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科学不迷信思品教案
相信科学,反对迷信教案

《相信科学,反对迷信教案》教案学习目标1、树立“相信科学,反对迷信”的思想观念,自觉抵制封建迷信活动,破除陋习。
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精神和形成科学态度的意识,增强他们热爱科学、勤奋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培养学生从小热爱科学、勤奋学习、勇于创新的优秀品质。
2、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认识社会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搜集能力和创新能力。
3、使学生懂得封建迷信活动是有害的、骗人的。
会对社会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危害;懂得科学是反对迷信的思想武器,自觉的学习科学、宣传科学。
用科学反对形形色色的迷信活动。
移风易俗。
教学重点教育学生树立“相信科学,反对迷信”的思想观念,反对一切封建迷信活动,破除陋习。
教学难点正确认识迷信的原因,揭穿迷信活动的欺骗性,并能自觉抵制迷信活动。
教学准备师生共同搜集有关封建迷信骗人、害人的事例;搜集一些著名科学家的故事。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封建迷信害人不浅向邪教宣战一.讲故事导入教师讲一个发生在身边的封建迷信害人的故事。
在志明清学生讲一讲发生自己听说或看见过的有关事例。
揭示课题:崇尚科学、反对迷信二、封建迷信害人不浅1、教师通过作磷发光和药液辩字的实验,让学生看清将迷信欺骗人的伎俩。
2、议一议:你对这些迷信活动怎样看?三、向邪教宣战1、放有关邪教受害者刘思影的录像片。
2.、向学生展示乌干达邪教组织自杀纪录的有关材料,说明世界上还有很多的邪教组织,它们披着美丽的外衣,变幻着不同的面孔欺骗人、迫害人。
四、作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绘画、标语、作文)进行科普宣传。
第二课时崇尚科学一、谈话导入科学是对付封建迷信的法宝,无数科学家和探险家用自己毕生的经历甚至宝贵的生命去不断探索和捍卫科学。
波兰科学家哥白尼和意大利科学家布鲁诺就是这样的杰出代表。
二、教师讲有关哥白尼、布鲁诺的故事。
三、交流讨论科学家为了真理不畏艰险、不断追求的事迹说明了什么?四、从小爱科学1、师:你知道爱迪生吗?你知道爱迪生有哪些发明吗?学生自读教材20页,并结合自己搜集的有关材料小组交流。
相信科学不迷信教案

相信科学不迷信教案思品教案教学课题:《相信科学不迷信》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思品第十一册第六课)教学目的和要求:使学生明白,科学是破除迷信的最好武器,教育学生要相信科学,不参加封建迷信活动。
教学目标:道德认知目标:1.知道迷信是不懂科学、不信科学,愚昧无知的表现; 2.知道科学是破除迷信的最好武器。
道德情感目标:1.感受相信科学,不参加封建迷信活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为此而感到高兴; 2.对利用封建迷信手段扰乱社会秩序或骗取钱财害人的憎恨感。
道德行为目标:1.相信科学,不传播迷信思想,不参加迷信活动; 2.积极劝阻亲友不搞迷信活动。
教学准备:1.录像《雨的形成》; 2.幻灯机、录音机; 3.幻灯片①~④。
(见附录)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设问揭题,引入主题:1.设问揭题:同学们看《聊斋》时会有一种什么样的心理?(生:怕) 怕什么?(生:鬼) 鬼是什么样的?有谁见过,请描述给大家听听。
(生无语)2.引入主题:其实,世上根本没鬼神。
然而,在过去人们遇到天旱或是天雨,总以为得罪了“龙王爷”,于是烧香叩头、上供品;那怕是现在的文明时代,也有些糊涂人生病了不去找医生,而找算命先生,或是巫婆、神汉。
这些都是什么行为? 怎样帮助他们破除迷信思想,就是本课要学的内容。
3.板书课题:相信科学不迷信二、学习课文,主题教育:1.放课文录音,剖析“龙王降雨”的事例,阐明相信科学不迷信的道理。
问:①过去,人们对下雨等自然现象存在哪些糊涂思想和行为?②那位“心诚”的老人求到雨了吗? 结果自己怎样?③如果每个庄稼人都象那位老人那样会是怎样的后果呢? 他们这是什么样的表现?板书:迷信──愚昧无知过渡提问:为什么说迷信思想和行为是愚昧无知的表现呢?④放《雨的形成》录像,让学生弄清降雨的原理。
简要分析^p 雨量多少是自然现象,根本没有龙王行云布雨。
⑤过去人们求龙王是因为不懂科学知识,现在天旱无雨人们是怎样做的呢?⑥小结: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自然现象的认识也不断深入,尤其是人们能根据自然规律进行一系列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活动。
崇尚科学-反对迷信主题班会教案

崇尚科学-反对迷信主题班会教案
崇尚科学-反对迷信主题班会教案
一、班会目的:
1. 帮助学生认清迷信的本质,增强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理性思维能力。
2.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抵制迷信思想的侵蚀。
3. 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知识,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
