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饮料加工的关键工艺原理热灌装的工艺流程和工艺要点

合集下载

茶饮料加工关键工艺原理与热灌装的工艺流程和要点

茶饮料加工关键工艺原理与热灌装的工艺流程和要点

茶饮料加工关键工艺原理与热灌装的工艺流程和要点茶饮料是以茶叶为原料经过加工工艺制成的饮品,具有清凉爽口、香气浓郁的特点。

茶饮料的加工过程中,热灌装是一个重要的工艺环节。

下面将介绍茶饮料加工关键工艺原理与热灌装的工艺流程和要点。

一、茶饮料加工关键工艺原理1.提取工艺:将茶叶浸泡于热水中,使茶叶中的有效成分溶解于水中,得到茶液。

2.混合工艺:将提取得到的茶液与糖、酸味剂、香精等原料进行混合,调整茶饮料的口感和香气。

3.杀菌工艺:通过热处理或添加防腐剂,杀灭茶饮料中的微生物,延长茶饮料的保质期。

4.包装工艺:将加工好的茶饮料进行包装,保护茶饮料的质量和营养,方便储运和销售。

热灌装是茶饮料的常用包装方式,主要采用高温灭菌和热熔封口的工艺。

1.工艺流程茶饮料经过混合调配后,将茶液进行高温处理,杀灭茶液中的微生物。

然后,将茶液通过管道输送至热灌装设备中,进行包装。

在热灌装过程中,首先将包装容器进行预热,以减少茶液温度的下降。

然后,将预热好的容器进行灌装,同时进行高温封口。

最后,对灌装好的茶饮料进行冷却处理,以降低茶饮料的温度。

2.要点(1)设备选择:选择具有良好密封性、稳定性和可靠性的热灌装设备,确保茶饮料在整个灌装过程中不受到污染。

(2)高温消毒:在灌装前,对包装容器以及与之接触的配管进行高温消毒,杀灭潜在的微生物污染源,保证茶饮料的卫生安全。

(3)灌装温度控制:对茶饮料进行高温灌装时,要严格控制灌装温度,以避免茶液温度过高导致变质,或者温度过低无法达到灭菌效果。

(4)封口质量检查:在封口过程中,要对封口质量进行检查,确保封口牢固,避免茶饮料在封口后发生二次污染。

(5)冷却处理:对灌装好的茶饮料进行冷却处理,以降低茶饮料的温度,保持茶饮料的口感和品质。

总之,茶饮料加工关键工艺原理与热灌装的工艺流程和要点在保证产品质量和卫生安全的前提下,提高生产效率,适应市场需求,确保茶饮料的优质和口感。

高温灌装饮料工艺规程

高温灌装饮料工艺规程

高温灌装饮料工艺规程1. 引言高温灌装工艺是一种常用的饮料灌装工艺,通过高温处理可以有效杀灭微生物、延长饮料的保质期。

本规程旨在规范高温灌装饮料的工艺流程,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2. 材料准备在进行高温灌装饮料前,需要准备以下材料:- 原料: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饮料原料- 包装材料: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高温灌装饮料包装材料- 辅助材料:消毒剂、灌装机械等3. 工艺流程高温灌装饮料的工艺流程如下:1. 原料处理:将饮料原料经过混合、过滤等步骤,确保原料的质量稳定。

2. 高温处理:将经过原料处理的饮料在高温条件下进行加热处理,杀灭微生物。

3. 灌装包装:将高温处理的饮料进行灌装,并且在此过程中确保包装材料的消毒与灌装设备的卫生。

4. 冷却存储:将灌装好的饮料进行冷却及贮存,确保产品的口感和质量。

5. 检验检测:对灌装好的饮料进行质量检验和微生物检测,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标准。

