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18应用化学(单招)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及教学计划安排表
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化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具备化学、化工等方面基础知识,能在厂矿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部门等行业从事技术开发、教学工作、生产技术和管理工作的人才。
(二)规格要求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较好的共处能力;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2、掌握数学、物理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3、具有扎实的化学专业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艺术审美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素养。
具有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具备较好的适应能力并具备从事本专业及相邻专业工作的基本能力和素质。
4、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得相关信息的方法;具有较强的外语和计算机语言能力。
5、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素质,达到国家有关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
6、掌握与本专业相关的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基础知识,受到化学与化工实验技能、工程实践、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具备化工生产和开发的初步能力。
7、了解化学学科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具备一定的创造能力和自学能力;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知识,具有一定的应用开发研究能力。
二、学制、学位与学分要求1、学制:学制四年,学习年限3-6年。
2、总学分:实行附加学分制。
学生需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160学分, 其中公共必修课42学分、专业必修课70学分、专业选修课48学分。
此外还应修满课外附加的10学分才能毕业。
在上述160学分中,实践教学环节占39学分。
3、达到学位要求者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三、学分分配表四、课程设置1、公共必修课程(42学分)2.专业必修课程(70学分)3.专业选修课程(68学分)注:学生可根据自己对就业的需要和个人志趣从本专业所列选修课程选修,也可从其他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或专业选修课程选修,选修其他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或专业选修课程的比例不得超过本专业规定的专业选修课程学分数的50%。
应用化学专业培养方案

应用化学专业培养方案专业介绍西安交通大学应用化学专业始建于1999年,是陕西省“一流专业”建设专业。
目前,专业拥有化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材料物理与化学二级学科博士点(国家重点学科)和化学硕士点,设有教育部物质非平衡合成与调控重点实验室、西安市新能源材料化学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科研基地。
并拥有陕西省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陕西省化学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具有先进的教学及科研实验平台。
应用化学专业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饯行了“厚基础、严要求、重实践、求创新”的人才培养特色,坚持以理科教育先进理念为引领,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对理科人才的新需求,依托新能源材料化学研究所、分子科学与应用化学研究所两个科研平台,积极探索和推进传统理科专业转型升级;不断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和模式,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紧密结合,着力打造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创新性实践能力,注重提升学生人文素质、国际视野和领导能力。
应用化学系现有专任教师42人,包括10名教授、17名副教授;实验技术人员5人(含高级工程师2人)。
现有国家级人才1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2名、陕西省百人1人、交大腾飞特聘教授2人、校青年拔尖人才4名,陕西省教学名师1人。
近年来承担20余项教学研究课题,出版教材10余部,获得多项省级、校级教学成果奖;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20余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教育部高校自然科学一等奖2项,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发表SCI 论文400余篇。
2019年软科最新发布的中国学科排名中,交大化学(理科一级学科)排名为前25%。
软科2018年世界一流学科最新排名交大化学在101-125名。
应用化学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无机化合物、纳米材料、新能源等领域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科技管理等相关工作。
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人文素养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对自然科学抱有强烈的探究热情,具有宽厚的科学基础理论和系统、扎实的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电化学及相关学科专业知识,精通化学各项实验和测试技能;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良好的组织、沟通能力和终身求知的精神;具备开拓进取的精神、较强的创新能力、宽广的国际视野、可持续发展意识和安全意识的交叉复合型高级研究人才。
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及教学计划安排表

1
1
选
创新创业教育
修 01601003 (三)
Innovative Entrepreneurship Ed ucation III
2
小计
6
通识教育选修
5
合计
46
00904024 高等数学(一)
Advanced Mathematics I
