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导游词范文介绍

合集下载

介绍西藏景点导游词5篇大全

介绍西藏景点导游词5篇大全

介绍西藏景点导游词5篇大全西藏自治区位于青藏高原的西部和南部,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区占全区总面积的85.1%,素有“世界屋脊”和“地球第三极”之称,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地方,是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首府设在拉萨。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西藏导游词,欢迎阅读借鉴。

介绍西藏景点导游词1各位旅客大家好!我是谢铭璐,大家可以叫我谢导。

希望我的服务能给你们带来方便及快乐。

我也希望能跟你们一起度过这美好的一天。

看!现在我们在布达拉山脚下,布达拉宫就是建在这座山上的,所以这座宫殿叫布达宫。

布达拉宫已经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了。

大家只要爬上这座山就能领略到布达拉宫的风貌了。

各位,现在我们来到了布达拉宫前方,耸立在我们的眼前的宏伟的建筑就是布达拉宫了,请允许我为大家详细的介绍。

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的布达拉宫,我国著名的古建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始建于唐代初年松赞干布时。

布达拉宫海拔3700多米,占地总面积36万余平方米,东西长360米,南北宽270米,主楼13层,高117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集宫殿、城堡和寺院于一体的宏伟建筑布达拉宫依山而筑,气势磅礴,其建筑艺术体现了藏族传统的石木结构碉楼形式和汉族传统的梁架、金顶、藻井的特点。

在空间组合上,院落重叠,回廊曲槛,因地制宜,主次分明,既突出了主体建筑,又协调了附属的各组建筑,上下错落,前后参差,形成较多空间层次,富有节奏美感,又在视觉上加强了高耸向上的感觉,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

我的介绍到此结束,请各位细细游赏。

介绍西藏景点导游词2所谓风情,就是风土人情。

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的风土人情,但每个地方的风土人情都不相同。

我来到了拉萨老城。

从贡嘎机场出来,我觉得呼吸困难,这也许就是人们常说的高原反应吧。

刚到拉萨城,我觉得一切事物都是那么新鲜。

甚至有点像置身于异国他乡的感觉。

藏民住的房子非常有特色。

房子的颜色一般最常见的最红、白、黑这三种。

从远处看,房子是一个梯型。

西藏旅游景点导游词(2篇)

西藏旅游景点导游词(2篇)

西藏旅游景点导游词欢迎大家来到这!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____,大家可以叫我小____。

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

拉萨是中国西藏自治区的首府,已有____多年的历史,也是全区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

拉萨市、郊面积近____万平方公里,____万人口。

其中市区面积____平方公里,城市人口____万多,有藏、汉、回等民族,藏族人口占____%。

公元____世纪中叶,吐蕃部族首领松赞干布在此创基立业。

公元____年,松赞干布完成统一大业后,迎娶唐朝文成公主,公主进藏后建议用白山羊背土填湖建庙。

于是,人们把最初的寺庙,即现在的大昭寺,命名为“惹萨”,藏语的意思是“山羊背上”。

最后,“惹萨”被译成了“逻些”,逐步又变成为“拉萨”了。

而上千年来,这里曾几度成为西藏政教活动中心,于是,拉萨成为名副其实的“神圣之地”。

拉萨城风景优美,被称为“蓝色欢乐之波”的吉曲河(拉萨河),从白雪皑皑的念青唐古拉山的冰峰雪谷中奔涌而下,喷珠吐玉,雪浪飞翻,穿过无数森林峡谷,田园牧野,全长____公里,在曲水地方象鼻湾汇入雅鲁藏布江,形成了蓝白二水相互交融的雪域奇观。

拉萨古城就伫立在这条蔚蓝色的吉祥河畔。

城中布达拉宫高耸云天,街道纵横,高楼群集,车水马龙,色彩缤纷。

古老与现代,传统与创新,宗教与世俗,转经筒与电脑,昨天、今天和明天,都在这里碰撞、凝聚和交融。

拉萨位于西藏高原的中部,海拔____米,座标东经91°06,北纬29°36。

在群山环绕的小盆地的盆底,地势平坦,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平均气温摄氏8度(华氏43°)左右。

