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教学艺术浅谈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艺术化的多重意义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艺术化的多重意义课堂教学语言是最基本的教学表达手段。
语文课堂教学离不开语言,语言是语文教师传授知识、传递信息的主要载体之一。
语文教学语言艺术与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有密切的关系。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
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
”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课堂教学艺术首先是语文教学语言艺术。
而所谓语文教学语言艺术,就是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遵循语文教学规律和审美性原则,正确处理教学中的各种关系,把语文知识和信息正确有效地传递给学生的语言技能活动。
在教学活动中,语文教师,如能把握好课堂语言,抓住语言艺术化的特点,就等于抓住了教学艺术的关键,就能激活课堂,使教学活动充满无限的魅力。
因此,研究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艺术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和审美意义。
一、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艺术化的内涵(一)内容美。
1.准确简明,富有示范性。
教师向学生传授的知识具有严格的科学性,这就要求教师的语言要准确、鲜明、简炼。
所谓准确,就是要观念明确,遣词得当,造句符合文法,推理合乎逻辑,用语具有专业性和艺术性。
教师在教学中表达内容的准确程度直接关系到学生接受知识的正确性。
教学语言要严谨,思维要清晰,语言表达要准确。
所谓鲜明,是指语言要褒贬分明,饱含真情实感,抑扬顿挫,泾渭分明。
所谓简炼,是指言简意赅。
简练的语言就是要用最少的字句,准确清晰地表达所要陈述的思想内容,没有不相干的语言附加物。
以质朴平易为贵,反对过分堆砌辞藻。
论述简明扼要、分析鞭辟入里,丝丝入扣;描绘画龙点睛,入木三分,见解独到深刻,这样的语言才会有感染力和吸引力。
此外语文教学还兼有对学生进行规范语言的训练任务,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应注意自身语言的规范性和示范性,用准确简洁的语言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的效能。
2.通俗生动,富有幽默感。
教师的语言要含蓄、幽默、富于启发性。
教师如果言语丰富,措辞优美,含蓄幽默、富有魅力,让学生置身于语言美的环境和氛围之中,学生就会心情愉快,兴趣盎然,思维敏捷,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浅谈教学语言艺术

内容摘要:
摘要教学其实是一门艺术,并以教学语言为载体表示出来。
因此,教师要想讲好课,就必须注意教学语言的艺术,并创造自己的语言风格,创造性地运用语言,实现课堂教学的艺术化。
本文从导入语、讲解语、板书语和总结语这四个方面,就如何提高教学语言的艺术谈谈看法。
摘要教学其实是一门艺术,并以教学语言为载体表示出来。
因此,教师要想讲好课,就必须注意教学语言的艺术,并创造自己的语言风格,创造性地运用语言,实现课堂教学的艺术化。
本文从导入语、讲解语、板书语和总结语这四个方面,就如何提高教学语言的艺术谈谈看法。
关键词教学语言艺术导入语讲解语板书语总结语
(一)导入语
(二)讲解语
课堂教学离不开教师生动有趣地讲解,只有这样,才能撞击学生情感的火花,并达到事半功倍、画龙点睛的效果。
那么,要怎样才能使教学语言更具吸引力呢?
