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总复习—古诗词归类

合集下载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古诗词三首》知识归类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古诗词三首》知识归类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古诗词三首》知识归类【会写字】德蝉鹊【重点词】词语理解﹝别枝﹞横斜突兀的树枝。

﹝渚﹞水中间的小块陆地。

﹝见﹞同“现”。

﹝茅店﹞用茅草盖的小客舍。

【重点句】1.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诗意:乌云上涌,犹如墨汁泼下,却又在天边露出一段山峦。

大雨激起的水花如白珠碎石,飞溅入船。

赏析:把乌云比作翻墨,用跳珠形容雨点,有声有色,形象逼真地写出了天气变化之快和雨势之大。

2.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诗意:一阵狂风平地而来,将暴雨都吹散。

当我逃到望湖楼上,喝酒聊天,看到的却是天蓝蓝、水蓝蓝。

赏析:“忽”字十分轻巧地写出了天气变化之快。

这两句把天气由骤雨到晴朗描绘得令人神清气爽,境界大开。

3.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诗意: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头。

赏析:先写羁旅夜泊,再写日暮添愁,此句点题,为下文的借景抒情做了准备。

4.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诗意: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树还低沉;江水清清,明月来和人相亲相近。

赏析:这种极富特色的景物,只有人在舟中才能领略得到。

5.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句意: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

赏析:视野从长空转向田野,词人由稻花香联想到丰收的景象。

6.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句意: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

清凉的晚风仿佛吹来了远处的蝉叫声。

赏析:这两句动中寓静,把“明月”“清风”“半夜”的景色描绘得令人悠然神往。

7.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句意:往日,土地庙附近树林旁的茅屋小店哪里去了?拐了个弯,茅店忽然出现在眼前。

赏析:“忽见”二字,既写出了词人忽然看见客舍时的惊喜,又表现出了词人沉浸在稻花香中忘了路途的入迷程度。

8.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句意: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

小学毕业复习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外古诗词补充资料

小学毕业复习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外古诗词补充资料

小学毕业复习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外古诗词补充资料第一部分《小学生必背古诗词》建议:本学期复习1——35首,要求会背会默写;其中涉及考试的内容为1.《凉州词》(王翰)2《出塞》(王昌龄)3.《芙蓉楼送辛渐》4.《送元二使安西》5.《望天门山》6.《别董大》7.《春夜喜雨》8.《江畔独步寻花》9.《游子吟》10.《赋得古原草送别》第二部分《诵读经典品味越韵》1《采莲曲》2《关山月》3《怀念周总理》4《阿长与三海经》5《故乡》第三部分《课外小古文补充》6首原文飞去了。

从名言读古文吾日三省吾身原文曾子曰:吾日三省①吾身:为人谋②而不忠③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④不习乎⑤?——孔子(春秋)《论语·学而》助读①省:检讨,反思。

②谋:谋划事情。

③忠:尽必竭力。

④传:传授的知识。

⑤习:反复练习,学习。

导读快车道古人十分重视个人道德品质的修养,如孔子在很多方面都垂范后世,令后人“高山仰止“,无限敬佩。

本文记录的是曾子自我反省的范例,同样为后人传诵,广为流传。

译意大观园曾子说:“我每天都多次反省自身:替别人谋划事情有没有做到尽心竭力?与朋友交往有没有不讲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有没有经常复习?”开心演绎场人贵有自知之明,经常反省自己,就能不断进步。

我们可以把每日的反省记在本子上,也可以向自己信任的人倾诉。

从寓言读古文原文”其人曰:列星。

,“晓在天空中行动休息,为什么要担心天地崩坠呢?”那个人说:“天果真是积累的大气啊,日月星辰不会掉下来吗?”启发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只是积累的大气中三种有光辉的东西,即使掉落下来,也不能使人受到损伤。

”那个人说:“如果地坏了怎么办?”启发他的人说:“地不过是积累起来的土块罢了,它充满了四面空虚的地方,没有地方没有土块。

你缓步徘徊或踏步顿足,整天在地上行动休息,为什么要担心它会损坏呢?”那个人消释了疑虑,感到非常高兴,那个启发他的人也因为他消释了疑虑,感到非常高兴。

开心演绎场1、你能用“杞人忧天”说一句话吗?2、你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吗?从课文读古文夸父逐日原文夸父①与日逐走②,入日③;渴,欲得饮,饮于河、渭④;河、渭不足,北饮大泽⑤。

部编六年级上册语文 古诗词 日积月累综合复习

部编六年级上册语文 古诗词 日积月累综合复习

部编新版教材六年级语文上册诗词、积累默写过关姓名班级一、古诗词默写1、默写《宿建德江》并选一个字赏析。

2、默写《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并选一个字赏析。

3、默写《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并选一个字赏析。

4、默写《浪淘沙》(其一)并选一个字赏析。

5、默写《江南春》并选一个字赏析。

6、默写《书湖阴先生壁》并选一个字赏析。

7、默写《七律·长征》 8、默写《过故人庄》9、默写《春日》 10、默写《回乡偶书》二,日积月累默写1、臣;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诸葛亮《出师表》2、。

