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的常见原因及护理

合集下载

重型颅脑损伤患儿并发肺炎的护理

重型颅脑损伤患儿并发肺炎的护理
和护理 , 降低 了 患 儿 的 死 亡 率 , 提 高 了 患 儿 的存 活 率 和 生 活 质 量 。
关键词
护 理
有效 吸痰 : 吸痰是重型颅脑损伤患 儿
并发肺炎 的一项重要 护理操作 , 对保持 气
道通 畅, 改善通 气和 控制 感染极 为 重要 , 若操作不 当 , 可 致缺 氧和 低氧 血症 , 加 重
分钟 , 从 而加快 肺炎的恢复。 气道湿化 : 首先要保 持室内适宜 的温
湿度 , 一般认为温 度 2 0~ 2 2 ℃ 左有 、 湿 度
呼吸机 的各种参 数 , 发现异 常及 时通知 医
师并 协 助 进行 处 理 。
5 5 % ~6 5 %, 可避免气道 干燥 。其次为 呼 吸道湿化 , 常用 方法 为压缩 雾化 吸 入 、 气 道 内滴注等渗液等 。
重 型 颅 脑 损 伤 肺 炎 小 儿
肺部感染 。吸痰前 , 常规应用压缩 雾化吸
人 。吸痰 管 插 入 深 度 普 遍 认 为 1 0~
1 2 c m, 气管切开患者插入 1 5~ 2 0 e m, 吸 痰
肺 炎 是 重 型 颅 脑 损 伤 最 严 重 的 颅 外
建, 减 少并 发症的发生 。认为伤后营养支
痰 应 根 据 患 者 的症 状 和 体 征 , 并 将 吸 引 的
1 0 %葡萄糖 、 氨基 酸、 脂肪乳剂等 , 胃肠
内营养 制剂 是 母 乳 、 混合奶、 流质、 半流
质、 普食等。
频率减少 到最低 限度 , 避免气道不 必要 的 损伤 。脑脊液鼻漏 禁忌 自鼻腔吸痰 , 只能
自口腔 吸 痰 。 重 型 颅 脑 损 伤 并 发 肺 炎 患 儿不主张拍背 , 因拍背的振动可引起脑 【 f f L 管的破裂 , 会 加 重 脑 出血 或 颅 内 出血 。 吸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的常见原因及护理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的常见原因及护理
实用医药杂志 2 0 1 3年 O 1月 第 3 O卷 第 O l 期
P r a e J Me d& P h R r l n . V 0 1 3 0 , 2 0 1 3 - 0 l N o . o 1