1、讲解语言要有激励性,要具有感人的力量,要热情、诚恳、富有感染力等。
教师一定要把灵感和思想贯彻到自己的语言中去,对学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持之以恒、导之以行”,让他们感受到真诚与智慧,从而达到激励教育的目的。
2、讲解语言要有启发性。
任何学生都喜欢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讲解。
因此,教师要尽量使用含蓄幽默、措辞优美的教学语言,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的气氛,从而时刻吸引他们的注意力,避免他们的思想开小差。
反之,如果教师整节课都板着脸,对着课本或教案一字不差地念,就必然收不到好的效果。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文档资料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一、语言要通达流畅,具有准确性我们知道,历代的文人墨客无不讲究语言文字的锤炼。
像卢延让的“吟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皮日休的“百炼成字,千炼成句”等,都说明了语言的表达的准确性。
如今我们倡导语文教学中要精讲多练,意在追求语言的准确性,且努力使自己的课堂语言像行云那样舒尾自如,像流水那样从容畅荡。
例如,《再见了亲人》一课,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抓住一个“血”字,向学生讲明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是怎样用鲜血凝成的;讲《秋天的雨》,就要抓住秋雨的几个鲜明特点,以自己富有的课堂语言,简洁明快,讲述其容量较大的文本知识,起到提纲挈领、画龙点睛的作用。
二、语言要注重启发性随着时代发展和教育的不断革新,教育面临极大的挑战,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和方法也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要培养现代化高素质的人才,更是迫在眉睫。
教育界人才辈出,百花齐放,但无论怎样变革,教师还是要靠课堂语言这个媒介,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
因此,教师启发性语言在课堂教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求知欲,要靠教师去启迪,师生之间的思想渠道,考教师的语言去沟通,达到作者、读者、教者、学者息息相通,心心相印。
在学习《太阳》一刻的时候,有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会怎样?”教师应该顺势引导学生,启发学生充分想象没有太阳的可怕景象,同学们从多方面、多角度讨论得出结论:“没有太阳就没有地球这个美丽的世界”这一真理。
三、语言要讲求趣味性教师讲课既不能像判官那样威严可怕,也不可像滑稽演员那样一笑了之,而是要在自己的课堂语言中融入趣味性,即情趣和理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活泼自然中获取知识,懂得道理。
一般的文学作品重在写“情”,科学常识性文章则重在说“理”,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用明快的语言给学生以情趣和理趣。
从理趣来看,其特点主要在于通过概念、判断推理、分析说明的方法,引用各种资料、数据进行论述说明道理。
教师在讲解这一类型的文章,语言不能呆板,不能一味追求讲求知识,关键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形象的比喻,生动的故事等吸引学生,感染学生,这样才能使学生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浅谈语文教学语言的艺术

著 名语 文教 育家谭 维 翰先 生说 :“ 乐观 常和 幽默 风趣相 连 。 有 时 风趣 幽 默 的语 言所 产 生 的教 学效 果 比板 起 脸孔 的说 教 要好 得多。 ”教 师的精 神乐 观 ,说话 风趣 幽 默 ,可使学 生精 神为 之振 奋 ,在 愉悦 中接 受教 育 。如上 《 乡 》一课 ,我 问道 :“ 碟是 故 碗
次, 今年 一定 高中 。 ”上联 写赶 考途 中的千 辛万 苦和迟 到 的原 因 ,
是 ” 这 时 , 借助 了钱梦 龙教 师 的一 段话来 讲述 :“ , 果闰 , 我 对 如
土要碗碟的话,他可以挑嘛。这碗碟究竟是谁藏的, 是一个历史 悬 案 , 也搞 不清楚 … …不过 ,自私贪小 的性格 的形 成 ,从侧 面 谁
学 园 I C D MY AE A
21 0 o年 第 8期
浅谈语文教学语言 的艺术
孔祥 武 广 西富川县福利 中学
尚欠工 整 ,但语 境极 佳 ,考 官看后 拍案 叫绝 ,不但 录取 中选 ,而
我 们大 都有这 样 的体验 :听一 堂好课 ,就 像观 赏一 幅名 画 , 心动神 移 ,留连 忘返 ; 就像 欣 赏一首 名 曲 , 音在 耳 , 余 袅袅 不绝 ; 再 看看 学生 ,个个 双眸凝 视 ,犹如 被磁铁 吸住 似 的听着 、想着 、 记录着 … …达 到此 情境 的一个 主导 因素就 是教 师 的 口才 。 在语 文 课 上 , 师若讲 求语 言 的艺术 , 教 使教 学语 言具有 情感 性 、 象性 、 形 新 颖性 、风趣 性等 特点 ,就能 产生这 种 “ 磁场效 应 ” 。
