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思品 相信科学不迷信
河北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设计《崇尚科学,破除迷信》教案

河北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设计《崇尚科学,破除迷信》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迷信的定义和危害;2.了解科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3.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科学的重要性;4.能在日常生活中辨别迷信和科学。
二、教学内容1.迷信的定义和危害;2.科学的定义和基本方法;3.科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1.理解科学的概念和方法;2.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科学的重要性。
四、教学难点1.辨别迷信和科学;2.了解科学的重要性。
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2.互动式教学法;3.视听教育法。
六、教学过程1. 思维导入•让学生谈谈自己了解的什么迷信;•引导学生讨论迷信的危害;•通过讨论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
2. 教学过程1.讲解迷信的定义和危害;2.讲解科学的定义和基本方法,并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3.录制相关科学实验视频,引导学生欣赏;4.让学生和老师一起讨论科学在生活中的应用;5.引导学生评价迷信和科学的应用,对比分析。
3. 思维输出•要求学生总结科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要求学生描述科学的重要性;•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形式表达对科学的认知。
七、教学评价1.课堂测试;2.作业评价;3.给予学生思维导图、实验记录和试验报告的评价。
八、教学参考1.王波. 科学类电视剧在小学品德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小学教育,2014,(30):22-23.2.河北省教育厅. 小学社会及品德与生活(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3.宋菲. 科学实验教学在小学生品德教育中的应用[J]. 中国基础教育,2017,(11):17-17+20.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计划,希望能够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科学的基本概念、方法,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辨别科学和迷信,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念。
相信科学,反对迷信教案

《相信科学,反对迷信教案》教案学习目标1、树立“相信科学,反对迷信”的思想观念,自觉抵制封建迷信活动,破除陋习。
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精神和形成科学态度的意识,增强他们热爱科学、勤奋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培养学生从小热爱科学、勤奋学习、勇于创新的优秀品质。
2、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认识社会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搜集能力和创新能力。
3、使学生懂得封建迷信活动是有害的、骗人的。
会对社会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危害;懂得科学是反对迷信的思想武器,自觉的学习科学、宣传科学。
用科学反对形形色色的迷信活动。
移风易俗。
教学重点教育学生树立“相信科学,反对迷信”的思想观念,反对一切封建迷信活动,破除陋习。
教学难点正确认识迷信的原因,揭穿迷信活动的欺骗性,并能自觉抵制迷信活动。
教学准备师生共同搜集有关封建迷信骗人、害人的事例;搜集一些著名科学家的故事。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封建迷信害人不浅向邪教宣战一.讲故事导入教师讲一个发生在身边的封建迷信害人的故事。
在志明清学生讲一讲发生自己听说或看见过的有关事例。
揭示课题:崇尚科学、反对迷信二、封建迷信害人不浅1、教师通过作磷发光和药液辩字的实验,让学生看清将迷信欺骗人的伎俩。
2、议一议:你对这些迷信活动怎样看?三、向邪教宣战1、放有关邪教受害者刘思影的录像片。
2.、向学生展示乌干达邪教组织自杀纪录的有关材料,说明世界上还有很多的邪教组织,它们披着美丽的外衣,变幻着不同的面孔欺骗人、迫害人。
四、作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绘画、标语、作文)进行科普宣传。
第二课时崇尚科学一、谈话导入科学是对付封建迷信的法宝,无数科学家和探险家用自己毕生的经历甚至宝贵的生命去不断探索和捍卫科学。
