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泵设计论文

合集下载

离心泵技术论文

离心泵技术论文

离心泵技术论文离心泵效率较高,能够满足高扬程、高流量工况的需要,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一些离心泵技术论文,希望你能有所感触!离心泵技术论文篇一多级离心泵技术探讨【摘要】现代石油化工装置要求所有设备必须具备长期高效稳定的运行特性,本文从基本结构上简要分析了石油化工装置中多级离心泵的,并结合石油化工装置多级离心泵的特点,从泵日常管理、装配等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多级离心泵技术措施多级离心泵效率较高,能够满足高扬程、高流量工况的需要,在石化、电力等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由于其本身的特殊性,与单级泵相比,多级泵在设计、使用和维护维修等方面,有着不同、更高的技术要求。

人们往往在一些细节上的疏忽或考虑不周,使得多级离心泵投用后频繁发生异常磨损、振动、抱轴等故障,以致停机。

1 多级离心泵的特点维修方便:立式管道式结构,进出口在同一水平上,泵的进出口能象阀门一样安装在管道的任何位置及任何方向,安装维修极为方便。

运行费用低:主要过流部件采用不锈钢冲压而成,光滑的过流部件,具有效率高、损失少、故障率低、配件使用寿命长,使整机具有更少的运行、维修费用。

2 基本结构分析多级离心泵一般有节段式和的双层壳体式,CHTCR为双层壳体式多级离心泵,泵体是双层结构,在内外壳体的空间充满高压水,内壳体受外压作用,在流体压力作用下泵体结合面密封性很好。

外壳体受等于泵出水压力的内压。

整个泵装入筒内,检修方便。

在圆筒形的外筒内,装有带流道的内壳体,筒盖装在一侧,压出压力将内壳体压附于外筒的内体上,在其接触部分放置垫片,以保持与吸入室间的密封。

内壳体是分段式的,采用导叶式压水室,叶轮按同一方向布置,采用三间隙平衡盘来平衡轴向力,这种结构在可以使用较小的尺寸平稳较大的轴向力,而且不易产生磨损,工作可靠性高,泄漏的水通过平衡管引入泵吸入口。

同时配有推力轴承。

两端有滑动轴承支撑整个转子,轴承箱座固定在泵内筒体上。

滑动轴承采用润滑油站提供的压力润滑油强制润滑,轴承箱采用迷宫密封。

离心泵毕业论文

离心泵毕业论文

离心泵毕业论文离心泵毕业论文离心泵是一种常见的工业设备,广泛应用于水处理、石油化工、电力等行业。

它以其高效、可靠的特点,成为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对离心泵的工作原理、设计要点以及应用领域进行探讨,旨在为读者提供关于离心泵的全面了解。

一、离心泵的工作原理离心泵是一种利用离心力将液体输送到高处的设备。

其工作原理可以简单地描述为:泵体内的叶轮通过电机的驱动旋转,液体在叶轮的离心力作用下被抛出,形成一定的压力,从而推动液体流动。

离心泵的工作过程可以分为吸入、压缩和排出三个阶段。

1. 吸入阶段:当泵体内部的叶轮旋转时,叶轮的叶片会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形成一个低压区域。

此时,液体会通过吸入管道进入泵体,填满叶轮的叶片间隙。

2. 压缩阶段:当液体进入叶轮后,叶轮的旋转速度会使液体产生离心力。

离心力的作用下,液体被抛出叶轮,并沿着泵体的流道逐渐增加压力。

3. 排出阶段:当液体压力达到一定程度后,它会被排出泵体,通过出口管道输送到目标位置。

此时,液体的动能会转化为压力能,从而实现液体的输送。

二、离心泵的设计要点离心泵的设计要点包括叶轮设计、泵体结构、轴承选型等。

下面将分别对这些要点进行详细介绍。

1. 叶轮设计:叶轮是离心泵的核心部件,其设计直接影响着泵的性能。

叶轮的设计应考虑到流体的流动特性、工作条件以及泵的效率要求。

常见的叶轮类型有前后叶片式、开式和闭式叶轮等,设计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叶轮类型。