全年日照时间约____小时,比邻省四川省省会成都市多____小时,比中国最大的东部城市上海市多____小时,在全国各城市中名列前茅,故有"日光城"的美誉。

拉萨年降雨量约____毫升,集中在7、8、9三个月,夏秋雨季是拉萨最美好舒适的季节,雨水多在夜间降落,形成了"拉萨夜雨"的独特气象。

西藏拉萨导游解说词范文3篇

西藏拉萨导游解说词范文3篇

西藏拉萨导游解说词范文3篇拉萨是西藏的交通运输枢纽,以拉萨为中心的公路交通运输网已经形成,还有拉萨至成都、西宁、北京的航空线与内地相连。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带来的西藏拉萨导游解说词范文,希望可以让大家喜欢。

篇一:西藏拉萨导游解说词范文欢迎大家来到这里,下面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拉萨”意为神仙居住的地方,蔚蓝的天空飘着朵朵白云,如同画家们用笔调在那里轻轻划过一样美丽。

雄伟壮丽的布达拉宫在拉萨城中央的普陀山上坐落着。

这雄伟壮观的建筑如同从天而降的宫殿飘落在红山顶上,又给我们立即展翅飞翔,冲天而上的快感。

而坐落在四周山上的哲蚌寺、色拉寺、甘丹寺、扎吉寺似乎经不住从布达拉宫璀璨的金顶上发出的光芒一样渺小了好多。

唯有矗立在“古城区”的大昭寺遥遥相望,好像给它暗示着什么。

在城东轻轻流着的拉萨河,伴着“走出雪山“的歌谣,带着西藏人民最诚挚的祝福,去迎接五湖四海的游客。

而城西的“天上铁路”伴着走进西藏的歌谣,天涯海角的游客迎到西藏,迎到神秘的拉萨。

当我们步入八角街的时候,你会被这里的一切所陶醉。

别说这里的人有多么善良好客,别说这里的文化有多么神奇奥秘,单从整条街的轮廓图,你会感到无比的神奇。

当你从这陶醉的视野里醒来的时候,才会感到你已经步入举世瞩目的八角街。

八角街是围着大昭寺的一条宗教、政治、经济一体化的街道,是西藏自治区首府的明珠。

在这条街上让你感到神奇的不光是民族文化、民族建筑、民族服饰,还有手持佛珠、经桶的转经人。

虽然我不知到佛在何方,或许你也讥笑一翻,但是我们绝不能忽视那种执著追求的精神。

一个刚从纽约或东京回来的游客,当这种或许愚昧或许神秘的现象出现在你眼帘的时候,似乎感到自己步入另一个世界,而八角街的所有一切无不给游客另外的感觉。

看那红山顶上,雄伟壮丽的宫殿,闪光灿烂的金顶,光芒四射的酥油灯,还有游客们永不停息的脚步声,在这蓝天白云覆盖下的古城拉萨,伴着清凉的春风载入历史的宝典,伴着明媚的阳光向着未来前进。

分享西藏的导游词(四篇)

分享西藏的导游词(四篇)

分享西藏的导游词藏语称“喜噶次”, 意为“如意庄园”, 位于拉萨以西____多公里的年楚河和雅鲁藏布江汇合处, 海拔____米, 面积____平方公里, 总人口____万, 是西藏第二大城市和宗教中心。

至今已有____多年的历史。

以藏族为主, 有汉、回、蒙古、满等____个民族。

____年经____批准撤县建市。

历史上称日喀则地区为后藏, 而日喀则为后藏的首府, 是日喀则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和交通的中心, 也是历代班禅的驻锡地。

日喀则是西藏境内色彩最丰富的地区。

既有辽阔的草原牧场, 也有肥沃的河谷良田, 还有茂盛的亚热带丛林和高海拔的冰雪世界。

日喀则一带气候温和、日照充足、农业发达, 以粮食、油料、畜牧、蔬菜为主, 是“西藏的粮仓”之一。

日喀则的工业有地毯、服装、皮革、铁器、木器、金银加工业、民族工艺品等6大行业。

土特产有藏毯、卡垫、银碗、银包木碗等。

日喀则以扎什伦布寺、夏鲁寺等著名寺院名世。

今天日喀则城市建设日新月异, 公路交通四通八达。

旅游者从日喀则西行可至阿里, 南去可到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和尼泊尔, 北往直达那曲, 东至拉萨、山南。