一
且把他排在榜首。听故事是孩子们的共同爱好 , 因此我讲的故事
必 然使学 生沉 浸于愉 悦 、 快 、 欢 热烈 的氛 围 中。 趁兴点 题 : 这 我 “
浅谈教师语言艺术

浅谈教师语言艺术
教师语言是教育实践过程中的重要手段,它既是进行知识传播的重要媒介,又是语文技能培养和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工具。
由于它是教育实践过程中最主要的工具,因此理解以及运用它艺术性地讲故事,表达思想,使学生受益于其中,是每一位老师都应该努力去学习和实践的内容。
教师语言艺术是指教师在讲授过程中,熟练掌握并运用多种语言和表达手段,运用其艺术性的表达问题的能力,即将知识用适当的文字、正确的语言以及恰当的动作技巧表达出来。
在这里,教师不仅要提供考察对象,分析事物因果关系,还应该在讲课过程中运用丰富的语文素材,表现出教师艺术的表现力,以引发学生的思考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提高教师语言艺术的运用水平,除了教师本身要懂得和把握多种语言文字表达手法外,还应该注重语言运用的节奏和音乐性。
对教师而言,开发出自己的语言风格、把握节奏和音乐序列,就可以使课堂气氛更加丰富,从而增强教师的话语魅力和教学效果。
此外,正确地运用文字、抒情和情节,甚至有时也可以运用符号评论来增加文字影响力,使学生有更多的空间来可视化空间的联想和造型的具体内容。
另外,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充分表现自己的语言艺术能力,从而更好地影响学生。
这与给学生讲解题目并不相同,它更多的是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语言文字技巧以及艺术表达技巧,这样即可使学生
受到美感,有更好地理解知识,同时也可以让老师把更多的自己的经历和思想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使学生体会到教师的话语魅力,更容易接受知识。
综上所述,教师语言艺术的技巧是非常重要的,在实际的教学环境中,无论是通过文字语言本身的内容和形式,还是运用语言的节奏、音乐性和表达方式的传播,需要教师熟练掌握和运用,这样才能使教学更有价值,从而更好地影响学生的学习成果。
浅谈课堂语言的艺术

浅谈课堂教学语言艺术内容摘要:课堂教学语言是开展教学活动重要工具,是教学中知识传递、信息反馈、情感交流的桥梁。
课堂教学语言艺术有其自身独特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它的专业性、规范性、启发性、针对性等。
为了让自己的语言具有艺术性,应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真情投入、形象描述、富有节奏、清晰准确、符合逻辑、方法多样、尊重科学、加强学习等。
关键词: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特征艺术性正文:课堂教学语言艺术不同于一般的日常用语和工作用语,属于专业语言。
它是教师传递教学信息的媒体,是教学活动的重要工具,是一种专业化的创造艺术。
教学语言艺术是现代教学艺术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的主要特征1、专业性。
教师语言实际是一种行业语言,是一般语言在教师行业中的变化形式,表达的任务主要是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专业知识。
学科不同,教学用语也不同,教学语言要力求体现本学科的特点。
2、规范性。
规范性的教学语言是实现教书育人功能的先决条件,课堂语言要符合语言学的规范。
其表现在:语言标准,词汇规范,符合约定俗成的要求和语法规则;在谴词造句上要精确、简炼,所有的字词句都应是学生能够领会的。
语音规范化还要用普通话教学,不用或尽量少用方言土语。
3、启发性。
教学语言要富有启发性,教学语言的启发性是现代教学法所倡导和追求的目标之一。
教学语言要给学生有思考的余地,使学生处于“现有水平”和“未来水平”之间。
教师引而不发,留下悬念,会变得更加引人入胜。
它的好处很多,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活力,造就学生的进取精神,活跃课堂气氛等等。
爱因斯坦说:“能培养出独创性和唤起对知识的愉悦是教师的最高本领”。
教学方式的启发性得以实现的途径有五点:①巧问,就教学内容的展开提出各种问题;②巧点,恰当的点拨;③巧停,在关键的地方故意停顿;④巧示,巧妙的暗示;⑤巧例,精当的举例。
4、针对性。
教师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具有针对性和可接受性。
中学语文教学语言艺术浅谈

重 要途 径 。
刻 、 朗 、 永、 哲理 性 。讲议 论文 , 多用议 论 分析 的语 言 , 明 隽 有 应
言 之 有理 , 乎 逻辑 : 说 明 文 , 多用 说 明解 释 的语 言 , 简 合 讲 应 要
结合, 疏密 相 问 , 慢适 宜 , 快 随着 教学 内容 和教 学 实际 的 需要 时
引导下 受到新 启迪 , 求新知识 , 解新 内容 , 握新 方法 。 探 理 掌 七、 文质兼 美是 中学语 文课 堂教 学语 言的前 提 中学语 文教学 在育 人工程 中肩 负着 十分重 要 的责任。 要 引 导 学生用 积极 向上 的态度 面对 生活 , 主动 求知 。 是在语 文教学 一
中要注 意挖掘 教学 内容 的德 育 因素 ,在讲 授文 化科 学知识 的 同