二、班会准备:
1. 收集一些迷信现象和案例,以便班会中进行讨论。
2. 准备一些科学知识和小实验,以展示科学的魅力。
3. 制作PPT,展示班会的主要内容和流程。
三、班会流程:
1. 开场:主持人简要介绍班会的目的和主题。
2. 迷信现象展示:通过案例展示迷信的危害,引导学生认识迷信的本质。
3. 科学知识讲座:邀请专业人士或老师进行科学知识讲座,介绍科学的基本原理和魅力。
4. 小实验展示:进行一些简单有趣的科学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的奥妙。
5.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就迷信与科学的话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6. 总结发言:主持人总结班会的主要观点,强调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重要性。
7. 结束语:主持人对班会进行总结,鼓励学生树立科学观念,自觉抵制迷信思想。
四、班会注意事项:
1. 班会过程中要保持互动性和趣味性,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 要尊重学生的观点,鼓励自由发表意见,但也要及时纠正错误的观点。
3. 班会结束后,要及时跟进学生的反馈,以便更好地评估班会的效果。
以上就是崇尚科学-反对迷信主题班会教案的主要内容。
希望通过这次班会,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科学与迷信的区别,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崇尚科学,破除迷信》教案

《崇尚科学,破除迷信》教案章节一: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科学和迷信的区别。
2. 引导学生崇尚科学,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教学内容:1. 科学的定义和特点。
2. 迷信的定义和特点。
教学活动:1. 讨论科学和迷信的定义。
2. 分析科学和迷信的区别。
3. 引导学生崇尚科学,破除迷信。
章节二:迷信的起源和危害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迷信的起源。
2. 让学生认识到迷信的危害。
教学内容:1. 迷信的起源。
2. 迷信的危害。
教学活动:1. 讲解迷信的起源。
2. 分析迷信的危害。
3. 引导学生远离迷信。
章节三:常见迷信现象解析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常见的迷信现象。
2. 让学生能够理性分析迷信现象。
教学内容:1. 常见迷信现象。
2. 迷信现象的理性分析。
教学活动:1. 介绍常见迷信现象。
2. 分析迷信现象的理性原因。
3. 引导学生理性看待迷信现象。
章节四:科学的方法和态度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
2. 让学生树立科学的attitude。
教学内容:1. 科学的方法。
2. 科学的态度。
教学活动:1. 讲解科学的方法。
2. 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态度。
3. 进行科学实验或探究活动。
章节五:培养科学素养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科学素养的定义。
2. 让学生明白科学素养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科学素养的定义。
2. 科学素养的重要性。
教学活动:1. 讲解科学素养的定义。
2. 分析科学素养的重要性。
3. 引导学生培养科学素养。
章节六:生活中的科学普及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科学普及。
2.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内容:1. 生活中的科学普及。
2. 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活动:1. 介绍生活中的科学普及。
2. 分析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3.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章节七:科学家故事分享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科学家的重要贡献。
2.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
相信科学不迷信_小学思想品德教案_模板

(1)过渡: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使祖国跻身于世界体育强国之林,而科学技术的发展,更令世人对我国刮目相看。
板书:科技
(2)学生阅读课文后“读一读”栏目中的第二段。
(3)学生列举自己所知道我国科技方面的成绩。
5.畅谈祖国变化,激发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1)面对祖国各方面的飞速发展,你们想对祖国说什么?
2.学生展望未来。
3.小结:到那时,祖国会更加繁荣富强,人民生活更加富裕。
板书:明天繁荣富强
4.师:让我们共同对祖国说出我们的心愿――腾飞吧,祖国!腾飞吧,东方巨龙!