古老的日喀则历史悠久、文化发达。

著名的江孜白居寺、萨迦寺、平措林寺、觉囊寺和帕拉庄园, 以及面积达____万多平方公里的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均分散在它的周围。

一年一度的扎什伦布寺展佛节、跳神节, 夏鲁寺的西姆钦波节和藏戏演出, 均以其独特的风格享誉于世。

日喀则以其古老的文化、雄伟的寺庙建筑、壮丽的自然景观、优越的地理位置, 成为西藏最有吸引力的旅游胜地之一。

分享西藏的导游词(二)喜马拉雅山脉和念青唐古拉山脉似两条巨龙横空出世, 由西向东平行伸展, 在东部与横断山脉对接, 形成群山环绕之势, 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东南部的林芝地区就静卧在这三大山脉的怀抱之中。

有人称它是西藏的瑞士, 也被称为西藏的江南。

山青水秀的林芝藏语意为“太阳宝座”, 它的东面及东北部与云南省、昌都地区相连, 北面是那曲, 西部和西南部分别与拉萨市、山南地区相邻, 南部又与印度、缅甸两国接壤, 边境线长达____公里。

美丽西藏导游词

美丽西藏导游词

美丽西藏导游词【开场语】各位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您的导游小助手,非常荣幸能够带领大家深入探索神秘而美丽的西藏,感受这片神奇土地的独特魅力。

在接下来的旅程中,我将会向大家介绍西藏的自然景观、文化遗产以及藏族的独特风情,请大家随我一起展开这次奇妙的探索之旅。

【西藏简介】西藏,位于中国的西南边境,被誉为“世界屋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地方。

西藏的地理环境独特,有无数的高山、广袤的草原和湖泊,是自然奇观的集中地。

而且,西藏也是藏传佛教的发源地,有着丰富的宗教文化遗产,是世界上重要的文化旅游胜地。

【自然景观】西藏的自然景观以雄伟壮丽著称,首先就是著名的珠穆朗玛峰,它是世界的屋顶,也是很多登山者心中的圣地。

登上珠峰,可以俯瞰周围的雪山和冰川,令人叹为观止。

此外,也可以乘坐香格里拉小火车,欣赏到藏北高原上壮丽的自然景色,比如青藏高原上广阔的草原、清澈的湖泊和原始森林,让人流连忘返。

还有,不得不提的是美丽的纳木错。

它是中国第三大淡水湖,同时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湖泊,湖水湛蓝如宝石,周围群山环绕,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在湖边,您还可以观赏到藏族牧民的生活和传统的赛马、射箭等活动,亲身感受他们淳朴的民风。

【文化遗产】西藏是藏传佛教的中心地区,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佛教圣地之一。

在拉萨的布达拉宫,您可以感受到深厚的宗教文化氛围。

布达拉宫是一座壮丽的建筑群,曾经是达赖喇嘛的冬宫,现在是一处博物馆,展示着丰富的藏传佛教文化和历史。

此外,西藏还有著名的色拉寺、大昭寺、哲蚌寺等佛教寺院,这些寺院不仅具有宏伟的建筑风格,还是藏传佛教举行大规模仪式的场所。

在这里,您可以观赏到僧侣们进行经文诵读、辩论和佛事等活动,感受到佛教文化的庄严和神秘。

【藏族风情】西藏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其中最主要的民族是藏族。

藏族是一个非常独特的民族,他们有自己的语言、服装、音乐、舞蹈等多种文化表现形式。

比如,藏族的服装以色彩鲜艳、富有民族特色的藏袍和围裙为主,搭配上独特的头饰和饰品,给人一种古朴而又充满魅力的感觉。

最新西藏导游词

最新西藏导游词

最新西藏导游词最新西藏导游词作为一位尽职的导游,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导游词,导游词是导游员进行实地口语导游的基础和前提。

那么导游词应该怎么写才更有条理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最新西藏导游词,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西藏导游词1各位游客: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参观的小昭寺,它位于八角街北约500米处。