波兰科学家哥白尼和意大利科学家布鲁诺就是这样的杰出代表。
二、教师讲有关哥白尼、布鲁诺的故事。
三、交流讨论科学家为了真理不畏艰险、不断追求的事迹说明了什么?四、从小爱科学1、师:你知道爱迪生吗?你知道爱迪生有哪些发明吗?学生自读教材20页,并结合自己搜集的有关材料小组交流。
四年级心理健康教案:崇尚科学,反对迷信

四年级心理健康教案:崇尚科学,反对迷信一、教学目标1.能够认识到科学的重要性和迷信的危害;2.能够学会理智思考、独立思考,避免被迷信所影响;3.能够学会正确的心理调节方式,保持心理健康。
二、教学内容1. 什么是科学科学是指以事实为依据、以证据为根据、以实验为方法、以推理为手段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知识体系。
2. 什么是迷信迷信是一种没有科学根据而盲信或崇拜某些超自然力量、运动或事物的信念或行为。
迷信对个人和社会都会造成很大的伤害。
3. 如何崇尚科学,反对迷信3.1 理智思考理性思考要求我们在面对问题时,不能被情感、感受所左右,而是要把自己的情感从大脑中排除掉,保持思维的清晰性,始终保持冷静头脑,尤其是在面对一些疑似是迷信的东西时,一定要谨慎思考,不要盲从跟风。
3.2 科学精神科学精神包括“勇于探索、创新精神、脚踏实地、实事求是、重视证据”等。
科学精神是一种强调启发性、探究性和实践性的精神,它指导我们从事各项实践活动和社会发展,也是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必备品。
3.3 拒绝伪科学、迷信要拒绝伪科学、迷信,首先要了解科学的基本原理和发展过程。
学习科学使我们掌握了许多能力和技巧,如观察、实验、逻辑推理等,这都可以帮助我们识别和排除伪科学和迷信。
4. 如何保持心理健康4.1 学会情绪管理情绪管理能帮助我们有效地平衡自己的情绪,使自己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的环境,具有更好的心理自我调节能力。
4.2 学会积极化解压力压力能够对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因此突破常规的压力状态显得非常必要。
在面对压力时,我们可以学会采用合适的方式化解压力和挫折。
5. 授课方法本次课程采用授课和互动学习的方式,包括讲解科学知识、问题讨论、案例分析等环节,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接收相关知识。
6. 作业布置•周一至周五:以上课程知识的课堂测试•周末:选写一篇科普文章,推广科学知识三、教学评估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评估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方位的了解:•第一次月考:出现某些迷信行为或迷信口号 / 能够正确解决某些迷信问题•周五课堂测试:能够命名一种科学与迷信相关的事物 / 能够分析所给情景下科学与迷信的区别•期末考试:出现某些情境 / 能够根据给定资料分析迷信行为的原因和其危害。
相信科学不迷信教案

相信科学不迷信教案思品教案教学课题:《相信科学不迷信》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思品第十一册第六课)教学目的和要求:使学生明白,科学是破除迷信的最好武器,教育学生要相信科学,不参加封建迷信活动。
教学目标:道德认知目标:1.知道迷信是不懂科学、不信科学,愚昧无知的表现; 2.知道科学是破除迷信的最好武器。
道德情感目标:1.感受相信科学,不参加封建迷信活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为此而感到高兴; 2.对利用封建迷信手段扰乱社会秩序或骗取钱财害人的憎恨感。
道德行为目标:1.相信科学,不传播迷信思想,不参加迷信活动; 2.积极劝阻亲友不搞迷信活动。
教学准备:1.录像《雨的形成》; 2.幻灯机、录音机; 3.幻灯片①~④。
(见附录)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设问揭题,引入主题:1.设问揭题:同学们看《聊斋》时会有一种什么样的心理?(生:怕) 怕什么?(生:鬼) 鬼是什么样的?有谁见过,请描述给大家听听。
(生无语)2.引入主题:其实,世上根本没鬼神。
然而,在过去人们遇到天旱或是天雨,总以为得罪了“龙王爷”,于是烧香叩头、上供品;那怕是现在的文明时代,也有些糊涂人生病了不去找医生,而找算命先生,或是巫婆、神汉。
这些都是什么行为? 怎样帮助他们破除迷信思想,就是本课要学的内容。
3.板书课题:相信科学不迷信二、学习课文,主题教育:1.放课文录音,剖析“龙王降雨”的事例,阐明相信科学不迷信的道理。
问:①过去,人们对下雨等自然现象存在哪些糊涂思想和行为?②那位“心诚”的老人求到雨了吗? 结果自己怎样?③如果每个庄稼人都象那位老人那样会是怎样的后果呢? 他们这是什么样的表现?板书:迷信──愚昧无知过渡提问:为什么说迷信思想和行为是愚昧无知的表现呢?④放《雨的形成》录像,让学生弄清降雨的原理。
简要分析^p 雨量多少是自然现象,根本没有龙王行云布雨。
⑤过去人们求龙王是因为不懂科学知识,现在天旱无雨人们是怎样做的呢?⑥小结: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自然现象的认识也不断深入,尤其是人们能根据自然规律进行一系列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活动。
小学社会思想品德相信科学不迷信ppt课件

1
何谓迷信
迷信指崇拜神仙鬼怪,相信算命、 相面、看风水等迷信思想,也泛指盲目 的信仰和崇拜。它是愚昧无知的产物。
2
我
现
们
在 你 明 白 了
再 来 看 看
吧
它
?
