两部分组成,见图3-2。

图3-2通信系统配置图本系统固定站由一套天线、ODU 、LNB 、卫星调制解调器、网络交换机、视频编码器、视频解码器、语音网关、视频监视器组成。

卫星通信机动平台由0.9米Ku 波段自动便携式天伺馈系统、BUC 、卫星一体化信道、音视频切换矩阵、地面图像传输系统、视频监视器组成。

2.3 系统功能描述卫星通信系统通过卫星的Ku 频段转发器传输图像、话音业务。

远端视频采集的图像通过地面无线图像传输系统或现场摄像系统将音视频信号送至卫星通信一体化信道设备,音、视频信号经过编码器、调制器调制成L 频段RF 信号送至BUC 再经变频为KU 频段信号放大后通过便携天线发射到卫星。

指挥中心天线接收到卫星发来的微弱信号经LNB 系统放大后变换为L 波段的中频信号送到调制解调器,解调后的信号送至终端,将视频信号在本地进行显示,指导现场的各种突发事件。

2.4系统设计方案2.4.1固定站分系统设计方案2.4.1.1天线分系统固定站天线及控制分系统由天线部分、二端口馈源网络、机械传动部分组成。

天线负责对高功放分系统ODU输出的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并精确对星,将信号送往卫星。

天线对星采用自动方式以满足主站对不同经度卫星的传输要求。

该天线主反射面是赋形抛物面,由十二块硬铝合金面板组成,每块面板均采用高精度拉伸成型蒙皮与高刚度骨架铆接而成,这种复合结构的面板保证了天线重装精度,减少了安装工作量,使天线有很强的抗风能力和足够的强度。

天线副反射面及馈源喇叭均由数控车床加工成型,表面处理采用导电阳极化、喷涂氯磺化聚乙烯硅环氧磁漆的处理工艺;收发双工器采用铜制镀银,外表面喷涂氯磺化聚乙烯硅环氧磁漆的处理工艺。

天线中心体、座架、辐射梁等全部钢结构部件采用热浸锌的表面处理工艺,全部连接用标准件采用不锈钢件,增强了它的防腐蚀能力,使天线的使用寿命大于15年。

卫星通信天线是高性能的环焦型天线。

由于采用了计算机优化设计和先进的制造工艺,因而该天线具有高增益、低旁瓣、高极化鉴别率、小电压驻波比等良好特性。

图3-3 Ku天线外型结构图表3-1天线分系统技术指标(3.7米)2.4.1.2射频链路分系统射频链路分系统由高功率放大器和低噪声放大器两部分组成。

高功率放大器分系统对视频调制分系统送来的L波段信号进行上变频,将信号频率变换为适合卫星传输的Ku波段射频信号,然后对此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并送往天线相应的极化端口。

卫星接收到下行信号经LNB进行变频放大,送至 L波段放大器将LNB送来的L波段信号再次进行放大,同时提供增益调节功能,用户可以通过RS232或RS485接口对下行支路进行增益调节,已满足设备接口电平的要求。

2.4.1.3调制解调分系统调制解调器分系统由调制解调器组成,是基于IP的标准DVB-S/DVB-S2卫星调制解调器。

对收到的IP数据进行适配、信道编码、前向纠错、基带成形和滤波,形成标准的DVB-S/DVB-S2基带信号,并将基带信号调制到L波段信号。

并将低噪声放大器送来的信号进行解调,输出IP信号。

2.4.2通信机动平台分系统技术方案2.4.2.1便携天线分系统便携站天线及控制分系统由天线部分、馈源网络、信标接收机、GPS、跟踪控制部分组成。

天线负责对高功放分系统BUC输出的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并精确对星,将信号送往卫星,天线控制系统及信标接收机完成对天线方位和俯仰的控制,确保天线对准卫星。

