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质基质及内膜系统
细胞质基质与内膜系统的思政内容

细胞质基质与内膜系统的思政内容细胞质基质和内膜系统是构成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细胞的正常功能发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探索细胞的奥秘时,我们不仅要关注科学实验和技术手段,更要站在人类的视角思考,感受细胞的奇妙之处。
细胞质基质是细胞内的液体环境,其中包含了许多重要的生化反应发生所需的物质。
这些物质不仅包括水分、离子、有机分子等,还包括一些酶和其他生物催化剂。
细胞质基质的存在为细胞内的各种代谢反应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使得细胞能够正常运作。
正如人类社会需要一个和谐稳定的环境来推动社会的进步,细胞质基质也为细胞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一个适宜的环境。
而内膜系统则是细胞内的一系列膜结构,包括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等。
这些膜结构可以看作是细胞内的运输系统和合成工厂,它们相互联系、相互配合,确保细胞内各种物质的运输、合成和降解。
内膜系统的存在使得细胞能够高效地进行各种生物化学过程,从而实现细胞的正常功能。
细胞质基质与内膜系统的关系密不可分。
细胞质基质为内膜系统提供了运输物质所需的环境,同时内膜系统也为细胞质基质提供了更加精确的调控机制。
内质网可以将合成的蛋白质运输到适当的位置,高尔基体则能将蛋白质进行修饰和分拣,溶酶体则负责降解细胞内的废物和垃圾。
这些过程的协调与合作,使得细胞质基质和内膜系统形成了一个高效的整体,保证了细胞的正常运作。
细胞质基质与内膜系统的研究不仅仅是为了理解细胞的生物学机制,更是为了探索人类自身的奥秘。
我们身处在这个复杂多变的社会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定位和角色。
正如细胞质基质和内膜系统在细胞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我们也需要在社会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为社会进步和人类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细胞质基质与内膜系统的研究不仅需要我们在科学实验中严谨认真,更需要我们在解读数据和发现规律时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正如人类社会需要有思想家和创新者的存在来推动社会的发展,细胞质基质与内膜系统的研究也需要我们思考细胞的本质和机制,为细胞生物学的进步贡献我们自己的思想和创新。
细胞质基质与内膜系统

02
CHAPTER
细胞质基质的组成与功能
细胞质基质的组成
01
细胞质基质由水、无机盐、脂类 、糖类、氨基酸、核苷酸和多种 酶等组成,是细胞内除核糖体以 外的胶状物质。
02
细胞质基质中还含有细胞骨架蛋 白,如微管、微丝和中间纤维, 它们在维持细胞形态、运动和分 裂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细胞质基质的功能
量。
内膜系统的功能
物质运输
内膜系统通过囊泡转运的方式,将物质从一处运输到另一处,维持细 胞内环境的稳定。
蛋白质合成与加工
内膜系统中的核糖体和内质网参与蛋白质的合成,高尔基体则对蛋白 质进行加工和修饰。
细胞信号转导
内膜系统中的受体和信号蛋白参与细胞信号转导,调节细胞的生长、 分化和凋亡。
细胞器的自我消化
细胞质基质与内膜系统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CONTENTS
• 引言 • 细胞质基质的组成与功能 • 内膜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 细胞质基质与内膜系统的相互关系 • 细胞质基质与内膜系统的研究意义与应用
01
CHAPTER
引言
细胞质基质与内膜系统的定义
细胞质基质
