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认识1.doc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1圆的认识(一)1.1圆的认识(一)课程设计 (2)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1圆的认识(一)1.1圆的认识(一)课程设计 (2)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1圆的认识(一)1.1圆的认识(一)课程设计一、课程背景本课程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的第一课,介绍了圆的基本概念和相关术语。

在明确了圆的定义和性质后,为后续的圆相关知识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1.了解圆的定义和性质;2.掌握圆心、半径、直径等重要术语的概念;3.能够正确地阅读和绘制圆,理解圆的相关概念。

三、教学设计1. 圆的认识学习目标1.了解圆的基本概念和定义;2.掌握圆的性质:圆在平面上的图形形状唯一确定,任意两点之间都有且仅有一条线段与圆相交。

教学步骤1.课前预习:学生预习教材第一课,了解圆的基本概念和定义。

2.提问导入: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几何图形”这一知识点,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什么是圆?圆和其他几何图形有什么区别?3.讲解圆的定义:教师通过图像和文字的形式,向学生介绍圆的定义,让学生了解圆形是由一条长度为r的线段所构成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

4.讲解圆的性质:依据圆的定义,再向学生讲解圆的性质,让学生了解圆在平面上的图形形状唯一确定,任意两点之间都有且仅有一条线段与圆相交。

2. 圆的术语学习目标1.掌握圆心、半径、直径、弧等重要术语的概念和意义;2.能够正确地使用圆的相关术语。

教学步骤1.课前复习:学生复习教材第一课圆的相关知识。

2.讲解圆的术语:教师通过图片和图示的方式,向学生介绍圆的术语,例如圆心、半径、直径、弧等,让学生对圆的术语有一个清晰的概念。

3.练习:教师根据课堂情况,设计不同的练习题,并引导学生进行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圆的相关术语的使用。

3. 圆的绘制学习目标1.能够正确地绘制圆;2.能够准确地阅读已经绘制好的圆。

教学步骤1.讲解圆的绘制:教师向学生演示如何使用圆规和直尺绘制圆,并提醒学生注意在绘制中心和确定半径的过程中需要精心思考,保证绘制的圆形圆滑美观。

2.练习:教师设计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实操练习,提高学生的绘制技巧和思维能力。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1.1《圆的认识(一)》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1.1《圆的认识(一)》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1.1《圆的认识(一)》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圆的认识(一)》是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的第一节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圆的定义、圆的半径、圆心、圆的直径、弧、扇形等。

这些内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圆的周长、面积等知识的基础。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圆的概念,让学生体会圆的特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几何知识,对一些基本的几何图形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是,对于圆的特征和性质,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理解和掌握圆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圆的定义,掌握圆的半径、圆心、直径等基本概念,能用圆规和直尺画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几何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探究的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圆的定义,圆的半径、圆心、直径等基本概念,用圆规和直尺画圆。

2.教学难点:圆的特征和性质的理解,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引导发现法”、“实践操作法”、“合作交流法”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思维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圆规、直尺、圆形的实物等,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圆的特征。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圆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自主地探索圆的特征,理解圆的定义、半径、圆心、直径等概念。

3.实践:让学生用圆规和直尺画圆,巩固所学知识。

4.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圆的特征和性质。

5.布置作业:布置一些有关圆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圆的特征和性质。

主要包括圆的定义、半径、圆心、直径等基本概念,以及圆的性质。

关于圆的认识

关于圆的认识

关于圆的认识
嘿,咱今儿个就来好好聊聊圆这个神奇的东西!
你看啊,圆在咱们生活中那可是无处不在呀!就说那汽车轮子吧,要是没了这圆滚滚的轮子,车还咋跑呀?还有那小朋友爱玩的皮球,圆圆的多可爱呀,一蹦一跳的,充满了活力。

再想想,咱每天吃饭用的盘子、碗,好多不也是圆的嘛。

盛上菜呀、饭呀,圆圆的多合适,摆那儿看着都舒服。

还有那挂在墙上的时钟,那钟面也是圆的嘞,滴答滴答地走,记录着咱们的时间。

圆可不光是在这些东西上出现哦。

你抬头看看天空,那太阳不就是个超级大的圆嘛!每天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给咱们带来光明和温暖。