4. 工艺控制高温灌装饮料需要进行严格的工艺控制,包括:- 温度控制:保持高温处理温度的稳定性。

- 时间控制:控制高温处理的时间,确保微生物被彻底杀灭。

- 包装控制:确保包装材料的卫生及灌装设备的清洁。

5. 安全措施在进行高温灌装饮料工艺时,需要注意以下安全措施:- 工作人员需佩戴适当的防护设备,包括口罩、手套等。

- 在高温处理过程中,避免与热源直接接触,避免烫伤。

- 对消毒剂的使用需谨慎,避免误吸入或接触皮肤引起不适。

6. 结论高温灌装工艺是一种常用的饮料灌装工艺,通过高温处理可以有效杀灭微生物、延长饮料的保质期。

本规程对高温灌装饮料的工艺流程、材料准备、工艺控制和安全措施进行了规范,旨在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同时,进行高温灌装工艺时,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确保生产过程安全合规。

茶饮料的生产工艺流程

茶饮料的生产工艺流程

茶饮料的生产工艺流程
《茶饮料的生产工艺流程》
茶饮料的生产工艺流程涉及原料采购、加工、酵母发酵、调味和包装等多个环节。

以下是茶饮料的生产工艺流程的一般步骤:
原料采购:茶饮料的主要原料是茶叶和水,其中茶叶的品质和种类对茶饮料的口感和香气至关重要。

生产厂家通常会向茶园采购新鲜的茶叶,并严格按照规定的标准进行筛选和加工。

加工:茶叶先经过清洗和烘焙等步骤,去除多余水分和杂质。

然后以一定的比例与水混合,通过高温高压的方式进行煮沸,使茶叶的香气浸透水中。

接着通过过滤和澄清等工艺,将茶叶渣和杂质分离,得到清澈的茶汁。

酵母发酵:茶汁经过煮沸后,需要进行酵母发酵。

通过控制温度和时间等参数,促进茶汁中的微生物活动,产生香气和口感。

发酵结束后,茶汁会变得更加醇厚和柔和。

调味:在茶汁发酵结束后,生产厂家会按照配方要求添加糖、果汁、香精等调味剂,使得茶饮料的口感更加丰富和多样化。

同时,调味剂的添加也能够延长茶饮料的保质期。

包装:最后,茶饮料通过灌装、密封和贴标等步骤进行包装。

常见的包装形式包括瓶装、罐装和袋装等,以便于运输和销售。

总的来说,茶饮料的生产工艺流程需要经历原料采购、加工、
酵母发酵、调味和包装等多个环节。

每个环节的严格控制和操作都对茶饮料的品质有着直接影响,是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茶饮料热灌装设备的三项关键技术

茶饮料热灌装设备的三项关键技术

茶饮料热灌装设备的三项关键技术我国茶饮料基本上以PET瓶包装为主。

对茶叶采用适温提取、高速离心分离,得到澄清透明的茶水饮料之后,采用UHT(超高温)杀菌,最后热灌装封口制成瓶装茶饮料。

专家认为,PET瓶与罐装和玻璃瓶相比,具有质量轻、价格低、饮用方便、瓶壁透明等优点,使产品一目了然,吸引注意力。

另外,PET瓶还具有加工方便,在不同的产品中可以加上各种色母,赋予产品不同的独特色调,如加工成绿色,起到调节消费心理,增加产品的稳定性,防止产品被氧化的作用。

但装矿泉水与装可乐、茶饮料瓶子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可乐属碳酸饮料,PET瓶要求防止CO2渗出,O2进入。

普通PET瓶在耐酸碱和耐高温上有一定的缺陷,在60℃以上的温度时,瓶颈部会发生收缩和软化,体积缩小,形状畸变。

90年代初开发成功的耐高温PET瓶,使瓶的耐温性提高到95℃左右,这样可以使茶饮料在85℃~90℃的条件下进行热灌装。

像日本的伊藤园、朝日、三得利,我国的康师傅等都采用这一工艺设备。

三个关键技术需解决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所杨桂馥高工分析,PET瓶作为茶饮料的包装容器,必须解决三个关键技术防微生物变败技术。

防止茶饮料微生物变败一定采用半无菌包装方法,对茶饮料进行超高温(UHT)杀菌后,在洁净室内进行热灌装和密封,在保持一定时间后冷却成产品。

利用茶汁自身的茶多酚成分抑制微生物生长。

防止茶浊。

茶浊主要是红茶饮料生产需要解决的问题,要从茶汁浸提技术用水的水质、茶叶原料、浸提工艺和酶应用等方面着手解决。

无菌包装技术,这是1990年茶饮料生产的重大技术革新。

半无菌灌装技术除茶饮料含有抗菌作用的茶多酚外,还以茶饮料营养欠缺,几乎不能满足微生物营养要求为前提的,因此对于富含营养的奶茶、茶多酚含量少的混合茶以及完全不含茶多酚的麦茶等,用热灌装法制造PET瓶装茶饮料是极为困难的。

