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应急联动通讯指挥系统
应急联动指挥系统的整体架构

空间信息
–
– –
支援平台
应急联动 – 公安、消防、急救、交警、民防、各公共事业、 …等等,纳入统一的社会联动中心 – 由计算机、骨干网络、数据库、地理信息、计算 机辅助调度、应用软件、无线调度通信、无线联 动数据传输 – 集中监控及大屏幕显示、卫星现场图像实时传送 、无人值守机房,…等等 => 各个专题应急系统依托应急联动平台,统一规划 => 高度集成的基础上,建立统一的信息接受和处理 平台 网络通讯
有效的功能是建立在 全面的数据和 有机的系统架构之上的
演示系统用到的产品
Oracle Call Center (as Part of Oracle e-Business Suite) Oracle Spatial Database & Oracle LBS Oracle TCA Relationship Data Model Oracle Wireless Oracle Lite Oracle 10g HTML Database Oracle Business Intelligence
基于地址事件
– –
地址隐私架构(Location Privacy Framework) – 根据地址的隐私规则
– – – –
移动群体 地理信息编码、映射、寻 址、黄页 可以和任何LBS内容提供 者集成 网络服务接口 (SOAP)
Location Based Server
基于地址的内容架构
Base Station
决策集成
– – –
指挥集成
– – –
应急信息管理架构 (EMIA)
公共服务平台和 共享信息资源
基于位置 服务 地图 服务 呼叫中心 门户 网站
行动计划 公共信 息管理 重要设施追踪
中兴智慧城市应急联动解决方案-中兴通讯应急指挥系统 维稳保平安

中兴通讯应急指挥系统维稳保平安随着全球化时代的来临,人类面临的发展机遇增多,但面临的挑战也在增加。
各种传统的和非传统的、自然的和社会的安全风险交织并存,重大自然灾害和重大生产事故频繁发生,重大疫情传播范围扩大,能源资源紧缺和生态环境恶化,恐怖主义抬头。
例如2008年1月底我国南方地区发生的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过程, 2008年5月中国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灾害,2009年肆虐全球的H1N1流感,新疆乌鲁木齐打砸抢事件等等。
连续的特大事件暴露出了很多应急管理和处置方面的矛盾和问题。
如何合理应对新社会条件下的突发事件,对政府的应急管理能力和处置能力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中兴通讯应急指挥系统方案内容应急联动系统建设主要包括:呼叫中心系统、接处警系统、数字调度系统、计算机辅助调度系统、城市空间地理信息GIS系统、视频监控和视频会议系统、大屏幕系统、数据中心和系统应用集成平台等,能够快速的对各种警情进行响应,并且在应对各种重大警情时,将现场的实时画面传回指挥大厅,指挥长官在对现场情况作出足够观察后对各种警力人员做出行动指示。
其组网如图一下:详情链接:/wl/solution/223810.html呼叫中心系统能够对多种形式的报警(包括固网、手机语音、手机3G视频、短信、网络以及视频监控点和传感器点报警等)进行统一排队及调度分配处理,并自动判定是否误报或恶意报警。
接/处警系统实现接警、处警功能。
接警中心统一接听和处理市民的报警、求助电话,处警中心接收接警中心转发的警情数据,并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定位、空间分析功能,对所有的资源和警力通过一体化的数据传输和通讯调度台进行统一管理、指挥和调度。
数字调度系统完全综合了调度机和大型局用交换机的优点,不仅具有调度机的内外线调度功能、排队功能、录音功能,而且综合了局用交换机强大的交换、组网能力,提供给用户众多新业务、数字业务,为控制中心操作人员提供一个强大和调度平台。