板书课题:十二 腾飞吧!祖国
5.师生共同说出对祖国的祝愿,结束全课。
板书设计:
十二 腾飞吧!祖国
明天繁荣富强
今天
农业、工业、体育、科技
2、学生自做贺卡
3、采访家长的录音。
4、多媒体制作。
教学过程()设计: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课间播放《让爱住我家》,学生跟着唱)
二、揭示课题:
1、(出示小兔贝贝)嗨!我是小兔贝贝,很高兴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个故事,你们想听吗?
2、在轻音乐中教师讲故事(见扩展资料:和蔼可亲的妈妈)。
5.小结:在解放以前,人民生活凄苦,旧中国十分贫穷落后。
板书:解放前贫穷落后
二、启发明理
过渡:解放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全国人民几十年的共同努力,人民生活逐渐富裕。
1.从新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感受祖国的变化。
(1)学生列举自己家乡、自己家庭或生活周围的实例,说说我国人民在生活方面的发展变化和感想。
8.教师提问:
你们现在相信不相信这些?为什么?
思品教案-相信科学不迷信_小学思想品德教案_模板

思品教案-相信科学不迷信_小学思想品德教案_模板教学目标认知:1.知道迷信是违反科学的,是愚昧无知的表现。
2.懂得科学是破除迷信的有力武器。
情感:对迷信思想感到可笑、可悲。
行为:1.热爱科学,多读科学书刊。
2.不信鬼神,不宣传迷信思想,不参加迷信活动。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一、本课设置本课是依据《课程标准》三至五年级“热爱科学”德目的有关要求设置的。
着重进行相信科学不迷信的教育,让学生知道科学与迷信是根本对立的,迷信是违反科学的,是愚昧无知的表现,小学生要从小相信科学,不信鬼神,不宣传迷信思想,不参加迷信活动。
二、栏目意图1.导入部分“想一想”栏目以学生学过的语文课《河伯娶亲》导入。
本课以此为出发点,一则能取得学生对迷信思想、迷信活动害人不浅的统一认识;二则可以让学生直接进入教学所需要的情境。
2.课后练习“讲一讲”,要求学生“讲几个因迷信上当受骗的事例”。
通过讲述进一步强化教育观点:迷信是无知的表现,科学是破除迷信的有力武器,我们要相信科学不迷信。
3.“议一议”栏目设计了一个情景:小强生病后,奶奶让他喝香灰水。
处理此题时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设想多种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就加以肯定。
通过本题的处理,要让学生理解:一、知道什么是迷信活动;二、自己不参与迷信活动;三、能积极劝阻迷信活动。
4.“读一读”栏目要求学生读故事,谈感想。
这一栏目选取的是一个日本小孩新岛襄的故事,旨在告诉学生一些有关宗教本质的知识,教育学生不要盲目崇拜偶像。
教法建议:为了使学生真切地体会迷信是骗人,教师可以通过演示科学实验,也可以让学生亲自做实验,从而加深学生对要相信科学不迷信道理的理解。
教学设计示例第六课相信科学不迷信〈教学目标〉认知:1.知道迷信是违反科学的,是愚昧无知的表现。
2.懂得科学是破除迷信的有力武器。
情感:对迷信思想感到可笑、可悲。
行为:1.热爱科学,多读科学书刊。
2.不信鬼神,不宣传迷信思想,不参加迷信活动。
教学重点:教育学生不信鬼神,不宣传迷信思想,不参加迷信活动。
相信科学不迷信教案

相信科学不迷信教学目标认知:1.知道迷信是违反科学的,是愚昧无知的表现。
2.懂得科学是破除迷信的有力武器。
情感:对迷信思想感到可笑、可悲。
行为:1.热爱科学,多读科学书刊。
2.不信鬼神,不宣传迷信思想,不参加迷信活动。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一、本课设置本课是依据《课程标准》三至五年级“热爱科学”德目的有关要求设置的。
着重进行相信科学不迷信的教育,让学生知道科学与迷信是根本对立的,迷信是违反科学的,是愚昧无知的表现,小学生要从小相信科学,不信鬼神,不宣传迷信思想,不参加迷信活动。
二、栏目意图1.导入部分“想一想”栏目以学生学过的语文课《河伯娶亲》导入。
本课以此为出发点,一则能取得学生对迷信思想、迷信活动害人不浅的统一认识;二则可以让学生直接进入教学所需要的情境。
2.课后练习“讲一讲”,要求学生“讲几个因迷信上当受骗的事例”。
通过讲述进一步强化教育观点:迷信是无知的表现,科学是破除迷信的有力武器,我们要相信科学不迷信。
3.“议一议”栏目设计了一个情景:小强生病后,奶奶让他喝香灰水。
处理此题时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设想多种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就加以肯定。
通过本题的处理,要让学生理解:一、知道什么是迷信活动;二、自己不参与迷信活动;三、能积极劝阻迷信活动。
4.“读一读”栏目要求学生读故事,谈感想。
这一栏目选取的是一个日本小孩新岛襄的故事,旨在告诉学生一些有关宗教本质的知识,教育学生不要盲目崇拜偶像。
教法建议:为了使学生真切地体会迷信是骗人,教师可以通过演示科学实验,也可以让学生亲自做实验,从而加深学生对要相信科学不迷信道理的理解。
教学设计示例第六课相信科学不迷信〈教学目标〉认知:1.知道迷信是违反科学的,是愚昧无知的表现。
2.懂得科学是破除迷信的有力武器。
情感:对迷信思想感到可笑、可悲。
行为:1.热爱科学,多读科学书刊。
2.不信鬼神,不宣传迷信思想,不参加迷信活动。
教学重点:教育学生不信鬼神,不宣传迷信思想,不参加迷信活动。
《崇尚科学,破除迷信》教案

《崇尚科学,破除迷信》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科学和迷信的区别。
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意识。
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1.2 教学内容科学与迷信的定义。
科学方法与迷信的区别。
