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有感 3000字

观《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有感《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以500年来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脉络为叙述骨架,揭示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现实及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阶段和历史必然,展望社会主义的美好未来。以无可辩驳的大量史实,点明了一个真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条路曲折又漫长,这条路风骤雨又狂,五百年的探索,五百年的理想,五百年的接力,五百年的拓荒。走路不能走错路,走对了路就别彷徨。你和我一起走下去,路的前头灿烂辉煌。”充满激情的歌声久久回荡在我的脑海中,我的思绪也跟着这歌声在这部大型电视系列片《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中漂流,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乌托邦岛上,英国人莫尔在苦思冥想,为何会发生“羊吃人”的悲剧,怎样才能人人平等;太阳城里,意大利人康帕内拉在黑暗中顽强不屈地寻找光明,如同盗天火的普罗米修斯;叛逆贵族圣西门,为了探索真理,毁家破产,义无反顾,由显贵变成战士,由阔商变成穷人;法国哲学家傅立叶异想天开,大胆进行“法郎吉”试验,创造了“和谐社会”最早的雏形;美国印第安纳州,欧文呕心沥血,建立了第一个“共产主义新村”这些空想社会主义者用生命谱写了一部又一部的空想“悲歌”,他们用鲜血和汗水,为后来者铺设了一条通往光明的社会主义之路。

乌托邦的空想社会主义、巴黎公社无产阶级开始了推翻资产阶级

的第一次尝试、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俄国的十月革命,社会主义一步步从空想迈向现实,在世界上掀起了一层又一层的波浪,在一步步地改变着许多人的思想,进而一步步地改变着这个世界。而从建国以来,我国也在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虽然受到苏联模式的影响,但既有借鉴也有创新。改革开放二十年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思想理论的伟大飞跃,形成邓小平理论,实现了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的四个重大突破,逐步完善了政治体制,促进了对外关系的全面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为世界社会主义再创辉煌。

而中国这个屹立在东方的数千年的文明古国,却自鸦片战争以后,经历了由战败、屈辱和无数苦难构成的历史。西方列强用大炮和鸦片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一次次战争的失败让中国丧失了自己的领土和主权,在这种情况下,各个阶层不断起来奋勇抗争,太平天国、义和团的农民起义、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这些阶层的积极抗争最后都失败了,而这时,中国共产党诞生了,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

五四运动带来的思想解放让许多知识分子和进步人士接触到了

共产主义这个概念,并让这个概念深入人心。在这个大背景下,以陈独秀、李大钊等人为核心的党的领导人开始进行共产主义的宣传,之后又以毛泽东、周恩来等人为核心带领着广大无产阶级进行斗争,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的强敌,夺得了一个有一个的胜利,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压迫,建立了新中国,翻身做了主人。

但革命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中国的共产主义革命也不可能仅仅以独立作为终点。在党的领导下,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是反革命利用了领导人的错误,发动了文化大革命,让革命的过程变得更为崎岖了。

可是中国人是不会这么容易就低头不进的,在众人的努力下,开始了新一轮的革命。邓小平的复出让革命的局势渐渐地变得明朗起来,提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等一系列命题,引起了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的藩篱,拨开了十年“文化大革命”的思想迷雾,把人们从长期存在的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加快了改革开放的酝酿过程。

然后,十一届三中全会成为了我国革命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如果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么它就没有活力了,也不再有生机,所以思想解放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而“三中全会”现在已经成为了专属名词,一提起它,人们就想起了1978年的那个冬天,在全国掀起了一场又一场关于拨乱反正、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讨论。

思想的解放为经济的改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在万里的领导下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将人民公社制度改成大包干,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随着领导人的不断出访外国眼界渐渐扩大,合资企业、特区等市场经济体制下出现的企业形式和优惠地区也都相继出现。解决了市场经济体制姓资姓社的问题后,我国的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渐渐地走上了正轨。

一代又一代的党和国家的领导者将我国的社会实践同共产主义理论相结合,产生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极大的丰富了党的理论,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怎样建设党、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问题。

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让很多人觉得安逸了。但对于一个曾经为世界文明和人类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的伟大民族来说,还有什么比曾经的家国沦丧和文明衰败更让人感到屈辱和心碎的呢?正因如此,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成为中华民族近代以来苦苦追寻的梦想。革命先烈流过的血、流过的汗、流过的泪都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之梦。

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梦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中华民族的独立,另一部分则是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前者已经花费了近一百年的时间,而实现后者的重担就压在了我们的身上,我们希望可以在我们的努力下加快实现现代化的步伐。

有些普通的词汇因为不同的时间和地点而被赋予了不同的历史

意义。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和政治局常委在参观复兴之路时提出了“中国梦”一次,从此它被赋予了特殊的历史意义。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它是中国几代人奋斗的梦想。

飞天梦、潜海梦、奥运梦、航母梦一个一个的实现,给了中国人民极大的信心,极大地鼓舞了人民的士气。2010年中国以迅猛的势头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伟大复兴繁荣富强的轮廓渐渐

地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清晰起来。

我觉得,我们离这个目标真的近了,或许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接近我们的中国梦,但是“行百里者半九十”,在这种关键时候,我们更加不能放松,因为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经济全球化和社会多元化导致了每个人世界观、价值观多样化,经济多样化,文化多样化,如何在多样化里求同存异、共同发展将成为我们面临的新挑战,也是我们要花大力气研究的新问题。

我们当代大学生,未来社会的主人,学习着先进科学知识的人才,更应当为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好好学习,珍惜现有的学习机会是我们当前最应当做的事情。然后才能在社会上充分发挥我们的作用,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掌握技术,才能更好的发展经济。绝不可小看我们肩上承担的责任,绝不能忘记我们心中的梦想,绝对要坚定不移地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我想,我们只有全面系统地认识历史,才能更好地把握现在、预见未来。这部电视片警示我们,一定要以发展的眼光、历史的眼光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要尊重历史,看清历史的趋势,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通过观看该纪录片,我深切感受到新中国的来之不易,这更加增强了我们跟党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作为当代大学生,未来社会的主人,学习着先进科学知识的人才,我们更应当为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好好学习,珍惜现有的学习机会是我们当前最应当做的事情。然后才能在社会上充

分发挥我们的作用,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未来的路途还很长,回顾历史,以史为鉴,我们才能更好的展望未来,在社会主义这条大道上坚定不移的一步一步走下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