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2020年初三年级联考语文试卷

县2020年初三年级联考语文试卷
县2020年初三年级联考语文试卷

县2020年初三年级联考语文试卷(150分)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阅读文段,完成(1)-(3)题。

近代国画大师溥心畬曾说:“画山不难于巍峨,而难于博大;不难于清华,而难于古厚。”意思是画山求突兀zhēng róng的姿态容易,求连绵回环的体势困难;求秀丽míng mèi容易,求古朴浑厚困难。这句话讲得真是太好了,我觉得它不但可以形容绘画,更可以比喻做人——要想特立独行容易,欲求包容化育困难;要想清新脱俗容易,欲求敦厚含蓄困难;要想guāng míng lěi luò容易,欲求德泽广被困难;要想孤高雅洁容易,欲求蕴藉拙朴困难。

作画与做人,不是相通的吗?

(1)请给文段中加点字词注音。(3分)

巍峨.蕴藉.拙.朴

(2)请根据拼音将汉字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内。(3分)

zhēng róng míng mèi guāng míng lěi luò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在古代,绘画与弹琴(多指弹奏古琴)、弈棋(大多指中国象棋和围棋)、书法是文人骚客(包括一些名门闺秀)修身所必须掌握的技能,故合称琴棋书画,即"文人四友"。经常表示个人的文化素养。

B.文段中古朴浑厚、德泽广被、包容育化三个短语结构各不相同。

C.“六书”是古人归纳的汉字造字规则,即形声、会意、指事、象形、转注、假借,文段中的泽、绘、想都是形声字。

D.“作画与做人,不是相通的吗?”这句话改为陈述句就是“作画与做人,是相通的”。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那些野马远比大多数家马来得强壮、轻捷和遒劲

..。

B.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描摹和勾勒了近五年的前行车辙,彰显

..了国家实力。

C.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离不开巧妙绝伦

....的工匠精神。D.《中国诗词大会》以崭新的形式推介古典诗词,对弘扬传统文化具有不容置疑

....的作用。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疫情防控以来,使许多人放弃了休假,坚守各自的岗位,维护社会的正常运转。

B.粉丝崇拜刘慈欣是因为能在他的作品中看到未知领域里属于国人的探索足迹。

C.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的近地轨道运载能力强,一次能送超过22吨左右的东西。

D.古村落建于南宋,原始古朴的风貌赋予它丰富的自然生态和良好的旅游资源。

4.2019年4月,国家博物馆举办“丝绸之路国家博物

馆文物精品展”。展览展出的是丝绸之路沿路国家珍

藏的文物精品。右图是展览的宣传海报上面有“殊方

共享”四个字。一位同学查字典得知“殊方”的意思

是“他乡,异域”。结合展览的内容,你认为“殊方

共享”在这里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5.名著阅读。(5分)

(1)《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纪实作品,作者是美国的___________。该书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深入分析和探究了产生、发展的原因。(2)“一个是沂水县成精异物,一个是小狐山作怪妖魔,这个是酥团结就肌肤,那个如碳屑凑成皮肉。一个是马灵官白蛇托化,一个是赵元帅黑虎投胎。那个学华光藏教主,向碧波深处显形骸;这个像黑煞天神,在雪浪中呈真面目。是玉龙搅暗天边日,黑鬼掀开水底天。”这段说的是这一情节,主要人物是和。

6.古诗文默写。(共8分,每空1分)

(1)子夏曰:“,,仁在其中矣。”

(2),不宜异同。(诸葛亮《出师表》)

(3)白头搔更短,。(杜甫《春望》)

(4),星河欲转千帆舞。(李清照《渔家傲》)

(5),五十弦翻塞外声。(辛弃疾《破阵子》)

(6)李白在《行路难》中运用典故,表达希望得到朝廷重用的感情的诗句是,。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7—11小题(17分)