一个中心、两级平台、六个统一——城市应急联动系统建设的总体规划

1 一 个 中 心 、两 个 平 台
市 级 政 府 应 急 联 动 指 挥 中心 系 统 是 一 个 以 日 常 事 件 接 处 警 和 突 发 公 共 事 件 应 急 响 应
应 急 联 动 指 挥 中 心 ;两 级 平 台 分 别 为 市 级 政 府 应 急 决 策 指 挥 平 台 、 市 级 政 府 应 急 联 动 工 作 平 台 ;六 个 统 一 是 指 以 联 动 工 作 平 台 为 基
位 及 部 门 的公 开 数 据 ,构 建 一 个 可 被 授 权 用 户
联 动 平 台也 是 全 市 应 急信 息 的汇 聚 点 和全 市
应 急 信 息 的 管 理 中心 。 市 级 政 府 应 急 指 挥 平 台 ( 府 应 急 决 策 政 指 挥 平 台 )负 责 城 市 重 大 、 特 重 大 突 发 事 件 的 应 急 决策 指 挥 及 市应 急 委 日常 的应 急 管理 工 作 如 信 息 汇 总 、评 估 分 析 、 应 急 保 障 等 。
事 件 综 合 接 警 处 置 , 同 时 按 照 市 应 急 委 的 要 求 定 时 向 市 政 府 应 急 指 挥 平 台 报 送 警 情 及 处 警 情 况 汇 总 信 息 。 当 发 生 需 要 多 部 门 联 合 处 置 的 事 件 时 ,市 级应 急 联 动 平 台 负 责进 行 统
l J一 们 提 出 了 一 个 中心 、两 级 平 台 、六 个 统 一 的规 划 思 路 ,力 求制 定 出 一 个 既 符 合 国 家 政 策 导 向 ,又 适 合 本 地 区 实 际 需 求 的城 市 应 急 联 动 系 统 建 设 规 划 ,遵 循 统 一 的规 划 和 统 一
应急联动指挥系统

应急联动指挥系统技术白皮书深圳市亚奥数码技术有限公司目录1.系统概述 (3)2.设计原则 (3)3.技术特点 (4)3.1处理速度 (5)3.2处理精度 (6)3.3处理深度 (8)4.功能描述 (10)1.系统概述社会联动紧急救援保障系统是为改善社会治安管理手段,维护社会安全稳定,满足社会紧急救助需求,方便群众,提高城市管理水平而建立的。
社会联动系统是以综合通信为纽带(计算机网络、有线通信网、无线通信网以及它们之间的互联),以联合指挥为核心,以接处警为重点,集信息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利用、信息发布于一体,并借助各种辅助系统进行决策的综合信息管理系统。
该系统提供一套完整的指挥调度手段,对公安、消防、交警、急救以及水、电、气、城管等联动单位进行管理,对各种应急服务进行统一接警、分级分类处警。
因此,该系统建成后,为方便市民报警求助,维护社会安全稳定,树立政府良好形象,以及改善投资环境等方面提供充分的技术保障。
2.设计原则•实用性实用性实际上很大程度依赖于对用户需求的理解和把握,对于联动指挥这一特殊的领域,要针对用户的使用特点,将系统建设为一个具有自身特色,而且实用性很强的系统。
• 可扩展性坚持开放性、标准化,采用模块化设计,使系统具有很强的可扩展性,可以随着联动指挥业务的发展,逐步扩展系统功能。
• 可靠性联动中心是政府重要职能部门的窗口,因此联动指挥系统的可靠性是至关重要的,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系统的可用性,因此必须对系统的各个环节都进行严格的可靠性论证,并通过监测、跟踪、备份等技术手段,提高系统可靠性。
• 安全性信息系统的建设必须考虑安全的因素,尤其是指挥业务的特殊性,决定了安全管理是极其重要的环节。
3.技术特点优秀的大型指挥软件系统,评估其功能及性能的重要指标,主要体现在系统的处理能力、事件处理的准确性、事件处理的深度等指挥核心的业务支持。
对于综合指挥业务而言,所面对的大部分事件是常规事件,因此要求系统在处理常规事件时,向自动化、提高速度和效率方向发展;而联动中心这一概念的提出,也表明了联动指挥系统的难点在于处理复杂、敏感、影响力大的事件,这对系统的综合协同调度指挥能力提出了要求。
智慧城市之应急指挥系统

应急指挥管理系统 建设方案
建设三大平台
信息收集平台(情报收集平台)
数据信息采集系统,是系统的资源中心
