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镀锌工艺流程

合集下载

热镀锌工艺流程

热镀锌工艺流程

热镀锌工艺流程
热镀锌是一种常用的防腐蚀处理方法,其工艺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钢材准备:首先,要对待镀锌的钢材进行表面处理,包括除锈、除油和清洗。

这是为了确保钢表面没有污物和氧化物,使锌能够均匀附着在钢材表面。

2. 预处理:在完成表面处理后,钢材需要进行预处理以提高镀锌层的附着力。

预处理方法通常有酸洗和碱洗。

酸洗使用酸溶液,可以去除钢材表面的氧化物;碱洗使用碱溶液,可以去除油脂和其他有机污染物。

3. 热浸镀锌:钢材经过预处理后,将被浸入熔融锌中进行镀锌。

熔融锌温度通常在450-480°C之间,将钢材完全浸入锌液中,
使其表面覆盖上一层锌铁合金层。

这一过程称为热浸镀锌。

熔融锌通过与钢材表面发生化学反应,并在钢材表面形成一层锌铁合金层,这样就能够起到防腐蚀的效果。

4. 镀锌后处理:完成热浸镀锌后,还需要对钢材进行一些附加的处理,以增加镀锌层的均匀性和光亮度。

常见的后处理方法有抛光、处理温度控制和冷却。

5. 检验和包装:最后,要对镀锌后的钢材进行质量检验,以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完成检验后,将钢材进行包装,以保护镀锌层不受机械损伤和氧化。