7 9・
护 理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 染的常见原 因及护理
宋 莲淑 , 时丽蒲 , 赵聪俐 , 胡 俊 雅
殖, 从 而 预 防 或 者 减 轻 肺 部 感 染 的 发 生 。应 根 据 口腔 p H 值 选 择 口腔 清 洁 液 , 如p H值 高时选用 2 %一 3 % 的硼 酸 液 擦 洗 。 p H值低时采用 2 %碳 酸 氢 钠擦 洗 , p H 中性 时用 1 %~ 3 % 的过 氧化氢 或者生理盐水 , 根据不 同情况可选择 药液擦洗 , 如 洗 必泰 、 益 口液等 。 为 经 口咽 气 管 插 管 患者 进 行 口腔 护 理 时 . 可 由 2人 共 同 完 成 , 一 人 固定 好 气 管 插 管 及 牙 垫 , 另 一 人 操作 , 动作要 轻 , 同 时 观 察 口腔 情 况 和 异 味 , 口腔 护 理 前 气 管 插 管 气囊要充满气体 。 以 防止 分 泌 物 和 口腔 护 理 时护 理 液 顺 气 管 插管流人下呼吸道 。 引起 肺 部 感 染 。 同 时也 建 议 需 较 长 时 间 气 管 插 管 者 尽 可 能 采 用 鼻 咽 插 管 。而 更 方 便 于 进 行 口腔 护
1 临床 资 料
医护人 员之间 的密切 接触等 。 势必产生接触 性传播 。 导致病
原 微 生 物 在 机 体 内定 殖 。
3 护 理
2 0 0 9 — 0 5 — 2 0 1 1 - 0 5笔 者 所 在 科 共 收 治 重 型 颅 脑 损 伤 合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讨论及护理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讨论及护理
时向陪护及 探视人 员进行卫生 宣教 , 传预防疾病 又防治 院内感 染的 宣
咽喉部 , 引起呼吸不畅 , 之昏迷病 人反射降低 , 不易咳 出发生 坠积陛 加 痰 肺炎及吸人性肺炎 。 严重颅脑损伤伴 口鼻腔损伤 , 要做气管切开 , 一般 气
管切开 丢失 了空气的过滤 加温 , 润过程 。 湿 如操 作护 理不当易发生肺部 感染 。 ) 人 长期 卧床 , (病 2 病程 长会 使 自身免 疫 力下 降 , 而抗 生素 的 不
有抑制 作用 , 使机体免疫抑制受到影 响而易发生肺部感染 。 ) ( 各种侵入 5 性操作 , 了人体 的天然保护屏障 , 破坏 抗体滴 定度降低等诸 因素 使脑外 伤病人易发 肺部 感染
3 预 防及 护理
3 1 加 强病 室 管理 , . 创造 良好救 冶环 境 危重病 人及气 管切开病 人应安 置在监护室 或人少 的病房 , 免交 避 叉感 染 , 室保 持 洁净 和 空 气新 鲜 , 期做 细 菌 培养 , 病 定 定期 消毒 , 同
先报告 如下 。
【 关键 词 l 脑损 伤 肺 内感染 护 理 颅 【 图 分 类 号 J 6 1 1 中 R . 5 5 【 献标 识码 】 文 A 1 临床资料 11 一 般资料 . 本 组重 型颅 脑 损伤 病人 13 , 中并 发肺 部感 染2 例 , 6例 其 6 发生 率 为 1 . 2例 中, 3 , 例 , 59 6 %。 男2例 女3 年龄 4 8 l ,~l岁5 损伤 ~6 岁3例 9 4 例。 类型 : 颅内血肿 。 硬膜 下血肿2例 , 裂伤 1 , 0 脑挫 例 脑干损伤5 。 例 气管切开 1例 , 院时 间7 0 , C 评分均 在8 以下 。 5 住 ~9d G S 分 治疗效 果 : 复良好2 恢 3

重型颅脑伤肺部感染因素及护理措施

重型颅脑伤肺部感染因素及护理措施

16l护理专栏中国医药指南2008年8月弟6卷第15期G ui de of C hi n aM e di ci ne,A ug ust2008.V06,N o.15重型颅脑伤肺部感染因素及护理措施朱学敏董怀松【关键词】卢曩脑损伤;肺部感染;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194(2008)15—0161—01肺部感染是颅脑损伤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及转归。

为探讨有效预防护理措施,对我院34例重型颅脑损伤后。

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48例,经临床确认并发肺部感染34例.发生率为23.04%,G C S评分4—8分.34例中,男24例,女10例,年龄13—82岁,平均42岁,肺部感染多在入院后3~7d发生,意识障碍持续3~192d,平均22.6d.1.2病原菌分布采用无菌技术,用痰液收集器由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处收集深部痰液做细菌培养十药敏试验。

34例痰标本培养均为阳性,共分离病原菌82株。

病原菌分布主要为G一杆菌。

占70.7%。

常见的细菌分别为鲍氏不动杆菌15株、铜绿假单胞菌13株、肺炎克雷伯菌12株、大肠埃希菌1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1l株、阴沟肠杆菌7株.表皮葡萄球菌7株,真菌6株。

其中混合感染4例.1.3预后及转归针对细菌培养结果,选择敏感抗菌药物,结合局部和全身治疗,采取有效护理措施,7—14d肺部感染得到控制,因严重基础疾病及合并症死亡8例,其余恢复良好或好转出院.2感染因素2.1误吸重型颅脑伤患者处于昏迷状态,气道清除功能减弱。