信息研判平台
各类业务系统,是系统的应用中心
业务指导平台
决策分析系统,是系统的决策指挥中心
实现一体化作战目标
一体化应急指挥 一体化作战力量 一体化作战空间 一体化作战行动
应急指挥业务模型
(五) 无线集群系统
应急指挥平台中的无线通信系统是应急指挥中重要一种的 指挥调度通信方式。通过无线集群通讯来实现对位置移动的人 员、车辆的统一调度。可实现组呼、单呼、广播以及短数据和 分组数据传输业务。
系统中无线集群通过E1(数字无线集群800M)或EM(模 拟无线集群350M)与指挥中心联接,使二者成为一个有机的整 体。同时无线集群本身也拥有调度台,通过它可以实现集群内 部管理和操组。
(三) 应急预案系统
对应急预案事件进行管理,制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专项应急 预案和应急保障预案,为应急救援工作提供指导.
(四) 数字指挥调度系统
为应急救援工作提供语音调度功能: ➢调度固定电话,包括小灵通 ➢调度移动电话,包括GSM,CDMA ➢调度无线集群,包括350M,800M ➢先进的触摸屏调度台 ➢强大的电话号码管理功能
接收处理重 大警情
呼叫中心 接处警系统
(二)计算机辅助调度系统
计算机辅助调度系统主要包括GIS系统平台、 预案指挥调度子系统。它可以和其他业务的GIS 图层数据库实现关联,通过对数据的时空分析 和综合信息的全面掌控,研究制定指挥行动方 案;还可以与社会联动单位的预案系统实现整合, 完成应急处置预案的制定、演习和完善工作, 有效地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工作效率。
(六) GIS/GPS系统
城市应急联动指挥系统

系统概述:随着城市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和信息化建设的提升,城市应急已经成为政府显示城市综合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在重大灾害面前,各级各部门以及社会公众的联动协调能力也成为衡量政府为民服务之以行政职能的重要参数。
“城市应急联动指挥系统”覆盖整个城市全部辖区范围,由市政府建立市级应急指挥中心,相关责任部门分别建立应急指挥分中心,以“通信畅通、处理及时、数据完备、指挥到位”为建设目标,以“平战结合、分级分类处警”为原则,按照“重点突出、分布实施”的建设思想,统一协调各部门对应急事件进行分析和分类处理。
该系统具有灾情信息获取、信息共享查询、快速评估、辅助决策、命令发布、现场指挥、动态显示、信息公告等功能;主要包括:市长热线12345、公安110、交通122、消防119、急救120、供水、供电、供气、供暖、市政、疾病防控、防汛、抗震以及人防等系统和单位。
通过“城市应急联动指挥系统”的建设,旨在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和财产的损失,提高政府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和服务市民的水平。
同时通过数据共享平台的建立,为各联动部门提供信息资源共享,减少城市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重复投资。
体系结构:整个体系结构从上至下大致分为三个部分,1指挥应用层(7个指挥应用系统);2联动部门指标数据的提取;3基础架构。
图中技术体系标准在逻辑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目的是建立统一的技术指标数据标准,使其向上能向个领导应用系统提供规范的数据,向下约束各部门的数据规范。
业务工作流程应急事件发生后首先由现场市民和巡逻车辆向指挥中心发送报警信息,通过接处警通信调度平台,由接处警人员通过事故预警评估系统进行各个联动单位的现场处理组调度,现场处理小组将现场视频和数据信息通过视频监控汇集系统项应急指挥中心传输,以供指挥人员参考。
指挥人员通过应急联动处理跟踪系统进行事件处理跟踪。
其间,知识库系统和GIS系统提供指挥者和现场处理者各类辅助决策信息。
