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吾县(农十三师)淖毛湖农场煤矿
浅谈新疆淖毛湖煤炭的提质综合利用

1441 淖毛湖煤炭资源情况介绍1.1 储量及特点淖毛湖矿区面积约为2166平方公里,可供露天开采资源量32亿吨。
主要煤种为1号长焰煤,它的挥发分特别高,粘结指数很低,通常情况下很少发生结焦,是良好的化工用煤种类。
淖毛湖矿区洗精煤发热量5299~6385大卡,挥发分10.9%、灰分1.49%、固定碳77.53%、含油量20%左右,气化性好,每吨标煤可产气500立方米左右,是特低硫、特低磷、高发热量的富油、高油长焰煤适合煤的提质加工。
1.2 煤炭资源就地加工转化情况目前十多家煤化工企业陆续入驻淖毛湖区域,围绕淖毛湖矿区煤炭资源,采用不同工艺,利用不同设备,重点加工生产兰炭、煤焦油等产品。
截至2014年年底,该区域共计约232台直立炉,年处理原煤约3100万吨。
2 淖毛湖煤炭利用方式2.1 坑口发电在坑口建设燃煤发电厂直接将煤炭转化为电能,是很传统的一项做法,另外大力发展电力对环境的影响比较大,对水资源的需求也比较大,因此坑口发电必须和煤化工发展相协调。
2.2 化工工业用煤2.2.1 甲醇/二甲醚新疆广汇实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建设的淖毛湖1.20Mt/a甲醇、0.80Mt/a二甲醚项目,每年消耗原料煤297.4万t、消耗燃料煤201.6万t,消耗原燃料煤共计4.99Mt/a。
2.2.2 煤炭分级提质综合利用项目新疆广汇实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建设的1000万吨/年煤炭分级提质综合利用项目煤炭分级提质综合利用项目,原煤转化规模10Mt/a。
截至2014年底建成1000万吨煤炭分级提质项目。
3 长焰煤提质工艺比较目前利用长焰煤加工生产优质动力煤的方法有两种,一是通过干燥降低长焰煤的水分,直接提高长焰煤的发热量,另外一种就是煤的干馏,通过干馏提高煤组分中的固定碳含量,提升煤的燃烧稳定性。
3.1 长焰煤的干燥相比干馏,煤的干燥温度则很低,一般控制在100 ~300 ℃的范围内,这种方法在长焰煤的利用中很普遍,而且工艺相对简单,可这种方法依然有一个制约条件,干燥的方式去掉的只是长焰煤的大部分外水,对于去除内水和挥发分影响甚微,这样的结果只能导致干燥后的长焰煤中挥发分占有的比例的提升,高挥发分对于干燥后煤炭的储存带来不便,由于淖毛湖地区干燥和夏季高温,极易引起自燃火灾。
新疆伊吾县淖毛湖煤田白石湖勘查区主要煤质指标分析

新疆伊吾县淖毛湖煤田白石湖勘查区主要煤质指标分析
柴参军;吴斌
【期刊名称】《科技成果纵横》
【年(卷),期】2008(000)002
【摘要】白石湖勘查区位于新疆伊吾县淖毛湖煤田西段,本区含煤地层为下侏罗
统八道湾组(J1b),滨湖相一泥炭沼泽相沉积,含煤7层,自上而下编号为0~
6号。
其中1号煤层为大部分可采煤层,2、4、6号煤层为局部可采煤层,3、5、7号煤层均为不可采煤层,区内煤层平均总厚度19.33m。
下侏罗统八道湾组地
层总厚度150m~230m,平均厚度为198m,含煤系数为9.8%。
煤层具有层
数少、厚度大、结构简单的特点,是良好的动力及化工用煤原料,非常适合建成大型、特大型发电、煤化工用煤基地,研究该区煤质变化规律对将来的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具有积极的作用。
【总页数】2页(P79-80)
【作者】柴参军;吴斌
【作者单位】新疆煤田地质局一六一煤田地质勘探队;新疆煤田地质局一六一煤田
地质勘探队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
【相关文献】
1.淖毛湖煤田英格库勒勘查区煤层煤质特征分析
2.新疆伊吾县淖毛湖煤田英格库勒一井田构造特征分析