时 ,渗透思 想品德 教育 因素 。教学过 程要 水乳 交融地 把知 识教 育 、 力培 养与 思想 教育 有机 地结 合起 来 , 到 潜移 默化 作 用 : 能 起 二 是要注 意使用健 康文 明、 貌规 范的语 言 , 教学语 言具 有思 礼 使
运用所 学知识 化释疑难 , 问题 , 有利于 学 生学 习兴 趣 的 解决 这样 提 高和 思维能 力的培养 ,使学 生在 知识运 用过 程 中产 生愉 悦体
验, 增强 学 习信 心。 为此 , 师课前 要精 心备课 , 教 设计 好课前 预 习
二 、饱 含 激情 是 中学 语 文课 堂教 学 语
范 、 明、 鲜 准确 、 生动 、 畅 、 流 合平 逻辑 、 幽默 风趣 , 能够 引 发 学 习兴 趣 , 强化 学 习动 机 ,
浅谈提高教师语言艺术

浅谈提高教师语言艺术教师语言艺术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语言的艺术,包括言语表达、语言组织和语言运用等方面的能力。
提高教师语言艺术水平,不仅可以提升教师的教学效果,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下面,我们就浅谈一下如何提高教师的语言艺术水平。
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在课堂上所使用的语言,不仅要准确、得体,还要丰富多彩,生动形象。
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加强对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可以多读一些优秀的散文、小说和诗歌,积累一些优美的词语和表达方式。
教师还可以多参加一些演讲比赛和朗诵比赛,提高自己的口才和表达能力。
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才能在教学中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教师要注重语言组织能力的培养。
在进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够清晰地组织自己的语言,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的结构,使得学生能够更容易地理解和接受。
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进行一些写作训练,比如写日记、写读后感、写教学设计等,提升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
教师还可以多进行一些课堂教学的反思和总结,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和语言组织方式,找到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
教师要灵活运用语言。
在进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内容的需要,灵活运用语言,让学生更容易地理解和接受。
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学习和积累各种教学技巧和经验,充实自己的教学工具箱,灵活运用各种语言技巧,使得教学更加生动有趣、形象清晰。
教师还可以多观摩一些优秀的教学案例,学习他人优秀的教学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教师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
在进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学生和教学情境,因此必须具备较高的心理素质。
只有在心理素质上做到足够的强大,才能在教学中遇到问题时不慌不乱,保持自己的语言艺术水平。
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可以通过学习一些心理学知识,经常进行一些心理调节的训练,提升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使得自己在教学中更加从容自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教学语言艺术浅谈作者:邱永勋摘要:教学语言是教师用来传道、授业、解惑,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品格的专门工作语言。
语文教学语言狭义上指语文教师用来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有声语言。
高度的语言修养不仅有助于准确地传递信息,而且有助于创造优良的环境,使师生共处于轻松愉快的美好状态,从而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语文教学语言是艺术的语言。
语文课堂教学的艺术首先是语文教学语言的艺术。
正确地运用教学语言是教师从事教学的起码条件,精湛的教学语言艺术是教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语文教学语言要准确规范,简明有理;要悦耳动听,生动有趣;还要富有情感性和启发性。