并由警报及信息发布系统进行信息发布和人员疏散协调。
应急指挥通信指挥平台系统建设方案

应急指挥通信指挥平台系统建设方案一、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应急指挥通信指挥平台系统建设的方案。
应急指挥通信指挥平台系统是为了提高应急指挥工作的效率和响应速度而设计的。
本方案将介绍平台系统的建设目标、关键功能以及实施计划。
二、建设目标本项目的主要建设目标如下:1. 建立一套实时、可靠的应急指挥通信系统,用于组织和协调应急救援工作;2. 提高应急指挥系统的响应速度和准确性,以应对紧急事件;3. 实现与各相关部门和组织的信息共享和互操作。
三、关键功能应急指挥通信指挥平台系统将具备以下关键功能:1. 实时通信:提供实时语音、视频和文字通信功能,以便应急指挥人员之间进行快速有效的沟通;2. 协同管理:支持多人协同工作,实现任务分配、进度跟踪和信息共享;3. 信息收集与分析:能够收集、整合和分析相关的应急信息和数据,为决策提供支持;4. 灾情展示:通过地图等方式直观展示灾情和救援资源情况,帮助指挥人员快速了解和评估情况;5. 历史记录和回放:记录和存储应急指挥过程中的重要信息和操作记录,方便回放和分析。
四、实施计划本项目的实施计划分为以下几个关键阶段:1. 系统需求分析:对应急指挥通信指挥平台系统的需求进行详细分析和定义;2. 技术方案设计:制定符合需求的系统设计方案,并明确技术选型和系统架构;3. 开发和测试:根据技术方案进行系统开发和测试,确保功能的稳定和可靠;4. 部署和培训:将系统部署到生产环境中,并进行相关人员的培训和指导;5. 运维和优化:定期进行系统运维和性能优化,并根据用户反馈进行功能优化和更新。
五、总结本方案提出了应急指挥通信指挥平台系统建设的目标、关键功能和实施计划。
通过建设和使用该系统,将能够提高应急指挥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为各类应急事件的应对和救援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城市应急联动指挥系统建设

之间得 以互通和相互协调 、 配合 ; 使离散 的数据库和信息资源初步
实现互联和共享 ; 定期获得有关各种紧急事件的统计报告 , 进行趋 势分析 。为城市公共安全和突发事件管理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2 3 发 展 现状 .
在许 多发达 国家 , 市应 急联 动系统 已经变成人 民 日常生活 城 中一个不 可பைடு நூலகம்缺 的组成部分 , 已经建立 了完备 的公共 安全和突发
发事件快速反应 和抗 风险的能力 , 并为市 民提供 更快捷 的紧急救 助服务 , 为现代城市建设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保 证。提高公共 安全
水平既是城市基本功能的要求 , 也是城市发展 和社会进步 的重要
标志 。
事件 的应急联动指挥体系 。美 国在 16 97年就建立 了 9 1 急联 1应 动指挥 系统 , 主要负责治安报警 、 救火 、 医疗救护等应 急事件 的处
g e o ebnf i di spo c maae etrsuc n gao n h eao s e enE rec n i s m e ec av e r et ngm n、 oreit rtnadterl i t e me nyad v s ia l c j e e i tn b w g
n n — Eme g nc s o s y t m. o r e y Re p n e S se 一
Ke ywo ds Ciy e ege yr s o s y t m Co sr c in r t m r nc e p n e s se n tu to
1 引 言