的
危
害
!
你知道这张图片是怎样一步步制作出来的吗?
3
……
罪 陷毒 恶 阱药 的 一一 法 样般 轮, 功又 象如
4
议一议:
•
2、“红领巾调查小 队”在当地展开调查, 看是否还有迷信活动, 并想方设法制止。如
无法制止,可报告当
地政府处理。
9
敬请各位领导、老师 批评指正!
10
有的人生病不看医生, 却迷信巫婆神汉;有的 人工作不努力,却烧香 拜佛求保佑,这样做对 吗?为什么?
5
演一演:
1 你和妈妈在散步,有一位阿姨走过来要给你相面。她 一个劲的夸你有福相,将来一定能出国留学,说得你妈 妈有些动心了。这时,你该怎么做?
2 奶奶生病了,每天都要喝一大罐中药。清晨,爷爷 趁周围没有人时,将昨天奶奶喝剩的药渣倒在大路上, 并认为谁踩到这些药渣,谁就会把奶奶的病灾带走。 风一吹,药渣的气味就弥漫着整条街道。路人见了, 纷纷掩鼻绕道而行。这时,你该怎么做?
6
迷信活动揭密
骗术
纸上捉鬼 眼里挑虫
?
所用道具 骗人伎俩
明矾
?
明矾在写 字,干了 以后浸在 水中即现
?
??
本地是否 出现过
是
? ?
7
名言警句
我们除了科学以外, 什么都不要相信, 就是说,不要迷信。
—— 毛泽东
知识不存在的地方, 愚蠢便自命为科学。
相信科学不迷信_小学思想品德教案_模板

(1)过渡: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使祖国跻身于世界体育强国之林,而科学技术的发展,更令世人对我国刮目相看。
板书:科技
(2)学生阅读课文后“读一读”栏目中的第二段。
(3)学生列举自己所知道我国科技方面的成绩。
5.畅谈祖国变化,激发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1)面对祖国各方面的飞速发展,你们想对祖国说什么?
2.学生展望未来。
3.小结:到那时,祖国会更加繁荣富强,人民生活更加富裕。
板书:明天繁荣富强
4.师:让我们共同对祖国说出我们的心愿――腾飞吧,祖国!腾飞吧,东方巨龙!
板书课题:十二 腾飞吧!祖国
5.师生共同说出对祖国的祝愿,结束全课。
板书设计:
十二 腾飞吧!祖国
明天繁荣富强
今天
农业、工业、体育、科技
2、学生自做贺卡
3、采访家长的录音。
4、多媒体制作。
教学过程()设计: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课间播放《让爱住我家》,学生跟着唱)
二、揭示课题:
1、(出示小兔贝贝)嗨!我是小兔贝贝,很高兴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个故事,你们想听吗?
2、在轻音乐中教师讲故事(见扩展资料:和蔼可亲的妈妈)。
5.小结:在解放以前,人民生活凄苦,旧中国十分贫穷落后。
板书:解放前贫穷落后
二、启发明理
过渡:解放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全国人民几十年的共同努力,人民生活逐渐富裕。
1.从新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感受祖国的变化。
(1)学生列举自己家乡、自己家庭或生活周围的实例,说说我国人民在生活方面的发展变化和感想。
8.教师提问:
你们现在相信不相信这些?为什么?