热灌装是相对于传统的饮料加工工艺而言的,对于非碳酸化饮料,传统的生产工艺是将预热的或冷的产品灌装入瓶(罐)内,封盖后按一定的杀菌公式进行巴氏杀菌或高温杀菌,然后冷却干燥制成产品。

热灌装饮品生产工艺流程

热灌装饮品生产工艺流程

超过滤系统
1.概述

超过滤系统使用聚丙烯睛等材质制成的中空纤维式超
过滤膜,利用此膜的微细孔径来过滤去除分离水中分子量
在2500~10000道尔顿范围内的杂质。可广泛应用于地表
水、海水及废水中有机物,胶体及其它悬浮性微细颗粒杂
质的去除,特别适合RO系统的预处理,降低SDI值,有效
地保护RO膜安全长寿运行。
1.原理
反渗透系统根据逆渗透原理去除水中的 离子、有机物、悬浮物和其它杂质等。滤 膜在一定压力下,进水或溶液在滤膜两面 分成两部分,一部分通过反渗透的渗透膜 净化,另一部分盐分和固体残渣却被滞留 和浓缩。
反渗透系统
精滤系统
水处理系统
(二)调配萃取系统
调配: 1.调配的概念:利用科学的方法,依据流
活性碳过滤系统
2.设备技术指标 名称:活性碳过滤器 规格:φ3000×S.S1500 额定工作流量:71M3/H 反洗流量:71 M3/H 反洗时间:15~20min 正冲流量:71 M3/H 正冲时间:15~20min 操作压力:3~4Kg/cm2
反渗透系统
30℃左右保证在短时间内将产品冷却下来 ,保证风味及口感。
冷瓶系统
SIPA(吹瓶机)
SILO粒子储存罐
套标机:
采用富士公司intersleeve套标机套标、缩标 达到符合研发要求的产品外观。
装箱机:
采用OCME自动装箱机,将套好标产品自 动装箱并输送到成品库房。
套标机
的一种脱盐技术,具有极高的脱盐能力。为保证 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灵活性,本系统包括三组两 极反渗透系统,组装在一个支架上,二级出水为 95m3/h。 反渗透系统包括5μ保安过滤器、高压泵、反渗透 膜组、清洗系统及控制仪表五部分。(其中超滤 系统和RO系统共享一套清洗系统)

