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健康课6保护我的耳朵
中班健康教育活动教案《爱护自己的耳朵》

中班健康教育活动教案《爱护自己的耳朵》课题:爱护自己的耳朵目标:通过本次活动,使幼儿能够了解耳朵的结构和功能,知道如何正确保护耳朵健康。
总体安排:介绍耳朵结构和功能-讨论如何保护耳朵健康-游戏:认识声音-小组活动:做耳朵模型-总结。
活动一:介绍耳朵结构和功能(10分钟)1. 引导幼儿围坐在一起,用图片或实物展示耳朵的结构,如外耳、中耳、内耳等。
2. 讲解耳朵的功能,如听声音、平衡身体等。
活动二:讨论如何保护耳朵健康(15分钟)1. 让幼儿自由发言,提问他们如何保护自己的耳朵健康。
2. 引导幼儿提出正确的保护耳朵健康的方法,如不用力揉搓耳朵、远离嘈杂的声音、注意保持耳朵清洁等。
活动三:游戏:认识声音(15分钟)1. 准备几个不同的声音录音,如鸟叫、汽车喇叭、婴儿哭声等。
2. 播放一段声音,让幼儿猜测是什么声音,并配合动作模拟声音的来源。
活动四:小组活动:做耳朵模型(20分钟)1. 将幼儿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套制作耳朵模型的材料,如纸板、棉花等。
2. 引导幼儿按照指导书的步骤制作耳朵模型,并进行装饰。
3. 完成后,让每个小组向其他小组展示自己的耳朵模型,并解释耳朵的功能和保护方法。
活动五:总结(10分钟)1. 引导幼儿回顾本次活动,提问他们从中学到了哪些知识和方法。
2. 引导幼儿总结本次活动的重要意义,如保护耳朵对健康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活动,幼儿能够了解耳朵的结构和功能,并学会了如何正确保护耳朵健康。
同时通过游戏和小组活动,增加了幼儿的参与度和互动性,提高了他们对所学知识的记忆与理解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耳朵保护的正确方式,避免产生错误的保护观念。
大班健康教学设计《保护我的耳朵》教案反思

一、教学背景教案名称:大班健康教学设计《保护我的耳朵》课时:1课时年级:大班教材来源:《幼儿园大班健康领域活动指导手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耳朵的结构和功能,知道保护耳朵的重要性。
3. 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安全意识。
教学内容:1. 耳朵的结构和功能2. 保护耳朵的方法二、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耳朵,引导幼儿观察耳朵的结构。
提问:“耳朵有什么作用?你们知道耳朵的结构吗?”2. 基本部分:教师讲解耳朵的结构和功能,重点讲解耳朵的重要性。
教师演示正确保护耳朵的方法,如:不让水进入耳朵、避免耳朵受到撞击等。
幼儿跟随教师学习保护耳朵的方法,并进行实践操作。
3. 拓展部分:幼儿分享自己的观点,教师进行总结。
4.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耳朵保护和良好生活习惯的认识。
教师鼓励幼儿在家庭和生活中积极实践,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三、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是否积极回答问题、参与实践操作。
2. 知识掌握程度:通过课后提问或家庭作业,了解幼儿对耳朵结构和保护方法的掌握情况。
四、教学资源1. 图片或实物展示耳朵2. 教学PPT3. 家庭作业: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讨论如何在生活中保护耳朵,并记录下来。
五、教学建议1. 针对大班幼儿的认知水平,教师在讲解耳朵结构时,可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和图片进行展示。
2. 在实践操作环节,教师要关注每个幼儿的动作,确保他们掌握正确的保护耳朵方法。
3. 教师要积极引导幼儿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准备准备耳朵的模型或图片准备相关的健康教育课件准备护耳的相关生活用品实物或图片准备听力小游戏教具七、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耳朵的结构和功能,解释保护耳朵的重要性。
演示法:展示如何正确保护耳朵的方法。
互动法:提问和讨论,鼓励幼儿分享保护耳朵的方法。
实践法:让幼儿实际操作,练习正确的耳朵保护方法。
中班健康教案《请保护耳朵》