三国·曹植《白马篇》3、《宋史李纲列传上》4、,事定犹须待阖棺。

宋·陆游《病起书怀》5、五行:五谷:五音:五彩:五6、与艺术有关的成语gao shan liu shui tian lai zhi yin yu yin rao lang huang zhong da gu qing ge man wu xing yun liu shuiqiao duo tian gong wei miao wei xiao hua long dian jingbi zou long she miao bi sheng hua xu xu ru sheng7、鲁迅名言《答客诮》: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菟。

《故乡》:希望本无所谓有,也无所谓无,这就像地上的路,《学界的三魂》:中国才有真进步。

《中国人失掉自信了吗》:我们从古以来,,……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

三、词语表中的全生词、四字词(注意关注四字词语的类别并会仿写)you ya ge da pao xiao tai xian kang kai ling li quan shen guan zhu zhan ting jie tie re xue fei tengju gao lin xia fen shen sui gu jing tian dong dipai shan dao hai wei fen lin lin dai tou dai naobie chu xin cai ji gao yi chou da bu liu xingbao lou wu yi nian nian you ci wang hu suo yixin man yi zu die die zhuang zhuang xiong yong peng pai xin jing rou tiao zi zuo zi shou duan duan xu xuyi wang wu ji。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毕业总复习诗词归类(一)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毕业总复习诗词归类(一)

古诗词归类复习花: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唐孟浩然《春晓》鸟: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唐王维《鸟鸣涧》春眠不知晓,处处闻啼鸟。

唐孟浩然《春晓》虫: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唐杜牧《所见》鱼: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唐张志和《渔歌子》风: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唐杜甫《春夜喜雨》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宋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雨: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唐杜牧《清明》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唐杜甫《春夜喜雨》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云: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唐杜甫《春夜喜雨》雪: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唐高适《别董大》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唐柳宗元《江雪》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唐王维《使至塞上》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唐白居易《忆江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唐王之涣《登鹳鹊楼》月: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唐王维《鸟鸣涧》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张九龄《望月怀远》月明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唐王维《山居秋暝》山: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唐王维《鸟鸣涧》水: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唐白居易《忆江南》黄河: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无涯。

唐刘禹锡《浪淘沙》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唐王之涣《登鹳鹊楼》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唐王维《使至塞上》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唐王之涣《凉州词》长江: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唐杜甫《登高》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宋叶绍翁《游园不值》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唐孟浩然《春晓》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唐韩愈《初春小雨》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古诗词复习 课件(共18张PPT)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古诗词复习 课件(共18张PPT)

考一考
茅檐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西桥忽见 。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徜徉诗林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徜徉诗林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 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 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 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文字不能是图片形 式,要打出来
六年级上册古诗词复习
知诗题 《宿建德江》《浪淘沙(其一)》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江南春》《书湖阴先生壁》
考一考
《宿建德江》 《浪淘沙》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江南春》 《书湖阴先生壁》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 王安石 唐 杜牧 唐 刘禹锡 唐 孟浩然 宋 辛弃疾 宋 苏轼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徜徉诗林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丰收在即的喜悦)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孤独寂寞)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第一学期“古诗词、积累运用”总复习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第一学期“古诗词、积累运用”总复习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第一学期“古诗词、积累运用”总复习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第一学期“古诗词、积累运用”总复习提纲
一、古诗词
墨梅竹石石灰吟
(元)王冕(清)郑燮(明)于谦
我家洗砚池边树,咬定青山不放松,千锤万凿出深山,
朵朵花开淡墨痕。

立根原在破岩中。

烈火焚烧若等闲。

不要人夸好颜色,千磨万击还坚劲,粉骨碎身全不怕,
只留清气满乾坤。

任尔东西南北风。

要留清白在人间。

望洞庭泊船瓜洲游子吟
(唐)刘禹锡(宋)王安石(唐)孟郊
湖光秋月两相和,京口瓜州一水间,慈母手中线,
潭面无风镜未磨。

钟山只隔数重山。

游子身上衣。

遥望洞庭山水翠,春风又绿江南岸,临行密密逢,
白银盘里一青螺。

明月何时照我还。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宋)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

六年级语文成语和古诗复习资料(实用)

六年级语文成语和古诗复习资料(实用)