新苏教版四年级思想品德与社会小学四年级思想品德相信科学,不迷信市级公开课课件

梅李中心小学
周晓英
边看边思考:
“气功师”是怎么发功的? 手指冒烟的真正原理是什 么?
科学是战胜迷信的思想武 器,学习和掌握的科学知 识越多,识别和反对迷信 的能力就越强。
说一说
(1)你和妈妈在散步, 有一位阿姨走过来要给 你们相面,你会怎么做?
说一说
(2)如果有人向你宣传 法轮功,你会怎么做?
读一读
我们除了科学以外,什么都不要 相信,就是说,不要迷信。 ——毛泽东
辨一辨
下面这些做法对不对,并说说为 什么。 (1)奶奶生病了,在服中药,每 次熬完药的药渣子奶奶总叫小军 倒在门外的楼梯上,说是让走过 的人踩在药渣子上,把病带走。 小军为了让奶奶早点好起来,总 是照奶奶的话去做。
(2)红红平时学习不努力,到 考试时就去烧香磕头求保佑,希 望能考个好成绩。
பைடு நூலகம்3)每回吃饭兰兰总是把米粒 掉得满地都是,奶奶对她说: “兰兰,不要这么浪费粮食,不 然要雷击的。”兰兰说:“奶奶, 你这是迷信!我才不听你的!”
冀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崇尚科学,破除迷信1》教学设计

冀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崇尚科学,破除迷信1》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冀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崇尚科学,破除迷信1》这一课,主要让学生认识到迷信的危害,学会用科学的眼光看待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分析迷信行为的原因,以及科学的力量。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对于身边的现象有较强的探究欲望。
但同时,他们也会受到一些迷信观念的影响,比如星座、风水等。
因此,在这个阶段,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到迷信的危害,培养他们崇尚科学的态度,是非常必要的。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迷信的危害,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培养学生用科学的眼光看待问题,学会独立思考。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崇尚科学,破除迷信。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理解迷信行为的原因,以及科学的力量。
2.培养学生用科学的眼光看待问题,提高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迷信案例,让学生认识到迷信的危害。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迷信行为的原因,以及如何破除迷信。
3.实践法: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用科学的眼光看待问题,实践破除迷信的行为。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迷信案例,用于课堂分析。
2.准备讨论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
3.准备一些科学知识,用于课堂拓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具体的迷信案例,引导学生进入话题,让学生认识到迷信的危害。
2.呈现(10分钟)呈现更多的迷信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找出迷信行为的原因。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用科学的眼光看待问题,以及如何破除迷信。
4.巩固(10分钟)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崇尚科学,破除迷信。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思考,如何在生活中实践破除迷信的行为。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崇尚科学,破除迷信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信科学不迷信
小学思品教案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迷信是违反科学的,是愚昧无知的表现。
2.懂得科学是破除迷信的有力武器。
情感:
对迷信思想感到可笑、可悲。
行为:
1.热爱科学,多读科学书刊。
2.不信鬼神,不宣传迷信思想,不参加迷信活动。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一、本课设置
本课是依据《课程标准》三至五年级“热爱科学”德目的有关要求设置的。
着重进行的教育,让学生知道科学与迷信是根本对立的,迷信是违反科学的,是愚昧无知的表现,小学生要从小相信科学,不信鬼神,不宣传迷信思想,不参加迷信活动。
●二、栏目意图
1.导入部分“想一想”栏目以学生学过的语文课《河伯娶亲》导入。
本课以此为出发点,一则能取得学生对迷信思想、迷信活动害人不浅的统一认识;二则可以让学生直接进入教学所需要的情境。
2.课后练习“讲一讲”,要求学生“讲几个因迷信上当受骗的事例”。
通过讲述进一步强化教育观点:迷信是无知的表现,科学是破除迷信的有力武器,我们要。
3.“议一议”栏目设计了一个情景:小强生病后,奶奶让他喝香灰水。
处理此题时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设想多种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就加以肯定。
通过本题的处理,要让学生理解:一、知道什么是迷信活动;二、自己不参与迷信活动;三、能积极劝阻迷信活动。
4.“读一读”栏目要求学生读故事,谈感想。
这一栏目选取的是一个日本小孩新岛襄的故事,旨在告诉学生一些有关宗教本质的知识,教育学生不要盲目崇拜偶像。
教法建议:
为了使学生真切地体会迷信是骗人,教师可以通过演示科学实验,也可以让学生亲自做实验,从而加深学生对要道理的理解。
教学设计示例
第六课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迷信是违反科学的,是愚昧无知的表现。
2.懂得科学是破除迷信的有力武器。
情感:
对迷信思想感到可笑、可悲。
行为:
1.热爱科学,多读科学书刊。
2.不信鬼神,不宣传迷信思想,不参加迷信活动。
教学重点:教育学生不信鬼神,不宣传迷信思想,不参加迷信活动。
教学难点:对迷信的原因的认识,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教育过程:
一、讲故事,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河伯娶亲”的故事吗?
