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女性的生活捣练图》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教学设计 盛唐女性的生活《捣练图》

教学设计  盛唐女性的生活《捣练图》

课题·教者·Ljb 审校·编辑·捣练图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多角度欣赏作品的形式、材质和表现手法。

2、了解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发展概况。

【方法与过程】教师收集与本课有联系的资料,学生课前预习,小组讨论,引导分析,综合探索。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欣赏作品,养成初步的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尊重人类文化遗产。

教学重点:从对一幅画的鉴赏人手,了解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发展,了解唐代人物画概况,学生学到的是美术欣赏的方法。

教学难点:用对比与联系的方法进行分析唐代人物造型的主要特点。

授课时数:1课时1、是否积极参与欣赏活动,能否从审美价值和认识价值的角度评价这幅作品。

2、用短语填写下表,对《捣练图》作简要评析:教学过程:1、教师与学生课前准备(1)收集古代人物画、作者简介和与之相关其它作品的信息资料反馈给学生。

(2)学生课前阅读并简要用短语评析《捣练图》。

2、分组讨论以捣练、缝纫、熨烫的三个场景的描绘内容,画的种类、构图和色彩分六个小组,进行讨论。

3、根据每个小组分析的结果,引导分析。

4、综合探索主题:张萱的仕女画的风格的改变以及与其它几幅画的不同和相同点,探究唐代人物造型的主要特点。

5、个体评价、评述学写:浅谈《捣练图》课后反思:艺术教研组审核意见:日期:资料附件:1、幻灯片2、《簪花仕女图》和《虢国夫人游春图》介绍资料3、钢笔书法的书写格式和方法形式:横式内容:多角度或从某一侧面评述《捣练图》注意事项:(1)标题与正文标题前空一行,与正文之间空一行。

(2)笔色统一黑色或蓝色的钢笔、中性笔、毛笔等。

(3)落款校名班级、姓名、年月日,上一行字数少则不另起一行,如多则另起一行,并靠右留有空间。

(4)字间距匀称工整。

(5)字体楷、行、隶,字与格不靠线居中。

4、范本。

捣练图——盛唐女性的生活 教学设计 人美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

捣练图——盛唐女性的生活 教学设计 人美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

捣练图——盛唐女性的生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欣赏与评价,使学生掌握美术欣赏的学习方法,展示丰富的具有审美价值的图像世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欣赏水平。

从而了解中国古代人物的发展,了解唐代人物概况。

二、教学重点:欣赏、讨论画中人物的动作姿态,尤其是细节的描写。

三、教学难点:在感性的理解学习中,培养学生热爱中国传统艺术的情操和认识唐代仕女画所达到的高度成就和历史文献价值。

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李白诗歌导入,今天我们就来一起通过来欣赏一幅盛唐时期的作品,来进一步研究唐代人物画。

出示课题:捣练图。

(二)、共同探讨,解读《捣练图》张萱是唐代著名仕女画家,在画史上常与周昉相提并论。

《捣练图》盛唐时期一幅重要的风俗画,也是唐代仕女画中取材较为别致的作品。

出示作品《捣练图》1、形式问题:《捣练图》是以什么形式展现的?(中国传统的横幅长卷形式)题材是什么?(仕女画:“仕女”原指中国古代宫女,后引申为美女。

中国古代绘画中以宫女或美女为题材的人物画,称为“仕女画”)2、场景描写问题:画面表现的是一幅怎样的场景?画面中这些女子都在干什么呢?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此图描绘了唐代城市妇女在捣练、缝纫、熨烫时的场景。

第一组描绘四个人以木杵捣练的情境(练:是丝织品的一种。

练织成时质硬,必须煮过,漂白,再用杵捣,才能柔软洁白。

);第二组是缝纫组,缝制组神情认真专注,她们得把捣练中弄断的丝线重新织补好。

第三组是几个人熨烫的场景,蓝衣女孩蹲地烧炭,两位小姐姐身体微微往后倾斜,那是在用力把布拉平,拉平之后再拿熨斗熨烫,熨斗加热就用刚刚小女孩烧的炭。

有一个小女孩,淘气地从布地下串来穿去。

此环节重点在于带领学生赏析画面细节小组分工合作,找出细节描写,教师派小组代表到讲台来“描述”。

(用表演的方法,)通过学生的表演、描述,教师总结:画面的主要细节有:(1)捣练部分四个妇女的朝向各不相同,左边那个妇女传神的挽袖动态;(2)熨烫部分左侧妇女扯练时微微着力的后仰;(中间熨烫妇女专注的神态;(4)在绢下好奇窥视的女孩;(5)煽火女童因怕热而回头等动作。