晚上要是天气好,还能看到那圆圆的月亮挂在天上,有时候像个大饼,有时候又弯弯的像个小船。

而且哦,圆还有很多奇妙的性质呢。

你知道不,圆上的任意一点到圆心的距离都是相等的哟。

这就意味着它很稳定呀,不容易歪七扭八的。

我记得小时候玩过一个游戏,就是用圆的东西来滚着玩,比如那圆圆的铁环,跑起来可带劲了。

还有那呼啦圈,在腰上一转,感觉自己可厉害啦。

总之呢,圆真的是太有意思啦,它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便利和乐趣。

咱可得好好珍惜这些圆圆的东西呀,它们可是咱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呢!怎么样,现在是不是对圆有了更深的认识呀?哈哈!。

圆的认识(一)

圆的认识(一)

G E
C
F
B
M
o
D
N H
画一个半径为2厘米的圆。
一、定长(半径) 二、定点(圆心) 三、另一只脚旋转一周
2厘米
012345
在同圆或等圆中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 在同圆或等圆中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 在同圆或等圆中,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一 半,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即d=2r或r= d
2
想一想,画一画,圆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圆的位置 与什么有关系?
由线段首尾相连围成的封闭图形
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封闭图形 圆
圆的中心到圆上各点的距离都相等。
画一画,你能想办法画一个圆吗?认一认。
用 圆 规 画 圆
C
d
Or A
B
C
d
r
O
圆中心的这一点叫做圆心O
A 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
的线段叫做半径r
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
B
上的线段叫做直径d
图中哪些是半径?哪些是直径?哪些不是,为什么 ?
小试牛刀(教材P4练一练) 5.填一填。
4cm 8cm
3cm 6cm
4cm 2cm
你能用圆的知识解释吗?试着说一说。 略
易错辨析
1.判断。 (1)圆的半径都相等,圆的直径也都相等。 ( × )
辨析:此题是对圆的半径理解不全面。同一个圆的 半径相等,不同圆的半径一般不相等。直径也一样。
(2)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就是直径。
(5)下图中圆的半径是( 1.5 )cm。
3.填表。
d/cm 1.5
r/cm
4
3.6
1.5
12.5
5.4
1.8
6.25 2.7
小试牛刀(教材P3练一练) 1.人们在联欢时,会自然地围成圆形,为什么?

北师大六年级数学教案-圆的认识(一)

北师大六年级数学教案-圆的认识(一)
難點
圓的特徵的認識及空間觀念的發展。
教具
教學圓規
電化教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觀察思考
1、(呈現教材套圈遊戲中的第一幅圖)這些小朋友是怎麼站的?在幹什麼?你對他們這種玩法有什麼想法嗎?(從公平性上考慮)得到:大家站成一條直線時,由於每人離目標的距離不一樣導致不公平。
2、(呈現教材套圈遊戲中的第二幅圖)如果大家是這樣站的,你覺得公平嗎?為什麼?得到:大家站成正方形時,由於每人離目標的距離也不一樣導致也不公平。
第1課時圓的認識(一)(1)
課題
圓的認識(一)(1)




1、給合生活實際,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圓,認識到“同一個圓中半徑都相等、直徑都相等”,體會圓的特徵及圓心和半徑的作用,會用圓規畫圓。
2、通過觀察、操作、想像等活動,發展空間觀念。




重點
在觀察、操作中體會圓的特徵。知道半徑和直徑的概念。
訓練學生的觀察能力,發現問題的能力
3、為了使遊戲公平,你們能不能幫他們設計出一個公平的方案?(學生思考)學生想到圓後,出示第三幅圖,提問:為什麼站成圓形就公平了呢?(每人離目標的距離都一樣)
4、上面我們接觸了三種圖形-----直線、正方形、圓。其中圓是有點特殊的,你能說說圓與正方形等圖形的不同之處嗎?舉出生活中看到的圓的例子。
不直接說出圓,把思考的空間留給學生
在畫圖中體會圓的特徵
思考共同之處時再一次體會圓的特徵
通過正反例的練習,加深對半徑和直徑的理解
動手操作,理解畫圓的關鍵是定圓心(位置)和半徑(大小)
鞏固提高,滿足不同學生要求