2.学生讲河伯娶亲故事。
3.教师提问:
给河伯娶亲就能避免灾害吗?为什么?
板书:迷信
4.师:迷信就是相信一些神、仙、鬼、妖等世上根本不存在的东西。
5.教师提问: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6.小结:我们不能相信迷信,一定要破除迷信。
板书:破除
7.师:有人曾说:“人之所以迷信,只是由于恐惧,人之所以恐惧,只是由于无知。
”过去,由于人们无知,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迷信思想。
认为打雷是雷公在发怒。
下雨是龙王在行云布雨。
生病是鬼怪缠身。
8.教师提问:
你们现在相信不相信这些?为什么?
9.小结:
以前,人们由于缺乏科学知识,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许多现象迷惑不解,又找不到合理的解释,以为这些是上天主宰,命运注定的。
现在,随着科学的发展,对于过去人们弄不清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都能用科学原理去解释。
这样的例子有很多。
二、分析事例,强化观点
1.学生读课文第2自然段。
2.教师提问:
(1)当牧场里的几百匹马出现各种奇怪症状时,当地人怎么想?怎么做?
(2)科学家做了些什么?科学家的研究充分证明了什么?
板书课题:相信科学不迷信
在科学发达的今天,本来不该再迷信神、仙、鬼、妖以及命相等。
然而,现实生活并非如此,在我国有些地方,有人生了病,不去医院治疗,却把巫婆、神汉请到家中。
难道巫婆、神汉真的能治病吗?
3.学生自读(课文3-5自然段)
4.教师提问:
(1)巫婆治好小兵的病了吗?为什么治不好?
(2)巫婆斩鬼见血是怎么回事?
5.教师演示:姜黄汁与碱水反应的实验。
6.教师提问:
要认清巫婆骗人的把戏,没有科学知识行吗?为什么?
7.小结:
迷信活动是蒙骗、愚弄人的。
科学是破除迷信的武器,我们就是要运用这个武器,反对形形色色的迷信活动。
板书:科学是的最好武器
●三、联系实际,辨别是非,指导行为
1.学生讲一讲自己了解到的因迷信而上当受骗的事例。
2.学生讨论:
听完事例后有什么感想?假如自己遇到这样的事例应该怎样对待?
3.教师小结:
迷信是愚昧无知的表现,迷信害人。
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用科学来武装自己的头脑,不相信鬼神和违反科学的事情,不参加迷信活动。
板书:努力学习不相信不参加
4.讨论:遇到下面的情况应怎么办?
5.教师出示投影:
小强生病了,奶奶从香炉里弄了一点香灰,放在碗里,倒上水,对小强说:“你把它喝下去,病一会儿就好了。
”
6.教师提问:
如果你是小强,你怎么做?如果你是小强的同学,看到这一情况怎么办?
7.学生用表演的方式回答问题。
8.小结:
遇到这种情况我们首先要做到自己不信,还要积极劝阻别人不要相信。
板书:积极劝阻
●五、总结全课,提出希望
1.学生阅读“读一读”的小故事,谈感受。
2.教师总结:
同学们,科学是破除迷信的有力武器,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抵制迷信思想,反对迷信活动。
板书设计:
六
科学是破除迷信的最好武器
努力学习不迷信不参加积极劝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