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板详细电压分布详解

主板详细电压分布详解
主板详细电压分布详解

主板维修的必读知识,电压详细分布讲解

75V +12V主要是给CPU供电,通过电压调整模块,调节成1.15-1.

1.15-1.75V 核心电压,供CPU、VttFSB、CPU-I/O。+12V除了CPU外,还提供给AGP、PCI、CNR(Communication Network Riser)。其中负电压-12V主要为AC’97、串口以及PCI接口提供。

Identification on +5V被分成了四路,第一路经过V ID(Voltage Identificati

m4

Pentium4 Definition)调整模块调整成1.2V供CPU,主板会根据Pentiu

处理器上5根

9V3d.e1G/]3vVID引脚的0/1相位来判别这块处理器所需要的VCC电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CPU核心电压)第二路经过2.5V电压调整模块调整成2.5V供内存,并经过二次调整,从2.5V 调整到1.5V供北桥核心电压、VccAGP、VccHI。第三路直接给USB设备供电。第四路供给AGP、PCI、CNR供电。

+3.3V主要是为AGP、PCI供电,这两个接口占了+3.3V的绝大部分。除此之外,南桥部分的Vcc3_3以及时钟发生器、L PC Super I/O、主板BIOS也是由+3.3V供电。)+5VSB一直被

我们忽视,这一路电压与开关机、唤醒等关联紧密;+5VSB 在INTEL 845GE/PE 芯片组中至少需要1A 的电流,目前绝大部分电源的+5VSB 都是2A 。其中一路调整成2.5V 电压供内存;第二路调整成1.5V ,在系统挂起时为南桥提供电压;第三路调整成3.3V 供南桥(同样也是用于系统挂起)、AGP 、PCI 、CNR ;第四路直接供USB 端口。

内存供电:在SDRAM 时代内存是由+3.3V 供电,从DDR 开始,就有了3.3V 、2.5V 、1.9V 等多种模式,而这些电压不再是通过+3.3V ,而是通过+5V 来,

调整。具体来说,+5V 通过一个2.5V 调节器调整成2.5V 的电压,同时+5VSB 也通过2.5V 备用调节器调整成2.5V 电压,这两路

2.5V 电压联合为DDR 内

存Vdd/Vddq 供电,另外,内存模组的Vtt 电压也由这个2.5V 电压调整而来。

AGP 显卡供电:AGP 供电主要是+3.3V 。不过几乎所有的

电压AGP 都用到了。其中,+5V/2.0A ,+3.3V/6.0A ,+12V/1.0+12V/1.0A

A ,+3.3Vaux/0.375A ,

1.5V/

2.0A 。从这里可以看到,+

3.3V 还是主要的。我们把这几组功率相加,可以得出结论,AGP

最大供电能力是46W ,但实际

上一般最大值在25W 左右。)

PCI-E 供电:作为最新的显卡接口,PCI-E 在供电电压

上面,主要靠+12V 供电,去掉了+5V ,并保留+3.3V 。

同时PC PCIE IE

平台有一项非常重要的改进,那就是电源ATX 接口变成了24P

24Pin in 增加的4Pin 是单独为PCIE 插槽+12V 和+3.3V 进行供电。PCI

PCIE E 接口所能提供的最大功率为75W ,是AGP 的3倍。

PCI 供电:我们平常很少关注的-12V 在PCI 上面终于可以看到了,PCI 供电包括+5V/5.0A ,+3.3V/7.6A ,+12V/0.5A ,+3.3Vaux/0.375A ,-12V

当然,这个值是理论最大值,除了PCI 显卡、工业用视频卡,很少有PCI 设备能达到这么高的功耗,比如,PCI 声卡、PCI 网卡功耗只有4-5W 此外PS/2键盘鼠标由+5V 供电,所

需电流最大1A 。AC ’97由+5V 、+3.3V 、+12V ,+5VSB 、+3.3

+3.3VSB VSB 。其它还有一些USB 设备等

公共点关键测试点

公共点关键测试点 公共点对地打阻值正常在400—600欧之间,这个数值能反映出各个单元电路是否正常,通过公共点可以快速检测笔记本主板上的主供电是否短路。 1.公共点阻值为0 。这种情况为严重短路,各个元件之间任意一个点都会 短路。排除方法:将与主供电相连的滤波电容一个个地断开排查,根据主板上各个单元电路,可以先找单元电路所在电容较少的开始查起,像CPU 供电的滤波电容,有20多个,一般不会容易击穿。这类故障只要找到引 起短路的原件,更换之后就好了。 2.公共点对地阻值为几十欧到一百欧左右。这种情况为微短路,可能是某个 单元电路与主供电相连的场管击穿或阻值偏小所致。排除方法:把与主供电相连的单元电路电感测试一下,看哪个与公共点阻值接近,这就是重点 排查对象,看一下场管是否击穿或阻值变小,最后更换。 3.公共点对地阻值为200欧左右。这种情况一般为单元电路中的供电芯片损 坏或是相连的场管损坏,阻值偏低。排除方法:把各单元电路中与主供电相连的场管的D极和S极之间的阻值都测试一遍,看是否是500—600左 右,然后供电芯片测试一下,是不是短路所致。 3V和5V单元电路的电感 3V和5V单元电路的电感正常的对地读值在80—120欧之间,他们可以反映出与此相连的各个芯片、单元电路、元件是否正常,还可以快速判断3V5V是否短路造成不输出。 1.电感的对地读值为0。说明单元电路严重短路,3V、5V保护状态,无法工 作。排除方法:将与3V5V相连的电子元件一一拿掉,或者可以按照经验,排查故障高的,比如场管、供电芯片、网卡声卡芯片。 2.电感对地阻值为7-30欧。说明单元电路有微短路的地方。排除方法:将 相连电子元件一一拿掉,或者根据经验,排查故障高的,如:场管、电容、供电芯片等。 CPU单元电路的电感 CPU单元电路的电感的对地阻值反映了整个单元电路中各个相连电子元 件的工作情况。我们可以依靠经验,测电感阻值,知道单元电路的好坏。当装好cpu后,打对地读值,P4cpu一般为20欧左右,迅驰一代为10欧左右,迅驰二代为7欧左右,双核为3欧左右。不装cpu,一般情况为200欧左右。 排除方法:当测得不是以上阻值,可以先拆下cpu,看阻值是否正常,如果正常了,说明cpu可能坏了;如果问题依旧,得查看单元电路中各个元件了,重点排查场管、电容、电阻,通过断路法一一排查。