总之,热镀锌的工艺流程主要包括钢材准备、表面处理、预处理、热浸镀锌、镀锌后处理、检验和包装等步骤。

这些步骤的完成可以确保钢材得到均匀的镀锌层,并具有良好的防腐蚀性能。

热镀锌车间工艺操作规程

热镀锌车间工艺操作规程

FEE有限公司镀锌车间工艺操作规程1、操作规程作为制造输电线路铁塔部件,金属结构件和微波通讯铁塔等使表面达到防腐要求为目的.2、本操作规程依照GB2694-81标准编制.3、各部件原材料必须是能形成符合标准的镀层.4、工艺流程镀前处理酸洗水洗助镀热浸镀锌冷却钝化后处理检验镀前处理操作规程酸洗前处理:1、酸洗之前操作工应检查被件表面是否有电焊药皮.小面积的处理后可进入酸洗池.面积较大的要报告上级处理.2、镀件表面有油腻和污渍,酸洗责任人有权决定镀件是否进入酸洗池.并报与上级处理.3、被镀件表面若有开裂和缺损的钢材放置在指定的位置.4、被镀件表面因原材料钢材锈蚀严重而产生大面积的麻点,酸洗责任人应阴止此料进入酸洗池,并报与上级处理.5、检查钢管镀件是否有开工艺孔.酸洗操作规程:1、严禁镀件过酸洗.2、采用盐酸进行酸洗,温度采用自然温度.3、酸洗液的配制,浓盐酸:水=2:1.配制方法为:先将定量的清水打入酸洗池,再将浓盐酸管伸入清水水面以下注入浓盐酸.配制时加入重量比例为0.1~0.4%的OP乳化剂和约0.2%的缓蚀剂马洛品六次甲基四胺以防止盐酸的挥发和工件的过酸洗.废酸洗液中可以加入一定量的NH4CL以增强氧化物的溶解.4、酸洗浓度为HCL4~17%,浓度低于4%用于镀件、返工件和退挂具上的锌层.严禁将返工件吊入新配制的盐酸中.5、酸洗的时间由酸洗责任人根据实际情况自己定夺,原则上按照生产上要求合理的安排酸洗次序.严禁将不同的材料如Q235与Q345混合在一起酸洗有缓蚀剂的条件下不存在这一问题.6、酸洗中镀件过密需要进行翻料操作,建议进行二次翻料操作.最后一次用高压水泵冲洗,入池前水断流后进入到酸池.7、根据不同镀件的规格穿上挂具.镀件厚度的规定:当不同规格的部件穿上挂具时,在下列规定下的镀件厚度范围内可以混合穿上挂具.镀件厚度4mm以下;厚度5~8mm;厚度9~11mm;厚度11mm以上混合穿上挂具.壁厚者应在下层.且应检查牢固情况是否在下道工序会产生脱落.长度的规定:当采用单头吊挂镀锌时,角钢下端头相对长度不得超过10cm.8、工件在装入挂具后,工件因放久发黄氧化的应放入新酸中起落几次后,用高压水泵冲洗干净后至流动的清水中水洗.断流后立刻进入助镀池.不得在空中久留.表面发黄的镀件严禁进入助镀池.应返回在新酸中放置30秒后重新冲洗后入助镀池.溶剂处理:1、助镀剂的成分,采用NH4CL和ZnCL2配制,NH4CL:180~300g/l,助镀剂的成分经过化验员化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其中酸度PH=5~7,亚铁离子浓度大于30g/l时作助镀液更新再生处理.2、助镀温度为55~80℃,助镀时间为30~120秒以上.3、助镀液中不允许有浑蚀物或悬浮杂质存在,否则采用助镀液循环过滤方法除去.4、烘干采用炉前自然温度,温度不得超过200~230℃,时间不得超过10min,颜色变黄应重新进入助镀池起落三次.热浸镀锌炉前操作规程:1、锌锅里加入的锌锭须经过化验符合GB470-1997中的有关规定才能加入.2、镀件浸锌时应平稳,稍慢,挂钩位置应能使部件避免扣灰或溅出锌液.3、镀件浸锌深度为100~900mm,并在浸锌后适当进行上下串动和摆动.4、浸锌时间以部件达到热平衡的时间为主.建议时间为5、浸镀温度以炉前实际操作经验决定,总体原则是按照顾客质量要求为准.6、镀件出锅时应及时除尽锌锅表面的溶剂层,以避免溶剂污染镀件.7、打捞锌渣操作:在停止生产半小时左右进行锌渣打捞工作,一般每周打捞两次.打捞温度控制在445~455℃左右.8、锌灰提炼操作:炉前操作去除锌灰后集在锌锅的一侧,用氯化铵提炼后用带孔的工具将锌灰舀起,禁止锌灰中夹带大量的锌.9、两头吊的炉前应斜起至最大的倾斜角,以使锌液能流出.10、镀件从锌液中吊入冷却池中,不得在锌锅上久留.应立即进行落锌工作,除锌工作一般在5~10秒左右.11、捞池工作:入锅前检查镀件的数量,起锅时若发现数量不对,应立即进行打捞工作.在镀锌时一旦发现镀件掉入锌锅,应立刻捞出,每天工作结束时,操作人员必须进行捞池工作.禁止向锌锅中倒入其它垃圾.12、于钢管焊接塔,为保证插缝处无积锌,建议从横截面积小的一端出锌.镀后处理操作规程:1、冷却方式:采用水冷却,里面加入适量的中性肥皂,以提高镀件光洁度.冷却时间以工件在水中不冒气泡为止.冷却温度以50~80℃为宜.2、钝化处理:钝化液浓度K2Cr2O7在3.0~3.5g/l之间,酸度PH=1.0~2.0之间,钝化时间3~8秒,温度30~40℃之间,钝化的杂物要经常性的处理,另外注意:钝化时掉进池子里面的工件必须马上捞出,避免过长时间而使得工件表面锌层腐蚀.另外,工件从钝化池吊也来以后,必须要在池子的正上方停留片刻,以保证工件表面的钝化液完全断流后,才能吊到后处理工作区.3、钝化后处理:钝化后的产品,经过检查,不合格的产品,按照GB2694-81标准和顾客满意目标确认是否能够补救,并采用相关的措施对其进行后处理工作.4、对于镀件表面点状漏镀等,采用补镀剂补救,发现镀件表面大面积漏镀的工件可以再重镀一次.5、对于工件表面或内侧积锌严重或锌渣太多的,必须通知行车工将其吊到炉前重新再“烫”一次.6、对于色差现象特别严重的工件一律采取返工.7、后处理人员在处理工件表面的滴瘤、毛刺时,切不可敲击,只能用锉刀将其锉平.8、后处理人员一定要注意螺栓孔的处理,特别是穿插销的螺栓孔的处理.9、经过质检员对工件表面光洁度、有无露铁、色差等检验合格,方可运到成品堆场.。