茶饮料的生产工艺流程

茶饮料的生产工艺流程

茶饮料的生产工艺流程茶饮料的生产工艺流程茶饮料是一种受到广大消费者喜爱的饮品,其生产工艺流程一般包括采摘、加工、调配、灌装等步骤。

首先,茶饮料的生产过程从茶叶的采摘开始。

一般而言,采摘时要选择嫩叶,因为嫩叶所含的营养成分最多,品质最好。

采摘完成后,需要进行杀青处理,以止茶叶萎凋。

通常,杀青的方法有烘培杀青和蒸青两种。

烘培杀青是将茶叶放在加热设备中进行高温处理,蒸青是将茶叶放入蒸锅中进行蒸汽处理。

然后,经过杀青处理的茶叶需要进行揉捻工序。

揉捻是通过机械挤压茶叶,使其自然卷曲,增加茶叶表面和空气的接触,增加茶叶的香气。

揉捻工序主要分为大揉和小揉两步骤,通过调节揉捻次数和力度,可使茶叶具备不同的风味和特色。

接着,揉捻完成后的茶叶需要进行发酵工序。

发酵是茶叶独有的一道工序,也是茶叶形成独特风味的关键。

发酵分为青发酵和红发酵两种。

青发酵是在较高温度下进行,茶叶表面产生脱水现象,促进发酵酵素的活性。

红发酵是将茶叶放置在环境中进行氧化反应,产生特殊的香气。

最后,发酵完成的茶叶需要进行炒制工序。

炒制主要是使茶叶表面温度升高,迅速失水,同时使残留的有机物转化为芳香类物质。

炒制一般分为初炒、追炒和干炒三个阶段,通过三个阶段的连续炒制,使茶叶的香气更加浓郁。

除了上述的基本工序,茶饮料的生产工艺流程还包括调配和灌装。

调配是指根据茶饮料的特性和消费者的口味需求,进行配方设计和混合调配,以确保产品的一致性。

灌装是将调配好的茶饮料装填到瓶子或罐子中,以便于销售和使用。

总之,茶饮料的生产工艺流程从茶叶的采摘开始,经过杀青、揉捻、发酵、炒制等步骤,以及调配和灌装工序,最终生产出香气浓郁、口感独特的茶饮料。

这个工艺流程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控制,只有确保每个步骤的质量,才能产出高品质的茶饮料。

热灌装大麦茶饮料的工艺

热灌装大麦茶饮料的工艺

热灌装大麦茶饮料的工艺一、热灌装大麦茶饮料的工艺流程1.大麦浸提工艺大麦浸提→粗滤→酶解→冷却至<7℃→静置→离心→缓冲罐→粗滤→0.45m精滤→缓冲罐→RO→杀菌→装桶进冷库储存2.调配灌装工艺二、关键控制点的提出大麦茶饮料pH >4.5,属于低酸性饮料。

采用热灌装线生产有一定的风险。

关键在于必须减少各环节可能带来的污染:1. 浸提工序是茶饮料生产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控制点,直接影响茶饮料的品质。

大麦浸提液pH >4.5,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细菌极易生长繁殖,又因来源于农产品,可能带入难以灭活的嗜热芽孢;2.调配工序易受杂菌污染,应尽量减少污染,抑制杂菌增殖;3.杀菌对产品的微生物安全性极为关键;4.热灌装线对包材的处理没有无菌灌装线严格,也可能带入污染源;灌装环境的GMP控制也很重要;因此,保证灌装温度也很关键。

三、工艺流程说明与探讨1. 主要原辅料验收炒制的大麦:精选含有膳食纤维、维生素、蛋白质等多种健康营养素的绿色有机大麦为原料,经细火煎焙等特殊工艺制作而成,色泽金黄、香气浓郁。

白砂糖:理化指标应符合GB317-2006《白砂糖》的有关要求,从合格供应商处采购,每批次都应有出厂检验合格证明,并有每年一次的政府权威部门出具的全部项目的检测合格报告。

PET瓶:符合QB/T2665-2004《热灌装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瓶》要求,每批次都有出厂检验合格证明,并有每年一次的政府权威部门出具的全部项目的检测合格报告。

如能连线吹瓶更好。

炒制的大麦、白砂糖、PET瓶等原辅材料均应进厂抽检,并填写《原辅料入厂验收记录》。

2. 浸提:(CCP1)浸提液品质将直接影响茶饮料的品质,该工序是茶饮料生产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控制点。

我们采用热水浸提、酶法处理的方法,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3. 水处理:按照《RO水处理操作规程》,制备合格的RO水。

4. 溶糖:用热水溶解,加入适量活性碳并保持85℃保温30分钟。

茶饮料的工艺探讨

茶饮料的工艺探讨

热灌装大麦茶饮料的工艺探讨发布: 2010-02-25 | 作者:| 来源: | 查看: 2次一、热灌装大麦茶饮料的工艺流程1.大麦浸提工艺大麦浸提→粗滤→酶解→冷却至<7℃→静置→离心→缓冲罐→粗滤→0.45m精滤→缓冲罐→RO→杀菌→装桶进冷库储存2.调配灌装工艺二、要害把持点的提出大麦茶饮料pH >4.5,属于低酸性饮料。