3.淖毛湖煤田英格库勒勘查区煤层煤质特征分析
4.新疆伊吾县淖毛湖煤田英格库勒一井田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5.新疆伊吾县淖毛湖煤田英格库勒一井田构造特征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疆淖毛湖矿区1号煤层煤质特征及清洁利用方向

新疆淖毛湖矿区1号煤层煤质特征及清洁利用方向赵正威;李聪聪;包志洪;魏云迅【摘要】为了实现淖毛湖矿区优质煤炭资源的清洁高效利用,在对以往勘查钻孔的煤质化验资料统计分析和系统采样测试的基础上,对矿区主采1号煤层的煤岩、煤质特征进行详细分析,并论述了硫分、灰分、挥发分、氢碳原子比的分布规律,并参照气化、液化用煤的煤质评价要求及洁净煤等级评价要求对1号煤的液化特征、洁净等级进行划分,划分结果显示:淖毛湖矿区1号煤以直接液化为主,原煤洁净等级为Ⅲ级,属较好洁净煤;浮煤洁净等级为Ⅱ,属好洁净煤,对实现淖毛湖矿区煤炭资源的洁净高效利用具有指导意义.【期刊名称】《中国煤炭地质》【年(卷),期】2018(030)009【总页数】5页(P1-4,11)【关键词】淖毛湖矿区;清洁利用;煤岩煤质;有害元素;直接液化【作者】赵正威;李聪聪;包志洪;魏云迅【作者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煤田地质局一六一煤田地质勘探队,乌鲁木齐830009;中国煤炭地质总局航测遥感局,西安 710199;中国煤炭地质总局航测遥感局,西安 710199;中国煤炭地质总局航测遥感局,西安 71019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11煤炭作为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耗的主体,这一局面短期内无法扭转,然而煤炭的开采和利用却已经成为我国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
在能源结构和环保形式双重压力下,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已然成了这一困局重要的解决方案[1-2]。
淖毛湖矿区作为“西煤东运”的主要矿区之一,围绕该矿区优质的煤炭资源,目前有10余家大型煤化工企业入驻,重点加工生产兰炭、煤焦油、甲醇/二甲醚等产品,并规划煤炭分级提质综合利用项目。
前人对淖毛湖矿区的煤质研究主要限于个别井田、勘查区的论述[3-5],对矿区煤炭资源的化工利用特性进行了初步探讨[6-8],但对整个矿区的煤层煤岩煤质特征研究较少,暂未对整个矿区煤炭资源的液化、气化特征及洁净等级进行系统分析,系统分析矿区内主采煤层的煤岩、煤质特征,对实现煤炭资源分质分级和清洁高效利用具有指导意义。
哈密地区西煤东运基地建设规划方案

哈密地区西煤东运基地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方案第一章总论根据自治区提出的加快推进西煤东运煤炭基地建设要求,按照西煤东运吐哈煤炭基地建设目标,即通过建设大型煤矿,扩大煤炭产能,建成“一主两翼”铁路运输大通道,将新疆煤炭资源输送到甘肃、四川、重庆以及华中,满足西北、西南及华中市场的煤炭需求,届时哈密将成为“西煤东运”的重要原煤产地。
为进一步加快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的实施,促进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保证西煤东运煤炭基地建设的顺利实施,哈密地区在2008年8月委托中煤国际工程集团武汉设计院编制了《新疆哈密四(五)亿吨/年煤炭生产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经过专家评审论证后已上报自治区西煤东运煤炭基地建设领导小组。