2、以點A為圓心畫兩個大小不同的圓。

圆的认识(1)

圆的认识(1)

定义二:平面上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所有 点组成的图形(集合)叫做圆。 以点O为圆心的圆,记作“⊙O”,读作“圆O”
圆的特性:
(1)圆上任一点到圆心的距离都等于半径
(2)所有到圆心距离等于半径的点都在圆上
三:与圆有关的概念

连接圆上任意两点的线段(如图AC)叫做弦 经过圆心的弦(如图中的AB)叫做直径. 直径的特性: 1.所有的直径都经过圆心 2.直径是所有圆中最长的弦 3.直径是弦,弦不一定是直径
B O


·
C
A
弧的分类:1.劣弧
2.半圆
3.优弧
等弧
在同圆或等圆中.能够完全重合的弧叫做等 弧
等圆 半径相等的两个圆称为等圆,如:同圆或等 圆 同心圆 半径不等且圆心相同两个圆称为同心圆。
课堂检测
1.有以下结论: ①直径是弦②半圆是弧但 半圆不一定是等弧③弦是直径 ④半径相等 的两个半圆是等弧 ⑤长度相等的两条弧是 等弧其中错误的是___________.
O B D E
C
2.如图,请用正确的方式表示出以点A为端点的 优弧及劣弧.
B
I
D F O A
E C
ACD , ACF , ADE ,



AF ,

ADC.


AC ,
AE ,
︵︵Βιβλιοθήκη AD.3.AB是⊙O的直径,CD是⊙O的弦,AB,CD的 延长线交于点E,已知AB=2DE, ∠E=15°, 求∠AOC的度数。
A

B
O ·
A C

圆上任意两点间的部分叫做圆弧,简称 ︵ 弧.以A、B为端点的弧记作AB ,读作 “圆弧AB”或“弧AB”.

圆的认识(一)

圆的认识(一)
学生先独立做,再集体评议
在想象与验证、观察与分析、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中认识、掌握圆的特征。
通过动手操作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
在开放式画圆的情景中,会用圆规等工具画圆
板书设计:圆的认识(一)
在同圆或等圆内,所有的半径才相等;
所Hale Waihona Puke 的直径才相等;半径才是直径的一半,直径才是半径的2倍
教学叙事
三、练习:
1、指出下列圆中哪条是半径哪条是直径?
2、任意画一个圆,并在这个圆中画一条半径和直径
四、总结
五、作业
学生汇报
同桌讨论
说说为什么第三种最公平?
指名说说。
学生操作
六年级
学生归纳得出圆心、直径、半径的概念
学生先独立做,当学生有交流欲望时,教师建议大家互相交流
学生练习画圆
小组交流,想出更多的画圆方法
找一找折痕与折痕之间、折痕与圆之间有什么关系?
2.汇报:
(1)展示:图形、折痕(师在黑板上贴一个大圆)
(2)发现:(有些说出名称,随即让学生指一指)交点,也就是圆的中心点称圆心;折痕这条线段称圆的直径;
圆心到圆上的线段称半径;
对折后两侧能完全重合。
(3)整理:圆心通常用字母O表示;圆的直径通常用字母d表示,怎样才是直径呢?)
(4)圆有几条半径?它们的长度怎样?所有的半径都相等。你怎么知道的?有几条直径你知道吗?长度呢?
3.练习:口答题(表格)
4.小结:
5.画圆
(1)提供材料:绕线图钉、两支笔、圆规等;
(2)画圆,并说说你是怎样画出来的?
(3)展示:(要求简练的语言、并演示)定r、定O、绕一周。(指出圆心的作用是确定位置、半径与直径的作用是确定圆的大小)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一)》课件(完美版)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一)》课件(完美版)