采纳热灌装线生产有必然的风险。

要害在于必须减少各环节可能带来的污染:1. 浸提工序是茶饮料生产历程中的一个要害把持点,直接影响茶饮料的品德。

大麦浸提液pH >4.5,含有丰厚的营养物质,细菌极易生长孳生,又因滥觞于农产品,可能带入难以灭活的嗜热芽孢;2.调配工序易受杂菌污染,应尽量减少污染,克制杂菌增殖;3.杀菌对产品的微生物安全性极为要害;4.热灌装线对包材的处理没有无菌灌装线严峻,也可能带入污染源;灌装环境的GMP 把持也很首要;因此,保证灌装温度也很要害罐装茶饮料发布: 2010-02-28 | 作者:| 来源: | 查看: 2次罐装乌龙茶的加工工艺,一般分为浸提、过滤、调制、加热、充氮、密封、灭菌、冷却等工序。

茶叶浸提用无离子纯水,茶与水的比例为1:100,水温80-90℃,浸提3-5分钟昆过粗滤和细滤,冷却后即成原液。

然后调成饮用浓度,参加必然量的碳酸氢纳,将茶水调成PH值为6—6.5,再加抗坏血酸纳作为坑氧化剂,防止茶水氧化,再加热到90-95℃,趁热装罐,并向罐内充氮气代替顶隙间的空气,最后封罐,将封好口的罐放在高压锅内经115—120℃杀菌7-20分钟,冷却后就成为成品。

罐装茶常见问题浅析发布: 2010-02-22 | 作者:| 来源: | 查看: 3次在市场经济面向全球的今天,茶叶包装在茶叶生产、流通、销售和消费中占领举足轻重的地位。

小包装茶由于其携带方便、包装情势多样而日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目前,我国面市的茶叶,绝大多数都是小包装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茶饮料加工的关键工艺原理热灌装的工艺
流程和工艺要点
1.茶饮料生产工艺
工艺流程(适合热罐装):
茶叶→热浸提→过滤→茶浸提液→调配→过滤→加热灌装→密封→杀菌→冷却→检验
70℃左右热灌装温度、准耐热PET瓶包装、准热灌装生产线设备,也可应用于不含防腐剂的乌龙茶、红茶、绿茶、冰茶、柠檬茶、酸梅汤以及果汁饮料等产品的准热灌装(也可用于高温热灌装和灌纯净水、矿泉水等)。

耐70℃左右的准耐热PET瓶每只价格比耐95℃的PET瓶低约0.3元,比耐85℃瓶低0.2~0.3元。

准热灌装生产线其它设备有:调配系统、过滤系统、UHT灭菌系统、理瓶机、倒瓶机、冷却机、喷码机、装箱机。

其工艺同于冷灌装。

工艺要点:
水处理:茶饮料用水要求较严,一般采用纯净水为好,水中大多金属离子不仅直接影响口感劣变,而且会导致茶生成浑浊沉淀。

水质要求如下:
(1)pH值中性或略偏酸性;(2)浊度<1.6度;
(3)电导率<10μs/cm2 ;(4)无异味。

化糖:优级糖(非硫化糖),可先与一些难溶性的物料,如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等混合好后,溶解过300目筛。

调配:
1)茶粉先用50~100倍处理水(约60℃)完全溶解后加入。

冷溶型茶粉可用常温水充分溶解后加入。

2)酸味剂用至少20倍的水溶解后缓慢加入,不断搅拌。

3)其他辅料应先溶解再加入,加入后应充分混合均匀。

精滤:5μm以下孔径,最好1~2 μm。

杀菌:
UHT方式——135±2 ℃,4±1s;
果汁杀菌方式——约120 ℃,10-30s;
2. 热灌装:
88~90 ℃。

从杀菌到灌装的时间最好控制在10min内。

洗瓶:氯水或过氧水消毒,无菌水冲洗后吹干。

倒瓶:对瓶盖进行杀菌,30~45s。

冷却:最好进行梯度冷却至接近常温。

由于茶叶中多酚类物质含量丰富,极易氧化褐变,因此需加入抗氧化剂以抑制茶叶的氧化反应。

调配后的茶叶经3万分子量孔径的超滤设备过滤。

可以有效的除去茶叶中的悬浮物质和可溶性胶体,减少沉淀的产生。

过滤后的茶叶经135℃、10s超高温瞬时灭菌后趁热灌装入耐热塑料瓶内,灌装温度在85℃到90℃之间,封盖后,将瓶平放,进行瓶口杀菌,然后产品经冷却后进入后包装工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