让我们提高语文教学语言修养,使语文课堂充满生机和魅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 教学语言; 语言艺术; 有声语言; 要求On the Language Art of Chinese TeachingUndergraduate: QiuYongxunSupervisor: ZhanYuzhaoAbstract: Teaching language is a specialized working language which is used by the teachers to preach theory, solve problems, cultivate students’ intelligence and foster students’ character. Narrowly speaking, the Chinese teaching language is a vocal language which used by the Chinese teachers to teach knowledge, foster ability of students. Classic proficiency in language usage is not only useful of transferring information accurately but also useful of creating comfortable situation under which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can get along well with each other as so to finish teaching task together. Chinese teaching language is a kind of art language. Firstly, the art of Chinese classroom teaching is that of Chinese teaching language.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basic qualification of teachers to work at teaching is to use the teaching language correctly; the marvelous teaching language art is the important factor of successful teaching. Chinese teaching language must be accurate and normative; simple and rational also must be melodious, lively and interesting, otherwise it must be rich of emotionality and enlightenment. It is necessary for us to improve the proficiency in language usage and make the classroom fill with vitality and fascination.Key words: Chinese teaching; Teaching language; Language art;Vocal language; Requirements目录前言 (1)一、语文教学语言要准确规范、简明有理 (1)(一)准确规范 (1)1、准确规范地运用语音、词汇、语法 (1)2、准确清晰地传授知识 (2)(二)简明有理 (2)1、简洁精约地使用教学语言 (2)2、明白而有条理地表述内容和知识点 (3)二、语文教学语言要悦耳动听、生动有趣 (3)(一)悦耳动听,追求音乐美 (3)(二)幽默有趣,具有生动性 (4)三、语文教学语言要富有情感性 (5)(一)语言传达的情感性 (6)1、引情 (6)2、朗读 (6)3、讲情 (6)(二)语言表达的情感性 (7)四、语文教学语言要富有启发性 (7)(一)善启发者,必善提问 (8)(二)课堂提问常见的几处误区 (8)结语 (9)致谢 (11)前言语言是人与人最原始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沟通工具和交流桥梁。
教学语言是借助语言这个工具,根据学生特点、教学内容的需要用来传道、授业、解惑,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品格的专门工作语言。
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狭义上指语文教师用来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有声语言,真正意义上的教学语言还包括许多无声语言。
[1]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
”[2]他强调了教学语言的重要性。
高度的语言修养不仅有助于准确地传递信息,而且有助于创造优良的环境,使师生共处于轻松愉快的美好状态,从而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而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语文课的教学语言本身就是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示范,是学生模仿教师正确表情达意的标尺。
因此,我们甚至可以说,语文课堂教学的艺术首先是语文教学语言的艺术。
本文拟从有声语言的角度浅谈一下语文教学语言的要求。