2. 泵体结构:泵体是离心泵的外壳,承载着叶轮和轴承等关键部件。

泵体的结构应具备良好的刚性和密封性,以保证泵的正常运行。

同时,泵体的内部流道设计也要考虑到流体的流动特性,以减小能量损失和阻力。

3. 轴承选型:离心泵的轴承起到支撑叶轮和传递转矩的作用。

轴承的选型应根据泵的工作条件和负载要求进行,以确保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常见的轴承类型有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等,选型时应综合考虑摩擦损失、寿命和维护成本等因素。

三、离心泵的应用领域离心泵具有流量大、扬程高、效率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

螺旋离心泵毕业设计

螺旋离心泵毕业设计

螺旋离心泵毕业设计【篇一:螺旋离心泵的设计】第一章绪论1.1螺旋离心泵概述泵是把原动机的机械能转换为抽送液体能量的机器。

一般,原动机通过泵轴带动叶轮旋转,对液体做功使其能量增加,从而使要求数量的液体从吸入口通过泵的过流部分,输送到要求的高度或要求有压力的地方。

泵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的机器之一。

现今世界上泵产品产量仅次于电机,所消耗的电量大约为总发电量的四分之一。

泵的种类甚多,应用极为广泛。

除农田灌溉、城市和工业给排水、热电厂、石油炼厂、石油矿厂、输油管线、化工厂、钢铁厂、采矿、造船等部门外,目前泵在原子能发电、舰艇的喷水推进、火箭的燃料供给等方面亦得到重要应用。

另外,还可以用泵来对固体如煤、鱼等进行长距离水力输送。

泵抽送的介质除水外,有油、酸、碱浆料??一直到超低温的液态气体和高温熔融金属。

可以说,凡是要让液体流动的地方,就有泵在工作。

泵在国民经济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根据科学技术的发展,泵输送固态物质的应用领域日益扩大,如污水污物、泥浆、纸浆、灰渣矿石、粮食淀粉、甜菜水果、鱼虾贝壳等不胜枚举。

据文献介绍,如今已成功地从5000米深的海底用泵向陆地输送猛矿石。

对输送这类物质的泵,有两个主要要求:一是无堵塞,二是耐磨损。

耐磨损主要与材料有关,无堵塞主要取决于叶轮的结构形式。

目前作为无堵塞泵叶轮的结构形式有:1.开式或半开式叶轮;2.旋流式叶轮;3.单(双)流道式叶轮;4.螺旋离心叶轮。

螺旋离心泵是典型的无堵塞离心泵。

世界上第一台螺旋离心泵是用来输送鱼类,随后用来输送固液两相流体,可以用来排雨水和输送高黏度液体。

为防止故态物质堵塞,使之顺利的流出,开式叶轮中有一片或两片扭曲的螺旋形叶片,在锥形的轮毂体上由吸入口沿轴延长,叶片的半径逐渐增大,形成螺旋形流道。

壳体由吸入盖和涡壳两部分组成。

吸入盖部分的叶轮,产生螺旋推进作用,涡壳部分的叶轮像一般的离心泵产生离心作用,叶片进口的锐角部分将杂物导向轴心附近,再利用螺旋作用使之沿轴线推进。

离心泵设计论文解析

离心泵设计论文解析

XXXXX 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学生姓名年级专业学号指导教师起止日期20 年月日XXXXX学院毕业设计 (论文)任务书机电工程系班级()姓名学号北海职业学院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成绩鉴定表综述离心泵的完好标准泵与风机、压缩机是流体机械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制冷与空调专业人士学习的基本科目。

泵是输送液体或使液体增压的机械。

它将原动机的机械能或其他外部能量传送给液体,使液体能量增加。

泵主要用来输送液体包括水、油、酸碱液、乳化液、悬乳液和液态金属等,也可输送液体、气体混合物以及含悬浮固体物的液体。

离心泵就是根据设计高速旋转的叶轮叶片带动水转动,将水甩出,从而达到输送的目的. 离心泵有好多种.从使用上可以分为民用与工业用泵,从输送介质上可以分为清水泵、杂质泵、耐腐蚀泵等。