中班健康教案《请保护耳朵》教案名称:请保护耳朵教学目标:1. 通过听故事,学会保护耳朵的重要性;2. 了解造成耳朵受伤的常见原因;3. 掌握保护耳朵的具体方法;4. 提高学生对自身健康的意识。
教学内容:1. 耳朵的构造和功能;2. 保护耳朵的重要性;3. 造成耳朵受伤的常见原因;4. 保护耳朵的具体方法。
教学方法:故事讲解、互动讨论、小组活动。
教学资源:故事书、图片、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 与学生交流耳朵的作用,引导学生思考耳朵的重要性。
2. 出示一张图片,让学生描述人的耳朵的构造。
二、讲故事(15分钟)1. 准备一本关于保护耳朵的故事书,向学生讲述其中的故事。
2. 在故事中,重点强调关于保护耳朵的信息。
三、互动讨论(10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故事中提到的保护耳朵的重要性。
2. 与学生讨论常见的造成耳朵受伤的原因。
3. 学生就如何保护耳朵进行互动讨论,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四、小组活动(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保护耳朵的具体方法进行讨论。
2. 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并与其他小组进行讨论和交流。
3. 教师进行点评,提供适当的指导和建议。
五、总结(5分钟)1. 小结保护耳朵的重要性和具体方法。
2. 引导学生总结今天学到的知识,鼓励他们运用所学知识保护自身健康。
六、作业(5分钟)要求学生回家写一篇关于如何保护耳朵的小短文,可以包括他们在小组活动中讨论的内容。
拓展活动:1. 邀请一个专业人士来学校讲解耳朵的结构和功能;2. 带领学生参观医院或者声学实验室,了解更多关于耳朵的知识;3. 在学校开展关于保护耳朵的宣传活动,让学生成为活动的小小宣传员。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故事和互动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到保护耳朵的重要性以及具体方法。
故事的内容应该生动有趣,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在互动讨论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供自己的观点和建议,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保护我的耳朵教案及反思

保护我的耳朵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耳朵的结构和功能,知道保护耳朵的重要性。
3. 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耳朵的结构和功能:耳朵由外耳、中耳和内耳组成,负责听觉和平衡功能。
2. 保护耳朵的方法:避免耳朵进水、避免巨大声响、不随意挖耳朵等。
3. 耳朵卫生习惯:每天清洁耳朵、定期检查耳朵等。
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耳朵的结构和功能,保护耳朵的方法和耳朵卫生习惯。
2. 示范法:示范正确的耳朵清洁方法。
3. 游戏法:通过耳朵游戏,让幼儿了解耳朵的重要性。
4. 讨论法:引导幼儿讨论如何保护耳朵,培养幼儿的表达力和合作精神。
四、教学准备:1. 图片:耳朵的结构图、耳朵卫生习惯图等。
2. 视频:耳朵清洁的示范视频。
3. 耳朵游戏材料:耳朵贴纸、耳朵模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对耳朵的了解,引导幼儿关注耳朵的重要性。
2. 讲解:讲解耳朵的结构和功能,介绍保护耳朵的方法和耳朵卫生习惯。
3. 示范:播放耳朵清洁的示范视频,让幼儿学习正确的耳朵清洁方法。
4. 游戏:进行耳朵游戏,让幼儿通过实践了解耳朵的重要性。
5. 讨论:引导幼儿讨论如何保护耳朵,培养幼儿的表达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反思:六、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耳朵结构和功能的理解程度。
2. 通过提问,检查幼儿对保护耳朵的方法和耳朵卫生习惯的掌握情况。
3. 评估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精神。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医生或专业人士来园进行耳朵健康讲座,让幼儿更深入地了解耳朵健康知识。