初中美术人美八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捣练图《捣练图盛唐女性的生活》教案

初中美术人美八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捣练图《捣练图盛唐女性的生活》教案

欣赏课《捣练图—盛唐女性生活》一、学情分析(一)教材分析:本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旨在通过对不同时代和文化背景的美术作品的欣赏,引导学生了解和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关系及美术的文化价值,树立珍视和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思想。

本课的设置突出体现美术课程的人文性,意在引导学生学会从文化角度认识美术作品,认识美术作品所则说折射的时代文化特征及历史烙印,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美术欣赏习惯,提高学生对多种关系的综合思维能力。

(二)学生分析:学生由初一进入初二,在认知上面有所提升,这节课本身在欣赏方面又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将学生的视野从作品的形式美感和主题意蕴提升至文化层面,以求帮助学生学会用文化眼光来审视美术作品。

因为任何美术作品都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创造出来的,必然带有当时文化的痕迹,所以可以通过对各个历史时期美术作品的赏析,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作品所承载的特定文化特征。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对一些有代表性作品的欣赏、研究,让学生理解美术与社会、美术与历史、美术与文化的关系,对“美术作品以它独特的方式承载,展示人类文化”这一观点有初步的理解和认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比较、研讨,将历史地理等学科知识及民俗知识与美术知识结合起来,提高对问题的整体认识和综合思维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欣赏美术作品,认识美术的社会文化价值,进而更加喜爱美术,更加珍惜人类丰富的文化遗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从《捣练图》看唐代人物画造型的主要特点与艺术风格。

2、教学难点:如何联系时代背景,让学生通过细节的观察,比较准确地掌握一些唐代历史人文信息。

三、教学过程:(一)、在轻缓的古典民乐声中,学生欣赏图片,引出课题《捣练图—盛唐女性的生活》。

(二)、内容分段介绍,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写实主义精神和浓厚的生活气息。

(三)、对作品的构图、线条、色彩及人物的刻画等方面进行分析,让学生感受传统工笔重彩人物画的独特魅力。

八年级美术上册《盛唐女性的生活》教案2 人美版

八年级美术上册《盛唐女性的生活》教案2 人美版

盛唐女性的生活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会多角度、多视点欣赏、评述《捣练图》;(2)了解唐代人物画概况;(3)了解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发展;(4)学会美术欣赏的学习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查阅、收集资料的能力;(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后分析、解决问题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1)提高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和欣赏、审美水平;(2)体会中国古代人物画,特别是唐代仕女画独特的艺术魅力;(3)了解唐代历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学情分析1、教材分析了解唐代人物画中人物造型的主要特点,通过美术作品的欣赏,理解更深层次的含义,唐朝政治统一,经济繁荣,人民生活安居乐业的景象。

2、学生分析本课与历史课的良好结合能够很好得提升教学效果。

积极利用学生历史课程的学习进度,结合美术的具体特点进行备课。

此年级的学生积极性强,但知识与阅读储备有限,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其他科目的学习进度与情况的更好了解能够对自身教学的开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3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多角度、多视点欣赏、评述《捣练图》2、教学难点:美术欣赏的学习方法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第一步中国古代宫廷自周朝开始就有宫蚕的传统,每年春季,皇后都会带领宫中的贵妇亲自养蚕取丝,织娟制衣的劳作,为的是彰显自己虽位居至尊仍不忘桑织,乃是立国之本的母仪,以此来倡导勤劳贤良的妇德。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捣练图正是生动的描绘了唐朝宫廷贵妇的劳作过程。

活动2【讲授】第二步1、展示《捣练图》(1)画中人在做什么?(2)“练”是什么?“捣练”又是什么?“练”是一种丝织品。

“捣练”是指练织成时质硬,必须煮过,漂白,再用杵捣,才能柔软洁白。

唐朝时期商业的交流促进了练兴盛于劳动妇女生活之中,体现了当时长安城的包容性。

2、《捣练图》的内容(1)本图可以分为几个部分?你对哪个部分最感兴趣?《捣练图》是盛唐时期张萱的作品,真迹已经失传,现在我们所见的是宋徽宗的摹本。

捣练图 说课 01

捣练图 说课 01
捣练图
—盛唐女性的生活
授课对象:七年级
说课流程
教材分析 教学对象分析 教学方法设计 教学时间安排 教学过程设计

教材分析
教材参考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材参考
本课程主要选自人民美术出版社义务 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14册 。
DW PS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 美术欣赏的学习 方法。 2、绘画技能。 3、创新能力。
难点
1、唐代人物画的绘 Content 03 画特点。 2、张萱的艺术成就 。