镀锌的工艺流程

镀锌的工艺流程

镀锌的工艺流程镀锌是一种将金属表面涂覆上锌层的工艺,用于防止钢材腐蚀和增加其使用寿命。

镀锌通常采用热镀锌和电镀锌两种方法。

下面是一种常见的热镀锌工艺流程。

首先,需要准备钢材的表面。

钢材表面必须清洁并去除任何杂质,以确保后续步骤的质量。

这通常包括浸泡在酸性溶液中去除铁锈和油脂,以及清洗和冲洗。

接下来,将清洁的钢材浸入一种称为氢氯酸溶液的酸性溶液中。

氢氯酸溶液的作用是去除钢表面的氧化物,以便更好地与锌进行反应。

在浸泡过程中,钢材需要不断搅拌以确保均匀浸润。

第三步是浸泡钢材在一种称为氯化铵溶液中。

氯化铵溶液可以去除残留的氢氯酸,并为锌的镀层提供理想的条件。

浸泡的时间和温度以及氯化铵溶液的浓度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加以控制。

然后,将钢材经过预烘烤。

在热镀锌之前,需要彻底烘烤钢材,以确保其表面完全干燥。

这一步骤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湿润的表面可能会影响到后续锌层的质量。

接下来,将烘烤的钢材浸入一种称为热浸锌槽的镀锌槽中。

热浸锌槽含有溶解的纯金属锌,温度一般在450至460摄氏度,并通过气体冷却暴露在空气中的金属锌。

这样可以使金属锌在钢材表面形成均匀、致密的镀锌层。

在最后一步,钢材从镀锌槽中移除,并经过冷却和表面处理。

一般来说,冷却可采用自然冷却或水冷却的方法,以降低钢材温度。

随后,可以对镀锌钢管进行一些表面处理,如剪切、打磨和喷涂。

总的来说,镀锌工艺流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精细的操作和控制。

只有在每个步骤都正确执行的情况下,才能保证镀锌层的质量和效果。

通过镀锌,钢材可以更有效地抵抗腐蚀,延长使用寿命,并在各种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热镀锌操作流程

热镀锌操作流程

热镀锌操作流程热镀锌操作流程一般为:脱脂-水洗-酸洗-水洗-助镀剂-烘干-热浸镀件-冷却-钝化-检修十个步骤。

1.脱脂通常铁件上面或流水线原因给铁件沾染一些油脂。

例如机油、黄油、油漆等,一般来说在发现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处理了。

根据油渍的不同,需要不同的处理,常用的有碱脱脂,热碱溶液为100—150g/L,温度为60度-80度。

2.酸洗盐酸酸洗是目前广泛使用的一种除锈工艺,其质量分数通常在5%—35%的范围,盐酸质量分数越低酸洗时间越长,另外酸洗的温度对酸洗时间影响较大。

在酸洗过程中铁盐在槽内逐渐沉积,当铁盐达到150—200g/L时,虽然其含量还可以使用,但除非加温否则酸洗时间特别长,只能将其全部换掉。

盐酸低于15℃时,酸洗速度很慢,适合的工作温度为18-21℃,氧化铁皮和酸之间的化学反应能产生足够的热能来保持酸温,在这种情况下酸洗时间为10—30分钟。

3.水洗水洗是热镀锌中很容易被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以往工作中大多都不蘸水,但是越来人们越认识到水洗是很重要的。

水能使铁件表面的氧化铁和盐酸的残液不带入助镀剂中,过多的带入氧化铁和酸渍会使助镀剂中的pH值升高,氧化铁和酸转变为二价铁盐,再从铁件表面带入锌锅,使锌灰、锌渣过多的产生,所以水洗一定要认真,二价铁盐的转变铁盐加锌转变成锌盐+铁,1份铁+25份锌液转变为1份锌渣。

4.助镀剂助镀剂是一项重要环节,它不仅可以弥补前几道工序的不足,还可以活化钢件表面,提高镀锌质量,它的好坏直接影响镀层和质量,对锌耗成本有很大影响。

所谓助镀剂是将酸洗后的铁件在一定的铵锌比的助镀剂中形成一种薄的氧化锌铵盐膜。

助镀液的浓度是指氧化锌与氧化铵的比例。

溶剂中的二价铁盐含量、pH值。

温度以及杂质含量等因素都会对助镀效果产生影响。

当助镀剂浓度低于(100g/L)时,镀件产生漏镀;当助镀液浓度低于(100—200g/L)时,由于制件表面附着的盐膜量小,不能有效地活化制件表面,难以获得平滑均匀的镀层;当助镀液浓度高于(400—500g/L)时,由于表面盐膜过厚,不易干透,在铁件入锅时引起锌的飞溅,产生过多的锌灰、更浓的烟尘和厚的锌层;当浓度高于(500g/L)时,制件表面形成内外两层盐膜,下锅时外层盐膜干透里层干不透,当锌液与铁件接触时,会因水的汽化而引起强烈的爆锌。