2. 组织幼儿参观耳朵医疗设施,如听力检测中心,让他们亲身体验耳朵检查过程。
八、教学资源:1. 耳朵健康相关书籍:提供给幼儿阅读,加深他们对耳朵健康的理解。
2. 耳朵健康宣传材料:如海报、宣传册等,用于布置教室和家园联系栏。
3. 耳朵保护用品:如耳塞、耳罩等,供幼儿实践使用。
中班健康教育活动教案《爱护自己的耳朵》

中班健康教育活动教案《爱护自己的耳朵》中班健康教育活动教案《爱护自己的耳朵》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班健康教育活动教案《爱护自己的耳朵》,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耳朵的结构,了解耳朵的作用。
2、会区分噪音及保护耳朵的方法。
【活动准备】课件:耳朵的作用【活动过程】一、导入出示课件,引导幼儿了解耳朵的结构二、展开1、分组讨论耳朵的作用。
2、保护耳朵及用耳卫生的方法。
(1)保护听力,噪音大的场所尽可能少去(2)使用耳机、Mp3等,要选择质量好的(3)听的时候音量不要太大,能听清就行,每天不要超过一个小时(4)如果发现自己最近总要把音量调大才能听清,看电视也要调大音量的时候,就应该停止使用耳机,立即去耳科检查。
(5)远离噪声:人的听觉所能承受的极限是90分贝,超过这个限度,就视为噪声。
(6)噪声对听力的'损伤是缓慢的、进行性的,由偶尔耳鸣变成频繁耳鸣,引起听觉衰弱、耳疲劳,甚至出现失聪。
所以不要频繁置身在嘈杂的环境里,注意缓解耳朵压力。
(7)慎重用药:一些抗感染药,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会损害人的内耳、耳蜗,造成耳聋。
所以用药前应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或向医生询问,严格掌握药物使用的适应症。
(8)小心挖耳:挖耳很容易损伤外耳道皮肤,把细菌带进耳道,而且用力不当还会引起外耳道损伤、感染,导致外耳道发炎、溃烂,甚至影响张嘴和吃东西。
若耳朵痒得难受,可以用手在耳外侧轻轻揉,或用棉签轻擦。
(9)调整饮食:多吃富含锌、铁、钙的食物,有助于扩张微血管,改善内耳的血液供应,防止听力减退;切忌长期食用高盐、高脂肪、低纤维素类食物,勿暴饮暴食。
(10)切忌进水:游泳或洗澡时,切忌耳朵进水。
若不小心流入,可以侧身将水控出,或是用干棉签轻轻擦干,喜欢游泳的人最好戴上耳塞。
保护我的小耳朵小班安全

在求助时,应向专业人员描述同学的情况和症状,以便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和 治疗方案。同时,同学也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建议。
06
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关 注孩子耳朵健康
家长日常监管责任落实
家长应时刻关注孩子的行为举止 ,防止其将异物塞入耳朵或用尖
锐物品挖耳。
在家中放置药品、清洁剂等物品 时,要确保孩子无法触及,以免
耳朵健康与心理健康
听力障碍可能导致孤独、焦虑等心理 问题。
预防耳部疾病重要性
避免听力损失
预防耳部疾病可以避免听 力损失,保护听力。
提高生活质量
健康的耳朵有助于提高生 活质量,享受美好生活。
降低医疗成本
预防耳部疾病可以降低医 疗成本,减轻家庭和社会 负担。
02
日常生活中耳朵安全隐患
家庭环境中潜在危险源
1 2
选择有品质保证的耳机
购买来自可靠品牌的耳机,确保其质量和安全性 。
根据使用场景选择类型
根据需要选择耳塞式、耳罩式等不同类型的耳机 。
3
注意尺寸匹配
选择适合自己耳朵尺寸的耳塞或耳罩,以确保佩 戴舒适且不易脱落。
遵循音量控制原则及建议
01
控制音量大小
避免将音量调得过大,以免对听力造成损害。
02
遵循“60/60”原则
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支持
社会各界应加强对儿童耳朵健康的关 注和支持,提供相关资源和帮助。
公益组织可开展儿童耳朵健康知识普 及活动,提高家长和孩子的保护意识 。
医疗机构可定期为儿童提供免费的听 力筛查服务,及时发现并干预听力问 题。
政策法规保障孩子权益
国家应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 确儿童耳朵健康保护的责任和 义务。
小学健康课6保护我的耳朵ppt课件

我们来认识下自己的耳朵
• 耳朵的结构
• 我们的耳朵有什么作用呢? • 听声音:如果我们的耳朵 受到伤害,听不到声音了, 那就会没法听老师讲课, 影响我们的学习,给我们 的生活带来很大地不方便。 • 所以我们要注意保护自己 的耳朵。
伤害我们耳朵的错误行为
•谁知道哪些坏习惯 能伤害到我们的耳朵?