电脑主板测试点(图文并茂)

主板测试点 转载: 测试点的概念 测试点是在主板维修中需要测量的各总线、接口中的关键点,其实也就是主板各接口中的特定引脚。 学习测试点的目的: ①通过测量测试点的电压、波形及对地阻值,与正常主板做比较,从而在差异中找到故障部位。 ②通过对测试点的测量,来判断某些大型集成芯片或电路中的某个回路是否存在严重短路、断路的地方。 总线的概念 PC的组成部件都是通过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这三组,总线连接在一起并完成和实现它们之间的通信与数据传送,因此总线的概念是理解PC和主板的组成结构、工作原理及部件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基础。 4.2.1概述 1.地址总线AB(Address Bus) 地址总线是用来传送地址信息的信号线,其特点是: (1)地址信号一般都是由CPU发出,当采用DMA(Direct Memory Access,即直接内存访问)方式访问内存和I/O设备时,地址信号也可以由DMA控制器发生,并被送往各个有关 的内存单元或I/O接口,实现CPU对内存或I/O设备的寻址(在PC中,内存和I/O设 备的寻址都是采用统一编址方式进行的),即采用单向传输,动态控制(在计算机中, 由于采用二进制工作方式,一般只有两种状态,即“1”和“0”,但是当计算各总线上, 显示“0”状态时,在电气上的效果相当于与总线脱离。 (2)CPU能够直接寻找内存地址的范围是由地址线的数目(由于一条地址总线一次传送一位二进制数的地址,故也叫地址总线的位数)决定的,即PC系统中所能安装内存容量上 限由CPU的地址总线的数目决定,并且符合如下关系:CPU能够直接寻址的内存范围 上限=2n(n是CPU的地址线数目)。如:目前PⅡ以上的CPU为36条地址线,即CPU 能直接寻址的内存上限为236=64G。 2.数据总线DB(DataBus) 是用来传送数据信息的信号线,这些数据信息可以是原始数据或程序。数据总线来往于CPU、内存和I/O设备之间,其特点是: ①双向传输(既可以由CPU送往内存也可以由I/O设备送往CPU)三态控制。 ②数据总线的数目(由于一条数据线一次可传送一位二进制数,故也称位数)称为数据宽度, 数据总线的宽度决定了CPU一次传的数据量,它决定了CPU的类型与档次。 3.控制总线CB(Control Bus) 控制总线是用来传送控制信息的信号线,这些控制信息包括CPU对内存和I/O接口的读/写信号,I/O接口对CPU提出的中断请求或DMA请求信号,CPU对这些I/O接口回答与响应信号,I/O 接口的各种工作状态信号以及其他各种功能控制信号。控制总线来往于CPU、内存和I/O设备

主板跳线连接方法

菜鸟进阶必读!主板跳线连接方法揭秘 2008-03-31 09:21:04来源: 泡泡网(北京)网友评论13 条进入论坛 作为一名新手,要真正从头组装好自己的电脑并不容易,也许你知道CPU应该插哪儿,内存应该插哪儿,但遇到一排排复杂跳线的时候,很多新手都不知道如何下手。 钥匙开机其实并不神秘 还记不记得你第一次见到装电脑的时候,JS将CPU、内存、显卡等插在主板上,然后从兜里掏出自己的钥匙(或者是随便找颗螺丝)在主板边上轻轻一碰,电脑就运转起来了的情景吗?是不是感到很惊讶(笔者第一次见到的时候反正很惊讶)!面对一个全新的主板,J S总是不用看任何说明书,就能在1、2分钟之内将主板上密密麻麻的跳线连接好,是不是觉得他是高手?呵呵,看完今天的文章,你将会觉得这并不值得一提,并且只要你稍微记一下,就能完全记住,达到不看说明书搞定主板所有跳线的秘密。

这个叫做真正的跳线 首先我们来更正一个概念性的问题,实际上主板上那一排排需要连线的插针并不叫做“跳线”,因为它们根本达不”到跳线的功能。真正的跳线是两根/三根插针,上面有一个小小的“跳线冒”那种才应该叫做“跳线”,它能起到硬件改变设置、频率等的作用;而与机箱连线的那些插针根本起不到这个作用,所以真正意义上它们应该叫做面板连接插针,不过由于和“跳线”从外观上区别不大,所以我们也就经常管它们叫做“跳线”。

看完本文,连接这一大把的线都会变得非常轻松 至于到底是谁第一次管面板连接插针叫做“跳线”的人,相信谁也确定不了。不过既然都这么叫了,大家也都习惯了,我们也就不追究这些,所以在本文里,我们姑且管面板连接插针叫做跳线吧。 为了更加方便理解,我们先从机箱里的连接线说起。一般来说,机箱里的连接线上都采用了文字来对每组连接线的定义进行了标注,但是怎么识别这些标注,这是我们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实际上,这些线上的标注都是相关英文的缩写,并不难记。下面我们来一个一个的认识(每张图片下方是相关介绍)!

笔记本主板六大测试点

笔记本主板维修关键测试点六项详解(维修人员必知)公共点关键测试点 公共点对地打阻值正常在400---600欧之间,这个数值能反映出各个单元电路是否正常,通过公共点可以快速检测笔记本主板上的主供电是否短路。 1.公共点阻值为0 。这种情况为严重短路,各个元件之间任意一 个点都会短路。排除方法:将与主供电相连的滤波电容一个个 地断开排查,根据主板上各个单元电路,可以先找单元电路所 在电容较少的开始查起,像CPU供电的滤波电容,有20多 个,一般不会容易击穿。这类故障只要找到引起短路的原件, 更换之后就好了。 2.公共点对地阻值为几十欧到一百欧左右。这种情况为微短路, 可能是某个单元电路与主供电相连的场管击穿或阻值偏小所 致。排除方法:把与主供电相连的单元电路电感测试一下,看 哪个与公共点阻值接近,这就是重点排查对象,看一下场管是 否击穿或阻值变小,最后更换。 3.公共点对地阻值为200欧左右。这种情况一般为单元电路中 的供电芯片损坏或是相连的场管损坏,阻值偏低。排除方法: 把各单元电路中与主供电相连的场管的D极和S极之间的阻