沙海一苗树

没有在沙漠里生活过的人,不知道绿色就是生命的火种。

世界排行第九的库布其大沙漠浩瀚无垠。沙漠中的达拉特旗(县)如海中一叶,官井村就是这叶上的一痕。但只这一痕,就有一百六十一平方公里。四十年前这里曾是飞沙走石一片混沌。村民住房一律门朝里开,如果向外,早晨起来沙拥半门高,你根本推不开门,人将被堵在屋子里。村里所有院子都没有院墙,如有墙,一夜狂风满院沙,墙有多高沙有多深。苏东坡形容月光下的院子,竹柏交影,如积水空明。而风沙过后的院子,沙与墙平,月照明沙静无声。我曾有在沙漠边生活的经历,风起时帽檐朝后戴,走路要倒行。就是进了村也分不清房子、行人。过去像达旗这样的地方,不用说庄稼难有收成,风沙起时,人们赶车出门,就如船在海里遇到台风,车仰马翻,淹没沙海。平时小孩子出门玩耍,也有被风卷沙埋而失踪的。人在这样的地方怎么生存?乡民渐渐逃亡殆尽。

村里有个汉子名高林树,一个名字中有三个木,也该他命中有树。全家人实在过不下去了,就逃到三十里开外一处低沙壕处。一次赶车外出他向人家要了棵柳树苗,就势插在沙窝子里。借着低处一点水汽,这树竟奇迹般地成活了。一年,两年,三年,五年,柳树长到一房高。外来的人站在沙丘上,手搭凉棚四处一望,直到天边也就只能看到这么一点绿,别看只这么一点绿,它点燃了不知多少远行人生的希望。能在这树荫下、沙壕里,喝口水,喘喘气,比空中加油还宝贵。这是茫茫沙海中的唯一坐标,这里就称为“一苗树壕”。时间一长这个地名就传开了。民间口语真是传神,不说“一棵”而说“一苗”,那风中弱柳就如一苗小草,在无边沙海中无助地挣扎。但这苗绿色的生命启发了高老汉,他想有一就有十,就有百,栽树成瘾,几近发狂。凡外出碰到合适的树苗,不管是买、是要,总要弄一点回来。平时低头走路捡树籽,雨后到低洼处寻树苗。功夫不负有心人,渐渐这条老沙壕染上一层新绿。有树就有草,草下的土也有了点潮气。1990年,当地人永远记住了这个年份。高林树在树荫下试种了一片籽麻,当年卖油料竟得了一万两千元。那年头,国家兴起改革,允许有人先富,一个万元户在城里也是让人眼热心跳,更不用说在寸草不生的沙窝子里淘出这么大一个宝。远近的村民纷纷效仿,进壕栽树,种树种草种庄稼。一晃过去快三十年。三十年后是什么样子呢?

2018年8月底,塞上暑气初消,秋风乍起,我有缘来造访这个远近闻名的一苗树壕官井村。高老汉已八十多岁,不再见客。村主任和老人的二儿子领我登上全村最高处,天高云淡,浩浩乎绿盖四野。一物降一物,原来这沙子也有能制服它的宝贝。杨、榆、柳等高大乔木如巨人托天,而柠条、沙柳、花棒、苜蓿等灌草则铺开一张硕大的地毯。正是羊柴、柠条的开花季节,那红白相间的小花朵,就如小姑娘身上的碎花衣裳。羊最爱吃的沙打旺草,挺着一条圆滚滚的绛紫色花棒,如孩子的小手举着一大块巧克力。黄沙早已被逼到遥远的天边,成了绿洲上一条金色项链。这时一丝风也没有,天地静得出奇。黑黝黝的玉米地密不透风,十里、八里地绵延开去,浓得化不开。眼前这一百六十平方公里的土地早已不是一苗树、一点绿了。村主任自豪地说,这一带壕里产的沙柳苗抗旱、抗虫,成活率高,全国凡有沙漠的地方都用我们的苗。我们现在是拿“万”字来说话——现有沙柳苗基地七点六万亩,林地十六点六万亩,还有一万亩甘草、一万亩土豆、一万亩苜蓿、一万头奶牛……全村已人均收入两万元。我听着他不停地“万”着,笑道:“你现在已算不清,有多少万个‘一苗树’了。”

他又指着远处的沙丘说,生态平衡,这沙漠也不敢全治完,留一点在那里可以储存水分,发展旅游,也好让下一代知道过去这里曾是什么样子。

我问高老汉的儿子,你爹当年栽的那“一苗树”呢?他说,早已长到两抱粗,那年我哥结婚,砍倒做了家具。我说那是个标志,砍了多可惜。他说,要是知道现在有这么多人来参观,肯定不会砍。不过事后又补栽了一棵。我就急切地跟他去看,这是一棵榆树,也快有两抱粗,枝叶如盖,浓荫覆地。榆树是个好树种,木硬枝柔,抗风耐旱,特别是到春天时榆钱满树,风吹四方,落地生根,子子孙孙繁衍不息。我说,这树上一定要挂个牌子:一苗树。让人们不要忘记当年那百里沙海中一点绿。