镀锌的流程

镀锌的流程

镀锌的流程镀锌是指将钢铁表面镀上一层锌金属,以防止钢铁被氧化和腐蚀的工艺。

镀锌可以分为热镀锌和电镀锌两种方式,今天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热镀锌的流程。

首先,要进行镀锌的钢铁材料需要经过一系列的预处理。

首先是去污,采用酸洗的方式将钢铁表面的油污、灰尘和铁锈等杂质去除。

然后进行酸洗,用酸性溶液进行浸泡,以进一步清除钢铁表面的氧化物和其他有害物质。

接下来是烘干,将酸洗后的钢铁材料放入干燥设备中,除去表面的残留水分。

完成了预处理后,接下来就是热镀锌的主要步骤。

首先是浸泡,将经过预处理的钢铁材料放入镀锌槽中,使其完全浸泡在熔化的锌液中。

锌液的温度通常在450℃左右,通过加热炉使其保持在适当的工作温度。

在浸泡的过程中,锌液会渗透到钢铁表面,与钢铁表面的铁原子进行反应,形成一层锌铁合金层。

这层锌铁合金层能够为钢铁提供良好的耐候性和抗腐蚀性能。

然后是出槽,经过一定时间的浸泡后,将钢铁材料从镀锌槽中取出,使其保持一定的倾斜角度,以便于多余的锌液流失。

同时,可以通过气流吹干钢铁材料上的锌液,加速固化和降低锌层厚度。

这样就可以使得钢铁表面形成一层均匀的锌镀层。

最后,进行后续处理。

首先是冷却,将热镀锌完毕的钢铁材料放入冷却设备中,使其快速冷却。

然后是精加工,对镀锌完成的钢铁材料进行修整和打磨,以提高外观质量。

最后是检验,通过一系列的检测手段,对镀锌钢铁材料的锌镀层厚度、附着力、耐腐蚀性能等进行检验和评估,以确保其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总结起来,热镀锌的流程主要包括预处理、浸泡、出槽、冷却、精加工和检验等步骤。

这一流程能够有效地使钢铁材料表面形成一层均匀且具有良好耐候性和抗腐蚀性的锌镀层,从而延长钢铁的使用寿命,并提高其外观质量。

热镀锌螺丝的工艺流程

热镀锌螺丝的工艺流程

热镀锌螺丝的工艺流程
热镀锌螺丝的工艺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预处理:将螺丝进行清洗,去除表面的油污、尘埃等杂物,以保证镀层的附着力。

2. 酸洗:将螺丝浸泡在酸性溶液中,去除表面的铁锈和氧化物,以便于后续的镀锌处理。

3. 清水冲洗:将酸洗后的螺丝进行清水冲洗,去除酸洗液和杂质残留。

4. 烘干:将螺丝进行烘干,去除残留的水分,以避免螺丝在镀锌过程中产生气泡和缺陷。

5. 热融锌:将烘干后的螺丝放入镀锌槽中,涂有熔融的锌液。

通过热镀锌工艺,在螺丝表面形成一层均匀、致密的锌层。

6. 冷却:将镀锌完成的螺丝取出并进行冷却,以固定锌层。

7. 精加工:将镀锌后的螺丝进行机械除锈、打磨等精加工处理,以使镀锌表面更加光滑、平整。

8. 质检:对镀锌后的螺丝进行质量检验,包括外观检查、厚度测量等,以确保产品符合质量要求。

9. 包装:将质检合格的镀锌螺丝进行包装,以便于储存、运输等后续环节。

以上步骤大致描述了热镀锌螺丝的工艺流程,具体的流程可能会在不同厂家或场合有所差异。

热镀锌的详细解析

热镀锌的详细解析

热镀锌的详细解析文章来源:钢铁E站通/dict/detail.php?id=417热镀锌也叫热浸锌和热浸镀锌:是一种有效的金属防腐方式,主要用于各行业的金属结构设施上。

是将除锈后的钢件浸入500℃左右融化的锌液中,使钢构件表面附着锌层,从而起到防腐的目的。

热镀锌工艺流程:成品酸洗-水洗-加助镀液-烘干-挂镀-冷却-药化-清洗-打磨-热镀锌完工.热镀锌是由较古老的热镀方法发展而来的,自从1836年法国把热镀锌应用于工业以来,已经有一百四十年的历史了。