值都测试一遍,看是否是500---600左右,然后供电芯片测 试一下,是不是短路所致。 3V和5V单元电路的电感 3V和5V单元电路的电感正常的对地读值在80---120欧之间,他们可以反映出与此相连的各个芯片、单元电路、元件是否正常,还可以快速判断3V5V是否短路造成不输出。 1.电感的对地读值为0。说明单元电路严重短路,3V、5V保护 状态,无法工作。排除方法:将与3V5V相连的电子元件一一 拿掉,或者可以按照经验,排查故障高的,比如场管、供电芯 片、网卡声卡芯片。 2.电感对地阻值为7-30欧。说明单元电路有微短路的地方。 排除方法:将相连电子元件一一拿掉,或者根据经验,排查故 障高的,如:场管、电容、供电芯片等。 CPU单元电路的电感

电脑新手一定要看主板跳线连接技巧HD AUDIO连线接法图例

主板跳线连接技巧/HD AUDIO连线接法图例 时间:2010-05-30 18:38:08 来源:作者: 作为一名新手,要真正从头组装好自己的电脑并不容易,也许你知道CPU 应该插哪儿,内存应该插哪儿,但遇到一排排复杂跳线的时候,很多新手都不知道如何下手。 钥匙开机其实并不神秘 还记不记得你第一次见到装电脑的时候,JS将CPU、内存、显卡等插在主板上,然后从兜里掏出自己的钥匙(或者是随便找颗螺丝)在主板边上轻轻一碰,电脑就运转起来了的情景吗?是不是感到很惊讶(笔者第一次见到的时候反正很惊讶)!面对一个全新的主板,JS总是不用看任何说明书,就能在1、2分钟之内将主板上密密麻麻的跳线连接好,是不是觉得他是高手?呵呵,看完今天的文章,你将会觉得这并不值得一提,并且只要你稍微记一下,就能完全记住,达到不看说明书搞定主板所有跳线的秘密。

这个叫做真正的跳线 首先我们来更正一个概念性的问题,实际上主板上那一排排需要连线的插针并不叫做“跳线”,因为它们根本达不”到跳线的功能。真正的跳线是两根/三根插针,上面有一个小小的“跳线冒”那种才应该叫做“跳线”,它能起到硬件改变设置、频率等的作用;而与机箱连线的那些插针根本起不到这个作用,所以真正意义上它们应该叫做面板连接插针,不过由于和“跳线”从外观上区别不大,所以我们也就经常管它们叫做“跳线”。

看完本文,连接这一大把的线都会变得非常轻松 至于到底是谁第一次管面板连接插针叫做“跳线”的人,相信谁也确定不了。不过既然都这么叫了,大家也都习惯了,我们也就不追究这些,所以在本文里,我们姑且管面板连接插针叫做跳线吧。 为了更加方便理解,我们先从机箱里的连接线说起。一般来说,机箱里的连接线上都采用了文字来对每组连接线的定义进行了标注,但是怎么识别这些标注,这是我们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实际上,这些线上的标注都是相关英文的缩写,并不难记。下面我们来一个一个的认识(每张图片下方是相关介绍)!

1电脑主板架构图文详解

电脑主板图文详解 认识主机板 「主机板」(Motherboard)不算电脑里最先进的零组件,但绝对是塞最多东西的零组件。事实上,现在新的主机板简直像怪物,上面可能有数十个长长短短、大大小小、圆的方的、各式各样的插槽。即使我已经见过不下百张的主机板,仍然会惊讶于一张板子怎么能塞这么多东西,更可怕的是,东西还一年比一年多。 平台的概念 在电脑零件组中,主机板扮演的是一个「平台」(Platform)的角色,它把所有其他零组件串连起来,变成一个整体。我们常说CPU像大脑一样,负责所有运算的工作,而主机板就有点像脊椎,连接扩充卡、硬盘、网络、音效、键盘、鼠标器、打印机等等所有的周边,让CPU可以掌控。所以玩电脑的人,常会在意「板子稳不稳」,因为主机板连接的周边太多,若稳定性不够就容易出现各种灵异现象。CPU不够快,顶多人笨一点算得慢,但脊椎出毛病就不良于行了。当然,CPU还是最重要的零件,CPU挂了,就像本草纲目所记载的:「脑残没药医」。目前全世界最大的主机板厂通通都在台湾(生产线当然在大陆),所以一定要好好认识一下台湾之光,但就像最前面说的,现在主机板上实在塞太多东西,每个插槽都是一种规格,有自己的历史和技术。这篇主要是讲一个「综观」,各插槽的技术会在对应零组件里详细说明,出现一堆英文缩写请别在意。废话不多说,我们挑一张目前最新的主机板做介绍,大家一起感谢微星提供两张P35 Platinum供小弟任意解体,幸好,在本专题中没有一张主机板死亡。