细胞质基质是指细胞质中除了细胞器和细胞骨架之外的均匀胶体物质,主要由水、无机盐、脂质、糖类、氨基酸 、核苷酸和多种酶等组成。它为细胞提供了一个生存和活动的介质,并承担着细胞内的物质运输和代谢调节等重 要功能。
内膜系统
内膜系统是指细胞内的一组相互关联的膜结构,包括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线粒体和叶绿体等。这些膜结 构通过出芽、融合等方式相互联系,形成一个连续的、封闭的膜网络,对细胞内的物质运输、信息传递和代谢调 控等具有重要作用。
细胞质基质与内膜系统的重要性
细胞生物学 名词解释 第七章 细胞质基质与内膜系统

1)清除无用的生物大分子、衰老的细胞器、衰老损伤和死亡的细胞;降解不需要的酶或代谢产物;2)防御功能,例如巨噬细胞可以吞噬细菌和病毒,在溶酶体中将其杀死;3)作为细胞内的消化器官为细胞提供营养;4)参与分泌过程调节;
溶酶体的形成过程
溶酶体酶在rER上合成→N-连接的糖基化修饰→转运到高尔基体→形成M6P标志,与TGN上M6P受体结合,浓缩→出芽方式转运到溶酶体中→溶酶体上V型H+泵将H+泵入溶酶体导致内部酸性,引起M6P去磷酸化,与受体分离,M6P受体穿梭于高尔基体和溶酶体之间,重复使用。
高尔基复合体
Golgi complex
一种由管网结构和多个膜囊组成的极性细胞器,主要功能是对ER转运来的脂分子及蛋白质进行加工、修饰以及分选。
过氧化物酶体
peroxisome
真核细胞中单层膜、含一种或多种氧化酶的细胞器。利用分子氧氧化有机物。具有异质性。标志酶:过氧化氢酶。依赖黄素(FAD)的氧化酶将底物氧化并生成过氧化氢,过氧化氢酶将过氧化氢氧化为水和氧气,保护细胞。
易位子
位于rER膜上的蛋白复合物,是新合成的多肽进入内质网的通道。
光面内质网
smooth endoplasmic reticulum,SER
没有附着核糖体的内质网部分。光面内质网呈分支管状,功能包括脂类的合成、Ca2+的储存、出芽的位点,将内质网合成的蛋白质和脂类转运到高尔基体等
肌质网
sarcoplasmic reticulum
内质网
endoplasmic reticulum,ER
由小管、扁平囊和囊泡组成的系统,是合成脂分子、膜结合蛋白以及分泌蛋白的细胞器。分为糙面内质网和光面内质网。
糙面内质网
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内膜系统

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内膜系统
第12页
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内膜系统
第13页
蛋白质修饰与加工
修饰加工:糖基化、羟基化、酰基化、二硫键形成等 糖基化发生在ER腔面(N-连接糖基化) 酰基化发生在ER细胞质基质侧
新生肽折叠组装:非还原性内腔,易于二硫键形成; 正确折叠包括驻留蛋白:蛋白二硫键异构酶能够切断二
硫键,帮助新合成蛋白重新形成二硫键并处于正确折 叠状态。 结合蛋白 :识别错误折叠蛋白或未装配好蛋白亚单 位,并促进重新折叠与装配。
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内膜系统
第14页
sER功效
类固醇激素合成(生殖腺内分泌细胞和肾上腺皮质)
肝解毒作用 肝细胞葡萄糖释放 含有葡萄糖-6-磷酸酶,可使葡萄糖-6-磷酸脱去磷酸, 变成葡萄糖。滑面内质网胞质面上附着许多糖原小颗粒,需 能时,糖原在激素调整下降解为葡萄糖-1-磷酸,再转化为 葡萄糖-6-磷酸 。
价键结合
第17页
2、核糖体结构
旋转90°侧面观
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内膜系统
第18页
3、多聚核糖体
概念:核糖体在细胞内并不是单个独立地执行功效,而是由多个甚至 几十个核糖体串连在一条mRNA分子上高效地进行肽链合成, 这种含有特殊功效与形态结构核糖体与mRNA聚合体称为 多聚核糖体。
多聚核糖体生物学意义 细胞内各种多肽合成,不论其分子量大小或是mRNA 长短怎样,单位时间内所合成多肽分子数目都大致相等。 以多聚核糖体形式进行多肽合成,对mRNA利用及对其浓 度调控更为经济和有效。
细胞质基质作为细胞器微环境,为维护细胞器正常结构和生理 活动提供所需环境,也为细胞器功效活动提供底物。
与细胞质骨架相关功效 维持细胞形态、细胞运动、胞内物质运输及能量传递等 ,
第六章 细胞质基质与内膜系统

• 程序性死亡后的细胞被 周围吞噬细胞溶酶体消 化清除
• 受精过程中的顶体反应
植物细胞液泡
细菌的哪部分结构 类似溶酶体?