44
学
00705452 高等数学(二)
Advanced Mathematics Ⅱ
22
2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
考查
必 修
Introduction to Mao Zedong
1300101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
Thought and Socialist Theoretical System with
33
3
考试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I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课程 类别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课程英文名称
课程 学分
各学期计划学分安排表
备注
共 讲实 计授践1 2 3 4 5 6 7 8
专
00805090 物理化学(一)* Physical Chemistry I
业
基 必 08344008 物理化学(二)* Physical Chemistry II
44
4
考试
通识教
小计
8
育课程 003001021 旅游英语
Tourism English: Viewing, Listening & Speaking
应用化学(电化学)培养方案

应用化学专业(电化学专业方向)培养方案(Applied chemistry)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爱岗敬业,具备扎实的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较强的实验技能,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能从事电化学领域(包括化学电源、电镀、表面处理等)设计、研究、生产、开发与经营管理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基本规格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化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质,具备运用所学知识和实验技能从事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科技管理和教学工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备一定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的基础知识;2、系统掌握现代化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3、系统掌握电化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具有从事专业生产、技术管理,工艺设计以及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开发能力。
4、了解电化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最新发展动态以及相关产业发展状况;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持续发展的基本素质。
5、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外文专业文献;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实验研究、实验结果的归纳、整理、分析能力,具有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三、学制与授予学位四年,理学学位。
四、毕业最低学分要求本专业必须修满170学分方准毕业。
五、主干学科化学。
六、专业主干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工设计、理论电化学、电化学分析测试、化学电源工艺与电镀工艺学等。
七、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安排表(见附表一)八、课程设置与学分比例通识教育课必修课45 学分,占总学分的26.4%,选修课10 学分,占总学分5.9 %;学科基础课必修课44学分,占总学分的25.9 %,选修课0 学分,占总学分0.0 %;专业教育课必修课18 学分,占总学分的10.6 %,选修课37 学分,占总学分21.8 %;实践环节课必修课12 学分,占总学分的7.0%,选修课0 学分,占总学分0.0 %;素质拓展课创新学分4分,占总学分2.4 %。
表-1-应用化学专业教学进程计划表

应用化学专业教学计划一、培养目标和基本培养规格本专业培养既具备扎实的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较强的实验技能,又懂物理,并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及企事业单位等从事研发、应用、教学及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二、基本培养规格认真学习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初步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纪守法,热爱劳动,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艰苦奋斗的精神。
具有较坚实的化学理论基础和相关工程技术基础;了解本专业及有关边缘学科的新发展,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的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较强的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和一定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以及熟练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严谨的科学作风。
掌握一门外语,能够比较顺利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
有一定体育和军事方面知识,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具有健全的体魄,能承担起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重任。
三、修业年限与授予学位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理学学士四、专业方向与业务范围本专业主要学习化学的基础理论和实验技能以及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培养具有应用物理学、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进行化学及其边缘学科的研究,能在材料表面改性、新型功能材料开发、制备、检测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
当前主要研究方向为应用电化学,以及它在信息科学、材料科学领域中的应用。