大家看这就是小昭寺,它创建于公元7世纪中叶,意为放宝贝的地方。

晟初是为供置文成公主人藏时带的一尊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赤金像,后来这尊佛像和大昭寺的佛像对调了。

大家一定还记得我们在参观大昭寺的时候曾听过这个故事。

据传,小昭寺早年为仿唐建筑,楼高阁峻,金碧辉煌,颇为壮观,曾吸引了不少国内外僧人来寺习修佛法,可惜几度大火,原貌荡然无存。

后来小昭寺屡获修复,却已改仿唐模式为藏式结构。

小昭寺占地4000平方米,主要由门楼、庭院、转经回廊、大经堂和佛殿组成。

现在我们进人寺内,只见门楼有10根大柱子为十六方棱形.有三条铜箍,铜箍上雕有花瓣;柱子上部雕有繁复的花草纹,柱头上浮雕有宝珠、回字纹、花瓣及六字真言,前四排大柱,柱拱上有浮雕海水云龙纹。

明廊后部墙壁绘有四大金刚和六道轮回图。

六道轮回图描述的是:佛教宿命论的核心就是生死轮回,只要成不了佛,就永远在地狱、饿鬼、阿修罗(恶鬼)、人、天这六个界里轮回往复,永远受轮回之苦。

大家请随我穿过门楼,就来到了转经回廊,它围绕主殿大经堂,南面西面北面都设有玛尼经桶,供信教者顺时针方向转经,朝拜时用手转动以积福祉。

大家可以试一试,按顺时针方向转。

跨入神殿,底层有佛殿、经堂、门庭,高三层。

现今只有这座神殿是早期的建筑,大家看到的这十根柱子依稀可见吐蕃的遗风,上面镂刻着莲花,还雕有花草、卷云以及珠宝、六字真言,经堂四壁绘有释迦牟尼本生传等传教壁画。

天井对过的一排檀木七刻有28只卧狮,底座装饰有四瓣或八瓣莲花。

穿过经堂就来到了佛殿,佛殿面积24平方米,有两根柱子,柱头雕有莲花宝座,柱头大小拱上则无装饰,这是早期建筑的特点。

西藏的旅游景点导游词范文10篇

西藏的旅游景点导游词范文10篇

西藏的旅游景点导游词西藏的旅游景点导游词范文10篇西藏自治区位于青藏高原的西部和南部,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区占全区总面积的85.1%,素有“世界屋脊”和“地球第三极”之称。

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西藏的旅游景点导游词,欢迎大家参阅。

西藏的旅游景点导游词1各位旅客大家好!我是谢铭璐,大家可以叫我谢导。

希望我的服务能给你们带来方便及快乐。

我也希望能跟你们一起度过这美好的一天。

看!现在我们在布达拉山脚下,布达拉宫就是建在这座山上的,所以这座宫殿叫布达宫。

布达拉宫已经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了。

大家只要爬上这座山就能领略到布达拉宫的风貌了。

各位,现在我们来到了布达拉宫前方,耸立在我们的眼前的宏伟的建筑就是布达拉宫了,请允许我为大家详细的介绍。

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的布达拉宫,我国著名的古建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始建于唐代初年松赞干布时。

布达拉宫海拔3700多米,占地总面积36万余平方米,东西长360米,南北宽270米,主楼13层,高117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集宫殿、城堡和寺院于一体的宏伟建筑布达拉宫依山而筑,气势磅礴,其建筑艺术体现了藏族传统的石木结构碉楼形式和汉族传统的梁架、金顶、藻井的特点。

在空间组合上,院落重叠,回廊曲槛,因地制宜,主次分明,既突出了主体建筑,又协调了附属的各组建筑,上下错落,前后参差,形成较多空间层次,富有节奏美感,又在视觉上加强了高耸向上的感觉,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