主机板外观 这是目前新的主机板的模样,看起来密密麻麻跟鬼一样。你电脑里装的可能没这么高级,花样也不一定这么多,但某些东西是每一张主机板都会有的。

主板跳线接法大全,电脑主板电源和指示灯的连接方法

主板跳线接法大全,电脑主板电源和指示灯的连接方法 1、主板跳线接法,也就是主板电源和指示灯的连接1电源开关连接线 连接电源开关连接线时,先从机箱面板连线上找到标有“power sw”的两针插头,分别是白棕两种颜色,然后插在主板上标有“ pwr sw”或是“RWR”字样的插针上就可以了。 2、复位开关连接线 用来热启动计算机用的。连接时,先找到标有“RESET SW”的两针插头,分别是白蓝两种颜色,然后插在主板上标有“Reset sw”或是“RSR”字样的插针上就可以了。 3、电源指示灯连接线 先找到标有“Power LED”的三针插头,中间一根线空两缺,两端分别是白绿两种颜色,然后将它插在主板 上标有“PWR LED”或是“P LED”字样的插针上。 提醒:电源开关连接线和复位开关连接线两处在插入时可以不用注意插接的正反问题,怎么插都可以。但由于电源指示灯边接线是采用发光二级管来显示作息的,所以连接是有方向性的。有些主板上会标示“P LED+”和“P LED-”字样,我们只要将绿色的一端对应连接在P LED+插针上,白线连接在P LED-插针上。 4、硬盘指示灯连接线 先找到标有“H。D。D。LED”的两头插头,连线分别是白红两种颜色,将它插在主板上标有“HDD LED”或“IED LED”字样的插针上。插时要注意方向性。一般主板会标有“HDD LED+”、“HDD LED-”,将红色一端对应连接在HDD LED+插针上,白色插在标有“HDD LED-”插针上。 5、扬声器连接线 先找到“SPEAKER”的四针插头,中间两根线空缺,两端分别是红黑两种颜色,将它插在主板上标有“PEAKER”或是“SPK”字样的插针上。红色插正极,黑色插负极。 电源开关:白色+正极,棕色—负极正反插均可 复位开关:白蓝两种颜色,正反插可随便。 电源开关:绿色的插在P LED+插针上,白色的插在P LED插针上。 硬盘指示灯:绿色插在“PLED+”,白色插在“HDD LED-”插针上。 扬声器:红色插正极,黑色插负极。 把机箱上的那些插头仔细看一下,基本上会标为以下几种: 1:POWER SW也有叫PW SW的(这个是机箱电源开关,用于机箱按钮控制通断的),在主板上会有对应的接口,插进去即可。如果不懂可以看说明书,上面标的非常清楚(以下同)。正负极插反没关系,不会烧 任何东西。 2:RESET SW (机箱复位键),用于重启电脑。同样正负极插反也没关系。不会烧东西。 3:HDD LED有的也叫IDE LED 这个通常用来连接硬盘,显示硬盘工作状态。这个插反也仍然没关系, 但硬盘灯不会亮,如果发现不亮,调换顺序即可。 4:port + port - 有的只标P+ P-(电源指示灯) 这两根针通常会分开,中间可能会空一针。但有的主板是连在一起的。同样需要参考说明书。有的机箱连接线则会做在一起,中间空一针。插反也没关系,如果打开 电脑电源灯不亮,调换顺序即可。 5:speaker 这个是机箱喇叭电源,用于提示用户各组件工作状态。通常为两排,八针设置,中间缺一针,

第3章作业答案电力系统潮流计算

第三章 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 3-1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就是对给定的系统运行条件确定系统的运行状态。系 统运行条件是指发电机组发出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或极端电压),负荷的有 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等。运行状态是指系统中所有母线(或称节点)电压的幅值和 相位,所有线路的功率分布和功率损耗等。 3-2 电压降落是指元件首末端两点电压的相量差。 电压损耗是两点间电压绝对值之差。当两点电压之间的相角差不大时, 可以近似地认为电压损耗等于电压降落的纵分量。 电压偏移是指网络中某点的实际电压同网络该处的额定电压之差。电压 偏移可以用kV 表示,也可以用额定电压的百分数表示。 电压偏移= %100?-N N V V V 功率损耗包括电流通过元件的电阻和等值电抗时产生的功率损耗和电压 施加于元件的对地等值导纳时产生的损耗。 输电效率是是线路末端输出的有功功率2P 与线路首端输入的有功功率 1P 之比。 输电效率= %1001 2 ?P P 3-3 网络元件的电压降落可以表示为 ()? ? ? ? ? +=+=-2221V V I jX R V V δ? 式中,?2V ?和? 2V δ分别称为电压降落的纵分量和横分量。 从电压降落的公式可见,不论从元件的哪一端计算,电压降落的纵、横分量计算公式的结构都是一样的,元件两端的电压幅值差主要有电压降落的纵分量决定,电压的相角差则由横分量决定。在高压输电线路中,电抗要远远大于电阻,即R X ??,作为极端的情况,令0=R ,便得 V QX V /=?,V PX V /=δ 上式说明,在纯电抗元件中,电压降落的纵分量是因传送无功功率而产生的,而电压降落的横分量则是因为传送有功功率产生的。换句话说,元件两端存在电压幅值差是传送无功功率的条件,存在电压相角差则是传送有功功率的条件。 3-4 求解已知首端电压和末端功率潮流计算问题的思路是,将该问题转化成 已知同侧电压和功率的潮流计算问题。

各种主板跳线说明

各种主板跳线说明 作者:遐想网络文章来源:遐想网络点击数:39243 更新时间:2006-1-5 【前置USB与音频的说明】 机箱前置USB/音频线如何与主板进行连接,对于一些新手有一定难度,要知道一旦接线出错,轻则无法使用USB和音频设备,重则烧毁USB设备或主板。 §机箱前置USB接线的定义 首先还是了解一下机箱上前置USB各个接线的定义。通常情况下,红线:电源正极(接线上的标识为:+5V或VCC)、白线:负电压数据线(标识为:Data-或USB Port -)、绿线:正电压数据线(标识为:Data+或USB Port +)、黑线:接地(标识为:GROUND或GND)。某些机箱厂商基于其本身的工艺设计要求,信号线的颜色会与上面介绍的不尽相同,而且考虑到与主板接线的方便性、准确性、通用性,有的机箱厂商将USB线做到一个模块上(诸如银河5GNO1、5GNO2、B01机箱,Lite-OnG525E机箱,嘉田5208机箱等),有的机箱厂商考虑到USB线与主板连接时的通用性,则将信号线进行分散并对每一根信号线作以标识(诸如爱特立机箱、富士康机箱、永阳YY5601机箱等),这样为了适应很多类型的USB接口(以下介绍)。但无论机箱的USB线如何定义,只要明白主板上前置USB接口的每一根针是如何定义的,就不会将USB 线接错! §主板USB针脚的定义 下面再来看一下主板上的USB针脚定义,虽然目前各品牌主板上扩展的USB针脚定义各不相同,但不外乎以下几大类型与接线方法: 第一类:8针型 该类型的针脚是1999年以前生产的主板所用,不过目前少数P4级(低档)主板也有采用这种类型的针脚。通常接线方法:将红线插入USB针脚1与针脚2,余下接线按Data-、Data +、GROUND顺序分别插入余下USB针脚(见图一),第二种接线方式是与第一组接线正好相反(见图二)。

图解---主板前置面板接线方法!