根据自治区西煤东运煤炭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求,为加快煤炭资源开发,推进煤炭生产基地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现编制地区煤炭基地铁路、公路、供电、供水、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方案。
第二章哈密地区西煤东运煤炭基地概况及开采现状第一节矿区基本情况哈密地区煤田分布广泛,储量丰富。
哈密地区所辖两县一市即哈密市、巴里坤县和伊吾县均有储量丰富的煤田,主要分布在大南湖矿区、沙尔湖矿区、三塘湖矿区、淖毛湖矿区、巴里坤西部矿区、三道岭矿区及野马泉矿区、五堡矿区等,全地区预测煤炭资源量5708亿吨。
截止2009年4月,新疆地矿局第一、第六、第九地质大队,新疆煤田地质局161队、156队、徐矿集团地质队、山东煤田地质局物测队、新疆地矿局物探队、新疆煤田地质局等多家地勘队伍进驻哈密地区开展地质勘探(物探)工作,勘探面积约17570平方公里,约占哈密煤田总面积的45%。
截止目前,累计千米以浅探求资源量达1743亿吨,占东疆地区累计探求总资源量的77.21%,其中三道岭矿区16.53亿吨、沙尔湖矿区450亿吨、大南湖矿区709亿吨、三塘湖矿区371.12亿吨、淖毛湖矿区187.39亿吨、巴里坤西部矿区8.56亿吨、野马泉矿区0.43亿吨;可供露天开采资源量230.3亿吨,其中三道岭矿区0.25亿吨、沙尔湖矿区160亿吨、大南湖矿区29亿吨、三塘湖矿区5亿吨、淖毛湖矿区32亿吨、巴里坤西部矿区4亿吨、野马泉矿区0.05亿吨。
淖毛湖农场煤矿东部煤田

淖毛湖农场煤矿东部煤田普查探矿权评估报告书中企华评报字[2008]第148-2号(共2册,第1册)北京中企华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二○○八年十一月二十八日淖毛湖农场煤矿东部煤田普查探矿权评估报告书中企华评报字[2008]第148-2号摘要评估机构:北京中企华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评估委托人:新疆广汇新能源有限公司探矿权人:新疆广汇新能源有限公司评估对象:淖毛湖农场煤矿东部煤田普查探矿权评估目的:因新疆广汇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拟向新疆广汇实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控股子公司新疆广汇新能源有限公司进行增资扩股事宜,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需对新疆广汇新能源有限公司拥有的淖毛湖农场煤矿东部煤田普查探矿权进行评估。
本次评估即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而为评估委托人提供淖毛湖农场煤矿东部煤田普查探矿权在本评估报告所述各种条件下和评估基准日时点上公平、合理的价值参考意见。
评估基准日:2008年9月30日评估方法:折现现金流量法评估主要参数:探矿权范围内截止2008年9月30日保有资源储量6177.84万吨,其中:(332)3037.48万吨,(333)3140.36万吨;评估利用资源储量6177.84万吨,可采储量5868.95万吨。
生产能力90万吨/年,矿山正常服务年限59.28年,本次评估计算服务年限为31年8个月,评估计算期内动用的可采储量为2970万吨。
产品方案为原煤,年产量为90万吨;不含税销售价格为88.50元/吨,年销售收入7965.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13235.76万元;采煤单位总成本费用为62.67元,采煤单位经营成本费用为47.21元;年总成本费用5640.47万元,年经营成本4248.90万元;折现率9.50%。