然而,热镀锌工业是近三十年来伴随冷轧带钢的飞速发展而得到了大规模发展。

生产工序:热镀锌(钢管)生产工艺:上料→酸洗、水洗→溶剂→烘干→热镀锌→内、外吹→滚标、标识→钝化→检验→包装。

一、上料:上料工应检查原料情况:1、钢管的外表面不得粘有油污(特别是沥青油调合漆等油污),否则会造成大批不合格品。

2、钢管在生产后一定要矫直,消除钢管的内应力。

3、钢管外表面出现凹凸不平的腐蚀不能镀锌,否则将浪费大量盐酸。

4、钢管在运输过程中不能出现人为弯管。

5、用于热镀锌的钢管,不允许把标识物贴在钢管的内、外壁上,以免造成漏镀。

二、钢管的酸洗、水洗:1、钢管的酸洗:1)酸洗工在工作前必须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在工作中认真检查工作现场有无障碍、吊带是否完好无损,确认完好后方可进行工作。

2)酸洗主要采用盐酸酸洗,采用水来配制盐酸,盐酸含量为18~20%比较合适。

3)酸洗工工作前首先了解酸的浓度、温度及本槽酸洗管的吨位。

4)吊管时两根吊带要离开端头1.3米左右,防止吊弯钢管,造成镀锌管内漏;在往酸槽下管时,钢管要倾斜15°,先下自己站立的一端,防止喷酸伤人。

5)钢管每次酸洗,重量在2~5吨为宜,时间5~15分钟。

6)钢管在酸洗时要经常振动,在振动过程中要把钢管平放在酸槽的横条石上,反复起动一侧吊带3次后再起动另一侧吊带3次,重复两次后再吊起;振动上升角度不大于15°。

热镀锌生产工艺和加工流程

热镀锌生产工艺和加工流程
(5)热镀锌要控制好锌液温度、浸镀时间及工件从锌液中引 出旳速度。引出速度一般为1.5米/min。温度过低,锌液流 动性差,镀层厚且不均匀,易产生流挂,外观质量差;温 度高,锌液流动性好,锌液易脱离工件,降低流挂及皱皮 现象发生,附着力强,镀层薄,外观好,生产效率高;
但温度过高,工件及锌锅铁损严重,产生大量锌渣,影响 浸锌层质量而且轻易造成色差使表面颜色难看,锌耗高。 锌层厚度取决于锌液温度,浸锌时间,钢材材质和锌液成 份。一般厂家为了预防工件高温变形及降低因为铁损造成 锌渣,都采用450~470℃,0.5~1.5min。
(3)浸助镀剂也称溶剂,可保持在浸镀前工件具有一定活性
防止二次氧化,以增强镀层与基体结合。NH4Cl
100-
150g/L,ZnCl2 150-180g/L,70~80℃,1~2min。并加入
一定量旳防爆剂。
(4)烘干预热为了预防工件在浸镀时因为温度急剧升高而变 形,并除去残余水分,预防产生爆锌,造成锌液爆溅,预 热一般为80~140℃。
(8)冷却一般用水冷,但温度不可过低也不可过高,一般不 低于30℃不高于70℃。
有些工厂对大工件及铸铁件采用较高温度,但要避开铁损 高峰旳温度范围。但我们提议在锌液中添加有除铁功能和 降低共晶温度旳合金而且把镀锌温度降低至435-445℃。
(6)整顿镀后对工件整顿主要是清除表面余锌及锌瘤,用采 用热镀锌专用震动器来完毕。
(7)钝化目旳是提升工件表面抗大气腐蚀性能,降低或延长 白锈出现时间,保持镀层具有良好旳外观。都用铬酸盐钝 化,如Na2Cr2O7 80~100g/L,硫酸3~4ml/L,但这种钝化 液严重影响环境,最佳采用无铬钝化。程工件→脱脂→水洗→酸洗→水洗→浸助镀溶剂→ 烘干预热→热镀锌→整顿→冷却→钝化→漂洗→干燥→检 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镀锌工艺流程
一、镀前检查
目的:为锌浴提供清洁工件,以便钢基体表面和熔融锌充分反应。