(三)溶酶体的发生
溶酶体酶的合成及N-连接的糖基化修饰(rER)
高尔基体cis膜囊寡糖链上的甘露糖残基磷酸化
N-乙酰葡萄糖胺 磷酸转移酶
连成一个连续的网状膜系统,其内腔是通连的。 膜厚约5~6 nm。 内质网膜和外层核膜是连续的,内腔与两层核膜腔相通
连; 与质膜是不连续的。
(一)内质网的两种基本类型
• 糙面内质网(rER)
膜的外表面附有颗粒-----核糖体 (ribosome),为蛋白 质合成的主要部位。
• 光面内质网(sER)
胰岛素原的加工
三、溶酶体
图 溶酶体的发现过程(酸性磷酸酶存在于膜结合小泡中) 左:造成膜泡破裂及酸性磷酸酶释放的条件
右:鼠肝线粒体分离组分置于低渗条件下检测的酸性磷酸酶活性曲线
(一)溶酶体的形态结构与类型
异质性细胞器 • 初级溶酶体 • 次级溶酶体 • 残质体
(一)溶酶体的形态结构与类型
• 溶酶体含有多种酸性水解酶类, 酶的最适pH 为5.0 左右
5. 内质网的其他功能 • 肝细胞的解毒作用
细胞色素P-450
5. 内质网的其他功能 • 肌质网储存和释放Ca2+
5. 内质网的其他功能
• 内质网上糖原的合成与 分解
• 固醇类激素的合成
(三)内质网应激及其信号调控
• 在各种应激因素(错误折 叠或未折叠蛋白质在ER 腔内聚集、Ca2+ 平衡紊乱、 缺氧、异常糖基化和病毒 感染等)作用下,主要通 过3 条途径引发内质网应 激(ERS)反应,影响特 定基因表达。如果内质网 功 能持续紊乱,细胞将 最终启动凋亡程序
第六章细胞基质与内膜系统

• 1.溶胶:除去可辩识细胞器后的胶态物 • 2.组成:各种酶,胞质骨架 • 3.胶体是蛋白质同水分子形成的水合
物 • 4.高度有序
• 5.细胞质基质的基本功能
• 1)中间代谢的场所。糖酵解、磷酸戊糖途径、糖 醛酸途径、糖原合成
• 2)为细胞器提供所需离子环境 • 3)为细胞器行使功能提供底物。 • 4)细胞质骨架:提供锚定位点,各种组分区域化. • 5)参与蛋白质修饰、选择性降解等
RER呈扁平囊状,排列整齐, 有核糖体附着
SER呈分支管状或小泡状,无核糖体附着。
• RER功能是合成各种蛋白,分泌旺盛细胞中 较多,未分化细胞和肿瘤细胞中较少。
• SER是脂类合成场所,常为出芽位点,将合 成的proteins和lipids运到高尔基体
• SER是ER管道网络的一部分
肌质网 (sacroplasmic reticulum)
• 将分泌蛋白的mRNA在无细胞体系中翻译时, 如不加RER小泡,获得的翻译产物的长度比从 细胞中分泌出的蛋白质长。如在这种无细胞体 系中添加RER小泡,翻译产物与从细胞中分泌 出来的蛋白质长度相同。因此推测信号序列在 引导蛋白质进入内质网后被切除了。
(2)蛋白水解酶实验证明多肽在合成的同时就开 始向ER转运:
3、脂的合成与转运
• SER是脂类合成主要场所。甘油三酯是 由SER合成并贮存ER腔中。
• 细胞膜所需的膜脂全都在SER合成, SER上有合成磷脂所需的酶。
• SER合成的磷脂由胞质面转向ER腔面, 转位由ER膜中翻转酶帮助完成。
SER合成磷脂向其它膜结构转运 的2种方式:
1. 通过水溶性载体蛋白-磷脂交换蛋白(PEP), 在膜结构间转移磷脂:PEP与磷脂结合形成水 溶性复合物进入cytosol,扩散遇上其它膜后, PEP释放磷脂,将它插在膜上。
第五章 细胞质基质与细胞内膜系统

在ER发生N-连接的糖基化(识别过程与酶的空间结构有关) 在CGN形成M6P 溶酶体蛋白在TGN与膜上的M6P受体结合,出芽向溶酶体中转移 前溶酶体的形成:膜上有质子泵,胞内呈酸性。使受体与酶分离 以上仅为一个特例,并非所有融酶体蛋白都具有M6P信号;很多蛋 白质的分选也不以糖链作为信号
胰腺腺泡细胞中的rER
二、内质网的功能
行使多种重要功能的复杂的结构体系 (1)粗面内质网