• 挖耳朵 • 很多人会用棉花条吸耳油,却将可能会 排出的耳垢推回去,影响耳道排出耳垢 的功能。若用挖耳勺清理,更有可能挖 伤耳道甚至损坏耳膜。其实耳垢是耳油 分泌混合死皮,一般不用清理,会自行 排出,推回去反而会构成耳道闭塞。同 时耳油具有杀菌作用,耳垢就像小防线, 阻止碗面的尘垢入侵。所以啊大家不要 挖耳朵。
• 七、擤鼻涕时掌握正确的方法 应左右鼻腔一个一个的擤,切勿将 左右鼻孔同时捏住擤,因为鼻腔后部与 中耳腔有一官腔(咽鼓管)相通,擤鼻 涕不当可将鼻腔分泌物驱入中耳腔,引 起中耳炎。
• 八、不要用耳勺等东西挖耳,容易损伤 耳膜;游泳或洗澡时如果感觉耳朵进水, 应立即侧耳单腿跳,让水流出来。
• 九、防止异物进耳 如果昆虫进入耳朵,不要惊慌,可 在耳边点少许香油或者蜜汁诱虫爬出, 夜晚也可用烛光,手电筒等诱虫。不能 用尖的东西掏耳朵,如果不小心珠珠掉 进耳朵就赶紧让爸爸妈妈带着去医院。
一、戒除掏耳朵的习惯。 经常掏耳朵可引起耳朵和鼓膜损伤, 有时还会并发感染,导致听力下降。
• 二、洗头洗澡时防止水流入耳内。 因为皮肤和鼓膜再水中浸泡, 加上耳屎的刺激,容易引起外耳炎。 若原来有鼓膜穿孔者,水入耳内可 引起中耳炎复发。
• 三、夏季游泳前需要做体格检查。 有外耳道炎症、中耳炎、外耳道耵 聍栓塞、鼓膜穿孔等疾病者,必须在矫 正治疗后才可游泳。
小学健康课6 保护我的耳朵
中班健康教育活动教案《爱护自己的耳朵》 (2)

中班健康教育活动教案《爱护自己的耳朵》教案主题:爱护自己的耳朵教案目标:1.了解耳朵的结构和功能。
2.认识常见的耳朵问题和疾病。
3.掌握正确的耳朵保护方法。
4.培养学生良好的听力习惯和爱护耳朵的意识。
教学准备:1.教学文具准备:黑板、彩色笔、粘贴纸和纸张。
2.教学资料准备:耳朵的结构和功能介绍的图片、常见耳朵问题和疾病的图片。
3.音响设备准备:播放器和耳机。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0分钟)1.教师与学生互动问答:“耳朵是我们听声音和保持平衡的器官,同学们知道耳朵的结构和功能吗?”2.教师呈现耳朵的结构和功能的图片,向学生解释和介绍。
Step 2:学习(20分钟)1.教师向学生介绍常见的耳朵问题和疾病,如耳朵感染、耳鸣等,并展示相关图片。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这些问题和疾病的原因和如何避免。
3.教师向学生介绍正确的耳朵保护方法,如不用力拔耳朵、避免长时间佩戴耳机等。
Step 3:实践(20分钟)1.教师要求学生进行以下实践活动:a.模拟耳朵感染的情景,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根据所学知识给予合理的建议和解决方法。
b.学生自己设计并制作“爱护耳朵”海报,展示耳朵健康和保护的重要性。
Step 4:总结归纳(10分钟)1.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问答,复习所学内容。
2.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要点,并给予学生鼓励和肯定。
Step 5:拓展延伸(自主学习,10分钟)1.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自主寻找关于耳朵保护的资料,并写下自己的心得和收获。