咳嗽与吞咽反射减弱甚至消失,口咽部分泌物不能及时排出体外,胃液反流,发生误吸细菌下移入呼吸遭颅底骨折时的血性脑脊液经鼻、口腔误吸人气管。

引起吸人性肺炎.有关研究显示,胃腔细菌逆向定植口咽部后误吸入下呼吸道是G—杆菌所致医院内肺炎的发病机制.2.2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呼吸道黏膜纤毛失去屏障保护作用,空气未经滤过湿化直接进入下呼吸道,倒致气道干燥,分泌物粘稠,结痂不易排出,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反复负压吸痰,气管黏膜受损,破坏了机体防御机能插管气囊上方分泌物下漏入气管时.细菌可直接进入下呼吸道.持续机械通气时,呼吸机管路中冷凝水是细菌的主要繁殖地,平均细菌浓度可高达2×105cFu/n11.当患者移动体位或医护人员移动管路操作不当时,使带菌的冷凝水直接进入下呼吸道。

重度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病人的护理

重度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病人的护理
病情 采 取 不 同药 物 雾 化 吸人 , 1 ~ 3 mi 每 5 0 n气管 内滴 药 1 , 次 每次 3 ~5 。吸痰时严 格无 菌操 作 , 到一人 滴 做

每2 h翻身拍 背 1次 , 同时对 背 、 臀部 及骨 突受压 部位进 行有 效按 摩 以促 进 局部 血 液 循 环 , 立 翻身 卡 , 录每 设 记 次 翻身时 受压部 位皮 肤情 况 , 大小便 后及 时用温 水清洗
4 岁; 5 气管 切开病 人 1 8例 , 非气 管切开 病人 1 例 。 1
护 理
脉搏 及呼 吸异 常时 , 立 即停 止 , 时与 医生联 系 。并 应 及
病情 观 察 : 观察 意 识 、 瞳孔 、 命 体 征 的变 化 , 时 生 及 发 现颅 内压 的变 化 , 时测 量体 温 、 搏 、 定 脉 呼吸 、 压 , 血 并 做好 记录 , 必要 时监护 仪连 续监护 。观察用药 的反 应及
‘床调护中 镧茂褥 浩 疗
CH I ’ NATUROP NA S ATHY Ap 201 r 0 Vo1 .18 No 4


重 度 颅 脑 损 伤 合 并 肺 部感 染 病 人 的 护理
谢 美娥
( 建 省 安 溪 县 医 院 , 6 4 0 福 3 20 )
重 度颅 脑损伤 ( C  ̄ 8 是各 种外 伤 中最 严 重 的损 G S )
吸入 , 日口腔护 理 2次 。如 遇 口唇 紫 绀 、 吸 困难 及 每 呼
时报 告医生 , 必要 时行 气 管 切 开 。② 气 管 切开 护 理 : 环
境要安 静清 洁 , 单 人 病 房 , 温 2 ℃ ~2 ℃, 对 湿 住 室 2 4 相
专 人守 护 , 短指 甲 , 剪 以防抓 伤 , 防止冷 热伤 害 。

重度颅脑损伤病人气管切开并发肺部感染原因及护理

重度颅脑损伤病人气管切开并发肺部感染原因及护理

内蒙古中医药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0979(2012)03-0162-02重度颅脑损伤病人气管切开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张亚平**陕西省杨凌示范区医院(712100)2012年1月21日收稿关键词:颅脑损伤;肺部感染;气管切开术;呼吸衰竭大脑皮层对这些冲动进行分析、判断,而做出相应的支持。

因此可通过充分的抚触,传递触觉、视觉、听觉、动觉、平衡觉的综合信息。

促进婴儿智能发育,增进食物消化吸收,调节婴儿睡眠节律,提高婴儿免疫力[2]。

同时,我们可以通过抚触这种非语言的感情交流方式增强新妈妈与宝宝之间的亲密接触。

抚触可以促进新生儿的淋巴系统,增强新生儿的免疫力,应激力和智力。

抚触可以减少婴儿的哭闹,增强睡眠,提高孩子的智商和情商,更能促进家人与孩子亲情交流。

同时,也是一种简单且行之有效的、节约医疗开支的方法。

可以说新生儿抚触具有积极的意义和非常的价值,值得推广的注意事项①抚触时,注意手的力度轻重要适宜;②密切观察婴儿的反应,出现哭闹、肌张力提高、皮肤发生改变应暂停。

③抚触应该避开婴儿乳房和脐部。

因婴儿的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所以说每个抚触动作不能重复太多,以4~6次为宜,总时间为15min 。

