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圣施威降大圣优秀教案语文ppt

合集下载

第21课《小圣施威降大圣》课件(32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21课《小圣施威降大圣》课件(32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那真君的相貌,果是清奇,打扮得又秀气。真个是——“仪容清俊貌堂堂, 两耳垂启日有光。头戴三山飞凤帽,身穿一领淡鹅黄。缕金靴衬盘龙袜,玉带 团花八宝妆。腰挎弹马新月样,手执三尖两刃枪。…… 赤城昭惠英灵圣, 显化无边号二郎。”
孙悟空变作花鸨后,二郎神却不再变化,而是现出真身,结合他们各自的 身份、性格特点分析其中的原因。
思维导图
斗法奇情 神妖人情 语言谐情
在这次争斗中,主要刻画了“大圣”和“真君”两个人物形象,你更 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结合相关语句,进行讨论。
•提示:按要求回答,我更喜欢(孙大圣/二郎真君)。 因为第 段(文中句子),运用(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等), 表现了(形象特点)。
斗法地点从“天空”到“地面”,再到二郎神的地盘“灌江口”,一直 想要逃脱的大圣,为什么最后还自己送上门去了呢?
身份模仿
孙悟空去了灌江口,变成二郎神, 二郎神赶回来,二人又缠斗起来。
变化斗法
孙悟空变禽鸟、游鱼、蛇等,
01
二郎神相应地变成其克星来应对;
03
智谋逃脱
02 孙悟空变成土地庙,被二郎神识破, 悟空使了个隐身法,成功逃脱;
人物形象
本文是一篇写神话人物的小说,人物形象十分鲜活。请结合故事内容 和具体语句,分析人物形象。
吴承恩
作者介绍
【吴承恩】(约1510—约1582),字汝忠,别号射阳山人,山阳 (今江苏淮安)人,明代小说家。 他自幼聪慧过人,但科考不利,直至中年才补上 “岁贡生”。曾出任长兴(今浙江长兴)县丞, 由于看不惯官场的黑暗,不久愤而辞官。晚年寄 情代诗表酒作,长从篇事神文魔艺小创说作《。西游记》
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
用六兄弟慌慌张张的神态描写、前后寻觅的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 从反衬大圣的沉着、镇定和变化本领的高超。

《小圣施威降大圣》ppt课件

《小圣施威降大圣》ppt课件

神tōng(通) dī(提)防
3.词语解释
①淬:铸刀剑烧红了浸入水中迅速冷却叫淬。这里指潜进水里。 ②掣:抽,拿。 ③只情:尽情。 ④寻觅:寻求;探索。 ⑤吆喝:一指大声喊叫;二指呼唤,三指呵斥;喝令,四指大声驱赶; 大声驱逐。 ⑥法象:指神妖作法时变成的形象。
⑦规模:指规划出的实体模型,(事业、工程、运动、机构等)所具 有的格局、形式或范围。 ⑧蓼汀:长满蓼草的小洲。蓼,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木,味辛,又名辛 菜,可用于调味。汀,水边平地、小洲。 ⑨躘踵:形容踉跄欲跌倒的样子。 ⑩三牲:用以祭祀的牛、羊、猪,俗谓大三牲。 ⑪踪迹:指行动所留下可察觉的形迹。 ⑫神通:原是佛教用语,指无所不能的力量,今指特别高明的本领。
材料2: ③“当年玉帝妹子思凡下界,配合杨君,
生一男子,曾使斧劈桃山的……”
心高不认天家眷,性傲归神住灌江。 ——《西游记》中对杨戬的描写
孙悟空无所顾忌,不管花鸨高贵还是低贱,一心只想 戏耍杨戬,体现了他“顽童”的特征:爱闹腾、好耍赖、 喜欢恶作剧。
心高性傲的杨戬很是注重自己作为神仙的身份地位, 见孙悟空变作一只低贱的花鸨,不屑于再和他争较变化之 术,于是现出真身取过弹弓射打孙悟空。
3.本文塑造了大圣和小圣两个性格鲜明的人物。请你仿照示例, 请选择其中一个人物,设计一则人物宣言。
我是唐僧,我信念坚定,不受诱惑。
我是齐天大圣,我变化无穷,神通广大,本领高强, 活泼顽皮,自由不羁,敢于反抗。
我是二郎真君,我以变应变,法术高明,机敏心细, 随机应变,自恃身份。
主旨归纳
本文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孙悟空和二郎神打斗 不休、斗智斗勇的故事,刻画了孙悟空本领高强、 英勇无畏、古灵精怪的形象和二郎神机智聪慧、 神通广大的形象。
第三阶段身份模仿,孙悟空去了灌江口,变成二郎神,二 郎神赶回来,二人又缠斗起来。