图解:主板电线接法(电源开关、重启等)图解:主板电源线接法(电源开关、重启开关、USB、耳机麦克风等) 一般,主板电源开关和重启线不分正负,只要接上电源开关线就可以正常开机和关机了;电源和硬盘灯就分正负,不过些线接不接都不影响电脑正常使用。 一般,主板电源线等共有8根,每两根组成一组,电源开关一组,重启一组,电源灯一组(分正负),硬盘灯一组(分正负)。 一般电源线接口如下: 电源LED灯 + -电源开关 。。。。 。。。。。 + -重启未定义接口(这果多一个接口,貌似没用的) 硬盘LED灯 一般只需注意以上电源线的接法就行了,其他基本不用记,只要接口接合适就行了。 其他线如USB线、音频线、耳麦线都是整合成一组一组的,只要接口插得进就对了。 菜鸟进阶必读!主板跳线连接方法揭秘 初级用户最头疼的跳线连接 作为一名新手,要真正从头组装好自己的电脑并不容易,也许你知道CPU应该插哪儿,内存应该插哪儿,但遇到一排排复杂跳线的时候,很多新手都不知道如何下手。

钥匙开机其实并不神秘 还记不记得你第一次见到装电脑的时候,JS将CPU、内存、显卡等插在主板上,然后从兜里掏出自己的钥匙(或者是随便找颗螺丝)在主板边上轻轻一碰,电脑就运转起来了的情景吗?是不是感到很惊讶(笔者第一次见到的时候反正很惊讶)!面对一个全新的主板,JS总是不用看任何说明书,就能在1、2分钟之内将主板上密密麻麻的跳线连接好,是不是觉得他是高手?呵呵,看完今天的文章,你将会觉得这并不值得一提,并且只要你稍微记一下,就能完全记住,达到不看说明书搞定主板所有跳线的秘密。

这个叫做真正的跳线 首先我们来更正一个概念性的问题,实际上主板上那一排排需要连线的插针并不叫做“跳线”,因为它们根本达不”到跳线的功能。真正的跳线是两根/三根插针,上面有一个小小的“跳线冒”那种才应该叫做“跳线”,它能起到硬件改变设置、频率等的作用;而与机箱连线的那些插针根本起不到这个作用,所以真正意义上它们应该叫做面板连接插针,不过由于和“跳线”从外观上区别不大,所以我们也就经常管它们叫做“跳线”。

主板跳线接法图解详解

主板跳线接法图解详解 作为一名新手,要真正从头组装好自己的电脑并不容易,也许你知道CPU应该插哪儿,内存应该插哪儿,但遇到一排排复杂跳线的时候,很多新手都不知道如何下手。 钥匙开机其实并不神秘 还记不记得你第一次见到装电脑的时候,JS将CPU、内存、显卡等插在主板上,然后从兜里掏出自己的钥匙(或者是随便找颗螺丝)在主板边上轻轻一碰,电脑就运转起来了的情景吗?是不是感到很惊讶(笔者第一次见到的时候反正很惊讶)!面对一个全新的主板,JS总是不用看任何说明书,就能在1、2分钟之内将主板上密密麻麻的跳线连接好,是不是觉得他是高手?呵呵,看完今天的文章,你将会觉得这并不值得一提,并且只要你稍微记一下,就能完全记住,达到不看说明书搞定主板所有跳线的秘密。 这个叫做真正的跳线 首先我们来更正一个概念性的问题,实际上主板上那一排排需要连线的插针并不叫做“跳线”,因为它们根本达不”到跳线的功能。真正的跳线是两根/三根插针,上面有一个小小的“跳线冒”那种才应该叫做“跳线”,它能起到硬件改变设置、频率等的作用;而与机箱连线的那些插针根本起不到这个作用,所以真正意义上它们应该叫做面板连接插针,不过由于和“跳线”从外观上区别不大,所以我们也就经常管它们叫做“跳线”。 看完本文,连接这一大把的线都会变得非常轻松

至于到底是谁第一次管面板连接插针叫做“跳线”的人,相信谁也确定不了。不过既然都这么叫了,大家也都习惯了,我们也就不追究这些,所以在本文里,我们姑且管面板连接插针叫做跳线吧。 为了更加方便理解,我们先从机箱里的连接线说起。一般来说,机箱里的连接线上都采用了文字来对每组连接线的定义进行了标注,但是怎么识别这些标注,这是我们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实际上,这些线上的标注都是相关英文的缩写,并不难记。下面我们来一个一个的认识(每张图片下方是相关介绍)! 电源开关:POWERSW 英文全称:PowerSwicth 可能用名:POWER、POWERSWITCH、ON/OFF、POWERSETUP、PWR等 功能定义:机箱前面的开机按钮 复位/重启开关:RESETSW 英文全称:ResetSwicth 可能用名:RESET、ResetSwicth、ResetSetup、RST等 功能定义:机箱前面的复位按钮

主板跳线接法(电源指示灯、电源开关、复位跳线接法)

1、电源开关连接线 连接电源开关连接线时,先从机箱面板连线上找到标有“power sw”的两针插头,分别是白棕两种颜色,然后插在主板上标有“ pwr sw”或是“RWR”字样的插针上就可以了。 2、复位开关连接线 用来热启动计算机用的。连接时,先找到标有“RESET SW”的两针插头,分别是白蓝两种颜色,然后插在主板上标有“Reset sw”或是“RSR”字样的插针上就可以了。 3、电源指示灯连接线 先找到标有“Power LED”的三针插头,中间一根线空两缺,两端分别是白绿两种颜色,然后将它插在主板上标有“PWR LED”或是“P LED”字样的插针上。 提醒:电源开关连接线和复位开关连接线两处在插入时可以不用注意插接的正反问题,怎么插都可以。但由于电源指示灯边接线是采用发光二级管来显示作息的,所以连接是有方向性的。有些主板上会标示“P LED+”和“P LED-”字样,我们只要将绿色的一端对应连接在P LED+插针上,白线连接在P LED-插针上。 4、硬盘指示灯连接线 先找到标有“H.D.D.LED”的两头插头,连线分别是白红两种颜色,将它插在主板上标有“HDD LED”或“IED LED”字样的插针上。插时要注意方向性。一般主板会标有“HDD LED+”、“HDD LED-”,将红色一端对应连接在HDD LED+插针上,白色插在标有“HDD LED-”插针上。 5、扬声器连接线 先找到“SPEAKER”的四针插头,中间两根线空缺,两端分别是红黑两种颜色,将它插在主板上标有“PEAKER”或是“SPK”字样的插针上。红色插正极,黑色插负极。 实际 电源开关:白色+正极,棕色—负极正反插均可 复位开关:白蓝两种颜色,正反插可随便。 电源开关:绿色的插在P LED+插针上,白色的插在P LED插针上。 硬盘指示灯:绿色插在“PLED+”,白色插在“HDD LED-”插针上。 扬声器:红色插正极,黑色插负极。 把机箱上的那些插头仔细看一下,基本上会标为以下几种. 1.POWER SW也有叫PW SW的(这个是机箱电源开关,用于机箱按钮控制通断的), 在主板上会有对应的接口,插进去即可.如果不懂可以看说明书,上面标的非常清楚(以下同).正负极插反没关系,不会烧任何东西. 2.RESET SW (机箱复位键),用于重启电脑.同样正负极插反也没关系.不会烧东西.