④抚触过程中应注意与婴儿进行情感交流,面带微笑,语言柔和。

⑤婴儿出现疲倦的情况时,应再待睡眠后再进行抚触。

参考文献[1]曾蔚越.关于婴儿抚触的问题[J].实用妇产科杂志,1999,15:163.[2]张金燕.新生儿抚触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技巧[J].河南医药信息,2002,6:63.气管切开术是解除呼吸道阻塞的重要措施之一,是临床上用于抢救呼吸衰竭、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重度颅脑损伤等危重病的重要技术。

我院神经外科的ICU 自2010年1月至2011年10月,共收治颅脑损伤后气管切开病人33例,并发肺感染25例。

通过对25例肺部感染患者进行原因分析,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10年1月-2011年10月我院重症监护室颅脑损伤病人33例,其中男21例,女12例,年龄在19-81岁,平均年龄55岁。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及护理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及护理

重 型颅脑 损伤 是脑 外伤 中最严 重 的损 伤 , 病情 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其 病程 长 , 因此其并 发症 也较 多 。肺 部 感染 是 最 常见 并 发症 之一 , 发生 率 其 高达 4%。l 患者因呕吐、 0 【口 t 女 脑脊液漏、 颌面部外伤出血、 胃管鼻饲 等 误 吸容 易 引起 吸人 性 肺炎 ; 自身基 础 疾病 免 疫 力 低下 , 吸道 呼 侵 袭性 操作 ( 如气 管插 管 , 管 切 开 , 痰等 ) 气 吸 易引 起 医院获 得 性 肺炎; 长期 卧床 易 引 起 坠积 性肺 炎 ; 昏迷 患 者 机械 通 气 也 易引 起 呼吸机 相关性肺 炎 等 。 面就 收集 的我 科 2 0 年 至 2 0 年重 型 下 05 09 颅 脑损伤 并发 肺部 感染 病例 进行 原 因分 析 和护理 总结 。
重型颅脑损伤 并发肺部感染的原 因及护理
丁 卫 萍
关键词 : 型颅脑 损伤 ; 重 肺部 感 染 ; 护理 中图 分类 号 : 4 3 R7. 5 文 献标 识码 : B 文 章编 号 :0 60 7 (000 — 15 0 10 — 99 2 1 )6 03— 2
2 护 理对 策
21基 础 护 理 .
21年 3 00 月
例 在服药 3 内热退 , 减 轻 , 予 2 调理 而愈 。 天 诸证 续 剂
4 护 理
15 3
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手 巾纸掩住 口鼻 ,避免飞沫污染他人 ; ③ 要注意随天气变化增减衣物 , 多喝水 ; ④要均衡饮食 , 适量运动 , 41 药 护理 : 温 服 , 药 后 应 卧床 覆 被 并进 热 饮 ( 水或 热 稀 充足休息 , .用 宜 服 开 避免过度疲劳; ⑤每天开窗通风数次, 保持室内空气新 粥 )以达发 汗 驱邪 的 目的 ; 。 发汗 以微 汗 为宜 , 不可 太 过 以 免损 伤 鲜; ⑥在流感发热期尽量不要到人多拥挤 、 空气污染的场所 , 必须 正 气 , 耗津 液 。注 意观 察服 药后 反 应 。 伤 外出时最好戴 口罩 ; ⑦在流感流行季节前接种流感疫苗。 4 . 2生活护理 : 注意休息 , 防寒保暖, 保持病室空气新鲜 、 湿润 , 避 5 体 会 免 直接 吹风 , 忌 出汗受 凉 ; 被要 适 中 , 出热退 时 宜用 温水 毛 切 衣 汗 通过对 12 0 例流感患者的中医药辨证施治 , 效果显著 , 不仅 巾擦身后 更换 衣服 。 退热时间短 , 而且无热退复升之虑。 银翘散出自《 温病条辨》具有 , 43 食 调护 日宜 供 给 易 消化 、 热 量 、 蛋 白、 维生 素 的 流质 解表 泄热之 功 , 风 热外 侵 之 风热 感 冒的 常用 代表方 剂 。 中药 _饮 : 高 高 高 为治 不仅 能退 热 消 炎 、 病 毒 , 抗 而且有 提高 机体 或 半流质 有 营养 的食物 , 同时给予 含 丰 富维 生素 c的果 汁和蔬 菜 有双 向整体 调 节作 用 , 汁, 忌油腻 厚味 。在 流感 初期 可 饮 生姜 、 糖茶 发 汗 , 可用葱 白 免疫机 能 的作 用 , 有 退热 快 、 用低 、 程 短等 特点 。中药 防治 红 还 具 费 病 适 量与米 煮成 粥 , 后盖 被 发汗 ; 热 时 因 出汗很 多 , 吃 发 必须 补 充水 流感值 得大 力 推广 。 分 , 喝凉开水 或 凉茶 等 。 多 参 考文献 4 . 志护理 : 病人 的 心理 状态 前进 行 心理 疏 导 , 除患 者及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4情 了解 解 1 】 中医病证诊 断疗效标准『1 S. 南京: 南京大学 出版 社 .9 42 . 19 .9 其家属的紧张、 恐惧心理 , 使患者情绪稳定, 配合治疗。 4 . 5健康指导: ①要保持 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 , 勤洗手 ; 打喷 【 刘革 新. ② 2 ] 中医护 理 学【】 M. 北京: 民卫生 出版社 . 0. 6 27 人 2 2 0— 0 . 0 2