小学语文总复习资料——成语归类复习1.表示人物品质的:拾金不昧、舍己为人、视死如归、坚贞不屈、不屈不挠2.表示人物外貌的:身材魁梧、亭亭玉立、老态龙钟、西装革履、婀娜多姿3.表示人物动作的:洗耳恭听、昂首阔步、拳打脚踢、交头接耳、左顾右盼4.表示人物神态的:扬眉吐气、怒目而视、火眼金睛、面红耳赤、热泪盈眶5.表示“哭”的词语:泪流满面、泪如雨下、泪眼汪汪、泪如泉涌、嚎啕大哭6.表示“笑”的词语:喜笑颜开、眉开眼笑、哈哈大笑、嫣然一笑、微微一笑7.表示“人物心情”的成语:忐忑不安、惊慌失措、闷闷不乐、激动人心、焦急万分8.表示喜悦的:笑容可掬、喜笑颜开、开怀大笑、喜出望外、乐不可支9.表示愤怒的:火冒三丈、怒发冲冠、勃然大怒、怒气冲冲、咬牙切齿10.表示憎恶的:可憎可恶、十分可恶、深恶痛绝、疾恶如仇、恨之入骨11.表示悲哀的:伤心落泪、欲哭无泪、失声痛哭、泣不成声、潸然泪下12.表示忧愁的:无精打采、顾虑重重、忧愁不安、愁眉苦脸、闷闷不乐13.表示激动的:激动不已、激动人心、百感交集、激动万分、感慨万分14.表示舒畅的:舒舒服服、高枕无忧、无忧无虑、悠然自得、心旷神怡15.表示着急的:迫不及待、急急忙忙、急不可待、操之过急、焦急万分16.表示愧疚的:追悔莫及、悔恨交加、于心不安、深感内疚、羞愧难言17.表示失望的:心灰意冷、大失所望、灰心丧气、毫无希望、黯然神伤18.表示害怕的:惊弓之鸟、提心吊胆、惊惶失措、惊恐万状、惶惶不安19.表示反义词:上行下效、深入浅出、借尸还魂、买空卖空、内忧外患、前呼后拥、异口同声、声东击西、三长两短、凶多吉少、不进则退、大同小异、大公无私、承上启下若隐若现、口是心非、扬长避短、惊天动地、顾此失彼、出生入死、七上八下20.表示近反义词:天长日久:天崩地裂、天老地荒、理直气壮、云开日出、粗细各异、长短不同、黑白相间、表里如一、是非曲直:喜怒哀乐、安危冷暖、生死存亡1、比喻构词的:胆小如鼠、骄阳似火、情深似海、红叶似火。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总复习 古诗词诵读 知识梳理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总复习  古诗词诵读 知识梳理

古诗词诵读知识梳理一、字音1.易混的多音字zǎi(转载)shě(舍得)zhāo(朝霞)载zài(载重)舍shè(宿舍)朝cháo(朝代)mò(淹没)kān(看守)yīng(应该)没méi(没有)看kàn(看见)应yìng(答应)2.易读错的字鲈.鱼(lú)面临.(lín)浣.纱(huàn)潜.伏(qián)柴扉.(fēi)酥.糖(sū)渭.城(wèi)屐.齿(jī)雨雪霏.霏(fēi)二、文学常识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大约编成于春秋时期,分为“风”“雅”“颂”三大类。

诗篇形式以四言为主,运用赋、比、兴的手法。

2.王维,唐代诗人。

字摩诘。

原籍祁(今属山西),其父迁居蒲州(治今山西永济),遂为河东人。

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年)进士。

累官至给事中。

后官至尚书右丞,故亦称王右丞。

诗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

3.杜甫,唐代现实主义诗人,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被尊称为“诗圣”,与李白齐名,世称“李杜”。

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4.韩愈,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

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

5.范仲淹,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

6.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临川先生文集》。

7.叶绍翁,字嗣宗,号靖逸,南宋诗人,著有《四朝闻见录》,诗集有《靖逸小稿》《靖逸小稿补遗》。

8.王观(公元1035年—1100年),字通叟,宋代词人,如皋(今江苏如皋)人,一说高邮人。

相传曾奉诏作《清平乐》一首,描写宫廷生活。

王观代表作有《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临江仙-离杯》《高阳台》等,其中《卜算子》一词以眼喻水,以眉喻山;设喻巧妙,又语带双关,写得妙趣横生,堪称杰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描写春天的:叶绍翁的《游园不值》: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孟浩然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2、描写夏天的:杨万里的《小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苏轼的《望湖楼醉书》: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3、描写秋天的:王勃的《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杜牧的《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4、描写冬天的: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杜甫的《绝句》: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5、托物言志的:郑板桥的《竹石》: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6、描写梅花的:王安石的《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7、表示送别的:李白的《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高适的《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

8、田园风光的: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袁枚的《所见》: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9、描写长江的: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杜甫的《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0、描写西湖: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1、描写草原:《敕勒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2、咏柳: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13、描写黄河: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14、描写塞外: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卢纶的《塞下曲》: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15、表示思乡: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李白的《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6、表示爱国: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陆游的《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7、注重实践: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18、读书明智:朱熹的《观书有感》: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9、歌颂老师:李商隐的《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杜甫的《春夜喜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20、歌颂母爱:孟郊的《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1、江南美景:白居易的《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杜牧《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22、珍惜粮食:李绅的《悯农》: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