一离心泵的分类方式类型特点一览表二、离心泵基本构造离心泵的基本构造是由六部分组成的,分别是:叶轮,泵体,泵轴,轴承,密封环,填料函。

1、叶轮是离心泵的核心部分,它转速高输出力大,叶轮上的叶片又起到主要作用,叶轮在装配前要通过静平衡实验。

叶轮上的内外表面要求光滑,以减少水流的摩擦损失。

2、泵体也称泵壳,它是水泵的主体。

起到支撑固定作用,并与安装轴承的托架相连接。

3、泵轴的作用是借联轴器和电动机相连接,将电动机的转距传给叶轮,所以它是传递机械能的主要部件。

4、轴承是套在泵轴上支撑泵轴的构件,有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两种。

滚动轴承使用牛油作为润滑剂加油要适当一般为2/3~3/4的体积太多会发热,太少又有响声并发热!滑动轴承使用的是透明油作润滑剂的,加油到油位线。

太多油要沿泵轴渗出并且漂*,太少轴承又要过热烧坏造成事故!在水泵运行过程中轴承的温度最高在85度一般运行在60度左右,如果高了就要查找原因(是否有杂质,油质是否发黑,是否进水)并及时处理!5、密封环又称减漏环。

叶轮进口与泵壳间的间隙过大会造成泵内高压区的水经此间隙流向低压区,影响泵的出水量,效率降低!间隙过小会造成叶轮与泵壳摩擦产生磨损。

单级离心泵设计论文

单级离心泵设计论文
泵的设计具有不同的方法,其基于流道理论的一元分析常用于离心式机械,将流道横截面上的参数用其平均值来表示的一种简化分析方法。确定泵叶轮的线性尺寸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一种是利用经验系数直接计算线性尺寸,另一种利用速度系数。利用相似理论推导出叶轮及蜗形压出室线性尺寸计算公式,再以当代国产泵优秀水力模型为统计源,用数值分析的方法将拟合成方程式进行计算,是离心泵水力设计行之有效而简洁的方法。
基于泵内液体流动的复杂性,至今还不能用理论计算的方法准确地获得泵的性能曲线,因此,通过试验手段开展对泵性能的研究,或对已有的产品确定其实际的工作性能就显得极为重要。根据试验条件和目的的不同,性能试验可分为试验台试验和现场式试验两种。试验台试验是指,将泵安装在制造厂或使用单位的泵性能试验装置上而进行的试验。其主要目的是:确定泵的工作性能曲线,确定它的工作范围,可以更好的向用户提供经济、合理地使用和选择的可靠数据;通过实验得到的性能曲线来校核设计参数,检验是否达到了设计所要求的技术指标,以便修改设计或改进制造质量。现场试验是指,泵安装到使用单位后,在实际的使用条件下进行的试验,其主要目的是为泵的安全、经济运行提供可靠的依据。例如,通过试验了解整个泵装置及管路系统的实际性能,据此来考察其选型是否合理,并以此为依据,制定经济运行方案,使其在负荷变动时也能随之按最经济合理的方式进行。在泵改造前进行试验,以便鉴定改进效果。通过试验测得的效率下降和出力变化的情况,来估计泵在长期运行中因汽化、磨损和内部不正常的泄露等因素所造成的内部损坏程度,以便及时检测并合理确定检修期限。
Keyword:Centrifugal pumpworking principle;Hydraulic design;Component design
of the impeller and the overcurrent;Strengthcheck;Seal design;The choice of keyand bearing