随着工业化 、 城市化进程的推进 , 人流 、 流 、 物 信息 流 、 金流 资 在城市高度集聚 。与此 同时 , 由各种 自然 因素 、 技术 因素 、 为因 人 素造成的紧急与灾害事件 的发 生频率不 断上升 , 破坏程度不 断扩 大, 对人类生产和生活带 来 巨大的影 响和损 失 , 向公共 安全提 出 了挑战。20 0 3年 , 一场 突发公共 卫生事件—— s R A S的肆虐 , 刺痛 了国人的神经 , 也在拷 问着一个社会应对突发危机 的决 心与能力 , 禽流感发难 、 齐二药造假药 、 重庆开县天然气泄漏 、 太湖蓝 藻、 重庆 等多省市遭受洪灾……突发公共事 件的每次爆发 , 都在考验 着一 座座城市的承受力 , 同时也告诫我们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懈怠。 因此 , 公共安全和公众服务成为政府职能 部门一个非 常富有 挑战性的工作 , 如何高效 利用有 限 的资源 , 提高政 府对 灾害 和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应急联动通讯指挥系统提高政府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城市应急指挥系统在整合和利用城市现有资源的基础上,采用现代信息等先进技术,建立集通信、指挥和调度于一体,高度智能化的城市应急系统。
构建一个平战结合、预防为主的应急指挥平台。
实现公共安全从被动应付型向主动保障型、从传统经验型向现代高科技型的战略转变。
促进政府健全体制、创新机制,全面提升城市应急管理水平。
本预案所称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
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分为以下四类:1.自然灾害。
主要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
2.事故灾难。
主要包括工矿商贸等企业的各类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建筑塌方,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等。
3.公共卫生事件。
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4.社会安全事件。
主要包括恐怖袭击事件,经济安全事件和涉外突发事件等。
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按照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一般分为四级: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和Ⅳ级(一般)。
城市应急指挥系统包括:多元信息融合的分布式网络交互平台应急指挥应用平台社会综合服务平台电子地理信息支撑平台联动子系统应急是对有重要影响的突发事件而言。
应急系统包括应急通讯、应急分析、应急决策、应急指挥、应急处置和应急环境等。
应急信息系统包括突发事件监测系统、应急响应系统和应急演练系统等。
应急信息系统框架大致包括纵横两个方向。
纵向包括省应急指挥中心、市应急联动指挥中心和县(市)应急办公室三级系统。
应急联动系统平台主要由城市基础信息交换平台、城市应急联动指挥平台、社会综合服务平台和电子地理信息支撑平台四个基础平台组成,为政府处理突发事件提供决策依据,同时为沟通社会各相关部门的综合服务提供技术保障,最终实现由全社会参与服务、又服务于全社会的目的。
整个系统(见下图)由 10 个部分组成:各种人工和自动报警终端、统一接处警、综合服务门户、指挥调度系统、辅助决策策系统、分类 / 分级处警、联动部门指挥系统、数据中心、其他通信单位业务系统和政府部门相关业务系统。
这 10 个部分组成四个平台(城市基础信息交换平台、城市应急联动指挥平台、社会综合服务平台和电子地理信息支撑平台)和联动子系统。
城市基础信息交换平台是城市应急联动指挥平台与城市综合服务平台的基础。
1、多元信息融合的分布式网络交互平台城市基础信息交换平台主要实现信息交换、应用集成、业务流程控制、统一安全体系等功能,通过它连接各个政府职能部门、金融机构与相关企业。