天线对星采用一键对星方式,以满足系统快速建立卫星通道的传输要求。

可工作于Ku 频段或Ka频段。

该天线为整体箱式结构,天线面、天线座、伺服驱动单元以及低噪声放大器、BUC、一体化信道等设备单元均置于箱体内,天线可方便地装载于各类车中。

天线采用了蜂窝夹层碳纤维材料反射面,反射面成形精度高,反射面精度不受环境温度变化的影响。

天线结构紧凑、造型美观、重量轻、体积小、操作快捷方便。

天线设计思想先进,功能齐全。

便携天线广泛应用于公安、消防、新闻采集、石油地质勘探、科学考察等需要进行移动的卫星通信的领域。

功能特点●天线采用整体箱式结构,且外形美观;●采用赋形双偏置抛物面天线,消除了单偏置抛物面天线圆极化工作时的波束倾斜;●采用了蜂窝夹层碳纤维材料反射面,反射面成形精度高,反射面精度不受环境温度变化的影响;●采用了蜂窝夹层碳纤维材料反射面,反射面重量轻,伺服驱动功率小;●方位、俯仰采用了特殊的消隙技术,天线的指向精度高;●具有自动快速收藏和展开、快速捕星和步进跟踪等功能,捕星时间小于3分钟。

技术性能指标跟踪性能信标步进跟踪,位置予置、可人工或自动对星跟踪精度≤1/8波束宽度电源适应性要求DC 24(1±15%) V重量≤30kg工作风速在5级风条件下工作保指标工作温度-40℃~+55℃(室外)2.4.2.2卫星一体化信道系统卫星信道编码调制一体机是新一代编码调制一体设备,采用最先进的H.264视频编码、MPEG-4 AAC音频编码和DVB-S2信道标准,能够提供高质量的视音频编码和可靠的卫星信道传输,同时具有操作简便、易于携带的特点,尤其适用于背负、车载、箱载数字卫星应急及新闻采集系统(DSNG)应用。

➢编码调制单元产品功能特性●H.264 Baseline、Main、High、Extend多个Profile编码●MPEG-4 AAC-LC、HE-AAC、HE-AAC v2音频编码●MPEG-2 TS码流封装●IP、ASI、RF输出●支持DVB-S2信道标准,兼容DVB-S标准●波特率范围:0.05 ~5MBaud●支持QPSK、8PSK、16APSK、32APSK调制方式●液晶/按键、web server、SNMP等多种控制方式产品参数视频编码参数●支持H.264 Baseline、Main、High、Extend多个Profile编码●PAL/NTSC自适应●支持QVGA/CIF/Half-D1/D1多种分辨率●支持CBR/VBR音频编码参数●支持MPEG-4 AAC-LC,HE-AAC,HE-AAC v2多种格式编码●支持16kHz,32kHz,44.1kHz,48kHz等多种采样率●支持16kbps ~ 384kbps多档音频码率调制参数●L波段射频输出(50ohm)●支持QPSK、8PSK、16APSK调制方式●波特率范围:0.05 ~ 5MBaud●输出频率范围:950MHz ~ 1750MHz信号输入●1路模拟复合视频(CVBS),BNC阴性插座,1Vp-p,75Ω●1路模拟立体声,BNC阴性插座(非平衡)码流输出●MPEG-2 TS封装●TS over UDP,单播、组播●TS over ASI输出(可选)●10/100 Base-T以太网,RJ45接口●ASI接口(可选),BNC阴性插座,800mV,75Ω●L波段射频输出(50ohm)环境参数●工作温度:5°C~40°C●贮藏温度:-10°C~70°C●最大湿度:80%物理参数●尺寸: 300×213×44●重量:2.5Kg电气参数●电源:100VAC-240VAC●功耗:≤25W●机箱接地:良好2.4.2.3射频分系统射频分主要包括一台BUC(Block-UP Converter)设备。

主要实现输入L 波段信号的变频放大功能,并将放大的信号送至天线。

特性:●L波段输入、标准Ku波段输出;●输出功率1-40瓦(根据卫星链路计算选用);●高效率、低损耗;●10MHz参考源;●轻便、小巧的综合性BUC,具有优越的室外工作性能;●相位噪声指标优于IESS 308/309标准3dB;2.4.2.4单兵图传分系统单兵图传分系统,由单兵背负型数字图像无限移动传输发射系统和接收系统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