150S-50双吸离心泵水力及结构设计毕业论文

150S-50双吸离心泵水力及结构设计毕业论文

150S-50双吸离心泵水力及结构设计毕业论文目录摘要 (4)1 前言 (5)1.1 毕业设计主要容 (5)1.2 毕业设计预期目标 (5)1.3 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5)1.4 设计的主要任务 (5)2 叶轮的水力设计 (6)2.1 泵在设计点的运行参数 (6)2.2泵主要设计参数和结构方案的确定 (6)2.3叶轮主要参数的选择和计算 (9)2.4 叶轮的绘型 (13)2.5叶片绘型 (20)2.6绘制叶片木模图 (24)2.7作叶片进、出口速度三角形 (25)3压水室的水力设计 (26)3.1压水室的作用及螺旋型压水室作用的原理 (26)3.2涡室的设计和计算 (28)4 吸入室的水力设计 (33)4.1吸入室的介绍及作用 (33)4.2半螺旋吸水室的计算 (33)5 结构设计 (37)5.1技术设计总图初定 (37)5.2主要零件的选择 (37)6泵轴的强度校核 (38)6.1近似计算转子部件的质量 (38)6.2计算叶轮径向力 (40)6.3计算轴套的质量 (40)6.4计算在各种载荷下轴所受到的力 (41)6.5计算叶轮不平衡质量所产生的离心力Fc (41)6.6强度校核 (42)7 结论 (43)总结与体会 (44)谢辞 (45)参考文献 (46)1.1 毕业设计主要容本次毕业设计为根据给定设计参数完成双吸离心泵150S-50水力及结构设计(主要包括叶轮、压水室、吸水室的水力设计计算),并完成双吸泵总装图的绘制。

该双吸泵在设计点运行参数如下:扬程50H m =,流量3160/Q m h =,转速min /2950r n =,效率79%η=。

必需空蚀余量() 5.5r NPSH m =;抽送介质为温度小于80°C 的清水或物理、化学性质类似于水的其他液体。

1.2 毕业设计预期目标完成毕业设计任务书要求的容,达到毕业设计的要求。

说明书不少于10000字,应包括目录、中文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

离心泵毕业论文

离心泵毕业论文

离心泵毕业论文LT第一章泵的概述1.1 离心泵的基本结构离心泵的主要零件有叶轮、泵轴、泵体(泵壳)、泵盖、密封环、填料及填料压盖、托架等。

基本部件是高速旋转的叶轮和固定的蜗牛形泵壳。

图1、1 离心泵(1)通过泵体内高速旋转的叶轮对液体做功从而实现离心泵输送液体的目的,由此可知叶轮在离心泵内的重要地位。

叶轮需在装配前进行静平衡实验,并保持其内外表面光滑以水流的摩擦损失。

叶轮按其结构形式又可分为闭式叶轮、半开式叶轮及开式叶轮,且闭式叶轮适用于输送澄清的液体,半开式叶轮适用于输送粘稠及含有固体颗粒的液体,开式叶轮则适用于输送污水、含沙及含纤维的液体。

图1、2 叶轮结构形式叶轮按其吸液方式又可分为单吸式与双吸式两种,单吸式叶轮结构简单,液体只能从一侧吸入。

双吸式叶轮可同时从叶轮两侧对称地吸入液体,它不仅具有较大的吸液能力,而且基本上消除了轴向推力。

叶轮内部叶片的弯曲方向决定了扬程的大小,故而可根据叶轮上叶片的几何形状将叶片分为前弯、后弯与径向(出口)三种,又由于后弯叶片有利于液体的动能转换为静压能,故而在国民经济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2)泵轴利用联轴器和电动机相连接,将电动机的转矩传递给叶轮,是传递机械能的主要部件。

(3)泵体,即泵壳,是离心泵的主体,与离心泵的安装轴承托架相连接起支撑固定作用。

(4)密封环即减漏环,由于叶轮进口与泵壳间的间隙过大会造成泵内高压区的水从间隙处流向低压区,影响泵的出水量导致离心泵的效率降低;过小则造成叶轮与泵壳摩擦产生磨损。

故而为了延长叶轮与泵壳的使用寿命,需在泵壳内缘和叶轮外缘结合处装置密封环,且密封间隙保持在0.25~1.10mm之间最为恰当。

(5)填料函主要由填料、水封环、填料筒、填料压盖及水封管组成,其主要作用是为了封闭泵壳与泵轴之间的空隙,始终保持离心泵内的真空,不让水或空气由间隙流入泵内。

当泵轴与填料摩擦产生热量时就要通过水封管向水封圈内注水从而使填料冷却下来。

离心式泵设计论文

离心式泵设计论文

摘要本文以一台低比转速离心泵为例,进行内部流场的数值模拟和结构优化。

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技术,采用RNGκε-湍流模型和雷诺时均N-S方程,对比转速为30.5的4长叶片和4长4短叶片两种不同结构情况下泵的内部流动状态进行数值模拟,基于模拟结果对泵的水力性能进行预测及比较。