21 小圣施威降大圣 课件(共36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21  小圣施威降大圣 课件(共36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作者简介
吴承恩(约1500—约1582),字汝忠,别 号射阳山人,山阳(今江苏淮安)人。中国明 代杰出的小说家,一般认为其是四大名著之一 《西游记》的作者。他出身于一个世代书香后 败落为小商人的家庭。吴承恩十多岁时就以文 才出众而享有盛名。虽才华出众,但屡试不 第。嘉靖中补岁贡生,任长兴县丞,不久辞 归。吴承恩的诗文多散佚。
小圣降大圣
初读感知
2.默读课文,用简练的语言复述孙悟空与二郎神的打斗经过。 • 大圣:法天象地→麻雀儿→大鹚老→鱼儿→水蛇→花鸨→土地庙→二郎神
• 小圣:法天象地→饿鹰儿→大海鹤→鱼鹰儿→灰鹤→原身
变化争斗
孙悟空
二郎神
1
麻雀儿
饿鹰儿
2
大鹚老
大海鹤
3
鱼儿
鱼鹰儿
4
水蛇
灰鹤
5
花鸨
原身(弹弓)
6
土地庙
原身
文学价值
《西游记》融合了 在神佛的世界里注入了现实社会的人情世态, 有时还插入了儒家的哲理和名言,使它显得 亦庄亦谐,妙趣横生。这种特点,无疑使该 书赢得了各种文化层次的读者的爱好。
《西游记》的出现,开辟了章回体长篇 神魔小说的新门类。
背景资料
语句赏析
2.“ 那 六 兄 弟 , 慌 慌 张 张 , 前 后 寻 觅 不 见 , 一 齐 吆 喝 道 ‘走了这猴精也,走了这猴精也!’” 这句话写“六兄 弟”的“慌慌张张”对刻画孙大圣有什么作用?
用六兄弟的慌慌张张来反衬孙大圣的沉着、镇定。
语句赏析
3.在文中标出表现大圣和小圣性格特点的语言、行动、心 理描写的句子,分析其性格特点。
课下思考
再读课文,找出课文中精彩的句子,试着想一想, 这些句子哪些方面写得好。

《小圣施威降大圣》—优质课ppt课件

《小圣施威降大圣》—优质课ppt课件

水蛇跳一跳,又变做一只花鸨,木木樗樗的,立在蓼汀之上。二郎见 他变得低贱—花鸨乃鸟中至贱至淫之物,不拘鸾、凤、鹰、鸦都与交 群—故此不去拢傍,即现原身,走将去,取过弹弓拽满,一弹子把他 打个躘踵。
小圣为何现出原身,不再变化?
小圣:清高、高傲
那大圣趁着机会,滚下山崖,伏在那里又变,变一座土地庙儿,大张着
滑稽,趣味,彰显人物性格
纵观变化再识人
回顾小圣与大圣各自的变化,说说你的发现。
小圣:雀鹰、海鹤、鱼鹰、灰鹤、原身
小圣:大气、端庄、威严气派
攻击
大圣:麻雀、鹚老、鱼儿、水蛇、花鸨、土地庙、小圣模样
大圣:小巧、灵活、平凡(低贱)朴实 自保、逃生
课堂小结 大圣:凡俗调皮、机智灵动 小圣:神勇威严、心高气傲
课下作业
1、发挥想象,设计一个斗法回合 2、谈谈《西游记》“趣”和“情” 3、阅读《西游记》,梳理大圣的成长
“捏、藏、摇”表现了大圣动作轻快、机灵 “收、撇、卸、摇、抖、飞”表现了小圣思维敏捷,细心、勇猛
大圣又将身按下,入涧中,变作一个鱼儿,淬入水内。二郎赶至涧边, 不见踪迹。心中暗想道:“这猢狲必然下水去也,定变作鱼虾之类。等 我再变变拿他。”果一变变作个鱼鹰儿,飘荡在下溜头波面上,等待片 时。那大圣变鱼儿,顺水正游,忽见一只飞禽,似青鹞,毛片不青;似 鹭鸶,顶上无缨;似老鹳,腿又不红。“想是二郎变化了等我哩!”急 转头,打个花就走。二郎看见道:“打花的鱼儿,似鲤鱼,尾巴不红; 似鳜鱼,花鳞不见;似黑鱼,头上无星;似鲂鱼,鳃上无针。他怎么见 了我就回去了?必然是那猴变的。”赶上来,刷的啄一嘴。
小圣不小,大圣不大
资料链接 虽述变幻恍忽之事,亦每杂解颐之言,使神魔皆有人情, 精魅亦通世故。——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第21课 小圣施威降大圣 课件(共44张PPT) 2024-205学年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ppt