2.鼓励学生向家长、亲戚或朋友咨询有关耳朵保护的问题,并整理相关资料。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了解了耳朵的结构和功能,认识到常见的耳朵问题和疾病,并掌握了正确的耳朵保护方法。
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和海报设计等实践活动,增强了对耳朵健康和保护的重视意识。
同时,通过拓展延伸的自主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增加对耳朵保护的理解和知识积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左一片,右一片,隔座山头不见面。 谜底:耳朵
爱护自己的耳朵
小公鸡借耳朵
• 今天小公鸡去参 加生日派对,买了一 副新耳环,可是小公 鸡照镜子时发现自己 没有耳朵很着急。
•
小公鸡匆匆忙忙跑到小白兔家 看见小白兔在门口迎接它,小 白兔说:“你找我干什么?”小公鸡说: “我向你借耳朵。”小白兔边摆 手边说:“我的耳朵可不能给你, 我的耳朵还有散热的作用呢!” 你还是问别人借吧!”小公鸡伤 心的离开了小白兔家。
我们来认识下自己的耳朵
• 耳朵的结构
• 我们的耳朵有什么作用呢? • 听声音:如果我们的耳朵 受到伤害,听不到声音了, 那就会没法听老师讲课, 影响我们的学习,给我们 的生活带来很大地不方便。 • 所以我们要注意保护自己 的耳朵。
伤害我们耳朵的错误行为
•谁知道哪些坏习惯 能伤害到我们的耳朵?
• 挖耳朵 • 很多人会用棉花条吸耳油,却将可能会 排出的耳垢推回去,影响耳道排出耳垢 的功能。若用挖耳勺清理,更有可能挖 伤耳道甚至损坏耳膜。其实耳垢是耳油 分泌混合死皮,一般不用清理,会自行 排出,推回去反而会构成耳道闭塞。同 时耳油具有杀菌作用,耳垢就像小防线, 阻止碗面的尘垢入侵。所以啊大家不要 挖耳朵。
•
如果耳垢确实很多,堵塞了耳 道,影响听力,应该让父母带着到 医院找医生帮忙清理。 • 还有,如果洗澡 游泳的时候耳 朵入水,也不要用棉花条挖耳道吸 水,只要把头一侧,一会水便会流 出来。
• 放异物
• 不要向耳朵放例如 小珠、小豆等异物 进耳朵。
• 掴耳光
• 切莫让家长掌掴孩子,否则可能伤及耳 膜,或令耳骨移位。
• 七、擤鼻涕时掌握正确的方法 应左右鼻腔一个一个的擤,切勿将 左右鼻孔同时捏住擤,因为鼻腔后部与 中耳腔有一官腔(咽鼓管)相通,擤鼻 涕不当可将鼻腔分泌物驱入中耳腔,引 起中耳炎。
• 八、不要用耳勺等东西挖耳,容易损伤 耳膜;游泳或洗澡时如果感觉耳朵进水, 应立即侧耳单腿跳,让水流出来。
• 九、防止异物进耳 如果昆虫进入耳朵,不要惊慌,可 在耳边点少许香油或者蜜汁诱虫爬出, 夜晚也可用烛光,手电筒等诱虫。不能 用尖的东西掏耳朵,如果不小心珠珠掉 进耳朵就赶紧让爸爸妈妈带着去医院。
小公鸡又分别向 小猪、松鼠借耳朵, 可是他 们都没有借 给它。
• 小公鸡回到家,问妈妈:“我真的没有 耳朵吗?”“笨孩子,你有啊!在眼睛 的后面有一撮凸起来的毛,底下藏着你 的耳朵,你得耳朵有很多的作用呢。比 如虫子钻不进去,雨淋不着。你的耳朵 作用比谁的都大呢!”小公鸡听后摸着 自己的耳朵高兴地叫起来:“我有耳朵 咯,我有耳朵咯!”