课堂练习
A
A
A
A A
A
A
课堂练习
A
因为圆心离地面得距离相等 ,也就等于它得半径和这条 直线段得距离一直相等。
为什么圆心得痕迹是 直线?
课堂练习
圆和其他图形有什么不同吗?
圆和其它平面图形最大得不同在于: 圆是由一条曲线围成得封闭图形,而且没有顶
点和棱角; 有无数条半径和直径,且直径是半径得两倍。
直径:4×2=8(cm)
长方形得长等于3 个半径之和。
答:圆得半径是4cm,直径是8cm。
课堂练习
人们在取暖时,为什么会形成一个圆? 圆心到圆上各个点得距离 都相等,所以每个人受热 得程度是一样得。
课堂练习
你们有什么收获?
我知道了圆是由一条曲线围成 得封闭图形。
我还知道圆得一些特点。
我还知道了半径或直径决定圆 得大小,圆心决定圆得位置。
1、“读”是我们学习语文最基本得方法之一,古人说,读书时应该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我看,你们今天达到了这个要求。 2、大家自由读书得这段时间里,教室里只听见琅琅书声,大家专注得神情让我感受到什么叫“求知若渴”,我很感动。 3、经过这么一读,这一段文字得意思就明白了,不需要再说明什么了。 4、请你们读一下,将你得感受从声音中表现出来。 5、读得很好,听得出你是将自己得理解读出来了。特别是这一句,请再读一遍。
1. 你虽然没有完整地回答问题,但你能大胆发言就是好样得!
新知讲解
关于圆大家有什么想知道得?
我想知道怎么画圆?
我想知道圆有什么特点?
我还想知道圆得周长和面积怎么算?
新知讲解
摸一摸,看一看。
边是弯曲得。
这条边还是封闭得。
圆是由曲线围成得封闭图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1、圆的特征。2、画圆的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1、三角尺、直尺、圆规。
2、教学课件。
【教学设计】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说 明
一、观察思考。
1、欣赏生活中的圆:棋子、桌面、钟面、车轮、中国结。
2、观察这些图形与我们以前学过的图形有什么不同?
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体会圆的本质特征。
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圆的本质特征。
让学生认识到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圆的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六、观察与思考。
1、播放课件。
动物王国自行车比赛。分别有圆形、椭圆形、正方形的车轮。
思考:车轮为什么是圆形?
操作:
用硬纸板分别剪一个圆形、正方形、椭圆形。
小组合作描出运动轨迹。
七、练一练。
四、画一画、想一想。
1、要求学生画一个任意大小的圆,并画出它的半径和直径。
观察比较得知:圆有无数条直径,无数条半径。
在同一个圆内直径都相等,半径都相等。
2、以点A为圆心,要求学生以A为圆心画两个大小不同的圆。
3、画两个半径都是2厘米的圆。
五、讨论。
圆的位置与什么有关系?
圆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使学生通过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圆形物体,建立正确的圆的表象。
课本练一练题目。
八、全课小结。
【教学反思】
圆的认识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的情况下进行的,所以学生很快能找到圆的主要特征,而且能从本节课里掌握圆的特征,掌握圆各部分的名称,以及直径半径等之间的关系。
3、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面是圆形?
4、做套圈游戏,哪种方式更公平?
二、画一画。
1、你能想办法画一个圆吗?
(1)用手比划着画圆。
(2)用一根线和一支笔画圆。
(3பைடு நூலகம்用圆规画圆。
2、教学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三、认一认。
学生用圆规画一个圆。
讨论:圆规的“尖”、圆规张开的两脚之间的长度所起的作用。
告诉学生半径和圆心。
《圆的认识》一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试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3页“圆的认识一”。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认识到“同一个圆中半径都相等、直径都相等”,体会圆的特征及圆心和半径的作用,会用圆规画圆。
2、结合具体的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