我的介绍到此结束,请各位细细游赏。

西藏的旅游景点导游词2所谓风情,就是风土人情。

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的风土人情,但每个地方的风土人情都不相同。

我来到了拉萨老城。

从贡嘎机场出来,我觉得呼吸困难,这也许就是人们常说的高原反应吧。

刚到拉萨城,我觉得一切事物都是那么新鲜。

甚至有点像置身于异国他乡的感觉。

藏民住的房子非常有特色。

房子的颜色一般最常见的最红、白、黑这三种。

从远处看,房子是一个梯型。

我有幸参观了一个民居。

这可不是普通的民居,听说这是藏族文字的创作者以前住过的地方。

关于西藏的导游词(三篇)

关于西藏的导游词(三篇)

关于西藏的导游词各位朋友,现在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雄伟的南边巴瓦峰。

南迦巴瓦峰,藏语意为“直刺蓝天的战矛”,主峰高____米,有冰山之父的美誉。

它位于西藏东南境内,是目前世界上海拔____米以上高峰中惟一没有被征服的处女峰,耸立陡峻的山峰,攀登难度非常大。

围绕南峰的是举世闻名的雅鲁藏布江下游的大拐弯峡谷(简称大拐弯)。

高山峡谷,平均相对高差在____米以上,构成世界上地形转折变化最剧烈的地方之一。

南边巴瓦峰,顶峰终年积雪,巍然屹立,高插云霄,冰雕玉砌。

它以高峻巍峨的身躯迎接着来自孟加拉湾的暖湿气流,时而烟云密布,时而大雨倾盆,时而雪暴袭来,时而红日高悬,变幻莫测的风云赋予它英姿壮美。

雪线以下,为茂密苍翠的原始森林,雪松冷杉白桦像撑天巨伞,重重叠叠的枝桠漏下斑斑点点的日影,林中栖息着各种珍禽异兽,再往下便是亚热带的绚丽风光,鸟语蝶飞,奇异花卉,五彩缤纷。

据调查考证,南峰地区地质构造复杂,构造活动强烈,是一处研究喜马拉雅地质历史,探讨板块构造运动力学机制的极好地方。

南峰地处东西向、北东向、北北西向和北西西向等多组绝造系统的复合部位,构造应力特别集中,多次的区域变质形成南峰地区一系列中深变质程度的变质岩系;以北北东方向的强烈挤压为主,导致南峰作强烈的断块上升,形成屹立在藏东南群山之上的喜马拉雅山东端的最高峰,同时形成围绕南峰的紧密而复杂的弧弯。

雅鲁藏布江下游大拐弯是适应构造弧弯发育的先成河,并随着南峰的强烈上升而作强烈的下切,形成深峻的大峡谷,集中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

南峰的形成和耸峙,构成地形上的巨大屏障,导致喜马拉雅山南坡自然景观的巨大差异,并形成齐全而丰富的垂直自然带,蕴藏着特别丰富的森林资源,并为开展从热带到寒带的多种经营提供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与此同时,山麓深峻的大峡弯又构成西南季风的天然通道,湿热的气流能沿峡谷向北、东、西各方向伸人,形成藏东南林芝、易贡、波密一带特殊的自然景观,构成“西藏江南”的特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藏自治区导游词范文介绍——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西藏自治区导游词范文介绍1拉萨是中国西藏自治区的首府,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也是全区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

拉萨市、郊面积近3万平方公里,40万人口。

其中市区面积51平方公里,城市人口14万多,有藏、汉、回等民族,藏族人口占87%。

公元7世纪中叶,吐蕃部族首领松赞干布在此创基立业。

公元641年,松赞干布完成统一大业后,迎娶唐朝文成公主,公主进藏后建议用白山羊背土填湖建庙。

于是,人们把最初的寺庙,即现在的大昭寺,命名为“惹萨”,藏语的意思是“山羊背上”。

最后,“惹萨”被译成了“逻些”,逐步又变成为“拉萨”了。

而上千年来,这里曾几度成为西藏政教活动中心,于是,拉萨成为名副其实的“神圣之地”。

拉萨城风景优美,被称为“蓝色欢乐之波”的吉曲河(拉萨河),从白雪皑皑的念青唐古拉山的冰峰雪谷中奔涌而下,喷珠吐玉,雪浪飞翻,穿过无数森林峡谷,田园牧野,全长315公里,在曲水地方象鼻湾汇入雅鲁藏布江,形成了蓝白二水相互交融的雪域奇观。