评估结果:经评估人员对该探矿权现场查勘和煤炭市场的调查分析,按照探矿权评估的原则和程序,选取适当的评估方法和评估参数,经过认真计算,确定淖毛湖农场煤矿东部煤田普查探矿权评估价值为10778.27万元,大写人民币壹亿零柒佰柒拾捌万贰仟柒佰元整。
淖毛湖矿区煤炭开发利用方向探讨

淖毛湖矿区煤炭开发利用方向探讨作者:杨世凡来源:《科技资讯》 2014年第21期杨世凡(中煤科工集团北京华宇工程有限公司陕西西安 710075)摘要:为合理选择淖毛湖矿区煤炭开发利用方向,根据矿区煤种、煤质、外部建设条件及市场条件等,本文采用综合比选的方法,研究了矿区可能的煤炭综合利用方向,重点对矿区现有的煤制甲醇/二甲醚方案与新提出的煤炭分级综合利用方案,从煤耗、水耗、投资、产品及销售收入等方面进行了列表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煤炭分级综合利用方案吨水效益、吨煤效益高,对于缺水的淖毛湖矿区来说,应优先发展综合效益最大的煤炭分级综合利用项目,原煤电厂燃料宜改用热解后的兰炭。
关键词:淖毛湖矿区煤炭开发煤炭分级综合利用中图分类号:TD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7(c)-0092-02新疆哈密淖毛湖矿区煤炭资源丰富、煤质优良,具备建设大型矿区和大型煤电、煤化工能源基地的条件,依托煤炭资源优势,是国家西部大开发背景下“疆电东输、疆煤东运”的桥头堡。
淖毛湖矿区煤炭发热量高、含油率高、挥发化高,非常适合建设煤电、煤化工项目。
但受水资源匮乏等的制约,矿区煤炭综合利用方向选择尤其重要。
本矿区煤炭综合利用方向的合理选择,对于同样煤质条件的周边三塘湖矿区等具有较大的参考借签意义。
1 矿区概况淖毛湖矿区行政隶属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地区伊吾县淖毛湖镇管辖。
地形地貌为典型的水积盆地平原,地势由南向北倾斜,平均海拔400~500 m。
气象属典型的大陆性干旱气候,气候干燥,夏季炎热,冬季干冷。
地震基本烈度为8度。
2 矿区煤炭资源淖毛湖矿区地质勘查程度达到详查~勘探阶段。
矿区可采煤层共2层,1号煤层全区可采,平均厚度16.3 m,2号煤层为局部可采,平均厚度1.76 m。
淖毛湖矿区共获得煤炭资源/储量7640.96 Mt。
矿区各煤层煤类为41CY,即长焰煤。
各煤层原煤空气干燥基水分Mad在1.76%~15.30%之间;煤层原煤干燥基灰分产率在4.64%~32.3%之间;原煤干燥无灰基挥发分产率Vdaf在45.17%~98.76%之间,属高-特高挥发份煤层;原煤干燥基高位发热量Qgr,d平均29.36 MJ/kg,属中热值~高热值。
新疆伊吾县淖毛湖煤田白石湖井工矿区煤中有害元素分析

新疆伊吾县淖毛湖煤田白石湖井工矿区煤中有害元素分析摘要:本文介绍了新疆伊吾县淖毛湖煤田白石湖井工矿区煤中有害元素的赋存规律,并对有害元素进行了评价,后期煤炭资源利用中,需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有害元素的污染及影响。
关键词:有害元素;硫;磷;氯;氟;砷;在新疆伊吾县淖毛湖煤矿区东部煤炭资源勘查过程中,通过对钻孔中的可采煤层进行原、浮煤有害元素组分化验测试,对煤中主要有害元素进行分析评价,为该区煤炭资源开发后期开发中有害元素防治提供基础资料。
一、地质概况白石湖井工矿区位于伊吾县城北109km,行政区划隶属新疆哈密地区伊吾县淖毛湖镇管辖。
位于淖毛湖凹陷东北端,白石湖井工矿区位于和尔谢凹陷中部,总体为一南倾的单斜构造,倾角6°~25°。
勘查区出露的地层主要有石炭系(C)、下侏罗统八道湾组(J1b)、下侏罗统三工河组(J1s)、新近系(R)、新生界第四系上更新统(Q3)、第四系全新统(Q4)。