本专业学生应获得如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系统掌握现代化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2.掌握光电测量的基本原理及化学中的智能检测技术;3.具有研究改进材料表面性能、开发新材料、新工艺初步能力;4.具有将化学与物理学、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结合的初步综合开发能力;5.了解化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最新发展动态,以及化学相关产业发展状况;6.掌握中外文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备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掌握化学化工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具备应用化学专业的基本技能,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学生毕业后能够在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等从事应用化学方面的科技开发、生产、经营、管理和研究等工作。
二、培养规格1、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务实求真,具备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养,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具备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掌握应用化学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3、熟悉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基础知识。
4、了解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了解应用化学学科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最新发展动态以及相关产业发展状况。
5、具备一定的产品开发、生产、管理等实践工程能力。
6、具备较高的英语、计算机应用能力、信息检索能力和较强的专业技能。
7、掌握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具备较扎实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
三、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主干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主要课程:无机与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仪器分析、高分子化学、化学反应工程、精细合成单元反应与工艺、化学制药工艺学、精细化工工艺学、化工工艺设计等。
四、课程设置课程设置:课内总学时数为 2398学时,课内总学分数为146学分。
其中:必修课程 1990学时、123 学分;选修课程 408 学时、23 学分。
专业方向:1、精细化学品的合成与应用;2、精细化学品制备工艺与设计;3、制药工程。
课程设置情况详见表一:《应用化学专业课程设置安排表》。
五、实践环节实践环节学分为35学分。
本专业各类实践环节安排情况详见表二:《应用化学专业实践环节安排表》。
六、综合素质培养由入学教育和毕业教育、军事理论和军事技能训练、形势与政策、大学生就业指导等必修的教育环节,以及学科竞赛等专业性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等拓展性校外活动选修环节组成,设定为10学分。
详见表二:《综合素质培养与拓展环节》。
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南京工程学院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1.培养目标培养具备化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较强的实验技能,掌握化学在相关领域中应用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化工、石油、环保等与化学相关的领域中从事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科技和生产管理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2.基本要求(素质要求、能力要求、知识结构要求)[1]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基础、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2]掌握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实验技能;[3]掌握仪器分析、水质分析与监测、催化作用基础、精细化工产品和成及应用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实验技能;[4]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5]了解化学学科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最新发展动态,以及化学相关产业发展状况;[6]掌握种外文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得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实验操作能力及实验结果整理、分析能力;[7]具有较强的创新、创造、创业意识,良好的合作精神,开放的心态和较强的国际竞争能力。
3.修业年限及授予学位本科专业在校修业四年,弹性学制三至八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4.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学科平台课程:物理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化工原理等。
专业核心课程:仪器分析、精细化工产品和成及应用、水化学与水处理技术、工业分析、金属腐蚀与防护、绿色化学、工业催化、催化新材料等。
5.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和主要专业实验学生必须参加水质分析与监测、仪器分析、四大化学等必修课程的实验,掌握教学大纲要求的实验技能。
另外,还必须参加军训、生产劳动、金属工艺与材料加工实习、生产过程认识实习、专业综合设计、工业催化课程设计、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
6.毕业最低学分修满规定课程和最低毕业学分198(含课外),其中必修课109学分,专业限选课23学分,任选课16学分。