崇尚科学的重要性。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科学和迷信的定义及区别。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崇尚科学的重要性。
1.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参与讨论的情况。
收集学生的提问和回答。
第二章:科学方法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科学方法的基本步骤。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观察与提出问题的能力。
假设与设计实验的能力。
实验与收集证据的能力。
分析与论证的能力。
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科学方法的基本步骤。
实践法:引导学生进行小实验,体验科学方法的应用。
2.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进行小实验的操作情况。
收集学生的实验报告。
第三章:常见迷信现象解析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常见的迷信现象。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破除迷信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迷信现象的分类。
迷信现象的成因。
运用科学方法解析迷信现象。
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迷信现象的分类和成因。
实践法: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解析迷信现象。
3.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参与解析迷信现象的情况。
收集学生的解析报告。
第四章:崇尚科学,破除迷信4.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崇尚科学、破除迷信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科学思维的能力。
4.2 教学内容崇尚科学、破除迷信的意义。
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科学思维的方法。
4.3 教学方法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崇尚科学、破除迷信的重要性。
实践法: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
4.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参与讨论的情况。
收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报告。
第五章:总结与展望5.1 教学目标让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科学的兴趣。
5.2 教学内容总结本课程的主要知识点。
展望科学发展的未来。
5.3 教学方法讲授法:总结本课程的主要知识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信科学不迷信思品教案
教学目标
认知:1.知道迷信是违反科学的,是愚昧无知的表现。
2.懂得科学是破除迷信的有力武器。
情感:对迷信思想感到可笑、可悲。
行为:1.热爱科学,多读科学书刊。
2.不信鬼神,不宣传迷信思想,不参加迷信活动。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一、本课设置
本课是依据《课程标准》三至五年级“热爱科学”德目的有关要求设置的。
着重进行相信科学不迷信的教育,让学生知道科学与迷信是根本对立的,迷信是违反科学的,是愚昧无知的表现,小学生要从小相信科学,不信鬼神,不宣传迷信思想,不参加迷信活动。
二、栏目意图
1.导入部分“想一想”栏目以学生学过的语文课《河伯娶亲》导入。
本课以此为出发点,一则能取得学生对迷信思想、迷信活动害人不浅的统一认识;二则可以让学生直接进入教学所需要的情境。
2.课后练习“讲一讲”,要求学生“讲几个因迷信上当受骗的事例”。
通过讲述进一步强化教育观点:迷信是无知的表现,科学是破除迷信的有力武器,我们要相信科学不迷信。
3.“议一议”栏目设计了一个情景:小强生病后,奶奶让他喝香灰水。
处理此题时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设想多种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就加以肯定。
通过本题的处理,要让学生理解:一、知道什么是迷信活动;二、自己不参与迷信活动;三、能积极劝阻迷信活动。
4.“读一读”栏目要求学生读故事,谈感想。
这一栏目选取的是一个日本小孩新岛襄的故事,旨在告诉学生一些有关宗教本质的知识,教育学生不要盲目崇拜偶像。
教法建议:
为了使学生真切地体会迷信是骗人,教师可以通过演示科学实验,也可以让学生亲自做实验,从而加深学生对要相信科学不迷信道理的理解。
教学设计示例
第六课相信科学不迷信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迷信是违反科学的,是愚昧无知的表现。
2.懂得科学是破除迷信的有力武器。
情感:
对迷信思想感到可笑、可悲。
行为:
1.热爱科学,多读科学书刊。
2.不信鬼神,不宣传迷信思想,不参加迷信活动。
教学重点:教育学生不信鬼神,不宣传迷信思想,不参加迷信活动。
教学难点:对迷信的原因的认识,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教育过程:
一、讲故事,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河伯娶亲”的故事吗?