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定时 间用药 。监 测患者体温 , 观察有 无呼吸 困难 , 以及痰 液的 色、 、 , 质 量 听诊肺部哆音有无减少 , 正确及 时地 留取痰标本 , 进
等以提高机体抵抗力及免疫力。
3 合 理 使 用 抗 生 素 护 理 人 员 要 掌 握 合 理 用 药 的 知 . 4
识 , 生 素 现 配 现 用 , 据 药 物 半 衰 期 ( 安 排 给药 时 问 , 规 抗 根 按
2 营养供应 不足 . 4
重 症颅 脑损伤后禁食 2 , 机体 因应 d
22 咽部细菌定植 和误 吸 .
时 咽部 分 泌 物 吸 入下 呼 吸道 , 吞 咽 咳 嗽 减 弱 或 消 失 , 昏迷 、 当 如 气 管 切 开 时 便易 发 生 感 染 [ 2 1 。胃管 留 置 刺 激 咽部 , 局部 黏膜 损 使
伤, 细菌易在 咽部存 留 , 同时 胃管 留置减 弱食管下端 括约肌 的 功能 , 增加反流和肺吸入的发生[ 3 1 。气管切开 、 气管插管使呼 吸
择 合 适 的漱 口液 进 行 口腔 护 理 , 日 2次 , 观 察 口腔 黏 膜 和 每 并 舌 苔 情 况 , 生 霉 菌 感 染 及 时 处 理 。 留置 胃管 者 插 管 时 应 比常 发
及 时清除 ; 患者卧床休息时 间长 , 活量减少 , 肺 不利 于气体交换
和 呼吸 道 分 泌 物 的排 出 。
进 行原 因分 析 并 提 出 护理 对 策 。
1 临 床 资料
染。
3 护 理 对 策 31 保 持 呼 吸 道 通 畅 . 对 意 识 障 碍 患 者 呕 吐 时 应 去 枕 平
卧, 头偏向一侧 , 及时清除呕吐物和分泌物 ; 清醒 患者应鼓励其 深 呼吸和咳嗽 ;根据病情能下床者应鼓励患者尽早下床 活动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用医药杂志2013年01月第30卷第01期Prac J Med &Pharm.Vol 30,2013-01No.01
肺部感染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院内感染中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对患者的生命和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