本文介绍了离心泵内部流动数值模拟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详细阐述了在通用CFD 模拟软件环境下的叶片造型、网格生成、边界条件、求解方法等实用技术的设置方法;介绍了离心泵内部流动的详细模拟计算过程和方法,以及基于内流场数值模拟的外特性预测方法。

为特殊用途低比转速离心泵的设计与性能提高提供一个有效的思路,同时丰富了低比转速离心泵的理论研究结果,具有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从模拟结果可以看出:两个叶轮内部的静压力都是由叶片进口到出口逐渐升高,等静压曲线几乎是沿圆周方向的。

具有分流叶片的叶轮出口的压力系数较高,通过计算理论扬程,得出具有分流叶片的叶轮扬程高,说明分流叶片可以提高离心泵的性能。

关键词:低比转速离心泵数值模拟结构优化分流叶片性能曲线AbstractThe flow field of a low specific speed centrifugal pump was simulated using of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 technology to analyze the pump performance and to optimize pump structure. The RNGκε-turbulence model and the Reynolds-Averaged Navier—Storkes equations were used to study the flow field of pump. The structure effect on the flow condition was analyzed by simulating two different low specific speed pump with four-long blades and four-long four-short blades were simulated. Hydraulic performance of the pump was compared and predicted based on the simulation results.The basic theory and methods in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centrifugal pump flow were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the setting methods of CFD simulation software in the general environment of the blade shape, mesh generation, boundary conditions, solution of practical skills were detailed;And the process and methods of simulation of the centrifugal flow were introduced, and the forecasting methods based on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flow field characteristics was contained in it. And an effective line of thought for special use of low specific speed centrifugal pump designing and performance improving were provided, at the same time, the low specific speed centrifugal pump of the theoretical results with theoretical and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value were enriched.From the simulation results ,we can observed that: Two impeller static pressure within the blades are gradually increased from inlets to outlets, and static pressure curve is almost along circular direction. The impeller with splitter blades have a higher pressure coefficient, by calculating the theoretical head we know that impeller with splitter blades have high head,so the splitter blades can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centrifugal pump.Key words:low specific speed centrifugal pump numerical simulation structural optimization splitter blade performance curve目录1.绪论 (1)1.1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1)1.2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概况 (1)1.3离心泵优化设计方法 (3)1.3.1 速度系数法优化设计 (4)1.3.2 损失极值法优化设计 (4)1.3.3 准则筛选法优化设计 (4)1.3.4 基于流场研究的优化设计 (4)1.4低比速离心泵叶轮优化设计趋势 (5)1.5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6)2.数值模拟基本理论 (7)2.1计算流体力学基础 (7)2.2流场计算的基本方程 (10)2.2.1 质量守恒方程 (10)2.2.2 动量守恒方程 (11)2.2.3 能量守恒方程 (11)2.3FLUENT软件介绍 (12)2.3.1 程序的结构 (12)2.3.2 FLUENT程序可以求解的问题 (14)3.3用FLUENT程序求解问题的步骤 (15)3.低比转速离心泵模型建立及网格划分 (18)3.1低比转速离心泵的特点 (18)3.2分别建立两种叶轮结构的计算模型 (19)3.3G AMBIT划分网格 (21)3.4边界条件类型设定 (23)3.5输出网格 (25)4.FLUENT模拟计算 (26)4.1不带分流叶片FLUENT计算 (26)4.2带分流叶片FLUENT计算 (38)5.计算结果分析 (40)5.1创建等值面 (40)5.2绘制压力分布图 (41)5.3绘制速度云图 (43)5.4绘制速度矢量图 (45)5.5绘制湍动能图 (47)5.6计算理论扬程 (49)5.7结论 (51)6.绘制优化后泵的性能曲线 (52)6.1泵在变工况情况下的压力分布 (52)6.2绘制性能曲线 (54)6.3结论 (55)7.总结与展望 (56)致谢 (57)参考文献 (58)1.绪论1.1 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泵作为一种提供流体能量的通用机械,在各种类型的泵中,离心泵的应用最广,它是利用离心力的作用增加水体压力并使之流动的一种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XX 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学生姓名年级专业学号指导教师起止日期20 年月日XXXXX学院毕业设计 (论文)任务书机电工程系班级()姓名学号北海职业学院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成绩鉴定表综述离心泵的完好标准泵与风机、压缩机是流体机械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制冷与空调专业人士学习的基本科目。