世界第九大沙漠的变绿,原来是从这一苗树开始的。

7.本文记录了三个不同时间的官井村,请阅读全文,完成填空。(4分)

8.本文内容具有真实性,具体体现在哪里?请写出两点并简要分析。(4分)

9.本文的语言富有特色。结合上下文,从写法角度赏析下列语句。(3分)

苏东坡形容月光下的院子,竹柏交影,如积水空明。而风沙过后的院子,沙与墙平,月照明沙静无声。

10.阅读全文,谈谈村民特地保留“远处的沙丘”和“一苗树”的原因。(3分)

11.结合课文内容,谈谈对标题“沙海一苗树”的理解。(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2—15 题。(13分)

安静是来自灵魂的力量

①一座山从不喊出自己的巍峨,一面湖从不说出自己的浩瀚,一叶草从不与另一叶草攀比风雨的惠泽。不招摇,就是巨大的安静。从自己出发,然后回到自己。这是一个人的狂欢与悲喜。有什么与没什么,多一点与少一点,不必说给谁,也不值得说给谁。安静就是盛下了所有,也放下了所有。

②在喧嚣的物质世界活着,能安静下来是个传奇。如果一个人拥有的不算少,还能安静下来,枯守平淡,简直就是旷世传奇。这么说的意思是,能安静下来的人太少了,安静下来

第2页共4页

的灵魂有多么高贵。

③一切事物,安静了就会显得厚重和可靠;反之,就容易流于轻浮和浅薄。

④一般说来,人在物质奢华和名声盛大的时候,精神层面就容易喧嚣和浮躁,张扬有余,内敛不足。水开了,必然要喧响于外,以证其威势;风过后,必然要香消红堕,以显其刚猛。有的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就是为了制造一点动静,产生一点影响,这样,好赢得他人的艳羡、仰慕,以满足自我的虚荣心。这样的人,是不容易安静下来的。

⑤凡是能安静下来的人,欲求都不大,心眼都不多,想法都不盛。也许上天给了他们很多,但他们在乎得很少。得无所喜,失也无所悲,他们更在意内心的简单与丰富。更多的欲望引领人走向的不是幸福,而是更大的痛苦和失望。唯有内心的诗意,才直指精神天地的蓬勃和葱茏。在一个安静的人身上,可以看到安静投射出的巨大张力:内敛,低调,温和,谦逊。这些闪耀着人格光辉的力量,罗织着安静的另一个维度——人性的清简和纯净。这是一方清幽地,瀑挂山前,鸟鸣幽林,岚流云飞。不知道是安静烘托着美,还是美成全着安静。总之,安静的人是喧嚣中的一抹珍贵的清凉,是张狂的众生相中的一帧恬静的优雅,风姿静美,怡然不同。

⑥喜欢跟安静的人在一起的,必然也是安静的人。当然了,安静的人更愿意与自己厮守。所以,他们大都是孤独的。唯如此,才很好地解释了自我的安静,也唯空谷绝响,才丰富着自我的安静。

⑦人在春风得意的时候,容易忘乎所以。多好的人,一旦安静不下来,就会穷形尽相,变得丑陋。无论之前多亲密的朋友,无论曾经多患难与共,若一个深陷热闹,一个安守寂寞,只会渐行渐远。这已然不是一个世界的两头,而是两个迥然不同的世界。人世间,多少同路走到陌路。只因为,安静时是一个自己,热闹时是另一个自己。

12.仿照文章开篇的句子,续写两句。(4分)

一座山从不喊出自己的巍峨,一面湖从不说出自己的浩瀚,一叶草从不与另一叶草攀比风雨的惠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从第④段、第⑤段看,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2分)

14.浏览全篇,结合内容分析第③段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3分)

15.紧扣文章主旨,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4分)

①安静时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自己。

②热闹时是另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自己。

三、古诗文阅读(22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19题。(10分)

醉翁亭记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2分)

(1)临.于泉上()(2)树林阴翳.()

1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云归而.岩穴暝人不知而.不愠

B.山间之四时也.夫战,勇气也.