蛋白质的合成、加工和转运 脂质的合成; 糖原分解(6-磷酸葡萄糖酶); 解毒(细胞色素P450家族酶系); 离子调节(钙库); 渗透压调节; 胆汁、胃酸、血小板形成等
(2)光滑内质网
蛋白质的糖基化及其修饰
由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协同,真核细胞发展了 复杂的蛋白质糖基化加工过程。
糖链仅连接在几种氨基酸残基上,即Asn(N- 连接)或Ser、Thr、Hly/Hpr(O-连接) 糖基化的确切生物学功能尚不清除
高尔基体还进行蛋白聚糖的装配 糖脂的装配可能与糖蛋白的装配相似 植物细胞的高尔基体合成更加丰富的多糖
•内质网形成一个双膜的杯形结构(a,b),衰老的细胞器(线粒体)从 杯口进入(c), 然后封口(d),形成双膜的小泡。小泡与成熟的溶酶 体融合(e),或与来自溶酶体分泌小泡融合(f), 溶酶体的酶降解融 合泡中的底物(g)。 •
异噬性溶酶体(heterolysosome)
又称异体吞噬泡, 它的作用底物是外源 性的, 即细胞经吞噬、胞饮作用所摄入 的胞外物质。异噬性溶酶体实际上是初 级溶酶体同内吞泡融合后形成的。
植物溶酶体
液泡(vacuoles)
(细胞生物学基础)第四章细胞质基质与细胞内膜系统

在线粒体中,丙酮酸经过三羧酸 循环被彻底氧化分解,释放大量 能量并生成ATP。
03
内膜系统
内膜系统的组成
01
内质网
由扁平的膜囊和泡状的小管组成,分为粗面内质网和 光面内质网,是细胞内表面积最大的膜系统。
02 高尔基体 由扁平的囊和小泡组成,主要参与蛋白质的加工、分 类和运输。
03 溶酶体 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够分解衰老的细胞器和外来微生 物等。
胞器的过程。这种转运方式在细胞内广泛存在,对于维持细胞的正常功
能至关重要。
03
跨膜运输
跨膜运输是指物质通过细胞膜的脂质双分子层进行运输的过程。细胞质
基质中的物质可以通过内膜系统中的膜蛋白进行跨膜运输,从而实现物
质在细胞内的定向流动。
信号转导
信号转导
细胞质基质和内膜系统中的各种分子和细胞器参与了信号转导过程。当细胞受到外界刺激 时,信号分子会与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引发一系列的生化反应,最终导致细胞反应的发 生。
氧化磷酸化
氧化磷酸化是能量代谢中的另一个重要过程,它涉及到线粒体中的电子传递和ATP合成。这个过程需要内 膜系统中各种酶和分子的参与和调控,以确保能量的正常产生和利用。
05
总结
本章重点回顾
细胞质基质的组成和功能
细胞质基质是由水、无机盐、 脂质、糖类、氨基酸、核苷酸 和多种酶等组成的复杂溶液, 具有维持细胞形态、提供能量 、参与物质合成和分解等作用 。
有机小分子
如氨基酸、核苷酸、糖类、脂 类等,参与细胞代谢和能量转 换。
酶类
参与细胞代谢和调节的酶类, 如蛋白质合成酶、分解酶等。
细胞质基质的功能
维持细胞的形态结构
细胞质基质提供了细胞骨架和膜结构的支撑,维 持细胞的形态和完整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胞质基质及内膜系统;
一、细胞质基质(cytoplasmic matrix)
1.细胞质基质(差速离心):细胞液、透明质、胞质溶胶、基质
细胞质中除去细胞器和内膜系统留下的无一定形态结构的胶状物质。
主要含有与中间代谢有关的数千种酶类以及与维持细胞形态和物质运输有关的细胞质骨架结构。
(细胞质基质主要是由微管、微丝和中等纤维等形成的相互联系的结构体系。
)
高度有序,这是它的重要特质
2.细胞质基质的功能
1)中间代谢的场所。
糖酵解、磷酸戊糖途径、糖醛酸途径、糖原合成
2)为细胞器提供所需离子环境
3)为细胞器行使功能提供底物。
4)细胞质骨架:提供锚定位点,各种组分区域化.