第21课 小圣施威降大圣 课件(共44张PPT) 2024-205学年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ppt
答案 大圣与二郎神的一番变化争斗是本章的神来之笔。刚开始,他们两人一场好 杀,大战三百余回合,不分胜负。在两人的争斗中,对于大圣的每一次变化,二郎 神都能马上找到制服他的办法,但如果写大圣直接变成一个最厉害的,就显得平铺 直叙,缺少了吸引力,很难吸引读者。
2.你从本文中获得了哪些有益的启示?
答案 (示例一)遇到困难时,要有坚毅的品质和无畏的精神。只要坚持过,奋斗过, 不论结果如何,我们都无怨无悔。 (示例二)解决问题时,我们要学会变通,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这样问题才会迎刃 而解。 (示例三)作文离不开想象,想象可以为我们的作文插上神奇的翅膀。我们要学习作 者奇妙大胆的想象。
【二】
品析语言
本文塑造了大圣和小圣两个性格鲜明的人物,请仿照参考示例赏析下列句子。 参考示例:那大圣变鱼儿,顺水正游,忽见一只飞禽,似青鹞,毛片不青;似鹭鸶, 顶上无缨;似老鹳,腿又不红:“想是二郎变化了等我哩!……”急转头,打个花 就走。 赏析:此处属于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表现了大圣善于观察、勤于动脑、机智的性 格特点。
斗智斗勇
【四】
读读写写
请将下面田字格中的字词书写三遍。
当堂检测
下列关于“小圣施威降大圣”的情节的描述及感悟,不准确的一项是 A. 大圣在打斗中不断变换法象,上天入地,这表明做事应审时度势,灵活处理。 B. 小圣在打斗时能够发现大圣变换的法象并有效应对,这表明要善于观察和推理。
√C. 大圣能够想到变成托塔天王的形象,瞒过众神,这表明做事要有勇有谋。
认识文体
(1)《西游记》是一部中国古典神话小说。冯梦龙 将《西游记》与《三国演义》《水浒传》《金瓶梅》 定为“四大奇书”。《西游记》与《三国演义》《水 浒传》《红楼梦》共列“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全书 共一百回,主要描述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途中战 胜各路妖魔鬼怪,历经八十一难,最终取得真经的故 事,赞扬了以孙悟空为主的师徒四人为了目标不畏艰 险、百折不挠、奋勇向前的精神。

《小圣施威降大圣》ppt课件

《小圣施威降大圣》ppt课件

1.能快速阅读全文,梳理故事的经过。 2.品味文中精彩的变化过程,感受其丰富奇特的想象。 3.通过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及形象、地点等变化分析 主要人物形象。 4.激发阅读《西游记》整本书的兴趣。
吴承恩(1510——1582)明代小说家。字汝忠,别 号射阳山人,淮安山阳(今江苏淮安)人。他生于一 个由学官沦落为商人的家族,家境清贫。吴承恩自幼 聪明过人 ,《淮安府志》载他“性敏而多慧,博极群 书,为诗文下笔立成。”但他科考不利,至中年才补 上“岁贡生”,后流寓南京,长期靠卖文补贴家用。 晚年出任长兴县丞,由于看不惯官场的黑暗,不久愤 而辞官,贫老以终。
众所周知,有不少优秀的小说被改编为剧本搬上了荧幕,或者制作成 剧情游戏,比如《西游记》既被改编为电视剧,也被制作成游戏《黑神 话·悟空》,通过改编使原作的精彩人物和情节深入人心,也在人们的 参与中获得更加丰富的形态。为了给即将举行的情景剧大赛挑选到精彩 剧本,这节课我们就来读一读四大名著《西游记》的经典选段《小圣施 威降大圣》,感受精彩故事的魅力。
选文曲折的故事情节,孙悟空与二郎神“一物降一物”的斗法过程,展 现出作者非凡的想象力。请你快速默读课文,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思路 并思考:二人的斗法是围绕哪个字展开的呢?
①妖猴惊散,大圣撤退;②二圣斗法,变化多端;③冒充真君,最终被围