拉萨古城就伫立在这条蔚蓝色的吉祥河畔。

城中布达拉宫高耸云天,街道纵横,高楼群集,车水马龙,色彩缤纷。

古老与现代,传统与创新,宗教与世俗,转经筒与电脑,昨天、今天和明天,都在这里碰撞、凝聚和交融。

拉萨位于西藏高原的中部,海拔3650米,座标东经91°06,北纬29°36。

在群山环绕的小盆地的盆底,地势平坦,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平均气温摄氏8度(华氏43°)左右。

全年日照时间约3000小时,比邻省四川省省会成都市多1800小时,比中国最大的东部城市上海市多1100小时,在全国各城市中名列前茅,故有"日光城"的美誉。

西藏自治区导游词范文介绍2纳木错是喜马拉雅山运动凹陷而形成的巨大肖盆,现存的湖滨平原牧草良好,是天然的牧场。

每当夏初,成群的野鸭飞来栖息,繁殖后代。

纳木错,是藏语“天湖”的意思。

它位于西藏拉萨市以北当雄、班戈两县之间。

湖南是雄伟壮丽的念青唐古拉山,北侧和西北侧是起伏和缓的藏北高原。

湖开狭长,东西长70公里,南北宽30公里,面积为1940平方公里。

大约在距今200万年以前,地壳发生了一次强烈的运动,青藏高原大幅度隆起,岩层受到挤压,有的褶皱隆起,成为高山,有凹陷下落,成了谷地或山间盆地。

纳木错就是在地壳构造运动陷落的基础上,又加上冰川活动的影响造成的。

早期的纳木错湖面进非常辽阔,湖面海拔比现在低得多。

那时气候相当温暖湿润,湖水盈盈,碧波万顷,就如同一个大海。

后来由于地壳不断隆起,纳木错也跟着不断上升,加上在距今1万年以来,高原气候变是干燥,湖水来源减少,湖面就大大缩小了,湖泊则被抬升到现在的高度。

现在湖面海拔4718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超过1000平方公里的大湖。

青藏高原的窝尔巴错,湖面海拔虽达5465米,但窝尔巴错面积很小。

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虽有著名的高山湖——的的喀喀湖,面积达8330平方公里,但的的喀喀湖的海拔仅3812米,比纳木错低将近1000米。