5)参与蛋白质修饰、选择性降解等
2.1(1)蛋白质的修饰
①辅酶或辅基与酶的共价结合;
②磷酸化与去磷酸化,用以调节很多蛋白质的生物活性;
③糖基化;
④对某些蛋白质的N端进行甲基化修饰;
⑤酰基化;
(2)控制蛋白质的寿命
(3)降解变性和错误折叠的蛋白质
(4)帮助变性或错误折叠的蛋白质重新折叠形成正确的分子构象
二.内质网(ER)
RER SER
结构表面有核糖体,层状扁囊无核糖体,分支小管和小泡
分布分泌活动旺盛或分化完善的细胞特化细胞
功能蛋白质合成脂类的合成
①分泌蛋白;②膜蛋白;甘油三酯
③需要与其它细胞组分严格隔离细胞膜所需的膜脂
的蛋白(如内质网、高尔基体磷脂
和溶酶体中的蛋白质);
④需要进行复杂修饰的蛋白
蛋白质的修饰与加工
蛋白质在内质网中的化学修饰主要有:糖基化、羟基化、酰基化与二硫键的形成等。
糖基化伴随着多肽合成同时进行,是内质网中最常见的蛋白质修饰。
糖基化分:N—连接糖基化(主要发生在内质网中)糖:N—乙酰葡萄糖胺氨基酸:天冬氨酸发生部位:内质网(rER)
O—连接的糖基化(主要发生在高尔基体中)糖:N—乙酰半乳糖胺氨基酸:丝氨酸、苏氨酸、羟赖氨酸、羟脯氨酸发生部位:高尔基体(主要)
新生多肽的折叠与装配
蛋白二硫键异构酶:切断二硫键,帮助其重新形成二硫键,并处于正确的状态
结合蛋白(Bip):能识别不正确的蛋白或未装配好的蛋白亚单位,并促进其重新折叠与组装内质网的其他功能
1)合成脂蛋白(外输性)——肝细胞中的sER
2)解毒功能——肝细胞中的sER
3)合成固醇类激素——睾丸间质细胞的sER
4)储存Ca2+——肌细胞中的sER
5)为细胞质基质中的Pr、酶提供附着点
6)储存、运输物质,能量与信息传递,细胞的支持和运动
等作用。
三.高尔基体
1.标识细胞的4个化学反应:
①高尔基体的cis面膜囊具嗜锇性;
②高尔基体trans面的膜囊能被焦磷酸硫胺素酶(TPP酶)的细胞化学反应显示;
③高尔基体中间膜囊能被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磷酸酶(NADP酶)的细胞化学反应显示
④高尔基体trans面囊膜和管状结构的CMP酶细胞化学反应显示
2.结构
①高尔基体的顺面网状结构(CGN)与膜囊:位于高尔基体顺面最外侧的扁平膜囊,呈连续分支状的管网结构,接受来自内质网新合成的物质,并将其分类后转入高尔基体中间膜囊,小部分蛋白质与脂类再返回内质网。
②高尔基体中间膜囊:由扁平膜囊与管道组成,多数糖基的修饰、糖脂的形成以及与高尔基体有关的多糖的合成都发生在这里。
③高尔基体的反面网状结构(TGN)与膜囊:TGN与反面的扁平囊相连,形态呈管网状,并有囊泡与之相连。
TGN的主要功能是参与蛋白质的分类与包装,最后从高尔基体中输出。
3.功能
1、高尔基体与细胞分泌活动
负责对ER合成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并运出,其过程可概括为:
RER上合成蛋白质→进入ER腔→以出芽形成囊泡→进入CGN→在medial cisternae中加工→在TGN形成囊泡→囊泡与质膜融合、排出。
高尔基复合体在细胞分泌活动中起着重要的运输作用;在分泌颗粒的形成过程中起着浓缩、修饰、加工等作用。
2、蛋白质的糖基化及修饰
N-连接的糖链合成始于ER,完成于高尔基体。