梳理大圣和小圣的斗法过程,看看大圣分别变成了什么?小 圣相应变成了什么?梳理完成后,深入思考:这几个回合的变化是 随便安排的吗?他们的变化争斗经历了几次转折?依据这些转折, 你认为他们的斗争可分为哪几个阶段?
本文节选自《西游记》第六回,原标题为“观音赴会问原因,小圣 施威降大圣”。前五回故事梗概:花果山仙石孕育出一石猴,石猴觅得 水帘洞被群猴拥戴为王。数年后,石猴拜菩提老祖为师,获名孙悟空, 学得长生之道、七十二般变化及筋斗云,又向龙王讨得金箍棒,后大闹 天宫。玉帝令托塔李天王率天兵天将去捉拿悟空,悟空两度打败众天神。 于是,观音推荐小圣二郎神擒拿孙悟空,本课故事即从这里开始。

《小圣施威降大圣》PPT课件

《小圣施威降大圣》PPT课件
21.小圣施威降大圣
吴 承 恩
学习目标
1、了解吴承恩及《西游记》的相关文学常识;初步感知中国 古代神话小说的特点。
2、学习快速默读,浏览全文,把握故事情节;综合运用多种 手法赏析人物形象特点,体会本文大胆非凡的联想与想象。
3、欣赏文中的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体会语言的准确传神、 谐趣俏皮。
文学常识
……菩萨开口对老君说:“贫僧所举二郎神如何?——果有神通, 已把那大圣围困,只是未得擒拿。我如今助他一功,决拿住他也。” 老君道:“菩萨将甚兵器?怎能助他?”菩萨道:“我将那净瓶杨柳 抛下去,打那猴头;即不能打死,也打一跌,教二郎小圣,好去拿 他。”老君道:“你这瓶是个磁器,准打着他便好;如打不着他的头, 或撞着他的铁棒,却不打碎了?你且莫动手,等我老君助他一功。” 菩萨道:“你有甚么兵器?”老君道:“有,有,有。”捋起衣袖, 左膊上,取下一个圈子,说道:“这件兵器,乃锟钢抟炼的,被我将 还丹点成,养就一身灵气,善能变化,水火不侵,又能套诸物;一名 ‘金钢琢’,又名‘金钢套’。当年过函关,化胡为佛,甚是亏他。 早晚最可防身。等我丢下去打他一下。”
吴承恩,字汝忠,别号射阳山人,山阳(今江苏淮安)
人,明代小说家。
他自幼聪慧过人,但科考不利,大约40岁才补上“岁贡
生”。六十多岁时到北京等待分配官职,没有被选上,由于
母老家贫,去做了长兴县丞,终因受人诬告,罢官系狱,此
事不久被澄清,他毅然退官还乡,晚年寄情诗酒,从事文艺
创作多以卖文为生,在81岁左右时去世。代表作:长篇神魔
话毕,自天门上往下一掼,滴流流,径落花果山营盘里,可可的 着猴王头上一下。猴王只顾苦战七圣,却不知天上坠下这兵器,打中 了天灵,立不稳脚,跌了一跤,爬将起来就跑;被二郎爷爷的细犬赶 上,照腿肚子上一口,又扯了一跌。他睡倒在地,骂道:“这个亡人! 你不去妨家长,却来咬老孙!”急翻身爬不起来,被七圣一拥按住, 即将绳索捆绑,使勾刀穿了琵琶骨,再不能变化。