二、煤层白石湖井工矿区内主要含煤地层为侏罗系八道湾组,共含煤11层。
其中八道湾组上段共含煤层0-5层,均为不可采煤层;八道湾组下段含煤1-6层,煤层编号为1-6号煤, 1、2号煤层为大部可采煤层,4号煤层为局部可采煤层,3、5、6号煤为不可采煤层。
三、煤中有害元素有害元素包括硫、氟、砷、磷、氯等元素,本次工作对钻孔中的可采煤层进行了煤层原、浮煤有害元素组分进行的化验,各主要有害元素含量如下:1、硫:1号煤层:煤层原煤干燥基全硫St.d含量一般在0.15%-0.99%,平均为0.23%,浮煤干燥基全硫St.d含量在0.14%-0.37%,平均为0.19%按GB/T15224.2-2010煤炭分级标准,属特低硫煤。
2号煤层:煤层原煤干燥基全硫St.d含量一般在0.13%-0.70%,平均为0.30%,浮煤干燥基全硫St.d含量在0.14%-0.61%,平均为0.25%,按GB/T15224.2-2010煤炭分级标准,属特低硫煤。
淖毛湖煤田白石湖勘查区井工矿区煤层稳定程度分析

淖毛湖煤田白石湖勘查区井工矿区煤层稳定程度分析摘要:本文根据白石湖勘查区井工矿区煤层的厚度、变化规律,煤层结构,煤类及煤质,评价了煤层的稳定程度,为确定矿区的勘查类型及工程布置提供了基础资料。
关键词:煤层的厚度;变化规律;煤层结构;煤类及煤质;稳定程度;在新疆淖毛湖煤田白石湖勘查区井工矿区煤炭资源勘查过程中,根据矿区内煤层厚度、变化规律、煤层结构、煤类及煤质、及可采性,结合矿区地质构造复杂程度,确定钻探工程基本线距,合理部署勘探工程。
一、地质概况伊吾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北部,天山东段北麓,东北部与蒙古国交界,西部与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相邻,南部与哈密市隔山相望(东天山)。
白石湖勘查区位于伊吾县城北109km,行政区划隶属哈密地区伊吾县淖毛湖镇管辖。
淖毛湖煤矿区属北准噶尔地层分区、北塔山地层小区,出露地层有石炭系(C)、侏罗系(J)、白垩系(K)、新近系(R)、第四系(Q)。
白石湖勘查区井工矿区位于和尔谢凹陷中部,总体为一南倾的单斜构造,倾角6°~ 25°。
二、煤层及其稳定性评价本区含煤地层为下侏罗统八道湾组(J1b),其岩性为滨湖相-泥炭沼泽相沉积的泥岩、粉砂岩、细砂岩、粗砂岩、炭质泥岩和煤层。
八道湾组上段共含煤层0-5层,均为不可采煤层;八道湾组下段含煤1-6层,煤层编号为1-6号煤, 1号煤层为全区可采煤层,2号为大部可采煤层,4号煤层为局部可采煤层,3、5、6号煤为不可采煤层,各煤层分述如下:1号煤层:井工矿区共有141个钻孔控制层位,有141个见煤点,其中有134个可采点。
厚度为0.36~37.75米,平均厚度为15.65米,大部分含夹矸0~1层,结构简单-较简单,该煤层走向总体为东西向,煤层厚度沿走向由东向西逐渐变薄;倾向上,在东部变化不大,在西部由北向南逐渐变薄;煤层可采性面积指数为92.7%,煤层可采性点指数Km=95.0%,为全区可采煤层,煤质均为41CY长焰煤;综合确定该煤层为较稳定煤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淖毛湖农场煤矿简介
伊吾县(农十三师)淖毛湖农场煤矿位于伊吾县75公里,矿区长1.7935公里,宽0.4公里,面积0.7174平方公里。
该矿建于70年代,为露天煤矿。
其开采方法为采用打眼放炮剥离顶板岩石,挖掘机装载,重型卡车运输;煤炭直接装车,废渣一般堆放在采坑北部。
该矿井沿1号煤层露头走向东西向开采,露天坑一般宽20~50米,长1000~3000米,最大采深不超过30米,共揭露2层煤,分别为1号煤层、2号煤层,主采1号煤层。
煤层厚度大约13.00米,单一结构,无夹矸,局部可见顶板岩石贯入煤体中及断距1~2米的小断层,偶见小的出水点水量很小,采坑局部有积水。
煤层露头局部有火烧。
根据2006年新疆地矿局第九地质大队提交的《新疆伊吾县(农十三师)淖毛湖农场煤矿生产地质报告》,核实的储量为332:140.8万吨。