O-连接的糖基化在高尔基体中进行。
高尔基体中含有糖基转移酶,其主要作用是对糖基的寡糖链进行修饰。
高尔基复合体除了对蛋白质进行糖基化外,还对糖脂进行糖基化如脑苷脂、神经节苷脂等含有半乳糖和唾液酸的糖基化末端
3.对蛋白质的水解和加工
⑴直接酶解切除新生蛋白原中的N-端或中间或两端的氨基酸序列,使之成为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如胰岛素原、甲状腺激素原和血清蛋白原等
⑵新生蛋白原中含有多个氨基酸序列相同的区段,经酶解加工后形成多个序列相同的有活性的多肽链,如神经肽。
⑶新生蛋白原中含有数种不同的信号序列,经过不同的加工方式可形成多种不同活性的多肽链,同时增加了分子的多样性,如一些信息分子。
四溶酶体与过氧化物酶体
1.溶酶体是外包单层膜、内含多种酸性水解酶类的囊泡状细胞器。
其主要功能是进行细胞消化。
2.结构:溶酶体是由一层单位膜包围而成的一种异质性(heterogeneous)的细胞器, 不同来源的溶酶体形态、大小, 甚至所含有酶的种类都有很大的不同。
溶酶体呈小球状, 大小变化很大,
直径一般0.25~0.8μm 。
是一种多样性和异质性的细胞器。
3.酸性磷脂酶为溶酶体的主要标志酶
4.溶酶体的功能
4.1.消化无用的生物大分子、衰老的细胞器及细胞。
自噬现象是真核细胞中细胞成分的更新和转化的基本特征
自噬作用:溶酶体消化细胞自身受损伤的细胞结构、衰老的细胞器或细胞器碎片的过程。
发生条件:①细胞内结构衰老、变性;②机体发生饥饿;③细胞本身发生病变④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调节细胞的分泌活动。
(底物是内源性的)
4.2.防御功能是某些细胞特有的功能,它可以识别并吞噬入侵的病毒或细菌,形成异噬溶酶体。
在溶酶体的作用理将其杀死并降解。
异噬作用:溶酶体对外源性异物的消化过程。
底物是外源性的,常见于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4.3.其它功能
①正常的消化作用,为细胞提供营养。
②在分泌细胞中,溶酶体常常摄入分泌颗粒,可能参与分泌过程的调节。
③细胞的自溶作用。
清除动物发育过程中的某些细胞。
④在受精中的作用。
过氧化物酶体:过氧化物酶体又称微体,是由单层膜围绕的内含一种或几种氧化酶类的细胞器,普遍存在于所有的动物细胞和很多植物细胞中。
功能:1. 防止细胞产生H2O2,对细胞起保护作用2. 使毒性物质失活
3. 对氧的调节作用
4. 脂肪酸的氧化
5. 含氮物质的代谢
在植物中过氧化物酶体主要作用有:
①参与光呼吸,将光合作用的副产物乙醇酸氧化为乙醛酸和过氧化氢;
②种子萌发时,进行脂肪β-氧化,产生乙酰辅酶A,经乙醛酸循环,产生乙醛酸和琥珀酸,加入三羧酸循环,因涉及乙醛酸循环,又称乙醛酸循环体(glyoxysome)。
过氧化物酶体与初级溶酶体的特征比较
特征溶酶体微体
形态大小大,球形变小,球形,有酶晶体
酶种类酸性水解酶含有氧化酶类
是否需要O2 不需要需要
功能细胞内的消化作用多种功能
发生在粗面内质网合成在细胞质基质中合成
识别的标志酶酸性水解酶等过氧化氢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