预防和控制感染,降低病死率,提高生命质量,是护理工作十分艰苦而重要的目标。

现将感染病因及护理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2009-05~2011-05笔者所在科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合
并肺部感染患者48例。

男30例,女18例;年龄22~68岁,平均48.4岁。

使用呼吸机辅助者14例、气管切开者34例;感染发生时间为入院后的4~32d ,经抗感染治疗及有效护理后治愈39例,因严重颅脑伤致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死亡7例、因肺部感染死亡2例。

2原因分析
2.1
呼吸道自洁及整体免疫力下降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多
伴有较重的意识障碍,其咳嗽反射或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呼吸道纤毛运动减弱,使气管内分泌物排出不畅,细菌易滋生[1];同时患者昏迷和卧床时间较长,肺活量减少不利于气体交换和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其次外伤后中枢性原因的多器官功能障碍、降颅压的脱水药物应用等,常有水电解质紊乱,营养失衡等合并症的发生,而使整体免疫和抵抗力下降。

2.2条件致病菌的繁殖颅内压增高的患者多有频繁的呕
吐发生;胃被认为是院内肺炎致病菌的重要储藏所,咽部细菌定殖和胃内容物反流误吸是院内肺部感染最常见的感染源;H2受体阻断剂等抑酸剂的使用可预防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激性溃疡的发生,但同时也使胃腔内pH 值升高,一些胃内定居的条件致病菌会过度繁殖;有文献报道当胃酸pH>
4时则发生肺炎的危险性显著增加[2]。

2.3
人工气道、机械通气增加肺部感染
人工气道或接受
机械通气的患者,其呼吸道分泌物的清除,是通过气管内人工吸引来完成的,吸痰的多个环节中若无菌操作不严,无疑可将细菌带入呼吸道而增加了肺部感染。

气管切开者,呼吸道黏膜的防御功能基本丧失,加之空气未经鼻腔的过滤和湿润而直接吸入气管,无形中也增加了呼吸道的感染。

2.4免疫抑制剂和抗生素的应用颅脑损伤患者应用糖皮
质激素可达到多重作用的脑保护作用,但同时也可抑制白细胞的吞噬功能,其长期大量的应用无疑会损害机体的免疫功能。

颅脑外伤后预防性抗生素的过度或不合理使用,也使体内的正常菌群平衡被打乱,增加了条件致病菌的活力或耐药性,使真菌感染等医源性感染发生率增加,反复感染、多重感染的机会增多。

2.5院内交叉感染医院是病原微生物集中的场所,住院
时间延长,患者抵抗力下降,患者体内的正常菌群常被医院中的耐药性细菌取代。

同时,患者与患者之间,家属探视以及医护人员之间的密切接触等,势必产生接触性传播,导致病原微生物在机体内定殖。

3护理
3.1
保持呼吸道通畅
密切观察患者呼吸及生命体征,清
醒患者应鼓励其深呼吸和咳嗽,根据病情头部抬高,减少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对意识障碍患者应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吸痰时动作轻柔,切忌动作粗暴,连续吸痰时不要超15s ,以防气道黏膜损伤;翻身叩背1次/2h ,叩背时应注意在患者呼气时进行,使松动的分泌物在呼气气流的冲击下排出。

3.2加强口腔护理有研究表明,绝大多数的肺部感染由
口腔病菌直接或者间接引起,因此,做好重症患者的口咽护理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可以减少或控制口咽部细菌的定殖,从而预防或者减轻肺部感染的发生。

应根据口腔pH 值选择口腔清洁液,如pH 值高时选用2%~3%的硼酸液擦洗,
pH 值低时采用2%碳酸氢钠擦洗,pH 中性时用1%~3%的过
氧化氢或者生理盐水,根据不同情况可选择药液擦洗,如洗必泰、益口液等。

为经口咽气管插管患者进行口腔护理时,可由2人共同完成,一人固定好气管插管及牙垫,另一人操作,动作要轻,同时观察口腔情况和异味,口腔护理前气管插管气囊要充满气体,以防止分泌物和口腔护理时护理液顺气管插管流入下呼吸道,引起肺部感染。