课程类别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各学期周学时分配考试学期总学时实验或上机1 2 3 4 5 6 7 8必修课公共基础课030111001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48 2060111001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32 2030211000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 48 20302110012 毛泽东思想概论 6 96 2 20304110008 形势与政策 2 320402112001 体育 4 128 2 2 2 20502104001 大学英语12 196 3 3 3 3 1-4 0502104006 英语听力 4 64 1 1 1 10806102001 大学计算机基础 4 64 24 40701111004 *高等数学B 9 144 5 4 1-2 0702111016 *大学物理7 112 4 3 2-3 0702111019 大学物理实验 2.5 40 40 1 1.50401150001 军事理论 2 32 10701111011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3 48 3 3 0701111014线性代数 2 32 20803105004工程制图C 3 48 3必修公共基础课合计68.5 1164 64 20 17 17.5 11专业基础课程序设计语言-VB 4 64 18 4*无机化学 4.5 72 12 6 1*有机化学 4 64 4 2*分析化学 4.5 72 16 4 3*物理化学 4.5 72 12 4 4*高分子化学 2 32 2必修专业基础课合计23.5 376 58 6 8 2 8专业课*仪器分析 3 48 16 4 5化工原理 4 64 8 4 6工业催化 3 48 4 3 6工业分析 3 48 4 7精细化工产品合成及应用 4 64 8 4 7 必修专业课合计17 272 36 7 8 4课程类别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各学期周学时分配考试学期总学时实验或上机1 2 3 4 5 6 7 8限选课专业基础金属腐蚀与防护 4 64 4AutoCAD 2 32 24 2专业英语 2 32 2绿色化学 2 32 4专业概论 2 32 3 1 专业基础限选合计12 192 24 3 10 2 专业课水质分析与监测 2 32 2水化学与水处理技术 3 48 8 4催化新材料 3 48 4胶体与表面化学 3 48 4 3 专业限选合计11 176 12 9 4课程类别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各学期周学时分配考试学期总学时实验或上机1 2 3 4 5 6 7 8任选课专业课清洁生产 2 32 2膜分离技术及其应用 2 32 2废水处理 2 32 2工业节水技术 2 32 2精细化工工艺学 3 48 4精细化学品化学 2 32 2材料科学基础 2 32 2合成化学 2 32 2催化作用基础 2 32 2 专业任选合计10 160 4 2 4公共选修课0601201001 中国科学发展史 2 32 20301210006 知识产权法 1.5 24 21101209001 企业管理 2 32 2 0715210002 科学思维法 1.5 24 20504213003 艺术美学概论 2 32 20504213009 影视文学欣赏 1.5 24 2 科技文献检索 1 16 2 公共任选合计 6 96 2 2 2 总计148 2436 194 24 23 23.5 20 26 20 15实践教学环节公共环节0401950002 军训 2 2周 20806902003 VB程序设计 1 1周 10803933018 金工实习B 3 3周 3毕业教育 1 0有机化学实验 1 1周 1专业实践环节认识实习 2 2周 2应用化学专业综合设计 2 2周 2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1 1周 1工业催化课程设计 2 2周 2水质分析与监测实验 1 1周 1毕业实习 3 3周 3毕业设计16 16周16毕业鉴定 1 1周 1 实践教学总计(周)36 36 2 2 3 4 2 5 17教学计划安排总表学分学时各学期周学时分配占总学分比例总学时实验或上机1 2 3 4 5 6 7 8必修课公共基础课68.5 1164 64 20 1717.511 34.655.1 专业基础课23.5 376 58 6 8 2 8 11.9专业课17 272 36 7 8 4 8.6限选课专业基础课12 192 24 3 10 2 6.111.7 专业课11 176 12 9 4 5.6任选课公共 6 96 2 2 2 3.08.1 专业10 160 4 2 4 5.1实践教学环节公共7 112 3.518.1 专业29 464 14.6课外培养计划必修8 128 4.07.0 任选 6 96 3.0合计198(含课外)2436(理论)194 26 25 22.5 19 23 21 16注:集中实践环节的总学时用周数表示,列宽见表上数据,行高:第1、2行1cm,其它各行1.7cm课外培养计划学分汇总表项目要求考核内容与标准学分标准实施单位思想品德必修5学分每学期交一份个人表现、学习状况及改进措施总结每学期0.5学分学工处各系部综合实践结合专业知识进行实践活动,并按要求提交实践报告和成果1学分各系部科技竟赛类任选5学分参加竞赛获院级奖励参加竞赛获省部级奖励参加竞赛获国家级奖励参加竞赛获国际级奖励最高奖项3学分,每降一级减少0.5个学分最高奖项5学分,每降一级减少0.5个学分最高奖项8学分,每降一级减少1个学分最高奖项10学分,每降一级减少2个学分各系部科研处文体类参加校级比赛获奖参加市部级比赛获奖参加省级比赛获奖最高奖项2学分,每降一级减少0.5个学分最高奖项3学分,每降一级减少1个学分最高奖项4学分,每降一级减少1个学分各系部团委学工处科研活动类参与教师科研活动或参加学校组织的学生科研活动通过教育或科技主管部门鉴定的成果在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组织的科技成果评选中获得奖励每项2学分按水平记分:国际级:8~10学分;国内级:5~6学分;省内级:3~4学分国家级最高奖项8学分,省部级最高奖项6学分,市厅级最高奖项4学分,各级别中每降一级减少1个学分;校级最高奖项2学分。
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代码专业名称: 应用化学专业代码: 070302二、培养目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具有扎实旳应用化学专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具有良好旳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 能在与化学及有关领域从事分析检测、技术开发和生产管理等工作,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 具有一定创新能力旳应用型人才。
三、基本规格本专业学生重要学习掌握应用化学旳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及基本实践技能, 受到科学思维和科学试验训练, 具有良好旳运用所学知识、试验技能进行化学分析测试、生产和科技管理旳基本技能。
毕业生应具有如下知识、能力与素质:1. 热爱祖国, 树立对旳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具有良好旳思想道德修养、强烈旳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
2. 系统学习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等专业基础理论课程, 系统掌握本专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理解本专业发展趋势;具有较强旳综合应用分析能力和一定旳科学研究能力;具有一定旳创新创业能力和科学性思维能力;具有独立学习和获取有关信息旳能力。
3.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和科学锻炼旳基本措施, 到达国家规定旳体质健康原则;具有一定旳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很好旳人文科学素养和语言体现交流能力;具有健全旳人格和良好旳生活习惯与心理素质;具有一定旳管理能力。