泵是输送液体或使液体增压的机械。

它将原动机的机械能或其他外部能量传送给液体,使液体能量增加。

泵主要用来输送液体包括水、油、酸碱液、乳化液、悬乳液和液态金属等,也可输送液体、气体混合物以及含悬浮固体物的液体。

离心泵就是根据设计高速旋转的叶轮叶片带动水转动,将水甩出,从而达到输送的目的. 离心泵有好多种.从使用上可以分为民用与工业用泵,从输送介质上可以分为清水泵、杂质泵、耐腐蚀泵等。

一离心泵的分类方式类型特点一览表二、离心泵基本构造离心泵的基本构造是由六部分组成的,分别是:叶轮,泵体,泵轴,轴承,密封环,填料函。

1、叶轮是离心泵的核心部分,它转速高输出力大,叶轮上的叶片又起到主要作用,叶轮在装配前要通过静平衡实验。

叶轮上的内外表面要求光滑,以减少水流的摩擦损失。

2、泵体也称泵壳,它是水泵的主体。

起到支撑固定作用,并与安装轴承的托架相连接。

3、泵轴的作用是借联轴器和电动机相连接,将电动机的转距传给叶轮,所以它是传递机械能的主要部件。

4、轴承是套在泵轴上支撑泵轴的构件,有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两种。

滚动轴承使用牛油作为润滑剂加油要适当一般为2/3~3/4的体积太多会发热,太少又有响声并发热!滑动轴承使用的是透明油作润滑剂的,加油到油位线。

太多油要沿泵轴渗出并且漂*,太少轴承又要过热烧坏造成事故!在水泵运行过程中轴承的温度最高在85度一般运行在60度左右,如果高了就要查找原因(是否有杂质,油质是否发黑,是否进水)并及时处理!5、密封环又称减漏环。

叶轮进口与泵壳间的间隙过大会造成泵内高压区的水经此间隙流向低压区,影响泵的出水量,效率降低!间隙过小会造成叶轮与泵壳摩擦产生磨损。

为了增加回流阻力减少内漏,延缓叶轮和泵壳的所使用寿命,在泵壳内缘和叶轮外援结合处装有密封环,密封的间隙保持在0.25~1.10mm之间为宜。

6、填料函主要由填料,水封环,填料筒,填料压盖,水封管组成。

填料函的作用主要是为了封闭泵壳与泵轴之间的空隙,不让泵内的水流不流到外面来也不让外面的空气进入到泵内。

始终保持水泵内的真空!当泵轴与填料摩擦产生热量就要靠水封管住水到水封圈内使填料冷却!保持水泵的正常运行。

所以在水泵的运行巡回检查过程中对填料函的检查是特别要注意!在运行600个小时左右就要对填料进行更换。

三、离心泵的工作原理离心泵的工作原理是:离心泵所以能把水送出去是由于离心力的作用。

水泵在工作前,泵体和进水管必须罐满水行成真空状态,当叶轮快速转动时,叶片促使水很快旋转,旋转着的水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从叶轮中飞去,泵内的水被抛出后,叶轮的中心部分形成真空区域。

水在大气压力(或水压)的作用下通过管网压到了进水管内。

这样循环不已,就可以实现连续抽水。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离心泵启动前一定要向泵壳内充满水以后,方可启动,否则将造成泵体发热,震动,出水量减少,对水泵造成损坏(简称“气蚀”)造成设备事故!四、离心泵的主要性能参数(一)流量Q(m3/h或m3/s)离心泵的流量即为离心泵的送液能力,是指单位时间内泵所输送的流体体积。