• •
小公鸡又来到大象家,大象问:“你 我干什么?”“大象伯伯您好,我能 不能向您借一个东西?”大象伯伯说:“你要 借什么呀?”小公鸡说:“借一下耳朵。”大 象说:“那可不行,我的耳朵还有阻挡噪音的 作用呢!你还是向别人借吧!”小公鸡很失落 地离开了大象家。
•
“狗大爷您好,我能不能向您借 个东西呢?”小公鸡又来到了狗 大爷家。“你要借什么?”小公鸡说: “借耳朵。”狗大爷说:“那可不行, 因为我的耳朵要听坏人的动静, 所以不能借给你。你还是向别 人借去吧!”
• 二、洗头洗澡时防止水流入耳内。 因为皮肤和鼓膜再水中浸泡, 加上耳屎的刺激,容易引起外耳炎。 若原来有鼓膜穿孔者,水入耳内可 引起中耳炎复发。
• 三、夏季游泳前需要做体格检查。 有外耳道炎症、中耳炎、外耳道耵 聍栓塞、鼓膜穿孔等疾病者,必须在矫 正治疗后才可游泳。
• 四、耳廓外伤、冻 疮时要严格防止感 染。
• 手摩耳轮:双手握空拳,以拇指、食指 轻轻从上到下捻按整个耳轮1分钟,再用 掌心从上到下轻轻地搓耳轮1分钟,直至 耳朵发热为止。
• 提拉耳尖 :用食指、 拇指夹捏耳廊尖端 , 有节律地向上牵引 10次,再拉住耳垂 向下牵引10次。
• 搅耳孔:用小手指尖 深入外耳道内,先按 顺时针方向搅动,再 按逆时针方向搅动, 各声音嘈杂的玩具、 对着耳朵大声喊话等等都会 对耳朵产生危害,声音越大, 接触时间越长,对我们的听 觉影响越大。
• 擤鼻涕
• 伤风感冒时,千万不要捏住鼻子两边一 起擤鼻涕,以免压力过大,带菌的鼻涕 乘势进入耳咽管到中耳,引起中耳炎。 要擤鼻涕,应该逐个鼻孔来。
一、戒除掏耳朵的习惯。 经常掏耳朵可引起耳朵和鼓膜损伤, 有时还会并发感染,导致听力下降。
• 鸣天鼓:两手劳宫穴(手握拳时中指尖 所对处)压按耳朵10次;然后将手指放 在后脑枕骨,用中指叩击3到10次。
• 五、远离噪音和爆炸现场。 (包括放爆竹)因为较大的噪 音可引起噪音性耳聋,而爆炸声 音造成爆震性耳聋。当突然出现 噪声时,立即把耳朵堵住,并张 大嘴巴,少年儿童不要用耳机听 音乐。
• 六、避免打击头部,更不可掌掴耳部。 打击头部可并发听力损害,掌掴耳 部可引起鼓膜破裂。生活中,因外力打 击造成耳朵功能受损的情况屡见不鲜。 防揪打:耳朵不能揪,也不能打。揪耳 朵、打嘴巴都对耳朵有害,儿童的咽鼓 管比较直、比较短,更加容易引起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