其主要功能包括:•实现各种通信网络系统的融合,形成城市应急指挥和社会综合服务系统的基础通信与通讯平台;•实现不同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企业应用系统之间的集成,并以服务方式向其他应用提供操作;•实现业务流程管理与控制;•支持 Web 浏览器、语音、短信、专用客户端等多种接入方式;•实现统一身份认证与访问权限控制;•实现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支持网络安全域技术,将不同部门应用系统以及公众服务系统划分成不同安全域,它们之间互相隔离,达到网络安全效果。
2、应急指挥应用平台应急指挥应用平台构建在城市基础信息交换平台之上,包括各种人工和自动报警终端、统一接处警、分类 / 分级处警、指挥调度系统、各联动部门指挥系统和辅助决策系统共五个部分,实现统一接警、统一指挥、多方联动。
系统主要面向各级政府部门,实现了紧急突发事件处理的全过程——突发事件的上报、相关数据的采集、紧急程度的判断、实时沟通、联动指挥、应急现场支持、领导辅助决策,使得相关政府部门对应急突发事件的情况了解更加全面、对突发事件的反应更加迅速、对相关人员之间的协调更加充分、决策更加有依据。
同时,系统还大大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
3、社会综合服务平台社会综合服务平台利用城市基础信息交换平台的基础设施,由各种用户终端、综合服务门户、政府相关业务部门等部分组成,主要为社会公众提供各种社会服务,如大社保服务、信用查询服务等。
主要功能有:•终端接入,实现终端的接入和相应的请求、应答信息格式转换,提供个性化交互界面的控制和用户交互流程的动态配置;•服务管理,实现服务的新建、修改、删除、服务终端界面的生成、服务流程生成,以及服务的发布管理和服务状态监控;•信息推播,提供主动信息服务,实现推播信息的采集和根据终端用户的定制情况主动推播信息;•业务受理,提供投诉、各种政府部门所提供的个人生活服务的受理等功能;•信息查询,提供对城市应急指挥平台上的各种综合信息的查询。
4、电子地理信息支撑平台电子地理信息支撑平台是一个分布式的地理信息系统。
在全自治区范围内,基于统一的地理信息由不同的业务部门维护不同的专业信息。
从而形成全自治区综合业务的地理信息系统,为城市应急指挥和社会综合服务系统提供地理信息服务。
5、联动子系统联动子系统分别包括:•反恐和刑事案件指挥系统:主要负责反恐和打击刑事犯罪事件等;•消防安全指挥系统:主要是防范和处理重大火灾事故;•交通安全指挥系统:主要是处置重大交通事故;•安全生产指挥系统:主要负责处置突发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指挥系统:主要负责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防汛指挥系统:主要负责水利防汛和抗旱救灾工作;•抗震救灾指挥系统:主要负责防震和发生地震的减灾救灾工作;•城市公用设施突发事件指挥系统:主要负责处理城市水、气、油、电等重大公用设施突发事件;•人防指挥系统:主要负责防空袭和战时人员掩蔽、人口疏散,并可作为市应急指挥中心的备份。
•新闻发布指挥系统:主要负责重大突发事故的新闻通知和宣传,引导群众和百姓正确预防措施各个指挥子系统是城市应急指挥平台的基础上实现各种专项指挥功能。
在指挥模式上,可以接收指挥系统的指挥,也可以独立处理各种应急事件。
6、硬件逻辑结构各省城市应急联动系统建设应以省公安厅为龙头,以各市和县区的三台合一指挥中心为核心,依托正在建设的公安专用网络或电子政务网络传输平台和安全认证平台。
逐步的构建全省整个城市应急联动的大框架。
在整个全省城市应急联动规划中我们建议采用最先进的技术和低成本的方式来进行建设。
省城市应急联动指挥中心在省城市应急联动指挥中心建设中,由省政府应急联动办公室牵头,以公安厅为龙头,主要对于重大突发事故进行决策和指挥;对各市和及下属县人员进行监管和考核;举行针对各种应急事件的业务处理和演习和操练的任务布置和总结;协调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和其他应急联动部门的配合和统一调度指挥。