(二)扬程H(m) 扬程又称为泵的压头,是指单体重量流体经泵所获得的能量。

(三)转速叶轮每分钟的旋转周数叫转数,单位为r/min .(四)效率η泵的效率为有效功率和轴功率之比。

效率的表达式为:η=P e/P*100%(五)轴功率N (W或kW)泵的轴功率即泵轴所需功率,其值可依泵的有效功率Ne和效率η计算,即五、离心泵的性能曲线性能曲线通常是指在一定转速下,以流量为基本变量,其他各参数随流量改变而改变的曲线。

因此,通常的性能曲线为q-H(p)、q-p、q-η等曲线。

这些曲线直观的反映了泵的总体性能。

离心泵特性曲线上的效率最高点称为设计点,泵在该点对应的压头和流量下工作最为经济。

离心泵铭牌上标出的性能参数即为最高效率点上的工况参数。

离心泵的性能曲线可作为选择泵的依据。

确定泵的类型后,再依流量和压头选泵。

不同型号泵的特性曲线不同,但均有以下三条曲线:(1)H-Q线表示压头和流量的关系;(2)N-Q线表示泵轴功率和流量的关系;(3)η-Q线表示泵的效率和流量的关系; (4)泵的特性曲线均在一定转速下测定,故特性曲线图上注出转速n值。

六、离心泵的常见故障和处理方法序号故障现象原因处理方法1 轴承发热1、润滑油过多2、润滑油过少3、润滑油变质4、机组不同心5、振动1、减油2、加油3、排去并清洗油池再加新油4、检查并调整泵和原动机的对中5、检查转子的平衡度或在较小流量处运转2 泵输不出液体1、吸入管路或泵内留有空气2、进口或出口侧管道阀门关闭3、使用扬程高于泵的最大扬程、泵吸入管漏气5、错误的叶轮旋转方向6、吸上高度太高7、吸入管路过小或杂物堵塞8、转速不符1、注满液体、排除空气2、开启阀门3、更换扬程高的泵4、杜绝进口侧的泄漏5、纠正电机转向6、降低泵安装高度,增加进口处压力7、加大吸入管径,消除堵塞物8、使电机转速符合要求七、离心泵的选型一、了解泵选型原则1、使所选泵的型式和性能符合装置流量、扬程、压力、温度、汽蚀流量、吸程等工艺参数的要求。

2、必须满足介质特性的要求。

对输送易燃、易爆有毒或贵重介质的泵,要求轴封可靠或采用无泄漏泵,如磁力驱动泵、隔膜泵、屏蔽泵对输送腐蚀性介质的泵,要求对流部件采用耐腐蚀性材料,如AFB不锈钢耐腐蚀泵,CQF 工程塑料磁力驱动泵。

对输送含固体颗粒介质的泵,要求对流部件采用耐磨材料,必要时轴封用采用清洁液体冲洗。

3、机械方面可靠性高、噪声低、振动小。

4、经济上要综合考虑到设备费、运转费、维修费和管理费的总成本最低。

5、离心泵具有转速高、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流量大、结构简单、输液无脉动、性能平稳、容易操作和维修方便等特点。

因此除以下情况外,应尽可能选用离心泵:a、有计量要求时,选用计量泵。

b、扬程要求很高,流量很小且无合适小流量高扬程离心泵可选用时,可选用往复泵,如汽蚀要求不高时也可选用旋涡泵。

c、扬程很低,流量很大时,可选用轴流泵和混流泵。

d、介质粘度较大(大于650~1000mm2/s)时,可考虑选用转子泵或往复泵(齿轮泵、螺杆泵)。

e、介质含气量75%,流量较小且粘度小于37.4mm2/s时,可选用旋涡泵。

f、对启动频繁或灌泵不便的场合,应选用具有自吸性能的泵,如自吸式离心泵、自吸式旋涡泵、气动(电动)隔膜泵。

二、知道泵选型的基本依据泵选型依据,应根据工艺流程,给排水要求,从五个方面加以考虑,既液体输送量、装置扬程、液体性质、管路布置以及操作运转条件等。

1、流量是选泵的重要性能数据之一,它直接关系到整个装置的生产能力和输送能力。

如设计院工艺设计中能算出泵正常、最小、最大三种流量。

选择泵时,以最大流量为依据,兼顾正常流量,在没有最大流量时,通常可取正常流量的1.1倍作为最大流量。

2、装置系统所需的扬程是选泵的又一重要性能数据,一般要用放大5%—10%余量后扬程来选型。

3、液体性质,包括液体介质名称,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其它性质,物理性质有温度c密度d,粘度u,介质中固体颗粒直径和气体的含量等,这涉及到系统的扬程,有效气蚀余量计算和合适泵的类型:化学性质,主要指液体介质的化学腐蚀性和毒性,是选用泵材料和选用那一种轴封型式的重要依据。