C.负者歌于.途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

D.禽鸟知山林之.乐辍耕之.垄上

19.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作者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琅琊山变幻无穷的美丽景色,赏山乐水的欢畅与惬意跃然纸上。

B.“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为写景抒情奠定了基调,醉是表象,乐是实质。

C.文章骈散结合,句式整齐又富有变化,尤其“也”和“而”字的灵活运用,使语言具有回环往复的音韵美。

D.文章极力渲染太守与游人们沉醉山水之间的情态,意在表现作者兼济天下、与民同乐的人

生态度。

(二)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20--22题。(7分)

至公之道

太宗初即位,中书令房玄龄奏言:“秦府旧左右未得官者,共怨前宫及齐府左右处分①之先已。”太宗曰:“古称至公者,盖谓平恕无私。丹朱、商均,子也,而尧、舜废之。管叔、蔡叔,兄弟也,而周公诛之。故知君②人者以天下为公无私于物。朕与公等,衣食出于百姓,百姓人力已奉于上,而上恩未被③于下。今所以择贤才者,盖为求安百姓也。用人但问堪④否,岂以新故异情?凡一面尚自相亲况旧人而顿忘也才若不堪亦岂以旧人而先用?今不问其能不能,而直言其嗟怨,岂是至公之道耶?”

【注释】①处分;安排职务。②君:统治,主宰。③被:遍及。④堪:胜任。

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今所以择贤才者,盖为求安百姓也。

21.用“/”为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故知君人者以天下为公无私于物。

22.太宗认为用人的“至公之道”是什么?对此你有什么看法?(3分)

(三)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23--24题。(5分)

临江仙

苏轼夜饮东坡①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②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③。夜阑④风静縠纹⑤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注释】①东坡:在湖北黄冈县东。苏轼谪贬黄州时,友人马正卿助其垦辟的游息之所,筑雪堂五间。②听江声:苏轼寓居临皋,在湖北黄县南长江边,故能听长江涛声。③营营:周旋、忙碌,内心躁急之状,形容为利禄竟逐钻营。④夜阑:夜尽。⑤縠纹:比喻水波细纹。縠,绉纱。

23.下面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上片以动衬静,通过写家童鼻息如雷和作者谛听江声,衬托出夜静人寂的境界。

B.“归来仿佛三更”中的“仿佛”二字,传神地画出了词人酒后清醒归来的情态。

C.下片“长恨”两句,这奇峰突起的深沉喟叹,既直抒胸臆又充满哲理意味,是全词枢纽。

D.全词风格清旷,飘逸,豪放,抒发了词人自我的真实性情和独特的人生感受。

24.这首词展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2 分)

四、综合性学习(8分)

25.习总书记说:“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就有希望。”而今时代变迁有人说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还有人说这是一个没有英雄只有偶像的年代。为此我校九年级开展以“树榜样·学英雄”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活动。

(1)【拟写对联】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2020年春的新冠状肺炎携手抗疫中,医护人员的无私奉献,社区工作者、志愿者、快递员等普通市民的顽强坚守,武汉百姓的守望相助,无不宣示了英雄本色;作为中学生的我们,更应该学好科学知识树立凌云之志,用知识“缝制铠甲”,在不远的将来“披甲上阵”,树立保护我们的祖国,我们的人民的壮志。

这是开场白中的一段,请根据画线句补写下联。(2分)

上联:携手抗疫展英雄本色下联:

(2)【新闻报道】如果你是简报小记者,请根据以下新闻报道为班刊简报写一句话新闻。

我市新城街道,有这么一群志愿者:一年365天,不论寒来暑往,有一件事他们从未停息过,那就是为社区内的孤寡、空巢、失能老人每天准备“爱心午餐”。这样一个“爱心送餐志愿服务”项目,已经走过了十年之久,成为当地家喻户晓的一块响当当的公益金字招牌。(3分)

(3)【积极劝说】朋友小明最近沉迷游戏,得知要开“树榜样·学英雄”线上班会,跟你吐槽说是浪费时间,根本没有必要,大家对着麦克风讲话根本没有什么效果。对此,你应该怎么劝说?(3分)

五、作文(60分)

懂得,是一次又一次自我重塑的过程。成长的道路上有太多的酸甜苦辣,那点点滴滴的青春故事,让我们慢慢懂得,而后又渐渐成长。懂得感恩,便能润泽心灵;懂得审美,便能富有情趣;懂得奋斗,才会成就幸福……

26.请以“懂得”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字数不少于600字(2)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3)诗歌除外,体裁不限。

第4页共4页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