教学对象分析
初中一年级
• 好奇心强 • 学习自觉性低 • 敢于挑战和实践 改变“全程讲授”的教学方法,以互动提高学生兴趣

学法设计
听课
充分发挥自己 的想象
互动、讨论
学 生
联系现实生活
思考
总时间 45分钟
教学时间安排
组织教学(4分钟) 引入新课(5分钟)
讲授新课(22分钟) 课堂练习(9分钟)
总结与课外作业布置(5分钟)

1、组织教学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2、导入新课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
2、过程和方法目标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
欣赏和学习《捣练图》 提 高 丰 富鉴赏能力ຫໍສະໝຸດ 唐代时期的 女性生活和绘画知识
2、过程和方法目标
解 剖
捣 练 图
捣练 讲 解
熨烫
鉴赏、分析能力
欣 赏
绘 画 步 骤
缝纫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 兴趣和审美能力。
3、讲授本课

01 盛唐女性的生活—捣练图 讲课PPT

01 盛唐女性的生活—捣练图 讲课PPT
跟随教师的讲解观察幻灯片,从中体会作 品里的艺术手法和特点。
四、教学时间安排
本堂课所用时间为40分钟。
通过组织教学使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 ,所用 时间为5分钟。 在导入新课中,用观看PPT与提问5分钟。 本课内容较多,而且又是初中美术的第一堂课., 所以用25分钟。 课堂总结与课后作业的布置,大约用时5公钟。
• 3、教学重点:
• 4、教学难点:
二、教学对象分析
1、本课教学对象是初一的学生。而且是欣赏课,这 一课有的重要的意义。 2、当时时代背景与作品相联系来欣赏仕女画,才 能了解其中所蕴含的东西,才能更好的理解它们 的艺术特点和价值。
三、教学方法设计
• 1、教法设计:
幻灯片展示和教师的讲解。
• 2、学法设计:
五、教学过程设计
• 1、组织教学:
• 2、导入新课:
• 3、讲授本课
• 4、总结: • 5、作业布置 : 1、对《捣练图》进行了欣赏之 后,对这幅画有何感想? 2、了解盛唐时期的另外一幅作 品,包括它的作者、创作背景 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谢谢 观赏
盛唐女性的生活 ——捣练图
盛 唐 女 性 的 生 活
一、教材分析
二、教学对象分析
三、教学方法设计
四、教学时间安排
捣 练 图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教材分析
• 1、教材参考:
本课程主要选自人民美术出版社七年级第十四册第一课的 内容。
• 2、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 (2)、过程和方法目标: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唐朝女性的生活——捣练图 01

唐朝女性的生活——捣练图 01

课题:唐朝女性的生活——捣练图课时:1课时(45分钟)课型:欣赏授课对象:七年级教材分析:捣练图是中国古代仕女图的重要代表作。

他以中国传统的长卷形式,表现了唐代宫廷妇女用木杵捣练(丝织品的一种)、熨烫和缝纫的劳动场面。

全画不画任何背景,着重刻画人物的动作姿态,尤其注重细节描写。

三个部分相对独立,又有内在联系,组成一个统一的画面,体现了中国古代工笔人物画独特的表现形式,同时也充分展示了唐代仕女画所达到的高度成就。

它对于了解唐代宫廷妇女的劳动生活,特别是他们的服饰,也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献价值。

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盛唐时期绘画的总体风格特点,掌握盛唐人物绘画作品的基本知识。

引导学生欣赏表现主观情感的美术作品,体验其视觉感受,了解其外在形式。

2、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师生对作品艺术形象的分析、评述和讨论,使学生了解民间美术作品通过造型及艺术效果中所传达的内在含义。

通过试验活动及教师讲解学生合作学习交流、思考、并积极去实践探索创新。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初步了解民间美术创作中再现与表现的相互关系,学会用现代的眼光欣赏传统民间美术的特点,并进行比较.学习艺术巨匠们勤奋、刻苦、钻研的精神。

提高学生审美情操,对世界文化的热爱之情;对自己生命热爱之义。

教学重难点:1、盛唐人物画的艺术风格及艺术价值?2、捣练图与西方古代人物画相比有什么不同?3、唐代人物画中人物造型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教学方法:1、教法:讲授、欣赏、比较、交流讨论、提问、讲解、写作2、学法:听讲、交流讨论、答题、写作教具准备:教材、投影仪、图片资料、学具准备:笔记本、作业本、笔教学过程:时间环节教师行为学生行为(预想)教学手段设计意图组织教学1分钟清点教具清点学生到勤情况起立向教师问好交流互动法观察法实现与学生间的相互尊重确保所有学生的到勤情况。