主板维修关键测试点的频率以及电压值

主板维修关键测试点的频率以及电压值 2006-4-9 8:13:45来源: 进入论坛添加到收藏夹 可POWER ON 時先量測基本電壓各項CLK 基本之RESET 1.基本電壓含: VCC3: 3.3V VTT: 1.5V VCC25: 2.5V VCC333: 3.3V VCC: 5V VCORE: CPU之工作電壓(是CPU OR 電壓治具而定) POWER_OK OR POWER_GOOD: 3.3V CPU 之參考電壓: EX: VGTL:1V 可POWER ON 時先量測基本電壓 VIA SOCKET462 系列 2.各個RST含: PCIRST : 由HI準位到LOW準位 (5 V or 3V) AGPRST : 由HI準位到LOW準位 (5V or 3V) CPURST:可分 (1)586 : 由LOW準位到HI準位 (3V) (2)686 : 由HI準位到LOW準位 (1. 5V) (3)Socket 462系列: 由HI準位到LOW 準位 (1.7V) (4)Socket 478 系列: 由HI準位到LOW 準位(1.5V) CRESET : 由HI準位到LOW準位 ( 3. 3V) RST_BT : 由HI準位到LOW準位 (3V) IDE_RST : 由HI準位到LOW準位 (5V) 3.各項CLK含: (1)ISA: 14.318MHz(OSC 由CLKGEN來) 8MHz(BCLK 由南橋產生) (2)PCI: 33MHz

(3)AGP: 1X: 33MHz 2X: 66MHz 4X: 133MHz(UAGP 有132PIN) (4)DIMM: 66MHz ,100MHz ,133MHz. (5)DDR: 100MHz,133MHz,166MHz,200MHz. (6)CPU: 66MHz,100MHz ,133MHz. (7)北橋: 66MHz,100MHz,133MHz,200MHz. (南橋: 14.318MHz. 48MHz. 33MHz. (9)I/O: 48MHz or 24MHz INTEL 478 系列: (1)PCI: 33MHz (2)AGP: 4X: 133MHz(UAGP 有132PIN) (3)DIMM: 100MHz,133MHz (4)CPU: 100MHz,133MHz (5)北橋: 66MHz ,100MHz ,133MHz (5)南橋: 14.318MHz 48MHz 33MHz 66MHz (6)LPC I/O: 33MHz,24MHz,48MHz. *以上皆正常後才上CPU AND DIMM 測試是否開機Socket 462 系列: (1)PCI: 33MHz (2)AGP: 4X: 133MHz(UAGP 有132PIN) (3)DIMM: 100MHz or 133MHz (4)DDR: 100MHz,133MHz,166MHz,200MHz. (5)CPU: 100MHz or 133MHz (6)北橋: 100MHz or 133MHz (7)南橋: 14.318MHz 48MHz 33MHz 66MHz (LPC I/O: 33MHz AND 24MHz *以上皆正常後才上CPU AND DIMM 測試是否開機

机箱主板跳线接法详细图解

机箱主板跳线接法详解(图) 作为一名新手,要真正从头组装好自己的电脑并不容易,也许你知道CPU应该插哪儿,内存应该插哪儿,但遇到一排排复杂跳线的时候,很多新手都不知道如何下手。 钥匙开机其实并不神秘 还记不记得你第一次见到装电脑的时候,JS将CPU、内存、显卡等插在主板上,然后从兜里掏出自己的钥匙(或者是随便找颗螺丝)在主板边上轻轻一碰,电脑就运转起来了的情景吗?是不是感到很惊讶(笔者第一次见到的时候反正很惊讶)!面对一个全新的主板,JS总是不用看任何说明书,就能在1、2分钟之内将主板上密密麻麻的跳线连接好,是不是觉得他是高手?呵呵,看完今天的文章,你将会觉得这并不值得一提,并且只要你稍微记一下,就能完全记住,达到不看说明书搞定主板所有跳线的秘密。 这个叫做真正的跳线

首先我们来更正一个概念性的问题,实际上主板上那一排排需要连线的插针并不叫做“跳线”,因为它们根本达不”到跳线的功能。真正的跳线是两根/三根插针,上面有一个小小的“跳线冒”那种才应该叫做“跳线”,它能起到硬件改变设置、频率等的作用;而与机箱连线的那些插针根本起不到这个作用,所以真正意义上它们应该叫做面板连接插针,不过由于和“跳线”从外观上区别不大,所以我们也就经常管它们叫做“跳线”。 看完本文,连接这一大把的线都会变得非常轻松 至于到底是谁第一次管面板连接插针叫做“跳线”的人,相信谁也确定不了。不过既然都这么叫了,大家也都习惯了,我们也就不追究这些,所以在本文里,我们姑且管面板连接插针叫做跳线吧。为了更加方便理解,我们先从机箱里的连接线说起。一般来说,机箱里的连接线上都采用了文字来对每组连接线的定义进行了标注,但是怎么识别这些标注,这是我们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实际上,这些线上的标注都是相关英文的缩写,并不难记。下面我们来一个一个的认识(每张图片下方是相关介绍)!