纳木错的湖水来源主要是天然降水和高山融冰化雪补给,湖水不能外流,是西藏第一大内陆湖。

湖区降水衡少,日照强烈、水分蒸发较大。

湖水苦咸,不能饮用,是我国仅次于青海湖的第二大咸水湖。

纳木错,又称腾格里海、腾格里湖。

蒙语腾格里,意为“天”,这是因为湖水湛蓝明净如无云的蓝天,所以名之。

湖周雪峰好像凝固的银涛,倒映于湖中,肃穆、庄严,极自然之致。

湖中有3个岛屿,东南面是由石灰岩构成的半岛,发育成岩溶地形,有石柱、天生桥、溶洞等,景色美丽多姿。

由于气候高寒,冬季湖面结冰很厚,至翌年5月开始融化,融化时裂冰发出巨响,声传数里,亦为一自然奇景。

纳木错的资源相当丰富,蕴藏着丰富的矿产,例如食盐、碱、芒硝、硼等,藏量均很大。

湖中盛产鱼类,细鳞鱼和无鳞鱼成群结队在湖里游弋,主要是鲤料的裂腹鱼和鳅科的条鳅。

这些鱼和平原地区的同类鱼不一样,是200万年以来,由这里原有的鱼类,随着地壳地隆起,适应高原的特殊环境,逐步变异演化而来的。

有些鱼还保留着头大尾短的原始特征。

裂腹鱼一般可长到一二公斤,大的可长到七八公斤甚至几十公斤。

过去由于藏族没有吃鱼的习惯,湖鱼自生自灭,从不怕人,人近湖边,鱼儿纷纷游来。

每当夏季,湖中的鱼群从湖泊深处游到湖边滩地、河口产卵时,往往随手即可抓获。

纳木错有罗萨、打尔古藏布、查哈苏太河等水注入。

湖的周围是广阔无垠的湖滨平原,生长着蒿草、台藓、火绒草等草本植物,是水草丰美的天然牧场,全年均可放牧。

藏北的牧民每年在冬季到来之前,就把牛羊赶到这里,度过风雪寒冬。

夏天的纳木错最为欢腾喧闹,野牦牛、岩羊、野兔等野生动物在广阔的草滩上吃草;无数候鸟从南方飞来,在岛上和湖滨产卵、孵化、哺育后代;湖中的鱼群时而跃出水面,阳光下银鳞闪烁;牧人扬鞭跃马,牛羊涌动如天上飘落的云彩,高亢、悠扬的歌声在山谷间回响。