同时也建议需较长时间气管插管者尽可能采用鼻咽插管,而更方便于进行口腔护理。

3.3防止胃液反流加强对留置胃管、鼻饲患者的护理,可
采取半卧位,鼻饲量<250ml/次。

用瓶装营养液瑞素时,注意滴速不能太快,500ml 瑞素维持在6~7h 滴完,如果速度太快,则部分患者不能消化吸收,会出现反流或腹泻现象。

3.4预防医源性感染3.
4.1
加强无菌操作
无菌技术是预防医院肺部感染的一
项重要护理操作,危重患者具有创操作多,如手术、插管、呼吸机等;医护人员要严格把握每项操作的无菌要求,经常督促检查,定期进行容易造成污染环节器物或空气的细菌培养、必要时对特殊患者进行隔离治疗,把科室的感染降至最低。

3.4.2手卫生洗手是防止医护人员因操作而引起外源性
医院感染最重要环节,约占院内感染的三分之一。

杨明浩等[3]研究发现,洗手依从性差异导致交叉感染,加强手卫生,可使外科lcu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从27%降至到17%。

洗手是最简便、最容易取得良好感染预防效果的措施之一,医护人员应提高手的保洁意识,加强对实习生的带教和培训,在医疗查
[作者单位]467000河南平顶山,152医院神经外科(宋莲淑,时丽蒲,赵聪俐,胡俊雅)
护理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的常见原因及护理
宋莲淑,时丽蒲,赵聪俐,胡俊雅
[关键词]颅脑损伤;肺部感染;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
79··
实用医药杂志2013年01月第30卷第01期Prac J Med&Pharm.Vol30,2013-01No.01
房接触不同的患者时、护理气管插管、换药、气管切开等操作前后均要严格洗手,并采取正确有效的七步洗手法或手消毒方法。

3.4.3呼吸辅助器械的消毒呼吸机螺纹管、湿化器及其接头、呼吸活瓣等可拆卸部分,应更换消毒1次/24~48h。

呼吸管路有冷凝水时要及时倾倒,防止冷凝液溢入患者气道内;雾化器贮液瓶、罐内液体更换1次/24h。

呼吸治疗器械重新使用或欲给另一患者使用时,必须经过认真、严格的清洁、灭菌或消毒,尽可能选用一次性用具。

3.4.4合理使用抗生素护士要掌握合理用药的知识,抗生素现用现配,根据药物半衰期安排合理给药时间,按规定时间用药。

监测患者体温,观察有无呼吸困难,以及痰液的颜色、质、量,听诊肺部啰音有无减少,正确及时地留取痰标本,进行痰培养及药敏试验,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遵医嘱使用敏感的抗生素。

3.4.5病房环境的要求重视病房管理,要有严格的管理制度,严格控制人员流动,减少、缩短探视时间,室内温度保持在18~22℃,湿度60%~70%。

病房坚持开窗通风4~6次/d,30min/次。

一般进行空气培养1次/2周,必要时不定时进行细菌监测,据情动态消毒。

总之,重症颅脑损伤中并发症是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而肺部感染又是其常见的并发症。

本文资料显示,发生肺部感染的因素很多,预防控制也相对困难,更需要医务人员增强感染预防和控制意识,诊疗过程中时时事事注意严格无菌操作;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严格的呼吸道、消化道管理、合理使用抗生素及营养支持、清洁的病房环境等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预防的几个主要环节,要注意肺部感染的早期预防和合理治疗,从而降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治愈率。

【参考文献】
[1]韩平.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气管切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
分析及护理[J].全科护理,2010,8(9):2289-2290.
[2]胡晓萍.脑出血并发肺部感染的预防及护理[J].中国中医急诊,
2011,20(3):514.
[3]杨明浩,边革元,韩雪玲,等.重型颅脑外伤与肺部感染临床分
析[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09,8(5):442-445. [2011-09-13收稿2011-10-20修回][本文编辑:张建东]
8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