主板各组成结构介绍

主板各组成结构介绍 主板 打开机箱会看到里面有一块面积较大的电路板,这就是主板。主板以及安装在上面的插件(CPU、内存条、总线板卡等)是微型计算机的核心,也是费用最高的部分。从物理角度了解微型计算机的组成,首先应了解主板。主板一般包括以下组成部分: 1.CPU插座(或插槽) CPU插座用来安装CPU。不同类型的CPU采用的CPU插座不同。CPU从486以来先后使用了十种规格的插座和三种规格的CPU插槽。所谓CPU插座,是指CPU可以直接插在其上面。十种CPU插座分别是Socketl~Socket8、Socket370(有370个引脚)和SocketA,SocketA又称Socket462(有462个引脚)。每一种插座具有与相应CPU一致的引脚数目和引脚布局,并为CPU提供电压供给机制,如Socket8、Socket370和SocketA都具有自动VRM(Voltage Regulator Module)。所谓CPU插槽,是一种外形与总线插槽相类似的插槽。CPU插在一块专用的装有CPU插座的电路板上,或将CPU直接焊在上面,再将该板插入CPU插槽中。这种结构可减少主板的面积,也方便散热,但它的稳固性不如CPU插座。CPU插槽有三种:Slot1(又叫SC242)、Slot A和Slot 2(又叫SC330),前两种的引脚数都为242,而后一种的引脚数为330。 2.控制芯片组 前面已经看到,控制芯片组是协助CPU完成计算机各种控制功能和数据传送的一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目前多为三片或两片)。控制芯片组中集成了DRAM控制器、Cache控制器、CPU到各种总线的桥接电路、中断控制器、DMA控制器、定时器/计数器和电源管理单元等逻辑。 3.总线 总线是计算机各部件之间传送数据、地址和控制信息的公共通道。主板上有多种类型的总线。 4.总线插槽 总线插槽是内部总线的物理连接器,使总线板卡上的电路和主板上的总线相连。目前主板上的总线插槽一般有PCI、ISA和AGP等。但有一些机器不再提供ISA总线插槽。 5.内存插槽 内存插槽用来安装内存条。目前内存插槽一般为168线或184线。前者支持SDRAM DIMM,而后者支持DDR SDRAM DIMM。 6.驱动器接口 驱动器接口实际上是一些设备总线的接口(如IDE接口等),用来连接硬盘驱动器、光盘驱动器和软盘驱动器等。早期这些接口是以总线板卡形式出现的。 7.基本外设接口、USB总线接口(根集线器) 基本外设接口用来连接键盘、鼠标、打印机等传统外设,而USB总线接口用来连接USB设备。 8.BIOS 主板上的BIOS(Basic Input Output System)是操作系统基本输入/输出功能的固化部分。另一部分是以磁盘文件形式出现的,操作系统启动时被调入内存。BIOS被固化在EPROM或Flash RAM中,其中包括了一组例行程序,如基本输入/输出程序、系统信息配置程序、开机上电自检程序和系统启动自举程序,另外

新手必修-笔记本主板上的关键测试点

新手必修,笔记本主板上的关键测试点 首先我想说的是,有些人我写点东西不要随意的辱没,虽然我写的都是基础的东西,不管你会也好不会也好!不管你支持与否,请不要随意践踏别人的劳动成果,每次我写些东西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新手能更快的上手,更快的入门!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从新手过来,不可能你样样都精通。同时也锻炼一下自己的写作和表达能力! 让我郁闷的是前两天发表了一个帖子,讲的是笔记本的供电顺序,一楼就给我来个,说我讲的全是废话!我写点东西也是为了大家好,一楼说的话让我是被收打击!哎,不管了,这世界上总是有些人喜欢咬舌头!不去计较了。说正事了! 今天想写一点笔记本上的关键测试点,写的不好希望大家多提意见,但是我真不希望有类似上次一样的事情发生!要不我以后也不写了,免的自找没趣! 正题 我们经常见到有的人维修,修了一天半天,没有头绪,找不到故障,更解决不了问题,真正的芯片级维修,一般的故障用万用表测几下,几分钟内就能判断出故障。这个和中医看病把脉是一样的,从人的脉搏上反映出各个器官的问题,从而对症下药。所以掌握测试点对维系至关重要。 不同品牌的主板主要测试点是一样的,但是阻值可能有差异,这需要我们在维修中不断总结,不断积累。维修种常用的两种办法如下: (1)静态(指不接电源的情况下)测量关键测试点的对地阻值,通过阻值反映出相关的电路是否良好。操作方法为万用表的二极管档,红笔接地,黑比在测试点上; (2)动态(接上电源的情况下)测量关键测试点的电压,通过电压是否正常来判断故障。操作方法为万用表的直流电压档上,红笔在测试点,黑笔接地。 1。公共点关键测试点 对地阻值在400-600欧之间,它反映出主板各个单元电路的主供电是否正常,任何一个单元电路的主供电相连的元件有故障都会从这里反应出来,所以通过测试这一点可以快速检测笔记本电脑主板上的主供电是否有短路微短路的情况。不管是短路还是微短路都会导致保护隔离电路无法将电源适配器的电送到各个单元电路。常见的几种现象如下。 (1)公共点对地阻值为零。这种情况为主供电严重短路,主板上所有与主供电相连的单元电路中的任何一个点都会短路。一般为主供电的滤波电容击穿或某个单元电路的一组MOS管全部击穿。 排除方法:要排除短路需要将所有与主供电相连的滤波电容一个个地断开排查,根据笔记本电脑主板上的各个供电单元电路,我们可以看到南北桥内存显卡的供电单元电路,其中的1.25V、1.05V的电压比较低,虽然CPU的供电电压会很低,但是一般CPU供电的滤波电容数量比较多,一般6个以上,有的甚至20 作。 (2)公共点对地阻值为几十欧到一百欧 这种情况下一般为与主供电相连的某个单元电路的一组MOS管损坏,高端MOS管击穿或阻值偏小所致。