《小圣施威降大圣》ppt课件

《小圣施威降大圣》ppt课件

学习目标
1.了解相关知识,识记文学、 文化常识。
2.梳理故事情节,简要概括事 件要点。
学习目标
故事背景
花果山仙石孕育出一石猴,被群猴拥戴 为王。数年后,石猴拜菩提老祖为师,获名 孙悟空,学得长生之道、七十二般变化及 “筋斗云”。又向龙王讨得如意金箍棒,后 大闹天宫。玉帝令托塔李天王率天兵天将去 捉拿孙悟空,孙悟空两度打败了众天神。于 是,观音推荐二郎神擒拿孙悟空,本课的故 事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本文节选自《西游记》第六回,原标题 为《观音赴会问原因,小圣施威降大圣》。
文化文学
《水浒传》作者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生平事迹不详。 《西游记》作者吴承恩(约1510—约1582)字汝忠,别号射阳山 人,山阳(今江苏淮安)人,明代小说家。 《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戏曲家,生平事 迹不详。 《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约1715—约1763),名霑,字梦阮,号雪 芹, 清代小说家。
21 小圣施威降大圣
吴承恩
21 小圣施威降大圣
吴承恩
第一课时
情境导入
今天我们走进中国著名的长篇古典神话小说 《西游记》中,阅读其中一个精彩绝伦的片断, 去领略大家喜爱的神化英雄齐天大圣孙悟空的风 采。课文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齐天 大圣又展示了他哪些神奇的本领呢?让我们一起 走进课文去了解。
课堂小结
大圣逃——小圣追



大圣变化——小圣识破

拓展延伸
本文主要刻画了“大圣”和“真君”两个人物形象,请 问:你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
拓展延伸
本领高强 总能识破大圣的各种变化 神通广大 机智,善于观察
拓展延伸
喜欢孙悟空
神通广大、机敏、坚 毅 、勇敢、无畏、有 正义感和反抗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族,
5、课文中展现了孙悟空与二郎神的打斗变化,选项中都
是孙悟空变化的一组是( D )
A、麻雀 雀鹰 鱼儿
B、麻雀 鱼鹰 花鸨
C、水蛇 灰鹤 鱼儿 D、麻雀 花鸨 水蛇
6、孙悟空与二郎神斗法变成一座庙宇时,二郎神认出的
原因是 ( B )
A、孙悟空的气味 B、旗杆(猴子的尾巴)立错了位置
C、孙悟空的眼睛 D、孙悟空的腿
《西游记》的文学价值:
在中国古典小说中,《西游记》的内容是最为庞杂 的。它融合了佛、道、儒三家的思想和内容,既让佛、道 两教的仙人们同时登场表演,又在神佛的世界里注入了现 实社会的人情世态,有时还掉书袋似的插进几句儒家的至 理名言,使它显得亦庄亦谐,妙趣横生。这种特点,无疑 使该书赢得了各种文化层次的读者的爱好。
“却说那大圣已至灌江口,摇身一变,变作二郎爷爷的 模样,按下云头,径入庙里,鬼判不能相认,一个个磕 头迎接。他坐中间,点查香火:见李虎拜还的三牲,张 龙许下的保福,赵甲求子的文书,钱丙告病的良愿。” 这几句话语言幽默诙谐,既写出了猴性的戏谑,又刻画 出了一个机敏可爱的大圣形象。
6.本文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要刻画了“大圣”和“真君”两个人物 形象,请问:你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
吴承恩(1500—1582),字汝忠, 号射阳山人。汉族,淮安府山阳县 (今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人,明代 小说家。作品有长篇小说《西游记》, 还有后人辑集的《射阳先生存稿》4 卷存世。
小圣施威降大圣
吴承恩
背景
唐僧取经是历史上一件真实的事。大约距今一千三百多年前,即唐太宗贞观 元年(627年),年仅25岁的青年和尚玄奘带领一个弟子离开京城长安,只身到 天竺(印度)游学。他从长安出发后,途经中亚、阿富汗、巴基斯坦。过高昌国 时,那里的居民非常推崇佛教,国王见他们是从大唐来的和尚,非常高兴,愿封 他们为护国法师,加上黄金百两、骏马千匹。弟子动摇了,最后留在了高昌国, 而玄奘偷偷溜了出来向西逃去。不料被高昌国士兵截住。没想到他们是前来护送 玄奘西去取经的。士兵送给玄奘一匹白马和一些文书,玄奘感激不已。他向王宫 方向拜了几拜,就骑马西去了。玄奘历尽艰难险阻,最后到达了印度。他在那里 学习了两年多,并在一次大型佛教经学辩论会任主讲,受到了赞誉。贞观十九年 (645年)玄奘回到了长安,带回佛经657部。为防止经文被盗,玄奘在唐王的帮 助下修筑了大雁塔,保存经文。他这次西天取经,前后十九年,行程几万里,是 一次传奇式的万里长征,轰动一时。后来玄奘口述西行见闻,由弟子辩机辑录成 《大唐西域记》十二卷。但这部书主要讲述了路上所见各国的历史、地理及交通, 没有什么故事。直到他的弟子慧立、彦琮撰写的《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则为玄奘的经历增添了许多神话色彩。从此,唐僧取经的故事便开始在民间广为 流传。南宋有《大唐三藏取经诗话》,金代院本有《唐三藏》、《蟠桃会》等, 元杂剧有吴昌龄的《唐三藏西天取经》、无名氏的《二郎神锁齐大圣》等,这些 都为《西游记》的创作奠定了基础。吴承恩也正是在民间传说和话本、戏曲的基 础上,经过艰苦的再创造,完成了这部令中华民族为之骄傲的伟大文学巨著。
2.大圣和小圣经过了哪几个回合的变化和斗争?
大圣(孙悟空) ①麻雀儿 ②大鹚老 ③鱼儿 ④水蛇 ⑤花鸨 ⑥土地庙儿 ⑦二郎爷爷
小圣(二郎神) 饿鹰儿 大海鹤 鱼鹰儿 灰鹤 原身 原身 原身
3.请根据本文故事情节概括各部分大意。
4.孙悟空的每一次变化,二郎神都马上找到制伏 他的办法。作者为什么不写孙悟空直接变成一个 最厉害的?在别的作品中,你有没有看过类似的 写法?
B、《西游记》运用的语言是古代白话,其中杂用了不少 方言、俗语,所使用的语言给人妙趣横生的感觉。
C、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故事,喊出了“皇帝轮流做,明年 到我家”的口号。
D、文中的大圣指二郎神,小圣指孙悟空。
4、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作者是 ( ),字汝忠,号(
山阳人。( )代杰出的小说家 ,代表作