收集和整理重要应急事故的预案和各种资料资源,为领导提供决策依据。
因此在省级的应急指挥中心的需要建设一下内容:•建立一套软交换系统,负责全区的总的调度指挥,来统一管理和控制全区所有与联动业务相关单位或部门主用受理 IP 电话以及其他通信方式(如:350M ,电信网、视频会议的联网)。
•建立统一的一整套数据库,满足各级市的日常报警的录音和记录保存;全国典型突发事故处理预案库;应对各种突发事故的演习任务库,以及其他资源信息查询库(国内外重要事件和相关资源备档库,国家级重要机密资源应用查询服务器)。
•针对各种联动单位的资源查询终端和查询软件和统计。
启动调度各个联动单位工作流的终端。
•实现各地现场可视化指挥调度,实时跟踪和显示事件发展,已经现场实际情况。
•建设一或两台高性能移动指挥车,充分发挥机动和灵活的现场指挥。
•市城市应急联动指挥中心•在市级城市应急联动指挥中心建设,以市政府城市应急联动办公室牵头,以市公安局为主,它的主要工作范畴包含•受理全市(包含下属各旗县)所有的报警业务。
如公安的 110 ,消防 119 ,交通 122 ,医疗救助 120 ,技防报警,市长热线 12345 ,工商投诉 12315 ,供水,供电,供热等;重大突发事件上报和领导决策转达;紧急会议的召集召开。
•涵盖大部分的报警方式,如:固定电话的报警,手机报警,短消息报警,邮件报警,传真报警, Web 网页报警,预警事件触发和重大警情升级。
•一切可调度的通信设备联网。
•动存储整理所有报警记录和录音记录,可完成各类事件的统计和查询。
为决策提供依据。
•现场处理重大的突发事件,根据上级领导的指示(如有)决策和调度指挥一切现场和案件有关的资源。
•组织培训和演练应对各种专业突发事件的处理,提高各部门业务能力和处理效率。
•查询各种联动单位的相关资料数据库,组织各联动单位更新和维护最新的数据库。
协调数据库的查询接口的开发和后续升级。
对各旗县和联动单位进行监督和考核。
因此盟市级应急联动指挥系统建设需要设计下面几方面的设备:——建立一套 HRD 调度指挥系统来完成报警业务的接入, HRD 调度指挥系统 X 既拥有原有的程控调度机的接口和功能,又可以以 VOIP 方式将报警电话直接分流到县业务受理单位的 IP 电话上,更重要的是可以被省级的软交换设备集中管理,满足省级领导直接指挥和调度。
同时该 IP PBX 还要具有 CTI 接口和数字录音功能。
——建立一系列服务器和软件,提供各种应急联动的业务接入和通信功能,提供部分报警接口,如:技防报警,传真报警, Web 网页报警,邮件报警,相关联动业务单位的预警(气象预测,防汛预警等),短消息报警等。
——建立一系列专业报警求助的业务受理软件。
如: 119 , 120 , 12345 市长热线, 12315 工商投诉,城市供水,供电,供热等。
完成自动记录和存储,可以统计和查询。
——建立本地的数据库系统,主要记录各种报警记录和录音数据。
根据已有的联动单位的数据库,开发相应的统一查询的软件,满足应急事件中及时提供相应的资源信息。
——建立移动定位系统,可以提供手机的报警定位问题。
——建立有、无线一体化指挥调度系统,可以统一使用坐席电话来调度无线350M 的无线手台或车台。
——建立相关重要场所和道路的视频监控系统,根据需要可实时的传输图像至盟市或区厅级指挥中心,加强重要卡口的检查和报警措施。
——健全已有的 GPS , GIS 地理信息系统,由不同的联动单位来完支援和维护其对应的 GIS 数据。
县区应急联动指挥中心主要完成各种报警业务,和其他相关社会救助系统的受理。
直接调度和处理相应的单位人员,对处理结果进行跟踪和记录。
完成整个事件的记录和归档。
建设设备主要包含:•初步的多台合一系统•坐席电脑及业务受理软件•远程 VOIP 终端 IAD 和高性能 IP 电话•重要场所和道路视频监控系统【系统特点及优势】本城市应急指挥系统解决方案是综合了个城市对“应急管理”的需要,分析和借鉴了国内外以建城市应急联动管理信息系统的模式和经验,设计的适合各级城市管理机构对城市应急管理信息、使用要求的技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