主板各种跳线接法

电脑组装图解教程之接口线缆安装细节 以Intel平台为例,借助两块不同品牌的主板,对各种接口及其连接方法进行一下详细的介绍。 一、认识主板供电接口图解安装详细过程 在主板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长方形的插槽,这个插槽就是电源为主板提供供电的插槽(如下图)。目前主板供电的接口主要有24针与 20针两种,在中高端的主板上,一般都采用24PIN的主板供电接口设计,低端的产品一般为20PIN。不论采用24PIN和20PIN,其插法都是一样的。 主板上24PIN的供电接口

主板上20PIN的供电接口 电源上为主板供电的24PIN接口

为主板供电的接口采用了防呆式的设计,只有按正确的方法才能够插入。通过仔细观察也会发现在主板供电的接口上的一面有一个凸起的槽,而在电源的供电接口上的一面也采用了卡扣式的设计,这样设计的好处一是为防止用户反插,另一方面也可以使两个接口更加牢固的安装在一起。 二、认识CPU供电接口图解安装详细过程 为了给CPU提供更强更稳定的电压,目前主板上均提供一个给CPU单独供电的接口(有4针、6针和8针三种),如下图:

主板上提供给CPU单独供电的12V四针供电接口

电源上提供给CPU供电的4针、6针与8针的接口 安装的方法也相当的简单,接口与给主板供电的插槽相同,同样使用了防呆式的设计,让我们安装起来得心应手。 三、认识SATA串口图解SATA设备的安装

SATA串口由于具备更高的传输速度渐渐替代PATA并口成为当前的主流,目前大部分的硬盘都采用了串口设计,由于SATA的数据线设计更加合理,给我们的安装提供了更多的方便。接下来认识一下主板上的SATA接口。

笔记本主板关键测试点及检修方法2

笔记本主板关键测试点及检修方法2 上部分和大家聊到保护隔离电路公共点对地阻值,以及它们的不同的对地阻值所对应的检测的方法和范围,下面我们来谈谈系统供电单元电路、CPU供电单元电路、南北桥显卡单元电路等◎3V、5V单元电路的电感 3V、5V单元电路的电感正常的对地阻值在80~120之间,也有极少数的电感对地阻值为几十欧依然可以正常使用。它们反映出3V、5V相连的所有的芯片组、各个单元电路、电子元件是否正常。所以通过这一测试点可以快速地判断3V或者5V单元电路是否有故障(两个电感任一个短路会导致3V、5V单元电路都不输出,微短路可能会输出,但是机器也只是加电不显示)。常见有一下几种现象。 (1)电感对地阻值为零 这种情况说明3V或者5V单元电路严重短路,与3V或5V单元电路相连的任意 一电子元件、芯片组都会引起这个故障。而且在短路情况下,测任一点都短路。 这个时候笔记本电脑主板上的3V、5V单元电路会处于保护状态、不工作。一般 为滤波电容击穿,或芯片组的的供电对地短路。 排除方法:将与3V或5V单元电路相连的电子元件、芯片组一一断开排查,也 可以根据维修经验,先排查损坏故障率高的,如:5V低端MOS管易坏、PC卡供 电芯片、网卡芯片、声卡芯片等。 (2)电感对地阻值为7~30欧 这种情况说明3V或5V单元电路有微电路的地方,这个时候如果3.3V和5V电压 能产生的话,那微短路的芯片温度就会明显高些。 排除方法:将3V或5V单元电路相连的电子元件、芯片组一一断开排查,也可 以根据维修经验,先排查损坏故障率高的,如MOS管、PC卡供电芯片、网卡芯 片等。IBM R5系列的和T4系列若阻值为30欧,一般是南桥的问题。 ◎CPU供电单元电路的电感 CPU供电单元电路电感的对地阻值反映出整个CPU单元电路相连的电子元件的工作情况。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装上CPU的时候对地阻值正常为:P4的CPU一般为20欧左右,迅驰一代的为10欧左右,迅驰二代的为7欧左右,双核的一般为3欧左右,特别注意,很多人测的时候听到蜂鸣都以为短路了,而实际上一定要看具体的阻值是多少,才不会发生误判。第二种是不上CPU的时候,一般情况下为200左右。

主板与机箱连接线的接法(附图)

主板与机箱连接线的接法,实用 主板跳线连接方法揭秘作为一名新手,要真正从头组装好自己的电脑并不容易,也许你知道CPU应该插哪儿,内存应该插哪儿,但遇到一排排复杂跳线的时候,很多新手都不知道如何下手。 钥匙开机其实并不神秘 还记不记得你第一次见到装电脑的时候,技术员将CPU、内存、显卡等插在主板上,然后从兜里掏出自己的钥匙(或者是随便找颗螺丝)在主板边上轻轻一碰,电脑就运转起来了的情景吗?是不是感到很惊讶(笔者第一次见到的时候反正很惊讶)!面对一个全新的主板,JS总是不用看任何说明书,就能在1、2分钟之内将主板上密密麻麻的跳线连接好,是不是觉得他是高手?呵呵,看完今天的文章,你将会觉得这并不值得一提,并且只要你稍微记一下,就能完全记住,达到不看说明书搞定主板所有跳线的秘密

下图所示就是,机箱里的跳线,我们现在就是来,把这些扎乱的线,正确的插到主板上,实现机箱上所有按钮,插孔,指示灯工作。仔细看其实,每一个插帽上,都写有其功能缩写的英文字,如音频连接线:AUDIO,报警器:SPEAKER,硬盘状态指示灯:HDD LED,电源指示灯:+/-等等。 实际上,机箱上的线并不可怕,80%以上的初学者感觉最头疼的是主板上跳线的定义,但实际上真的那么可怕吗?答案是否定的!并且这其中还有很多的规律,就是因为这些规律,我们才能做到举一反三,无论什么品牌的主板都不用看说明书插好复杂的跳线。 ● 哪儿是跳线的第一Pin?

要学会如何跳线,我们必须先了解跳线到底从哪儿开始数,这个其实很简单。在主板(任何板卡设备都一样)上,跳线的两端总是有一端会有较粗的印刷框,而跳线就应该从这里数。找到这个较粗的印刷框之后,就本着从左到右,从上至下的原则数就是了。如上图。 9Pin的开关/复位/电源灯/硬盘灯跳线是目前最流行的一种方式,市场上70%以上的品牌都采用的是这种方式,慢慢的也就成了一种标准,特别是几大代工厂为通路厂商推出的主板,采用这种方式的更是高达90%以上。如下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