4.掌握仪器分析、化工原理、工业分析、食品分析、药物分析等专业主干课程内容, 可以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进行食品卫生、工业、农业、环境样品等重要成分旳分析测试工作。
理解应用化学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趋势。
具有较强旳综合应用分析能力和一定旳科学研究能力;具有一定旳创新创业能力和科学性思维能力;掌握中外文文献检索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有关信息旳基本措施。
四、学制与修业年限1. 原则学制: 4年。
2.修业年限:可根据学生详细状况合适缩短或延长, 修业年限最短为3年, 最长不得超过7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
22
Introduction to Mao Zedong
必 修
1300101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 Thought and Socialist
义理论体系概论(2)
Theoretical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I
课程 类别
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及指导性教学计划(单招)
课程 学分
各学期计划学分安排表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课程英文名称
备注
共 计
讲实 授践
1
2
3
45
6
7
8
1300101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Basic Principles of Marxism
33
思想道德修养与 13001014 法律基础
修专
08354004 有机化学(二)* Organic ChemistryⅡ
课 程
业 基
必
08334003 分析化学*
Analytical Chemistry
础 修 00805355 仪器分析*
Instrumental Analysis
课 程
00805090 物理化学(一)* Physical Chemistry I
003001027
通用学术英语写 作
EGAP Writing Course
4
003001028 考研英语
English for PG Entrance Exam
4
003001029 雅思英语
IELTS English
4
003001030 四级英语
English for CET4
4
小计
4
小计
12
3 3 2 3 3 滚动开设
门
考查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课程 类别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课程英文名称
课程 学分
各学期计划学分安排表
备注
共 计
讲实 授践
1
2
3
45
6
7
8
00805207
无机化学实验(一)
Experiments for Inorganic Chemistry I
08344008 物理化学(二)* Physical Chemistry II
00805016 化工原理﹡
Principles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44 33 44 33 33 44 44 33 44
4 3 4 3 3 4 4 3 4
小计
32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选其 中一
44
College Physics & Physics Lab 5 4 1
4 5
课
小计
13
00805080 无机化学(一)* Inorganic Chemistry I
专
00805150 无机化学(二)* Inorganic Chemistry Ⅱ
业
必
08354003 有机化学(一)* Organic Chemistry I
必 12001006 大学体育(二) College Physical Educaton Ⅱ 1 修 12001007 大学体育(三)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Ⅲ 1
12001008 大学体育(四)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Ⅳ 1
11
1
1
1
Ideology and Morality Cultivati on and Legal Rudiments
3
3
Introduction to Mao Zedong
13001018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 Thought and Socialist
义理论体系概论(1)
Theoretical System with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4
003001024 职场英语
Professional English
4
选 003001025 中国文化概览 修
A Panoramic View of Chinese Culture
4
003001026 公共英语演讲 Art of Public Speaking 4
4 4
滚动开设
考试 考试
考查
考试
考试 考查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课程 类别
课程 编号课程名称课程 Nhomakorabea文名称课程 学分
各学期计划学分安排表
备注
共 计
讲实 授践
1
2
3
45
6
7
8
12001005 大学体育(一)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Ⅰ 1
33
中国近现代史纲 13001019 要
Outline of Modern Chinese Hist ory
3
3
13001016 形势与政策
Situation and Policy
22
小计
16
03001001 大学英语(一) College English I
44
03001002 大学英语(二) College English II
44
小计
8
通识教 育课程
003001021 旅游英语
Tourism English: Viewing, Listening & Speaking
4
003001022 商务英语
Business English: Viewing, Listening & Speaking
4
003001023
跨文化交际视听 说
创新创业教育 01601002 (二)
选
创新创业教育
修 01601003 (三)
MilitaryTheory
11
Innovative Entrepreneurs hip EducationⅠ
1
1
Innovative Entrepreneurship Ed ucation II
1
1
Innovative Entrepreneurship Ed ucation III
2
小计
6
通识教育选修
5
1-6滚动开设 1 1 1
1 1-8选修具体见备注
其他类专业修5学分
合计
46
学
00904024 高等数学(一)
Advanced Mathematics I
44
4
科 平 台
必 00705452 修 00903023
高等数学(二) 大学物理
Advanced Mathematics Ⅱ
1
1
1
小计
4
007001804
Python与人工智 能
Python and AI
3
必 修
007001805 Python与大数据
Python and Big Data
3
小计
3
通识教
育课程
01701001 军训
Military Training
1
01701002 军事理论
必
修
创新创业教育 01601001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