◆洗前检查
1、检查原则:认真、仔细,必要时做适当的记录。

2、检查内容:主要查来料材质、尺寸结构、有无变形,有无油漆、油脂及其它污垢粘附。

◆前处理
针对待镀件结构形状,进行必要的打孔、栓挂等下料的准备。

◆脱脂:针对含有油漆、油脂类的待镀件,进行脱油脱脂处理。

脱脂温度:≥70℃;浓度:≥7%;时间:视待镀件情况而定。

◆水洗:将经脱脂的待镀件进行水洗处理,使其PH值在10以下,以便于下一阶段除锈。

◆酸洗除锈
1、酸槽要求:有计划性、目的性的根据来料的材质、紧急情况、难易洗程度合理选择酸槽下料。

酸度:≤20%;时间:视待镀件情况定。

2、影响酸洗速度的因素:
⑴氧化铁皮的结构和厚度:
⑵酸洗液种类及浓度:
⑶酸液中铁盐含量:
⑷酸洗温度:
⑸酸洗操作方式:
⑹钢铁成分:
3、下料、酸洗要求:
⑴严格遵守行车使用规范进行下料操作。

⑵酸洗下料应根据待镀件的材质、数量、结构情况等选择合理的摆放方式。

对成打包捆洗的待镀件务必留一定空隙,杜绝叠加、积压。

⑶酸洗期间应勤翻动待镀件。

确保无漏洗、过洗、夹线、涡气、偏析等现象。

及时打捞漂浮物及因翻动等原因造成的落池镀件等。

⑷严格控制好酸洗时间,当班或交班时应交代清楚酸槽中的黑件。

禁止长时间将黑件浸泡在酸槽内。

⑸对于已洗好黑件,应及时进行下一工序,尽可能的杜绝再次酸洗或长时间放在空气中。

4、洗好镀件要控净酸液再进入下一工序处理。

◆水洗:水洗两道,确保酸被洗去,待镀件PH≥2。

◆助镀处理+
作用:可保持在浸镀前工件具有一定活性,以增强镀层与基体结合。

机理:(1) 清洁钢铁表面,去除掉酸洗后钢件表面上的一些铁盐、氧化物及其它脏物。

(2) 净化钢件浸入锌液处的液相锌,使钢件与液态锌快速浸润并反应。

(3) 在钢件表面沉积一层盐膜,可将钢件表面与空气隔绝,防止进一步微氧化。

(4) 溶剂受热分解时(指干法) 使钢件表面具有活性作用及润湿能力(即降低表面张力)
,使锌液能很好地附着于钢件基体上,顺利进行合金化过程。

(5)
涂上溶剂的钢件在遇到锌液时,溶剂气化而产生的气浪起到了清除锌液上的氧化锌、氢氧化铝及碳黑颗粒等的作用。

通常选用的助镀剂为ZnCl2·2NH4Cl
,当工件在浸入锌液时,助镀剂盐受热后首先发生分解: ZnCl2·2NH4Cl →ZnCl2 (NH3) + NH3 ↑+ 2HCl

分解释放出的氨气和氯化氢气体与工件表面残留的氧化物及锌液表面形成的氧化锌发生反应: FeO + NH3 + 2HCl →FeCl2
(NH3) + H20 ↑ZnO + NH3 + 2HCl →ZnCl2 (NH3) + H20 ↑
以氯化锌和氯化铵混合组成的助镀液,ZnCl2·2NH4Cl 是有稳定成分的化工双盐,易结晶在钢件表面。

其中NH4Cl
在助镀剂中的作用是最根本的,但NH4Cl
易挥发,所以含量不能太高,以避免工件在浸锌过程中形成过多的烟雾。

ZnCl2起到涂层作用,可减少工件在酸洗之后和浸锌之前的氧化。

同时,以ZnCl2·2NH4Cl
为氯化锌和氯化铵混合组成基础的助镀剂有很好的自动干燥效果。

据研究报道,在欧洲氯化锌和氯化铵混合比约为0. 8
;在美国及日本通常采用三盐ZnCl2·3NH4Cl 或四盐ZnCl2·4NH4Cl77溶液,铵锌比约为1. 2~1. 6
;国内热镀锌通常不烘干或烘干效果不佳,同时考虑使用成本,推荐采用1. 2~1.
6 铵锌比。