2.学生讲河伯娶亲故事。
3.教师提问:
给河伯娶亲就能避免灾害吗?为什么?
板书:迷信
4.师:迷信就是相信一些神、仙、鬼、妖等世上根本不存在的东西。
5.教师提问: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6.小结:我们不能相信迷信,一定要破除迷信。
板书:破除
7.师:有人曾说:“人之所以迷信,只是由于恐惧,人之所以恐惧,只是由于无知。
”过去,由于人们无知,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迷信思想。
认为打雷是雷公在发怒。
下雨是龙王在行云布雨。
生病是鬼怪缠身。
8.教师提问:
你们现在相信不相信这些?为什么?
9.小结:
以前,人们由于缺乏科学知识,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许多现象迷惑不解,又找不到合理的解释,以为这些是上天主宰,命运注定的。
现在,随着科学的发展,对于过去人们弄不清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都能用科学原理去解释。
这样的例子有很多。
二、分析事例,强化观点
1.学生读课文第2自然段。
2.教师提问:
(1)当牧场里的几百匹马出现各种奇怪症状时,当地人怎么想?怎么做?
(2)科学家做了些什么?科学家的研究充分证明了什么?
板书课题:相信科学不迷信
在科学发达的今天,本来不该再迷信神、仙、鬼、妖以及命相等。
然而,现实生活并非如此,在我国有些地方,有人生了病,不去医院治疗,却把巫婆、神汉请到家中。
难道巫婆、神汉真的能治病吗? 3.学生自读(课文3-5自然段)
4.教师提问:
(1)巫婆治好小兵的病了吗?为什么治不好?
(2)巫婆斩鬼见血是怎么回事?
5.教师演示:姜黄汁与碱水反应的实验。
6.教师提问:
要认清巫婆骗人的把戏,没有科学知识行吗?为什么?
7.小结:
迷信活动是蒙骗、愚弄人的。
科学是破除迷信的武器,我们就是要运用这个武器,反对形形色色的迷信活动。
板书:科学是的最好武器
三、联系实际,辨别是非,指导行为
1.学生讲一讲自己了解到的因迷信而上当受骗的事例。
2.学生讨论:
听完事例后有什么感想?假如自己遇到这样的事例应该怎样对待?
3.教师小结:
迷信是愚昧无知的表现,迷信害人。
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用科学来武装自己的头脑,不相信鬼神和违反科学的事情,不参加迷信活动。
板书:努力学习不相信不参加
4.讨论:遇到下面的情况应怎么办?
5.教师出示投影:
小强生病了,奶奶从香炉里弄了一点香灰,放在碗里,倒上水,对小强说:“你把它喝下去,病一会儿就好了。
”
6.教师提问:
如果你是小强,你怎么做?如果你是小强的同学,看到这一情况怎么办?
7.学生用表演的方式回答问题。
8.小结:
遇到这种情况我们首先要做到自己不信,还要积极劝阻别人不要相信。
板书:积极劝阻
五、总结全课,提出希望
1.学生阅读“读一读”的小故事,谈感受。
2.教师总结:
同学们,科学是破除迷信的有力武器,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抵制迷信思想,反对迷信活动。
板书设计:
六相信科学不迷信
科学是破除迷信的最好武器
努力学习不迷信不参加积极劝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