》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D、高擎 (qíng) 青鹞 (yào) 大鹚老 (zī)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
A、树梢
铁钳 窗棂 园睁凤目
B、磕头
云宵 饿鹰 趁着机会
C、踪迹
猢狲 低贱 众皆愕然
D、翎毛
鳜鱼 拽满 安下云头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D )
A、神话小说是以虚象幻境作为表现形式的,是社会生活 的曲折的反应,也是人们精神的悠远的寄托。
大圣孙悟空与小圣二郎神的一番变化争斗确实是本 章的神来之笔。刚开始,他们两人一场好杀,大战三百余 回合,不分胜负。在和二郎神的争斗中,孙悟空的每一次 变化,二郎神都马上找到制服他的办法,但如果写孙悟空 直接变成一个最厉害的,就显得平铺直叙,缺少了吸引力, 很难吸引读者。
5.大圣变作二郞神的情节写出了猴性的戏谑,在 紧张的斗法过程中使故事情节得以舒缓,让人记 忆深刻。如:
《西游记》的出现,开辟了神魔长篇章回小说的新门 类。书中将善意的嘲笑、辛辣的讽刺和严肃的批判巧妙地 结合的特点直接影响着讽刺小说的发展。《西游记》是古 代长篇浪漫主义小说的高峰,在世界文学史上,它也是浪 漫主义的杰作。
一、读一读
掣棒 ( chè )
吆喝 ( yāo )
钉住( dìnɡ)
青鹞 ( yào )
7、在《西游记》中最能吃苦耐劳却有很多缺点和弱点,
同学们自由讨论
喜欢大圣
神通广大、敢于反抗 机敏、坚毅 勇敢、无畏
喜欢真君
本领高强、神通广大、总 能识破大圣的各种变化
课堂练习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B )
A、掣棒( zhì) 吆喝(yāo) 金箍棒 (gū)
B、钉住(dìng) 寻觅(mì)
淬入水内 (cuì)
C、鲂鱼 (fáng) 花鸨 (bǎo) 幌一幌 (huàng)
铁钳 ( qián)
花鸨 ( bǎo )
鲂鱼 ( fánɡ) 二、记一记
高擎 (qínɡ )
①法天象地:指将身形变得顶天立地。 ②弄 喧:弄玄虚,耍花招。 ③告 病:称说有病。 ④良 愿:心愿,愿望。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孙悟空与二郎神各自施展法术,斗智斗勇,最后二郎神降 服孙悟空的故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