幽静安谧的纳木错生机勃勃,意趣盎然。

难怪藏族人民要把纳木错看作是美好、幸福的象征了。

纳木错确实是大自然的一份厚赐。

西藏自治区导游词范文介绍3朋友们,你们今天来到的是黄教六大寺之首--甘丹寺。

甘丹寺全称为喜足尊胜洲,也译为兜率天极乐寺。

位于拉萨东面达孜县境,距布达拉宫474公里。

旺波尔山位于拉萨河畔南岸,山形南北走向,稍微向东。

甘丹寺就建造在旺渡尔山峦的山坳里,海拔3800米。

相传,一日黄教创始人宗喀巴和弟子们正筹划选址建寺时,一只过路的乌鸦突然叼走了他头上的帽子。

只见它在空中盘旋了几圈,将帽子丢在半山腰上。

他赶紧和弟子们追寻到这个地方,并以为这是佛的旨意,当即选定为甘丹寺址。

一年之后,气势恢弘的甘丹寺拔地而起,1410年2月5日,宗喀巴主持了甘丹寺的开光大典,并担任了第一任甘丹赤巴。

经历了95代赤巴的经营,形成了规模宏大的建筑群。

在鼎盛时期,甘丹寺占地面积达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为775万平方米。

寺内主要建筑有措钦大殿、宗喀巴寝殿、羊八犍经院、宗喀巴灵塔祀殿。

绛孜扎仓以及夏孜扎仓、23个康村、20个密村。

现在我向大家介绍一下宗喀巴大师,宗喀巴是西藏最著名的宗教改革家,被称为藏传佛教史上力挽狂澜式的人物。

他于公元1357年出生于现在青海省湟中县宗喀地方,原名罗桑巴。

藏族民众为表示对他的尊崇,不愿直呼其名,而尊称他为宗喀巴。

14世纪末,西藏佛教各教派相互争斗,戒律废弛,僧侣腐化,宗喀巴进行了宗教改革。

他建立新寺,创立法会,广收门徒,创建了格鲁派,而成为一代宗师。

他所倡导的以显密双修、严格加持为特征的格鲁派影响深远,受到藏族人民虔诚信仰。

他还撰写了《菩提道次第广谕》和《密宗道次第广论》,系统地论述了佛教显密两宗的要旨,概括了他的全部宗教体系。

而使格鲁派成为西藏占统治地位的教派,以至15世纪以后的历史和格鲁派的历史密不可分。

甘丹寺的建立被视为西藏佛教格鲁派创建的标志。

我们现在参观的是甘丹寺最大的经堂措钦大殿。

该殿,宽43.8米,深44.7米,有大柱108根,可容纳3300名僧人同时诵经。

殿中有宗喀巴的五狮金座,殿内主供的是未来佛强巴佛、宗喀巴等鎏金铜佛。

殿后左侧有一小殿,门额上有一组“兜率天”(佛教中传说的未来佛弥勒的宫殿)的雕塑,塑造技艺极其精细逼真。

小殿内有宗喀巴静坐的禅床及纯金汁书写的全套《甘珠尔》和《丹珠尔》藏文大藏经。

殿内的设置、供器、装饰等物均系明代文物。

大家请看大殿中有一根很奇怪的大柱,悬离地面有一掌厚的距离。

这根大柱还有一段神奇的传说。

相传,在修建甘丹寺时,为了使大殿更加牢固,宗喀巴大师决定在大殿中间立一根大柱撑住殿顶,可是找遍拉萨地区也找不到那么高大的树木。

后来,在西藏东部的原始森林里找到了大树。

于是,宗喀巴便派人去砍伐.砍时大树直流血,大家非常疑惧。

树砍倒后,便往回运,作业中住宿时大树却不见了,找时又见大树长在原地。

他们再次把树砍倒日夜不停地运,终于运到了拉萨甘丹寺。

打磨好后竖在大殴正中,但是大柱不肯支撑而离地一掌。

从此,甘丹寺朝佛的人都要摸一摸柱底,以祈祷吉祥。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宗喀巴寝殿,这是宗喀巴和历任甘丹赤巴起居、修习密法之所,始建于1409年。

殿内主供文殊菩萨和尊胜佛母、大白伞盖佛母等。

大家看文殊菩萨身色杏黄。

肩有经卷,梳高髻戴花冠,长发披散垂在肩旁,袒露上身佩环戴钏,体态婀郫多姿;尊胜佛母,她有三面八臂,额上生有一眼.梳高髻戴花冠,左边的是红色的,右边的是蓝色的,主臂两手分别托着金刚杵和绳索,左侧第一只手上扬,第二只手持一弓,第三只手托一只诤瓶,瓶中生一朵花卉;右侧第一只手托着一尊小化佛,第二只手特一支箭,第三只手掌向外作如愿印;大白伞盖佛母,她身着臼色,三头三眼,有无数只手臂,主臂左手持金刚杵,右手拿一柄白伞茸,每只小手臂都生有一只眼睛,手中持有钩、索、箭、弓、杵,脚下密集了无数人物、飞禽、走兽、游鱼。

另外,殿内还设有黄教修习密法的本尊坛城。

由于殿内保存有宗喀巴及历任甘丹赤、巴用过的衣物,因此叉名“存衣殿”。

接下来我们参观的是羊八犍经院,这是一处有名的古迹,高4层,面积800平方米,于1409年兴工建造的。

殿内后墙有巨石一块,相传是从印度羊八犍地方飞来,所以得名为羊八犍。

大家请看,神殿内主供吐旺慈诚玛观音化身像、鎏金铜像及坛城。

1610年第四世班禅加盖金顶。

往里走这是护法神殿,供奉的是大威德金刚塑像,这是有9头、牛面、3只眼睛、34臂、16个腿、蓝身拥妃的塑像。

旁边供奉的有护法神当钦曲杰、大黑天以及桑旺堆巴帕鲁不动佛32尊,吉祥轮乐鲁意神像62尊、瑜伽本尊金刚13尊及3座坛城。

这些坛城都是鎏金铜制造,其中神佛像皆系白银铸造,塑制精细,装扮得盒碧辉煌,加上四周漂亮优美壁画,满室高悬的幢、幡装饰,华丽的柱体粱枋,满目琳琅,目不暇接,犹如进入龙宫宝殿。

西藏自治区导游词范文介绍4那里是最接近阳光的地方,空气因而透明;那里是最接近神明的地方,心灵因而宁静;那里是最后的世外桃源,憧憬因而向往……昌都地区位于西藏自治区东部、澜沧江上游,是西藏自治区的东大门,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昌都地处三河一江地区(昂曲、扎曲、色曲、澜沧江),藏语意为“水汇合口处”。

昌都是雪域高原的另一个世界,是锁在横断山脉深处的一片净土,孕育着神秘、孕育着恢弘、预支育着古老而独特的高原文明。

这里湛蓝的天空、苍茫的草原、神山圣湖、亘古雪峰,无一不向世人昭示着永恒的魅力。

而那独特多姿的康巴风情、博大精深的藏传佛教,也对人们充满了无尽的诱惑。

昌都地处著名的横断山脉,这里山高谷深,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以及它们的60多条支流像条条玉带般盘绕其中。

俯瞰昌都,万峰突起,气势磅礴,座座山脉犹如巨龙昂首。

遥望远方,群山峥嵘,江河纵横,牛羊成群,真让人仿佛置身于雄伟壮丽的画卷之中。

昌都地区高山峡谷相间排列,特有的地形地貌造就了大面积的森林,林海茫茫,一望无垠,树种多达1500余种,珍稀树种繁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