一、语文教学语言要准确规范、简明有理(一)准确规范准确规范是对语文教学语言最基本的要求。
1、准确规范地运用语音、词汇、语法语文教师要每个字每个词发音正确,用普通话,不说方言土语,不生造词语,不说病句,不说口头禅。
语音上,例如,“开花”一词,读书音读(kai hua),而在南方许多地方会话音却读(kai fa);词汇上,如“小孩”共同语称“孩子”,就不可以四川方言叫“娃儿”,南方方言叫“伢崽”;语法上,如“他每年要给几元钱他爸爸”和“从这件平凡的小事中,却说明了一个大问题”,前者是句粤方言,习惯把对象(他爸爸)说在后面。
这种方言说法易让学生误以为是宾语后置句,而后者存在成分残缺的错误。
有的老师爱说口头禅,“啊”“哈”“嗯”“是吧”等等。
比如有一个教师在讲解《故都的秋》时说:“这是一篇写景散文是吧?作者是郁达夫是吧?故都指的是北平是吧?写的是作者对故都秋天的眷恋是吧?”一个完整的信息变得支离破碎。
2、准确清晰地传授知识语文教师要用恰当的语言,准确清晰地传授知识。
如讲《狂人日记》,学生问文章都写了哪些内容,教师要果断回答:写了狂人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
如要求学生概括一篇文章的中心,教学用语应该是:记叙文用“记叙了什么,反映了什么”;说明文用“介绍了什么,说明了什么”;议论文用“阐明了什么,论证或批驳了什么”。
(二)简明有理《礼记·学记》指出:“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
其言也,约而达,微而简,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
”[3]教师的语言精妙,在于语言简洁精美,说理透彻而微妙,举例不多而诱导得体。
1、简洁精约地使用教学语言教学语言要简洁精约,做到“丰而不余一言,约而不失一辞”,[4]“片言可以明百意”[5]。
莎士比亚说得也很好:“简洁是智慧的灵魂,冗长是肤浅的藻饰。
”简洁精约,能有效地集中学生注意力,使学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
如果教学语言随意挥洒,冗长啰嗦,拖泥带水,就会跑了韵味,甚至离题千里,便达不到教学目的。
如讲《拿来主义》,教师开篇即说: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鲁迅先生的杂文《拿来主义》。
这样的开头,较之通常所听到的: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杂文,题目是《拿来主义》,作者是鲁迅先生,他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云云,不仅干脆利落,而且简洁明了。
又如“同志们,我们一定要学习老山前线战士那种像满山遍野的小草一样的无人知晓却绿满天涯的默默无闻的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这一长句,一共用了六个定语来修饰“崇高精神”,而且还有其他修饰成分,倘若在口语中,听的人必定晕头转向。
2、明白而有条理地表述内容和知识点简明有理还要求教学语言明白,有条理。
明白,即表意明晰,不卖弄高深莫测和偏僻晦涩的成语;有条理,即要求教学语言在简洁的基础上注意层次分明,逻辑严密,上下通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6]。
特级教师于漪上《孔乙己》一课的开头:“凡读过鲁迅小说的人,几乎没有不知道《孔乙己》的;凡读过《孔乙己》的人无不在心中留下孔乙己这个遭到社会凉薄的苦人儿的形象。
根据鲁迅先生的朋友孙伏园回忆,鲁迅先生自己也说过,在他创作的短篇中,最喜欢《孔乙己》。
为什么他最喜欢《孔乙己》?孔乙己究竟是怎样一个艺术形象?鲁迅先生是怎样运用鬼斧神工之笔来精心塑造这个形象呢?”[7]这段开场白用一系列的问句一环扣一环地把孔乙己推到众人面前:读过鲁迅的人都知道《孔乙己》——读过《孔乙己》的都忘不了孔乙己——连鲁迅本人也最喜欢《孔乙己》,紧接其后又是一串问句,为什么被人喜欢?他是怎样一个形象?怎样被塑造出来的?精炼严谨,步步紧逼,逻辑严密,有条不紊,闪烁出教学语言简明有理的奇异光彩。
二、语文教学语言要悦耳动听、生动有趣(一)悦耳动听,追求音乐美同样是讲课,为什么有的教师讲得悦耳动听,有的教师讲得令人昏昏欲睡呢?这其中有个教学语言音乐美的问题。
教学中音调和谐,节奏鲜明,流利动听,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这就是教学语言的音乐美。
声调的高低强弱,语言节奏的快慢缓急,直接影响着语气与情感的表达,直接影响着信息的传递与接受,直接影响着思维的进行与记忆,从而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因此,语文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和感情基调的变化,或侃侃而谈,像大江奔流,一泻千里;或娓娓道来,如小河细溪,淙淙流淌。
叙述,娓娓动人,丝丝入扣;描写,绘声绘色,声情并茂;说明,平实明了,简洁科学;议论,头头是道,逻辑严密;抒情,发自肺腑,亲切真诚。
如《纪念刘和珍君》,表达的是悲愤的情感,应语速稍慢,低沉有力;《海燕》表现的是海燕大无畏的形象和作品强大的号召力,应语速稍快语调稍高,具有鼓动性;《荷塘月色》一课,教师可以用深情的语言朗读课文,时而低沉,时而轻柔,时而空灵,让学生在优美的朗读中感受作者笔下亭亭的荷叶、袅娜的荷花、飘渺的荷香、凝碧的荷波、朦胧的月色,体会作者淡淡的忧伤与惆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