333:199.89万吨。
总量为340.89万吨。
基本查明了煤层的层位、层数、厚度、结构(结构简单)及分布范围。
查明了可采煤层的物理特性、化学性质。
1、煤的工业分析
(1)水分
各煤层原煤空气干燥基水分Mad在1.76-15.30%之间,浮煤空气干燥基水分Mad在2.78-15.93%之间,本区煤层以低-中等水分煤为主。
(2)灰分
煤层原煤干燥基灰分产率在 4.64-32.3%之间,浮煤干燥基灰分产率在3.98-31.64%之间,本区煤层原煤灰分产率属低中-低灰分为主的煤层,经比重液洗选脱灰后,为以低灰分为主煤层。
(3)挥发分
原煤干燥无灰基挥发分产率Vdaf在45.17-98.76 %之间,经洗选后,浮煤挥发分产率在43.17-60.94%之间,属高-特高挥发分煤层。
4、元素分析
本区各煤层元素均以干燥无灰基碳元素含量为主要成份,其含量原煤一般在72.74-81.76%之间,平均含量为74.54%;氧加硫的含量原煤一般在11.68-20.33%之间,平均含量为18.65%,浮煤一般在16.68-20.10%之间;氢元素原煤含量在5.10-5.77%之间,平均含量为5.43%;氢元素浮煤含量在5.15-5.78%之间,平均含量为5.47%;氮元素原煤含量在0.94-1.62%之间,平均含量为1.34%;氮元素浮煤含量在0.93-1.62%之间,平均含量为1.39%。
5、有害元素
(1)硫:原煤干燥基全硫St.d平均含量0.41%;浮煤干燥基全硫St.d平均含量0.22%,均属特低-低硫,以特低硫为主的煤层。
(2)磷:本区煤层原煤干燥基磷(Pd)平均含量在0.02%,浮煤干燥基磷(Pd)平均含量在0.005%。
因此本区煤层以特低-低磷煤为主,但个别点有磷相对富集的
现象。
(3)氯:原煤干燥基氯(Cld)平均含量0.08%,属特低-低氯煤。
(4)氟:原煤空气干燥基Fad平均含量92.71Ug/g;浮煤空气干燥基Fad平均含量41.31Ug/g。
(5)砷:原煤空气干燥基砷Asad平均含量3.44Ug/g;浮煤空气干燥基砷Asad 平均含量2.0Ug/g;属一、二级含砷煤。
(6)汞:原煤空气干燥基汞平均含量0.84Ug/g;浮煤空气干燥基汞Hgd平均含量0.84Ug/g。
4、工艺性能
(1)煤的燃烧性
本区煤的原煤干燥基高位发热量Qgr,d平均29.36MJ/Kg;原煤干燥基低位发热量Qnet,d平均25.59MJ/Kg之间。
根据原煤干燥基高位发热量Qgr,d分级,本区煤层以中热值-高热值为主。
(2)粘结性
通过对本区可采190个见煤点采样化验,本区各煤层均属低变质阶段的长焰煤,焦渣特征均为2级, 粘结指数为0,无粘结性。
(3)灰成分及灰熔融性
本区煤层灰成份主要以SiO2 、Al2O3 、Fe2O3、CaO等为主,灰熔融性软化温度在1090-1400℃之间,因此本区煤层灰熔融性软化温度分级为较低-较高软化温度灰。
(4)低温干馏
本次工作对各可采煤层进行低温干馏分析测试,煤层焦油产率Tar.ad在2.9%-18.60%之间,属含富油-高油煤,煤气+损失在4.9-32.4%之间。
(5)煤对CO2反应性
通过对全区各可采煤层所采的样品分析,1号煤层样品二氧化碳还原率在1000℃时为93.93%-100%,平均为98.79%,在1050℃时均为100%。
2号煤层样品二氧化碳还原率在900℃时为96.1%,在 1050℃时为100%。
符合沸腾层发生炉用煤质量要求。
(6)腐植酸
本区对1号风氧化煤层进行了采样,用以对浅部煤层风氧化程度进行化验测试分析,其HAt.d含量在30.2%-33.1%之间,属中腐植酸煤。
5、可采煤层的煤类及其分布
根据上述煤质特征,由此确定了本区煤层的煤类界线及其分布范围,确定了煤类为41CY,即长焰煤。
该矿已编入《淖毛湖矿区总体规划》,2010年7月国家发改委组织了审查,待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