1、温度:60℃-80℃。

2、浓度:ZnCl2、NH4Cl的总浓度不低于300g/L。

3、铵锌比:CNH4Cl:CZnCl2在1.2-1.6范围。

5、PH值:4-5。

助镀剂酸性过强,所有的铁盐处于溶解状态。

Fe2 + 随工件被带入锌液中,这将导致更多的细锌渣的产生。

6、时间:3-5min。

7、铁盐:≤1g/L。

◆热镀锌:钢材热镀锌时,锌液与钢材之间发生的锌液对钢表面的浸润、铁溶解、铁原子与锌原子之间的化学反应以及相互扩散等复杂物理化学过程。

1、基本原则:
⑴温度:430℃~450℃的温度范围。

⑵时间:根据镀件情况,合理控制浸镀锌时间,确保镀锌质量。

⑶锌含量:≥98.5%。

●影响镀层质量因素:
1、锌锭质量:国标规定的0#、1#锌。

2、钢材成分:
⑴碳:含碳量越高,铁锌反应越剧烈,金属间化合物也越厚。

⑵锰、硫:影响相对较小。

锰含量高时,镀层生长速度变快,促进合金层生长。

⑶硅:能强烈的促进铁锌反应。

⑷磷:钢中磷元素的影响能强烈影响铁锌反应速率,其作用相当于硅的2.5倍。

3、锌浴成分
⑴铝的影响:由于铝对铁的亲合力强,锌液中铝优先在钢基表面形成很致密的,薄且韧的Fe-Al金属间化合物(Fe2Al5、FeAl3),并牢固地附在钢基表面,起粘附镀层的
媒介作用;同时可抑制Fe-Zn合金层的生长(特别是抑制脆性的ξ相的生长),从而改善镀层韧性。

⑵铅的影响:铅可使镀层表面获得大锌花。

由于铅的熔点低,所形成的Pb-Zn固溶体可降低锌液熔点,延长锌液凝固时间,从而延长晶粒长大时间,促进大锌花的形成。

当含铅量为0.25%(常规)时,可获得大锌花镀锌板,锌花平均尺寸9.5mm;当锌液中铅含量大于0.25%时,随着铅含量的增大,锌花尺寸无明显变化。

⑶铁的影响:锌液中的铁含量一般控制在小于0.03%。

若含铁量增加,铁与锌结合生成以FeZn7为主要成分的底渣,并与锌液中的铝发生反应,生成以Fe2Al5为主要成分的浮渣。

这些渣一旦附着在带钢表面,会形成锌粒缺陷,影响镀锌板的表面质量。

同时,由于铁与铝结合,减少了锌液中有效铝含量,从而使镀层粘附性变坏。

此外,铁的存在可增加锌液的粘度和表面张力,从而降低锌液对钢板的浸润能力,使镀锌时间延长。

4、镀锌操作
⑴镀锌温度:多数制件在440 ℃-460℃的温度范围内镀锌能够得到满意的效果,而通常使用的工作温度为430 ℃-445℃。

⑵浸入时间:在保证操作工人安全的前提下,为减少变形,浸入锌浴要尽可能的快。

⑶浸锌时间:工件浸入锌锅,后待沸腾现象终止,即应将工件提出。

⑷扒锌灰:表面锌灰应必须及时扒去,以获得光亮的镀层。

扒锌灰不可用力过猛,不要使锌液面过大被搅动;同时,应注意边出镀件边打灰。

⑸提取镀件:适宜提升速度为1-1.5m/min,尽可能拉大提升角度。

⑹刮锌瘤:镀件出锅后,应及时将锌瘤、锌刺清除干净。

◆镀后处理
1、冷却:一般而言,镀件采取水冷的方式。

但对于一些产品及特殊结构的镀件则适宜采取空冷的方式。

选择水冷还是空冷需由镀件的实际情况确定。

2、钝化:
⑴环保超低铬钝化。

钝化时间:3-5分钟,
⑵PH值:4-5。

3、钝化后的水洗应在钝化后30秒以后进行。

4、后期处理
⑴对于镀好的产品需检查是否有锌瘤、锌刺,有无积锌、漏渡、变形等。

⑵检查修整应仔细认真,对于可修复的镀锌缺陷采取合理修复措施。

⑶后处理人员应注意爱惜镀件,禁止随意踩踏、扔摔镀件,严禁酸性物质粘附镀锌件。

镀件表面的污泥等应及时擦去。

◆分类标识:
对于处理好的镀件,根据客户要求做好标识,合理打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