4、装置系统的管路布置条件指的是送液高度送液距离送液走向,吸如侧最低液面,排出侧最高液面等一些数据和管道规格及其长度、材料、管件规格、数量等,以便进行系梳扬程计算和汽蚀余量的校核。

5、操作条件的内容很多,如液体的操作T饱和蒸汽力P、吸入侧压力PS(绝对)、排出侧容器压力PZ、海拔高度、环境温度操作是间隙的还是连续的、泵的位置是固定的还是可移的。

三其他选型的问题节能、高效、自动化是制冷方向的主题。

对于小制冷设备如家用空调一类,用空气冷凝的方法,对于大型的制冷设备就会用到水冷方式,水泵为冷凝器的散热提供循环水源起到重要作用。

循环水泵容量过大在我国是普遍存在的。

原因:1 设计冷负荷偏大设计冷负荷是选择设备的主要依据,所以正确地计算建筑冷负荷对整个空调系统的设计十分重要。

目前,教科书及设计手册中提供的空调负荷计算方法不论是计算围护结构的墙壁负荷,还是门窗负荷,其计算结果都是针对某一具体房间而言。

然而,空调系统设备容量是依据整个建筑的冷负荷确定。

由于建筑内各房间的朝向、位置、使用功能及其发热源等因素的不同,往往造成各房间最大冷负荷出现的时间并不相同。

因此,建筑冷负荷的最大值应为每个房间逐时负荷叠加的最大值。

据调查在我国有部分设计人员在计算建筑冷负荷时只是简单地将每个房间的最大冷负荷进行叠加,导致计算结果远大于实际需求负荷。

所以我们必须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使设计负荷的确定更加合理正确。

2 系统循环阻力偏大在计算系统循环阻力时,由于设计人员经验不足,使得一些计算参数取值过于保守,造成循环阻力计算值偏大,更有甚者,在施工图设计阶段采用估算方法确定循环阻力,致使计算循环阻力比实际值大一倍以上。

3 系统静压问题空调系统充满水才能运行,水泵的进、出口承受相同的静水压力。

因此,所选水泵的扬程只克服管道系统阻力即可。

然而,有的设计者却把静水压力也计入该循环阻力之内,这当然会使循环水泵的容量增大很多。

4 系统水力平衡问题由于设计时不认真进行系统的水力平衡计算,工程竣工后又未按要求进行全面调试,往往造成系统水力失调,系统出现冷热不均的现象。

有些技术人员错误地认为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是循环水泵的容量太小,结果只简单地采用加大水泵的方法解决了之,自然也就使水泵容量增大。

5 结论①在空调设计中应客观准确地计算冷负荷和系统阻力,避免因此而造成设备选型偏大;②选择循环水泵时,注意水泵工况点向右偏移现象,以保障水泵扬程变化在系统正常运行的允许范围之内;③工程寿命周期成本和价值工程都是工程经济评价的良好工具,在做技术经济分析时应充分运用它们。

八、离心泵的维护于保养(1)检查离心泵管路及结合处有无松动现象。

用手转动离心泵,试看离心泵是否灵活。

(2)向轴承体内加入轴承润滑机油,观察油位应在油标的中心线处,润滑油应及时更换或补充。

(3)拧下离心泵泵体的引水螺塞,灌注引水(或引浆)。

(4)关好出水管路的闸阀和出口压力表及进口真空表。

(5)点动电机,试看电机转向是否正确。

(6)开动电机,当离心泵正常运转后,打开出口压力表和进口真空泵视其显示出适当压力后,逐渐打开闸阀,同时检查电机负荷情况。

(7)尽量控制离心泵的流量和扬程在标牌上注明的范围内,以保证离心泵在最高效率点运转,才能获得最大的节能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