引入新课7 分钟1、给学生播放各个时期不同的美女图片并引导学生在欣赏过程中观察不同个时期的美女图有什么特色并适当的讲解他们的生活故事。

《盛唐女性的生活-捣练图》教学设计

《盛唐女性的生活-捣练图》教学设计

《盛唐女性的生活—<捣练图>》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学会多角度、多视点欣赏、评述《捣练图》;(2)了解唐代人物画概况;(3)了解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发展;(4)学会美术欣赏的学习方法。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查阅、收集资料的能力;(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后分析、解决问题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3、情感目标:(1)提高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和欣赏、审美水平;(2)体会中国古代人物画,特别是唐代仕女画独特的艺术魅力;(3)了解唐代历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多角度、多视点欣赏、评述《捣练图》教学难点:美术欣赏的学习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课件一、课前准备的相关资料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教学过程:一、布置课前学习任务。

教师要求学生查阅书籍,或上网查询网页、网站,收集、整理和《捣练图》相关的信息资料。

(可制成读书卡片)二、播放影视剧《大明宫词》片段,导入新课。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共鸣,对唐代妇女的社会生活状况有个直观印象。

导入《捣练图》。

三、尝试以制作简单网页的形式学习《捣练图》及唐代仕女画:以网页设计贯穿课堂教学始终,在此基础上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

(一)版块设计:学生在掌握一定制作网页方法和要求的基础上,分组讨论网页版块组成。

教师给予适当指导。

讨论后师生共同总结确定。

版块一:仕女画(相关文字、图片)版块二:宋徽宗赵佶(相关文字、图片)版块三:唐女性形象(相关文字、图片)版块四:画家小传(相关文字、图片)版块五:思考与讨论(二)围绕《捣练图》进行研究性学习,充实网页版块。

1、分组讨论以上前四个版块。

通过汇总已备学习资料,查阅书籍,上网等形式,将和本专题相关的知识和信息归并,经讨论一致同意后整理成文,由各组派代表陈述本组观点。

2、重点分析第五版块,确定研究内容。

教师点拨学生从不同角度确定“思考与讨论”版块的内容。

学生思考、讨论、分析、解决,总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盛唐女性的生活—<捣练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学会多角度、多视点欣赏、评述《捣练图》;
(2)了解唐代人物画概况;
(3)了解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发展;
(4)学会美术欣赏的学习方法。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查阅、收集资料的能力;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后分析、解决问题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提高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和欣赏、审美水平;
(2)体会中国古代人物画,特别是唐代仕女画独特的艺术魅力;
(3)了解唐代历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多角度、多视点欣赏、评述《捣练图》
教学难点:美术欣赏的学习方法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一、课前准备的相关资料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
教学过程:
一、布置课前学习任务。

教师要求学生查阅书籍,或上网查询网页、网站,收集、整理和《捣练图》相关的信息资料。

(可制成读书卡片)
二、播放影视剧《大明宫词》片段,导入新课。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共鸣,对唐代妇女的社会生活状况有个直观印象。

导入《捣练图》。

三、尝试以制作简单网页的形式学习《捣练图》及唐代仕女画:
以网页设计贯穿课堂教学始终,在此基础上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

(一)版块设计:
学生在掌握一定制作网页方法和要求的基础上,分组讨论网页版块组成。

教师给予适当指导。

讨论后师生共同总结确定。

版块一:仕女画(相关文字、图片)
版块二:宋徽宗赵佶(相关文字、图片)
版块三:唐女性形象(相关文字、图片)
版块四:画家小传(相关文字、图片)
版块五:思考与讨论
(二)围绕《捣练图》进行研究性学习,充实网页版块。

1、分组讨论以上前四个版块。

通过汇总已备学习资料,查阅书籍,上网等形式,将和本专题相关的知识和信息归并,经讨论一致同意后整理成文,由各组派代表陈述本组观点。

2、重点分析第五版块,确定研究内容。

教师点拨学生从不同角度确定“思考与讨论”版块的内容。

学生思考、讨论、分析、解决,总结。

(1)从美术的角度(《捣练图》传达的直接信息)
内容分析;构图样式;绘画技法;色彩;细节描写;艺术风格等
(2)从历史的角度(《捣练图》传达的间接信息)
主要通过画中唐代妇女经济;
文化;政治;民族关系:地理角度(信息综合)
《捣练图》与你了解的西方古代人物画相比有什么不同?收集西方古代人物画资料。

三、学习结果检测、呈示。

1、随堂检测
由教师出题或学生出题,学生抢答,检验学习结果。

(题目如下:)
作者及年代;
《捣练图》属于什么画种;
采用什么构图样式;
采用哪些绘画技法;
色彩特点;
作品风格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